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go会不会掉段和dota2一样成为一个小众游戏

拼到底的比赛 DOTA2是否是一款dead game?
来源:凤凰网游戏
作者:EHOME电子竞技俱乐部最近几天在网上有一张图片流传度很高,就是翻译软件翻译出来的&dead game&,意为&拼到底的比赛&,这个瞬间,让我宁愿相信DOTA2的确是一个dead game。
当然,我们日常所说的dead game绝不是&拼到底的比赛&的意思,而是一款&死了的游戏&。那么为什么会称DOTA2为dead game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玩家基数少,DOTA2的在线人数在一些相关数据网站都可以查到,2016年每月平均在线人数约为60万,峰值在线人数约为100万,Steam上也会提供每款游戏的在线人数统计(/stats)。还有就是随着老一批DOTAer年龄的增长,伴随DOTA成长的那代人现在有了工作有了家庭,不再是那时坐在寝室和同学疯狂开黑的少年了。这类人要么已经AFK了,要么变成了只看比赛的纯观众,即使他们打开客户端,也只看比赛,甚至是因为不想花钱,选择去各大直播平台观看。玩家的数量严重制约了DOTA2的发展。
除了人数的原因,就国内目前的情况来看,完美世界对于DOTA2在国内的推广远不及LOL,LOL的口口相传以及明星效应影响着非常多的玩家,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不知道LOL的了,腾讯也会请一些知名明星为其做宣传,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传播方式。DOTA2在更多意义上依靠了&信仰&,全球DOTA2玩家凭借着信仰的力量把TI的奖金从160万美金抬到了2000万美金,而这高额的奖金也只是V社在TI期间收入的25%,DOTA2玩家的消费能力造就了电竞最高奖金,一次又一次的刷新着这个记录。但同时&信仰&也阻碍了很多老DOTA粉转型DOTA2,他们依旧在坚持对于DOTA的信仰,从各种游戏平台开启一场又一场的费尔伍德之旅。 第三点应该就是DOTA2本身的游戏阻力,特别是对于国服玩家而言,注册两个账号还有各种繁琐的激活绑定就阻碍了很多想要体验该游戏的新玩家,而游戏中对于新手玩家的不友好也使得新人浅尝辄止。再加上DOTA2复杂的游戏系统,100多个英雄,150多件装备,不同的合成配方,不同的装备选择,对于一个游戏新人而言,在没有新手引导的情况下上手难度着实很大。我当年在寝室和室友打了一年的人机,才可以说了解了所有的英雄和装备,也仅仅是达到了解的程度。 此外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DOTA2的服务器。DOTA2的服务器甚至是比大姨妈还不稳定的存在,最过分的情况就是正在游戏的时候10个人全部掉线然后游戏就GG了。DOTA2的崩溃大概分为以下几种:莫名其妙的红字、游戏突然的闪退、游戏结束时无法退出、不能预知的更新、客户端毫无征兆的崩盘。 有主观因素,也就有客观因素。在前几年国内DOTA还没有形成完整行业规则的时候,职业电竞俱乐部不断的出现、消失。一个优秀的队伍只需要钱就能被买走,正是因为如此,一个优秀的俱乐部才变成了dead俱乐部,2012年底EHOME俱乐部被迫解散,选手各寻下家;2015年&银河战舰&DK陨落,五位顶尖职业选手到五家新的俱乐部效力。俱乐部的解散和崩盘说不清孰对孰错,选手被踢不谈,俱乐部直接消失,职业选手的工作不能100%保障,新人在选择走上职业道路的时候,是不是又要多思考一番? 如果只看上面几点,DOTA2的确可以被判定为一个dead game,各种毛病层出不穷,我都心疼自己能坚持这么久玩这款&辣鸡游戏&。但是为什么DOTA2又能不断创造电竞的历史呢?天天被叫dead game却始终不会dead。
DOTA2发展至今,每年无数大小赛事,几千万的赛事奖金,至少从表象上,完全看不出哪里是一款dead game,甚至非常成功。这其中不论是玩家忠诚度还是盈利模式,也几乎都是其他电子竞技游戏无法匹敌的。 避开DOTA2的辣鸡服务器不谈,DOTA2的游戏内容实在是太令人叹服了,游戏中各种小细节,地图上的小动物,每个英雄200多句语音,不同的施法动作,强大的观战系统,不断丰富的操作设置。DOTA2玩起来的确让人感到非常舒服,还时不时的可以发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一款优秀的游戏,有什么道理出生6年就被称为dead game? 2015年1月,DOTA2玩家突破1000万,到现在达到了1300万。而且随着比赛奖金的不断增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进来。在2014年之前,拿到大赛冠军的几乎都是耳熟能详的老面孔,如今统治舞台的已经变成了以Sumail、Miracle-为代表的新生代力量,职业选手开始迅速更新换代,新人的不断涌入使DOTA2赛事能够长期持久的保持着活力。再加上电子竞技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产业开始投资电竞,稳定的投资方和俱乐部使选手的职业生涯也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从2011年的怀五夜云,到现在动辄7位数的收入,DOTA2选手的收入越来越高,TI赛事和电竞俱乐部也频频出现在各大电视台上,高额的赛事奖金和游戏影响力也足以证明这款游戏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发展至今已经拥有了国家体育总局扶持的比赛,更进一步的巩固了DOTA2在电子竞技游戏中的地位。
上图是一份今年年初由Quantic Foundry公司测评的游戏难度等级,图中右侧白线是一条游戏认知阈值线,越接近它,就说明玩家在游戏时需要作出的反应和决策越多。DOTA2兼顾了反应速度和临场决策,是所有游戏中最接近白线的,用通俗的语言讲就是&难到没朋友&! &这游戏就这样,爱玩玩,不玩滚&是游戏开发公司最不喜欢看到的结果,所以V社才会不断优化游戏的系统,从新手教学到英雄试玩、野区提示、血量提示、范围提示、伤害提示、控制提示,这些越来越方便的提示不断减小新人的上手难度。 很多玩家热衷于研究DOTA2中的各种技能、数据,DOTA2可以被深挖的内容也实在太多,V社这样的更新让很多拥有独家&秘籍&的玩家失去了原有的成就感,辛辛苦苦研究出来的封野范围和反封野眼,就被一个小黄框一秒钟取代了,让我如何在新手面前装逼?所以每次游戏性更新都会有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是和阻碍新手相比,吸引玩家不应该才是最终之道吗?说不定今天被你虐过的新手,明天就成为TI舞台上的闪耀新星了。
但同时,DOTA2的更新模式值得商榷。V社采用了不定时更新的方式维护DOTA2,对于竞技游戏而言,及时修补游戏BUG的确是最正确的选择。竞技游戏不可能像传统网游那样做到定期维护,出现了任何影响游戏平衡的BUG必须要在第一时间修复,而且几乎不可能提前给到游戏用户通知。一局游戏结束,提示&游戏版本过低&,那么我只能退出更新,虽然V社实质上是为了保护玩家的正常游戏体验,但是过于频繁的更新浪费了玩家大量的时间。 甚至是在现在版本更新次数趋于稳定,游戏BUG越来越少的情况下,DOTA2依旧不断地更新,这些更新大多都是游戏饰品,游戏活动的更新。其实这一类更新完全可以借鉴国内网游的更新模式,采用提前通告、定期维护的模式,广大玩家也能有个心理准备和时间安排,不至于安排好的游戏时间就被无休止的更新霸占掉了。 不知道V社是不是想不断的给玩家一个&剁手&的惊喜,打着打着游戏突然小绿本更新啦,赶紧充值一波信仰,钱就流入了G胖的钱包。 【6】 此外,DOTA2带来的周边效益也不能称他为一款dead game。除开DOTA2本身的游戏周边产品不谈,机智的V社在DOTA2国服上线的时候强制性的绑定了Steam,即便你使用国服登录器,但它本质还是一个&阉割&的Steam平台。但是国服登录器存在各种问题,这时Steam的优越性就开始体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国服玩家选择使用Steam,于是Steam开始了他在国内的第一个增长。经过几年的发展,截止今年5月份国内Steam用户已经达到了1000万,占全球Steam用户的5.6%,成为世界第三大用户群。 DOTA2给Steam带来了一大批中国用户,V社开始利用这些用户推广其他游戏,首先是开启人民币支付,从支付宝到微信支付,越来越方便;然后是国区游戏价格便宜,把国区设置为低价区,甚至是人民币贬值,像DOTA2商城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着6.0的汇率;再就是开启春节特惠,专门针对中国用户,榨干你的钱包;到现在居然连DOTA2都有了&双11&宝箱活动促销!!!V社用一款DOTA2,敲开了中国市场,然后赚了个盆满钵满。 DOTA2是V社近几年扩大市场份额的利器,拥有这么优秀的游戏品牌,我相信面带微笑的G胖无论如何也不会让这款游戏现在就变成dead game。
DOTA2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一款游戏,一张地图。他给参与其中的玩家带来了乐趣,给以它为生的职业选手带来了财富,给职业俱乐部带来了投资和关注,给厂商和V社带来了经济效益。虽然从DotA开始算这款游戏已经发展了10年之久,但是作为一款拥有独立客户端的独立游戏,DOTA2已经脱离了Defense of the Ancients这个游戏ID,新生的DOTA2才刚刚出生6年,能在6年的时间里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在世界电子竞技游戏中占据巨大的市场份额,它无论如何都不是一款dead game。 另外,我希望DOTA2能拥有离线游戏功能,即使有一天它真的变成了dead game,我还能开启一场人机,再次照亮通往夜魇的路。
[责任编辑:赵凤鹏]职业选手呼吁CSGO官方举办TI世界锦标赛
作者:佚名 &&发表时间:
导读 职业选手呼吁CSGO官方举办TI世界锦标赛
近日,fnatic选手JW在其推特上公开呼吁为CS:GO增添Ti赛事,并与知名解说Andres Blume进行互动,引发玩家热议。
  作为V社的两大拳头产品,dota2和CS:GO为V社立下了汗马功劳,尽管CS:GO的影响力在不断扩大,但对比dota2,我们依旧可以发现V社对CS:GO有些诚意不足。
首先,从游戏引擎说起,dota2已经使用了Source2引擎进行了游戏重制,游戏的体验性大幅度上升,反观CS:GO,尽管V社当初承诺使用Source2引擎重制CS:GO,但从目前来看,V社似乎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当初的承诺更像是一张空头支票。这么多年了,连玩家诟病的64tick服务器都没有更新成128tick,反而在枪械声音上做些无关痛痒的改动,而一年三次多而不精的Major也让人对CS:GO的赛事有些审美疲劳。
  其二,则是CS:GO的赛事。总所周知,CS:GO最顶级的赛事当属一年的3次Major,每次Major官方都可以通过贩卖印花和胶囊大赚一笔,而通过Major转播,CS:GO也吸引了大批新玩家,可以说Major对CS:GO的推广起了重要作用。但到目前为止,不少人开始发出疑问。Major是不是太过泛滥了,在MLG过去不久,我们就迎来了科隆Major,之后我们还有可能迎来DreamHack。每次Major都是对玩家钱包的一次洗礼,而囤积印花获利的周期也越来越长,每次的图池也就是那么几张,很少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比赛。而其它次级赛事比如WESG、E联赛等,都在用庞大的奖池冲击着Major的地位,在此境况下,JW发出CS:GO也需要Ti的呼声也就不足为奇了。
接下来,让我们对比一下Ti赛事同Major赛事。首先最直观的,从奖池规模看,Ti赛事的奖池已经远远甩开了CS:GO,CS:GO Major赛事的奖池只有100万美元,冠军占据了50万,而Ti系列赛事自从Ti3以及Ti4的大幅创新之后,玩家的热情被彻底引爆,Ti5的奖池高达18,429,613美元,是CS:GO的18倍,即便算上3次Major的总和,Ti5的奖池也依旧是CS:GO的6倍,另外Ti5的冠军奖金为6,634,660美元,是CS:GO冠军奖金的13倍。巨大的奖池差距也使得两款游戏的关注度迥然不同,dota2率先有了国服,而CS:GO的国服前不久才姗姗来迟,dota2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号召力,而CS:GO更多时候还是一款小众游戏。即便将dota2 Major同CS:GO Major相比较,我们也发现,双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dota2 Major赛事奖金达到了300万美金,是CS:GO的三倍,而且一个尴尬的事实是,CS:GO的Major奖池并不能笑傲CS圈,除了E联赛之外,由不差钱的阿里举办的WESG,CS:GO项目奖池达到了150万美元,第二名则是E联赛的120万美元,之后才是尴尬的Major赛事。
把这篇文章分享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sgo刀会不会涨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