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AMD ryzen 1700和i7 7700实测GTA V游戏性能不如Intel Core i7 7700k

Amd Ryzen 7 1700和I7 7700哪个好 ryzen 7 1700打得过7700k吗
Amd Ryzen 7 1700和I7 7700哪个好 ryzen 7 1700打得过7700k吗
学习啦【十万个为什么】 编辑:弘达
  伴随着锐龙 AMD Ryzen7 x/1800x系列处理器的发布,众多的玩家开始关注AMD平台,不少玩家都想知道Amd Ryzen 7 1700和I7 7700哪个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amd ryzen 7 x性能评测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Amd Ryzen 7 1700和I7 7700哪个好 ryzen 7 1700打得过7700k吗
  现在,来自OCUK的Dino PC送上R7 1700对比i7-7700K的《GTA5》游戏测试,AMD此前表示自己的产品在R15多线程领先后者46%,可这其实是一个8核打4核的。
  当然,如果我们仔细看上图中双方规格,发现i7-7700K主频和功耗都比1700高不少。但之所以拿来对比是因为AMD把二者视为竞品,所以,Let's Find Out&&
  测试所用的显卡是GTX 1080,虽然平均帧i7-7700K默频下优势不大,但最低帧和最高帧优势明显,要知道1700的市售价仅比7700K便宜了300元。
  再看Cinebench R11.5,1700的8核的确多核优势明显,但是显然AMD避重就轻了,单核着实落后,当然,这可能跟频率正相关。
  也许对于A饭来说,Ryzen 7的确是十年磨一剑的大招,尤其是1800X。但多数用户也许还在默默期待Intel降价或者关心的不是枯燥的跑分而是真实表现。
  锐龙 AMD Ryzen 7 性能对比评测
  最先发布和上市的,是三款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包括了锐龙 AMD Ryzen 7 X/1700。从定位来看,锐龙 AMD Ryzen 7系列全线配备8核心16线程,主打超强多线程性能,X对位Core i76000K系列,而1700则正面硬怼Core i7 7700K。
  除了核心数量比同级竞品更有优势,定价更是杀伤力巨大。其他规格方面,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内置了24个PCI-E 3.0通道,其中16个分配给显卡(可支持双&8的双显卡模式),4个分配给主板上的M.2插槽,4个分配给处理器与主板芯片的通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TDP仅为65W,而核心数量少一半的Core i7 7700K的TDP却为91W,同为14nm工艺,ZEN架构的能效可以做到如此出色确实值得点赞(当然,在这类高端处理器上去掉内置GPU也是一个明智的)。
  另外,对于玩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锐龙AMD Ryzen 7处理器全线不锁频,而且AMD官方还提供了锐龙AMD Ryzen Master Utility超频工具,相比Intel只有K系列处理器才支持超频来说,这一点基本上算是完胜了(根据AMD Tech DAY大会上的官方超频数据,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可超至150MHz外频,一般风冷也可到4.3GHz左右)。
  不过,在与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配套的AM4主板中,X370/X300/B350是支持超频的,而A320/A300则不支持超频,这一点值得玩家注意。
  实测:多线程性能爆表!性价比吊打对手
  相信大家已经等不及要看看锐龙 AMDRyzen 7的实际性能表现了。在锐龙 AMD Ryzen 7发布之前,不少玩家认为锐龙 AMD Ryzen就只是靠堆核心数量取胜,单核性能其实不济,也有玩家认为锐龙 AMD Ryzen核心太多、功耗控制会成问题,还有就是工作频率不及对手旗舰产品,游戏性能可能会受影响。
  那么现在我们就针对这些关注点来进行测试,让大家全面了解真实的锐龙 AMD Ryzen 7。此外,我们本次收到的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包括了1800X和1700两款,分别对位Core i7 6900K和Core i7 7700K,所以我们也会有相应的对比。
  锐龙AMD Ryzen 7 1700评测:3D建模渲染输出
  3D图形设计中渲染输出这一步骤是由处理器来完成的,所以特别依赖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在这一点上,具备8核心16线程的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多线程得分甚至超过Core i7 6900K大约9%,而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多线程得分直逼Core i7 6900K、远远超过Core i7 7700K,领先幅度达到53%。当然,由于频率有很大优势,Core i7 7700K的单线程得分还是明显领先,甚至比自家的Core i7 6900K还高不少,只是在这类应用中,多线程性能才有实际意义。
  锐龙AMD Ryzen 7 1700评测:游戏性能
  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核心数量那么多,到底对游戏有没有帮助?这应该是很多玩家很关心的事。从我们的测试来看,某款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到底强不强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实际游戏实际分析才行。像是《影子武士2》中,高频的Core i7 7700K的表现比自家的Core i7 6900K还好,而《DOOM4》中两款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又比对手更有优势。
  《奇点灰烬》的测试结果比较有意思,虽然两款Core i7获得了较高的处理器帧率,但实际上游戏的平均帧率并没有什么优势,只是和两款对位的锐龙 AMD Ryzen 7打成平手。在《文明6》这样很吃处理器线程数的策略类游戏中,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优势比较明显,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和Core i7 6900K基本战平,而锐龙 AMD Ryzen 7 1700轻松打败了Core i7 7700K。
  总的来说,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综合游戏性能与同级对位的Core i7处理器相比很有竞争力,而在吃多线程性能的游戏中,ZEN架构的超多核心设计优势很大。
  锐龙AMD Ryzen 7 1700评测:平台功耗
  在观察规格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ZEN架构的8核心16线程锐龙 AMDRyzen 7 1800X处理器TDP也不过95W,锐龙 AMD Ryzen 7 1700更是只有65W,而同为14nm工艺的Core i7 7700K的TDP都有91W,这也让我们对ZEN架构的功耗控制产生了浓厚。
  实测结果让人惊喜,待机模式下,锐龙 AMD Ryzen 7 1700平台的整机功耗比Core i7 7700K低了10W之多,满载模式下更是低了23W。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待机功耗比Core i7 6900K低11W,而满载功耗高出12W,考虑到整个平台配件的差异,可以认为两者功耗相差不大。
  不过,考虑到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频率比Core i7 6900K还要高一些,相比之下功耗控制还做得更好一些。
猜你喜欢:
[Amd Ryzen 7 1700和I7 7700哪个好 ryzen 7 1700打得过7700k吗]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952人看了觉得好
961人看了觉得好
687人看了觉得好
【十万个为什么】图文推荐AMD Ryzen R7 1700处理器CPU怎么样 对比i7-7700K游戏性能测试-闽南网
AMD Ryzen R7 1700处理器CPU怎么样 对比i7-7700K游戏性能测试
来源:IT之家
  AMD已经逐渐分发海量的Ryzen处理器,除了评测媒体之外,还有大量的Youtube主播拿到了AMD给的CPU,当然和媒体严格遵守NDA相比,这些主播可没这么多的规矩,于是首批Ryzen处理器的测试结果已经出来。
  现在,来自OCUK的Dino PC送上R7 1700对比i7-7700K的《GTA5》游戏测试和CineBench R15的理论测试。在理论测试中,Ryzen R7 1700处理器受累于低主频,在单线程分数上和i7-7700K相差较大,毕竟一个只有3.4GHz,而另外一个则有4.2GHz。这个结果相信大家都能猜得到,当然得益于八核十六线程,R7 1700在多线程测试远远领先于其他的处理器产品。
  而具体游戏方面,同样是主频的锅,在GTX 1080显卡的加持下,R7 1700与i7-7700K的平均帧率差不多,但是在最高帧和最低帧则相差巨大。当然i7-7700K的默频成绩在所有处理器之中已经处于领先水平,而R7 1700/X应该做对比的是i7-6800K。
延伸阅读:
夏日即将来临,美女们早已展露美好身材,让你一饱眼福。
48小时点击排行榜AMD Ryzen 首发全面评测 锐龙AMD Ryzen 7 X综合评测
时间: 9:34:00来源:作者:gm(0)
AMD这次是真的放大招了!基于ZEN架构的锐龙AMD Ryzen 7处理器正式发布,从官方信息来看,性能和价格都令人惊艳。AMD Ryzen 首发评测!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看看锐龙AMD Ryzen 7的真正实力了,话不多说,直入正题!锐龙AMD Ryzen 7 X综合评测&ZEN架构有些什么亮点?ZEN架构相对于挖掘机架构每时钟可执行指令数提升了52%,可以说是性能的飞跃得益于各方面的改进,ZEN架构每瓦性能提升了3.7倍AMD的ZEN架构经过了4年的研发(在市场压力如此大的情况下还能潜心研发,这一点的确难能可贵),相对挖掘机架构来讲,原本ZEN架构预计能提升40%的IPC(每时钟指令数),而最后却实现了52%的IPC提升,和某厂一直“挤牙膏”的升级方式相比,ZEN架构表现出了AMD满满的诚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ZEN架构到底有什么看点。在核心引擎方面,ZEN架构加入了SMT(工作在高效的1T模式,开启SMT可以在CinebenchR15测试中提升41%的多线程性能),以往最高8线程瞬间升级到现在的16线程,多任务性能大幅提升,在分支预测和运算单元方面也进行了大幅优化。缓存系统部分,L1和L2缓存带宽翻倍,L3缓存带宽提升了5倍,同时缓存速度也得到了提升。此外,能效方面也有明显提升,动态频率智能调整更加精准(每个核心内置超过1000个传感器来定位优化操作点,同时支持XFR以实现更高频率空间的精准调节),每瓦性能也提升了3.7倍以上。从物理设计来讲,ZEN架构也相对同为14nm制程工艺的竞品提升了10%的核心面积利用率。实际上,如果要完全解读ZEN架构的亮点和改进细节,内容完全够写一本书,我们限于篇幅也不能面面俱到。总的来说,大众用户只需要知道ZEN架构的执行效率和能效得到了大幅提升,多线程性能相当给力就足够了。率先杀至的锐龙 AMD Ryzen 7&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这定价杀伤力十足最先发布和上市的,是三款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包括了锐龙 AMD Ryzen 7 X/1700。从定位来看,锐龙 AMD Ryzen 7系列全线配备8核心16线程,主打超强多线程性能,X对位Core i76000K系列,而1700则正面硬怼Core i7 7700K。除了核心数量比同级竞品更有优势,定价更是杀伤力巨大。其他规格方面,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内置了24个PCI-E 3.0通道,其中16个分配给显卡(可支持双×8的双显卡模式),4个分配给主板上的M.2插槽,4个分配给处理器与主板芯片的通道。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TDP仅为65W,而核心数量少一半的Core i7 7700K的TDP却为91W,同为14nm工艺,ZEN架构的能效可以做到如此出色确实值得点赞(当然,在这类高端处理器上去掉内置GPU也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另外,对于玩家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锐龙AMD Ryzen 7处理器全线不锁频,而且AMD官方还提供了锐龙AMD Ryzen Master Utility超频工具,相比Intel只有K系列处理器才支持超频来说,这一点基本上算是完胜了(根据AMD Tech DAY大会上的官方超频数据,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可超至150MHz外频,一般风冷也可到4.3GHz左右)。不过,在与锐龙 AMD Ryzen处理器配套的AM4主板中,X370/X300/B350是支持超频的,而A320/A300则不支持超频,这一点值得玩家注意。实测:多线程性能爆表!性价比吊打对手相信大家已经等不及要看看锐龙 AMDRyzen 7的实际性能表现了。在锐龙 AMD Ryzen 7发布之前,不少玩家认为锐龙 AMD Ryzen就只是靠堆核心数量取胜,单核性能其实不济,也有玩家认为锐龙 AMD Ryzen核心太多、功耗控制会成问题,还有就是工作频率不及对手旗舰产品,游戏性能可能会受影响。那么现在我们就针对这些关注点来进行测试,让大家全面了解真实的锐龙 AMD Ryzen 7。此外,我们本次收到的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包括了1800X和1700两款,分别对位Core i7 6900K和Core i7 7700K,所以我们也会有相应的对比。测试平台一览&处理器:锐龙 AMD Ryzen 7 1800X&锐龙 AMD Ryzen7 1700&Core i7 6900K&Core i7 7700K&主板:华硕Crosshair VI HERO(X370)&华硕ROG MAXIMUS IX FORMULA(Z270)&华硕X99-DELUXE II(X99)&显卡:GTX 1080(公版)&内存:海盗船DDR4 3000 8GB×2&硬盘:金士顿HyperX Fury 240GB&电源:航嘉MVP K650&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bit 专业版&注意:所有测试均在双通道DDR4 2400模式下完成。SiSoftware Sandra&SiSoftware Sandra可以针对处理器的性能进行全面的测试。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整数运算性能已经大大超越Core i7 6900K,而浮点运算也打了个平手。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多线程算数性能已经碾压Core i7 7700K,不管是整数还是浮点数,每个子项的优势都在50%左右,这基本上就是核心数量带来的收益。单线程得分方面,Core i7 7700K有一定优势,毕竟它的默认频率高达4.2GHz,远高于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3GHz,但如果换算成每MHz性能,依然是锐龙 AMD Ryzen 7 1700有5%左右的优势。多媒体运算方面,Core i7 6900K优势比较明显,而锐龙 AMD Ryzen 7 1700则和Core i7 7700K基本战平。内存带宽方面,两款锐龙 AMD Ryzen 7的表现一样,都相对同为双通道DDR4的Core i7 7700K有明显优势,Core i7 6900K在双通道模式下也不是锐龙 AMD Ryzen 7的对手,但开启4通道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国际象棋高端对决中,锐龙 AMDRyzen 7 1800X和Core i7 6900K的差距并不算大,基本上处于同一量级。而2000元级的两款处理器对决中,由于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都有优势,锐龙 AMD Ryzen 7 1700在频率低很多的情况下仍然以明显优势打败了Core i7 7700K,多线程运算方面,ZEN架构的确非常有竞争力。WinRARWinRAR对于处理器的频率、线程数、内存带宽都比较敏感,因此频率高很多的Core i7 7700K相比锐龙 AMD Ryzen 7 1700表现出了少许优势,但和高端的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相比,又差得远了。Core i7 6900K成绩异常高的原因是WinRAR侦测到它支持4通道DDR4内存(虽然系统只安装了两条内存),实际上如果安装了4条内存,它的得分也是如此,内存带宽方面它的确有一定优势。视频转换视频转码也是大家常用的多媒体应用之一,这里我们使用H.265编码来测试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在这项测试中,ZEN架构的超多线程设计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H.265转码速度比Core i7 6900K快了6%,而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转码速度更是比Core i7 7700K快57%,这差距已经不在“同级对比”的范畴内了,完全是性能碾压。如果你需要经常进行视频转码工作,那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确是超高性价比的选择。3D建模渲染输出3D图形设计中渲染输出这一步骤是由处理器来完成的,所以特别依赖处理器的多线程性能,在这一点上,具备8核心16线程的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多线程得分甚至超过Core i7 6900K大约9%,而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多线程得分直逼Core i7 6900K、远远超过Core i7 7700K,领先幅度达到53%。当然,由于频率有很大优势,Core i7 7700K的单线程得分还是明显领先,甚至比自家的Core i7 6900K还高不少,只是在这类应用中,多线程性能才有实际意义。游戏性能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核心数量那么多,到底对游戏有没有帮助?这应该是很多玩家很关心的事。从我们的测试来看,某款处理器的游戏性能到底强不强并不能一概而论,必须要实际游戏实际分析才行。像是《影子武士2》中,高频的Core i7 7700K的表现比自家的Core i7 6900K还好,而《DOOM4》中两款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又比对手更有优势。《奇点灰烬》的测试结果比较有意思,虽然两款Core i7获得了较高的处理器帧率,但实际上游戏的平均帧率并没有什么优势,只是和两款对位的锐龙 AMD Ryzen 7打成平手。在《文明6》这样很吃处理器线程数的策略类游戏中,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优势比较明显,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和Core i7 6900K基本战平,而锐龙 AMD Ryzen 7 1700轻松打败了Core i7 7700K。总的来说,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综合游戏性能与同级对位的Core i7处理器相比很有竞争力,而在吃多线程性能的游戏中,ZEN架构的超多核心设计优势很大。平台功耗在观察规格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ZEN架构的8核心16线程锐龙 AMDRyzen 7 1800X处理器TDP也不过95W,锐龙 AMD Ryzen 7 1700更是只有65W,而同为14nm工艺的Core i7 7700K的TDP都有91W,这也让我们对ZEN架构的功耗控制产生了浓厚兴趣。实测结果让人惊喜,待机模式下,锐龙 AMD Ryzen 7 1700平台的整机功耗比Core i7 7700K低了10W之多,满载模式下更是低了23W。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待机功耗比Core i7 6900K低11W,而满载功耗高出12W,考虑到整个平台配件的差异,可以认为两者功耗相差不大。不过,考虑到锐龙 AMD Ryzen 7 1800X的频率比Core i7 6900K还要高一些,相比之下功耗控制还做得更好一些。总结:性能与价格完胜,稳了!!现在就针对大家关注的点来总结一下。●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对Core i7 6900K锐龙 AMD Ryzen7 1800X在3D建模渲染、视频转码方面都打败了Core i7 6900X,多线程基准测试中,得分也有明显优势。游戏性能方面,两者在不同的游戏中各有胜负,综合游戏性能基本战平。功耗控制方面,两者也差不多打个平手。不过,锐龙 AMD Ryzen 7 1800X售价为3999元,而Core i7 6900K售价为8199元……该怎么选大家应该很清楚,Intel超高利润的旗舰处理器日子不好过了锐龙 AMD Ryzen7 1700的多线程性能毫无悬念地碾压Core i7 7700K,在3D渲染输出、视频转码等支持多线程处理的应用中把Core i7 7700K远远甩在后面。游戏性能方面,锐龙 AMD Ryzen 7 1700综合表现更好,虽然Core i7 7700K在对频率敏感的游戏中有微弱优势,但在对处理器核心数量敏感的游戏中,锐龙 AMD Ryzen 7 1700却又完胜,未来的游戏对于处理器的多核心会利用得更好,从这一点来讲,锐龙 AMD Ryzen 7 1700的游戏性能潜力更大。功耗方面,锐龙 AMD Ryzen 7 1700完胜Core i7 7700K,毕竟TDP仅为65W。至于价格,锐龙 AMD Ryzen 7 1700售价2499元,而Core i7 7700K售价2799元,谁有优势一目了然。所以总的来说,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的表现让我们十分惊喜,相对上一代产品的升级幅度诚意满满,而售价又相对Core i7有很大的优势。这让我们对接下来的锐龙 AMD Ryzen 5和锐龙 AMD Ryzen 3充满了期待。另外,由于是新品上市,各种驱动程序、主板BIOS还有优化的空间,也就是说锐龙 AMD Ryzen 7处理器还有更多的潜力可挖。那么配合什么样的主板好呢?我建议朋友们可以去瞧瞧华硕ROG CROSSHAIR VI HERO;作为本次率先上市的一款AM4主板中,采用X370芯片组也成为定位发烧级玩家的旗舰产品了。做工精致的散热片让整个主板的颜值增色不少。显卡插槽上的金属装甲尤其惹眼,那是华硕独家的Safeslote技术,可以大大增强显卡插槽的坚固程度,在立式机箱中使用超重显卡也不会有压力。12相供电应付锐龙 AMD Ryzen 7 1800X也绰绰有余在大家更关心的扩展性方面,因为配合一键超频技术可以快速提升整机性能,当然也可以进行手动超频用来突破极限!因为锐龙 AMD Ryzen 7完全没有锁频,所以这次主板的超频功能就显得很重要了。3条PCI-E ×16插槽可以满足双显卡(双×8模式)加一块PCI-E固态硬盘的需求,当然主板本身也提供了32Gbps的M.2插槽,可轻松扩展NVMe固态硬盘。另外,X370芯片组是支持原生USB 3.1 Gen2的,性能比第三方更可靠。3条全长PCI-E可以实现双显卡+固态硬盘的经典组合如果你想玩的更炫酷的话,CROSSHAIR VI HERO的Aura Sync同步灯效,这可是玩信仰灯的终极神器。通过Aura工具软件,你可以在系统中自由设置主板灯光颜色和灯效,而且还可以让主板与支持Aura Sync技术的显卡实现灯效同步,打造完美个性化的灯光MOD主机。如果你是一个性能控,想要尝鲜锐龙 AMD Ryzen 7 1800X这样的旗舰处理器,华硕ROG CROSSHAIR VI HERO必然会成为高阶玩家的首选之列。小编总结:总而言之,这一波锐龙AMD Ryzen处理器,值得期待。相信A饭们的情怀终于可以落地了,这次农企强势逆袭,也是我们广大用户喜闻乐见的,毕竟好的市场都是竞争出来的。AMD Ryzen性价比无敌,A饭就不要犹豫了,一个字买!买!买!锐龙AMD Ryzen 7 首发评测
查看: 652|
评论: |来自: 快科技
摘要: 以下评测内容暂时不做任何评论,仅供参考!AMD、Intel——x86处理器市场上这一对相爱相杀的好“基友”,不知不觉已经纠缠了将近半个世纪,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精彩的大戏,牵动着整个行业和无数用户的神经。凭借着无比
本次评测,我们首发拿到了旗舰型号Ryzen 7 1800X、低功耗型号Ryzen 7 1700。次旗舰Ryzen 7 1700X频率只比旗舰低200MHz,其他完全相同,性能基本只差5%。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的对应竞争对手分别是Core i7-6900K、Core i7-7700K,但目前手头没有i7-6900K,所以手动关闭 i7-6950X的两个核心来模拟,但其频率毕竟不同,而且关闭部分核心后,睿频加速机制也会有所变化,所以这部分成绩经供参考,不完全代表i7-6900K,但相差也不会太多。Ryzen 7 1800X(零售版)Ryzen 7 1700(零售版)AMD超频实验室中的RyzenAM4接口:1331个针脚Ryzen 7 1800X CPU-ZRyzen 7 1700 CPU-ZCore i7-6950X CPU-ZCore i7-6950X CPU-Z(八核状态)Core i7-7700K CPU-Z主板方面,AM4、LGA2011-3、LGA1151均搭配华硕玩家国度,分别是Crosshair IV Hero(X370)、Strix X99 Gaming(X99)、Maximus IX Formula(Z270)。Crosshair IV Hero绝对是AMD Ryzen平台的顶级座驾,黑色调为主,做工、用料、功能都没的说,尤其是完全支持各种超频,可接入液氮散热。散热片上的ROG LOGO、Crosshair IV标识都是Aura RGB LED信仰灯,不仅闪亮,支持各种灯效,可随音乐变换,还能反应CPU负载和温度高低。规格方面它有四条DDR内存插槽,最大支持64GB 3200MHz;三条PCI-E 3.0 x16(x16/x0/x4)、三条PCI-E 2.0 x1扩展插槽,支持双路CrossFire、SLI;八个SATA 6Gbps和一个M.2接口,支持SATA 6Gbps、PCI-E 3.0 x4两种模式,但搭配APU仅限SATA;Intel I211-AT千兆网卡;SupremeFX八声道声卡,S1220编码器,120dB信噪比。背部接口八个USB 3.0(四个来自Ryzen/四个来自X370)、三个USB 3.1(一个来自X370/两个来自祥硕主控/包括一个Type-C)、六个USB 2.0(来自X370)、光纤S/PDIF和镀金音频口、M.2 Wi-Fi无线网卡插槽。前置扩展也可以接入一个USB 3.1。该主板目前还处于预售阶段,价格2699元。Maximus IX Formula则是华硕Z270平台的顶级新作,兼容Skylake、Kaby Lake处理器,全装甲和背板加持,信仰灯,支持水冷液氮,基本上要啥有啥,但也够贵,要价3999元。AM4平台的散热器是猫头鹰NH-U12S SE-AM4,专为新平台推出的。五热管单塔型,适合主流机箱,带风扇尺寸125×71×158毫米,附送NF-F12 PWM风扇,二代SSO磁悬浮轴承,最大转速1500RPM,最大噪音22.4dBA,还有专门的SecuFirm2 AM4安装套件、防震垫片和风扇夹子、猫头鹰金属徽章。国内预售价格480元,保修六年。内存是四条影驰的HOF DDR4 4GB,频率统一设置为3200MHz。i7-6950X搭配全部四条四通道,Ryzen 7、Core i7-7700K都搭配两条双通道,主要是因为Ryzen 7平台目前存在一些限制(参见上一章节),为了上高频率不得不牺牲容量,毕竟频率差异对性能的影响远大于容量。显卡为映众超级冰龙版GTX 1080以下是测试平台完整配置:【CPU基准性能测试:Ryzen单线程猛追、多线程发飙】测试分两大部分,首先是CPU基准性能考察,可体现一款产品的理论性能水准。CPU-Z是最常用的CPU处理器和相关检测工具,但也加入了简单的CPU基准性能测试,包括单线程和多线程。虽然说不说多么权威,但也可以提供一个简单直观的参考。Ryzen 7 1800X表现很突出,单线程完胜Core i7-6950X而逼近了Core i7-7700K,多线程更是无敌状态,几乎是Core i7-7700K的两倍。Ryzen 7 1700也不错,单线程能够跟上,多线程甚至超越Core i7-6950X 60%。另外大家也看到了,Core i7-6950X的多线程几乎和Core i7-7700K差不多,显然不合理,所以说CPU-Z这个仅供参考。CineBench R15无疑是考验处理器单线程、多线程性能的最佳工具,AMD也一直用它做Ryzen性能的展示和宣传。Ryzen 7 1800X单线程得分155、多线程得分1636,均只落后Core i7-6950X 9%,别忘了后者可是10核心20线程,而在后者关闭2个核心4个线程后,Ryzen 7 1800X多线程领先了11%。Ryzen 7 1700单线程得分135、多线程得分1412,前者因为频率低而比Core i7-7700K落后了30%之多,但后者领先了多达43%。这部分成绩基本符合AMD官方给出的数字,包括相对对手领先的幅度。SuperPI 1M(一百万位)是一个古老而经典的测试项目,通过运算圆周率数值来考察CPU架构性能,但缺点是仅支持单线程,和频率密切相关,多核心、多线程在此无用。Ryzen 7 1800X用时约10.7秒,领先了Core i7-秒左右。Ryzen 7 1700用时为13.1秒,远不如Core i7-秒,毕竟后者频率太高了。wPrime也是圆周率计算测试,但支持多核心多线程,频率和核心都很重要。Ryzen 7 1800X 32M成绩已经领先Core i7-6950X,1024M成绩也只慢了2秒钟,但在后者关闭俩核心后反超将近10秒。Ryzen 7 1700 32M相比Core i7-7700K慢了接近2秒钟,1024M差距就比较大了。国际象棋是侧重于多核心多线程的项目。Ryzen 7 1800X只落后于Core i7-6950X 9%,Ryzen 7 1700则大幅领先Core i7-7700K 14%。HandBrake是常用的视频转码工具,测试中我们将一段1080p分辨率、17.5Mbps码率的ts视频转换为720p分辨率的MP4视频。Ryzen 7 1800X耗时73秒。Core i7-6950X只用了65秒,但关闭俩核心后用了79秒之多。Ryzen 7 1700用时为85秒,而核心数偏少的Core i7-7700K用了足足115秒。3DMark物理测试就是考验CPU的,本次使用最顶级的Fire Strike Ultra环节,并将分辨率调高为。Ryzen 7 1800X得分为18740,基本接近关闭俩核心后的Core i7-6950X。Ryzen 7 1700得分为16797,领先Core i7-7700K 15%。【游戏性能测试:高端玩家随便挑】对于如今的大型PC游戏,瓶颈主要在显卡,处理器只要不低于主流档次,都不会明显拖后腿,测试成绩也相差不会太多。AMD此前的FX系列面对如今高端显卡已经逐渐有些力不从心,八核心系列还好,六核心、四核心就勉为其难了。那么现在的Ryzen 7系列怎么样呢?测试中画质选项都调到最高级别,分辨率如无特殊说明都是和系统相同的。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K分辨率)图形和综合得分方面,五套平台得分出人意料地一致,从四核心到八核心,从3.0GHz到4.2GHz,没啥不同,同时也说明,Ryzen已经跟上来了。Unigine Heaven,平均帧率都在50FPS左右,几无差别,而评价得分也都在1250分上下,奇怪的是Core i7-6950X反而相对略低一些。《文明6》,还是有点差距的,Ryzen 7 1800X相比Core i7-7700K慢了接近10FPS,Ryzen 7 1700相比Core i7-7700K慢了3FPS,但因为都已经达到了流畅水准,实际体验倒没啥不同。游戏部分柱状图的横轴大部分从流畅基准的60FPS起步,所以彼此差距看起来会比实际上大一些,大家不要太在意。《GTA5》选择测试结果中的第一部分,取平均帧率和最低帧率。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成绩差不多,比较稳定,最低帧率也都超过了60FPS。Core i7-7700K表现最佳,完爆其他对手。Core i7-6950X则有些不太稳定,平均帧率很高,但最低帧率偶尔会降得很低。我们记录了总成绩和三个子项目的成绩。Core i7-6950X整体领先,尤其是Goothermal Valley子项目得分很高,而关闭俩核心后该项目成绩又特别低了,和《GTA5》里边有些相似。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表现不错,都和Core i7-7700K基本在同样的档次。【功耗、温度测试:清又凉】说起功耗,大家肯定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处理器标注的热设计功耗(TDP),但这其实是关于处理器发热和风扇散热的一个指标,而不代表实际消耗的能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功耗的级别。另外,AMD、Intel热设计功耗的计算方式不完全相同,其实没有直接可比性。测试中,我们运行OCCT拷机项目中的CPU部分,持续五分钟后待状态稳定时,通过功率计记录系统功耗(不包含显示器),取一个典型值。Ryzen 7 1800X系统功耗165W左右(TDP 95W),Core i7-6950X则超过了200W(TDP 140W),Core i7-6900K肯定会略低一些,但必然明显高于Ryzen 7 1800X。Ryzen 7 1700、Core i7-7700K都在125W左右。温度测试同样使用OCCT拷机,但一则散热器不尽相同,二则不同处理器的传感器集成、测量方式也不完全一样,尤其是Ryzen新加入了大量的电源管理机制,工具软件对它的支持识别也还需要完善。从目前的数据看,Ryzen 7系列还是蛮清凉的,满载后核心温度只在45℃上下,从未超过50℃。Core i7-6950X有点热很正常,接近60℃。Core i7-7700K也超过了50℃。整体而言,Ryzen 7系列的能效表现很突出,无论功耗、发热还是温度都在理想范围内。Ryzen 7 1800X作为在性能逼近甚至部分超越Core i7-K的情况下,功耗和温度都低了一大截,主流散热器都能应付。当然,如果要发挥XFR技术的加速优势,或者超频,顶级散热器还是需要的,但基本没必要考虑水冷。Ryzen 7 1700作为一款低功耗型号,实际功耗也确实降了下来,温度上也更低一些,非常适合主流档次的用户考虑。
上一篇:下一篇:
所以说没有NFORCE2和4,就没有当年的AthlonXP和64,不是没有道理的~
Powered by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yzen 1700和i7 77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