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为什么要复活国土安全男主角复活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小说《复活》的现实意义为什么说《复活》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之作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首先,托尔斯泰把现实主义奉为创作的准则.他极其重视真实, 认为生活是一切的基础.他耗费十年心血创作的《复活》, 正是以生活真实为基础, 触及人们从城市到乡村、从首都彼得堡到外省、从衙门到律师住所、从贵族庭院到农民茅舍、从枢密院到地方法庭、从监狱到流放站的活动和生活, 又经过高度的艺术概括, 十分广泛和深刻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难.应该说,《复活》正是“ 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特点的代表作.其次,“托尔斯泰主义”指的是精神的自我完善, 勿以暴力抗恶以及博爱.在《复活》中,这一切都有着很好的体现.表现在男女主人公身上的精神的自我完善.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思想和性格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纯洁善良、追求理想阶段.此时他是一个正直善良的贵族青年.第二,放纵情欲、走向堕落阶段.当步兵时是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作者让人们看到上流社会和军队对青年的腐蚀;当陪审员时是一个奢侈放荡的人.第三,从后悔走向忏悔阶段.“精神上的人”战胜“动物的人”,他拒绝米希求婚,向玛丝洛娃道歉,分田产,澄清玛丝洛娃的罪,为她上诉,向她求婚.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的形象.其一生也可分三个阶段:1、纯洁少女阶段——热情而聪明的卡丘莎;2、堕落的妓女阶段——麻木不仁、卖弄风骚的流宝芙;3、觉醒的犯人阶段——玛丝洛娃.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通过“ 忏悔” 和“ 宽恕” , 走向精神上和道德上的“ 复活” , 使人性由丧失到复归.托尔斯泰的《复活》存在着矛盾:一方面,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揭露了政府的暴虐以及法庭和国家管理机关的滑稽剧,暴露了财富的增加和文明的成就同工人群众的困苦,野蛮和痛苦的加剧之间极其深刻的矛盾;另一方面,狂信地鼓吹“不用暴力抵抗邪恶”.一方面,是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撕下了一切假面具;另一方面,鼓吹宗教,培养了一种最精巧的“托尔斯泰主义”.而这种矛盾是当时俄国革命动力农民群众的矛盾的思想情绪的反映.《复活》是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中最晚的一部,被认为是其创作的“ 最高的一峰”.它也是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一部伟大作品,它鲜明地体现了托尔斯泰“撕毁一切假面具”的“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反映了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的两面性:一方面抗议俄国的专制制度,反对官方教会,贵族土地占有制,另一方面又狂热地鼓吹"勿兴暴力抗恶"和"道德自我完善"的主张.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主已经复活了|基督教讲道讲章|主日讲章|祷告|大全|新闻|福音网站
我的图书馆
主已经复活了|基督教讲道讲章|主日讲章|祷告|大全|新闻|福音网站
  核心提示:时间: 08:37:28来源:恩典在线约稿作者:骆颂恩浏览:次T|T   经文:太28:1-10。  关于基督被钉十字架受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事件,四本福音书都有详细的记录。这事件不仅是各本福音书的大结局,更是基督福音的至高点,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使徒保罗说:基督若没有复...时间: 08:37:28&&来源:恩典在线约稿&&作者:骆颂恩&&浏览:次T|T   经文:太28:1-10。  关于基督被钉十字架受死后,第三天复活的事件,四本福音书都有详细的记录。这事件不仅是各本福音书的大结局,更是基督福音的至高点,是基督教神学的核心内容。因此,使徒保罗说:“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便是徒然,你们仍在罪里。”(林前15:17)  圣经这里清楚地向我们表明;基督复活的清晨,是在犹太人的安息日过后,“七日的头一日”,就是我们今天的礼拜天(即星期日),之后又被称为“主日”(启1:10)。当时教会把礼拜天叫“主日”,就是为了纪念救主耶稣的复活(参见徒20:7;林前16:2);这也是主日崇拜与主日奉献的二个圣经依据。  在礼拜天的早晨,两位马利亚:“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可16:1) 前来探墓,以表敬仰。想把预先准备好的香膏和香油,去膏抹耶稣的身体;忽然之间,她们看到了天使的显现,并听见了天使宣告基督复活的喜讯:“他不在这里, ……已经复活了。”(太28:6) 天使为妇女们打开了安葬耶稣的墓门,她们看见耶稣已不在里面,这是耶稣复活后第一批目击证人。看守墓门的罗马士兵不知道这好消息,给天使的荣光吓得魂不附体。耶稣曾经吩咐他的门徒,要在他复活之后往加利利去,他会在那里颁布传福音的大使命(太28:16-20)。  耶稣基督复活的喜讯,不仅震撼了当时的门徒,也影响了整个巴勒斯坦地区,乃至全世界。目前,全球已超过二十亿基督信徒,是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中人数最多的一群。  一、基督复活的事实  1、应验先知的预言  彼得在五旬节讲道时就提及此事,他说:“他(耶稣)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大卫指着他说:我看见主常在我眼前;他在我右边,叫我不至于摇动。所以,我心里欢喜,我的灵快乐;并且我的肉身要安居在指望中。因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你已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必叫我因见你的面得着满足的快乐。‘ 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的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这耶稣,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他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 ’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 ”(徒2:23-36)  这是一个伟大而庄严的宣告!当时,犹太人非但不承认耶稣是神子,甚至钉他于十字架,把他治死。犹太人钉死耶稣的罪咎,并没有丝毫减轻。可是,十字架之死,却是神的定旨计划,是“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预定必有的事。”(徒4:28) 这是神的预定与人的自由意志最强烈的冲突。犹太人钉死耶稣,不过是应验了神所命定在先知书中所预言的事。  接着彼得给出一个决定性的对比的答案:神却叫耶稣从死里复活了,这是最关键性的事实。初期教会的传道者再三强调这个主题,它们不需要证明,只是如此宣告。神的计划是叫耶稣经过受苦而被高举,成为救主和生命之主。彼得继续向犹太人辩明,这件事必须如此发生。神叫耶稣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这里“痛苦”一词原是指生产之痛。死亡像产妇在生产,无法再留住孩子,这孩子就是弥赛亚。若问何以死亡无法把耶稣留住,彼得的答案就是——耶稣是弥赛亚,而弥赛亚无法被死拘禁。  耶稣所遭遇的每一件事,都是在神的旨意之中,他救赎人类的计划并没有被罗马政府或犹太官员所破坏。正如圣经所言:“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罗4:25) 同样的,我们的生命也掌握在上帝的手中。其实,世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在神的预知之中,但这些事情要通过人自律的行动来完成。因此,虽然犹大出卖了主耶稣,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事情已在神的预知之中,但是行这可恶之事的人必将有祸(太18:7;26:24)。  彼得在此引用大卫的诗篇;第16篇8至11节,还有诗篇110篇1节,他指出这是预言弥赛亚的复活之事,是旧约基督论的精彩描述。当时的犹太听众会明白“见朽坏”(徒2:27)是指坟墓,这里强调了耶稣的身体没有朽坏,事实上他复活了,并得着荣耀。承认耶稣为“主”,是承认他的神性地位;他是人类的拯救者和天地万物的掌权者。彼得用这首诗:“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诗110:1) 说明耶稣就是弥赛亚,他坐在神的右边永远作王(参徒2:32-35)。圣经清楚地称耶稣是主,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称耶稣“不过是位良师”。耶稣在解释这首诗的时候也说,弥赛亚比以色列最伟大的国王大卫还要大(参可12:35-37)。  主耶稣复活后,将圣灵浇灌下来,为要证明他确是那位被尊崇的弥赛亚,如今坐在神的右边,为他在地上的子民代求。圣经说:“凡靠着他进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来7:25) 从耶稣受洗之时,圣灵就完全降在他身上,他是神的受膏者,即基督。他如今在神的右边,永远活着,并把同样的圣灵浇灌给那些信他的人。今天,主耶稣赐下圣灵来,为要藉着圣灵亲自与我们同在,并赐我们能力以接续他在地上的一切事奉。  保罗也有同样的阐述,他说:“ 既成就了经上指着他所记的一切话,就把他从木头上取下来,放在坟墓里。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接着又说:“ 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正如诗篇第二篇上记着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论到神叫他从死里复活,不再归于朽坏,就这样说:我必将所应许大卫那圣洁、可靠的恩典赐给你们。又有一篇上说:你必不叫你的圣者见朽坏。大卫在世的时候遵行了神的旨意,就睡了,归到他祖宗那里,已见朽坏;惟独神所复活的,他并未见朽坏。所以,弟兄们,你们当晓得:赦罪的道是由这人传给你们的。你们靠摩西的律法,在一切不得称义的事上信靠这人,就都得称义了。”(徒13:29-30,33-39)  彼得与保罗都引用旧约圣经关于弥赛亚从死里复活的事,以此证实基督复活的准确性。  把基督从十字架上取下来的人,是亚利马太人约瑟和尼哥底母。这两人都是暗中赞同和相信耶稣的(参约19:38-42)。他们后来把耶稣的尸首安放在坟墓里,而耶稣的尸首就停放在坟墓里三天。  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这是得胜的信息,是得胜死亡的信息。没有基督的复活,就没有福音(徒2:24、32,3:15,4:10,10:40-41)。用保罗的话来说,福音这个好消息,就是“那应许祖宗的话,神已经向我们这作儿女的应验,叫耶稣复活了。”首先,神叫耶稣复活作他的儿子。保罗在此引述了诗篇二篇7节,在其中神说:“你是我的儿子”。神首先兴起耶稣作他的儿子,后来又容许他被杀的事情发生。跟着,三天之后,他再次使他复活兴起。神把应许给大卫的祝福赐给了耶稣:那就是,耶稣的国度不会有终结。保罗从以赛亚书55章3节引述该应许。  神也把一个不能朽坏、存到永远的身体赐给耶稣。保罗在此同样也是引述诗篇十六篇10节的话,来见证基督复活的真理。不能朽坏之身体的应许不是赐给大卫;而是赐给基督的。因为大卫死了,后来尸首也朽坏了。但耶稣却死而复活,他的身体永远不会见朽坏。  保罗要强调,耶稣受死的预言应验,犹太人责无旁贷。他们把耶稣的身体取下,埋葬了(路23:53)。人尽管仇视敌对耶稣,神却亲自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而且耶稣多次向跟随他的人显现。这些跟随者是与耶稣一同工作出入的人;他们在主钉死之前与主一同从加利利上耶路撒冷去,因此完全有资格作他的见证(徒10:39、41)。  保罗引用的经文,第一处是诗篇二7,描述列国君王如何反对神的受膏者,就是统治他子民的。这位统治者说明神曾下令,对他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经文的背景,是指神怎样命定君王作他儿子,正如父亲接纳妻子生的孩子为儿子,应许他照顾与庇护;“生”的意思完全是喻意式的。这诗篇被公认为特指弥赛亚的诗篇(所罗门诗篇十七26),早期信徒将它应用在耶稣身上(徒4:25、26;路3:22;来1:5,5:5)。耶稣受洗时天上的声音,正是这句话:“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7)  保罗所关注的,是神叫耶稣复活之后,他便进入一种新的存在状态,不会再死亡,因此身体也不能朽坏。诗篇十六篇分明不是指大卫自己;他按着神的旨意服事了他那一世的人,就睡了,与普通人的死相同,因此已见朽坏;但耶稣的身体却在死后未见朽坏,这显然是预言基督的复活。基督复活是应验了旧约圣经的预言。  2、应验耶稣的预言  耶稣自己曾三次预言了他的受死与复活,表明此事完全符合神拯救世人的基本要求。  (1)“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太16:21)  彼得刚刚承认了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太16:16)。但他仍然不完全明白基督到世上来的目的。他所想的跟其他犹太人所想的一样,就是以为基督要来做世上的君王。因此,当耶稣告诉他,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的时候,彼得不能接受。他为了耶稣这样说而对他加以非难。  耶稣也说,人子在三天之后便要复活。耶稣不但知道他会死,还知道他会在第三天从死里复活。门徒当时完全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这里的重点在于,耶稣走十字架道路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十字架的道路包括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受死,二是复活。  “从此”一词标志着一个转折点。标记耶稣开始宣讲天国的信息(参太4:17),而这里则指出耶稣开始强调自己的受难和复活的真理,是天国福音的核心点。直到这时,门徒仍未领悟到耶稣来的真正目的,因为他们对弥赛亚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太16:21-28 这段经文符合了先知但以理的预言:弥赛亚会被杀害(参但9:26);在地上将会有一段艰难的日子(参但9:27);并且君王会在荣耀中降临(参但7:13-14)。门徒将要与他们的王一样忍受痛苦,并在末日得到赏赐。在此我们便可知道;旧约的预言与主耶稣的预言融汇在了一起。  (2)“他们还住在加利利的时候,耶稣对门徒说:‘人子将要被交在人手里。他们要杀害他,第三日他要复活。’门徒就大大的忧愁。”(太17:22-23)  耶稣再一次预言自己的死,但更重要的是他提到自己的复活。可惜门徒只听了耶稣前半部的话,就感到失望,他们不能够理解耶稣为何要到耶路撒冷去自找麻烦。直到五旬节,门徒才能完全领悟耶稣受难跟复活的目的(参徒2章)。我们不应该因为自己对耶稣的事情理解得缓慢而不安。你看门徒一直与耶稣在一起,看过他行神迹,听过他讲道,仍然难以理解他的事情,但不管有何疑问,他们仍然相信耶稣。我们也要追求更大的信心。  (3)“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又交给外邦人,将他戏弄,鞭打,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他要复活。”(太20:18-19)  耶稣第三次预言自己的受死和复活,但门徒仍然不明白他的意思,继续为贪图在基督国度里的位置而争论(参太20:20-28)。这里耶稣强调了他受难与复活的全过程——人物、地点、时间。  “他们行路上耶路撒冷去。耶稣在前头走,门徒就希奇,跟从的人也害怕。耶稣又叫过十二个门徒来,把自己将要遭遇的事告诉他们说:‘看哪,我们上耶路撒冷去,人子将要被交给祭司长和文士,他们要定他死罪,交给外邦人。他们要戏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杀害他。过了三天,他要复活。’”(可10:32-34)  耶稣和门徒已经开始了前往耶路撒冷的最后旅程,耶稣在那里将会被处死。门徒对主的教训、他所行的神迹,以及他的改变形象,都感到希奇。除了门徒之外,许多其他的人也来跟随耶稣。他们也害怕。也许他们有预感,觉得有一些可怕的事情将会发生在耶路撒冷。  这次耶稣说,祭司长和文士将要定他死罪,而且会将他交给外邦人,即罗马人。跟着,外邦人会杀害他。根据马太福音20章19节的记载,耶稣说他将会被钉十字架;钉十字架是罗马人处死罪犯的方法。  后来,一切都正如耶稣所说的那样发生了(可14:64,15:1、19-20)。可是,虽然门徒已经听过三次,但他们并不明白耶稣的意思:“这些事门徒一样也不懂得,意思乃是隐藏的;他们不晓得所说的是什么。”(路18:34)  3、空坟墓的见证  “过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并撒罗米,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出太阳的时候,他们来到坟墓那里,彼此说:‘谁给我们把石头从墓门辊开呢?’那石头原来很大,他们抬头一看,却见石头已经辊开了。他们进了坟墓,看见一个少年人坐在右边,穿着白袍,就甚惊恐。那少年人对他们说:‘不要惊恐!你们寻找那钉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稣,他已经复活了,不在这里。请看安放他的地方’。”(可16:1-6)  妇女们发现坟墓已空,并遇见两个天使后,她们立刻跑去见耶稣其余的十一个门徒,告诉他们耶稣的身体不见了(参见约20:2)。门徒起初并不相信妇女们的说话,然后,彼得决定亲自往坟墓去,并且与约翰同往(参见约20:3-8)。他们只见细麻布在一处,但不见耶稣的遗体。彼得心中困惑,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仍然末能明白耶稣必须死而复活,两个门徒于是回家去(约20:9-10)。 与此同时,妇女们也跟从彼得和约翰返回坟墓。两个门徒离去后,耶稣便向妇女显现(参见太28:9-10;约20:11-18)。然后,她们遵从耶稣的命令,第二次回去告诉门徒这喜讯:耶稣活着!她们看见主了!  耶稣的坟墓是空的,没有人否定这样的事实。耶稣若没有从死里复活,他的身体往哪儿去了?罗马兵丁一直看守着坟墓。有些犹太人直至今天还说是耶稣的门徒把他的尸首偷走;可是,有罗马兵丁在墓门口守卫着,这事又怎么可能发生呢?此外,所有门徒都已经离弃耶稣,因恐惧犹太人而躲起来了(约20:19)。再者,犹太人和罗马人肯定都会仔细地寻找耶稣的身体。犹太人尤其想得着否定耶稣复活的证据(太27:64);有什么方法比找到他的尸首更好呢!可是他们却找不着。  天使把石头滚开不是为了让耶稣出来,而是为了让人可以进去,亲自察看耶稣真的如他所说,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因此,“空坟墓”的事实成了基督教信仰的焦点,也是基督教与其它宗教之间的根本区别。没有复活,就没有今天的基督教,基督的教会是建立在耶稣死而复活的根基上。  4、门徒的见证  “他们这些话(关乎耶稣复活之事),使徒以为是胡言,就不相信。彼得起来,跑到坟墓前,低头往里看,见细麻布独在一处,就回去了,心里希奇所成的事。正当那日,门徒中有两个人往一个村子去;这村子名叫以马忤斯,离耶路撒冷约有二十五里。他们彼此谈论所遇见的这一切事(耶稣在耶路撒冷受难,又在各各他山被钉于十字架上)。正谈论相问的时候,耶稣(已经复活的救主)亲自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他们彼此说:‘ 在路上,他和我们说话,给我们讲解圣经的时候,我们的心岂不是火热的吗?’他们就立时起身,回耶路撒冷去,正遇见十一个使徒和他们的同人聚集在一处,说:‘ 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路24:11-15,30-34)  这两个门徒和其余的使徒看见了复活的救主之后,终于领悟到耶稣的身份,就立刻回耶路撒冷,见证主的复活。  保罗为此宣告了耶稣复活的事实,他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林前15:3-8)  复活是一件历史事实,是历史事实必定有许多的目击证人,所以我们不要被那些怀疑的话动摇,却要充满盼望,因为知道有一天,当主耶稣再来之日,我们都会见到确实的证据。  二、基督复活的意义  1、证明他是神的儿子  “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即由童女马利亚所生);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神的儿子。”(罗1:3-4)  耶稣是谁?在此有了明确的答案:耶稣百分之一百是人,又百分之一百是神。就人性方面来说,耶稣是以色列中有名的大卫王的后裔;就属灵方面而言,耶稣是神的儿子,直接由神的灵而生。耶稣是圣灵感孕,藉人间的一位母亲而生,又藉着他的复活,显明其神性的内住。这里也启示了三位一体神的卓越表现——神、基督、圣善的灵。  保罗宣称耶稣是神的儿子,是旧约圣经中应许的弥赛亚和复活的救主,也称耶稣为大卫的后裔,目的是要强调耶稣真实地应验了旧约圣经有关弥赛亚要由大卫后裔而生的预言。因此,我们所信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大能的施行者,更是上帝的独生爱子,人类的救主。  2、证明他已得胜死亡  “他既按着神的定旨先见被交与人,你们就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了。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3-24)  彼得公开宣扬了基督复活的喜讯,以证明他已得胜死亡的权势。  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见证了这一事实,他说:“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藉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4-15)  为了败坏撒但的权能、战胜死亡(参罗6:5-11),耶稣必须降世为人,成为血肉之驱,这样才能受苦、复活。以此,便能拯救那些死在过犯罪恶当中的人,释放他们。如今,我们因着基督的复活,得着重生,成为神的儿女,之后,就不用惧怕死亡,因为知道死亡只是通往永生之门(参林前15章)。基督的复活战胜了死亡,使我们不用再惧怕死亡。人人都会死亡,但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终结,而是进入新生命的开始。彼得为此称颂神的救恩:“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可以得着不能朽坏、不能玷污、不能衰残、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前1:3-4) 因此,如今那些活在死亡恐惧中的人,应该趁早认识基督得胜死亡所带来的永生盼望。  3、证明他是生命的主宰  “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了;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徒3:15)  原本胆小惧怕的彼得,成为基督复活的见证者,说明复活的大能已经改变了一个人的生命。那些宗教领袖以为把耶稣钉了十字架,就能了结他。然而,彼得却告诉他们耶稣复活了,他们的信念因此而动摇。彼得指出了这些犹太领袖们的罪行和不义,又表明基督复活的重要性,显出神有胜过死亡的能力,诚然,基督就是生命的主宰。  彼得在此称耶稣为生命的主。是因为耶稣在世的时候,曾叫死去的人复活(路7:14-15;约11:2-25、38-44)。但更甚者,他把永恒的生命赐给所有相信他的人(约3:16)。虽然如此,犹太人却令他被判死刑。他们放过了取去人性命的杀人犯——巴拉巴,却杀害那赐生命的耶稣!最后,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了。彼得说:“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参徒2:24,32)。二千年来的基督圣徒们也有同样的见证。  请听主耶稣自己的宣告:“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11:25)  从前有个和尚,犯罪被押送京城受审,途中夜宿旅店,差役被和尚劝醉,一睡不醒。和尚为其削发,然后逃之夭夭。差役酒醒后,四处寻找和尚,不见人影。正抓耳挠腮时摸到了自己光头,便大叫起来:“啊!原来和尚倒在,但不知我去了何处?”  人生有时正如这个酒醒之后的差役,不知何去何从?但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14:6)  三、基督复活与我们的关系  1、得称义的凭据  “耶稣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或作:耶稣是为我们的过犯交付了,是为我们称义复活了)。”(罗4:25)  圣经明确指出:基督复活,是为叫我们称义。倘若离开基督生命中同在的祝福,人就不可能称义。称义不是一个简单、一时的法律程序,它乃是因着人一生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持续不断与神和好的一种完全的福分;其果效一直到永远。  当我们一接受主耶稣为救主时,一项决定性的交换便已开始:以自己的罪来交换他的义。“神使那无罪的,替我们成为罪,好叫我们在他里面成为神的义。”(林后5:21) 基督被钉十字架时,我们的罪都归到他的身上;我们归向基督时,他的义也倾注在我们身上。这便是基督替人赎罪的道理。世上的交易都是互相交换等价的东西,但神与我们的交易却是非等价的,神用义这无价珍宝,换我们一文不值的罪。由此可见,神对我们的恩典是何等浩大!再没有其他方法使我们可以获得这种福分,只有藉着基督我们才能被神称为义——罪得赦免,与神和好;而这得称义的凭据是基于基督复活的权能。  2、使我们可以向神活着  “我们若是与基督同死,就信必与他同活。因为知道基督既从死里复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着。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罗6:8-11)  其实,基督徒在受洗时就已经表明:他的生命是一个与基督联合的生命。“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他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叫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因为已死的人是脱离了罪。”(罗6:4-7) 因此,“我们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活,也没有一个人为自己死。我们若活着,是为主而活;若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我们或活或死总是主的人。因此基督死了又活了,为要作死人并活人的主。”(罗14:7-9)  因着基督的死和复活,信主的人不再惧怕死亡,死在基督徒身上没有权柄。这项保证使我们可以自由地与神相交,并实行他的旨意。这项保证也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包括工作、娱乐、敬拜、读经、休息和照顾他人。当我们知道自己不再惧怕死亡,我们便进入了一个朝气蓬勃的新阶段,使我们天天可以向神活着。  3、使我们有复活的盼望  “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死既是因一人而来,死人复活也是因一人而来。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15:20-22)  基督复活给人类的生命带来了具大的变化,叫一切信他的人可以拥有身体复活的盼望。坟墓不再是人生的结局,复活才是人生的终结盼望。耶稣基督的复活,证实了他已经战胜罪恶与死亡,并释放了灵魂的自由。大卫为此充满信心地说:“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诗16:9-10) 神不会把所爱的人永久地撇弃在坟墓和死亡之中。许多人惧怕死亡,是因为他们不能完全控制它,也不能理解它。作为基督徒,我们可以肯定当我们死后,神必不会忘记我们,他将会使我们复活,与他永远同在,这事实可以带给我们真实的安全感。“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林前15:20) 通常以色列人先向神献上秋收的第一捆庄稼和果子之后,便开始收割(利23:10-14)。献给神的初熟之果,意味着收割的开始。同样,基督是献给神的复活的第一个果子,成为应许所有信徒将来身体复活的凭据和预表。虽然信徒复活的事还在将来,但是因为耶稣基督已经复活了,单凭这个,我们就知道我们也要复活。正如我们看到初熟的果子时,知道其余的果子也快要熟了。  “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我们现在照主的话告诉你们一件事:我们这活着还存留到主降临的人,断不能在那已经睡了的人之先。因为主必亲自从天降临,有呼叫的声音和天使长的声音,又有神的号吹响;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复活。以后我们这活着还存留的人必和他们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与主相遇。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帖前4:13-17)  4、殷勒作工,直到主来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林前15:58)  保罗在前面已经指出:“你们要醒悟为善,不要犯罪,因为有人不认识神。”(林前15:34) 为此,我们应该常常为主作工,即帮助那些不认识神的人;这是一般信徒终身的呼召。这工作必不会徒然,他们将来在基督的审判座前,因着在世上所作的善事,必会得着神的奖赏(林后5:10)。在主里死了的人,实在是有福的,因他们在主里息了自己的劳苦,而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13)。  圣经说:“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人种的是什么,收的也是什么。顺着情欲撒种的,必从情欲收败坏;顺着圣灵撒种的,必从圣灵收永生。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7-10)  因有复活的盼望,今日我们所作的一切就不会是徒然的。有时我们怀疑应否行善,因为我们看不见任何效果;但如果我们从永恒的角度来看,便可以明白未必会在今世看到自己努力行善的结果。如果我们真正相信基督已得到最后胜利,就必会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所影响。因着基督的复活,我们在基督里所作的一切具有永恒性。  基督复活的事实,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命,是上帝拯救人类的基础;并与我们每一位基督徒有着切身的利益。自从世界的创造以来,世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基督从死里复活更重要。基督若没有从死里复活,世上便没有基督的宗教,没有基督徒。人类也没有救恩(林前15:17-19),我们整个历史进程也会完全不同。因为藉着耶稣从死里复活,对于他真正是神的儿子作出了最后和绝对的证明。神自己来到世上,胜过了最后的仇敌——死亡,“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他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1:10);并为人类预备了通往天堂的道路。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角无限复活的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