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武汉保卫战战和延安保卫战的异同?

1938武汉保卫战 一寸河山一寸血_湖北站_新浪网
|||||||||||
导语: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而大多数人却都不知道武汉保卫战的惨烈与悲壮,甚至不知道日,武汉沦陷这个充满悲情和耻辱的日子。时至今日,战争硝烟散去,多少血腥真相渐行渐远!
武汉会战概述
武汉会战(中国:武汉保卫战;日本:武汉攻略战),百万中国军队与40万日军在长达数千里的战线上展开了为期10个半月的血战,创下了中国自抗战以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惨重的纪录。
武汉保卫战(又称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中一场横跨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浙江省及湖北省等广阔地域大规模战役,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领导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以湖北武汉地区为中心,以抗击由华中方面军总司令x俊六指挥的日本帝国陆军,该战役共进行了四个半月,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和最出名的战役。
武汉保卫战:8年抗战中最大战役蒋介石:维持国家命脉就要死守武汉
杀一儆百 坚定抗战决心蒋介石在汉枪毙总司令 震动朝野
美国人:武汉会战 中国惊雷全中国都动了 军阀部队都来汉参加战争
北平南京上海相继沦陷武汉:政治经济中心 战略地位重要
  日,日军对中国全面入侵,北平及天津不到一个月落入日军手中,随后上海、南京沦陷,中国政府及民营部门、大批难民、各种战略物资大部分滞留于武汉。加上武汉原有的工业、经济、文化基础,到1937年底,武汉已成为国民政府实质首都。
武汉已成战时首都日本预期武汉陷落中国将停抵抗
  武汉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人口超过二百万,是中国内陆的重要交通中心。日军侵占南京后,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和战时首都,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集中保卫武汉,日本政府及中国远征军总部均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
武汉会战:日军最后致命一击日本对于武汉会战是倾举国之力
  日本方面,急欲在短期内迅速逼垮国民政府,天皇裕仁在武汉会战前的御前会议中说,要给国民政府最后致命的一击,迫使中国投降。因此日本对于武汉会战是倾举国之力,孤注一掷,就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准备增援武汉。
  蛇山上的省图书馆有一段显著历史,至今也没有向世人昭示。1937年底,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从南京迁来武汉。此时省图书馆腾出地方摇身而变成为中国战时最高权力机构。
统帅部就近指挥抗战蒋委员长偕夫人入住武大
国民政府为了进一步领导抗战,发表迁都重庆声明。但除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象征性地迁入重庆外,最高军事委员会和行政院大部分机构都暂时迁入武汉,就近指挥全国抗战。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偕夫人就住在武汉大学珞珈山的半山庐别墅(现为武汉大学人事部)。
怒吼吧 大武汉救亡歌声响彻三镇
住在汉口花楼街的古稀老人们都记得,当年的中山路即现在的中山大道一条街,成了宣传抗战一条街,宣传车和贴抗战标语、宣传“抗战必胜”的文化人士随处可见,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1938年5月,在周恩来的领导下,每天,800多个宣传队奔赴武汉三镇,教唱抗战歌曲、放映抗战电影,将抗战的种子播洒到每个中国人的心田。
1938年7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广大地区。大战总司令为x俊六大将,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另以新增调40万大军配合作战。武汉大会战,日军除在本土留驻一个近卫师团,并待命随时增援武汉大战外,所有兵力都已投入中国战场。国民党军也集中了包括中央军、桂军、粤军、川军、东北军、西北军在内的120万人,占中国军队的60%。
蒋介石坐镇武汉指挥大会战武汉抗战是蒋一生中威望最高时期
周恩来在汉风采征服国民党将领出任国民政府要职 冯玉祥赞其可敬可佩
毛泽东一封信坚定蒋介石抗战国共两党休戚与共应对武汉危急
武汉大空战最可歌可泣英雄之战惊天地 粉碎天皇美梦
  武汉会战期间,日军共空袭武汉70余次,造成9000多人死伤。浴血奋战的中苏空中英雄们,多次击退敌机,给日本侵略者们当头一棒。数百万武汉市民不顾安危,纷纷上街,挤上楼顶,仰望天空,为空中英雄们加油声援。
万家岭激战:溪水血红挽洪都于垂危 盛名当垂不朽
  一代名将叶挺评价:“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那时节,枪子炮弹打得地上铺了一层皮。山上的树全被炸成一截截树桩了。村前一条小溪,到第二年开春,流淌的还是血红的水。村湾前后,日军留下一处一处的人尸马尸。
会战尾声:中山舰沉没舰长致死抗战 25名官兵殉国
  一代名舰――中山舰与6架来犯日机海空血战,萨师俊舰长的右腿被炸断了,左腿被炸伤,在中山舰沉没前一直坚持指挥。10月24日下午3时50分,中山舰沉没,结束25年悲壮的服役史,25名官兵殉国。这是武汉会战悲壮的尾声。
武汉会战:中国抗战拐点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武汉保卫战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阻敌西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总体来说,中国军民以巨大的牺牲(在历时4个多月的血战中,中国军队伤亡40万人),换来了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
日本国力损耗过巨日本不得不改变政治和军事战略
  攻占武汉以前,日本妄想一举摧毁中国的抵抗力量,迅速占领中国。但是经过中国军民15个月的奋力抵抗,日本军队伤亡近45万人,军费支出近100亿日元,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都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毛泽东预见战争发展进程积小胜为大胜 以空间换时间
  毛泽东在1938年5月著名的《论持久战》中科学预见战争的发展进程,正确指出了中国持久抗战的战略方针。指挥武汉会战的白崇禧向蒋介石介绍《论持久战》,成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引导全国军民抗战最终胜利。
  汪精卫鼓吹说,和平只需要看条件,条件如果有利于中国,为什么不可以接受日本的和平呢?汪精卫宣称牺牲救国,牺牲自己来换取日后中国中兴。
武汉会战期间,宋美龄在日军枪弹下五次遇险,险些在一次空袭中遇难。1938年7月初,宋美龄在湖北黄梅县前线劳军后返回,途中被日侦察机发现,遭到袭击,其座车被毁,本人多处受伤。
25日清晨,在武汉出版的最后一期《新华日报》上市,头版头条是周恩来口述的《告别武汉父老》,文中说:我们只是暂时离开武汉,我们一定要回来的,武汉终究要回到中国人民的手中……
库里申科曾多次过宜昌穿沙市,飞向日寇占领的武汉上空,轰炸日本侵略者的军事设施,且每次均幸运返航。日凌晨,库里申科奉命率远程重轰炸机大队从成都起飞,奔袭日军武汉机场,轰炸仓库、码头、军工厂。中午返航途中,遭遇日本战斗机群。在突围时,库里申科的座机中弹,在江心迫降,最终遇难。
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总司令陈诚:武汉会战,光是九战区指挥的部队,最多时有七十多个师;而敌人使用部队,据先后发现之番号计算,总计不过七个师团。其所以能以少击众者,除装备关系外,就是因为素质的优越。武汉会战中,王陵基军团及第三十军团孙渡、张冲两军,均因素质太差,甫经接触即溃不成军……
历史渐行渐远,战争硝烟散去。然而,如同大水漫过河床,战争暴行的场景、细节、贻害,却像沙中巨石被冲刷得更清晰,斑斑血迹触目惊心。1938年10月底,武汉沦陷。从这时起到1945年,武汉人民在日寇铁蹄践踏之下,度过了漫长的7年。日本侵略者推行法西斯统治,汉奸卖国贼为虎作伥,他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人民遭受的凌辱和摧残无法想像。
罪恶的“东亚共荣”宵禁遇行人即枪杀 日语被定为国语
滔天罪行令人发指日寇在武汉四周遍设杀人场、埋人坑
敲骨吸髓花样百出对武汉大肆搜劫抢掠 老人小孩都不放过
日寇无恶不作恣意烧杀制造杀人魔窟 成堆尸骨满街都是
  武汉沦陷时期,日寇还对民众进行惨绝人寰的屠杀。汉口宪兵队经常在市内滥捕滥杀无辜市民,杀人的方法更是残酷,挖眼、剥皮、镪水漫、刀劈、电死等,仅一年时间被宪兵队残杀的中国人就达2万左右。
武汉最多有60余慰安所武汉慰安妇血泪自述悲惨经历
  日军在汉设立大量慰安所,在7年占领期内,这里成妇女的人间地狱。1940年,袁婆婆被抓来当慰安妇,每天要被10来个日本兵蹂躏。袁婆婆这一生全毁在鬼子手里,直到现在,晚上还常做恶梦,每晚只能睡2小时!
凌辱妇女暴行令人发指少女被日军脱光放警犬活活咬死
  《武汉史稿》记载,1939年农历三月十七日,一名何姓少女由武泰闸贩米至汉口,在武昌炭厂角码头搭船时,被敌伪抓住,一个叫小田正圣的宪兵,牵警犬两只,将她衣服剥光,令警犬将其活活咬死。
  为了实现对武汉的长久统治,变之为其侵华的大本营,日军曾列出古建筑保护名单,包括:元照寺、古德寺、归元寺、武汉大学、武昌图书馆、长春观、宝通寺、黄鹤楼、卓刀泉等等。
武大成为日军司令部日军每天在武大操场练兵
1938年,当日本军队来到武大后,所有军官都被武大美丽的风景吸引了,他们认为这里是“最美丽的校园”,于是日军就将司令部驻扎在武大里,武大便成了当时日军的“中原司令部”。日军每天在武大操场上整队练兵,校园里还有专门给随军家属的活动区域,有妇女的看书和娱乐场所。
大力支持“毒赌娼”控制言论推行奴化教育
为控制舆论,日军创办报纸宣扬“日华满亲善”谬论,同时与其走狗挨家挨户强迫家长送孩子上伪校。另一方面,日寇对于能够毒化思想、麻醉精神的娼妓、毒品等“特殊商业”却大力支持,在日军大力支持下,汉口“烟赌娼”发展到顶峰,吸食鸦片与赌博、娼妓业泛滥。
专题内搜索
策划:新浪湖北资讯频道制作:宗廉设计:思维技术:码哥邮箱:xinwen@.cn联系电话:027-帖子主题:关于武汉保卫战,谁知到真相?
共&4605&个阅读者&
军号:2779074 工分:16107
左箭头-小图标
关于武汉保卫战,谁知到真相?
文章提交者:奈何奈何奈何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中日双方都使出了最后一点力气,共投入兵力140多万,规模远远超过,也远远超过中的辽沈平津淮海。说它是最大规模,并不过分。...。。。我很无知,谁能给我详细资料?
延伸阅读:
没有夏儿,我活不下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关于武汉保卫战,谁知到真相?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3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32楼的发言:......
1 我已经告诉你多次了, 第十六师团只是被两个师的国军攻击而已,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是为了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那两个师的国军攻击十六师团根本不在第二军的考虑之中,你所谓的已无生存之威胁一说根本不能成立,书中原话为“第十六师团主力于24日在尉氏西面地区给接近来的约两个师之敌以沉重的打击,25日夜渡过尉氏东面的大泛滥地带(幅宽约六百米,流速二点五米),接着通过泛滥的数条水流及湿地带,到7月7日左右,脱离浸水地带的难关,在通许附近集结。 ”书中明确提到的7月7日脱离侵水难关,你怎么看的书?难道7月4日第二军加如华中派遣军就不能保持归德的救援指挥部?你有证据吗?8月初第二军还属华中派遣军,怎么就没有参加南浔会战?这是一个道理。所以你说的完全无法成立。
2日本的记载只是没有采用中国的称呼“南浔会战”而已,不代表着没有此次战役。别扯到106师团,书上哪里说了8月初第二军还在集结和整补?106师团遭不遭到挫败,跟第二军的助攻没有关系,既然华中军发动了攻击,作为下属的第二军连助攻都没有发动这是说不过去的。第二军的既定战略任务?第二军的任务就是发动助攻,但是第二军没有发动任何助攻攻势,为何?因为第二军回徐州了。第二军在10月拿下信阳并不能说明在8月29日不在徐州,你这个证据真是太可笑了。
事实上,在“第二军的集结”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十师团是8月26日在庐州地区完成集结,第十六师团是8月底方始完成集结(130页),十三师团完成集结工作(7月16日),但是由于第二军的战略目标是助攻而已,所以就算只投入部分兵力也是可以的,就如同徐州会战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仅以部分兵力组成的板本支队等。
由此可见你的网文版本是明显的误扫。
1, 谁告诉你第二军设立归德前指只是为了救16师团的?81页明确说明“第二军为了对付黄河决口,16日将指挥所前移至归德”,并于17日应对黄河泛滥,对16师团,14师团,和十师团均下达了指令,而16师团之所以特殊是由于黄河决口而最晚归队的一支(此文明确提到,24日该部击败了“接近来的国军”,可见事实上在日军看来,国军正是进行了他们最担心的战法--攻击了由于黄河决堤而孤立的日军部队)。6月28日为何撤销归德前指,我说的再明白不过,其一是因为第16师团已经击溃接近的国军,因此不存在被消灭的威胁;其二是因为方面军对16师团进行空投,第二军已经调配了相当工兵和舟船给16师团,25日16师团已经渡过尉氏以东最大泛滥区,可见已经能自己脱困,自然不需要第二军再加以协调援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第二军已经要调给华中派遣军(7月4日下达指令),因此也无暇等第十六师团脱困再开始办理移交。事实上从后文我们知道虽然第二军移交给华中派遣军,但是第十六师团由于7月7日彻底离开黄泛区,加上休整和可能负担的扫荡任务,直到7月26日方始编入华中派遣军第二军序列,而其在庐州的集结直到八月底才完成,因此时间上第二军也不可能等到16师团彻底脱困才撤销前指准备转移。你还没有回答我,既然7月4日第二军即划归华中派遣军,7月7日十六师团彻底脱困,8月下旬展开信阳-大别山战役,8月28日还保留归德前指是怎么回事呢?!
2,军队的归属问题是很明确的,7月4日第二军归属于华中派遣军系列用于武汉会战,所以必须在此前结束上一战役的总结工作,然后才能开始承担新的作战任务,即便今天的项目管理也是这么考虑的吧。所以6月25日16师团渡过最困难的关口(击败“接近中的”国军,渡过主要泛滥区),所以第二军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徐州战役善后问题,包括布置清剿作战,撤销前指,办理战区的移交以及进行总结工作(包括追悼会),6月29日追悼会,而7月后第二军的主要业务已经转向策划武汉会战的策应作战了。至于第二军为何没有参加南浔战役,我说的再明白也不过,在日本方面开来所谓南浔战役不过是十一军夺取集结阵地的九江作战一部分,哪里不仅是在第十一军的作战区域内,且明明白白是第十一军的负责的作战目标。第二军没有置喙的余地,除非第十一军承认其已经无力控制局面才会由第二军介入,这是常识吧。不顾作战区域而满地乱窜,本身就是违反军令的胡作非为!其次,南浔作战期间,第二军虽然已经划归华中派遣军,但是前期三个师团中只有一个师团已经于7月12日完成在庐州的集结工作,另两个师团直到8月底才在庐州集结完毕,请问你让第二军如何援助?是将两个移动中的师团直接调配给第十一军从而放弃信阳-大别山作战呢?还是不等那两个师团就位,单独用一个师团开始信阳-大别山作战从而进行策应?如此胡乱分散用兵,阁下还真是乱弹琴!
3,日军方面,本来的确是准备是9月上旬才正式开始武汉会战(九江作战不过是十一军夺取集结地的一次序战,118页初对9月初开战有说明),而第二军8月底忽然开始六安-霍山的作战不是因为第十一军序战受挫,而是因为怕对方的。而第二军司令部的去向,本书明确说明
------------第二军司令部从徐州移到南京,7月17日正午编入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指挥下。(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册 P.129)
可见,第二军司令部7月17日前后从徐州搬到南京,请问你说8月29日第二军司令部尚在徐州有何本?是不是说东久弥宫在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玩躲猫猫游戏?是这个证据太可笑还是你没有证据的臆测更来的可笑?!
------------第二军于7月4日重定的作战序列,以第十,十三,十六师团为基干。当时由于徐州会战后的形势。急于抽调初第十,第十六师团有困难,因而遵照大本营7月4日的大陆命令第一百二十三号,将第十,第十六师团暂时编入华北方面军指挥下,第十三师团7月上旬(准确说是7月16日,笔者按)位于庐州附近。7月15日,另第三师团配属第二军(根据本书下文,第三师团于8月22日完成在庐州的集结,而第十,第十六师团8月26日方始完成在徐州的集结--笔者按)。
以此,8月上旬,第二军为何无法支援第十一军的九江作战的客观原因,是不是说明白了?8月下旬开始信阳作战,第二军用了四个师团的兵力(加上8月22日才正式加入的第三师团),只有四分之一的兵力到位,请问你就开始盲目攻击,逐次投入战场了?这是兵家大忌,你不知道?
谁告诉你说第二军去归德只是为了救援十六师团?我的原话是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是为了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那两个师的国军攻击十六师团根本不在第二军的考虑之中,你所谓的已无生存之威胁一说根本不能成立,书中原话为“第十六师团主力于24日在尉氏西面地区给接近来的约两个师之敌以沉重的打击,25日夜渡过尉氏东面的大泛滥地带(幅宽约六百米,流速二点五米),接着通过泛滥的数条水流及湿地带,到7月7日左右,脱离浸水地带的难关,在通许附近集结。 ”书中明确提到的7月7日脱离侵水难关,你说了一大堆我也没看见你拿出任何证据证明6月28日第十六师团以无生存之威胁,请拿出依据。仅仅以为击退两个师的国军?太可笑了,以日军一师团作战能力来说击退两个师的国军根本不存在问题。更为好笑你居然以为只有大泛滥地区才对十六师团造成影响,那么为何到7月7日才脱困?而书中原文可是7月7日脱离“侵水难关”,这四个字不认识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3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奈何奈何奈何
在第1楼的发言:武汉保卫战,中日双方都使出了最后一点力气,共投入兵力140多万,规模远远超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远远超过内战中的辽沈平津淮海。说它是二战最大规模会战,并不过分。...。。。
我很无知,谁能给我详细资料?
最后,总结下你的观点:
1,第二军7月4日加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进行武汉攻略战的信阳战役,却在归德保留一个前指(地理不熟,布置归德和汉口有什么关系);
2,归德前指是用于帮助16师团脱困,所以7月7日十六师团完全脱困,第二军归德前指还要数人头磨洋工直到8月28日(小日本虚设机构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吗!);
3,第二军在战役集结完成,进攻战刚刚打响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跑徐州开追悼会(8月29日, 算是已经结束的徐州战役追悼会还算是刚开始的武汉会战追悼会?难怪说小日本笨,刚开始打仗先开起追悼会来了。我偷笑);
4,当8月上旬第十一军在南浔战役受困时,刚划归华中在庐州一线集结的第二军,四个师团中只有一个师团就位的情况必须发动进攻,否则就说明它不属于华中派遣军(军事学家集体吐血)。
建议你去好好看看《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就算是网络版存在误扫,也不至于狂悖如此呀!
胡说八道,我说8月29日第二军在徐州必然有我的证据。证据1 8月3日-4日华中派遣军在南京召开运输会议,研究第2军和11军的运输问题。会议结果的第1条就是第2军战列部队的大部及兵站部队的主力在9月上旬集中。证据2 7月26日第2军接到华中军的指示,军的集中,以大致于9月上旬从六安附近开始作战行动为基准,希望按此执行。如在此时期前不能集中时,不在等待,按期开始行动。从这两点证据来看要求第2军是在9月上旬集中,所以第二军有足够时间会徐州开追悼会。证据3 华中派遣军司令畑俊六签发的〈中支作战命令甲60号〉第三条,第2军于8月下旬自现在集中地(正好说明8月29日第2军在徐州)开始行动。当击败驻在之敌后,应继续首先进入光州,商城一线,尔后准备向信阳方面及汉口北侧地区前进。证据4 你所说的六安-霍山战斗是从8月27日开战,但是并不是第2军,而是只有部分第2军,战斗序列如下。这正好说明了第2军军部及直属部队以及第10师团大部,16师团都没有在这附近,而还在徐州等地尚未集结。以上证据足以证明8月29日召开追悼会。六安-霍山战斗日军序列冈田支队 冈田资少将第8旅团
冈田资少将第39联队 太田末雄大佐 (欠一个大队)第40联队 西条大胖大佐 (欠一个大队)独立山炮第3联队1个大队第13师团 荻洲立兵中将第26旅团 沼田德重将第58联队 仓林公任大佐第116联队 添天孚大佐第103旅团 山田丹二少将第65联队 两角业作大佐第104联队 里见金二大佐山炮第19联队 横尾阔中佐骑兵第1 7大队 小野良三中佐工兵第13联队 若渊经夫中佐辎重第13联队 新村理市中佐通信队 卫生队 第1-第4野战医院。本文内容于
21:01:22 被yzwsj1981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奈何奈何奈何
在第1楼的发言:武汉保卫战,中日双方都使出了最后一点力气,共投入兵力140多万,规模远远超过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也远远超过内战中的辽沈平津淮海。说它是二战最大规模会战,并不过分。...。。。
我很无知,谁能给我详细资料?最后,总结下你的观点:1,第二军7月4日加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进行武汉攻略战的信阳战役,却在归德保留一个前指(地理不熟,布置归德和汉口有什么关系);2,归德前指是用于帮助16师团脱困,所以7月7日十六师团完全脱困,第二军归德前指还要数人头磨洋工直到8月28日(小日本虚设机构人浮于事的现象很严重吗!);3,第二军在战役集结完成,进攻战刚刚打响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跑徐州开追悼会(8月29日, 算是已经结束的徐州战役追悼会还算是刚开始的武汉会战追悼会?难怪说小日本笨,刚开始打仗先开起追悼会来了。我偷笑);4,当8月上旬第十一军在南浔战役受困时,刚划归华中在庐州一线集结的第二军,四个师团中只有一个师团就位的情况必须发动进攻,否则就说明它不属于华中派遣军(军事学家集体吐血)。建议你去好好看看《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就算是网络版存在误扫,也不至于狂悖如此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3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3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8楼的发言:......
你是想否认此书中记录的7月7第16师团才脱困的事实吗?
《作战史》81页明确记载7月7日十六师团才脱离“侵水难关”
恩,在华中派遣军中第二军是助攻,那么请给出华中军在8月初发动南浔会战时,第二军在哪里发动了什么助攻?你别又扯信阳和大别山,看清楚8月初。
建议你以后看书仔细点。顺便说明,既然是在谈《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的花园口问题,不要说什么“信阳和大别山”害得我都找不到,废了老大功夫!
1, 我已经很多次告诉你,此书已经明确告诉你,6月24日十六师团击败国军,6月25日渡过主要黄泛区,至此第十六师团已经不存在因孤立而被国军围歼的可能(已经被击败的军队渡过黄泛区追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6月28日归德指挥部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后的困难只是行动困难(书上措辞是“水浸地带的难关”而不是“被孤立围歼的危险”),而不是生死危机。第二军在15日后将工兵和折叠船部队调给十六师团,方面军在16日至24日对十六师团组织空投(共61吨物资,81页),正是这些活动保证了第十六师团24日对接近的国军以“沉重打击”,25日渡过“尉氏东面大泛滥地区”(以上内容均在81页),此后第十六师团完全有能力也应当自己克服剩下的困难,没有必要由第二军协调了!对于16日第二军前指移动至归德并下达指令的情况。该书第81页已经说明了。且注意,7月4日第二军将要加入华中派遣军,事实上7月后第二军已经投入华中派遣军的业务中,也不可能继续指导第十六师团在黄泛区的行军。倒是我还等着阁下解释,7月4日加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展开信阳和大别山作战的第二军,8月28日还保留归德战斗司令部指挥部是什么意思?就算按阁下说法第二军必须看见全部部队脱困,7月7日第十六师团已经离开水浸地带,那么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第二军的归德前指在干吗?打酱油吗?
2,我再次提醒你,日本概念中并不存在南浔会战,而是华中派遣军十一军在武汉会战前“为夺取集中地的作战和集中”活动内(131页),而多以“九江作战”,其中106师团8月初对马鞍山一带作战不力(136页),并对日后武汉会战的展开造成影响。而第二军于8月下旬在六安,霍山一线发动攻击,10月12日攻占信阳,结束助攻,8月初第十一军攻击受阻时,第二军尚在集结和整补中(第二军刚从徐州会战中撤下来),请问是不是106师团小小的挫败,你就打算让第二军放弃自己的既定战略任务,来援助第十一军?天下没有这么的愚蠢的指挥官吧!事实上,第十一军1虽然106师团8月在马鞍山,第六师团9月在田家岭遭到困难,但最后都是由十一军自己变更部署或者克服困难继续攻击前进了。而第二军有自己的战术计划。战略层面上信阳-大别山战役就是对武汉会战的助攻,是不是你以为助攻就非要第十一军一遇上些许的困难,第二军就要在全然没有准备好之前就开始作战了。
事实上,在“第二军的集结”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十师团是8月26日在庐州地区完成集结,第十六师团是8月底方始完成集结(130页),你怎么打算让他们在8月上旬或中旬即投入进攻吗?那时只有十三师团完成集结工作(7月16日),你打算把该军部分逐次投入战斗吗?要是这样,我还真要鄙视你的战术素养了。
1 我已经告诉你多次了, 第十六师团只是被两个师的国军攻击而已,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是为了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那两个师的国军攻击十六师团根本不在第二军的考虑之中,你所谓的已无生存之威胁一说根本不能成立,书中原话为“第十六师团主力于24日在尉氏西面地区给接近来的约两个师之敌以沉重的打击,25日夜渡过尉氏东面的大泛滥地带(幅宽约六百米,流速二点五米),接着通过泛滥的数条水流及湿地带,到7月7日左右,脱离浸水地带的难关,在通许附近集结。 ”书中明确提到的7月7日脱离侵水难关,你怎么看的书?难道7月4日第二军加如华中派遣军就不能保持归德的救援指挥部?你有证据吗?8月初第二军还属华中派遣军,怎么就没有参加南浔会战?这是一个道理。所以你说的完全无法成立。
2日本的记载只是没有采用中国的称呼“南浔会战”而已,不代表着没有此次战役。别扯到106师团,书上哪里说了8月初第二军还在集结和整补?106师团遭不遭到挫败,跟第二军的助攻没有关系,既然华中军发动了攻击,作为下属的第二军连助攻都没有发动这是说不过去的。第二军的既定战略任务?第二军的任务就是发动助攻,但是第二军没有发动任何助攻攻势,为何?因为第二军回徐州了。第二军在10月拿下信阳并不能说明在8月29日不在徐州,你这个证据真是太可笑了。
事实上,在“第二军的集结”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十师团是8月26日在庐州地区完成集结,第十六师团是8月底方始完成集结(130页),十三师团完成集结工作(7月16日),但是由于第二军的战略目标是助攻而已,所以就算只投入部分兵力也是可以的,就如同徐州会战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仅以部分兵力组成的板本支队等。
由此可见你的网文版本是明显的误扫。1, 谁告诉你第二军设立归德前指只是为了救16师团的?81页明确说明“第二军为了对付黄河决口,16日将指挥所前移至归德”,并于17日应对黄河泛滥,对16师团,14师团,和十师团均下达了指令,而16师团之所以特殊是由于黄河决口而最晚归队的一支(此文明确提到,24日该部击败了“接近来的国军”,可见事实上在日军看来,国军正是进行了他们最担心的战法--攻击了由于黄河决堤而孤立的日军部队)。6月28日为何撤销归德前指,我说的再明白不过,其一是因为第16师团已经击溃接近的国军,因此不存在被消灭的威胁;其二是因为方面军对16师团进行空投,第二军已经调配了相当工兵和舟船给16师团,25日16师团已经渡过尉氏以东最大泛滥区,可见已经能自己脱困,自然不需要第二军再加以协调援助;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第二军已经要调给华中派遣军(7月4日下达指令),因此也无暇等第十六师团脱困再开始办理移交。事实上从后文我们知道虽然第二军移交给华中派遣军,但是第十六师团由于7月7日彻底离开黄泛区,加上休整和可能负担的扫荡任务,直到7月26日方始编入华中派遣军第二军序列,而其在庐州的集结直到八月底才完成,因此时间上第二军也不可能等到16师团彻底脱困才撤销前指准备转移。你还没有回答我,既然7月4日第二军即划归华中派遣军,7月7日十六师团彻底脱困,8月下旬展开信阳-大别山战役,8月28日还保留归德前指是怎么回事呢?!2,军队的归属问题是很明确的,7月4日第二军归属于华中派遣军系列用于武汉会战,所以必须在此前结束上一战役的总结工作,然后才能开始承担新的作战任务,即便今天的项目管理也是这么考虑的吧。所以6月25日16师团渡过最困难的关口(击败“接近中的”国军,渡过主要泛滥区),所以第二军可以腾出手来解决徐州战役善后问题,包括布置清剿作战,撤销前指,办理战区的移交以及进行总结工作(包括追悼会),6月29日追悼会,而7月后第二军的主要业务已经转向策划武汉会战的策应作战了。至于第二军为何没有参加南浔战役,我说的再明白也不过,在日本方面开来所谓南浔战役不过是十一军夺取集结阵地的九江作战一部分,哪里不仅是在第十一军的作战区域内,且明明白白是第十一军的负责的作战目标。第二军没有置喙的余地,除非第十一军承认其已经无力控制局面才会由第二军介入,这是常识吧。不顾作战区域而满地乱窜,本身就是违反军令的胡作非为!其次,南浔作战期间,第二军虽然已经划归华中派遣军,但是前期三个师团中只有一个师团已经于7月12日完成在庐州的集结工作,另两个师团直到8月底才在庐州集结完毕,请问你让第二军如何援助?是将两个移动中的师团直接调配给第十一军从而放弃信阳-大别山作战呢?还是不等那两个师团就位,单独用一个师团开始信阳-大别山作战从而进行策应?如此胡乱分散用兵,阁下还真是乱弹琴!3,日军方面,本来的确是准备是9月上旬才正式开始武汉会战(九江作战不过是十一军夺取集结地的一次序战,118页初对9月初开战有说明),而第二军8月底忽然开始六安-霍山的作战不是因为第十一军序战受挫,而是因为怕对方的。而第二军司令部的去向,本书明确说明------------第二军司令部从徐州移到南京,7月17日正午编入华中派遣军司令部指挥下。(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册 P.129)可见,第二军司令部7月17日前后从徐州搬到南京,请问你说8月29日第二军司令部尚在徐州有何本?是不是说东久弥宫在和华中派遣军司令部玩躲猫猫游戏?是这个证据太可笑还是你没有证据的臆测更来的可笑?!------------第二军于7月4日重定的作战序列,以第十,十三,十六师团为基干。当时由于徐州会战后的形势。急于抽调初第十,第十六师团有困难,因而遵照大本营7月4日的大陆命令第一百二十三号,将第十,第十六师团暂时编入华北方面军指挥下,第十三师团7月上旬(准确说是7月16日,笔者按)位于庐州附近。7月15日,另第三师团配属第二军(根据本书下文,第三师团于8月22日完成在庐州的集结,而第十,第十六师团8月26日方始完成在徐州的集结--笔者按)。以此,8月上旬,第二军为何无法支援第十一军的九江作战的客观原因,是不是说明白了?8月下旬开始信阳作战,第二军用了四个师团的兵力(加上8月22日才正式加入的第三师团),只有四分之一的兵力到位,请问你就开始盲目攻击,逐次投入战场了?这是兵家大忌,你不知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3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8楼的发言:......
你是想否认此书中记录的7月7第16师团才脱困的事实吗?
《作战史》81页明确记载7月7日十六师团才脱离“侵水难关”
恩,在华中派遣军中第二军是助攻,那么请给出华中军在8月初发动南浔会战时,第二军在哪里发动了什么助攻?你别又扯信阳和大别山,看清楚8月初。
建议你以后看书仔细点。顺便说明,既然是在谈《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的花园口问题,不要说什么“信阳和大别山”害得我都找不到,废了老大功夫!
1, 我已经很多次告诉你,此书已经明确告诉你,6月24日十六师团击败国军,6月25日渡过主要黄泛区,至此第十六师团已经不存在因孤立而被国军围歼的可能(已经被击败的军队渡过黄泛区追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6月28日归德指挥部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后的困难只是行动困难(书上措辞是“水浸地带的难关”而不是“被孤立围歼的危险”),而不是生死危机。第二军在15日后将工兵和折叠船部队调给十六师团,方面军在16日至24日对十六师团组织空投(共61吨物资,81页),正是这些活动保证了第十六师团24日对接近的国军以“沉重打击”,25日渡过“尉氏东面大泛滥地区”(以上内容均在81页),此后第十六师团完全有能力也应当自己克服剩下的困难,没有必要由第二军协调了!对于16日第二军前指移动至归德并下达指令的情况。该书第81页已经说明了。且注意,7月4日第二军将要加入华中派遣军,事实上7月后第二军已经投入华中派遣军的业务中,也不可能继续指导第十六师团在黄泛区的行军。倒是我还等着阁下解释,7月4日加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展开信阳和大别山作战的第二军,8月28日还保留归德战斗司令部指挥部是什么意思?就算按阁下说法第二军必须看见全部部队脱困,7月7日第十六师团已经离开水浸地带,那么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第二军的归德前指在干吗?打酱油吗?
2,我再次提醒你,日本概念中并不存在南浔会战,而是华中派遣军十一军在武汉会战前“为夺取集中地的作战和集中”活动内(131页),而多以“九江作战”,其中106师团8月初对马鞍山一带作战不力(136页),并对日后武汉会战的展开造成影响。而第二军于8月下旬在六安,霍山一线发动攻击,10月12日攻占信阳,结束助攻,8月初第十一军攻击受阻时,第二军尚在集结和整补中(第二军刚从徐州会战中撤下来),请问是不是106师团小小的挫败,你就打算让第二军放弃自己的既定战略任务,来援助第十一军?天下没有这么的愚蠢的指挥官吧!事实上,第十一军1虽然106师团8月在马鞍山,第六师团9月在田家岭遭到困难,但最后都是由十一军自己变更部署或者克服困难继续攻击前进了。而第二军有自己的战术计划。战略层面上信阳-大别山战役就是对武汉会战的助攻,是不是你以为助攻就非要第十一军一遇上些许的困难,第二军就要在全然没有准备好之前就开始作战了。
事实上,在“第二军的集结”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十师团是8月26日在庐州地区完成集结,第十六师团是8月底方始完成集结(130页),你怎么打算让他们在8月上旬或中旬即投入进攻吗?那时只有十三师团完成集结工作(7月16日),你打算把该军部分逐次投入战斗吗?要是这样,我还真要鄙视你的战术素养了。
1 我已经告诉你多次了, 第十六师团只是被两个师的国军攻击而已,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是为了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那两个师的国军攻击十六师团根本不在第二军的考虑之中,你所谓的已无生存之威胁一说根本不能成立,书中原话为“第十六师团主力于24日在尉氏西面地区给接近来的约两个师之敌以沉重的打击,25日夜渡过尉氏东面的大泛滥地带(幅宽约六百米,流速二点五米),接着通过泛滥的数条水流及湿地带,到7月7日左右,脱离浸水地带的难关,在通许附近集结。 ”书中明确提到的7月7日脱离侵水难关,你怎么看的书?难道7月4日第二军加如华中派遣军就不能保持归德的救援指挥部?你有证据吗?8月初第二军还属华中派遣军,怎么就没有参加南浔会战?这是一个道理。所以你说的完全无法成立。2日本的记载只是没有采用中国的称呼“南浔会战”而已,不代表着没有此次战役。别扯到106师团,书上哪里说了8月初第二军还在集结和整补?106师团遭不遭到挫败,跟第二军的助攻没有关系,既然华中军发动了攻击,作为下属的第二军连助攻都没有发动这是说不过去的。第二军的既定战略任务?第二军的任务就是发动助攻,但是第二军没有发动任何助攻攻势,为何?因为第二军回徐州了。第二军在10月拿下信阳并不能说明在8月29日不在徐州,你这个证据真是太可笑了。事实上,在“第二军的集结”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十师团是8月26日在庐州地区完成集结,第十六师团是8月底方始完成集结(130页),十三师团完成集结工作(7月16日),但是由于第二军的战略目标是助攻而已,所以就算只投入部分兵力也是可以的,就如同徐州会战第五师团和第十师团仅以部分兵力组成的板本支队等。由此可见你的网文版本是明显的误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5楼的发言:......
说得是你吧,谁让你误信网文被我找出来了,或者揭露了真相扫了你脸面,自然不开心了吧。我围观。
貌似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请问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以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在16师团尚未救出前就撤消救援指挥部分是什么意思?请问8月初华中军发动的南浔会战没有第二军所属于的番号又是什么意思?请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将那次追悼会归在标题花园口决堤后,却没归在整个徐州会战独立的大章又是什么意思?
你是想否认此书中记录的7月4日第二军被编入华中派遣军的事实吗?
7月4日下命令第二军加入华中派遣军,截止7月26日第二军的三个师团全部归建,好像本书115页说的明明白白。
请注意,本书中没有谈到什么南浔作战,对于第二军,除了7月4日编入派遣军序列外,第一次出现是在“大本营作战设想”中,提及6月底将第二军转归华中派遣军,用于沿淮河作战(111页),下面就是“对现地军的调整”一段,提到多分配河川航行船只问题(111页)。而在第三节“华中派遣军的作战准备”中提到,十三师团和第三师团正在攻占寿县(五月底,六月初,6月5日攻占寿县),参战部队正是第十三师团和第三师团(第二军加入华中后,该两个师团先后编入第二军,但是5-6月间第二军尚隶属于华北方面军,所以其番号不可能出现在寿县!)
而7月后,第二军的作战目的很明确,即在8月底九月初进行对六安-霍山的攻略战,而对于南浔的作战本书中归于
“第十一军夺取集中地的作战和集中”(131页开始)。南浔之战中遭到损失的日军106师团,属于第十一军序列,我倒是问你你是不是没事非扯到第二军身上干吗?战役区域,集结地,目标都已经划定。是不是第十一军在九江受到一些阻碍,尚在集结中的第二军就要放弃信阳-大别山方向的作战目标前来救援?那个白痴是这样指挥军队的?
--------------------------------------------------------------------------
参考:中支作战甲一号令 华中派遣军命令 7月14日正午 于上海军司令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册119页)
三 第二军应在担任作战境界内的江南地区和扬州以及津浦沿线地区的警备的同时,逐步将兵力向庐州附近集中,并伺机占领六安及霍山附近,准备以后的沿大别山北麓的地区的作战。 特别要对英山方向的警戒。
四 十一军应攻占黄梅及九江附近,其次在杨子江右岸占领瑞昌,德安一线,然后将部队集中,准备以后向汉口及其南面地区的作战。应根据需要,准备以一部兵力成功攻占南昌。 沿杨子江作战时,应与海军配合。
-----------------------------------------------------------------------------
以此,战前作战地域已经划定,第十一军是汉口攻略的主攻,第二军是助攻。你要第二军加入南浔战役是什么意思?请问这个命令你是不是就无视了?
建议你以后看书仔细点。顺便说明,既然是在谈《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问题,不要说什么“南浔战役”,害得我都找不到,废了老大功夫!
你是想否认此书中记录的7月7第16师团才脱困的事实吗?
《作战史》81页明确记载7月7日十六师团才脱离“侵水难关”
恩,在华中派遣军中第二军是助攻,那么请给出华中军在8月初发动南浔会战时,第二军在哪里发动了什么助攻?你别又扯信阳和大别山,看清楚8月初。
建议你以后看书仔细点。顺便说明,既然是在谈《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的花园口问题,不要说什么“信阳和大别山”害得我都找不到,废了老大功夫!
1, 我已经很多次告诉你,此书已经明确告诉你,6月24日十六师团击败国军,6月25日渡过主要黄泛区,至此第十六师团已经不存在因孤立而被国军围歼的可能(已经被击败的军队渡过黄泛区追击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此6月28日归德指挥部顺理成章的事情,以后的困难只是行动困难(书上措辞是“水浸地带的难关”而不是“被孤立围歼的危险”),而不是生死危机。第二军在15日后将工兵和折叠船部队调给十六师团,方面军在16日至24日对十六师团组织空投(共61吨物资,81页),正是这些活动保证了第十六师团24日对接近的国军以“沉重打击”,25日渡过“尉氏东面大泛滥地区”(以上内容均在81页),此后第十六师团完全有能力也应当自己克服剩下的困难,没有必要由第二军协调了!对于16日第二军前指移动至归德并下达指令的情况。该书第81页已经说明了。且注意,7月4日第二军将要加入华中派遣军,事实上7月后第二军已经投入华中派遣军的业务中,也不可能继续指导第十六师团在黄泛区的行军。倒是我还等着阁下解释,7月4日加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展开信阳和大别山作战的第二军,8月28日还保留归德战斗司令部指挥部是什么意思?就算按阁下说法第二军必须看见全部部队脱困,7月7日第十六师团已经离开水浸地带,那么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第二军的归德前指在干吗?打酱油吗?2,我再次提醒你,日本概念中并不存在南浔会战,而是华中派遣军十一军在武汉会战前“为夺取集中地的作战和集中”活动内(131页),而多以“九江作战”,其中106师团8月初对马鞍山一带作战不力(136页),并对日后武汉会战的展开造成影响。而第二军于8月下旬在六安,霍山一线发动攻击,10月12日攻占信阳,结束助攻,8月初第十一军攻击受阻时,第二军尚在集结和整补中(第二军刚从徐州会战中撤下来),请问是不是106师团小小的挫败,你就打算让第二军放弃自己的既定战略任务,来援助第十一军?天下没有这么的愚蠢的指挥官吧!事实上,第十一军1虽然106师团8月在马鞍山,第六师团9月在田家岭遭到困难,但最后都是由十一军自己变更部署或者克服困难继续攻击前进了。而第二军有自己的战术计划。战略层面上信阳-大别山战役就是对武汉会战的助攻,是不是你以为助攻就非要第十一军一遇上些许的困难,第二军就要在全然没有准备好之前就开始作战了。事实上,在“第二军的集结”一段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十师团是8月26日在庐州地区完成集结,第十六师团是8月底方始完成集结(130页),你怎么打算让他们在8月上旬或中旬即投入进攻吗?那时只有十三师团完成集结工作(7月16日),你打算把该军部分逐次投入战斗吗?要是这样,我还真要鄙视你的战术素养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4826 工分:246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史诗般的武汉保卫战武汉保卫战月,中国军队为保卫武汉,在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抗击侵华日军进攻的作战。又称"武汉会战"。日军攻克南京后,国民政府虽西迁重庆,但政府机关大部和军事统帅部却在武汉,武汉实际上成为当时全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定保卫武汉作战计划。在徐州失守后,即调整部署,先后调集约130个师和各型飞机200余架、各型舰艇及布雷小轮30余艘,共100万余人,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地区有利地形,组织防御,保卫武汉。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所部负责江北防务;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指挥所部负责江南防务。另以第一战区在平汉铁路的郑州至信阳段以西地区,防备华北日军南下;第三战区在安徽芜湖、安庆间的长江南岸和江西南昌以东地区,防备日军经浙赣铁路向粤汉铁路迂回。1938年7月,日军开始进攻武汉外围广大地区。大战总司令为烟俊六大将,投入陆海空三军35万兵力,另以新增调40万大军配合作战。调动飞机500余架,军舰120余艘,作战经费32.5亿日元。据战后发现日军文件证明,连日本本土仅留的一个近卫师团,也待命随时增援武汉大战。日本大本营陆军部文件说:“陆军为汉口作战倾注了全力,没有应变之余力”。蒋介石坐镇武汉直接指挥。蒋还亲自到广播电台发表极其悲壮的讲话:“中国人民和政府已被日本侵略者欺侮压迫到最后限度,中国军队为了民族之生存,决心在武汉地区与日军决一死战。抗战爆发以来,已经作战的经历,以证明在阵地战上我军力量之坚强,将士作战之勇敢无畏”。蒋介石同时强调:“我军此次作战,将不以一城一地的得失进退为重,而在于自动地选择有利的作战地区,达成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之目的。”在长江南岸地区,第九战区以第1兵团在鄱阳湖西岸地区,第2兵团在江西星子、九江至码头镇之线组织防御。日军第11集团军主力沿长江南岸地区进攻,7月23日,波田支队在九江东面的姑塘登岸。守军第2兵团以第70、第64军等部协同第8军实施反击,由于日军第106师团继续登岸,26日九江失守。波田支队沿长江西进,8月10日,在瑞昌东北的港口登岸,向瑞昌进攻。第3集团军在第32军团增援下奋力抗击。后因日军第9师加入战斗,守军力战不支,24日瑞昌失守。第9师团和波田支队继续沿长江西进,同时以第27师团向箬溪方向进犯。第30集团军和第18军等部在瑞昌-武宁公路沿途地区顽强阻击,相持月余,至10月5日,日军第27师团攻占箬溪后,转向西北进攻,18日攻克湖北辛潭铺,向金牛方向进击。在此期间,守军第 31集团军和第32军团等部在瑞昌以西地区阻击沿长江西进的日军,至9月24日,码头镇、富池口先后失守。第2兵团组织第6、第54、第 75、第98军和第26、第30军团等部在阳新地区加强防御,战至10月22日,阳新、大冶、鄂城相继失守,日军第9师和波田支队向武昌逼近。当西进日军进攻瑞昌的同时,日军第106师团从九江沿南浔铁路南进。8月1日第九战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奉命指挥九江至南昌以及鄱阳湖周围战事。他把7个军的兵力部署在德安、瑞昌、庐山地区,摆下一个他自称为“反八字阵”的阵势,迎战冈村宁次的第11军。8月3日,敌106师团沿南浔铁路南下进攻南昌,到达庐山西麓马回岭附近,遭到以金官桥为主阵地的薛岳部队迎头痛击,薛岳命令第70军、第8军、第4军参战部队不许后退半步,否则军法从事!日军以战车、飞机、大炮配合步兵强攻,兼以施放毒气,硬是不能越雷池半步!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持续到15日,双方均死伤惨重,但106师团已处于薛岳部队包围之中,师团中小队长半数伤亡,敌113联队长田中大佐、145联队长川大佐均阵亡于金官桥前沿。后来缴获的敌军日记记载:“几次进攻中,庐山上的迫击炮弹如雨点般从天而降,皇军大受威胁,死伤可怕。”还有一个专科学校毕业的士兵日记道:“庐山是支那名胜之地,‘难见庐山真面目’名不虚传,皇军在此遭到支那军精锐部队第19师的坚强抵抗,前所未有的激战,中队、小队长死亡很多,战斗仍在艰苦进行,与家人团聚的希望是困难的。”第106师团被歼灭半数,达8,000人以上!冈村宁次命令第101师团配合海空军,从星子方向沿德安、星子公路进逼德安,企图包围薛岳部队的后方,切断南浔路。但此计被薛岳识破,他命令第25军两个师,严守星子和隘口镇,迎击伊东正喜中将率领的101师团。第25军在星子镇坚守了七天七夜。鉴于星子阵地已被日军全部摧毁,坚守已无意义,薛岳命令25军撤退到隘口,此前已有29军两个师、66军两个师布防隘口。第101师团进攻直到9月底,始终未能突破中国军队阵地。联队长饭国五大郎大佐被击毙,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被打伤送进医院,师团伤亡过半。冈村宁次只好命令101师团停止进攻,另增派第27师团从瑞昌、武宁方向进攻,以解救第106及101师团。薛岳立即调集部队,并电令各守军指挥官:“不能坐以待毙,要组织部队实施反攻。”国军发动反攻,在麒麟岭全歼27师团铃木联队,第160师也在三角尖歼敌800余人。第106师团乘国军调集部队迎击第27师团之机,迂回万家岭,企图解救陷入绝境的第27师团及自己,被薛岳识破,薛岳及时组织了万家岭战役。薛岳令第74军第90师由大小金山向万家岭及其东北之敌攻击;第58师由狮子岩向万家岭、王家山之敌攻击;第142师攻击石堡山之敌;预备第6师攻击王家山靠石堡山方向之敌;第91师一旅迅速肃清头口附近敌人,协助预6师攻击并切断敌人北逃之路;新13师以一个团攻击何家山、凤凰山、石堡山西北之敌。各部队于7日开始总攻,10日结束战斗。除106师团有千余人逃逸之外,其余日军万余人全部被歼!其中俘虏300余人。这是中国军队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斗,而在整个武汉保卫战过程中,日军却未能全歼国军一个整师。万家岭战役的前敌总指挥为第九集团军司令吴奇伟,战斗主力是第74军,万家岭战役中,该军第58师由冯圣法将军率领,腹背受敌,两面作战,全师几乎伤亡殆尽,冯师长为守住阵地向军长俞济时求援,俞只得把军部警卫营派出两个连前往增援。该师终于扼死敌106师团之退路,保证了万家岭合围成功。该军另一个师为王耀武将军第51师,该师在守岷山阵地浴血激战7昼夜,使有飞机大炮助战的日军不得前进半步!万家岭战役,该师奉命攻占张古山,王耀武观察地形发现,该山易守难攻,却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必须夺占,但势必伤亡巨大。第305团团长张灵甫提议出奇兵从山后绝壁攀援突袭,配合正面进攻。于是亲自带领精兵上阵,果然灵验,很快占领该山。因此阵地对日军突围至关重要,以飞机重炮攻击,51师只得退下,入夜又夺回,经五昼夜反复争夺,张灵甫带伤坚持战斗,终于牢牢控制该阵地。这个争夺战,日军仅遗留阵前尸体就达四千多具!可以说,没有张古山争夺战的胜利,就不可能有万家岭大捷。值得指出的是74军军歌:“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本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国土,残杀妇女儿童。我们保卫过京沪,大战过开封,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因战绩辉煌,王耀武提升为74军军长,张灵甫升旅长。年底驻长沙时,在著名的长沙大火中,74军帮助百姓在灰烬中重建家园,张灵甫更是亲自率队伍帮助百姓。 1939年6月,黄埔三期学员王耀武接任74军军长,1941年春74军参加江西上高会战,歼灭日军1万5千余人,何应钦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之战”,罗卓英称之为“抗日铁军”,74军亦获得“飞虎旗”这个军队最高荣誉,张灵甫亦升任58师师长。随后,王、张率部参加了常德会战、长衡会战,均取得辉煌战绩。王耀武升任第四方面军司令,张灵甫接任74军军长后,1945年初,74军担任主战部队,参加了湘西著名的雪峰山战役,歼灭日军2万8千人。如果评价中国军队在抗日战争中表现,74军堪称出类拔萃。至此,在长江南岸地区,以薛岳指挥的万家岭战役,取得辉煌胜利,史称万家岭大捷。在长江北岸地区,7月24日,日军第11集团军第6师从安徽潜山向太湖进攻,相继突破第31、第68军防线,至8月3日,先后攻占太湖、宿松、黄梅等地,继续西进。第五战区第4兵团以主力在湖北广济、田家镇、浠水地区准备迎击日军,第11集团军和第68军固守黄梅西北一线,调第21、第26、第29集团军由潜山、黄梅西北山区南下侧击日军,至28日先后收复太湖、宿松。第11集团军和第68军乘势反攻,未果,退至广济地区,协同第26、第86、第55军等部继续抗击日军。第4兵团令第21、第29集团军自黄梅西北实施侧击,未能阻止日军,至9月17日广济、武穴相继沦陷。接着日军围攻田家镇要塞。第4兵团以守备要塞的第2军并加强第87军一部固守阵地,以第26、第48、第86军在外围策应作战,攻击日军侧背,激战旬余,终因阵地被日军优势火力摧毁,伤亡甚重,29日田家镇要塞失守。日军继续进攻,10月19日陷浠水,24日占黄陂,直逼汉口。在大别山北麓地区,第五战区第3兵团以第51军和第19军团第77军在安徽六安、霍山地区,第71军在富金山、固始地区,第2集团军在河南商城、湖北麻城地区,第27军团第59军在河南潢川地区,第17军团在信阳地区组织防御。8月下旬,日军第2集团军从合肥分南北两路进攻。南路第13师团于 29日突破第77军防线攻占霍山,向叶家集方向进犯。第71军和第2集团军在叶家集附近的富金山至商城一带依托既设阵地顽强抵抗。日军第13师团受挫,得第16师团增援,9月16日攻占商城。守军退守商城以南打船店、沙窝地区,凭借大别山各要隘,顽强抵抗,至10月24日,日军逼近麻城。北路日军第10师团于8月28日突破第51军防线攻占六安后,强渡淠河和史河,9月6日进占固始,继续西进。第27军团第59军在春河集、潢川一带组织抗击,鏖战旬余,19日潢川失守。21日日军第10师团突破第17军团第45军阵地,攻占罗山,继续西进,在信阳以东地区遭第17军团反击,被迫撤回罗山。日军第 2集团军以第3师增援,协同第10师团向信阳进攻。10月6日,一部迂回信阳以南,攻占平汉铁路上的柳林站。12日日军第2集团军攻占信阳,然后沿平汉铁路南下,协同第11集团军进攻武汉。在日军已达成对武汉包围的情况下,为保存力量,中国军队不得不于10月25日弃守该城。日军26日占领武昌、汉口, 27日占领汉阳。武汉保卫战,是抗日战争初期最大的一次战役,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毙伤日军共3万余人,其中包括将校级军官近700人。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而中国军队在整个武汉大会战期间,虽未能保住武汉地区,但实现了蒋介石预定的消灭敌军有生力量的目的。日军“发动攻略汉口之战,使其成为战争一决雌雄的最大机会”企图再度落空,从此不得不陷入蒋介石“持久抗战”的泥沼里不能自拔,直至战败投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79074 工分:16107
左箭头-小图标
八路军、新四军歼灭的8,000余人..算你厉害&以下是引用小兵迷龙
在第8楼的发言:日—日,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满州、台湾、缅甸和印度),共被击毙385,200多人;一说为44万人 (日本厚生省公布,1964年)
其中被国民政府军击毙的约为310,000人
美国及其它盟国炸死的约为66,700人;
八路军、新四军歼灭的8,000余人,其中包含在上述时期(不含日以后),八路军、新四军俘虏日军746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5楼的发言:......
说得是你吧,谁让你误信网文被我找出来了,或者揭露了真相扫了你脸面,自然不开心了吧。我围观。
貌似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请问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以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在16师团尚未救出前就撤消救援指挥部分是什么意思?请问8月初华中军发动的南浔会战没有第二军所属于的番号又是什么意思?请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将那次追悼会归在标题花园口决堤后,却没归在整个徐州会战独立的大章又是什么意思?
你是想否认此书中记录的7月4日第二军被编入华中派遣军的事实吗?
7月4日下命令第二军加入华中派遣军,截止7月26日第二军的三个师团全部归建,好像本书115页说的明明白白。
请注意,本书中没有谈到什么南浔作战,对于第二军,除了7月4日编入派遣军序列外,第一次出现是在“大本营作战设想”中,提及6月底将第二军转归华中派遣军,用于沿淮河作战(111页),下面就是“对现地军的调整”一段,提到多分配河川航行船只问题(111页)。而在第三节“华中派遣军的作战准备”中提到,十三师团和第三师团正在攻占寿县(五月底,六月初,6月5日攻占寿县),参战部队正是第十三师团和第三师团(第二军加入华中后,该两个师团先后编入第二军,但是5-6月间第二军尚隶属于华北方面军,所以其番号不可能出现在寿县!)
而7月后,第二军的作战目的很明确,即在8月底九月初进行对六安-霍山的攻略战,而对于南浔的作战本书中归于
“第十一军夺取集中地的作战和集中”(131页开始)。南浔之战中遭到损失的日军106师团,属于第十一军序列,我倒是问你你是不是没事非扯到第二军身上干吗?战役区域,集结地,目标都已经划定。是不是第十一军在九江受到一些阻碍,尚在集结中的第二军就要放弃信阳-大别山方向的作战目标前来救援?那个白痴是这样指挥军队的?
--------------------------------------------------------------------------
参考:中支作战甲一号令 华中派遣军命令 7月14日正午 于上海军司令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册119页)
三 第二军应在担任作战境界内的江南地区和扬州以及津浦沿线地区的警备的同时,逐步将兵力向庐州附近集中,并伺机占领六安及霍山附近,准备以后的沿大别山北麓的地区的作战。 特别要对英山方向的警戒。
四 十一军应攻占黄梅及九江附近,其次在杨子江右岸占领瑞昌,德安一线,然后将部队集中,准备以后向汉口及其南面地区的作战。应根据需要,准备以一部兵力成功攻占南昌。 沿杨子江作战时,应与海军配合。
-----------------------------------------------------------------------------
以此,战前作战地域已经划定,第十一军是汉口攻略的主攻,第二军是助攻。你要第二军加入南浔战役是什么意思?请问这个命令你是不是就无视了?
建议你以后看书仔细点。顺便说明,既然是在谈《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问题,不要说什么“南浔战役”,害得我都找不到,废了老大功夫!
你是想否认此书中记录的7月7第16师团才脱困的事实吗?《作战史》81页明确记载7月7日十六师团才脱离“侵水难关”恩,在华中派遣军中第二军是助攻,那么请给出华中军在8月初发动南浔会战时,第二军在哪里发动了什么助攻?你别又扯信阳和大别山,看清楚8月初。建议你以后看书仔细点。顺便说明,既然是在谈《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的花园口问题,不要说什么“信阳和大别山”害得我都找不到,废了老大功夫!本文内容于
21:29:26 被yzwsj1981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3楼的发言:......
你专长就是出丑嘛,理解,反正你也出过不少了,不多这一次。哈哈
说得是你吧,谁让你误信网文被我找出来了,或者揭露了真相扫了你脸面,自然不开心了吧。我围观。
貌似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请问第二军7月4日即划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已经投入六安霍山一线的战斗,直到8月28日还保留归德战斗司令部前线指挥所是什么意思?请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将那次追悼会归在“徐州会战”一章下而非“武汉会战”一章又是什么意思?
说得是你吧,谁让你误信网文被我找出来了,或者揭露了真相扫了你脸面,自然不开心了吧。我围观。
貌似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请问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以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在16师团尚未救出前就撤消救援指挥部分是什么意思?请问8月初华中军发动的南浔会战没有第二军所属于的番号又是什么意思?请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将那次追悼会归在标题花园口决堤后,却没归在整个徐州会战独立的大章又是什么意思?
你是想否认此书中记录的7月4日第二军被编入华中派遣军的事实吗?7月4日下命令第二军加入华中派遣军,截止7月26日第二军的三个师团全部归建,好像本书115页说的明明白白。请注意,本书中没有谈到什么南浔作战,对于第二军,除了7月4日编入派遣军序列外,第一次出现是在“大本营作战设想”中,提及6月底将第二军转归华中派遣军,用于沿淮河作战(111页),下面就是“对现地军的调整”一段,提到多分配河川航行船只问题(111页)。而在第三节“华中派遣军的作战准备”中提到,十三师团和第三师团正在攻占寿县(五月底,六月初,6月5日攻占寿县),参战部队正是第十三师团和第三师团(第二军加入华中后,该两个师团先后编入第二军,但是5-6月间第二军尚隶属于华北方面军,所以其番号不可能出现在寿县!)而7月后,第二军的作战目的很明确,即在8月底九月初进行对六安-霍山的攻略战,而对于南浔的作战本书中归于“第十一军夺取集中地的作战和集中”(131页开始)。南浔之战中遭到损失的日军106师团,属于第十一军序列,我倒是问你你是不是没事非扯到第二军身上干吗?战役区域,集结地,目标都已经划定。是不是第十一军在九江受到一些阻碍,尚在集结中的第二军就要放弃信阳-大别山方向的作战目标前来救援?那个白痴是这样指挥军队的?--------------------------------------------------------------------------参考:中支作战甲一号令 华中派遣军命令 7月14日正午 于上海军司令部(《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第二卷第一册119页)三 第二军应在担任作战境界内的江南地区和扬州以及津浦沿线地区的警备的同时,逐步将兵力向庐州附近集中,并伺机占领六安及霍山附近,准备以后的沿大别山北麓的地区的作战。 特别要对英山方向的警戒。四 十一军应攻占黄梅及九江附近,其次在杨子江右岸占领瑞昌,德安一线,然后将部队集中,准备以后向汉口及其南面地区的作战。应根据需要,准备以一部兵力成功攻占南昌。 沿杨子江作战时,应与海军配合。-----------------------------------------------------------------------------以此,战前作战地域已经划定,第十一军是汉口攻略的主攻,第二军是助攻。你要第二军加入南浔战役是什么意思?请问这个命令你是不是就无视了?建议你以后看书仔细点。顺便说明,既然是在谈《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问题,不要说什么“南浔战役”,害得我都找不到,废了老大功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3楼的发言:......
你专长就是出丑嘛,理解,反正你也出过不少了,不多这一次。哈哈
说得是你吧,谁让你误信网文被我找出来了,或者揭露了真相扫了你脸面,自然不开心了吧。我围观。
貌似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请问第二军7月4日即划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已经投入六安霍山一线的战斗,直到8月28日还保留归德战斗司令部前线指挥所是什么意思?请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将那次追悼会归在“徐州会战”一章下而非“武汉会战”一章又是什么意思?
说得是你吧,谁让你误信网文被我找出来了,或者揭露了真相扫了你脸面,自然不开心了吧。我围观。貌似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请问第二军建立归德指挥部以救援被洪水围困的部队,在16师团尚未救出前就撤消救援指挥部分是什么意思?请问8月初华中军发动的南浔会战没有第二军所属于的番号又是什么意思?请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将那次追悼会归在标题花园口决堤后,却没归在整个徐州会战独立的大章又是什么意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1楼的发言:......
你的笑话够可笑了,别人提问的你跑来掺和?你可笑不可笑啊?自己言无所物,还能别说别人。正所谓马不脸长。
是呀,你出丑我就不能揭你画皮?不知道我专长就是干这个的?
你专长就是出丑嘛,理解,反正你也出过不少了,不多这一次。哈哈说得是你吧,谁让你误信网文被我找出来了,或者揭露了真相扫了你脸面,自然不开心了吧。我围观。貌似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有回答呢。请问第二军7月4日即划入华中派遣军,8月下旬已经投入六安霍山一线的战斗,直到8月28日还保留归德战斗司令部前线指挥所是什么意思?请问《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将那次追悼会归在“徐州会战”一章下而非“武汉会战”一章又是什么意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1楼的发言:......
你的笑话够可笑了,别人提问的你跑来掺和?你可笑不可笑啊?自己言无所物,还能别说别人。正所谓马不脸长。
是呀,你出丑我就不能揭你画皮?不知道我专长就是干这个的?
你专长就是出丑嘛,理解,反正你也出过不少了,不多这一次。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2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17楼的发言:......
关你何事?
污人耳目,自然要管。阁下还是好好研究下书本,别再闹笑话了。
你的笑话够可笑了,别人提问的你跑来掺和?你可笑不可笑啊?自己言无所物,还能别说别人。正所谓马不脸长。是呀,你出丑我就不能揭你画皮?不知道我专长就是干这个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17楼的发言:......
关你何事?
污人耳目,自然要管。阁下还是好好研究下书本,别再闹笑话了。
你的笑话够可笑了,别人提问的你跑来掺和?你可笑不可笑啊?自己言无所物,还能别说别人。正所谓马不脸长。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19806 工分:16263
左箭头-小图标
武汉城区是主动撤出的,这样日军也没有屠杀平民的理由,不过估计当时市民逃难的非常多吧?其中就有我外婆,抗战留给她最深的记忆,就是逃难,从武汉到长沙,在到桂林,最后到了昆明,一路见过死人无数,但从未见过日本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11楼的发言:第九战区
  1、第1兵团:薛岳
  (1)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 第139师:李兆瑛 第141师:唐永良 第142师:傅立平 第18军:黄维第11师:彭善 第60师:陈沛 第16师:何平 税警旅:蒋冗珂
  (2)第9集团军:吴奇伟 第4军:欧震 第59师:张德能 第90师:陈荣机 第8军:李玉堂
  第3师:赵锡田 第15师:汪之斌 第66军:叶肇 第159师:谭邃 第160师:华振中 第29军团:王赞绪 第64军:李汉魂第155师:陈公侠 第187师:孔......
烦死了,你干脆把《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抄一遍的了。
关你何事?污人耳目,自然要管。阁下还是好好研究下书本,别再闹笑话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42954 工分:163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wf120
在第13楼的发言:虽然是武汉人,不过个人认为武汉会战打的并不好...兄弟武汉哪地?我也是武汉的,在武昌二桥附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giga_fans
在第1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11楼的发言:第九战区
  1、第1兵团:薛岳
  (1)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 第139师:李兆瑛 第141师:唐永良 第142师:傅立平 第18军:黄维第11师:彭善 第60师:陈沛 第16师:何平 税警旅:蒋冗珂
  (2)第9集团军:吴奇伟 第4军:欧震 第59师:张德能 第90师:陈荣机 第8军:李玉堂
  第3师:赵锡田 第15师:汪之斌 第66军:叶肇 第159师:谭邃 第160师:华振中 第29军团:王赞绪 第64军:李汉魂第155师:陈公侠 第187师:孔......
烦死了,你干脆把《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抄一遍的了。
关你何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8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小兵迷龙
在第8楼的发言:日—日,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满州、台湾、缅甸和印度),共被击毙385,200多人;一说为44万人 (日本厚生省公布,1964年)
其中被国民政府军击毙的约为310,000人
美国及其它盟国炸死的约为66,700人;
八路军、新四军歼灭的8,000余人,其中包含在上述时期(不含日以后),八路军、新四军俘虏日军746人
NC花粉傻吹什么呀,这种东西也就骗骗你们这些拜花生米拜傻了脑子的NC,正常人谁会信这种东西,别的不说,就一个冲绳战役美军歼灭的日军就已经远超过66700人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6070 工分:15079
左箭头-小图标
有些人一天不踩下老蒋或国军,是整天都不舒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868338 工分:11819
左箭头-小图标
没知识真可悲,楼主你知道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规模有多大吗,还二战最大规模会战,这种话亏你说得出来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7616 工分:106846
左箭头-小图标
虽然是武汉人,不过个人认为武汉会战打的并不好...本文内容于
16:10:45 被zwf120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23372 工分:527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zwsj1981
在第11楼的发言:第九战区
  1、第1兵团:薛岳
  (1)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 第139师:李兆瑛 第141师:唐永良 第142师:傅立平 第18军:黄维第11师:彭善 第60师:陈沛 第16师:何平 税警旅:蒋冗珂
  (2)第9集团军:吴奇伟 第4军:欧震 第59师:张德能 第90师:陈荣机 第8军:李玉堂
  第3师:赵锡田 第15师:汪之斌 第66军:叶肇 第159师:谭邃 第160师:华振中 第29军团:王赞绪 第64军:李汉魂第155师:陈公侠 第187师:孔......烦死了,你干脆把《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抄一遍的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第九战区1、第1兵团:薛岳(1)第20集团军:商震 第32军:商震 第139师:李兆瑛 第141师:唐永良 第142师:傅立平 第18军:黄维第11师:彭善 第60师:陈沛 第16师:何平 税警旅:蒋冗珂(2)第9集团军:吴奇伟 第4军:欧震 第59师:张德能 第90师:陈荣机 第8军:李玉堂第3师:赵锡田 第15师:汪之斌 第66军:叶肇 第159师:谭邃 第160师:华振中 第29军团:王赞绪 第64军:李汉魂第155师:陈公侠 第187师:孔可权 预备第9师:张言传 第70军:李觉 第19师:李觉 第128师:顾家齐 第91师:冯占海预备第6师:吉章简 第37军团:王敬久 第25军:王敬久 第52师:唐云山 第190师:梁华盛(3)第74军:俞济时第51师:王耀武 第58师:冯圣法 (4)第29军:陈安宝 第40师:李天霞 第79师:陈安宝(5)第167师:赵锡光(6)预备第2师:陈明仁(7)预备第11师:赵宝昌(8)鄱阳湖警备部队2、第2兵团:张发奎(1)第30集团军:王陵基第72军:王陵基新编第13师:刘若弼 新编第14师:范南煊 第78军:张再 新编第15师:邓国璋 新编第16师:陈良基(2)第3集团军:孙桐萱第12军:孙桐萱第20师:张测民 第22师:时同然 第81师:展书堂(3)第31集团军:汤恩伯第13军:张轸 第23师:欧阳棻 第89师:张雪中 新编第35师:王劲哉 第85军:王仲廉 第4师:陈大庆 第110师:吴绍周第98军:张刚 第82师:罗启疆 第193师:李宗鉴 第195师:梁恺 预备第13师(4)第32集团军:关麟征第52军:关麟征 第2师:赵公武 第25师:张耀明 第92军:李仙洲 第21师:侯镜如 第95师:罗奇(5)第11军团:李延年第2军(兼田北要塞):李延年 第9师:郑作民 第57师:施中诚 田家镇要塞部队 第54军(兼田南要塞):霍揆彰 第14师:陈烈第18师:李芳彬 第43师:周祥初3、武汉卫戍区:罗卓英(1)江北区指挥官:万耀煌第6军:甘丽初 第93师:甘丽初 第118师:王严 第46军:樊崧甫 第28师:董钊(2)江南区指挥官:周喦第75军:周喦 第6师:张珙 第13师:方靖 第50师:成光耀(3)武汉警备司令部:郭忏第94军:郭忏 第55师:李及兰 第185师:方天 (4)第37军:毛秉文 第92师:黄国梁(5)湖北防空部队4、第30军团:卢汉第60军:卢汉 第182师:安恩溥 第183师:高荫槐 第184师:张冲 第49师:李精一 第102师:柏辉章5、第26军团:万福麟第53军:万福麟 第116师:周福成 第130师:朱鸿勋6、江西保安部队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第五战区1、第3兵团:孙连仲(1)第2集团军:孙连仲第30军:田镇南 第30师:张金照 第31师:池峰城 第42军:冯安邦 第27师:黄樵松 独立第44旅:吴鹏举(2)第26军:肖之楚 第32师:王修身 第44师:陈永 (3)第55军:曹福林 第29师:曹福林 第74师:李汉章 (4)第87军:刘膺古 第198师:王育瑛2、第4兵团:李品仙(1)第29集团军:王赞绪 第44军:王赞绪 第149师:王泽浚 第150师:杨勤安 第67军:许绍宗 第161师:官焱森 第162师:张竭诚(2)第11集团军:李品仙 第84军:覃连芳 第188师:刘任 第189师:凌压西 新编第19师:黄固 第48军:廖磊 第173师:钟毅 第174师:张光玮 第176师:区寿年(3)第28军团:刘汝明第68军:刘汝明 第119师:李金田 第143师:李曾志 独立第27旅(4)第86军:何知重第103师:何绍周 第121师:牟庭芳3、第26集团军:徐源泉第10军:徐源泉 第41师:丁治磐 第48师:徐继武 第199师:罗树甲4、第21集团军:廖磊第31军:韦云淞 第131师:林赐熙 第135师:苏祖馨 第138师:莫德宏 第7军:张淦 第170师:徐启明 第171师:漆道征 第172师:程树芬5、第19军团:冯治安第77军:冯治安 第37师:张凌云 第132师:王长海 第179师:吉星文6、第5集团军:于学忠第51军:于学忠 第113师:周光烈 第114师:牟中珩7、第71军:宋希濂第36师:陈瑞珂 第61师:钟松 第87师:沈发藻 第88师:钟彬8、第33集团军:张自忠第59军:张自忠 第38师:黄维纲 第180师:刘振三 骑兵第7师:张德顺 骑兵第13旅:姚景川9、第45军:陈鼎勋第124师:曾甦元 第125师:王仕俊 第127师:陈离10、第24集团军:顾祝同第89军:韩德勤 第33师:贾韫山 第117师:李守维 第57军:缪澂流 第111师:常恩多 第112师:霍守义11、第27集团军:杨森第20军:杨森 第133师:杨汉域 第134师:杨汉忠12、第17军团:胡宗南第1军:陶峙岳 第1师:李正先 第78师:李文 第46师:黄祖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618772 工分:138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钦察骑兵
在第2楼的发言:蒋粉告诉你国军消灭了30万日军,打退了日军,从此进入相持阶段.你相信么?武汉会战后,从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这可不是老蒋说的,TG也这么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4826 工分:2469
左箭头-小图标
日—日,日本陆军在中国大陆地区(不含满州、台湾、缅甸和印度),共被击毙385,200多人;一说为44万人 (日本厚生省公布,1964年)其中被国民政府军击毙的约为310,000人美国及其它盟国炸死的约为66,700人;八路军、新四军歼灭的8,000余人,其中包含在上述时期(不含日以后),八路军、新四军俘虏日军746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0527 工分:1849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小兵迷龙
在第4楼的发言:据中国重庆民间抗战史学家们统计,为了抗击日寇,“中国军队与日本虎狼之师展开二十二次会战,一千一百一十七次战役,三万八千九百三 十一次战斗,整排、整连、整营、整团、整旅、整师成建制地慷慨赴死,三百四十万热血男儿血沃沙场,二百一十四名英年将领从容殉国。”(引自王康巨幅史实国 画长卷《浩气长流》第二卷“血肉长城弁言”)。
这文化人,就是不一样!!打几个字,让俺们都觉的气势磅礴,虎虎生威!!看啦你写的,我请教下:鬼子都被国军杀完啦吧?一个小鬼子都没逃掉吧?听说,鬼子屁颠屁颠的没放两枪就占啦东三省??估计是造谣吧??网上还有小道消息,50万国军混成啦伪军,蒋委员长放啦岗村宁次??真的?假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4826 工分:2469
左箭头-小图标
对2楼和3楼一昧的贬低国军抗日,说明他们不是中国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4826 工分:2469
左箭头-小图标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4826 工分:2469
左箭头-小图标
据中国重庆民间抗战史学家们统计,为了抗击日寇,“中国军队与日本虎狼之师展开二十二次会战,一千一百一十七次战役,三万八千九百三 十一次战斗,整排、整连、整营、整团、整旅、整师成建制地慷慨赴死,三百四十万热血男儿血沃沙场,二百一十四名英年将领从容殉国。”(引自王康巨幅史实国 画长卷《浩气长流》第二卷“血肉长城弁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3116 工分:5477
左箭头-小图标
花公公的日记里记载:花粉用豆浆打赢了武汉会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62630 工分:21267
左箭头-小图标
蒋粉告诉你国军消灭了30万日军,打退了日军,从此进入相持阶段.你相信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5条记录]&分页:
&对关于武汉保卫战,谁知到真相?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保卫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