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野25军75师高校军训教导队队

华东野战军第七纵队(解放军25军)简要军史
华野7纵(25军)的前身是两股红军游击队:闽东、闽北红军游击队和桐柏山红军游击队。
1938年春天,由闽东闽北红军游击队组成了新四军三支队。1941年5月,三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7师,下辖19旅、20旅、21旅。1945年10月由师长谭希林率领进入山东;1946年1月,编为山东野战军第7师。
1938年春天,桐柏山游击队组成了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1939年7月,第8团改编为新四军第五支队;1941年初皖南事变后,改编为新四军2师第五旅,旅长成钧。抗战胜利后由罗炳辉率领进入山东,为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5旅。1946年6月,驰援华中加入华中野战军,1946年7月底返回,重归山东野战军序列。
1946年9月,山东野战军7师19旅与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5旅合并为山东野战军新7师,师长成钧。1947年2月,山东华中野战军合并为华东野战军,7师改编为第7纵队,司令员成钧,政委赵启民,副司令林维先,政治部主任黄火星。下辖19师(原新四军19旅,外加独立团改为57团,共有55、56、57三个团),55团(大别山游击队的底子),56团(皖南新四军的底子)57团(淮南独立5团)。20师(原新四军5旅,外加19师57团改为59团,共有58、59、60三个团);21师(20师59团改为61团,加山东2个地方团组成,共有61、62、63三个团)。三个师中,战斗力最强的是20师。
1949年2月,华野改编为第三野战军,7纵改编为25军,军长成钧,属8兵团(司令员陈士榘)战斗序列,下辖73师:王培臣任师长,萧学林任政治委员(原19师,共有217、218、219三个团);74师:张怀忠任师长,邓清和任政治委员(原20师,共有220、221、222三个团);75师:谢锐任师长,何志远任政治委员(原21师,共有223、224、225三个团)。(团的新番号对应原来的番号),全军共3万余人。
华野七纵打的最惨烈的战役是1947年12月进行的莱阳战役,整个纵队被国军106团打残,元气大伤。
贡献最大的战役是1948年11月进行的徐东阻击战,与10纵、11纵一起阻击敌人,顶住了国军邱李兵团最大的冲击,为淮海战役的战略胜利奠定了基础。
最激烈的战斗是在1948年12月最后攻克并防守大王庄、攻克尖谷堆的战斗,彻底消灭了国军18军118师33团(著名的老虎团)。7纵20师58团、60团攻下大王庄,消灭老虎团1个营,俘虏1个营。然后由59团1营和中野6纵46团1营、3营守大王庄,全部打光后,最后只剩2名营长。7纵首长的警卫连150人增援,打得只剩17人。失守后,59团、60团1营、46团合力反击夺回,然后又失守,最后,60团反击再夺回。至此,20师基本失去战斗力。接下来,攻击尖谷堆的任务由21师61、63团承担,消灭了老虎团剩下的1个营。老虎团最后只剩团长孙竹筠1人负伤逃走。准确地讲,国军战斗力最强的老虎团是由华野7纵消灭的。
打得最顺的战斗是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消灭国军精锐第20军,仅用2个多小时就结束战斗,取得1 个军歼灭1个军的胜利。
1952年7月,25军番号取消后,74师220、222团外加75师223团,归24军;74师221团,75师223、225团调入江苏军区和福建军区。
73师整师归23军,1952年9月进入朝鲜作战,1958年回国。1969年,73师参加珍宝岛战役,后番号改为68师,现为16集团军68旅,驻齐齐哈尔。
74师220、222团外加75师223团,归24军。1952年9月入朝作战,1955年10月回国。1969年12月,74师改为70师。2003年,24军裁撤,70师缩编为摩托化步兵70旅,现归属65集团军,驻扎张家口。70旅前身战功卓著,赫赫有名。
现在的68旅、70旅,这是华野七纵(25军)的嫡传部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中国人民解放军-土地革命时期(一)
我的图书馆
中国人民解放军-土地革命时期(一)
一、抗战前夕中国革命大事年表日,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革命”。日(民国元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日,孙中山宣布"中华革命党 " 改称“ 中国国民党 ”。1920年3月,李大钊、陈独秀、邓中夏等开始探索和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共产国际派维金斯基(伍廷康)来华帮助建党。8月,陈独秀等人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随后,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先后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日,孙中山就任广州非常大总统。中共一大旧址中共一大代表&日--31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召开。到会代表13人,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包惠僧(陈独秀的代表)。一大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此三人组成中央局。另外有共产国际2位代表参加。代表全国党员50多人。日-23日,中共二大在上海南成都路铺德里625号(现成都北路7弄30号)举行。12人参加,代表全国195名党员。日-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今恤孤院路3号)举行,出席代表30余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日,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6月16日,黄埔军校在广州黄浦区长洲岛内成立(军校在此办到第七期,1930年9月迁到南京、成都、台湾)日--22日,中共四大在上海闸北区横滨路6号召开,出席代表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日,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因病逝世。7月1日,由大元帅府改组而成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并建立国民革命军。日--19日,国民党二大在广州召开。日-24日,中共中央特别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准备北伐战争,决定建立中央军委,加强党的军事工作。该年11月26日,广州国民政府迁都武汉。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赵世炎、汪寿华惨遭杀害。4月15日,广东反动派发动“ 四、一五” 反革命大屠杀,共产党员萧楚女、熊雄、李君汉、邓培惨遭捕杀。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南京国民政府。李大钊日-5月9日,中共五大在武昌高等师范附一小(都府惿10号)召开,出席80余人,代表全国57900多党员。4月28日,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张作霖的奉系军阀杀害。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彻底失败。国民党一分为二,国民党右派集结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麾下,拥护南京国民政府;国民党左派集结在国民党中央主席汪精卫旗下,拥戴武汉国民政府。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由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的北伐军3万余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标志着人民军队的正式诞生和由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的开始。8月3日,起义军撤出南昌,南下广东。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今鄱阳街139号)召开紧急会议,史称“ 八七会议”。出席会议共有21人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一次会议在汉口召开,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当选为政治局常委。瞿秋白取代了陈独秀的领导地位。会上,中央派政治局候补委员毛泽东去湖南领导秋收起义。&9月9日,毛泽东领导指挥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9月20日,毛泽东率领受挫的起义军向井冈山转移。起义时,毛泽东手里有4个团2000多人马。29日,到达江西永新三湾村时仅剩700余人。其中有不少骨干力量如何挺颖、伍中豪、何长工、罗荣桓、张子清、宛希先、陈浩、陈伯钧、谭震林等。10月27日,到达茨坪开始了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11月9日、10日,瞿秋白在上海主持召开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全面贯彻他的“ 左” 倾冒险主义路线。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28日,朱德、陈毅、王尔琢等领导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第十一军25师)及在湘南暴动的农军到达井冈山,在宁冈县砻市(今龙冈县)与毛泽东胜利会师。参加这次历史性会师的双方部下有何长工、张子清、何挺颖、王尔琢、伍中豪、朱云卿、胡少海、龚楚、林彪、袁文才、王佐、蔡协民等。两军合编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下辖3个师9个团,共计一万余人。5月25日,各地起义部队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6月18日--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苏联莫斯科郊区的兹维尼果罗镇举行,142人出席,代表全国13万余党员。向忠发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但中央实权却落在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李立三手里(11月20日补选)。7月22日,国民党军湖南独立第5师1团长彭德怀(彭得华)、中共湘鄂赣边特委书记滕代远和第5师3团3营长黄公略率领部队在湖南平江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参谋长邓萍。24日,正式宣告红5军成立,下辖3个团约2000余人。7月,贺龙率领南昌起义的第20军余部在以湖南桑植、鹤峰为中心开辟了湘鄂边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贺龙任书记,并成立红4军,军长贺龙、党代表恽代英(未到职)、参谋长黄鳌,下辖1个师4个支队约1500人。12月10日,滕代远、彭德怀率领红5军一部800余人来到井冈山与朱毛胜利会师。王首道、黄公略率领余部留守湘鄂赣地区坚持武装斗争。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28团、31团、军部特务营、独立营共3600多人主力部队向江西南和福建西开展游击战以达” 围魏救赵“ 的战略目的。红五军和红四军32团留守井冈山根据地。当时,毛泽东是井冈山根据地唯一的中央委员,威望很高。朱毛红军主力下山,吸引了敌军五路兵马中的两路,但” 围魏救赵“ 之计并没有完全奏效,回井冈山已是不可能,只好南下。1月16日,敌军两万多人团团包围了井冈山根据地,26日发动了总攻。激战多日,寡不敌众,30日,井冈山失守,彭德怀率部突围,损失惨重,仅剩300余人。4月1日,彭德怀率部在江西瑞金与先期到达的朱毛红军又一次会师。不久,彭德怀率部重回井冈山。6月22日,中共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在福建龙岩召开,朱德与毛泽东在领导方法和建军原则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会议结果使毛泽东失去了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最高领导权,红四军政治部主任陈毅接替了这一职务。(11月26日,中央”九月来信“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和建军思想,毛泽东重新出任红四军前敌委员会书记。九月来信主要是根据政治局常委兼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多次谈话意见,由陈毅整理而成的。12月28日,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史称古田会议,毛泽东当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陈独秀11月15日,鉴于陈独秀继续坚持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组织反党小组,中共中央决定将他开除党籍(日,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在四川江津鹤山坪石墙院病逝,享年63岁)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韦拔群、雷经天领导举行了广西百色起义,成立了红七军。军长张云逸、政委邓小平1930年2月,邓小平、李明瑞、俞作豫领导广西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军长俞作豫、政委邓小平;不久,红八军和红七军合编于10月奉命北上,编入红一方面军。4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成立,郭述申任书记,同时成立红一军,军长许继慎、政委曹大骏。6月,赣南、闽西地区的红三军(军长黄公略、政委蔡会文)、红四军(军长林彪、政委彭清泉)、红十二军(军长伍中豪、政委谭震林)、红二十军(军长刘铁超、政委曾炳春)4个军合编成红一军团,军团长朱德、政委毛泽东。7月,湘鄂西地区的红二军(军长贺龙、政委朱勉之)和红六军(军长邝继勋、政委段德昌)合编成红二军团,军团长贺龙、政委周逸群。湘鄂赣地区的红五军(军长邓萍、政委张纯清)、红八军(军长何长工、政委邓乾元)、红十六军(军长孔荷宠、政委李楚屏)3个军合编成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政委滕代远。8月23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在湘南浏阳永和合编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9月21日,邓中夏到达洪湖任鄂西特委书记兼红2军团政委。9月24日至28日,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批判了李立三的” 左“倾冒险主义错误(12月5日,李立三去莫斯科检查错误,这一去就是15年)。瞿秋白成为党中央的实际领导人。杨开慧烈士&11月14日,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在长沙被害,年仅29岁。11月,苏区第一次反围剿开始。1931年1月7日,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 反瞿“ 成了会议主题,王明(陈绍禹)为首的”左“倾冒险主义粉墨登场统治全党达4年之久。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周未到任,由1930年12月先期到达的政治局常委项英代理)。同时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任主席,毛泽东、朱德任副主席。项英成为苏区最高领导人。4月,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开始。4月11日,政治局常委张国焘和陈昌浩由中央特科科长顾顺章护送,从上海前往鄂豫皖苏区。5月12日,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张国焘任主席兼中革军委书记,曾中生、邝继勋为副主席。24日,政治局候补委员、特科科长顾顺章由于原中共长江局负责人尤崇新的叛变而在汉口被铺,随即也叛变(1935年被国民党中央调查科主任徐恩曾下令枪毙),由此,上海中共临时中央机关遭到空前毁灭性破坏!(6月22日,由于顾顺章的叛变,工人出身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铺叛变,24日被敌处决。)6月20日,中共苏区中央局会议决定,毛泽东出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项英任副主席,叶剑英为总参谋长,周以栗为政治部主任。同时,毛泽东代理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免去项英中央局代理书记、军委主席职务。至此,毛泽东成为苏区最高领导人(这都是4月上旬,上海来的六届三中全会代表团决定的,他们是政治局委员任弼时、王稼祥、顾作霖;同来的还有叶剑英、欧阳钦)7月,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开始。9月,鄂豫皖边区的“肃反”运动开始。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发动” 九一八“ 事变。下旬,中共临时中央在上海成立,由博古(秦邦宪)、洛浦(张闻天)、康生、陈云、卢福坦(1931年4月被铺叛变)、李竹声组成,博古为总负责。10月18日,王明和他的妻子孟庆树不敢在白色恐怖的上海坚持下去,匆忙赴苏遥控中共。11月1日至6日,中共中央苏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叶坪召开,史称赣南会议。毛泽东遭到了王明、博古为首的中共中央的错误批判,排挤,使毛泽东失去了苏区最高领导权,项英复出。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告成立。同一天,鄂豫皖苏区的红军在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25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朱德,副主席王稼祥、彭德怀,王稼祥兼任总政治部主任。27日,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就是现在的国家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副主席为项英、副总理为张国焘(未到职)。” 毛主席“ 之称呼即由此而来。至此,毛泽东又一次失去了军事最高领导权。12月14日,驻守宁都的国民党第26路军73旅旅长董振堂,74旅旅长季振同,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刘伯坚率部17000余人起义,改编为红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副总指挥董振堂、政委肖劲光、参谋长赵博生、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下辖红13、14、15军。12月15日,蒋介石下野,但仍在遥控南京大权。12月末,周恩来从上海几经周转,乔装打扮,隐姓埋名抵达中央苏区,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成为中央苏区的最高领导人,这时,红军已发展到15万人。1932年1月2日,日本关东军攻占锦州,至此,东三省全部沦陷。9日,博古推行王明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对当时的形势作了错误的估计,使红军消耗损失惨重。21日,蒋介石重返南京,与汪精卫共掌国民党大权。28日,日本在上海发动” 一二八“ 事变,国民党第29路军及上海市民奋起抵抗。3月9日,日本关东军扶持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成立。5月5日,国民党政府与日本签订停战协议,第29路军撤出上海。6月17日,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7月29日,毛泽东恢复红一方面军政委职务,这是周恩来再三向中央三人团之一的任弼时(政治局委员、中央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组织部部长)协调争取的。10月2日至12日,中央苏区中央局扩大会议在宁都召开,史称宁都会议。由任弼时召集主持,会议错误的批判了毛泽东。以任弼时、项英、顾作霖为主,坚决要对毛进行组织处理。周恩来、王稼祥等支持毛,但任弼时等人有中共临时中央做后台,最终,宁都会议以任弼时大胜落下帷幕。毛的红一方面军政委职务由周恩来兼任。与此同时,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军团分别撤出各自的鄂豫皖苏区和湘鄂西苏区,红四方面军主力(红4军和红25军73师)撤走后,留守的红军(红25军75师及地方武装)重组红25军,军长吴焕先、副军长徐海东,继续打游击。12月17日,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进军川北,开创川陕边革命根据地。1933年1月19日,博古领导的中共临时中央被迫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首都瑞金。留在上海的机关成立中共中央上海局,为中央派出机构,康生负责(7月去了苏联)。2月,博古在福建开展反对”罗明路线“的斗争及在江西的”罗明路线“ 邓小平(31年夏季来到苏区任中心县委书记)、毛泽谭(苏区中央局秘书长)、谢维俊(时任江西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红军独立5师师长)、古柏(时任中央劳动部秘书长),斗争矛头直指毛泽东。10日,博古责成毛负责”查田运动“。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开始。5月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中革军委由前方移至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在前方另组织红军总部,朱德任红军总司令兼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周恩来任红军总政委兼红一方面军政委。决定增补项英、博古为中革军委委员,项英任中革军委代理主席。任弼时调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6月,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张国焘任主席、陈昌浩、徐向前、曾中生为副主席。7月,红四方面军扩编,原红4军的10、11、12师扩编为红4、9、30军;原红25军73师扩编为红31军,(11月2日,川东军改编为红33军)至此,红四方面军共计8万余人。9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开始,直至1934年10月长征,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10月,第三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奥托布劳恩)秘密被接到苏区。1934年1月至18日,中共六届五中全会在红都瑞金召开,会议重新选举政治局委员13人:博古、王明、张闻天、周恩来、项英、陈云、王稼祥、张国焘、朱德、任弼时、顾作霖、康生、毛泽东。候补委员4人:刘少奇、关向应、邓发、凯丰(何克全);设立中央书记处(政治局常委):博古、张闻天、周恩来、项英。这次会议是王明左倾路线达到顶峰的会议。此后,中共中央不在称中共临时中央,中共苏区中央局也正式撤销。1月2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大会通过了国徽、国旗、军旗设计方案。大会选举毛泽东连任”国家主席“,兼任的”总理“一职由张闻天出任。2月5日,瞿秋白抵达瑞金,出任政府的教育人民委员一职。3月1日,溥仪在长春登位” 满洲国皇帝 “。4月10日,广昌保卫战打响,28日,广昌失守,历时18天,红军伤亡5500多人。7月7日,红七军团突围北上。7月15日,中共中央及中革军委发表北上抗日宣言。8月7日,红六军团突围西征,以求与贺龙的红3军会合。9月,红八军团成立。10月7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红军各军团到瑞金、于都、会昌集结准备10日突围转移。16日,担任前卫的红一军团出发,红军总部随行。18日下午六时毛泽东从于都出发。中央红军长征开始时共有红军5个军团,即红1、3、5、8、9军团,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共计86859人。其中红一军团19880人、红三军团17805人、红五军团12168人、红八军团10922人、红九军团11538人、军委纵队4695人、中央纵队9853人。同时,中央决定在江西另设苏区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红24师及十几个地方独立团共16000余人(其中一万余人为伤病员)在项英、陈毅领导下留守中央苏区坚持斗争。20日,红军全部渡过于都河。10月22日,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损失3700余人。10月26日,敌人占领宁都。11月8日,红军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损失9700余人。11月10日,敌人攻占红都瑞金。11月13日至15日,红军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损失8600余人。11月17日,敌人占领于都。11月23日,会昌失守,中央苏区血流成河,瑞金被杀达12万人,宁都被杀绝的有8300多户,闽西杀绝40000余户。到了12月,项英、陈毅不得不转入游击战,此时,仅剩1800多人。11月27日,红一、三军团已大部过了湘江,而大部队则聚积在湘江东岸待渡。红军一半江东,一半江北,蒋介石下令”半渡而击“。28日,空前惨烈的湘江血战开始了!&&11月30日至12月1日,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12月2日,红军全部渡过湘江,但损失30500余人。由出发时的86000余人已锐减到了30000余人。在诸军中打的最苦、最惨烈的莫过于红5军团34师,该师是后卫的后卫,当大部队已过江时,该师已被数倍于己的敌人团团包围,全师覆灭,仅剩94人。还有红1军团红1师、红15师(少共国际师)、红8军团的红21、23师、红9军团的22师、红3军团的18团。这些部队湘江一战几乎不成建制,甚至伤亡殆尽,所剩无几,没有了战斗力。湘江之战,成为红军有史以来最惨烈的败仗!1935年1月4日,中央红军强渡乌江(红一军团2师4团),6日,红军全部渡江,7日,攻占遵义城(红2师6团)。15日,遵义会议召开,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一个伟大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旧址遵义会议2月5日,毛泽东被正式指定为协助周恩来作军事决策。3月11日,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新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全权指挥红军。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撤出川陕根据地,开始了实际的长征。4月21日结束。5月25日,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红1军团1师1团1营),29日,飞夺泸定桥(红1军团2师4团)。6月13日,红1、4方面军先锋部队在夹金山下胜利会师。8月3日,红1、4方面军分为左右两路军,分兵北上。左路军由红军总部率领红5军(红5军团)、红9、31、32军(红9军团)、33军组成,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总参谋长刘伯承、总政治部主任博古;右路军由红军前敌指挥部率领红4、30、1军(红1军团)、3军(红3军团)及红4军一部为总预备队,掩护中央机关前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参谋长叶剑英、政治部主任陈昌浩兼任。9月3日,张国焘借口反对北上,主张南下。10日,毛泽东和党中央果断决定,率领红1、3军团趁夜单独北上。12日,把红1、3军团整编为三个纵队,称为红军抗日先遣队。10月5日,张国焘在卓木碉公然另立中共中央,分裂党和红军。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的红15军团会师(红15军团由红25军和陕北刘志丹的红26、27军合编而成。红25军于日夜开始长征,日在永坪与陕北红军会师,9月18日两军合编成红15军团)。11月19日,红2、6军团撤离湘鄂川黔根据地,开始长征。1936年6月6日,张国焘被迫取消第二中央。7月2日,红2、6军团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地区胜利会师。5日,红2、6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红32军(红9军团)归红二方面军建制,共计3个军13000余人。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分路北上。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10月25日,中央决定西渡黄河,进军宁夏。红9、30、5军(红5军团)及总指挥部机关渡过黄河,而红4、31军、参谋部、军官学校则被敌人阻隔在河东。11月8日,中央决定放弃宁夏战役的计划。11日,中央电令河西的部队改称“ 西路军”,全军共计21800余人。从此,这支红四方面军的主力部队走上了一条万劫不复的不归路。1937年3月,西路军西征失败,全部兵力已不足三千人。4月,能活着进入新疆、最后回到陕甘宁根据地的也仅有420人。四个月的浴血征战,两万多人仅仅生还400余人。7月7日,日本华北驻屯军悍然发动 “ 卢沟桥事变”。8月22日,陕北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10月12日,南方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秋收起义部队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按预定计划爆发。这次秋收起义不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而将起义部队统一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卢德铭任总指挥(黄埔二期,起义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余洒度任师长(黄埔二期,起义后随毛上井冈山,10月脱逃叛变,后被蒋枪决)余贲民任副师长(日因伤势恶化在江西红军医院逝世,时年45岁)何长工任参谋长杨立三任副官下辖三个团:以原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为主力编为第一团,团长钟文璋(起义战斗中下落不明、失踪);以安源工人纠察队、矿警队和萍乡等地的农民自卫军编为第二团,团长王新亚(起义战斗中拖枪出走、下落不明);以原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一个营和浏阳部分工农武装编为第三团,团长苏先骏(1927年10月出走并脱党叛变,1930年被红三军团抓获枪决)。参加起义部队共约5000人。此外,在起义前,还收编了当地的土匪武装邱国轩的一个团。&日,三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改编,这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暴动剩余存活下来的革命种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一团,下辖2个营、1个特务连、1个军官连、1个卫生队,1个辎重队,共计700多人。第1团团长陈 & &浩(日叛变投敌,被处决)& & & 党代表何挺颖(1929年2月在吉覃牺牲,年仅24岁)& & & &副团长徐 & 庶(1927年12月随陈浩叛变被处决)& & & 参谋长韩昌剑(随陈浩叛变被处决)& 副参谋长朱云卿政治部主任宛希先& & & 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 & & 前敌委秘书贺子珍第一营营长黄子吉(随陈浩叛变被处决),党代表宛希先(兼)第三营营长张子清,党代表李运启,何挺颖(兼)副营长:伍中豪特务连连长曾士峨&(日,已是红4军11师师长的他在江西兴国兴圩战斗中牺牲年仅27岁)副连长:& 张宗逊党代表罗荣桓卫生队队长曹峨,党代表何长工军官队队长吕赤辎重队队长范树德&参加秋收起义、三湾改编的主要人物及秋收起义走出来的开国将帅毛泽东彭公达:湖南省委书记,秋收暴动的实际领导人。1928年7月在安源被铺,8月7日在长沙就义。年仅25岁。易礼容:湖南省委军委书记、秋收暴动行动委员会书记。1928年脱党,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1997年3月去世。卢德铭:黄埔二期,秋收起义部队总指挥,战斗中牺牲,年仅23岁。罗荣桓: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元帅军衔。谭 & &政: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大将军衔。谭震林: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83年9月去世。何长工: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87年12月去世。黄永胜: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张宗逊: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黄埔五期。陈伯钧: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黄埔六期。陈世渠: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宋任穷: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张子清: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4军11师长、红5军参谋长。1930年5月因伤势严重去世,时年29岁。杨立三: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4年患脑癌,11月28日病逝于苏联。终年54岁。曾士峨: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4军参谋处长兼2纵司令、红4军11师长。日战斗中牺牲,年仅27岁。钟期光: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钟 & 伟: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郭 & 鹏: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刘先胜: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杨梅生: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张令彬: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谭希林:黄埔五期,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赖 & 毅:参加秋收起义,1955年授予中将军衔。龙开富:参加秋收起义,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杨世明:参加秋收起义,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余光文:参加秋收起义,红六军团政治保卫部部长。1955年授予大校军衔。王耀南:秋收起义,担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爆破队副队长,跟随毛主席上井冈山。1955年授予少将,1984年11月去世。李子骥: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1928年1月被铺牺牲。朱少连:秋收起义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四团团长。失败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日被铺,18日惨遭杀害。时年42岁。宛希先: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是第一个站出来跟毛走的。日在江西永新被错杀。蔡会文: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3军、红8军政委,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赣南军区司令员。1936年初被俘惨遭杀害,年仅28岁。伍中豪:黄埔四期,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4军31团长、红12军长、红20军长。1930年10月遭敌伏击牺牲,年仅25岁。寻淮州: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七军团长、日在安徽谭家桥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刘 & 炎:(资料不详)王杨烈:(资料不详)郭咏泉:(资料不详)谢南岭:(资料不详)袁 & 健:(资料不详)潘福岩:1928年牺牲。黄子吉:黄埔四期,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27年12月叛逃,29日被处决。戴 & &奇: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6军(红3军改称)8师政委。1930年8月第三次反围剿战斗中牺牲。徐 & &洪:参加秋收起义,红六军团18师长兼政委。长征后留在苏区,1935年3月在战斗中牺牲。涂正坤: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主任。日与罗梓铭一起牺牲。刘 & &型:参加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1934年任红五军团后勤部政委。日病逝,享年75岁。宋裕和: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华东军区后勤司令部司令员。1970年去世。刘东轩: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中共祁阳县委书记。1928年6月,被敌人杀害于祁阳县城南门外,时年29岁。邵振维:中共第一位女县长(浏阳县)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日惨遭杀害,年仅22岁。彭商人: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中共萍乡县委书记。1928年8月不幸被铺,惨遭杀害。罗梓铭: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新四军平江嘉义留守处负责人。日牺牲。邓乾元:秋收起义时任革命军1师2团政委,随毛上了井冈山。红8军政委、红16军政委。1934年1月被错杀。徐彦刚: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4军11师32团参谋长、红3军长、红1军团参谋长、长征后留在当地,1935年9月养伤时被敌杀害。王 & 良: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4军10师长、红11师长、红4军长。日牺牲。刘建中:(资料不详)杨岳彬: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一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1934年叛变投敌。1950年被人民政府处决。苏先骏:黄埔四期,秋收起义时任革命军1军1师3团长,起义失败后不愿上井冈山,途中离队。1928年3月被铺叛变,1930年7月被抓获。李 & &贞:参加秋收起义,红6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1955年授予少将。1990年3月去世,享年83岁。李幼军: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16军9师政委、红16军政治部主任。1933年6月因叛徒出卖被铺牺牲。余贲民: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33年4月因伤势恶化在江西万载县红军医院去世,时年45岁。余洒度:黄埔二期,秋收起义军1师长,随毛上井冈山。1927年10月伙同苏先骏出逃投敌。1934年因贩毒事发被蒋介石下令处决。张启龙: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红二方面军六军团供给部部长。1987年去世。陈树湘: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1934年湘江战役中牺牲。陈毅安:黄埔四期,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三军团8军1纵司令员。1930年8月长沙战役中牺牲,年仅25岁。欧阳健: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12军35师政委、红五军团30军37师政委。1932年3月赣州战斗中牺牲,时年30岁。周 & 昆: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是毛的嫡系。八路军115师参谋长,1938年2月携巨款出走,下落不明。袁德生: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1934年4月在肃反中被错杀,时年40岁。程翠霖:红五军团34师政委,1934年湘江战役中牺牲。蔡 & 钟:曾任红4军连党代表、红12军34师团政委、红19军56师政委、红34师政治部主任和代政委。1935年10月在陕北战斗中牺牲。潘心源:秋收起义后,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后任红13军政委,1931年在浙江被叛徒出卖,被铺牺牲,年仅27岁。陈培荫:后任红三军9师政委,1933年9月在湘鄂西肃反中被错杀。钟皿浪:黄埔三期,起义失败后被铺,1928年保释出狱后与当失去联系,1939年入汪伪部队任职,1945年率部起义。2005年8月去世。胡龙奎: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新四军5师8团政委。1947年3月病逝。胡友才(胡金魁)秋收起义后随毛上了井冈山,被称为“红军外交官”。1982年7月去世。日,毛泽东与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指战员在延安合影(后排左起:杨立三、陈伯钧、毛泽东、龙开富、周昆、谭希林、罗荣桓、谭政、刘型、杨梅生、胡友才、贺子珍;前排左起:赖传珠、张宗逊、孙开楚、赖毅、谭冠三、胡龙奎)日,朱毛在井冈山会师,5月4日,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宣告成立。军事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军事委员会委员:朱德、陈毅、王尔琢、龚楚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参谋长:王尔琢教导大队兼士兵委主任:陈毅第十师师长:朱德党 & & 代 & 表:宛希先(日被错杀,年仅24岁)。第28团团长:王尔琢(1928年8月被叛徒袁崇全杀害)党代表:何长工一营营长:林彪党代表:熊寿祺(日逝世)二营营长:袁崇全(1928年8月叛变,枪杀王尔琢,9月被击毙)党代表:杜松柏(后叛变)三营营长:萧劲党代表:吴弼第29团(日,进军湘南郴州战斗中全团覆灭)团长:胡少海(日不幸牺牲)党代表:龚楚(后叛变)一营营长:朱舍我党代表:二营营长:李光化党代表:胡世俭三营营长:肖荣标党代表:彭晒第30团团长:刘之至第十一师师长:张子清(1930年5月因伤势恶化牺牲,时年29岁)党代表:何挺颖第31团团长:朱云卿(日在后方医院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时年24岁)党代表:谭政一营营长:吴一民党代表:毛泽覃&(日在江西瑞金红林山区突围战斗中牺牲)三营营长:陈东日(1931年4月,在湘赣苏区被诬为“AB团”,蒙冤遭错杀,牺牲时年仅29岁)党代表:伍中豪(1930年10月遭敌伏击牺牲,时年25岁)第32团团长:袁文才(1930年3月被错杀)党代表:陈东日副团长:王佐(1930年3月被错杀)第33团团长:邓久庭党代表:邝朱权湘南农军为第十二师师长:陈毅党代表:邓宗海第34团团长:邓宗海党代表:刘泰第35团团长:黄克诚党代表:李一鼎第36团团长:李奇中党代表:黄义藻日,中共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即红四军。月底,撤销师的番号,军部直辖4个团(红28、29、31、32团)、1个特务营(营长宋乔生)。原以湘南暴动农军编成的红30、33、34、35、36团在各县、各团的领导下,返回湘南坚持游击战,但先后遭到失败。日,红四军在长汀进行整编,红28团大部改编为第一纵队(林彪、陈毅),28团一部与特务营(毕占云)合编成为第二纵队(胡少海、谭震林),红31团编成第三纵队(伍中豪、蔡协民)。6月9日,由闽西长汀、永定、上杭、龙岩四县地方武装改编成第四纵队(傅柏翠、李力)。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红军官兵中,可以确定的黄埔军校生就有41人,他们是卢德铭、张子清、余洒度、苏先俊、伍中豪、徐彦刚、陈浩、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朝鲜人)、范树德、曾士峨、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王尔琢、王展程、朱云卿、杨至成、刘之至、林彪、唐天际、戴诚本、肖劲、朱舍我、段辉唐、袁崇全、陈东日、邝鄘、李天柱、陈俊、曹福昌、刘铁超、资秉谦、邓萍、贺国中等。此外,参加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以下简称“秋收起义”)和湘南起义,但没有上井冈山的黄埔军校生还有钟文璋(黄埔二期,秋收起义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秋收起义后失散)、陈树华(又名陈明义,黄埔四期,秋收起义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参谋处长,因负伤脱队失去组织联系,后加入国民党)、李腾芳(湖南永兴县人,黄埔四期,湘南暴动时在耒阳牺牲)、黄瓒(黄埔四期,秋收起义时在金坪阻击战中牺牲)等。井冈山斗争时期黄埔军校生的来源第一批也是最早一批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来自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安家井冈山,部队中黄埔军校生包括卢德铭、张子清、余洒度、苏先俊、陈浩、伍中豪、徐彦刚、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范树德、曾士峨、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等20人,占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的近半数。第二批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来自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起义的部队,包括王尔琢、王展程、朱云卿、杨至成、刘之至、林彪、唐天际、戴诚本、肖劲、朱舍我、段辉唐、袁崇全、陈东日、邝鄘、李天柱、陈俊、曹福昌、刘铁超、资秉谦等19人。第三批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来自平江起义后彭德怀、滕代远率领转战到井冈山的红五军部队,包括邓萍、贺国中2人。从毕业的时间来看,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黄埔一期的有王尔琢、张子清、陈浩、袁崇全4人;黄埔二期的有卢德铭、余洒度、邝鄘3人;黄埔三期的有苏先俊、朱云卿、刘之至、肖劲、陈东日、刘铁超6人;黄埔四期的人数最多,有伍中豪、陈毅安、范树德、吕赤、徐恕、黄子吉、王展程、林彪、唐天际、李天柱、陈俊、曹福昌、资秉谦13人;黄埔五期的有张宗逊、陈龙鹤、杨至成、贺国中4人;黄埔六期的有谭希林。从校址来看,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的有徐彦刚、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邓萍6人;黄埔军校长沙分校的有曾士峨。此外,根据一些老同志回忆,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但无法确定来自哪一期或哪个分校的黄埔军校生还有戴诚本、朱舍我、段辉唐等。1938年毛泽东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合影。前排左起:宋裕和、谭冠三、谭政、滕代远、萧克、林彪、毛泽东、高自立、何长工、曾玉(女)、欧阳毅;二排左起:胡有才、孙开楚、谢瀚文、江华、朱良才、吴溉之、李寿轩、刘先胜、张际春、李克如、韩伟、龙开富、谭希林、刘型、陈伯钧、张令彬;三排左起:徐日文、曹里怀。井冈山斗争时期牺牲的黄埔军校生在井冈山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黄埔军校生们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建设和巩固,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开辟、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不少人在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长眠在这块土地上。卢德铭,是经孙中山亲自面试而入黄埔二期的高材生。在北伐战争中,由于作战勇敢,卢德铭先后升任独立团第一营营长、第七十三团参谋长、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日,卢德铭率警卫团前往南昌参加起义。因南昌起义部队已南下,遂率警卫团进驻修水县城。9月9日,卢德铭率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并任起义部队总指挥。日,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萍乡芦溪遭到国民党军的袭击,卢德铭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而牺牲,年仅22岁。张子清,曾任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教官、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副营长。1927年,随警卫团参加秋收起义,来到井冈山。朱毛会师后,秋收起义部队及井冈山王佐、袁文才部改编为十一师,张子清任师长兼三十一团团长。在策应朱德部队上井冈山时受伤,后住进小井红军医院。因伤重不治,1930年5月病逝于江西永新。王尔琢,曾任北伐军代师长,参加了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时,王尔琢率部随朱德在三河坝留守。起义失败后,与陈毅协助朱德收集起义军余部,转战湘粤赣,后与朱德、陈毅发动湘南起义,率部队上井冈山,曾任红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1928年“八月失败”后,从湘南回井冈山途中,因想追回被叛徒带走的队伍而倒在叛徒袁崇全的枪口下,年仅25岁。吕赤,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八连连长。三湾改编时任军官队队长。随军上井冈山后,任工农革命军教导队大队长。1928年2月在井冈山因手枪走火牺牲。肖劲,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跟随朱德上井冈山,担任二十八团三营营长。日,在龙源口战斗中,攻打老七溪岭时冲锋在最前面,不幸被流弹击中腹部,肠子都流了出来。但肖劲捂住伤口,将肠子塞回腹腔内,撕下一条袖子裹住腹部,率部继续冲锋,壮烈牺牲。资秉谦,湘南起义后跟随朱德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后担任红军连长。日,在龙源口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献身。王展程,参加了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1928年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朱毛会师后,任红四军二十八团参谋长。“八月失败”后,王展程协助王尔琢在崇义思顺圩追劝叛徒袁崇全时负重伤。回井冈山后,在小井红军医院治疗,伤未痊愈又重返前线。1928年12月,彭德怀率红五军第四、第五纵队上井冈山与红四军胜利会师,王展程调红五军教导队任军事教员。1929年1月,红四军、红五军混编后,王展程随彭德怀部留守井冈山,并任军部参谋长。第三次反“进剿”失利后,王展程随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突围。在遂川县大汾圩遭到敌军伏击,伤亡很大,整个部队被打散,王展程夫妇也与红五军失去联系。在湘赣边界小镇戴家埔被地主武装“挨户团”抓获,惨遭杀害。贺国中,日,与彭德怀、滕代远一起组织领导了平江起义,担任红五军军委委员兼第七团副团长。之后,历任红五军第七团党代表、第四纵队司令员等职。1928年12月,随红五军艰难转战,与红四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1929年6月下旬,湘赣边界特委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攻取安福县城。贺国中冒着枪林弹雨,率部强攻,在靠近敌阵地的一个小山头时,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5岁。刘之至,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七师参谋长,4月随朱德上井冈山。5月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团团长,6月任二十九团参谋长。1929年1月,红四军下山前夕,刘之至调到红五军,协助彭德怀留守井冈山。6月,任红五军参谋长。7月,在攻打安福县城的战斗中,英勇牺牲。邝鄘,黄埔军校第二期。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创作了《北伐军军歌》。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1928年1月,随南昌起义余部进入湘南,参加湘南起义,4月底转战井冈山。5月4日,朱毛会师宁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邝鄘任十二师三十四团团长。5月下旬,三十四团组成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回耒阳开辟游击根据地,邝鄘任司令员。6月5日,不幸被捕后遇害于耒阳仁义圩,时年31岁。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中,有半数以上血染沙场。其他的还有:1929年10月在长沙识字岭被杀害的红四军三十五团副团长曹福昌,1930年3月在攻打澄江战斗中牺牲的陈俊,1930年5月在率部攻打江西瑞昌城中弹牺牲的游雪程,日在进攻长沙战斗中牺牲的陈毅安,1930年9月在兴国高兴圩战斗中牺牲的曾士峨,1930年10月在安福献身的三十一团团长伍中豪,1931年5月在东固红军医院被国民党特务残忍杀害的朱云卿,1932年4月在攻打漳州中牺牲的陈龙鹤,1932年6月在福建武平大禾圩遭敌阻击牺牲的王良,1935年1月在指挥部队攻打遵义城中牺牲的邓萍,1935年6月在赣南一次突围战斗中牺牲的李天柱,1935年在江西靖安牺牲的徐彦刚等。井冈山斗争时期叛逃的黄埔军校生在井冈山艰苦的斗争环境下,大浪淘沙,也有少数黄埔败类经不起考验,脱离革命,甚至为了贪图高官厚禄,把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志、同学。余洒度,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曾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6月,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副团长兼第一营营长。同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秋收起义后,在文家市会议上,仍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意见被否决后,跟随毛泽东到达井冈山。10月中旬,在湖南酃县(今炎陵县)水口脱逃部队,到湖南省委报告工作。1929年10月辗转来到上海,对革命逐渐产生了悲观失望情绪,最后发展到脱离党组织,参加了谭平山、章伯钧等人组织的中华革命党。1931年11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余洒度表示愿意“悔过自新”,投靠了蒋介石。1933年,被委任为国民党军第六十一军政训处少将处长。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余洒度利用职权,走私并贩卖毒品。由于分赃不均,引起同伙不满,导致事情败露,被押往南京,蒋介石亲自下令枪决。苏先俊,北伐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团长。秋收起义失利后,在文家市会议上,支持师长余洒度“取浏阳直攻长沙”。意见被否决后,跟随毛泽东到达井冈山。10月中旬,在湖南酃县水口脱逃部队,到湖南省委汇报工作。1928年1月,在岳阳被捕叛变,出卖湖南省委领导人郭亮,导致郭亮被捕牺牲。1930年7月,红三军团攻占长沙,苏先俊被处决。陈浩,黄埔一期;徐恕、黄子吉,黄埔四期。陈浩、徐恕、黄子吉,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三湾改编后分别担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长、副团长、一营营长。1927年12月,在湖南茶陵湖口,因丧失革命信念,陈浩、徐恕、黄子吉与参谋长韩庄剑阴谋叛变投敌,企图将工农革命军的一个营拉向国民党方鼎英的部队。一营党代表宛希先发现他们的图谋后,紧急派人送信到茅坪告诉毛泽东。毛泽东接信后,不顾脚疾,带领一个排星夜兼程赶到湖口,揭穿了陈浩、徐恕、黄子吉等人的阴谋,下令逮捕了陈浩、韩庄剑、徐恕、黄子吉等人。日,工农革命军在宁冈县砻市召开大会,毛泽东列举了陈浩等人叛变投敌的罪行,下令处决了叛徒陈浩、韩庄剑、徐恕、黄子吉。袁崇全,湘南起义后随朱德上井冈山。1928年5月,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二十八团二营营长。1928年7月下旬,红四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兵败湖南郴州,二十九团几乎全军覆没。毛泽东得到消息后,亲率三十一团三营到湘南出迎二十八团返回井冈山。在返回井冈山的途中,袁崇全率二营和军部机枪连打前卫。因不愿意再回井冈山过艰苦的生活,袁崇全早有反叛之心,一直在寻找机会要率二营和军部机枪连投靠赣敌独立七师刘士毅部。8月25日,部队到达崇义新地圩,袁崇全突然改变行军路线,伙同副营长准备向敌刘士毅部投降。得到消息后,朱德、陈毅、王尔琢等人商量对策。朱德主张派部队把袁崇全打回来,王尔琢认为可以追回来,并主动请缨带二十八团一营前去追赶袁崇全。王尔琢和袁崇全是湖南老乡,又是黄埔一期学生第一队第二分队同学。于是,朱德、陈毅同意王尔琢率二十八团一营去将袁崇全追回来。王尔琢追到崇义袁崇全驻地,不顾危险,喊话劝说袁崇全带领部队回去。泯灭人性的袁崇全竟然手持双抢,躲在暗处对没有防备的王尔琢连开数枪。王尔琢当场中弹牺牲。袁崇全只带了几个人深夜逃走,投靠了赣敌刘士毅部。日,红四军攻克遂川县城,在激战中击毙了叛徒袁崇全。范树德,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夏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少校副团长兼辎重队队长。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军法处长。三湾改编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辎重队队长。朱毛会师后不久,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成立,任军部军需处长。1930年6月,红一军团成立,任红一军团第六军第二纵队辎重队队长、红三军军需处长。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任中革军委总经理部部长。1932年9月,总经理部改称总供给部,仍担任总供给部部长,并兼任中央军区供给部部长。1933年,调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第四局局长。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后勤保障的组织领导工作。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后,留在江西任中央军区供给部副部长,后改任赣南军区参谋长。1935年春,任湘粤赣游击队支队参谋长,在湘南遭敌袭击受伤后脱离革命队伍,到国民党军任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捕入狱。1975年3月特赦获释,随子迁往桂林居住。曾任桂林市政协委员。1989年病故。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解放后授衔情况从井冈山到瑞金,再到延安、西柏坡,最后走到北京,中国共产党夺取了全国政权。在革命征途中,无数共产党员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解放后幸存的有8人,他们是林彪、杨至成、张宗逊、陈伯钧、唐天际、谭希林、刘型、范树德。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林彪、杨至成、张宗逊、陈伯钧、唐天际、谭希林等人被授予了中将以上军衔。81年前,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危难之际,敢闯新路,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篇章,孕育了带有原创意义的共产党人精神——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今天,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无数革命英烈的伟岸身躯奠基而成的,其中也包括当年浴血驰骋在罗霄山脉的黄埔军校生。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野模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