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C 选手们的概述祥子绰号的来历都是什么来历

打造超级明星的正确方式!UFC就是这么干的!
近两年,我们的国内格斗赛事可谓是种类齐全、名目繁多。
这个大会,那个争霸,这个FC,那个冠军赛;
有站立,有综合,有传统,有纯泰;
有融资数亿的巨无霸,也有举步维艰的小比赛。
乱纷纷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繁华喧嚣,热闹非常。沉寂多年的搏击产业,好像突然一步迈入了辉煌盛世。
先不说资本运作、赛事定位,单从最直观的格斗选手来说,就很值得讨论。
国内赛事对选手的塑造方面,不知道是方向不对,还是太过敷衍,如今虽然知名、不知名的赛事多如牛毛、难以统计,但真正有知名度、有影响力的选手,两只手就能数的过来。
这还指的是在格斗观众中的知名度,如果考虑到票房号召力、社会影响力,以真正的明星标准来要求的话,国内能举出来的格斗选手,其实只有一个半。
一个是邹市明,另外半个当然是“神僧”一龙了。
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无数炙手可热的赛事,却没能捧出相应数量的名人明星,这跟我们高速发展的产业形势,是不协调,不搭配的,显然是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是我们的格斗选手们不堪大用,上不了台面吗?我不这么认为。
格斗不是只靠蛮力,格斗是勇气与智慧兼顾的综合运动,任何一个能打出可观战绩的格斗选手,都是聪明人,而且由于多年的赛场拼杀,大都自带一股英武气质。
能够披荆斩棘、打拼到现在的老将,都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出众的人格魅力。
现在的年轻选手,也都有不错的个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并不会像他们的前辈年轻时那样,面对镜头紧张怯场、不敢说话。
既然问题不在格斗选手这里,那只能说我们的赛事、媒体,在宣传方面出了问题。不是我们的选手水平差,而是我们的宣传方式有问题,或者说,我们根本没有认真宣传包装过自己的选手。
一个赛事,如果长期没有明星,没有名将,就像影视剧演了半天还没主角一样,是很难留住观众的。
长期以来,国内选手的形象都太过单薄,不论是赛事方,还是相关媒体,对格斗选手的个人宣传主要有三种方式。
一种是简单粗暴的励志文案:
一般就是讲讲早年经历,如何吃苦,如何努力,后来如何得遇名师,勤学苦练,现在如何成功,开的是什么车,住的是什么房。
然后呢,没有了。
这种宣传方式就像忆苦思甜,画风是温馨中夹杂凄苦,艰辛中带着希望,常见于以《知音》为代表的煽情杂志,效果嘛,当然是有的,可惜非常有限。
它能让人们对已经熟悉的名人明星进一步了解,但对于影响力有限的格斗选手,真的不太合适。
即便吸引些关注,也会被很快忘掉,很难增加新的观众和粉丝。
一种是“为国争光”炒作民族主义:
一般是依靠塑造民族英雄的路子来包装选手。今天打日本小鬼子,明天打俄国大力士,就差给自己门上挂个“东亚病夫”的招牌了。
这种方式,早年间还能有点效果,但引来的不是格斗粉丝,而是民族主义者,这种观众群体,来的快,去的也快,热血沸腾骂过瘾了,下次就不来了。
于是赛事又要重新编排剧情,塑造人物,可以说是一次性宣传。对选手,对赛事都是弊大于利。
近年来随着观众眼界的提高,这种宣传方式越来越没市场,我们的国家早就足够强大,用不着靠一两场搏击比赛来争光了,现在大家更频繁讨论的是,不要出去给国家丢脸就好。
一种是把选手包装的“天下无敌”:
这种赛事动不动就是骇人标题,比如“外国冠军满地爪牙”、“外籍冠军不堪一击”,先不说这些冠军的真实性,哪怕是真的,这样的宣传也是不对的。
如果世界一流拳手,在我们面前不堪一击,观众只会更没兴趣,看看乒乓球就知道了。如果是假的,那观众们对这个赛事和选手,只会更加反感、不屑。
这种盲目吹嘘的宣传策略,在贬低对手的同时,也贬低了自己和整个行业。
我们的赛事,近年来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了不少改革和尝试,但很多动作只学到了形式,侧重点有很大偏差。
作为看了多年国内外赛事的老观众、老拳迷,我非常清楚看比赛的时候,最吸引我的是什么。
首先,赛事方要给选手说话的权力。
我们的国内比赛不乏精彩,水平也不低,但赛前赛后,却是一片空白,虽然也学国外加入了喊麦,有些赛事甚至是中英文双声道的,但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赛前介绍和赛后采访。国外的大型赛事,不管是拳击、踢拳还是MMA,主要比赛都会有赛前介绍,和赛后采访。
赛前主要由解说员介绍选手战绩、现状,一个人物的大致轮廓在此形成;
更重要的是赛后采访,虽然简短,但激战过后的选手发言,是对比赛,对选手最好的总结和评价,就像相亲不能只看照片,找工作必须要面试谈话一样,选手的言谈举止,是对自己最好的宣传,选手的个性和形象,主要就是在一次次赛后采访中建立起来的。
赛后采访虽然简短,却对主持人的提问和应变水平有很高要求,必须有好问题,才会有好答案,绝大多数选手,都不是天生的演说家,必须要有好的采访者,才能让他们说出精彩的内容、真实的自己。
国外的重大赛事,赛后采访的工作一般由现场的首席解说员来完成,比如拉里·莫琴特、乔罗根等。
至于巴佛兄弟、吉米莱侬等,则是专职的播报员,负责现场开赛播报,和赛后宣布结果。
而我们的国内赛事,基本上都是场上主持人喊麦、播报、采访一把抓,前两项近年来得到了重视,虽然有模仿痕迹,但确实进步不小,可惜的是,对选手形象塑造最为重要的赛后采访,我们仍然长期忽视,要么由播报员草草问两句,要么就直接省略。
其实一次出彩的赛后采访,哪怕只有一句,比任何宣传片都要有效,比如小麻的那句“NOT SURPURISED”,赢了嘴炮让他拿到了出场费和奖金,这句引爆全球社交媒体的话则让他成为了巨星。
其次,宣传时要重视选手的“绰号”与“战绩”。
我们的选手宣传稿,大都由赛事方提供,一般的套路是,一个不走心的敷衍绰号,加上一堆空洞的溢美之词。
于是,我们的神州大地上,有了无数个“大侠”、“英雄”、“老虎”、“麒麟”;
还涌现出许多跟朝鲜冷面过不去的人,比如“冷面杀手”、“冷面刺客”、“冷面美女”、“冷面判官”等。
绰号是个很玄妙的东西,一个好的绰号,可以为选手加分,甚至代替原名,但这个绰号不应该是自己起的,也不是自己挑的,生造一个不合适的绰号,还不如没有,篇幅有限,关于绰号,以后有机会再细说。
当然,绰号是可以有的,只要有特点;吹捧也是可以有的,只要有分寸。但我们的选手资料中,总是缺了最重要的部分:战绩。
对一个格斗选手来说,个性、口才、颜值都只是附加分,只有战绩才是立身之本。
但我说的战绩,不是虚假的头衔,不是空洞的几胜几负,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绩表——时间,地点,对手,结果,缺一不可,可以不全面,但不能有水分。
一个选手,在几月几号,哪座城市,以什么方式战胜了谁谁谁,有据可查,有录像为证,这比任何公关手段、任何华丽包装、香艳绯闻,都要有说服力,有震撼力,更能被观众记住。
很多赛事出于宣传考虑,对这一块一直遮遮掩掩,其实大可不必,观众们是聪明的,他们当然知道,不可能每个选手都是不败战神,与其含羞带臊、暧昧不明,不如坦然接受真实,正视不完美。
一个有胜有负,有血有肉的斗士,远比一个遮遮掩掩,真假难辨的冠军,更能得到观众的尊重和认可。
然后,聊聊选手个人形象的高度和地位。
我们的有些赛事,恨不得把所有牛叉的词汇,用到自己力捧的明星选手身上,为了彰显其英明神武,不惜贬低甚至抹黑对手。“痛扁”、“打服”、“狂殴”等不当词汇,常见于赛事标题。
但事实上,一个人的地位和高度,正是由他的对手决定的。
一个成年人,不会因为“拳打幼儿园,脚踢养老院”而得到表彰;
一个人的对手,如果是被人“狂殴”、“打服”、“满地找牙”的形象,那他本人的层次也高不起来。
侮辱对手,也许能吸引眼球,得到个别狂热观众的廉价吹捧,但更大的作用是贬低自己。
温盾、大脚、丹叔,在战胜菲多后,没有一个人说出贬低的话,牛头人、马克·科尔曼、已故的凯文·蓝道曼,在输给菲多后,也对他推崇备至,因为他们明白,作为对手,他们的历史地位,是由菲多的伟大来衬托和参照的。
反倒是大嘴巴的提托·奥提兹,宋恩等,当年对菲多颇有微词,究其原因,不过是蹭不到沙皇的热度罢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选手的个人修养。
这是个被长期忽略、甚至被回避的问题。
大部分专业人士和观众认为,搏击选手靠的是流血流汗,顽强拼搏,跟个人修养、道德水平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话也没错,如果选手的人生目标只是几万块的出场费,打完就走,吃饱不饿,那么,道德修养、举止风度确实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想成为真正的明星、甚至巨星,这些就非常关键了。
任何包装宣传、个人魅力,任何辉煌战绩、冠军头衔,都有一个前提,就是荣耀。
有一种观点,说真正爱格斗,就应该只看技战术运用,不用在乎谁胜谁负,我不同意,如果只看技战术,那么拳馆内的教学训练应该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更先进的探索,但是,为什么没人花大钱去看,为什么训练赛不能卖出几千万的票房?
原因很简单,胜负,才是世人最关心的话题。而牵涉到巨大利益的胜负博弈,正是吸引世人关注的根源。
说白了,重大赛事就是名利场,明星选手在场中的一举一动,都被无限放大;
一个举动、一句话,就可能赢得全世界的爱戴,当然,也可能相反;
选手可以绅士,可以痞子,可以互相致敬,也可以互相揶揄,但有些底线是不能触碰的。
因为不管任何时候,观众想看的都是荣耀与美好,而不是低俗和丑陋。
以刚刚过去不久的UFC21O为例,在“减重”安东尼·约翰逊突然退役、惊掉观众下巴的时候,轻重量级冠军“DC”丹尼尔·科米尔,本可以在此刻适当说些话,来拉一拉人气,圈一圈粉的。
可惜他虽然口才出众,连喷场下的曼努瓦和骨头,将观众注意力成功拉回比赛,但却举止失当,对减重的表现幸灾乐祸,对他选择摔跤表示庆幸不已,又再次向骨头开炮……
打人打脸,骂人揭短,继续指责骨头的道德问题,在羞辱对手的同时,也丢掉了风度和体面,使场面变得尴尬丑陋,使观众对他怎么也喜欢不起来。
如果有什么人能比道德有问题的人更讨厌的话,那就是总指责别人道德问题的人了。没有风度,再多的关注,都只会给自己拉仇恨。
而我们对减重任性的战术选择、突然的退役决定感到愤怒无语的时候,却仍然对他本人恨不起来,只因为他在仓促混乱的致辞中,提到骨头时,对场下这个迷茫又遭恨的天才喊道:“昂起你的头,好好的打下去,抱歉我不能跟你打一场了兄弟,希望下辈子有机会。”那一刻,我们立刻原谅了他,仿佛看到了人性中的美好和光辉。
也许小黑说的没错,减重不是冠军的料,但观众们对他仍然喜爱、尊敬,不仅仅是由于他以前的精彩KO,也是因为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同样是UFC210,同样是有争议的比赛,魏德曼和“捕梦”莫萨斯则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是举止风度上的势均力敌。
比赛的最终裁定结果,裁判在看到魏德曼被合法膝击时,终止了比赛,算是过早终止,但比赛结果不可更改,裁判终止TKO,捕梦获胜。
魏德曼郁闷的吞下三连败的苦果,仍然尽量保持了克制,强行压下了嘴边的F发音,对现场支持他的观众们表示自己一定会东山再起,然后给裁判委员会留下一个两头堵的哲学问题:如果捕梦没犯规,那为什么终止比赛;如果犯规了,那为什么判我输。维护了自己尊严的同时,也再次巩固了自己高智商选手的人设。
而被观众满场狂嘘迁怒的捕梦,虽然对这个让人无语的获胜方式表示不满,也表现出了极高情商和风度,不断阻拦队友们的庆祝动作,表示这样的获胜不值得高兴,并对现场观众和魏德曼道歉,愿意随时接受重赛。缓解了观众情绪的同时,也树立了自己有担当、有胸襟的形象,瞬间吸粉无数。
良好的个人修养,不能使没有实力的人走上巅峰,但对于有实力的选手,却是决定他们能走多远、爬多高的重要条件。我们不仅不能忽视、回避,而且应该重视、培养。
而选手包装不是一个人的事,也不是包装一个人就行的事。
我们先要有大批的、有血有肉、有风骨、有尊严的斗士,才有可能涌现出一两位真正的巨星。
任何没有基础,人为包装出来的巨星,都是空中楼阁,要么碰上硬茬就露馅,昙花一现、一戳就破;要么耗子扛枪窝里横,偏安一隅、不被认可。
选手的形象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一旦一个形象树立起来,深入人心,带来的效果是极为巨大的。
一个选手,如果观众们知道他的过去,他的现在,他的成功,他的失败,他出过什么风头,丢过什么脸面,是绅士还是混蛋,是天使还是魔鬼,那么,不管大家喜不喜欢,关不关心,他都将成为票房的保障。喜欢的渴望看到他的胜利,不喜欢的希望看到他的失败。
NBA的赛事预告,从来不用发通稿介绍谁是科比,詹姆斯又是哪位;
巴萨、皇马的比赛中,我们也不会听到解说员介绍梅西、C罗的生平;
梅威瑟和帕奎奥的世纪大战,一张门票25万美金,各界名流趋之若鹜,也没见有人介绍一句他俩是谁。
名字就是最大的号召力,这就是形象的作用。
我作为观众,看国内比赛的时候,仍感觉跟选手隔着一层保护网。
我们的选手,打了不少比赛,匆匆的上台,又匆匆离开,对观众来说,仍然是脸熟的陌生人。看他们拼搏,看他们胜利,但似乎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他们。
这是我们的不足,也是我们的上升空间,我们的选手包装,形象宣传,本应该,也本可以做的更好的。
(截流,原标题《选手宣传不是励志文案》)
更多热辣内容请移步微信(搜索bjqbj01),关注“搏击周评”,搏击其实很酷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UFC127 & 中国选手张铁泉上演断头台
0回复 6865浏览
赛事对阵介绍
BJ-佩恩(美国) VS 菲奇(美国)
姓名:BJ-佩恩(BJ Penn)
姓名:菲奇(Jon Fitch)
绰号:神童(The Prodigy )
身高:176cm
身高:183cm
体重:77kg
体重:78kg
战绩:16胜-7负-1平
战绩:25胜3负0平1次无效  
迈克尔-比斯平(英国) VS 乔治-里维拉(美国)
姓名:比斯平(Michael Bisping)
姓名:乔治-里维拉(Jorge Rivera)
绰号:伯爵(The Count)
绰号:El Conquistador
身高:188cm
身高:186cm
体重:84kg
体重:84kg
战绩:20胜-3负-0平
战绩:19胜-7负-0平  
乔治(澳大利亚) VS 丹尼斯-锡弗(德国)
姓名:乔治-索蒂罗波罗斯(George Sotiropoulos)
姓名:丹尼斯-锡弗(Dennis Siver)
身高:178cm
身高:171cm
体重:71kg
体重:71kg
战绩:14胜-2负-0平
战绩:17胜-7负-0平   
艾伯索尔(美国) VS 克里斯-莱特尔(美国)
姓名:艾伯索尔(Brian Ebersole)
姓名:克里斯-莱特尔(Chris Lytle)
绰号:坏小子(Bad boy)
绰号:熄灯号(Lights Out)
身高:183cm
身高:181cm
体重:78kg
体重:78kg
战绩:46胜-14负-1平,1次无效
战绩:40胜-17负-5平  
凯尔-诺克(澳大利亚) VS 克里斯-卡莫兹(美国)
姓名:凯尔-诺克(Kyle Noke)
姓名:克里斯-卡莫兹(Chris Camozzi)
身高:183cm
身高:191cm
体重:84kg
体重:84kg
战绩:18胜-4负-1平
战绩:14胜-3负-0平  
罗斯-皮尔逊(英国) VS 斯潘塞-费舍尔(美国)
姓名:罗斯-皮尔逊(Ross Pearson)
姓名:斯潘塞-费舍尔(Spencer Fisher)
绰号:真实的交易(The Real Deal)
绰号:国王(The King)
身高:173cm
身高:181cm
体重:71kg
体重:71kg
战绩:11胜-4负-0平
战绩:24胜-6负-0平   
尼克(加拿大) VS 福田力(日本)
姓名:尼克(Nick Ring)
姓名:福田力(Riki Fukuda)
绰号:誓言(The Promise)
身高:186cm
身高:183cm
体重:84kg
体重:84kg
战绩:10胜-负0-0平
战绩:17胜-4负-0平  
科特-沃伯顿(英国) VS 马奇什-吉塔斯科(波兰)
姓名:科特-沃伯顿(Curt Warburton)
姓名:马奇什-吉塔斯科(Maciej Jewtuszko)
绰号:The War
绰号:Irokez
身高:183cm
身高:183cm
体重:70kg
体重:71kg
战绩:6胜-2负-0平
战绩:8胜-0负-0平   
张铁泉(中国) VS 杰森-莱因哈特(美国)
姓名:张铁泉(Tie Quan Zhang)
姓名:杰森-莱因哈特(Jason Reinhardt)
绰号:草原狼(The Mongolian Wolf)
身高:176cm
身高:168cm
体重:71kg
体重:71kg
战绩:12胜-1负-0平
战绩:20胜-1负-0平  
古斯塔夫(瑞典) VS 胡纳(澳大利亚)
姓名:亚历山大-古斯塔夫(Alexander Gustafsson)
姓名:詹姆斯-提-胡纳(James Te Huna)
绰号:拳击家(The Mauler)
身高:196cm
身高:186cm
体重:93kg
体重:93kg
战绩:10胜-1负-0平
战绩:12胜-4负-0平  
马克-亨特(新西兰) VS 克里斯-图奇斯切尔(美国)
姓名:马克-亨特(Mark Hunt)
姓名:克里斯-图奇斯切尔(Chris Tuchscherer)
绰号:超级萨摩亚(Super Samoan)
绰号:The Crowbar
身高:178cm
身高:188cm
体重:121kg
体重:116kg
战绩:5胜-7负-0平
战绩:21胜-3负-0平  
安东尼-颇什(澳大利亚) VS 汤姆(英国)
姓名:安东尼-佩罗什(Anthony Perosh)
姓名:汤姆-布莱克利奇(Tom Blackledge)
绰号:河马(The Hippo)
身高:191cm
体重:93kg
体重:98kg
战绩:10胜-6负-0平
战绩:10胜-6负-0平
影片截图:
快传下载地址:&&&&[ 此帖被天下无霜在 10:40修改 ]
下载附件: & &(16KB,已下载332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概述祥子绰号的来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