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是海战.被压制死了 还是最终幻想15简单难度度

您的位置:&>>&&>>&>>《BOOM海战》野战,被压制中犀利滴换乌龟!
  昨晚VS野战,我主力,遇到3个菜队友,还好都给了炮,3人...............3个飞鱼
  而对面......4圣1主力,不黑也不远也
  开局,我们唯一的鸟哥(Birdmen)偷1木换圣带帆出门,(换一次船能砍4次木,把书也卖了出门的时候刚好308够买帆)
  1级撞直接杀对面主力,恩,总的还算不错,买起闪之前杀掉对面2次主力
  我也混到点钱,第1次分钱...........对面4个圣,完了,我都根本不敢出炮台门,更别说压中立了,第一次进中立....死
  回家吧,把5个炮往地上一丢,买上个200的小甲,下船,砍木,上船,卖船,砍木,买圣,下船,砍木,
  这个时候别上船,等,大概等个5秒等左上方头像由3个变成2个的时候点上船,上了就能马上下,继续砍个木头出门,
  换圣亏250,但是砍4次木卖了240,其实操作犀利要不了半分钟
  7级技能:4级船体,1级网,2级速度
  找鱼要了个防御出门.........750血没炮装非主力.....结果2个圣看我居然不撞
  进中立了对面4个圣发觉不对轮流撞没死掉,犀利的换乌龟
  中期我们3个飞鱼全出到2怒火换影子
  唯一的高手出破坏2火焰升级NPC
  加我雷神居然赢了
【游久网(U9)责任编辑:everbe】
本地图地址:
没有相关文章
对抗类RPG地图攻略
对抗类RPG地图视频
防守类RPG地图攻略
防守类RPG地图视频
地图下载日排行
地图下载周排行新中国最大海战:“八六海战”
我的图书馆
新中国最大海战:“八六海战”
& & 新中国最大海战:“八六海战”(吴瑞林中将回忆“八六海战”)& & “八六海战”之役时,我在南海舰队作战室,自始至终指挥建国海军第一仗,当时我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南海舰队司令。& & 开国海军第一仗1965年8 月18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各报都在头版头条刊载了新华社播发的电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击沉美制蒋帮军舰的海军舰艇部队代表。毛主席高兴地对海军代表说:“你们的战斗总结我看了,这一仗打得很好。近战、夜战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消灭敌人的。”这一仗,是新中国海军史上,迄今以来,歼敌最多、战果最大、影响深远的著名的“八六海战”。& & 这次海战,对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产生了巨大的震动,据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报道,此次海战,国民党海军伤亡整整两艘军舰近千官兵,逃回台湾的仅仅只有五名,还是伤痕累累,狼狈不堪。蒋介石极为震怒,在8 月30日即下令撤掉其所谓的海军总司令刘广凯。& & 这次海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8 月7 日,美联社即发出报道:“美联社东京六日电中共海军渔船护航舰队,近日在中国东南海前线击沉两艘中华民国猎潜舰。”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的《星岛日报》8 月7 日头版头条大字报道:“金门以南发生海战国军两炮舰遭中共舰艇围攻共方宣称击沉两猎潜舰”。日本、英国等国的报纸都迅速报道了此次海战的消息,并发表了相应的评论,认为中国海军正在逐步取得近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 突如其来的敌情1965年8 月5 日下午6 时,我刚从办公室回到家中吃晚饭,家中办公室的电话急剧地响起,舰队作战室值班科长雷应台报告说:“汕头方向发现敌情,请首长立即到作战室。”我马上说:“我立即到作战室,你赶快报告舰队其他首长。”到作战室后,我在作战室指挥员位置就位,先看了看海图,值班科长向我报告了敌情通报:“我东山岛金刚山观通站雷达观测到距台湾左营港84海里处,有两艘国民党军舰,混在远海的商船中,向我沿海地区袭来。与此同时,舰队汕头水警区古雷头观通站也在距我外海78海里处发现了这两艘敌舰。”听了情报值班参谋的汇报以后,我下达了以下两个命令:第一个命令:令汕头水警区立即判明敌情,上报舰队。汕头水警区部队进入特级备战;第二个命令:立即向海军和广州军区报告,并请示批准舰队作战歼敌。& & 同时要作战室值班参谋再次通知舰队党委常委到作战室就位。待舰队政委方正平、负责作战的副司令王政柱赶到时,我叫雷科长将情况再向他们复述一遍。他们都同意我做的处置。经舰队作战、情报等部门核实查明,这两艘敌舰是国民党海军第二巡防舰队的旗舰、大型猎潜舰“剑门号”和小型猎潜艇“章江号”。按以往敌舰的活动规律,敌舰是企图在闽南的苏尖角到古雷头地区海域偷袭登陆,抓一把就走,搞“心战活动”。& & 军情上报海军和广州军区后不久,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广州军区参谋长陶汉章均来电话说:你们舰队报来的情况,已报海军及军区首长,也报了总参作战部,请他们转军委首长。& & 于是,我对汕头部队下达了四条命令:第一个命令:“对海区进行清查,切实掌握、紧紧抓住敌船的航行情况。”& & 第二个命令:“立即报来汕头水警区准备情况。”& & 汕头水警区旋即回报说:“我们已做到齐装满员。”& & 第三个命令:“由汕头水警区的杨副司令成立海上指挥所,由汕头水警区护卫艇第41大队,快艇第11大队组成海上第一攻击梯队,由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负责指挥,前往南澳岛漂泊待机;陆地由李学南政委、张山峰副政委、参谋长、主任符敬礼四人负责指挥。我亲自给孔照年副司令员打电话:”要抓住敌舰不放,决不能把敌人放跑,集中优势兵力,先打一条,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 第四个命令:“金刚山、周田两个一级观通站,每十分钟向我汇报一次敌舰活动情况,同时报告清理海域的情况。”& & 金刚山、周田两个一级观通站立即报告说:我们对海上的外国军舰、商船、渔船都分得清清楚楚。紧紧地抓住了从台湾南部左营港出来的两艘军舰,它们行动鬼鬼祟祟,之间相距半海里,继续向我西来。& & 据查:“剑门号”(编号65)原系美国“海鸦”级舰队扫雷舰(大型、钢壳)“巨嘴鸟”号(编号MSF387),由美国交给蒋介石集团,于1965年4 月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890 吨(标准),全载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一节等于一海里),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四门,雷达一部。& & “章江号”(编号118 )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艇PC1232号,1954年6 月由美国交给蒋介石集团,然后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280 吨(标准),全载450&吨,最大航速每小时20节,一般航速14节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一门,20毫米炮五门,火箭(组)76.2毫米一座,深水炸弹投射器四座,雷达一部干净利落的战斗晚上21时半,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和广州军区参谋长陶汉章先后打电话,向我传达了周总理的四条指示:一、要查明确实是蒋介石派来搞“心战活动”的军舰。& & 二、可在30海里左右打。& & 三、不要打伤外国军舰、商船和渔船。& & 四、海军、广州军区均不参与这次战役的指挥,由南海舰队吴瑞林司令员负责具体指挥。南海舰队直接向总参副部长李天佑汇报,由李天佑副总长负责协调广州军区空军对作战海域上空的空中掩护。& & 接到总理的四条指示后,我立即向舰队的其他首长作了传达,接着,我命令海上第一梯队马上向敌舰方向开进,把他们包围,把敌舰分割开,先打“章江”号。& & 由海上指挥员孔照年副司令员指挥的四条高速炮艇、六条鱼雷快艇组成的海上艇队早已隐蔽在南澳岛的澳湾待机,海上指挥员在接到我的电话后,立即指挥海上艇队高速接敌,恰如神兵天将般地出现在敌舰前方,敌舰发现情况不妙,调头向外海逃去。这时,我海上艇队大胆地向敌舰编队穿插分割,将敌“章江号”与敌舰“剑门号”分割开,紧紧地咬住“章江号”不放,一顿猛烈的炮火,将敌舰“章江号”的火力完全压住。但由于这是我舰队的第一次实战,部队情绪十分紧张,第一梯队鱼雷快艇的鱼雷攻击未果,敌“章江号”冒着滚滚浓烟向外海逃窜。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未能将“章江”号打沉。情况报到舰队作战室,气氛立刻紧张起来,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我略一思索,沉着下达命令:“使用穿甲弹,打敌舰指挥塔和水线以下的部位,要集中火力!坚决击沉它!”我海上艇队坚决执行了命令,反复攻击敌舰,从距敌500 米,一直打到100 米,10分钟以后,海上指挥所报告:“章江”号已被打沉,“剑门”号向东南方向逃窜。& & 此时,已是8 月6 日凌晨,天将破晓。敌舰“剑门号”仍在外海游弋,既不敢前来救援“章江号”,又不敢向台湾逃窜。这一带海域,距台湾较近,敌空军飞机可迅速抵达海战海域上空,将对我参战艇队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舰队作战室的气氛又一次紧张起来,我站在海图前面,仔细地听取了作战处、情报处以及航保处的关于当前情况的汇报,然后果断地下达了命令:“追上去,抓住它!”同时又命令:“第二梯队开上去,与第一梯队会合,受海上指挥所指挥,打掉敌‘剑门’号。”& & 这个命令发出后,我立即打电话向海军肖司令报告。& & 肖司令说:“照总理的指示办。”& & 东方欲晓,显出了鱼肚白,李天佑副参谋长给我打来了电话,说:“老吴,天要亮了,是否打下去?”& & 我说:“坚决打下去。”& & 海上指挥员孔照年坚决贯彻舰队的命令,很快组织好新的攻击队形,护卫艇611 受伤撤出战斗,以“海上先锋艇”为首的三艘高速炮艇,以及快艇第二梯队的5 艘鱼雷快艇组成了新的攻击编队,迅速追击敌舰“剑门号”。孔照年根据舰队刚刚下达的“要近战、夜战”的指示,时下夜雾正浓,可以尽量接近敌人,充分发挥我军夜战近战的过硬本领。他命令各舰艇:“没有命令不准开火,看不清目标不准开火,瞄不准不准开火!”追到距敌舰50链时,敌舰“剑门号”上的76.2毫米的火炮开始向我高速炮艇开火,炮弹落在我艇队周围,孔照年命令:“进行防火炮攻击,曲折运动接敌,没有命令不准开炮。”一直追击到距敌舰20链时,我海上艇队还未还击,追击到距敌舰7 链时,我三条高速炮艇已与敌舰保持同航向、同速度。此时,孔照年下令:“开火!”三条高速炮艇集中所有火炮进行猛烈攻击,只打了5 分钟,“剑门号”便中弹起火。我艇队又打了4 分钟,敌舰甲板上已经一片火海,火光冲天,已经丧失了还击能力。我海上第二梯队鱼雷快艇编队赶到战场,孔照年命令护卫艇编队让出最佳攻击阵位,命令鱼雷快艇编队立即实施鱼雷攻击。鱼雷快艇编队追到距敌舰仅有2 链距离时,发射鱼雷,鱼雷直接命中敌舰“剑门号”,敌舰“剑门号”被炸成三段,迅速下沉。我海上编队仅用12分钟,就将国民党海军第二巡防舰队的旗舰“剑门号”击沉。& & 正当我海上编队海战正酣之时,副总参谋长李天佑又打来电话:“老吴,天已亮了,怎么样?”& & 我回答说:“我快艇已进入正位,准备放鱼雷。”& & 过两分钟之后,李天佑来电话:“蒋介石已命令四架战斗机从台湾起航,我已令我兴城机场派出八架飞机去掩护你们。”& & 我电话未讲完,汕头已报告说:“我施放鱼雷后,‘剑门号’已开始下沉。”& & 我向李天佑参谋长说:“我部队已开始抓俘虏了!”& & 他说:“祝贺你们的胜利,我将情况报告军委和总理。”& & 我和舰队首长分析了一下情况,然后,我向海上指挥所发出命令:“第一梯队返航,第二梯队快艇部队在海上抓俘虏。”& & 海上指挥所报告:“在海上漂浮的俘虏已被我们抓完了。”& & 我又命令:“全部返航,舰艇部队一律准备对空作战。”& & 至8 月6 日晨5 时,胜利地结束了这次海战。& & 此役,我舰队一举击沉了敌舰“章江”号和“剑门”号,敌少将指挥官胡嘉恒以下170 多人沉入海底:“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及中校参谋黄致君以下33余人被我俘虏。我海军牺牲4 人,伤28人,损伤护卫艇和鱼雷快艇各两艘。& & 备受瞩目的胜利我舰艇部队正在返航途中,南海舰队召开了紧急的党委常委会。大家分析了敌情,认为这次海战与过去的几次海战都不同。前几次敌船都是伪装成渔船,这次来犯之敌是蒋介石的美制军舰,“章江”号近500 多吨,“剑门”号有1200多吨。蒋介石错误地认为我们的海军只能打船,不能打舰,认为他的舰艇吨位比我舰的大,火力比我们强。国民党训练基地的少将指挥官说:他有三次来犯。由于我方人为的原因,造成人为的事故,使他三次逃回并产生了侥幸心理,这次他没有伪装,乘军舰来向我进犯。结果,我经七个小时的战斗,打得他舰沉人亡,葬身鱼腹。& & 我们认为,敌人决不会甘心的,他会伺机从海上、空中来向我反扑,我们要准备迎击他们。& & 毛主席高度评价“八六海战”“仗打得好,电报也写得好”& & 北京中南海,毛主席接到战报后,心绪起伏,遥望南天:“从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以来,我们都是在海上挨打,都是丧权辱国。这次我们打掉敌人的两条军舰,为国争光,打了翻身仗,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海战的重大胜利。”& & 毛主席提出:“八六海战要公开发表。”& & 毛主席这样讲了,就震动了全国,对国外震动也很大。8 月12日上午,在汕头地委礼堂召开庆功表模大会。& & 参加这次盛会的主要是,参加这次战斗的有功部队、舰队、水警区及汕头地市委机关干部及工作人员;广东省委和省府、福建省委和省府的负责领导同志;广东副省长李嘉人,福建省副省长魏今非,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41军军长江燮元,42军政委陈德,福建漳州地区代表和汕头地委书记罗天、专员邹瑜;海军副司令李作鹏也前来参加会议。& & 此外,还有舰队、各编队的代表,新华社、人民日报的记者和各地各省各军区的分社都派出了记者,纷纷云集,前来采访。总计有1000余人。& & 会议由我主持并致开幕词。& & 庆功会之后,我们向党中央、中央军委送上“八六海战”的总结报告。报告经中央军委报到毛主席,毛主席将报告看得很仔细,划了很多杠杠,甚至在一些地方划了双杠杠。主席阅后,在报告上欣然批示:“仗打的好,电报也写的好。”& & 此后,舰队英模代表团前往北京,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中央领导对“八六海战”做了高度的评价,英模代表载誉返回,极大地鼓舞了舰队官兵的士气,我们都做好了再次打仗的准备,准备迎击蒋介石的军舰。但蒋介石派出的军舰知难而退,没有敢来。& & “八六海战”在国际上也引起巨大反响。8 月7 日美国《纽约时报》就立即报道:“台北台湾8 月6 日电,两艘美国制造的中国国民党猎潜舰遭到中共海军的袭击,于今天在雀毛(Ouemoy)附近沉没。”香港各大报也都报道:南海舰队吴瘸子,坐镇汕头指挥打蒋军舰。8 月7 日《星岛日报》在头版大字标题:“金门以南发生海战国军两炮舰遭中共舰艇围攻共方宣称击沉两猎潜舰”。台湾国民党的《中央日报》也不得不在8 月10日予以报道。& & 以下国民党方面的介绍国共“八六”海战揭秘:台军作战计划漏洞太多1965年国共海军发生的“八六”海战,对台军来说,不单纯是一场败仗,更是一个因极力回避而颇具神秘色彩的事件。近年来,随着档案资料的解密,以及当年与这场海战有关将领的回忆相继公开,笼罩在海战背后的谜团被逐一解开。& & “剑门”号当了替死鬼& & 1965年7 月,台当局为配合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制订,指示海军派军舰,运送特别情报队,对大陆东山岛周围目标进行突击,企图摧毁解放军雷达,捕捉俘虏,获取情报。此计划被命名为“海啸一号”。& & 为此,海军专门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督导组,负责协调。督导组组长为台海军“副总司令”冯启聪中将。7 月30日,冯启聪决定派“太康”号和“章江”号军舰,组成海啸特遣支队,由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担任指挥官。然而,由于“太康”号意外出现故障,而临时以“剑门”号代替。& & “太康”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为1150吨的护航驱逐舰,总体火力较强,“章江”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为280 吨的驱潜舰,总体火力较弱。两舰组成特遣支队意在取长补短。可是不巧,“太康”号在7 月底赴马祖海域执行任务时,声呐音鼓护罩不慎被撞坏,美国顾问团认定此舰需要维修。冯启聪立即决定,让标准排水量为890 吨的巡逻舰“剑门”号接替“太康”号执行“海啸一号”计划。& & 作战计划漏洞太多& & “海啸一号”作战任务是由台“国防部”下达给海军的,然而,海军对这一计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海军“总司令”刘广凯因在左营的海军参谋大学主持“三军”干部参加的兵棋推演,没有具体参与这一计划的制订。当他意识到必须过问时,却遭到“副参谋总长”黎玉玺的干扰。8 月4 日中午兵棋推演结束,刘广凯深感“海啸一号”关系重大,便立即乘飞机前往台北的督导组总部。可此时,督导组在冯启聪的率领下,已乘火车南下,进驻左营。正副“总司令”错过了会面的机会。& & 刘广凯审阅了“海啸一号”的实施方案,发现问题不少,认为计划应重拟。当他得知特遣支队已于8 月5 日凌晨6 时自左营出发时,立即命令作战助理参谋长许承功少将,通知特遣支队返回左营,等候命令。可许承功无奈地告诉刘广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昨接国防部作战参谋次长朱元琮中将的电话,特遣支队依照上级的限期,务必于8 月6 日凌晨到达目标区,所以现在不能回航。”刘广凯听后,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在计划书上批了一个“阅”字。& & 将领不了解海战经过& & 对于“八六”海战的经过,无论是冯启聪,还是刘广凯,在当时都不是十分清楚。他们了解的过程,大多是从回到左营的海战幸存者那里获得的。& & 8 月5 日凌晨,特遣支队在督导组全体成员的目送下,驶离左营码头。14时,督导组进入舰队指挥部战情室,密切注意特遣支队的行踪。15时12分,通信站截获解放军青山雷达站发出的3 次报告,报告称发现不明目标,可能是美国军舰。督导组判断,特遣支队尽管没有被确认是台湾军舰,但已引起解放军的高度关注,于是立即电告胡嘉恒,可胡并未作出反应,继续按原计划将一艘M-2 橡皮艇及7&名情报人员放下,然后指示两舰在指定的航路上巡弋。& & 8 月6 日0 时30分,台湾通信站再次监听到解放军雷达站的报告,称目标为台湾海军的“剑门”号和“章江”号。1 时50分,“剑门”号报告,已与解放军的鱼雷快艇交火。& & 海战打响后,解放军的鱼雷快艇集中攻击“章江”号,“剑门”号则用3 英寸炮攻击鱼雷快艇。但此时“章江”号忽然起火,旋即沉没。& & 4 时58分,3 艘鱼雷快艇再次高速接近“剑门”号,战况非常激烈,电信室窃听到某鱼雷快艇报告称:“已打了25毫米炮弹共25箱。”随后,“剑门”号连中3 枚鱼雷,尾部发生爆炸,立即沉没。& & 8 月6 日7 时左右,刘广凯接到黎玉玺的电话,说“章江”号情况不妙,似已发生意外,请快速处理。8 时30分左右,刘广凯才获悉胡嘉恒于5 时10分发来的电报,内容是:“‘剑门’舰已整备完妥,准备再战。该舰舰体完好,迄无伤亡。”& & 随后,蒋介石在阳明山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战情。当他询问战况时,刘广凯只能将胡嘉恒的电报内容复述一遍,而对已经结束的海战结果毫无所知。直到下午,刘广凯才乘飞机前往左营,了解情况。18时左右,刘广凯突然听到大陆广播,说解放军驻汕头的海军部队于该日凌晨及拂晓,在东山海面附近分别将“章江”和“剑门”两舰击沉,俘虏官兵若干人。& & 海军“总司令”黯然下台& & 多位台海军将领在回忆中都提到,冯启聪在率督导组南下左营之前,曾指示一名督导官通知空军“总司令部”的“擎天作业室”,希望空军能适时予以配合。然而,当8 月6 日海战打响后,空军竟声称不知道“海啸一号”计划。两个多小时以后,他们才匆忙派飞机增援。6 时35分,4 架F-100 战机从屏东机场起飞,于7 时12分到达海战区域,可为时已晚。“剑门”和“章江”两舰踪影全无,海面上只留下一片漂浮物。& & “八六”海战发生后,台湾岛内的报纸连续3 天以头号新闻刊登海战经过,使刘广凯感到了巨大的压力。8 月11日,他携带辞呈面见蒋介石。蒋对他说:“此次海战损失了‘剑门’、‘章江’两舰,倒无所谓,而损失了200 多个官兵,我很痛心。今天你能够引咎辞职,不委过于部属,我深为感动。经我郑重考虑之后,惟恐舆论方面对你不利起见,乃姑准你辞职。”& & 8 月18日上午,台“国防部长”蒋经国亲自上门安慰刘广凯。刘广凯无可奈何地说:“命该如此,其又奈之何也!”就这样,刚接任海军“总司令”5 个多月的刘广凯黯然下台。& & 解放军海军护卫艇、鱼雷艇编队以小艇打千吨大舰取胜原因主要有3 条:1 ,掌握交战双方信息,制定“放到近岸,协同出击,各个出破”的战术;2 ,不怕牺牲,冒死逼近几百米处的敌舰火力死角决战;3 ,以攻为守,充分利用近岸地形和渔船掩护伏出,以夜战抵消敌制空权。& & 此次海战是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对台湾国民党海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使海峡两岸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标志着国民党海军在台湾海峡的军事优势已成为过去。& & 目前,大陆与台湾地区之间的包机直航已全面展开,这标志着两岸经贸和人员交流更为紧密。不过,具有军方背景的台湾《青年日报》却在10月10日称,两岸直航势必触及台湾“国防”最敏感的神经——台海中线问题,故必须以“国家安全”为最高原则。台海中线这一概念由何而来?台湾《全球防卫杂志》2008年8 月号载文对此进行了报道。& & 驻台美军最早提出& & 文章指出,台海中线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半个世纪前。& & 1955年,美国空军第13特遣队正式参与“协防”台湾,并在海峡上空划定一条防空警戒线,该线后来以美国空军首任驻台司令戴维斯准将命名。美军1958年9 月17日颁布的作战条令就曾规定:“经判定为敌机,且若该机飞越" 戴维斯线" 以东时,即认为存在敌对行为,将予迎击并歼灭之……”& & 然而,台军多年来对台海中线却一直刻意回避。直到2004年5 月间,时任“国防部长”的李杰接受“立法院”质询时,才首次公布这条线的具体位置。事实上,台海中线又分为空军与海军使用两种:前者由北纬27度、东经122 度至北纬23度、东经118 度;后者由北纬26度30分、东经121 度23分至北纬23度17分、东经117 度51分,中段还带有一定弯折。& & 据分析,台湾军方公布的上述坐标,源于当初的台美共同防卫计划“乐成联盟作战计划”,该计划根据《台美共同防御条约》制订,并随时间推移定期更新,1979年才告废弃。所以严格说来,今日的台海中线已非“戴维斯线”,而是台美双方根据原始的“戴维斯线”,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逐步修订所得。& & 海战惨败迫台接受& & 根据前述美军作战条令,可知“戴维斯线”在1958年金门炮战时即已存在,台湾海空军也对此知情。不过,美军当时没有刻意限制台军战机和军舰的活动范围。换言之,此时的“台海中线”并非台军在海峡活动的西界。否则,就不会有1965年5 月1 日的“东引海战”、同年8 月6 日的“八六海战”乃至1967年1 月13日在金门附近爆发的“一一三空战”,这三次战斗均发生在中线以西靠近大陆一侧。& & 那么,台海中线究竟从何时起成为台军巡逻的正式边界呢?在台“国防部”编辑出版的《国光计划——口述历史》一书中,多位台军退役将领表示,1965年“八六海战”的惨败,是台海形势的重要转折点。1965年夏,蒋介石决定“反攻大陆”,并提前实施各项配合行动,“八六海战”就是在对潮汕地区进行侦察时爆发。但由于此战完全失败(编者注:台军两艘战舰被击沉),蒋介石“反攻作战”的信心受到了严重打击。& & 此后,台方的作战方针便逐步由“反攻大陆”转变为“防卫台澎金马”。所以,美国如在60年代末向台军提出“不过中线”的建议,被接受的可能性相当大。这也许就是“一一三空战”成为台海最后一场交火的原因(编者注:台军此役损失战机1 架)。当然这一原则也存在例外,像对大陆东南沿海的侦察和“外岛”护航等任务,台军仍在持续进行。& & 八六海战参战部队有哪些部队?& & 南海舰队得到台湾国民党军派出的两艘“猎潜舰”出航的情报后,即判断:敌舰可能在东山岛海进行偷袭或对大陆渔民进行“心战”活动。南海舰队指挥员立即向总参谋部上报了“放至近岸、协同突击、一一击破”的作战方案,得到总参批准。汕头水警区护卫艇41大队护卫艇4 艘、快艇11大队鱼雷艇4 艘组成突击编队,指挥员是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和参谋长王锦。& & 1965年8 月5 日17时45分,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接到通报:国民党海军两艘猎潜舰由台湾左营港出航。  自从1962年台湾当局猖狂叫嚣“反攻大陆”,被大陆军民严阵以待的军事行动粉碎后,台湾当局便掀起以小股武装窜扰大陆的高潮。然而,不管是空投着陆的武装特务,还是从海上实施“武装渗透”偷袭的小股武装,以及“两栖突击”的特种突击队,都连遭复灭的命运。1963年下半年,国民党军采取新的招数:组建“海上袭击队”(又称“海狼队”),以“海狼艇”在海上袭击人民解放军的舰艇和大陆渔民渔船,企图在海上打出一条通道,并搜集情报和进行“心战”活动。但是,“海狼队”每每行动,都遭到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沉重打击,连人带艇船有来无回,葬身海底。  1965年,台湾国民党军掀起的袭扰大陆活动已进入第四个年头。在利用小型船艇进行的小股袭扰活动连续被挫败后,为鼓舞士气,扩大影响,1965年下半年开始,台湾国民党军动用大型海军战斗舰艇,在海上进行袭扰行动。  南海舰队得到台湾国民党军派出的两艘“猎潜舰”出航的情报后,即判断:敌舰可能在东山岛海进行偷袭或对大陆渔民进行“心战”活动。南海舰队指挥员立即向总参谋部上报了“放至近岸、协同突击、一一击破”的作战方案,得到总参批准。汕头水警区护卫艇41大队护卫艇4 艘、快艇11大队鱼雷艇4 艘组成突击编队,指挥员是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和参谋长王锦。  8 月5 日21时至24时,人民解放军参战各编队舰艇分别起航,驶往预定歼敌海区。6 日1 时42分,国民党军海军“剑门”、“章江”两舰凭其火炮射程远,先机向护卫艇开炮,孔照年下令“准备射击”。人民解放军海军突击编队各艇求战心切,误将口令听成“射击”,借敌炮射击火光向敌舰猛烈射击。孔照年及时下令制止。艇队展开战斗队形接敌。当看清敌舰桅杆时,下令各艇一齐射击。人民解放军海军突击编队连续两次突击和抵近射击,压制了敌舰炮火,将敌两舰分开。敌舰“剑门”号一面还击,一面向东规避:“章江”号被4 艘护卫艇紧紧咬住,人民海军护卫艇从500 米与敌同航向射击,直打到100 米以内。“章江”号中弹起火。慌忙逃窜,人民解放军海军突击编第589 、601 艇加速冲击堵击,611 号艇勇猛追打“章江”舰。但这时611 号艇正好位于己方艇队与国民党海军“章江”号舰之间,在猛烈的炮火中,误被己方炮弹击中。接着又被“章江”号击中,人员伤亡过半,3 部主机被打坏,前舱进水。但611 艇仍坚持战斗。轮机兵麦贤得头部被弹片击中,失去知觉。当他苏醒后,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坚守在主机旁边。在前面堵击“章江”号的601 艇,也中弹4 发。艇长吴广维头部中弹倒在指挥位置上,还连连喊“打!”直到英勇牺牲。王瑞昌立即接替指挥,继续战斗。敌舰“章江”号在人民海军艇队的攻击下,此时已遍体鳞伤,失去抵抗能力,起火爆炸,于3 时33分沉没于东山岛东南约24.7海里处。人民海军突击编队第611 艇自航返回基地。  击沉“章江”号后,经总参谋部批准,人民海军编队于3 时43分,对“剑门”号实施攻击。5 时10分接敌后,各舰艇集中火力猛烈射击,“剑门”号当即中弹起火。5 时20分,解放军编队快艇第二梯队在高速护卫舰的掩护下,接敌2 至3 链施放鱼雷,命中3 条,“剑门”号随即沉没。  此次战斗,自解放军海军艇队出航到返回基地,历时12小时45分,与敌战斗持续3 小时43分。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海军最大一次海上歼灭战斗的胜利,生俘“剑门”舰舰长王蕴山以下34名。参战部队英勇作战,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授予麦贤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海军授予611 号护卫艇、119号鱼雷艇“海上英雄艇”、“英雄快艇”称号。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高度评价这次海战的胜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接见了“八六”海战部分作战有功人员,陈毅副总理亲临前线,慰问参战官兵。& & 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派& & 1965年8 月6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所属部队在福建省东山岛以东海域,击沉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2 舰的海战。8 月5 日晨,台湾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 舰队的“剑门”号和“章江”号2 猎潜舰,由台湾左营港出航,傍晚驶至福建省东山岛东南兄弟屿海域,企图输送特务登陆内潜。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鱼雷艇、护卫艇部队迅速作好战斗准备,组成鱼雷艇、护卫艇编队。23时13分,该编队遵照舰队命令出击。6 日1 时50分,“剑门”号、“章江”号首先开火,双方随即展开激战。人民海军编队集中优势兵力,猛烈攻击,3 时30分先将“章江”号击沉;5 时22分,又将“剑门”号击沉。海战结束。在人民空军的掩护下,编队安全返航。战斗结果:国民党海军猎潜舰2 艘被击沉,少将司令胡嘉恒以下170 余人被击毙,33人被俘虏。  此次战斗,是人民海军的快速轻型舰艇编队,以近战夜战密切协同进行的歼灭战,对台湾国民党海军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通令嘉奖南海舰队参战部队,并授予麦贤得“战斗英雄”称号;人民解放军海军分别授予611 号护卫艇以“海上英雄艇”、119 号鱼雷艇以“英雄快艇”称号& & 汕头水警区护卫艇41大队护卫艇4 艘、快艇11大队鱼雷艇4 艘& & 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汕头水警区护卫艇41大队护卫艇、快艇11大队鱼雷艇组成突击编队)和国民党海军(“海上袭击队”又称“海狼队”)& & 我舰艇部队正在返航途中,南海舰队召开了紧急的党委常委会。大家分析了敌情,认为这次海战与过去的几次海战都不同。前几次敌船都是伪装成渔船,这次来犯之敌是蒋介石的美制军舰,“章江”号近500 多吨,“剑门”号有1200多吨。蒋介石错误地认为我们的海军只能打船,不能打舰,认为他的舰艇吨位比我舰的大,火力比我们强。国民党训练基地的少将指挥官说:他有三次来犯。由于我方人为的原因,造成人为的事故,使他三次逃回并产生了侥幸心理,这次他没有伪装,乘军舰来向我进犯。结果,我经七个小时的战斗,打得他舰沉人亡,葬身鱼腹。我们认为,敌人决不会甘心的,他会伺机从海上、空中来向我反扑,我们要准备迎击他们。毛主席高度评价“八六海战”“仗打得好,电报也写得好”& & 50年前,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军队秘密计划反攻大陆,蒋介石拟定“国光计划”,为了不让美方知道,秘密的在台北县三峡山区设置一个“国光作业室”当作指挥总部,动员三军两百多位精锐一起研拟反攻作战计划,但是八六海战造成200 名官兵殉难之后,蒋介石已经了解反攻大陆已不可为,“国光作业室”逐渐被荒废。& & 台湾“东森新闻”报道称,大门口没有人站岗,只有一台摄影对讲机,连个门牌也看不到,根本不晓得这个地方是哪里,一辆挂着军用车牌的小货车缓慢开进园区,似乎是台军用地,这里很有可能就是50年前反攻大陆的指挥中心。& & 配合“国光计划”,取名叫做“国光作业室”,1961年4 月1 日成立,由当时的朱元琮中将担任主任,动员三军207 位精锐通通加入研拟反攻计划的行列,预备演习后逐一发动执行,就在4 年后的8 月6 日,海军舰艇运送特战人员在大陆沿海侦查登陆情报,对大陆东山岛周围目标进行突击,企图摧毁解放军雷达,捕捉俘虏,获取情报,此计划被命名为“海啸一号”,却在遭到大陆鱼雷袭击下,“章江”、“剑门”两舰先后被击沉,将近两百名官兵丧命。& & 50年前“国光计划”手稿将从5 月1 日起在后慈湖战备办公室首度曝光,整个反攻大陆的计划中,以八六海战一役台军最悲惨,失败原因竟然是空军摆乌龙,原来在54年8 月6 日海战爆发前,备役海军中将徐学海亲自将海军作战计划交给空军擎天作业室,竟然忘记转交空军作战司令部,等海军申请空援时才发现空军完全状况外,等到战机飞到汕头海域时,才发现章江、剑门两舰已经不见了。& & 至于乌坵海战,系发生日,当时国民党军队的两艘军舰山海舰、临淮舰由澎湖马公驶向乌坵执行伤员接运任务,于乌坵南方海面10浬处,遭遇大陆鱼雷快艇4 艘、快速炮艇7 艘及PF一艘共12艘,分作各6 艘两批分别包围山海舰与临淮舰,双方激烈作战,隔日11月14日,临淮舰寡不敌众,先后被击两枚鱼雷后沉没,山海舰以寡敌众继续作战,一面驶近乌坵泊地,双方冲突才告结束。& & 其实蒋介石已经从反攻大陆的美梦中醒了过来,“国光作业”室逐渐被荒废,最后在1972年裁撤并入“国防部”,让这个反攻指挥部正式走入历史。当时也参与计划的前台军海军总司令部舰管室主任雷学明,2006年接受电视新闻独家专访时,回想起当年在八六海战牺牲的同袍,不禁哽咽落泪,雷学明说,虽然“国光计划”后来喊停,但是当年三军精英在山区挑灯夜战拟定计划的那一段日子,可是士气高昂。& & 1965年6 月17日,蒋介石还召集军官,要大家有“为国牺牲”的准备。雷学明转述,蒋中正说执行你们的任务,你们的家眷、你们后面的后代我蒋中正我会负责照顾。雷学明说,近两百人罹难的八六海战,并不是国民党军队反攻大陆国光计划的一部份,却是让“国光计划”喊停的原因之一,他当时在海军担任参谋参与了“国光计划”,为了反攻大陆,台军三军精英可是在克难的环境里秘密作业。& & 揭秘“八六”国共海战谜团& & 1965年国共海军发生的“八六”海战,对台军来说,不单纯是一场败仗,更是一个因台当局极力回避而颇具神秘色彩的事件。近年来,随着档案资料的解密和有关将领的回忆相继公开,笼罩在这场海战背后的谜团被逐一解开。& & “剑门”号当了替死鬼& & 1965年7 月,台当局为配合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制订,指示海军派军舰运送特别情报队,对大陆东山岛周围目标进行突击,企图摧毁解放军雷达,捕捉俘虏,获取情报。此计划被命名为“海啸一号”。& & 为此,台海军专门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督导组,负责协调。督导组组长为台海军“副总司令”冯启聪中将。7 月30日,冯启聪决定派“太康”号和“章江”号军舰,组成“海啸特遣支队”,由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担任指挥官。然而,由于“太康”号意外出现故障,“剑门”号临时取而代之。& & “太康”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为1150吨的护航驱逐舰,总体火力较强,“章江”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为280 吨的驱潜舰,总体火力较弱。两舰组成特遣支队意在取长补短。可是不巧,“太康”号在7 月底赴马祖海域执行任务时,声呐音鼓护罩不慎被撞坏,美国顾问团认定此舰需要维修。冯启聪立即决定,让标准排水量为890 吨的巡逻舰“剑门”号接替“太康”号执行“海啸一号”计划。& & 作战计划漏洞百出& & “海啸一号”作战任务是由台“国防部”下达给海军的,然而,海军对这一计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海军“总司令”刘广凯因在左营的海军参谋大学主持“三军”干部参加的兵棋推演,没有具体参与这一计划的制订。当他意识到必须过问时,却遭到“副参谋总长”黎玉玺的干扰。8 月4 日中午兵棋推演结束,刘广凯深感“海啸一号”关系重大,便立即乘飞机前往台北的督导组总部。可此时,督导组在冯启聪的率领下,已乘火车南下,进驻左营。正副“总司令”错过了会面的机会。& & 刘广凯审阅了“海啸一号”的实施方案,发现问题不少,认为计划应重拟。当他得知特遣支队已于8 月5 日凌晨6 时自左营出发时,立即命令作战助理参谋长许承功少将,通知特遣支队返回左营,等候命令。可许承功无奈地告诉刘广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昨天接国防部作战参谋次长朱元琮中将的电话,特遣支队依照上级的限期,务必于8 月6 日凌晨到达目标区,所以现在不能回航。”刘广凯听后,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在计划书上批了一个“阅”字。& & 八六海战双方的军备差别& & 剑门“号(编号 65 )原系美国”海衙“级舰队扫雷舰(大型、钢壳)”巨&嘴鸟“号(编号M S F-387 ),于1965年4 月驶抵台湾。标准排水量890 吨,满载排水量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4 门,雷达1 部。& & “章江”号(编号118 )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舰 P C-1232 号,标准排水量280吨,满载排水量450 吨,一般航速每小时14节,最大航速每小时20节,舰上有76.2毫米炮1 门,40毫米炮1 门,20毫米炮5 门,火箭(组)76.2毫米1 座,深水炸&弹投射器 4座,雷达1 部。& & P —4 级鱼雷快艇,此种以铝合金为艇体的快艇长19.3米,宽3.7 米,吃水1 米,B 型艇标准排水量20.74 吨,K 型艇标准排水量21吨,动力为2 台 M— 50&型柴油发动机,总功率2400马力,最高航速42节,续航力400 海里/13 节。配备为 2具 4 5 7毫米鱼雷发射管,鱼雷自重918 千克。& & P — 6级鱼雷快艇属木制艇壳滑行型艇体,长25.4米,宽6.2 米,吃水1.24米,标准排水量61.5吨,满载排水量66.5吨;动力为4 台M —50型柴油发动机共4800马力,最高航速43节,最大程800 千米,艇员15人。配备有533 毫米鱼雷发射管两具,用来发射53-39 型直航鱼雷,艇的首尾各设置1 座5 毫米双管炮,尾部还可以携带小型深水炸弹。鱼雷艇上间装有“秃头”平面搜索雷达一部。P —6 级鱼雷快艇的攻击威力和自卫能力比P — 4级艇大大增强,艇上的 25 毫米双&管舰炮可在攻击前压制敌舰火力,攻击后掩护撤退,提高了战斗的灵活性。& & 护卫艇41大队的598 、558 、601 、611 艇:& & 护卫艇长38.78 米,宽5.3 米,吃水1.4 米,标准排水量108.6 吨,正常排水量121.4 吨。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600 海里/17 节,作战半径200 海里。抗风力8 级,自给力7 昼夜,战斗定员36人。他的标准主机为四部轻 12 V - 180&高速柴油机,总功率4 ×1200马力。它的武器为设在首尾的2 座61式双联37毫米炮,中部两舷的2 座61式双链25毫米炮,带8 枚深水炸弹及烟幕释放器,并可携带6 枚锚 - 1型水雷。& & 揭秘八六海战:蒋介石听大陆广播才知战败& & 1965年国共海军发生的“八六”海战,对台军来说,不单纯是一场败仗,更是一个因极力回避而颇具神秘色彩的事件。近年来,随着档案数据的解密,以及当年与这场海战有关将领的回忆相继公开,笼罩在海战背后的谜团被逐一解开。& & 计划匆忙上马纰漏重重& & 1965年7 月,台湾当局为配合反攻大陆的“国光计划”的制订,指示海军派军舰,运送特别情报队,对大陆东山岛周围目标进行突击,企图摧毁解放军雷达,捕捉俘虏,获取情报。此计划被命名为“海啸一号”。& & 然而,海军对“海啸一号”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海军总司令刘广凯因在左营的海军参谋大学主持将领参加的兵棋推演,没有具体参与这一计划的制订。当他意识到必须过问时,却遭到副参谋总长黎玉玺的干扰。& & 8 月,刘广凯审阅了“海啸一号”的实施方案,发现问题不少,认为计划应重拟。当他得知特遣支队已于8 月5 日清晨6 时自左营出发时,立即命令作战助理参谋长许承功少将,通知特遣支队返回左营,等候命令。可许承功无奈地告诉刘广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昨接国防部作战参谋次长朱元琮中将的电话,特遣支队依照上级的限期,务必于8 月6 日凌晨到达目标区,所以现在不能回航。刘广凯听后,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在计划书上批了一个“阅”字。& & “明星”将领组合遭遇惨败& & “海啸一号”任务由国防部下达,台湾海军专门成立了由10人组成的督导组,负责协调。督导组组长为台湾海军副总司令冯启聪中将。7 月30日,冯启聪决定派太康号和章江号军舰,组成海啸特遣支队,由巡防第二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担任指挥官。& & 太康号是一艘标准排水量为1150吨的护航驱逐舰,总体火力较强。章江号总体火力较弱。两舰组成特遣支队意在取长补短。然而,由于太康号意外出现故障,而临时以剑门号代替。& & 可是,太康号在7 月底赴马祖海域执行任务时,声吶音鼓护罩不慎被撞坏,美国顾问团认定此舰需要维修。冯启聪立即决定,让标准排水量为890 吨的巡逻舰剑门号接替太康号执行“海啸一号”计划。& & 1965年8 月5 日清晨六点,台湾海军剑门和章江军舰,缓缓地驶出左营军港。舰上官兵除了看见六名神秘人物随舰出海外,并不知道他们即将面临一场海上恶战。& & 随着黑夜的来临,六名神秘客在下舱开始换装,换上了解放军的制服。此举招来一阵喧哗,剑门舰的一名战士还跑上舰桥向舰长咬耳朵,表示此次任务的保密的太厉害,连自己官兵都被蒙在鼓里。& & 这六名神秘客是特种部队人员,准备在福建东山附近抢滩渗透进大陆。这次作战计划的海上作战指挥官,由巡防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担任,特遣任务支队旗舰由剑门舰担任,舰长王韫山中校,章江号舰长为李准少校,三名军官是台湾海军公认的优秀将领,是同期同学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 特遣任务支队横渡海峡的路线,模拟着由高雄往香港的货轮航线。原本行动应极机密,但剑门和章江尚未跨越海峡中线,即已遭中共设于厦门口外的青山雷达站钉梢。& & 15时12分,台湾方面截获了解放军青山雷达站发出的三次报告,报告称“发现不明目标,可能是美国军舰”。计划督导组判断,特遣支队尽管没有被确认是台湾军舰,但已引起中共军队的高度关注,于是立即电告胡嘉恒,可胡并未作出反应。& & 8 月6 日0 时30分,台湾通信站再次监听到解放军雷达站的报告,称目标为台湾海军的剑门号和章江号。1 时50分,剑门号报告,已与解放军的鱼雷快艇交火。海战打响后,在解放军的鱼雷快艇攻击下,章江号及剑门号先后被击沉。& & 剑门号舰长王韫山后与该舰33名官兵被共军捞起俘虏,其余官兵170 余人全部死亡,只有一名特种部队因深谙水性故未被俘虏,隔天被外籍商船救起后送往香港转回台湾。被俘之剑门台籍士官兵,多数于伤愈后愿意还乡。台湾国防部在金门海域接收后,先送澎湖实施再教育数月,再分别遣返原籍。& & 据国民党的《中央日报》报道,此次海战,国民党海军伤亡整整两艘军舰近千官兵,逃回台湾的仅仅只有五名,还是伤痕累累,狼狈不堪。& & 听大陆广播才知两舰被击沉& & 在两舰被击沉的同时,蒋介石在阳明山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战情。当他询问战况时,刘广凯对已经结束的海战结果毫无所知。直到下午18时左右,刘广凯听到大陆广播,才知道章江和剑门两舰被解放军的汕头海军击沉,俘虏官兵若干人。& & 多位台海军将领在回忆中都提到,冯启聪在率督导组南下左营之前,曾指示一名督导官通知空军总司令部的擎天作业室,希望空军能适时配合。然而,当8&月6 日海战打响后,空军竟声称不知道“海啸一号”计划。两个多小时后,他们才匆忙派飞机增援,可为时已晚,两战舰已被击沉,踪影全无。& & 海战发生后,台湾岛内的报纸连续三天以头号新闻刊登海战经过,使刘广凯感到巨大压力。8 月11日,他携带辞呈面见蒋介石。蒋对他说:“此次海战损失了剑门、章江两舰,倒无所谓,损失了那么多官兵,我很痛心。今天你能够引咎辞职,不委过于部属,我深为感动。经我郑重考虑之后,惟恐舆论方面对你不利起见,乃姑准你辞职。”之后,台湾国防部长蒋经国亲自上门安慰刘广凯。刘广凯无可奈何地说:“命该如此,其又奈之何也!”就这样,刚接任海军总司令五个多月的刘广凯黯然下台。& & 新建的中共海军自信大增& & 这次海战,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8 月7 日,美联社即发出报道:“美联社东京六日电中共海军渔船护航舰队,近日在其东南海前线击沉两艘中华民国猎潜舰。”& & 当时还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的《星岛日报》8 月7 日头版头条大字报道:“金门以南发生海战国军两炮舰遭中共舰艇围攻共方宣称击沉两猎潜舰”。日本、英国等国的报纸都迅速报道了此次海战的消息,并发表了相应的评论,认为中共海军正在逐步取得近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 &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中央各报在8 月18日,都在头版头条刊载了新华社播发的电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击沉台湾军舰的海军舰艇部队代表。毛泽东对海军代表说:“你们的战斗总结我看了,这一仗打得很好。近战、夜战是我们的光荣传统,过去我们就是用这种办法消灭敌人的。”& & 被击沉的战舰资料:& & “章江号”(编号118 )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艇PC1232号,1954年6 月由美国交给台湾海军,然后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280 吨(标准),全载450 吨,最大航速每小时20节,一般航速14节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一门,20毫米炮五门,火箭(组)76.2毫米一座,深水炸弹投射器四座,雷达一部。& & “剑门号”(编号65)原系美国“海鸦”级舰队扫雷舰(大型、钢壳)“巨嘴鸟”号(编号MSF387),由美国交给蒋介石集团,于1965年4 月驶抵台湾。这艘军舰排水量为890 吨(标准),全载1250吨,航速每小时18节(一节等于一海里),舰上有76.2毫米炮一门,40毫米炮四门,雷达一部。& & 台湾记载的“八六海战”& & 史海钩沉:台湾记载的“八六海战”& & 民国五十四年八月五日清晨六点,国府海军剑门和章江军舰,缓缓地驶出左营军港。舰上官兵除了看见六名神秘人物随舰出海外,并不晓得他们即将面临一场海上恶战……:& & 随着黑夜的来临,六名神秘客在下舱开始换装,穿上了人民解放军的制服。此举招来一阵喧哗,剑门舰的一名战士还跑上舰桥向舰长咬耳朵,表示此次任务的保密功夫,连自己官兵都被蒙在鼓里。& & 原来六名神秘客正是国军特种部队人员,准备在福建东山附近抢滩渗透敌后!这次作战计划的海上作战指挥官,由巡防舰队司令胡嘉恒少将担任,特遣任务支队旗舰由剑门军舰担任,舰长王韫山中校,僚舰章江军舰,舰长李准少校,三名军官是海军公认的优秀干部,是同期同学中最耀眼的:明日之星!& & 特遣任务支队横渡海峡的路线,模拟着由高雄往香港的货轮航线。原本行动应极机密,但剑门和章江尚未跨越海峡中线,即已遭中共设于厦门口外的青山雷达站钉梢。不论中共如此精准的情报从何而来,中共南海舰队的确已掌握情况,八月六日傍晚五时四十五分,南海舰队决定在东山海域迎击,派出快速炮艇四艘及鱼雷快艇六艘,定当晚九时出航,在外海会合待机。& & 特遣支队在晚间十一时已接近大陆沿岸,航向西南。此时剑门的雷达显示东山岛至南澳岛一带海面,渔船聚集、数以千计,非比寻常,王舰长特别提高了警觉。午夜十二时整,特遣支队按计划转向正北,剑门并减速准备放下小艇及特种部队。午夜零时三十分,南海舰队下达接战命令,但此:时混杂在渔船群中的中共艇队,因本身雷达设备不佳,再加上中共岸上指挥所未察觉目标已转向正北,竟使双方距离从四里被拉大到十四里。待发现错误后,鱼雷艇队和快速炮艇队已各自分散寻找目标。就当两个艇队快速运动时,剑门的雷达已能清楚的分辨哪些是快艇,哪些是渔船。无奈:剑门全速不过二十里,与中共快艇实在相去甚远。& & 午夜一时四十分,中共炮艇队已窜入剑门和章江的炮火射程内。冒着特遣支队的火网,炮艇队继续高速逼近以求进入本身火炮之有效射程。终于,距离五百公尺,每艘快艇上的两座双联三十七公厘快炮,和两座二十五公厘快炮,开使吐着火舌扫射,而章江、剑门的驾驶台和舱面炮位,:也陆续传出伤亡。就在敌方接近至一百公尺时,章江舰长李准作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双车进四、右满舵!”,意图急转冲向快艇将其撞沉。可惜快艇速度高,易于闪避,并未造成伤害,但章江的急转却使其本身陷于四艘炮艇的围剿,四艇以穿甲弹集火射击章江水线以下。凌晨三时三十分:,章江终究支撑不住沉没在东山岛东南约二十五里海底。& & 而共军伤亡也颇为惨重,六零一号艇伤亡十二员,艇长遭击毙;六一一号艇伤亡过半,内舱进水,弹药库中弹起火。& & 当章江被中共快艇咬住时,剑门已向东安全回避,旋因章江电讯中断而使两舰失去连络。剑门脱险后继续在外海来回搜索,尽管支队长胡嘉恒少将从茫茫大海中判定章江已遭不测,但指挥官的责任感促使他没有即刻撤出战场。中共岸上指挥所眼见剑徘徊外海,为求扩大战果,于晨三时三:十五分,又派遣五艘鱼雷快艇和一艘大型炮舰,自云澳出发。其中鱼雷快艇以四十二节高速驰援战场,而原先与章江纠缠的炮艇,也在清晨四时十分奉令全速向剑门追击。在炮艇距离剑门一万二千码时,剑门的三寸炮弹盖了下来;距离八千码时,剑门的四零公厘炮和二十公厘炮也加入,构成火网阻击。中共炮艇只顾硬冲,不作还击,直到距离仅二百码时,炮艇火力齐放,不到四分钟,剑门炮火明显减弱。更不幸的是此时位于驾驶台前端的二零炮预备弹药箱中弹,站在驾驶台旁的胡少将当场被炸身亡,王舰长虽然遍体鳞伤,但仍苦撑指挥战斗。清晨五时二十分,自云澳赶来:的五艘鱼雷艇进入攻击位置,剑门在中雷三枚后两分钟,带着浓烟烈火迅速下沉在东山岛东南约三十八里海底。剑门王舰长后与该舰三十三名官兵被共军捞起俘虏,其余官兵一百七十余人全部身殉,只有一名特种部队因深谙水性故未被俘虏,隔天被外籍商船救起后送往香港转回台湾。后记:1 ,被俘之剑门台籍士官兵,多数于伤愈后愿意还乡。国防部在金门海域接收后,先送澎湖实施再教育数月,再分别遣返原籍。& & 2 ,王舰长之弟也在国府空军担任飞官,于八六海战前执行作战任务殉职,一门英烈尽忠党国,令人不胜欷嘘!& & 《沧海》里的八六海战与历史之差别& & 1 ,剧中显示是人民海军指战员当机立断,断定国军前往5 号海域,遂无视预案里的4 号海域,提前前往拦截。这体现了我军指战员高明的战场判断力。然而,历史上却是我方提前得知国军计划,预先以大量鱼雷艇在海域设伏。因此,这场胜利实际上仍要归功于预案。& & 2 ,剧中显示,人民海军护卫艇编队在黑夜中发现不明船只,打出灯光信号询问敌友。国军指挥官看见灯光信号之后,竟然称“这是他们的秘密武器,我们以静制动”,不开炮也不打探照灯,实在是愚蠢至极。海军国际惯例:夜战通讯手段有两种- 信号灯与电台。夜间战斗状态,如遇不明船只发来灯光信号,只要不是我方的暗号,一律开炮还击。参考日德兰海战德国驱逐舰的做法。剧中却让国军指挥官成了一个愚蠢的小丑。那么历史上呢?如下:& & “ 7日 0000 ,兩艦按計畫已轉向正北,劍門軍艦減速並準備放小艇及下卸特種部隊人員,即喬裝人民解放軍者。船位約在兄弟嶼東南方三浬半。分別混雜在漁船群中的中共快速砲艇隊與魚雷艇隊,因受本身電子偵測裝備限制,多數快艇沒有雷達裝置,即使領導艇有雷達,也因艇身低矮,效用不大。艇隊接敵運動,統由岸上指揮所指揮.0030 ,中共岸上指揮所沒有察覺劍門軍艦與章江軍艦已轉向北,下達接敵命令,引導兩個艇隊向外海迂迴攔截,彼此背道而馳,原先雙方距離 4浬,竟被拉遠到 14 浬,中共魚雷快艇隊被拋開更遠,中共海軍幾乎空忙一場。等到發現錯誤,快速砲艇隊指揮員已失去魚雷快艇隊的接觸,他決定單獨接受岸上指揮所引導,回頭追擊。當兩個艇隊快速運動時,劍門軍艦的雷達屏幕上清晰可見,分辨得出那些是快艇,那些是漁船。”& & 虽然国军这两艘船很垃圾,但好歹装备了雷达,并没有出现什么认为人民海军有秘密武器的情况。& & 3 ,剧中人民海军以区区几艘护卫艇,击败了有三艘“驱逐舰”的国军舰队,真是以弱胜强,所向无敌。可惜的是,历史上却并非如此。且看历史上双方的战斗力量对比:& & 人民海军:& & “会议还决定:以护卫艇41大队的4 艘高速护卫艇、鱼雷快艇11大队的6 艘鱼雷快艇组成海上突击编队,以161 号炮艇和另5 艘鱼雷艇为支援兵力;由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孔照年和参谋长王锦担负此次海上作战指挥。”& & 可见,实际参加战斗的有4 艘护卫艇与6 艘鱼雷艇。4 艘护卫艇为上海级(062 ),合计火力为:16门37毫米炮,16门25毫米炮。6 艘鱼雷艇为P-6 型,合计火力为:12门25毫米炮,12具533 毫米鱼雷管。总计:16门37毫米炮,28门25毫米炮,12具鱼雷管。& & 再来看看国军:& & “剑门”号,大型猎潜舰。标准排水量890 吨,全载1250吨,航速每小时18海里,舰上装备有1 门76.2毫米炮、4 门40毫米炮和1 部雷达。这艘军舰原名“巨嘴鸟”号,为美国海军舰艇,3 个多月前才由美国驶抵台湾。& & “章江”号,小型猎潜舰。标准排水量280 吨,全载450 吨,航速每小时14海里,最大航速可达每小时20海里,舰上装备有1 门76.2毫米炮、1 门40毫米炮、5 门20毫米炮、1 座76.2毫米火箭(组)、4 座深水炸弹投射器及1 部雷达。这艘军舰原系美国海军猎潜舰,1954年6 月由美国驶抵台湾后编入国民党海军,作为巡防第2 舰队的旗舰。& & 可见,国军的力量并不是什么三艘“驱逐舰”,而是两艘反潜舰。剑门号890吨的标排及1 门76.2毫米炮还说是“驱逐舰”就是个笑话……一战英国的K 级驱逐舰都比这个强,更不用说那可怜的18节航速,据我所知还没有哪个国家把如此低航速的船定义为“驱逐舰”的。章江则更差,不提也罢。& & 下面来看看火力,国军两艘船合计,火力是:2 门76.2毫米炮,2 门40毫米炮,10门25毫米炮。& & 除了2 门76.2毫米炮有射程优势外,国军对比人民海军在实力上处于全面下风。而由于国军炮术太垃圾,这个优势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剧中人民海军护卫艇冒着国军火力拼死前进,历史上确有其事。这可以说是十分英勇的的战斗精神。然而,这也得益于国军的炮力不足。剧中人民海军护卫艇连续中弹,但却没有一艘被击沉。换作是真正的驱逐舰,如美国的弗莱彻级,以5 英寸舰炮射击,护卫艇也好鱼雷艇也好恐怕都要沉入海底。& & 4 ,历史上八六海战胜利主要得益于情报侦查工作出色,以及派遣优势力量伏击歼灭敌人的正确决策。战术上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剧中的所谓的从毛主席那里学来的“海上拼刺刀”之新型战法,纯属有意夸张歌颂。自南北战争,甲午战争以来海战史上就不缺& & 八六海战汕头水警区三个主要指挥员简介& & 孔照年,1925年生,山东平阴人。1940年参加八路军,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冀鲁豫军区连副指导员。江汉军区独立旅连长。参加了中原突围和高山铺、荆门、西南等战役。曾立大功三次。1950年后,任营长,团参谋长,海军舰艇大队长。1960年毕业于海军学院基本系。1965年任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时,率舰艇编队在" 八六" 海战中,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猎潜舰,所部受到国防部通令嘉奖。后任海军水警区司令员、海军基地副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海军舰队副司令员。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 孔照年 1925 年10月26日出生,山东省平阴县刁山坡镇孔集村人。幼时在家读过三年私塾。1940年9 月参加山东省东阿县抗日游击队三大队。1941年1 月整编到八路军冀鲁豫军区8 团。194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省东阿县游击3 大队战士,冀鲁豫军区第8 军分区8 团3 连战士、副班长、班长,第8 军分区8 团轮训队班长、3 连班长,第12军分区8 团3 连文化干事。1945年6 月起任第12军分区西商大队副政治指导员。1944年冬,所在团奉命南下创建豫中抗日根据地。1945年8 月,编入中原军区1 纵队2 旅4 团。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1月起任冀鲁豫军区第12军分区8 团3 连副政治指导员。1946年6 月,国民党进攻中原根据地,所在团5 次当前卫,5 次当后卫,于8 月突围到鄂西北房山地区,就地开展创建鄂西北根据地。1946年8 月起任新四军第5 师1 纵队2 旅4 团1 连工作员。1947年6 月起任江汉军区独立旅4 团6 连副政治指导员,1947年10月起任中原独立旅第4 团6 连连长。9 月,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参加了清水河、高山铺歼灭国民党40师和82旅阻击战,全歼国民党40师和82旅,全连俘虏敌人300余人。1947年12月,历任江汉军区独立旅第1 团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1949年7 月起任湖北军区独立1 师1 团轮训队队长。参加了二进大别山、中原突围和高山铺、荆门、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曾立大功三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 月至5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1 师1 团管理参谋,1950年5 月至9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1 师1 团3 营副营长,1950年9 月至1951年4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独立1 师1 团3 营营长。1951年4 月至1952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恩施分区独1 团参谋长。1951年冬由陆军调到人民海军。1952年1 月至1953年9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万虎独立水警区巡逻艇大队参谋长。1953年9 月至1955年3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万虎独立水警区巡逻艇大队副大队长。1955年3 月至1956年5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万虎独立水警区巡逻艇大队大队长。1956年5 月至1958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巡逻艇大队大队长。1958年8 月至1961年8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1961年8 月至1964年2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猎潜艇大队大队长。1964年2 月至8&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汕头水警区参谋长。1964年8 月至1969年5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1965年8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时,率舰艇编队在“八六”海战中担任海上总指挥,一举击沉台湾国民党海军大型猎潜艇“剑门”和“章江”号。1969年5 月至1970年1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汕头水警区司令员。1970年1 月1973年7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广州基地副司令员(未有司令到职)。1973年7 月至1979年10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海军党委常委(1973年12月起)。1979年10月至1983年8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学院副院长。1983年8 月至1985年8 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副司令员。1989年8 月离休。是中共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1962年6 月晋升为海军中校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1989年6&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 刘墨卿,山东临清人。1937年参加山东范筑先部第十支队。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八路军筑先纵队营长、一二九师团参谋长、晋冀豫军区副团长、第二野战军团长。参加了邯郸、进军大别山、渡江、西南等战役。1950年后,任师参谋长,海军工程部处长、副部长,中南军区海军工程部部长,海军舰队副参谋长。1961年入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后历任海军汕头水警区令员,海军南海舰队参谋长、副司令员。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5 年大校。& & 港九大队的海上中队愈战愈勇,但很少人知道部分香港海上游击队员,成为后来新中国的海军骨干,立下了赫赫战功。& & 前港九大队海上中队队长王锦是中国海军传奇人物,他16岁加入游击队,以「槽仔船」大战日军巡逻炮艇,1965年著名的「八六海战」他在「海上先锋艇」指挥海战,大败台湾美制军舰。这只战艇现在是驻港部队海军舰艇大队的一员。& & 海上蛟龙—王锦:从海上游击战到八。六海战& & 提要:海上游击战是香港游击战的主要特点,而王锦(1923年- )是港九大队海上中队的重要干部,他的一生也反映了中共将领的成长历程。初小程度的王锦,16岁加入游击队,19岁协助建立海上队,21岁任中队长。新中国建立後,到南京海军学院学习。42岁时於" 八。六海战" 一役,指挥舰队歼灭两艘吨位比他座舰大十倍的美制战舰,撰写了新中国海军从海上游击队到正规海军的历史性一页。& & 王锦是其中一个令人尊敬的游击战士,他在1923年2 月出生,广东东莞厚街北社村人,父亲业小贩,母织草席贩卖。7 岁时读小学,至11岁读小学四年级时,因父病逝而停学。王锦需帮助家计,13岁开始干各种散杂工,最後在厚街新纪元茶楼工作。1938年日军侵占广东,时年15岁的王锦见日军经常到茶楼挟持女招待员轮奸,因而义愤填膺,誓要把日本侵略者驱逐离国土。其时东莞有抗日游击队活动,王锦在爱国人士和中共地下党的鼓励下,日之後与两位朋友到大王岭参加了曾生领导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後名为东江纵队),编入第三大队虎门彭沃中队,在东莞,宝安一带抗击日伪军。有时一天作战一,两次,经常转移阵地,睡在山头,食一顿饿一顿,生活虽然非常艰苦,王锦都坚持下来。1941年在东莞大岭山附近打了数场仗,後由曾生大队长带领王锦等两个中队到宝安县石桥坑山上驻守。香港沦陷时,1942年1 月王锦从彭沃中队抽调出到九龙西贡,与在西贡的短枪队一起拯救文化界人士,扫荡土匪,打击日伪,後负责组织海上队,率部多次与日军血战,以弱胜强,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抗战胜利後,率部到盐田改编,随即北撤烟台,参加华东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後曾调渤海军区海防总队,海上部队工作一段时间。後调回两广纵队,参加济南,淮海等战役,至南下广东,转战南下,1950年5 月率炮兵营协同131 师解放青洲,牛头,大小万山,白沥,竹州,黄茅等岛屿。新中国海军成立後,在" 八。六海战" ,一战击沉两艘大型美制军舰。& & 王锦以小学文化程度,从一名小游击队员,累积战功晋升至汕头、川岛两个水警区参谋长副司令;从率领两三艘船只的海上游击战,到指挥十馀艘艇舰规模的大海战。先後获颁"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 ," 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并曾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两次接见,还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台参加国庆观礼。新中国海军的一个重要人物与香港有这麼密切关系,我们所有香港同胞与有荣焉!& & 港九大队海上队在王锦指挥下,仅从1944年8 月至1945年8 月的一年时间里,在海上几次主要战斗的战绩是:缴获敌船八条,其中机动船两条,木船六条,并炸沉四条。缴获敌走私船:木船四条,其中炸沉一条。俘敌:63人,其中中国伪船员25人。毙敌:65人,其中黄竹角25人,水头沙两人,大浪口38人。缴获各种武器:轻机枪三挺,冲锋枪四支,步枪36支,手枪四支,电台一部,指挥刀一把,山炮一门。缴获走私物资:高丽参四百多斤,盐五百多吨。以上物品既解决了东江纵队当时物资短缺,特别是药品,医药器材,军需用品等的困难,也解决了经济上的困难。& & 抗战胜利,22岁的王锦把海上中队带到盐田交给陈志贤,陈志贤将海上中队连人带船改编为护航大队,陈任大队长,驻於三门岛,王锦自己返回陆上。1946年,陈志贤因与林文虎关系欠佳,要求王锦重返护航大队协助工作,因王锦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烟台,没有留下。1946年6 月底,王锦等部队北撤烟台後,受当地群众热烈招待,情绪十分高涨,新四军张云逸知道东江纵队队员是广东人,不惯食面和馒头,设法弄来一批大米,使各人非常高兴。中共中央对这支部队特别照顾,先让他们学习政治,军事,技术等知识,再安排他们参加一些较次要的战斗。当时王锦被派送到华东军政大学学习。& & 东江纵队北撤时的2 ,400 人主要是军政干部,士兵很少。而国民党部队很多广东和广西士兵,故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两广纵队,一方面专门对付国民党的两广部队,同时可以把投降过来的两广士兵收编到一个语言合适的部队去。1947年8 月1 日,东江纵队改编为两广纵队,其後解放华南时,两广纵队便发展了很大作用。王锦等东江纵队战士北撤後,经过不断锻练,增加了很多军事知识,从游击战中慢慢掌握了阵地战,野战等正规战的经验,从打小仗慢慢能够打大仗了。中共中央为了保存两广纵队的实力,以备将来解放华南,打回广东,一般大仗都不用两广纵队参加。两广纵队主要参加的大战有1948年8 月解放济南,两广纵队配合其他部队进攻济南西部机场吴化文部队,战斗十天,济南全部解放,王耀武十万守军被歼;10月两广纵队参加淮海战役,这场大会战给两广纵队很大的考验和锻练,学识游击战和大兵团会战的分别。淮海战役後任职连长的王锦进炮兵学校学习,两广纵队编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叶飞部。王锦的炮兵部队的装备初时是山炮,进入广东後,接收了数门榴弹炮。这时已没有什麼大规模战斗,只是在罗浮山附近包围了国民党154 师,迫之投降。& & 建国之後,王锦主要参加两场海战,第一次是解放万山群岛。1950年国民党主力部队在大陆败退後,少数残部占据广东珠江口万山群岛,在桂山岛设立司令部,以护卫舰等舰艇组成海陆防线顽抗,并企图封锁珠江口。万山群岛东为香港,西为澳门,北通广州,战略地位重要。因此解放军决定解决海南岛战事之後,便对万山群岛用兵,由第四野战军44军131 师负责进攻。王锦当时27岁,指挥炮兵营,支援393 团作战,进攻万山群岛西边青洲,牛头,大马山,小马山等一带岛屿。另一个炮营则支援392 团进攻万山群岛东边桂山岛,檐杆山岛一带岛屿。& & 从1950年5 月25日开始,一直打到8 月1 日,共两个多月,比打淮海战役还要长。负责进攻的131 师,在小炮艇组成的江防部队和炮兵营的支援下,逐岛作战。王锦当时的任务是指挥炮兵,火力压制国民党舰艇,掩护393 团步兵登陆,并没有直接参加海战。& & 第二次是1965年八。六海战。1961年王锦38岁,到南京海军学院学习,在汕头海军水警区任参谋长,水警区属师单位。其时国民党舰艇经常输送小股特务到中国沿海地区骚扰,破坏,因此上级下令必须撤底消灭所有敌人,给以严厉打击。& & 八。六海战的战场位於福建东山岛以南,福建省近汕头边界,在两省的交界处,国民党企图用两艘战舰运送特务登陆破坏,但被雷达发现,南海舰队司令部下令水警区舰艇在海面上将之歼灭。汕头水警区41大队派出一艘四百吨的战舰(与国民党章江号同级)和四艘百馀吨的高速护卫快艇,每艘护卫艇上装有两条双管的37炮,两座25炮。另外,驻海明第11大队派出十一艘鱼雷快艇参加作战。鱼雷快艇是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退役下来的,每艇廿馀吨,配备两个鱼雷发射管。& & 8 月5 日晚,王锦参谋长与副司令员孔照年在汕头水警区出发,鱼雷快艇在海明出发。两舰队在汕头外之南澳岛云澳港集合,俟机行动。岸上雷达发现两艘敌舰行纵後,引导四艘高速快艇和六条鱼雷艇首先出击。两艘敌舰分别是美制的剑门号和章江号,剑门号是美制海鸥级扫雷舰,1965年4 月送给台湾,排水量1 ,250 吨,航速18海浬,有76.2毫米口径炮一门,40毫米炮四门。章江号是美制猎潜舰,排水量450 吨,航速20海浬,有76.2毫米口径炮一门,40毫米炮一门,20毫米炮五门。按照原来作战方案,先打大舰,再打小舰。结果因为晚上黑,视野欠佳,舰上雷达发现了小的章江号,便集中火力先消灭它。& & 战斗开始後,六艘鱼雷快艇展开攻击,海上黑暗,视野不良,有两艘鱼雷艇看到一个大黑影,以为是大敌舰,把四条鱼雷发射过去,发生猛烈爆炸後,大黑影仍然屹立不倒,再驶前看清楚,原来是个海岛。又有两艘鱼雷艇误把高速护卫艇为敌舰,将鱼雷发射过去,幸好艇速高避过。鱼雷全射空了,鱼雷快艇再无战斗力,於是王锦下令其返航,(武功自废一半)由四艘高速护卫艇独力战斗。当时两艘敌舰被高速护卫舰和鱼雷艇冲散,王锦乘此机会,下令四艘高速护卫艇集中全力围攻章江号。不久,章江号弹药库中弹发生爆炸,很快沉没。& & 南海舰队下令继续追歼敌大舰剑门号,剑门号见章江号被打沉,立即向江门岛逃走。岸上雷达指导王锦追击剑门号,这时高速护卫艇611 号受创,船舱进水深一米多,王锦遂命令它退出战斗返航,其馀三艘快艇继续追击剑门号。剑门号见护卫艇追来,立即用76炮,40炮,20炮开火猛轰,王锦所乘坐的先锋艇指挥台曾被40炮和20炮击中,幸好只是穿过,没有爆炸,否则指挥台上的人都会严重伤亡。三条护卫艇从敌舰尾追上,一直猛轰。王锦等舰初时以小船角接近,迫近後,再与剑门号距离数十米平行前进。三艘护卫快艇,每船37炮四管,25炮两管,共数十支火炮向剑门号猛烈射击,结果舰队司令当场被射杀,舰长重伤,船员伤亡惨重,舰上火炮完全被压制,毫无反抗能力。这时第二波五艘鱼雷快艇赶上来,王锦估计四至六条鱼雷已经足以打沉剑门号,下令二至三艘鱼雷快艇开火。但鱼雷艇队为了立功,全部冲前,把十条鱼雷全部发射,结果有三条鱼雷命中,剑门号发生猛烈爆炸,在短短数分钟内迅速沉没。& & 剑门号下沉後,船员急忙跳海逃生,王锦下令舰队拯救俘虏。南海舰队以国民党空军即将飞扺战区上空,下令王锦立即返航汕头,一方面派机队(8 架)增援,同时派出一团高射炮在汕头布防,保卫胜利归来之舰队。王锦尽力拯救海上俘虏,经舰队总部多次电令催促才返航。这时国民党战机(4 架)虽已飞近,但因解放军战机已占领高空,失去优势,只好撤退。& & 战後,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赞扬" 这一仗打得坚决,打得乾脆,打得漂亮,是近几年来海上作战最大的一次胜利。" 这次海战战绩辉煌,王锦指挥小舰艇队一举击沉两艘大型美制国民党战舰,击毙国民党海军少将胡嘉恒以下170&馀人,俘剑门号中校舰长王韫山以下33人,护卫艇,鱼雷艇各两艘轻伤,601 号艇艇长吴广维等四人阵亡,28名战士负伤。27 1965 年8 月17日,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孔照年等战斗英雄。王锦因师级以上将领不叙功的规定,及需要留在基地处理各方面查询,没有前往北京。& & 乌丘屿海战& & (民国54年)1965年2 月,福建南部海面几天大风过后,渔船纷纷扬帆出港。解放军海军部队判断敌国民党海军可能在这样的天气出来进行骚扰活动,便决定先发制人,在敌人的航道上打它个海上截击。我解放军炮艇(巡逻艇)大队分兵两路,在敌航道侧翼夹击敌人。  (民国54年)1965年(民国54年)2 月25日上午6 时30分在莆田乌丘屿附近,解放军平潭驻军配合解放军海军厦门巡逻艇大队巡逻艇4 艘,水兵师炮船3 艘,经过激烈的海战,在乌丘屿以南海面重创敌炮艇“海珠”号,俘获敌船“利达”号(后沉没)。战斗中,我解放军英雄炮手刘永林在战斗中的英雄气概压倒一切敌人,信号兵吴才良跳上敌舰生擒敌军。共击沉、击伤敌船各1 艘,毙敌65名、俘敌24名。解放军伤巡逻艇1 艘,亡1 人,伤10人。  乌丘海战  (一)作战时间:民国五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一月十四日  (二)作战地区:乌丘西南海面  (三)兵力部署:  1.共军:鱼雷快艇四艘、快速抱艇七艘及PF一艘  2.国军:指挥官为海军南区巡逻支队支队长麦炳坤上校率山海、临淮军舰二艘。  (四)作战经过:  十一月十三日,山海、临淮二舰由马公驶乌丘执行伤患接运任务,在航抵距乌丘南约十浬海面,与敌舰艇两批十二艘遭遇,其中一批六艘围攻山海舰,另一批六艘围攻临淮舰,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十四日,临淮舰先后中鱼雷两枚沉没,山海舰一面与敌增援舰艇继续作战,一面驶近乌丘泊地。  (五)战果:击沉敌舰艇四艘,重创一艘。  (六)损失:临淮舰中雷沉没,全舰官兵生还者十四员,阵亡十九员,失踪七十二员。& & 迎国庆,追忆崇武以东海战(乌丘海战)& & 这不国庆60周年要到了,我一直没有深入的了解过我老爸引以为豪的个人二等功以及他们当时的集体一等功。晚上CCTV在讲述海军历史的时候有描述海军历史的部分,但是说到62年就一下次跳到了80年。老爸有点失落,于是我就问他关于他的海战故事。& & 他所参加的海战叫做“崇武以东海战”,发生在1965年。1965是国共海战最激烈的一年,一共发生了三次海战,分别是5.1 的东引海战,8.6 的八六海战(东山海战)和11.13 的崇武以东海战(国民党那叫乌丘海战)。其中在国内最著名的是8 月6 日的那个八六海战,因为击沉了两艘国民党的舰艇;其次就是我老爸参加的那个崇武以东海战,击沉一艘,击退一艘。& & 他说5.1 的海战没什么人宣传。我问为啥,他说当时已经把敌舰打的挂白旗,但是两艘船去拖的时候结果自己互相撞上了。敌舰看共党这没人拖就被国民党又拖回去了……囧!& & 我在网上翻阅了一些资料给老爸看,他说很多东西都是描述错误的。我看到大多数文章都说被国防部嘉奖的588 号“猛虎艇”,我就问老爸他在哪里。他说其他的包括他所在的589 号都叫“夜老虎艇”。我说难怪你们艇不出名,这名字不好!他乐了。他告诉我说当时只宣传一个舰队,但是588 、589 都是获得集体一等功。叶飞上将、皮定军中将当时问589 到底打的怎么样?如果打的很好,就一定要给集体一等功!宣传就宣传588 吧。& & 他说网上资料有错误。当年参战的舰艇应该是:护卫舰29大队一中队(588 、589 ),三中队(573 、579 )以及31大队一中队(576 、577 )、鱼雷艇6 艘。当天一共有2 次交火。第一次交火的时候平潭水警区副司令魏恒武负重伤,副大队长、中队政委牺牲。三十分钟后追击敌舰永昌号和永泰号。他下面的描述让我又乐了下。由于是平行的对轰,他说588 猛虎艇开在最前面,打了几炮船跑远了……(囧,估计是没刹车,或者根本没时间看,也或凌晨根本看不见),老爸当时在589 号上负责船速,他把船就停下并且倒退到永昌号平行位置,和他配合的负责方向的那位把船头调转90度直接对着永昌号的肚子猛轰!网上资料说是200&米左右,老爸说他能够感受到国民党的永昌号烧的发焦的热浪就在耳边,他估计当时距离不会超过50米。他们船员就看着永昌号慢慢的下沉。当然老爸也受伤了,对方的炮弹的弹片击中老爸,从而形成了我小时候就一眼认出的伤疤。& & 在他眼里,以及他所说的他们艇上所有人的眼里,589 的功绩远远超过588.& & 他当时是新兵,本只打算给他立三等功(看来新来的待遇过了这么多年都一样嘛!);但是他的上级坚持给了他二等功!我到是觉得如果老爸的叙述没有夸张,一等功也不为过——没有人给命令,这样灵活机动的决定停下来对着肚子轰,太牛B 了。当年他才20岁。当然话又说回来了,胜利总归是集体的功劳,6 艘高速炮舰、6 艘鱼雷快艇不是吃干饭的啦!他依然记得当时的型号,说告诉炮艇有两条(588 、589 )是125 吨,剩下的四条都是100 吨的。& & 我问海上有没有逃兵?他笑了笑说记得当时在船上打仗的时候有个政委,在炮舰上做动员的时候身体成7 字型低头弯着腰,但是把手举的比屁股高这种姿态做动员的:“同志们!我们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当时大家看到这情形就觉得怪怪的,后来这个政委就被调走了。(在高处,站直了容易被打死吧……哎)& & 他的二等功奖状和当时新闻报纸的简报一直都在家里留着。和他聊起这段历史的时候他格外的兴奋,“不知道当时的领导和同志们都在哪里,这么多年过去了”。& &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貌似政府已经忘记了这一批老人。& & 祖国万岁。
馆藏&13476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末日简单难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