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多少个星球大战没有地球 分别有什么球

有多少个大行星?
冥王星 76年行星地位之争
四川新闻网消息  
  太阳系到底有多少颗行星?从小学到中学,答案非常明确: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是近几十年来,不断有相关信息家对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并不时传出发现第十个行星的消息。2004年,评出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便是发现了太阳系第十个行星。2006年,又传出太阳系有l2个行星的消息。然而,在日,经过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天文学家集体决定: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将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九大行星序列,降为“矮行星”。
  这2500多名天文学家的集体决定在学术上是否有权威性?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任何一项科学上的新发现,新知识,都不是一个、两个科学家说了算的,而是由同行的科学家集体说了算。这次,天文学界的最高学术组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作出的结论,改变了“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的传统...
冥王星 76年行星地位之争
四川新闻网消息  
  太阳系到底有多少颗行星?从小学到中学,答案非常明确: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是近几十年来,不断有相关信息家对九大行星的传统观念提出质疑,并不时传出发现第十个行星的消息。2004年,评出的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便是发现了太阳系第十个行星。2006年,又传出太阳系有l2个行星的消息。然而,在日,经过来自全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多名天文学家集体决定: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将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九大行星序列,降为“矮行星”。
  这2500多名天文学家的集体决定在学术上是否有权威性?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任何一项科学上的新发现,新知识,都不是一个、两个科学家说了算的,而是由同行的科学家集体说了算。这次,天文学界的最高学术组织——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作出的结论,改变了“太阳系由九大行星组成”的传统观念,全世界沿用了70多年的大、中、小学教科书、各类辞典,各种专著、知识读物,都得改写。
  惊讶发现小行星带
  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从此,科学界认定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虽然不断有天文学家对冥王星是否属于行星提出质疑,但是,一直以来,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无人能动摇。
  自从人们发现了小行星,并对小行星持续进行深入研究后,在21世纪,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开始摇摇欲坠,最后终于被天文学家集体除名,黯然离开了太阳系行星的家族。
  太阳系的第一颗小行星谷神星,早在1801年就为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这颗小行星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被人们认为是一颗行星。日后,天文学家们又陆续在相似轨道上,发现了许多类似谷神星的天体,“谷神星”被降格,天文学界采用新的名称“小行星”(asteroid)来命名这样的天体。
  发现谷神星以后,天文学家随后又找到了智神星、灶神星以及婚神星等小行星。但在以后的十年里,始终没人发现第五颗小行星。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只有四颗小行星吗?答案是否定的。1932年,一位年轻的天文学家发现了第五颗小行星。在此以后随着观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小行星被发现。一颗、两颗、三颗、十颗……迄今为止,已登记在册的小行星超过8000颗,它们大多体积很小,而“哈勃”望远镜拍摄到了小行星带,提出了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证据。
  1951年,天文学家柯伊伯提出一个假设,在太阳系外围可能有一大群小天体绕太阳运行,它被称为“柯伊伯带”(Kuiper Belt)。1992年,天文学家在海王星以外发现了一个直径200千米左右的暗淡天体,编号为1992-QB1,为柯伊伯的上述观点提供了直接证据,“柯伊伯带”从此不再只是假设,它位于海王星轨道以外,拥有几十万个或者可能更多的天体,由冰和岩石组成。科学家相信,这些天体是在早期太阳系物质凝聚成各大行星的过程中剩下来的残渣。
  轰动齐娜现身压倒冥王星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大的小行星。21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麦克·布朗教授在“柯伊伯带”发现了一颗名为塞德娜的小行星,它由岩石和冰块组成,直径在千米之间,大小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于是,全世界惊呼: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被发现了!然而,这一说法并未被天文学家集体所接受。
  2003年10月,麦克·布朗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又观测到了一颗位于太阳系外围柯伊伯带的天体。2004年1月,经过再次分析,布朗判断该天体的体积比冥王星还大。这颗被暂时命名为2003—UB313(昵称“齐娜”)的新星与太阳的最远距离是冥王星的3倍,颜色灰暗,表面寒冷,轨道呈椭圆形,个头却比冥王星还大,它的直径在2700千米左右,而冥王星直径约为2344千米。
  于是,人们又一次惊呼:太阳系发现了第十个行星!这一次,天文学家集体对此说不能等闲视之了。“齐娜”的发现者布朗教授说:“我们有百分之百的信心确认,它是太阳系外围发现的第一个比冥王星大的天体。如果冥王星能被接受为一颗行星,那么2003—UB313更有资格。”
  挽留 再增加3个行星
  部分天文学家开始准备提案,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上将这颗代号为2003—UB313的最大的小行星升级为行星。
  在准备提案的过程中,天文学家们发现,还有两颗小行星具备升级的资格。一颗是最先发现的小行星“谷神星”,在“齐娜”发现以前,它一直是最大的“小行星”。而且,在发现之初,它就曾受到“行星”待遇,后来才降格的。“谷神星”直径为950千米,基本为规则的圆球体,而其他小行星形状是不规则的,像马铃薯。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这种结构是一般小行星不具有的。因此,有天文学家认为,谷神星是一颗原始状态下的初级行星,只是因为木星巨大的引力妨碍它吸引更多的物质而发展成一个行星。一份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更认为谷神星的表层25%由淡水构成,其淡水含量比地球还多。根据这些条件,考虑恢复谷神星的行星地位是有道理的。
  其次,原来认为是冥王星的卫星的“卡戎”,也有升级为大行星的资格。1978年人类发现“卡戎”,起初认为它只是冥王星的卫星,最近的研究才发现,“卡戎”与冥王星的关系并不像地球和月球。地球是月球质量的81倍,而冥王星只有“卡戎”的10倍,这样的话,冥王星无法让“卡戎”围着它转,它们更像一对大小兄弟,所以可以把“卡戎”看作是独立的行星。“卡戎”的直径约为1200千米,是“冥王星”直径的二分之一,比谷神星大。如果谷神星可升级为行星,则“卡戎”更有资格。于是,一份将太阳系行星家族由传统的9个,加上“齐娜”、“卡戎”、“谷神星”,发展到12个的提案形成了。这个提案一公布,全世界又一次引起了轰动。
  出局 失去行星的“资格”
  然而,任何一项科学上的新发现,新知识,都不是一个、两个科学家说了算的,也不是由新闻媒体说了算的,而是由同行的科学家集体说了算的。
  到底太阳系有多少个行星?问题的关键有两个,一个是争论了76年仍然没有定论的问题:冥王星是不是行星?另一个则是行星的定义。
  冥王星于1930年1月被美国天文学家克莱德·汤博在洛威尔天王台发现,最初,科学家认为它比地球大几倍,由此,所有的教科书就把它列为太阳系的第九大行星。但后来测定,冥王星的直径约2344千米,比月球(直径3467千米)还要小,它的质量也只有月球的五分之一。从此,它的行星地位就受到质疑。1998年曾有天文学家提出,把冥王星剔除太阳系行星之列,但没有得到国际天文联合会(IAU)的批准。
  “齐娜”这个新发现的天体是球形的,也围绕太阳转,质量比冥王星大,与冥王星同处柯伊伯带,如果冥王星是行星,那么它也应该算。但天文界都清楚,柯伊伯带可能存在无数个这样的星星,这些天体又算不算呢?如此下去,太阳系究竟有多少个行星的争论会没完没了。
  天文学家发现,解决问题关键中的关键是行星的定义。一直以来,天文学界都没有精确的关于“行星”的定义。著名天文学家阿兰·斯特恩说:“对行星定义,是时候了。如果我们天文界连个行星的定义都没有,那将是件很尴尬的事。”
  给行星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将冥王星这一类与太阳系其他八个行星有显著区别的天体排除在外,如果太阳系的行星减去“冥王星”,只有八大行星,事情将变得简单很多。
  于是,一些天文学家提出了行星的定义方案。这个方案在大会上得到了通过。根据这个定义,太阳系的行星顺理成章减为8个,冥王星被逐出太阳系行星之列,并得到大会认可。
  这份新通过的方案中,行星的定义是这样的:一是必须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这个条件有点“苛刻”,它要求行星的轨道附近,没有一直游离在它之外的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这八颗。
  冥王星符合第一条、第二条标准,但不符合第三条标准,它位于柯伊伯带中,周围有许多小行星,只有出列了。“卡戎”“齐娜”也是如此,都位于柯伊伯带中,不能满足“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这一条件,因此无法被称作行星。
  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不仅围绕太阳运转;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而且因其有足够的力量,使其轨道周围的天空中出现的其他物体,或被俘获为卫星,如地球的卫星月球、土星的10多个卫星;或被吸引与之合二而一,如地球上的陨石,使其轨道附近没有其他物体。
  摇身一变冥王星变矮行星
  冥王星不算行星,算什么呢?天文学家们给出了一个新名词:矮行星。何谓“矮行星”?矮行星有两点完全相同于行星的定义: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是其轨道附近仍存在其他物体,而且它不是卫星。目前,天文学家们只认定了一个矮行星:冥王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决定对天体类别的判定分两步走,即先对行星、矮行星下定义,再判定某天体属于何种类别。会议表决通过的决议分别对“行星”和“矮行星”下了定义,在注释中给出了八颗行星的名称,并说:“按上面的定义,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并作为海王星外天体中一个新类别的原型。”
  决议并没有说谷神星、齐娜星是矮行星,按对矮行星的定义,谷神星应属矮行星,但此次天文学大会并没有判定它的类别。“齐娜”星因为距离地球太远,体积、形状等都还有待检验,所以现在不能下结论说它是矮行星。天文学家说:“科学是最讲求严谨的,随着时间推移,矮行星的数量肯定会越来越多,但目前,我们只能称冥王星是矮行星。”
  50万颗小行星取新名
  天文学家们告诉我们,太阳系大约有50万颗小行星。这次,天文学界将围绕太阳的天体系统重新命名,分成行星、矮行星、太阳系小天体三大类,废除了过去以大行星和小行星来分类的方法。这次,除了行星、矮行星,还有数十万小行星也改了名字,改称“太阳系小天体”。凡不符合行星、矮行星条件但围绕太阳运转的其他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太阳系小天体”包括大多数的太阳系星云、“海王星外天体”、彗星和其他一些小天体。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行星定义只有8个,去掉了原来的冥王星。
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本身能发光的天体;
行星是围绕恒星运行的,本身不发光的较大的天体;
卫星是围绕行星运行本身也不发光的天体,
例如,月亮就是地球...
天空中的确有许多钻石,它们会在被闪耀的恒星激发后暴露身份。迄今为止,一颗名为“BPM 37093”的星球是宇宙中最大天然钻石,它的直径达4000公里,重量相当于...
八大行星什么是行星:一是必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
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来自美国航天局的科学家宣布了令人惊异的结论:银河系至少有500亿颗行星存在,其中至少5亿颗行星处于“既不太冷也不太热”的地带...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八大行星分别都是地球的多少倍
清枫qyhP5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体积:水星0.06金星0.86地球1火星0.15木星1321土星764天王星63海王星58质量:水星0.06金星0.82地球1火星0.11木星318土星95天王星15海王星17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8个球跟1个球比,就是8倍啊。哈哈 O(∩_∩)O
水星:质量(地球质量=1): 0.0553 密度: 5.43 g/cm&sup2; 金星:质量(地球质量=1):0.8150密度:5.24 g/cm&sup2;地球:质量: 5.9736e24kg火星:质量(地球质量=1): 0.1074 密度: 3.94 g/cm&sup2; 木星:<b...
体积?质量?密度?;说清楚点行不?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地球最相似的星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