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区多少级,斯大林2坦克坦克可以有两辆

IS-1/斯大林坦克
斯大林-1型重型坦克1942年末虎式坦克出现在苏联的土地上,而43年的库尔斯克又出现了黑豹坦克的身影。这两种坦克的出现打破了红色帝国战车的质量优势。苏联需要一种能和纳粹新战车正面交锋的坦克。43年1月苏军在北方前线缴获了一辆虎式坦克,随即送往库宾卡实验场要求它进行测试并且研制出能与它抗衡的新坦克。科京的切林宾斯库?基落夫斯基工厂设计局接手了这个任务,而新的重型坦克被命名为237工程。但是由于原有名字取消(因为他所代表的伏罗希洛夫元帅已经在卫国战争开始不久因指挥不力而失去原来地位),于是新坦克采用IS作为名字,即约瑟夫,斯大林同志姓名的缩写根据库宾卡的实验发现最有希望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的是1939年型85毫米高射炮。它能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虎”式正面100毫米厚的装甲。于是两种85毫米坦克炮装备装在新车底盘上测试。一种是以76.2毫米坦克炮为基础上拓膛而来的S-31/85毫米坦克炮;另一种是由SU-85自行火炮的D-5S发展而来的D5-T坦克炮,为了满足这2种火炮,根据要求设计局又增加了炮塔座圈的直径。两种坦克都比KV-1S重型坦克要轻,所以有更好的机动性,同时又具备了良好的装甲防护以及强大的火力。根据测试中底盘和引擎/传动转向装置。当行驶到松软地形时,由于负重轮间距出现扭曲而导致产生大的旋转阻力的不足,设计局改进变速箱提高可靠性,而在发动机上也采用了600马力的V-2JS发动机。测试的成功使苏联决定两种坦克都在8月8开始投入生产,一队试验车型则沿着莫斯科大街开进了克里姆宁宫,在这里它们将接受最高领导人斯大林的亲自视察,一起参加视察的还有莫罗托夫、沃洛舍洛夫以及贝利亚等高层人员。有趣的是,除了驾驶员其他所有的参加视察的乘员都换成了苏联内卫部队NKVD的官员。最终的决议确定采用D-5T火炮的新底盘车被命名为IS-1坦克,在最高委员会议的授权下新坦克开始生产。日JS-1坦克开始进入编制服役。德军在东线投入的虎式重型坦克更加迫使苏联尽管发展相应的坦克。根据GKO在日的2243号指示,车尔亚宾斯克的基洛夫工厂和NKTP的第100号工厂(就是原来的实验工厂)要在KV-13最后一种型号的基础上开发出两种坦克,命名为“约瑟夫.斯大林”(就是IS坦克或者称为JS坦克)型并准备接受测试。安装76.2mm火炮的称为IS-1(工厂设计编号依然是第233号工程)。而装备122mm的U-11坦克榴弹炮(原来是为KV-9试验坦克设计的)的则被命名为IS-2(第234工程)。IS-1/IS-2研制两个型号都在日至4月19日接受测试,测试结果都很不错。两种坦克都比KV-1S重型坦克要轻,所以有更好的机动性,同时又具备了良好的装甲防护以及强大的火力。测试中也出现几个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底盘和引擎/传动转向装置。当行驶到松软地形时,由于负重轮间距出现扭曲而导致产生大的旋转阻力。苏联有关部门建议增加负重轮的数量以通过测试。不过当时车尔亚宾斯克拖拉机厂、第100号工厂以及他们的合伙工厂UZTM工厂、第200号工厂都已经开始准备生产工具这种新型坦克了。4月初,苏联获得了德军虎式首份装甲防护数据。日,GKO发布第3187号指示开发研制可以摧毁德军新式装甲战斗车辆(就是指虎)的大威力反坦克炮。4月底,一辆缴获的虎式坦克被送到库宾卡测试场进行火力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付虎式坦克最佳的武器就是85mm的52-K 1939型AA炮,这种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虎式坦克的前部100mm装甲。日,GKO又发布指示委派设计局留意该炮。这道命令下达之后,由V.G.格拉宾领导的中央炮兵设计局和F.F.彼得洛夫领导的9号工厂设计局受命在两辆KV-1S以及两辆试验型IS坦克上安装85mm火炮。6月上半月,TzAKB的两门S-31,9号工厂的两门D-5T型炮都准备完毕。S-31型炮是基于76.2mm的ZIS-5坦克炮的85mm火炮,非常便于制造。而D-5T型炮则是安装在SU-85自行火炮上的D-5S型炮的变种,它的特点就是重量轻以及后座力小。很快发现在IS原来的炮塔上安装85mm炮会导致乘员空间的急剧缩小。最后决定增大其炮塔尺寸,乘员室被扩大了,车体也相应增长到420mm。由于车体变长使的其第二和第三负重轮之间的距离也被增加,这要通过加装一个负重轮来解决。新的炮塔由第200号工厂生产。这些改动使得坦克的全重增加到44吨,造成了机动性能的下降,不过换来的却是更强大的火力。装备85mm火炮的IS坦克被定为“第237号项目”。1943年7月初,两辆试验型的IS坦克被制造出来(一辆安装的是S-31火炮,另一辆则是D5-T火炮)。同时,ChKZ工厂也准备了两辆在KV-1S上安装85mm火炮的车型。一辆是“第238号项目”(在KV-1S上安装S-31火炮,炮塔没有改进),另外一辆是“第239项目”(和第237号项目一样,安装的是D-5T火炮)。1943年7月,所有的四辆坦克都参与了比较测试。D-5T火炮的型号,第237号和第239号项目赢得了竞争最后胜利。这两个项目被分别命名为IS-85和KV-85。由于乘员室空间实在太小,第238号项目则被取消。测试及改进7月31日,KV-85和IS-85被交付库宾卡试验场进行测试,测试由第100号工厂的负责工程师N.M.施内夫带队的28名工程师组成。测试从8月2日开始,整个测试负责人是红军技术管理部门的S.A.阿伏宁少将。火炮测试是在高洛霍夫特斯基试验场进行。测试的成功使苏联决定两种坦克都在8月8开始投入生产,一队试验车型则沿着莫斯科大街开进了克里姆宁宫,在这里它们将接受斯大林的亲自视察,一起参加视察的还有莫罗托夫、沃洛舍洛夫以及贝利亚等高层人员。有趣的是,除了驾驶员其他所有的参加视察的乘员都换成了NKVD的官员。由于采用了新的传动装置和转向结构,机动性比KV-85重型坦克有了提高。另外在装甲厚度方面也有不少增强。日,IS-85重型坦克正式进入红军装备序列。在IS-1坦克投入生产时,德军就已经装备了“虎”式重型坦克。该坦克配用的88mm火炮可以发射的穿甲弹初速为930m/s,在1000m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为140mm。而IS-1坦克的火炮使用的是85mm的火炮,其火炮威力弱于“虎”式坦克。根据这一情况,苏军给IS-1重型坦克装上100mm火炮,并称之为IS-100坦克,但这种坦克没有批准投产,因为苏军已经研制出装有122mm火炮的重型坦克方案了。就是以后的IS-2重型坦克。IS-1坦克的最终产量大约是107辆。其中有102辆后来被换装122mm的D-25型火炮。总的来说,IS-1坦克是一种过渡型的坦克,虽说设计的初衷是用来对付德军重型坦克,但是进入制造后却发现其与苏联当时的需要仍然有一定差距,所以只生产了很少的一些。而之后安装122mm火炮的IS-2坦克却成为二战中德军最可怕的对手。主要性能数据车高 2.71m引擎 B-2-HC12(V-2-IS/V-2K)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7/19 km/h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60/150 km乘员 4人火力装备 *85mm M-1943Д-5T85 ; 3x7.62mm DT MG ; 1x12.7mm弹药 85mm:59(71)发 ; 7.62mm:)发 ; 12.7mm:945装甲 20/22-120mm爬坡度 36度通过垂直墙高 1.0m越壕宽 2.5m涉水深 1.3m
IS-2/斯大林坦克
斯大林-2型重型坦克苏联二战后期开发的重型坦克。日,命名为IS-2重型坦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星转向机"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其火力优于德军的"虎"式重型坦克。IS-2的诞生第九炮兵工厂接受科京工程师委托,实施了把A-19型122毫米加农炮改装到IS重型坦克上的设计,于11月底完成。新的122毫米坦克炮被命名为D-25(43倍口径)。很快,装载122毫米坦克炮的IS重型坦克在莫斯科郊外库宾卡开始了实弹射击实验。实验中,弹重25公斤的122毫米穿甲弹在700米时贯穿了缴获的“黑豹”D型的正面装甲(80毫米倾斜装甲),在2000米射程里贯穿了侧面装甲(40毫米倾斜装甲)。另外,在米的距离虽未能贯穿“黑豹”正面装甲但能造成很大破坏,足以使“黑豹”失去战斗力。S-2自1943年12月起和IS-85同时生产,年内既完成67辆IS-85和35辆IS-2。从1944年1月开始,IS重型坦克全部改为IS-2,并得到斯大林名字命名的殊荣。至此,IS坦克终于完成了从IS-85到“斯大林”重型坦克演变的过程。为了在战役中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和新式重型坦克,苏军决定发展威力强大的自行火炮。武器在斯大林-1重型坦克投入生产时,德军就已装备了"虎"1重型坦克。该坦克配用的火炮口径为88mm,可发射碳化钨芯穿甲弹、被帽榴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其中Pzgr39被帽穿甲弹的初速为773m/s,在1000m的距离上的穿甲厚度为100mm/30°使用Pzgr40钨芯弹(经常短缺)则初速为930m/S,1000m的穿甲为138mm/30°。而‘斯大林’-1重型坦克使用的是85mm火炮,其火炮威力弱于"虎"1重型坦克。根据这一情况,苏军给‘斯大林’-1重型坦克装上100mm火炮,并称这为‘斯大林’-100坦克,但这种坦克没有被批准投产。这是因为在彼得罗夫将军领导下,另一个设计小组在半个月内制造出一个装122mm 火炮的重型坦克方案,日,该型坦克被批准设计定型,并命名为‘斯大林’-2重型坦克。该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车内由前至后分为驾驶部分、战斗部分和动力-传动部分。该车配有4名乘员。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其前方的上装甲板上开有观察孔。有的车上设有要开关驾驶窗,但只能供驾驶员观察,不能由此出入。驾驶员上下车时必须经过炮塔门或车底安全门。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内左侧,炮长在车长前下方, 可使车长获得更好的视界。车长指控塔为固定式,呈圆柱形,周围有6具观察镜,顶部有1扇舱门。装填手位于炮塔内右侧,他有1具潜望镜和单独的舱门。变形车‘斯大林’-2重型坦克的变形车有ISU-122自行火炮和ISU-152自行火炮。为了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和新式重型坦克,苏军决定发展威力强大的自行火炮。苏联国防委员会于日发布命令:必须在25天内以KV-1S重型坦克底盘为基础,设计出152mm自行加榴炮。2月7日,C·特罗扬诺夫领导的设计小组和车里雅宾斯克坦克城的工种技术人员一起,设计出样车,定名为SU-152自行火炮。这种自行火炮的炮座可以换装122mm火炮,构成SU-122自行火炮。‘斯大林’-2重型坦克研制出来后,这两种自行火炮都改用‘斯大林’-2坦克底盘,并更名为ISU-122自行火炮和ISU-152自行火炮。ISU-122自行火炮有两种型式:一种安装A-19型122mm火炮,另一种安装II-25C型122mm火炮。后者与前者的主要区别是装有炮口制退器。ISU-122自行火炮的战斗全重41.2t,乘员5人,弹药基数40发,1944年生产了2510辆安装M-型122mm火炮的ISU-122自行火炮。该炮可发射重25kg的榴弹,射程为13000m。ISU-152自行火炮的战斗全重41.8t,乘员5人,安装1门MII-20型152mm加农榴弹炮,可发射重48.5kg的穿甲弹和重43.5kg的榴弹,弹药基数20发。榴弹的射程约9000m。该炮的射速较低,但可在相当远的距离上用穿甲弹摧毁敌人的坦克装甲车辆。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一个自行火炮团一次摧毁了德军12辆"虎"式重型坦克和7辆"象"式坦克歼击车。ISU-152自行火炮由于车内只能携带20发炮弹,致使其作战效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基本性能/斯大林坦克
ИС-3 重型坦克战斗全重46.5吨,乘员4人,分别为车长、炮长、装填手和驾驶员。ИС-3 从前到后依次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室。驾驶员位于驾驶室正中央,他的上方有1个向右打开的三角形舱门,舱盖上有1具潜望镜。而它的前辈ИС-2没有驾驶员舱门,驾驶员只能从炮塔舱门或车底安全门出入。ИС-3 重型坦克则大大的方便了驾驶员的出入动作。在驾驶员座椅后方的地板上,布置有1个圆形的车底安全门,供乘员在紧急情况下脱出之用。车长位于炮塔左侧,有1个向前打开的舱盖和1具装在舱门顶部的ТПК-1周视潜望镜。这样以来,ИС-3 的车长视野甚至还不如装备有车长指挥塔的ИС-2好。但是由于没有指挥塔,降低了ИС-3的高度,减小了被敌方发现的概率。炮长的位置在车长的前下方,装填手在炮塔的右侧,他也有1个向前打开的舱盖和1具МК-4潜望镜 。动力室在炮塔的后方,里面布置有空气滤清器、发动机、变速箱、油箱、冷却装置和侧减速器等。车尾装甲板上布置有2个平行的圆形动力装置检查窗和1个炮管行军固定器。车尾上装甲板的连接方式和ИС-2、Т-34相同,都是用2个铰链连接在车尾下装甲板上。如果要对动力传动系统做大的维修或更换的话,就可以很方便的把整个车尾上装甲板放下,当然代价是削弱了车尾的防护能力。武器弹药ИС-3 重型坦克的主武器和ИС-2的完全一样,同样是1门Д-25Т1943年型122毫米火炮,身管长度为43倍径,方向射界360度,水平射界-3-20度。射击俯角小,是苏联坦克的一个通病。为了追求完美的防弹外形降低炮塔高度,又不得不给布置在火炮尾部上方的反后坐装置留出足够的空间,苏联设计师只好在射击俯角上做出了让步。ИС-3 重型坦克的弹药为分装式,因此射速较慢,只有1.5-2发/分。弹药基数和ИС-2一样为28发,包括10发穿甲弹和18发高爆榴弹。被帽穿甲弹丸重25.1千克初速为780米/秒,可以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160毫米厚匀制钢装甲板,在2000米距离上则可以击穿120毫米厚匀制钢装甲板。榴弹重27.3千克,初速760米/秒,最大仰角射击时射程可达16000米。炮长通过1具ТШ-17 望远式瞄准具瞄准射击。ИС-3 的副武器为1挺安装在装填手舱门处环行枪架上的12.7毫米ДШК高射机枪和1挺7.62毫米ДТ并列机枪和1挺安装在炮塔左后部的7.62毫米ДТ机枪。其中,ДШК高射机枪由装填手手动击发,ДТ并列机枪和炮塔后机枪则分别由炮长和车长操纵。ИС-3的火炮威力虽然强大,但是射击俯角太小,射速慢弹药基数也太少;再加上Д-25Т是由陆军野战加农炮改进的,射击精度并不是很好,因此和战后装备90毫米火炮的美军M-46、M-47和M-48相比,ИС-3的火力并不能算理想。ИС-3 重型坦克拥有它那个时代最强的防护力,其车体和炮塔的倾斜装甲全面提高了坦克的防护力。直到现在,ИС-3 的装甲重量占战斗全重的比率仍然是世界各国所有坦克里最高的,它卓越的防护性能由此可见一斑。ИС-3 后部的装甲板也和ИС-2重型坦克、Т-34中型坦克一样向后倾斜。ИС-3 的车首前装甲板2侧各挂2块履带板,车尾下装甲板上也可以挂2块,这些履带板同样可以起到辅助防御的作用。此外,ИС-3 还可以在车尾携带2个大型的发烟罐,各部位装甲厚度及倾角见后表。发动机ИС-3 重型坦克的发动机是1台В-11-ИС 3型 12缸V型四冲程水冷柴油机 ,在转速为2000转/分最大功率为520马力。В-11-ИС 3 是著名的В-2柴油机的发展型号,缸径150毫米,冲程180毫米,汽缸总排量38.888升,最大扭距2254牛·米(转速1300转/分)。外形尺寸为长1568毫米,宽916毫米,高1029毫米,重920千克,长度比ИС-2的В-2-10缩短了135毫米,尽管如此,В-11-ИС 3 的长度还是超过了动力室宽度,因此它不得不纵置布置在动力舱内,这样就增加了车辆的长度。ИС-3 的动力传动装置也是从ИС-2重型坦克上的动力传动装置发展来的,包括机械式手动行星变速箱、行星转向机构和侧减速器。变速箱为横轴式,有高、低速2个档位,每个档位又各有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所以该变速箱共有8个前进档和2个倒档。因为变速箱变速范围较大,所以有利于提高坦克的平均行驶速度。但是由于ИС-3 的变速箱没有同步器和预选器,操作10档的变速箱对于驾驶员来说并不是个轻松的工作。侧减速器由的外啮合直齿轮和布置在主动轮里的一级行星排组成。ИС-3 重型坦克的动力舱内装有四个内部燃料箱,总容积为450升。燃料箱成对地布置在发动机两侧。而且它还装有四个圆筒型的外挂速抛燃料箱。这些附加燃料箱每个装载90公升燃油。ИС-3加装了副油箱高压空气吹除系统,驾驶员在车内利用这个系统就可以很方便的将副油箱里的油料压入车内。这和以往的ИС-2、Т-34的乘员必需到车外才能将副油箱里燃油转移到车内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ИС-3还可以在车体右侧携带1根用于自救的圆木。悬挂系统ИС-3 重型坦克的悬挂系统为扭杆式,在每侧第1、2、4、6负重轮的平衡肘处布置有减震器。ИС-3的行走装置基本上和ИС-2一样,每侧有6个小直径全钢双轮缘负重轮(直径550毫米)和3个直径为310毫米的全钢双轮缘拖带轮。诱导轮在前并且可以和负重轮互换,主动轮在后。履带为全钢单销铸造式,履带板宽650毫米,节距162毫米,部分履带板的诱导齿上有1个直径12毫米的圆孔。每条履带由86块履带板连接而成。虽然ИС-3 的履带宽度比ИС-2小,但由于2种坦克的履带板啮合孔的尺寸和间距一样,所以ИС-3 的整个行走装置完全可以和ИС-2重型坦克通用。ИС-3 重型坦克的最大公路速度为37千米/小时,最大越野速度19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185千米;单位压力0.82千克力/平方厘米 ,越壕宽2.5米,过垂直墙高1.0米,涉水深1.3米,最大爬坡度36度,最大倾斜度30度 。
技术数据编辑/斯大林坦克
战斗全重:60吨乘员:4人长(炮向前):9790毫米车体长:6600毫米宽:3260毫米高:2480毫米车底距地高:410毫米车首前上装甲:140毫米炮塔前装甲:250毫米主武器:1门D-25Т 122毫米火炮(陆军Д-74野战加农炮)弹药基数:30发辅助武器:1挺ДШК 12.7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ДШК12.7毫米高射机枪弹药基数:1000发发动机功率:700马力(515千瓦)最大公路速度:43千米/小时最大公路行程:320千米过垂直墙高:1米越壕宽:2.5米涉水深:1.5米最大爬坡度:35度单位压力:0.9千克力/平方厘米(ИС-4) 0.92千克力/平方厘米(701工程)电台:10-РК-26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01:44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关于虎1与虎王坦克的想法,我说几句
UID2052560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80金钱510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80金钱510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也没必要这么神话虎.....
T34/57有开过虎,ZIS-2也有开过虎,隔着装甲杀的的122 152之流也多的是
还是车组技术问题
你看库尔斯克会战的苏联防御阶段,虎的进攻作战表现在苏联的大纵深防御面前是多么的苍白
后期德国防御阶段又是另一回事了
UID176863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71金钱707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0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71金钱707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Endlessfeng 于
04:07 发表
在下不才,试问L2A6为何物?我估计这位仁兄未看懂楼主的帖子
Leopard_2A6没听说过?就是豹2A6啊。说我没有看懂LZ的帖子,我确实觉得LZ观点有点牵强。LZ说要把虎王和虎调个出现的时间来看表现如何,这个想法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就如同将今天的坦克放入二战战场一样,要知道二战中坦克是以一种极速的方式发展的,其变化之大,进步之快不亚于战后几十年的坦克的发展史。二战初期各国投入战场的坦克绝大多数无论从重量、火力还是装甲厚度都是属于轻、中型的,正面装甲厚度一般不会超过30mm,火炮一般也是短身管的中小口径加农炮或长身管的20~30mm的机关炮,车重一般也在10吨左右;而到了二战未期,各国的主力坦克车重都一般在30吨以上,其中德国坦克重量增加最大,虎王达到了将近70吨(鼠式之类的就免谈了),火炮则一般都是70mm以上的长身管加农炮,穿甲威力由二战初期的几十mm迅速增加到200mm以上,这其中的代表就有虎王、IS2以及只少量投入战场的M26。这所有的变化都是在短短4、5年内产生的,所以非要拿1942年投入战场的虎和二战未期1944年投入战场的虎王比较战绩有意义吗?当初虎投入战场时德军正处于攻势阶段,主要的作战对象是苏联的T34-76和KV1、KV2,而虎王出现时已经是盟军飞机满天飞,地上坦克遍地爬了,战绩自然无法与虎式相比,而人们评价一款武器装备时很多时候是从其战场表现看的。如果单从技术性能来讲,虎王的火力和防护性能肯定是超越了虎1的,首先火炮由56倍口径的KwK36改成了71倍口径的KwK43,在1000m法线角60度最大穿甲力由138mm提高到193mm,这个数据足以击穿当时盟军所有的坦克,装甲方面由虎1正面几乎垂直的110mm变成了150mm50度倾角,这也几乎是二战中投入实战坦克中最厚的,虽然由于钼矿被炸导致装甲钢质量大幅下降,但总的防护力仍是超越了虎1的,其正面装甲没有被击穿的记录就是证明,但其极少的生产数量、极差的机动性以及低劣的可靠性注定不能成为战场上的主角。所以LZ说要公平的来评价虎1和虎王,我建议你应该先了解两款坦克出现的历史环境和技术性能的差异再下结论。
& & 另外需要补充的是,即使是在同一历史环境中,虎1的作战效能仍然有可能高于虎王。这从老魏的战例就可以体现出来。试问在同一条件下,魏特曼用虎王能有这样的战绩吗?我觉得不可能,因为在那次战例中,除却人的因素,坦克的机动性、可靠性也是取胜的关键。以虎王实际速度不超过20km/h,每行驶几十公里就要趴窝的状况怎么可能在那种环境下机动作战而不被发现和摧毁?虽然虎的机动性和可靠性也不是很好,可和虎王比起来是好太多了。
[ 本帖最后由 zxzxzrh 于
11:01 编辑 ]
UID1267607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4281金钱5529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213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42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1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281金钱5529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太多理由.
如果能说出很多喜欢的理由,那就不是真的喜欢了.
虎式,好看.
而且喜欢听美国大兵喊:&泰根儿!!!!&
买一张正版不难,难的是买一辈子正版不买一张盗版。只有这样,才称得上“正版玩家”。
UID1825671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zxzxzrh 于
09:30 发表
Leopard_2A6没听说过?就是豹2A6啊。说我没有看懂LZ的帖子,我确实觉得LZ观点有点牵强。LZ说要把虎王和虎调个出现的时间来看表现如何,这个想法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就如同将今天的坦克放入二战战场一样,要知道二战中坦 ...
为什么没有意义?在虎1称雄的时候虎1的对手都是些什么坦克,而虎王出现的时候又是什么年代了?你都知道当时虎王出现的年代飞机满天飞,坦克满地都是了你还说?
那如果把虎1放在44年以后虎1还会有什么样的战绩????当然了,坦克精英是有的,就像魏特曼那样的,如果你让一个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人上虎1坦克还能出现传奇吗?
我估计你可能是把这2种坦克的战场表现来说明了
LZ说要把虎王和虎调个出现的时间来看表现如何,这个想法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问题,就如同将今天的坦克放入二战战场一样
你这话说的有点抬杠了,虎1和虎王可是二战期间的坦克,这一点你应该很清楚,在说了,就算把现代的坦克拿到二战又怎么样?你没油料和弹药还能有什么用?????
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比,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我所看见的虎1的战绩都是说什么一辆或几辆虎1把什么M4谢尔曼击毁了多少多少多少辆,或是T34系列,如果是碰见了斯大林2之类的对手虎1怎么不说什么战绩?不说就对了,因为虎1可能不是斯大林2的对手,那些说虎1战绩的大家都看了没有?虎1击毁的都是些什么坦克啊????在说了,虎1坦克在当时的时候德军有制空权,而虎王出现的时候还哪有什么制空权了?????而你非要拿虎1的优势和虎王的劣势比?
我发这个帖子就是很公平的来说明了
在一个,关于虎1的战绩我估计可能都是那些德军粉丝编造,你没亲眼看见你怎么知道当时的虎1那么厉害???
我问问大家???谁能告诉我,如果有虎1击毁斯大林2之类的对手的战绩记录请发上来,我看看
UID1113042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7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1944年9月德军的报告中有一份关于虎式坦克连和苏军斯大林坦克遭遇的记录:“这个虎式坦克连接到命令去阻击已经突入一片森林地区的敌军部队,接到命令后他们便出发了。大约在12点15分,在一个步兵营的配合下,该连发起了进攻。茂密的森林严重影响了观察视野(只有50米的观察范围),狭小的地形迫使虎式坦克连只能排成一个单行前进。当虎出现时,苏军步兵便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尽管视野受限,敌军花了三刻钟才拉进森林地区的反坦克炮很快就被摧毁。一些被炮弹摧毁,另外一些则被弄翻了。还有很多完好无损的反坦克炮落入我们手里。虎式坦克连的先头排向森林里穿越了2公里后,排指挥官突然发现前方有一片被摧毁的树以及一个大的炮口制退器(这是斯大林2型坦克的122mm火炮特征)。他迅速给出开火命令:“穿甲弹准备!指挥塔方向!开火!”几乎同时,两发45mm反坦克炮弹打了过来,炮弹爆炸阻碍了他的视线。接着,该排的另一辆坦克穿过树林冲了过来和排指挥官的座车保持一线。尽管能见度相当低,排指挥官还是在35米的近距离上开火射击。斯大林坦克向后退到一座小土丘后面。此时,后面那辆冲来的虎式坦克接过指挥权并向敌坦克连射了三发。当它射击的时候,自己也被122mm炮弹命中无线电*作员位置下前部。不过由于虎式坦克所处的位置有一定倾斜角度,这发炮弹没有击穿它。而那辆敌军坦克却被一发穿过其火炮位置的炮弹摧毁。当这辆斯大林坦克后撤的时候,有另外一辆斯大林坦克在掩护它。又是一阵短促而激烈的交火,两辆虎中的一辆再次击中第2辆斯大林坦克的火炮下方。这发炮弹击穿了它的装甲,迅速导致整辆坦克开始起火。看来斯大林坦克的射速相当慢。” 这次仅有四辆坦克参与的小规模战斗,德军两辆虎式坦克 Vs 苏军两辆斯大林坦克,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德军以2:0取得胜利。战斗虽小,但是却从中看出很多问题来。该虎式坦克连指挥官在这次战斗后对与苏军斯大林坦克作战的经验总结如下:
1.当虎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斯大林坦克都会立刻后撤以避免接战。
2.大多数情况下,斯大林坦克尽量保持在远距离上和我们交火(2000米以上),而且一般他们都在自己处于有利位置时才开火,比如森林以及村庄边缘。
3.敌军坦克手在被我们第一次命中后倾向于立刻疏散坦克。&&
4.大多数情况下,苏军都会避免斯大林坦克落入我们手中,一般他们会采用拖拉的方式(回收受损的坦克)或者干脆将其炸毁。
5.斯大林坦克也是可以摧毁的,甚至在远距离上击穿其前部装甲。(另外一支虎式坦克营报告说虎式坦克只有在500米以内的距离才可能击穿斯大林坦克的正面装甲)。
6.应该集中火力攻击斯大林坦克的侧面和后部以摧毁它。
7.此外,要避免使用排以下规模的坦克去对抗斯大林坦克。使用单辆虎式坦克那就意味着损失。
8.下面这个经验很有用。在确认首发击中后,对斯大林坦克使用高爆弹将会使其观察视野彻底被毁坏。(这点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能是击中了观察窗)。
1944年7月,Carius和同营的一辆虎式(虎一)在一个俄国小农村,突击了俄军
的战车部队,在短暂的战斗后,两辆虎式共摧毁17辆IS-2,Carius包办其中的
[ 本帖最后由 pk82418 于
22:21 编辑 ]
UID1918334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06金钱67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92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6金钱67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虎王太笨重了!!再厉害跑不动就只能挨打了
UID1825671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pk82418 于
22:13 发表
1944年9月德军的报告中有一份关于虎式坦克连和苏军斯大林坦克遭遇的记录:“这个虎式坦克连接到命令去阻击已经突入一片森林地区的敌军部队,接到命令后他们便出发了。大约在12点15分,在一个步兵营的配合下,该连发起了进攻 ...
谢谢!!!!!!!!!!!!!!!!!!!!!!!!!!!!!!!!!!!!!!!!!!
UID1113042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7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德军坦克手的战绩惊人一方面是装备问题,另一方面是人员素质问题,到战争末期之前,德军的坦克手损失都不是太大,因此部队中有很多战前参军的老鸟,几年仗打下来,很多都成了变态级人物。战争中后期德军有多处于防御中,在这种战斗中一个老练的车组可以利用地形轻易的屠杀菜鸟。俄国人则把人看成消耗品,据俄国坦克手的回忆,俄国居然有这么变态的规定:坦克被击毁后,坦克手不允许放弃坦克,而必须在被击毁的坦克旁就地组织防御!这条规定葬送了无数俄国坦克手。德国坦克王牌的战绩有水分,但不会太大,毕竟俄国人和盟军坦克的损失数量摆在那儿。有很多经典战例也是被对手确认了的!
个人觉得二战中德国最好的坦克是黑豹G,它有史以来第一次将火力、机动性与防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虎王的机动性与可靠性问题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不可能解决,69.8吨的重量甚至超过了当代的豹2、M1、挑战者等主战坦克中的大块头。因此虎王在大部分时候不能满足开到战场然后撤出战场这一对坦克的起码要求,更不用说行军了。让你开这种坦克你也会骂!
N.F.S 的士司机德意志陆军第17装甲师营长
UID1820151主题阅读权限60帖子精华0积分2183金钱2358 荣誉15 人气0 在线时间120 小时评议0
Lv.6游侠黄金会员, 积分 21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1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2183金钱2358 荣誉15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c91 于
12:20 发表
喜欢就是喜欢,不需要太多理由.
如果能说出很多喜欢的理由,那就不是真的喜欢了.
虎式,好看.
而且喜欢听美国大兵喊:&泰根儿!!!!&
我喜欢这种说法....................
看来楼主已经认定虎王比虎式好了.................再怎么说都是白搭.................
乱世出英雄...................
今天的科技难道比不上二战时期...............?................
UID1113042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7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虎王也没有LZ想的那么无敌,在实际中甚至都远不如TOW中的虎王,在游戏中我看着N发122mm的穿甲弹在200m的距离打在虎王侧面被弹飞。下面是一个IS-2对虎王的战例:
苏军随后发起反攻,没有遇到德军有力抵抗就攻入了奥格莱德村,突然有7辆“虎王”坦克从位于该村西北面的272.1高地向苏军发起进攻,近卫军中尉伍德洛夫指挥的IS-2重型坦克(注:有资料说他指挥的是ISU-122自行反坦克炮,但经查实应该是IS-2重型坦克)迅速隐蔽到树林中,当德军坦克开到700-800米时突然开火,一炮过去就击毁一辆,他马上调整炮口,对准刚刚开过的另一辆“虎王”又打了一炮,炮弹打穿了它的装甲,虽然它没有爆炸起火但开不动了,炮塔也不转了。看到一下就有两个同伴被打掉了,乘下的德军坦克纷纷掉头,准备撤出战场,但“虎王”那差劲的机动性使得它们无法马上从苏军的炮口下撤出,它们的撤退看上去简直是在蠕动,伍德洛夫抓住这个机会将坦克开出树林,向撤退的“虎王”猛烈开火,结果又有一辆“虎王”成了牺牲品,剩下的“虎王”不得不将炮口对后,边打边退才勉强撤出战场。伍德洛夫在停止追击后,并没忘记那辆动弹不了的“虎王”,他指挥IS-2向它的屁股开了一炮,结果它的炮塔被炸到半空中,然后重重地摔到地上。
UID1825671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误会了,其实大家都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就把话直说了吧
中国人都向往着英雄主义,这就是为什么GPG网络游戏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底蕴造成这样的结果,同理,为什么大海战,EVE这样的游戏玩的人少呢?大家好好想想吧
而质量,技术含量高的虎1坦克正好符合二战爱好者的内心虚荣
简单的说,就是如此,不知大家理解了没有
在补充一句,大家喜欢玩像英雄连这样的游戏又另一码事了.............
这就是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虎1坦克的原因,我直接了当的说了吧,嘿,至于外国人,我就知道了,大家谁能告诉我呢?
UID47782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03金钱101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59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7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03金钱101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虎王基本只算是半成品...拿战积跟虎1比根本不能比
虎王出来时,基本制空能力所余无几(大半靠88炮之类了)
测试什么没时间弄,基本可以开动就可以
坏了大半...有什么出奇?一开始出来的虎1也是这样啦
国力低下...造出半成品跟盟苏打成平手也算不错了....
生产力下降(主要因为连连空袭),想有足够武装进行编制?
败战阴影,影响士气
换换时代的确应该可以改写
有人喜欢说游戏中的..那就想想大半第一身射击游戏吧
你发见一台虎1坦克,正想呼叫空军轰炸,但他非要你将所有对空炮击破先派空军
你发见一台虎王,立即呼叫空军轰炸,轻松
即时战略...闪1
没有有效武器要短时间突破虎1,非要付出大量死伤...
己有效反击武器,对上虎王也不难应付.....
就好像德军初期用2,3号坦克打盟军坦克多难打..(闪击法国)
硬要說時期不同不能比,環境因素不能比,卻一堆人比戰積....
ps.2隻都不太喜歡....怪怪的喜歡4號坦克g型
UID1113042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7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虎王在设计上就是不成功的作品,它的设计思想是不惜牺牲机动性甚至可靠性来换取绝对的防护优势,首先这一设计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坦克是用来高速冲击穿插的,而不是个会动的炮台。而且显然这一设计目标也没有达到,原因是二战末期德国材料与生产能力的匮乏导致装甲质量的急剧下降,虎王重量实在配不上它的防护。二战德国的很多坦克王牌都先后开过虎1,黑豹和虎王,在战后他们的回忆中最好的坦克不是虎1就是黑豹,没人选虎王。
另外强调一点,以虎王的重量就当时的技术条件而言,虎王的机动性与可靠性问题绝对不是给上3、5年时间完善与改进就能解决的,这个问题可参考俄国人的IS-3,它的重量还不到46吨(虎王是69.8吨)直到60年代末退役(25年了),它的机动性与可靠性问题都没解决。而那个时代苏联的主战坦克T-54是36.5吨,最新锐的T-64也不过42吨。现在的发动机、材料与设计技术已经比当时强了多少倍,但也没有主战坦克再达到那个重量。
[ 本帖最后由 pk82418 于
09:15 编辑 ]
UID176863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71金钱707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0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71金钱707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回复 #24 zyh7115 的帖子
你要的战绩有人发了,我也不多说了,总之呢平时还是要多查查资料,别人说的不代表是真的,自己没见识过得也不代表不存在。另外魏特曼的那次著名的战绩是在诺曼底登陆后取得的,此时和虎王处于相同的处境。另外我再重复说下,除了人的素质,坦克的性能也是起着决定作用的,你再好好看下我最后说的一段话,不要这么激动。
LS说的话我赞同,虎王就是一个在非常时期用非常想法造出的非常坦克,也是非常不成功的。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一款成功的坦克首先要有一个成功的底盘,而研制一款成功的底盘是需要时间的,虎1是从1937年开始设计的,豹开始于1938年,这期间的改进难以计数,而虎王的全新底盘设计计划开始于1943年,1944年1月就投产了,全部研制周期不到1年,过重的车体、过短的研制周期再加上当时恶劣的战时环境,其可靠性可想而知。当时如果采用了另一套方案也就是以虎1的成熟底盘改进设计一款坦克,也许其实战价值会高于虎王。
[ 本帖最后由 zxzxzrh 于
10:32 编辑 ]
UID1768632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71金钱707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10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71金钱707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zyh7115 于
23:40 发表
误会了,其实大家都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就把话直说了吧
中国人都向往着英雄主义,这就是为什么GPG网络游戏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底蕴造成这样的结果,同理,为什么大海战,EVE这样的游戏玩的人少呢?大家好好想想吧
而质量,技 ...
说来说去LZ不过是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你们这些中国人太肤浅了,只知道个人英雄主义.......
为什么LZ一定要针对“中国人”呢?难道你不知道你所举出的这些游戏的玩家数量的多寡不光在中国如此,在全球也是如些吗?难道你不知道游戏有主流和非主流之说吗?难道你不知道虎1在全球包括在俄罗斯也是最受关注的一款坦克吗?你说要人举出证据,我有,但我不想拿出来,我想对你说,难道你没有眼睛没有手,不能自己去查资料吗?还是那名话,脚踏实地的多考查,多收集资料,不要在这里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想就下结论,另外我告诉你,我不玩英雄连,我只玩TOW、IL2这类拟真度比较高的游戏,相信这也是属于玩家比较少的游戏吧?
UID936738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82金钱2141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433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8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82金钱2141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z517 于
22:07 发表
楼主去问问卖坦克模型的是虎式好卖还是虎王好卖就知道了......................
不管是田宫,威龙还是AFV club,都是虎王好卖,不管是亨舍尔还是保时捷炮塔,毕竟虎王的产品线多
UID2052560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180金钱510 荣誉1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1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80金钱510 荣誉1 人气0 评议0
对于IS2,一定要把初期型和后期型区分!
切记,IS-2和IS-2M可以说是两档坦克了!
初期型IS2正面有个极其傻B的设计----观察窗位置的30度装甲
由于钝头弹的转正效应,这30度装甲根本就是浪费资源,虎I只要能看到IS2,打这30度的地方就一定打穿
所以初期型IS2看起来装甲厚度还不错,但是因为这个傻X的设计被虎豹正面开过不少罐头
后期苏联的设计师也发现转正效应后,就把原本正面的2段式装甲拉平为60度平直装甲,正面防御力直线上升. 远距离,虎I打IS2M正面不管是炮塔还是首上统统无解,IS2M只要打中虎1直接穿掉.远距离虎王和IS2M首上互相无解,炮塔正面互相可以贯穿
----------------------------------------------------
上面那个例子提到虎 VS IS2打出2:0战绩的,可以明显告诉你那是初期型IS2,虎就是打在2段式装甲中30度部分贯穿的.
碰到IS2M就不是这情况啦.
UID931239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986金钱5137 荣誉2 人气0 在线时间137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9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986金钱5137 荣誉2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zyh7115 于
23:40 发表
误会了,其实大家都误会我的意思了
我就把话直说了吧
中国人都向往着英雄主义,这就是为什么GPG网络游戏在中国盛行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底蕴造成这样的结果,同理,为什么大海战,EVE这样的游戏玩的人少呢?大家好好想想吧
而质量,技 ...
照LZ理论可以这么推论,火力和装甲虎1都远远比不上虎王。。。那么。。存在个人英雄主义劣根性的究竟是谁根本不言而喻。。。
LZ这样勇于反省自身的精神实在是令人敬仰。。。。。
Semper fi,Do or Die, Gung Ho, Gung Ho, Gung Ho-
UID1113042主题阅读权限30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75 小时评议0
Lv.3游侠中级会员, 积分 3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5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305金钱140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IS-2的郁闷之处在与火炮,远距离122炮不准,二战中俄国人的火炮从45mm~152mm远了统统不准,因为炮管与瞄准镜的工艺与德国、西方盟国差距较大,到了近距离上射速又太慢。IS-2M出现得太晚了,还没来得及给部队大规模换装战争就结束了,所以德国人在二战中主要面对的还是IS-2初期型吧!还有我贴的那个战例中命中部位都是火炮附近,换了IS-2M也没啥区别吧!
[ 本帖最后由 pk82418 于
13:22 编辑 ]
UID1825671主题阅读权限20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0 小时评议0
Lv.2游侠会员,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40金钱178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原帖由 pk82418 于
09:08 发表
虎王在设计上就是不成功的作品,它的设计思想是不惜牺牲机动性甚至可靠性来换取绝对的防护优势,首先这一设计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坦克是用来高速冲击穿插的,而不是个会动的炮台。而且显然这一设计目标也没有达到,原因是二战 ...
时代不同,技术不一样了,说明进步了..........但是现代和二战还是有区别的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大林2重型坦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