第一次世界大战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

帖子主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竟是这样点燃的!
共&0&个阅读者&
军号:6697028 工分:7374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竟是这样点燃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各国处于各资本主义群雄占据时代,各国为了争夺殖民地及资源,不断出现摩擦,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而这场战争,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理由!1800年,巴尔干地区成为奥斯曼帝国的已经有几百年的时间了。几个世纪以来,巴尔干一直由土耳其的苏丹所统治。但是在1800年到1900年的100年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实力逐步下降,对巴尔干地区的领导逐步弱化,巴尔干地区的国家纷纷获得了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落,巴尔干地区出现利益真空。奥匈帝国和都把手伸进了巴尔干。日益强大的欲当霸主的使英法俄感到利益即将受损,因此、法国和俄国组成了协约国集团。奉行泛德意志主义的德国和奥匈帝国是天然的盟友,再加上意大利,德奥意组成了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在巴尔干地区的利益冲突日益加剧。1900年,巴尔干地区出现了五个独立国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黑山。波斯尼亚名义上还属于土耳其,实际上已经被奥匈帝国控制。1908年,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吞并了波斯尼亚。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是邻国,住在波斯尼亚的塞族一直企图摆脱奥匈帝国的控制,同塞尔维亚合并。奥匈帝国对波斯尼亚的吞并让由俄国支持的塞尔维亚非常愤怒,因此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军队在边境上互相对峙,战争一触即发。1912年10月,以塞尔维亚为主的巴尔干邻国联盟向土耳其发起了进攻。1913年5月,土耳其被赶出了欧洲,它在巴尔干地区的国土被巴尔干诸国瓜分。巴尔干战争的胜利,让塞尔维亚加强了自信心,同时也点燃了波斯尼亚的斯拉夫人的民族主义热情,塞尔维亚和奥匈帝国的敌对情绪日益上升,波斯尼亚自然成了斗争的焦点。同时奥匈背后的德国和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也摩拳擦掌,此时的巴尔干半岛成了一座随时可以爆炸的欧洲火药库。萨拉热窝事件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携储妃到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巡视。塞尔维亚的激进组织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决定给吞并波斯尼亚的奥匈帝国一点颜色看看。在萨拉热窝军政要员的陪同下,斐迪南驱车前往市政府参加欢迎典礼。然而就在去市政府的路上遭到了塞尔维亚爱国青年的炸弹袭击。斐迪南坐着绿色的敞篷车,炸弹扔在了敞篷车里面,但是斐迪南非常镇静,他一下子就把炸弹扔到马路上了。然后炸弹爆炸了,斐迪南毫发未损,但炸伤了几个路上的老百姓。在市政府参加完欢迎典礼之后,斐迪南提出要去看望被炸伤的老百姓,于是他的车队按原路返回。但这一次真正的暗杀来临了。车队走到一个叫拉丁桥的路口,司机放慢速度,向右转弯时一个20岁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向斐迪南夫妇连开两枪,一枪打在斐迪南的脖子上,一枪打在斐迪南妻子的腹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裴迪南夫妇的遗体被运回维也纳进行了国葬。奥匈帝国的怒火集中在塞尔维亚的身上,因为他们认为杀手普林希普是一个秘密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团体的成员。就这样,普林西普的暗杀行动引爆了欧洲火药库,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爆发。日,在取得德国支持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塞尔维亚则提出对该事件进行仲裁,但同时塞尔维亚对军队进行了动员。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14年7月底,奥匈军队开进了塞尔维亚。与此同时,柏林警告圣彼得堡,如果俄国动员军队支持塞尔维亚,德国会调集军队不惜一战。俄国的盟友法国也请求沙皇慎重考虑,但是沙皇拒绝了,开始部分动员军队。日,奥匈帝国开始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这导致俄国不顾德国早先的警告,最终下令全面动员。德国也说话算话,立刻向俄国宣战并开始动员武装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仅用了48个小时德军就在狂热的欢呼中向战场开拔了。阿道夫.?希特勒、坦克之王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尔和空军元帅戈林等人就在这些狂热的德国年轻军人中。日,考虑到与俄国的同盟关系加上德军的动员对自己的威胁,法国也开始了战争准备。对于德国政府来说,仅此就足够对法国开战了。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德军的战车开始同时往东西两线运兵。现在最后的疑问是英国会不会参战。因为英国与俄法的友好协议并没有规定英国要在发生战争时给以援助,所以开始英国采取的是中立的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日,德军进入了中立的比利时。英国意识到如果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对英国是不利的。于是英国以保障比利时中立地位为借口,向德国发出了撤军的最后通牒,但是德国拒绝了。于是日午夜,英国向德国宣战。当晚,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的一声感怀成了那个年代的写照:“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从日的萨拉热窝事件到日英国向德国宣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整个欧洲都被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颗罪恶的弹,就此的几年中,在这场战争屠杀了1537万多人性命!笔者从事现货原油、铜分析,特别关注国际动态,以分析波动原因,少说多做,对于金融投资方面也是很重要的准则,历史总是在不断重演,时间是决定市场走势的最重要的因素,经过详细研究大市及个别国家的历史记录,你将可以给自己证明,历史确实重复发生,而了解过去,你就可以预测未来。笔者微信ZC6595036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竟是这样点燃的!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竟是这样点燃的!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始末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始末
  在两大列强集团的不断干预下,巴尔干成了欧洲火药桶。
  有道是:玩火者必自焚。当时光进入20世纪初的时候,火药桶的引线再也捂不住了,最终萨拉热窝枪声响起,引爆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范围的战争!
  世间没有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世间的仇怨多由贪欲而起。
  最容易勾起帝王贪欲的就是土地。1908年,奥匈帝国向南扩张,正式吞并巴尔干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奥匈帝国对这两块地盘的吞并,是号称巴尔干保护者的俄国出卖的结果。在19世纪中期的俄土战争中,俄国为了换取奥匈帝国的中立,许诺奥匈帝国兼并上述两地。不过,当时奥匈帝国只是代管,名义上两地仍属于土耳其。为免夜长梦多,奥匈帝国终于先下手为强。
  世间很多事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破就不好收拾。巴尔干最好斗的塞尔维亚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好斗的塞尔维亚人是不容易妥协的,对任何人都不迁就。塞尔维亚的国王和王后曾示好于哈布斯堡王朝,结果在1903年,一群军官发动政变,将国王夫妇射杀,还把尸体的衣服剥光,从贝尔格莱德王宫的窗户扔了出去!然后扶植了一个对俄亲善的新国王。对自己的国王尚且如此,塞尔维亚人的野性可以想见。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
  塞尔维亚一直把与其接壤的波斯尼亚当成自己的兄弟,兄弟的土地也应该是自己的,塞尔维亚人的梦想就是把波斯尼亚纳入奉东正教、属于斯拉夫人的大塞尔维亚王国之中。
  奥匈帝国的公然吞并,使塞尔维亚人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伤害,民众的反奥情绪高涨,大有无法抑制之势!
  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
  正在这个当口,奥匈帝国在临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安排了一场军事演习。
  奥匈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带着媳妇儿索菲到波斯尼亚检阅演习,并访问萨拉热窝。斐迪南大公一方面想炫耀一下武力,想让波黑人认识到奥匈帝国的强大,另一方面是想显摆显摆他的媳妇儿。
  斐迪南大公是奥匈帝国弗兰茨的大侄子,弗兰茨的皇后就是著名的茜茜公主,皇帝跟皇后有一个独生儿子鲁道夫大公。但这位太子爷是个情种,开枪打死了17岁的小情人,然后自杀殉情了。你说外国的皇太子多有意思,你当了太子,将来就是皇帝,想找谁谈恋爱不行啊,偏偏要因为失恋而自杀?这对于中国的皇家来讲是不可想象的事儿。皇太子一死,斐迪南大公就成了奥匈帝国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斐迪南大公把媳妇儿带来是因为只有在这儿,他的媳妇儿才能得到大公夫人应有的尊重。在哈布斯堡王朝的首都维也纳,没有任何人尊重索菲这位未来的皇后。当初大公要娶索菲为妻的时候,皇帝曾强烈反对,因为她没有皇家血统。
  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有一个著名的体征——他们的下嘴唇和下颚能奇异般地突出,被称为“哈布斯堡嘴唇”。其实,这种突出有点像猩猩。但是,就为了保持这个高贵地位的特征,哈布斯堡家族对结婚对象有严格的限制。
  不仅是哈布斯堡家族这么做,当时的欧洲皇室成员绝对不能跟没有皇家血统的人通婚,只能是各国皇室之间通婚。索菲出生于一个没落的捷克贵族家庭,虽然不是平头百姓,是个伯爵,但因为家里穷,贵族的场子已经撑不下去了,索菲就在一位奥地利大公夫人家做侍女。而这个大公夫人特别想把自己的闺女嫁给斐迪南做皇太子妃,将来当皇后。但是,斐迪南偏偏没看中大公的女儿,反而跟她的侍女一见钟情。斐迪南经常去拜访大公夫人,但不是去追求大公夫人的女儿,而是追求已经30岁的侍女。这样一来,大公夫人,把索菲给辞退了。可是,斐迪南依然追求索菲。这可以说是一场王子与灰姑娘的爱情。
分页:1/3页&&
相关阅读推荐:
相关专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每位帝王身边都有为国家立下汉马功劳的名臣,不计其数,在他
  核心提示:1402年6月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靖难&大军浩浩荡荡
  清军入关之后,在利用汉族降将的同时,清廷难免对他们一再猜疑。在南明地盘一再被
  中国古代的军师,往往是智慧的化身,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令一支军队丢盔卸甲、让
  大唐盛世,名将如云,要评选第一猛将,很多人有不同的选择,比如尉迟恭、秦叔宝、
  卡尔本茨是一位极为著名的发明家,同时也因具有独特的市场观察力而成为了一代伟大
  狄仁杰三个儿子的介绍狄光远:武则天在位期间,左台中丞来俊臣恃宠肆意捏造罪名,
  汉哀帝,字和,汉元帝刘奭之孙,汉成帝刘骜之侄,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丁姬,西汉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
  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汉武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是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
& &中国历代虽有以韩国女子为嫔妃的事,却没有以公主和亲高丽的史例。因而,元朝公
  明朝的倭寇入侵使得民不了生,很多人都表示很不理解,为什么堂堂大明王朝会被倭寇
  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一直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是李世民标榜自己广纳谏言
  唐高宗为何被后世史家称&昏懦&: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
  唐高宗李治的女儿和平公主也算是我国历史上的名人了。她十六岁的时分就结婚了,说
  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世称&鲁班天子&。妥欢帖睦尔(),元朝末
  第4名诸葛亮&弃曹操投刘备&之谜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最受赞誉,也最具传奇色彩
  很多人一直说,诸葛亮如果想当皇帝,可以轻而易举的废除刘禅并取而代之,没必要为
  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设想,刘备一方的战略规划是跨有荆益,然后两路出兵,一路是从荆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代名相,人们对他都是十分敬仰,而他死后身葬何处却是无人知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大明帝国的首都应天(南京),皇宫失火,建文帝朱允
  努尔哈赤自万历十一年(1583)起兵以来,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以及征伐蒙
  历史上,凡有远见的政治家、军事家,总是十分严肃慎重地对待外交事宜。对于主动上
  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萨尔浒战役当中的一些情况都让大家好奇不已,尤
  南宋末年,蒙古的势力崛起的十分迅猛,两者之间也爆发了全面的战争,这场战争以南
  曾经有个笑话,说的是明朝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遇上了明朝李如松的辽
  首先战争和战斗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人在讨论秦朝和罗马军队的战斗力的时候,更多
  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清王朝一直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长期存在的对日文化优势
  一般战争中,将军是全军的重点保护对象,越高级别的将军越是如此。因为一旦将军战
  也许爱好南北朝历史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能名留青史都不是随意的,或者说能留下大名
  公元前二百二十五年在古罗马征服南部高卢地区之时曾经发动过一次战役,这次战役被
  1580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以葡萄牙国王曼诺尔外甥的身份兼任葡萄牙国王,组
  孔子被视为中国古代教育的开创者、奠基者,也是中国教师的鼻祖,成语&至圣先师&
  TOP1、韬略鼻祖、兵家之宗&&吕尚(姜子牙)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尚,
  说起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陪葬最为丰厚的陵墓,你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秦始皇陵
   大家从《水浒传》都知道「马上林冲,马下武松」,可知武松的战斗能力是很高的,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但实际上这话应该改成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朱明璋
  说到太监,可能大多数人心里都会浮现出东厂恶毒刻薄残忍和大清的李莲英一众,也不
  众所周知,乾隆皇帝是个比较明智的君主,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又能肃清雍正时代的
  大明最后一支禁军骁勇善战,却无法挽救明朝灭亡明朝末年内忧外患,辽东满清政权虎
  临幸封妃  韦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女,后来结拜姐妹乔氏得到宠幸,封为贵妃
  说到硬汉,远有关云长刮骨疗毒,近有刘伯承不打麻药动手术,想想确实不寒而栗。但
  &雷人雷语&在历史上有很多。那些制造&雷语&的皇帝或官员,有很多要么被摘掉乌
  何良俊是明代著名的戏曲伦理家、藏书家,是华亭柘林人,也就是今天上海市奉贤区柘
  叔本华是德国非常有名气的一个人,他出生在1788年,年轻的时候学习过医学和哲
  关于伟人牛顿,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那个被苹果砸中脑袋的小孩子,那么聪明的一个人
  陈遵,西汉王侯,西汉著名的书法家,&芝荚篆&的创始人,陈遵生卒年月不详,字孟
  在中国的书法史上,除了最富盛名的&书圣&王羲之之外,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是
  崔颢,是唐代的诗人。曾中进士,在唐开元年间曾任太仆寺丞,天宝年间司任勋员外郎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昌盛,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在这种经济条件下,诞生了许多颇负
  李贽是学术界公认的晚明启蒙思想家,以反对孔孟儒学著名。明万历三十年,囚居在北
  张衡从小就对大自然万物充满了好奇,早晨布着露珠的叶子,中午炽热的太阳,晚上闪
  伊索克拉底是古典时期非常有名气的一位教育家,他出身自一个雅典城中非常富裕的家
  民间流传的有关于苏洵的故事真的有很多,其中还包括一些他自勤自勉的,或是他以文
  孟浩然是古时候一位有名的诗人,他的诗直到现在还在被后人传诵、学习。他特别擅长
  马远简介上提到马远大概出生在1140年,是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马远出身
  罗隐是哪个朝代的呢?他是晚唐的文学家。在罗隐身上有两件奇事。第一件就是他考了
  明朝高攀龙,字存之或云从,江苏无锡人,后世称之为&景逸先生&。高攀龙是明朝的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不务正业的皇帝,有些喜欢女色,有些喜欢男色,有些喜欢花鸟
  毛滂是著名的北宋词人,在早年间与苏轼结识,受到苏轼的夸赞。毛滂写的词具有豪放
  谈到北宋的文学大家,很多人会提起苏氏三兄弟,在苏氏三兄弟的门下有一个学士叫张
  杜牧字牧之,出生在京兆万年,在太和二年的时候,杜牧考中进士,被分配到江西当团
  在唐朝时期,是一个思想开放、文化璀璨的时代,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大文豪,而王勃就
  安德烈维萨里出生于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祖上都为宫廷御医,他从小就在医学书籍中汲
  薛元超是我国唐代诗人,同时也是任朝中书令,辅佐太子处理国家大事。那么薛元超的
历史人物首字母索引:
人物朝代、地区索引:
热门明星索引:访问本页面,您的浏览器需要支持JavaScript萨拉热窝事件
在日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使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成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是中国恶意发动的。
一战是奥匈帝国王储在萨拉热窝遇刺
二战没有直接的导火索,一般认为德军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是二战的正式开始。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1914年8月—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
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经济困难重重,而战败的德国利用英、法、美等战胜国之间的矛...
估计是他自己吧!
1907年英俄同盟建立,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最终形成。
这里的两大军事集团是指三国同盟(德、奥、意)与三国协约(英、法、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你好,欢迎来到奇闻吧
奇闻吧网-探访天下奇闻怪事,一览世界神奇景观。
当前位置:
>> &&&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_来揭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
  第一次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非正义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英语:World War I、First World War或Great War,简称WWI或WW1)简称一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而这场战争,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理由!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属同盟国阵营,大英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帝国、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战争背景:
  19世纪末20年代初,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帝国主义国家围绕着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但基本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普法战争中战败的,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德国为了防止东山再起,极大扩充军备。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开始激化,逐渐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同盟,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签署了&同盟条约&,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签署了&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成为三国同盟的核心。为了对付&三国同盟&,1892年,法国和俄国达成了军事协议,它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俄法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别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战争起因:日(塞尔维亚国庆),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右图)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原属同的意大利,考虑到利害的关系,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
  战争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战争主要在欧洲战场上进行。英、法、比等国的军队同德军对抗的西线,俄国军队同奥匈帝国、德国军队对抗的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的战线是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国在东线的进攻,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长期对峙,转入阵地战。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在海上,日德兰海战役后,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这一阶段,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参加对德作战,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战争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大战历时4年,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伤亡人员3000万,经济损失3400万美元。 另一方面,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战争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四年多,三十多个国家、15亿人口被卷入了战争,它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上损害。第一次世界大战产生的重大成果是它严重消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摧毁了地处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的基督教东部教会国家沙皇俄国、地处欧洲中部的基督教新教国家德意志帝国、地处欧洲中部和巴尔干西北部的基督教天主教二元制君合国奥匈帝国等欧洲古老的封建帝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帝国主义国家被消弱,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伊斯兰教封建军事帝国的奥斯曼帝国也宣告解体。战争后期,地处欧洲东部边陲的俄国无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的链条上打开了薄弱的一环,取得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高涨的新局面。
  战争评价: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上的一大进步,是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许多方面大大加强,同时一战加快了人权实现的步伐。民族国家的纷纷建立是这次战争带给人类的最大成果。在此背后的民族意识的形成、民族观念的勃发,可以说是历史赐予其最好的机会,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主要战争人物介绍:
  道格拉斯&黑格将军:黑格在索姆河战役中指挥英国军队作战,在战争的第一天就有多达6万的伤亡。这次战役使得协约国共丧失60万多的兵力&&却仅仅向前推进不到八英里。黑格于1918年率军队重新获胜,然而他也成为一战历史上最受争议的将军之一。
  德皇威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是一位狂热的军国主义者,威廉二世在萨拉热窝事件之后鼓动奥匈帝国采取侵略政策。威廉只是名义上掌管德国军队,真正握有实权的却是他手下的将军们。一战接近尾声时,他于1918年被迫退位。
  赫尔穆特&毛奇: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俗称小毛奇。 德意志帝国陆军大将,因为他伟大叔叔的老毛奇的名字和他是德皇威廉二世的侍从武官出身,性格软弱的他超越许多比他更能干的人出任德军总参谋长,主持一战初期的施里芬计划,计划失败后被解除职务,默默无闻的死去。
  埃里希&冯&法金汉:法金汉于1896年至1903年在中国服役,参与了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的战争。1913年,他出任普鲁士战争部长(相当于德国国防部长)。他一开始并不主张德国卷入全面战争,但是很快他改变了立场,敦促德皇威廉二世向英国、法国宣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之一。
  亨利&菲利浦&贝当:法国元帅、维希法国首脑。一生颇为坎坷。民族和叛徒集于一身。1878年毕业于圣西尔军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领导1916年凡尔登保卫战而出名,成为当时的。在法军索姆河惨败后,他在最黑暗的时候重振了法军的士气。二战法国战败后,出任维希政府总理,日与德国签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1940年7月~1944年8月任维希政府元首,成为德国的傀儡。1945年4月被捕,同年8月因叛国罪被最高法院判处死刑,后改判终身监禁。
  约瑟夫&霞飞:约瑟夫&雅克&塞泽尔&霞飞,法国元帅和军事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的法军总指挥。性格稳重,木讷寡言,虽略显迟钝,却极其坚韧,人称&迟钝将军&。
  费迪南&福煦:法国元帅,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协约国军总司令,公认是协约国获胜的最主要的领导人。一战爆发后参加了多场战斗。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被任命为北部集团军司令,并一直任职到罗伯特&内维尔接替约瑟夫&霞飞出任法军总司令,之后被调往法军总部。1918年被任命为协约国最高司令。1918年代表法国在贡比涅森林签订对德停战协定,后又在巴黎和会上发挥重要作用。生平有不少著作,曾提出胜利在于意志的观点,后来认识到军队新装备和机械化程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强调歼灭思想和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著有《战争原理》、《战争指南》等。
  乔治&克列孟梭:乔治&克列孟梭(日 - 日),法国政治家、新闻记者、第三共和国总理,法国近代史上少数几个最负盛名的政治家之一,他的政治生涯延续了半个多世纪,与法国多次重大政治事件紧密相连。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作出重要贡献,被当时欧洲人称为&胜利之父&。
  英王乔治五世:
  在为期4年的战争期间,乔治五世全力以赴地支持战争胜利。他视察陆军和部队、医院、工厂和船坞。他向国库作捐献,在一名议员的建议下,戒了酒并遵守配给规定。他在法国视察部队时从马背上摔下,骨盆严重摔伤。他还把两个王子送到军中服役。
  沙皇尼古拉二世:俄罗斯末代皇帝,在位时间1894年~1917年。他对内镇压,对外扩张。却一事无成。1905年中国(清)东北的旅顺被日本攻克之后,首都发生流血星期事件,引发了1905年革命。由于斯托雷平改革而暂时度过难关,但是又陷入更复杂的巴尔干问题。俄国军队在一战前线损兵折将的消息彻底摧毁了皇帝&小父亲&的形象。这个形象在俄国百姓的心目中保持了几百年。俄国先后爆发了波澜壮阔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前者推翻了皇帝专制的统治,后者则最终结束了他的性命。
中国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十大人物 商鞅死于五马分尸: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物。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一代名
春秋战国的十大名将 赵奢并非纸上谈兵白起能赢是侥幸:简述:赵奢,生卒年不详,号:马服君,汉族“马”姓起源。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受封国尉
中国历史上十大无名英雄 晋楚城濮之战先轸: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爆发。战争开始前不久,晋军统帅郤缺病故,先轸被破格提拔为三军统帅。
辽沈战役分为三个阶段: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关乎整个国家格局与历史走向,那么这场决定性的战役具体的战斗经过是怎样的呢?
辽沈战役的双方战前计划是怎样的?: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关乎整个国家格局与历史走向,极具决定性作用,因此战前计划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国共双方的战前计划分别是怎样的呢?
辽沈战役简介 辽沈战役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此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战役。让我们来大致了解一下这场大仗。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关乎整个国家格局与历史走向,那么这场决定性战役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呢? 辽沈战役我军胜利和敌军失败都是有原因的,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但
辽沈战役纪念馆 抚顺辽沈战役景区:辽沈战役揭开全国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序幕,经过攻克锦州,和平解放长春,辽西会战,解放东北全境,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取得了"辽沈战役"的伟大胜利。
辽沈战役的爆发背景是什么?: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决定性的战役,那么国共双方为何要打这一仗呢?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战役背景吧。
辽沈战役的主要领导者都有谁?: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关乎整个国家格局与历史走向,极具决定性作用,那么此役国共双方的主要领导者都有谁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