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爆,诺瓦利斯和富图纳,青空,三选一,哪一个更值得入

蓝爆,诺瓦利斯,青空,三选一,哪一个更值得入_体育百科_叮咚百科网
蓝爆,诺瓦利斯,青空,三选一,哪一个更值得入
&&&来源:用户发布&&&发布时间:&&&查看次数:32
蓝爆,诺瓦利斯,青空,三选一,哪一个更值得入
该问题暂无回答。
体育百科相关
更多相关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网友发布,本站无法保证其部分内容的正确性,请用户一定仔细辨别。
[] &&[联系QQ:885&971&98] &
蜀ICP备号&寻找梦中的蓝花——德国诗人哲学家诺瓦利斯
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精神家园。——诺瓦利斯
把普遍的东西赋予更高的意义,使落俗套的东西披上神圣的外衣,使熟知的东西恢复未知的尊严,使有限的东西重归于无限,这就是浪漫化。——诺瓦利斯
1795年5月的一天,德国思想史上的两位重量级人物费希特和荷尔德林会面,那是在德国中东部的一个城市耶拿。当时在场的除了以上两位哲学家和诗人外,还有一位年轻人,看起来相貌俊秀,气质迷人,总是羞涩少语。自我介绍中,荷尔德林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做弗里德里希&封&哈登贝克,比荷尔德林小两岁,现今在邻近县的政府机构担任书记员。不久后的1798年,他发表了第一部作品《花粉》,并采用了“诺瓦利斯”的笔名,意思是“开垦新大陆的人”。此次会面好像是诺瓦利斯第一次进入德国哲学家和诗人的圈子。东道主哲学讲师尼特哈默后来在日记中记下了这个夜晚的印象:“谈论了许多有关宗教和启示的话题,而且也为哲学留下了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此后不久,诺瓦利斯就成为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最重要的诗人。
诺瓦利斯是德国浪漫派最让人惊叹的一颗流星。他28岁英年早逝,留下不多的作品中却时时闪烁着天才的灵光,在德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被誉为“蓝花诗人”。诺瓦利斯(1772—1801)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原名弗里德里希·莱奥波尔德·封·哈登贝格。1772年5月2日生于曼斯菲尔德附近的上维德施泰德一贵族世家,从小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1790年在耶拿随费希特学习哲学,并结识席勒。1791至1793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后在法院、盐务局供职,并与早期浪漫派作家弗·施莱格尔等交往。1801年&3月25日死于魏森菲尔斯。他的抒情诗代表作有《夜之赞歌》(1800),《圣歌》(1799)等。
诺瓦利斯出生的时代是和一系列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的:拿破仑、梅特尼希、黑格尔、荷尔德林、贝多芬、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路德维希·蒂克,等等。这些人物预示了那个时代的成熟,无论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决定性转变,还是对于精神生活的决定性转变,都是如此。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年轻的诺瓦利斯浸润于其中的精神氛围已经一目了然了。他不但经常去拜会席勒,而且也是当时担任耶拿大学的监督的歌德家的座上宾,他们总是相谈甚欢。与这些伟大人物的交往,是诺瓦利斯渐渐的摆脱了最初时候那种羞涩和不安,他变得极其活跃、敏捷和富于想象力。和荷尔德林一样,他也对哲学、诗歌和政治,甚至是自然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他喜欢哲学,和他的朋友荷尔德林认为哲学是一个暴君不同,他把哲学当成了一个恋人。1796年7月,充满知识渴求和爱情幸福的诺瓦利斯写信给施勒格尔表达了他对哲学的喜爱之情:“我最喜欢的研究与我的未婚妻是同一个名字。她叫索菲——哲学是我生命的灵魂,是揭开自身奥秘的钥匙。从那次相识以来,我已完全沉浸在这一研究之中。”
诺瓦利斯去世时才28岁,德国早期浪漫派最美丽的花苞随同他一起进了坟茔。而他仍然以不可抗拒的青春魅力备受崇敬地继续活在友人们的思念里,这位极受爱戴的、无法替代的人,在他那些未完成的艺术作品中洋溢着一种神秘的迷人香气。诺瓦利斯以他28岁的生命、薄薄的一本诗集、2篇没有结局的小说和一部“残片”集,在文学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迹。
诺瓦利斯的作品难读,比我们现代任何一个德国作家都难读。我们从他那里获得的几乎全都仅仅是片断,诗人在这些作品中刚刚开始着手探寻如何超越抽象推论以达到纯洁诗意的道路。他的文学教材诚然受到了较优秀读者的特殊赞誉。它们唤醒了一种寻求艺术解脱的内心感觉,这种解脱是时代和学派提出的迫切要求,也使他得以向最深广的境界发展。人们可以从这一生气勃勃而又充满痛苦的感觉中体会到:只要再走一步,只要再活十年,我们也许可以获得一个不朽的诗人。然而我们不得不满足于这些断片,我们阅读这些文学教材时眼前会不断浮现出那位由于痛苦的爱心而过早逝世的青年人微微含笑的美丽脸庞。
诺瓦利斯的一行字,尽管仅为片断,使我们觉得不满足,却诗意盎然,极有魅力。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即或只是一首歌词,也总是飘逸出一阵阵温柔、无法形容的香气,那是灵魂的气息。他写下的一些话语会像一种爱抚般触动我们,使人们不得不屏住呼吸,以便全身心沉浸于这一纯洁无瑕,几乎非人间的美感之中。然而同时他的思想又如一个富于魅力的可爱年轻人呼出的温暖气息。他常常显露出极其脱离世俗的表神倾向,然而他却不是苦行僧和朝圣者。他的为人始终带着一些令人无法解释的奇迹般的东西,就像他的生和他的死,我们会铭记他的短暂生涯,它们触发了我们奇异的感情;诺瓦利斯在他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尽管有病却依旧充满生活情越;他到处走动,与人闲谈,继续写作,有一天清晨,他听见有人在演奏钢琴,便坐下来聆听,微笑着入睡了,死了。难道这个不可思议的深刻而又活泼的灵魂不是毫无痛苦地随着优美的乐声,随着音乐的节拍辞别人间而返归那不可言传的歌曲的故土,返归自己苦苦思恋着的蓝色群山里去了吗?诺瓦利斯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人类之迹,他静静地笑着,他明亮的眼睛里一派愉快,而在它们后面却隐藏着一种深重的痛苦,它们折磨着他的肉体和他的灵魂。他的朋友们都这么说他。他就这样从自己的文字里走出来,显现在我们内心的眼睛前,一个具有超凡入圣仪态的纤秀高贵的形象,在他的身上看不见一丝一毫猥琐痕迹,同时也没有任何狂热的痕迹。当我想到他的时候,我就看见了自在倾听自己死亡乐音的亲切而严肃的脸庞,带着一种迷人的静静的温柔表情,我还从上面读懂了他那特别的笑容,它也正是他那些未完成杰作和他那未完成生命的全部温謦的最神秘的魅力所在。
某些思想卓越人物的异常命运常常引起后代人的巨大兴趣,因为事实情况表明,这样的天才人物不仅是精神思想历史上的一种现实,而且也是,甚至首先是一种生物学上的事情。在近代德国思想史上便有一些最优秀人物属于此种类型:荷尔德林、诺瓦利斯和尼采。当荷尔德林和尼采觉得自己已无法继续生活下去时,便隐退入癫狂之中,而诺瓦利斯则是回归死亡,但是并非天才们普遍采用的自杀,而是死于一种他自己意识到的内在焚烧,一种魔术般的、过早地绚丽盛开后的死亡--恰恰就是诗人这一罕见的结局,他与死亡之间那种积极的、魔术般的、异乎寻常的关系,使诗人散发出极强烈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较之我们平凡肤浅的生者所能料想的要远为深刻得多。诺瓦利斯活着的时候只有极少数人了解他,死后也一样,直到今天,他的读者数字始终不是很大,但是每一个严肃的读者都会被他那惊人的、生气勃勃达到了危险地步的精神思想,被他那燃烧般的灵魂生活所深深感动:任何一次与诺瓦利斯的熟悉接近都意味着对于某种有价值思想的一次深刻而有魔术性的体验,也就是一次独创精神的体验,一次进入神秘精神殿堂的体验。
未婚妻索菲在诺瓦利斯生命以及创造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于1794年11月17日相遇,那一年诺瓦利斯22岁,索菲只有12岁。诺瓦利斯对索菲一见钟情,“仅仅一刻钟,他已经怀着挚爱洞察了这个还十分幼稚的少女的本性”。不过很可惜,双方订婚不久,1796年5月19日,索菲因重病去世。当时的书信和日记都表明诺瓦利斯深受重创。就像狄奥提玛对于荷尔德林,索菲的形象对于诺瓦利斯的诗歌来说,也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伟大典范,甚至成为沟通可见世界与不可见世界的中介者。死亡、黑夜和爱,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位诗人像诺瓦利斯一样,以如此千变万化的形式成为他一以贯之的主题。在索菲身上,诺瓦利斯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爱”,而且也是“宗教”。通过与索菲的结合,他确信存在一个和谐与爱的不可见的领域。诺瓦利斯的诗歌主要创作于索菲去世,到1800年夏天他自己突发致命的疾病三四年间,面对索菲的死,他仿佛觉得一切都是“死亡的、荒凉的、腐烂的、僵滞的”。读着这些几百年前写下的诗歌,似乎仍能感受到一种彻底的悲伤和绝望贯穿全身,让人悲不自胜。尽管如此,在他的孤独和失落中,生命的意志一直抵抗着死的欲望,这就是如他所说的,“走向不可见世界的使命”。这似乎正是浪漫主义的精髓,激情的宣泄,非理性的狂热,不是为了遗弃存在,去寻找不可见的世界,而是更加热爱存在的世界。诺瓦利斯的代表作《夜颂》(1800)一诗,就是在他的未婚妻去世后写成,诗中表现了对死者的悼念,追求“永恒之夜的奇妙王国”。他认为诗歌的真正的题材和值得追求的内容,是一切神秘的、奇妙的、童话般的东西。
诺瓦利斯写过长篇小说《亨利希·封·奥弗特丁根》,书中以蓝花作为浪漫主义的憧憬的象征,非常著名。他因此而获得“蓝花诗人”的称号。那么什么是诺瓦利斯的“蓝花”呢?这是个象征的说法,包括了一个憔悴的心所能渴望的一切无限事物。它象征着完全的满足,象征着充满整个灵魂的幸福。因此,这种蓝花存在于我们没法看见的地方,存在于我们的梦中,我们的预感和幻觉之中。它时而混在别的花卉中向我们致意,但马上又消失了,时而把它的香味送到我们面前,正当我们陶醉其中时,香气却又飘走了。因此,蓝花无非是诗人心目中的憧憬。
诺瓦利斯觉得歌德的迈斯特太俗气、太具体,他要塑造一个截然不同的奥夫特丁根,这个青年在梦中看见了这样一朵“蓝花”,于是便念念不忘。他随着母亲和几个商人从故乡出发,旅行到奥格斯堡。一路上的遭遇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他通过矿工认识了自然的力量,通过隐士理解历史;到达奥格斯堡,他的诗才通过爱情得到发展。他把自然界看作“心灵的另一存在”,把在外界遇到的事物看成象征符号。于是,现实完全化为理想,理想完全化为象征。诗完全脱离了生活。诺瓦利斯在小说中这样谈到诗人:“许多重大事件只会打扰他们。他们注定要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们不得不仅仅从故事和文章中来认识世界的丰富内容和无数现象。在他们的一生中,只能偶尔让某个事件把他们短暂地卷入湍急的漩涡,以便他们通过若干经验详细地了解当事人的环境和性格。平时他们敏感的心灵已经为一些身边琐事忙得不可开交了。他们已经赋有上天的恬静,不为任何愚蠢欲念所驱使,所以只须吸取人间的果实的香气,而不必去吞食它们,他们是自由的客人,轻踏着黄金般的脚步,有时不由自主地展开翅膀。”因此,在诺瓦利斯那儿,一切都是颠倒的。生活不是诗的基础,却是以诗为出发点的。现在,在黑夜、死亡、逸乐这些主题上,诺瓦利斯又插上了一朵神秘的蓝花。这些主题也表现在他的许多抒情诗中,如《少女的痛苦》、《圣歌》、《墓地悲歌》等。他在一首诗中写道:“向我伸出手来吧,/做我忠实的兄弟,/眼光紧盯着目标,不要再把我离弃。/我们跪在一个庙宇,/我们走向一个地方,/我们追求一种幸福,/我们共进一个天堂。”于是,我们发现代表着蓝花的个人幸福在现实中始终未能露面,却时时出现在诺瓦利斯的诗中和小说中。
他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最初感觉也正如“蓝花”一样是无与伦比的美丽、忧伤和深邃,足够美好。在美丽的诗句之下,诺瓦利斯真正在思考的主题,是革命与宗教、爱与无限。作为“蓝花诗人”,“蓝花”二字对于诺瓦利斯的真正意义在于人类那憔悴的心所能渴望的一切无限事物,或者说无限的所有可能性。在《夏青特和洛森绿蒂》里面,青年夏青特抛开家庭、抛开爱人,他所要寻找的,正是那从未揭开过面纱的“无限”,故事的结尾处,揭开的面纱之下竟然是爱人洛森绿蒂的面庞,夏青特幸福、读者满意,不过在这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后面,我们却能隐隐感到诺瓦利斯的真意:开端与终结貌似合一,实则各异。也正因为如此,维塞尔才会说,“我们漫无边际地四处追寻无条件的东西,然而我们总是只找到物”,这句话里面包含着诺瓦利斯对宗教的所有思索。
在他去世的时候,小说《亨利希·封·奥夫特丁根》还没有完成,在这部未完成的作品中,他曾问道:“我们究竟去哪里?”回答是:“永远回家。”这是诺瓦利斯最后的渴望,对尘世的和平,对无限的迷恋,以及对家乡无尽的渴望都蕴含其间。
(转载后记:喜欢诺瓦利斯,就像喜欢荷尔德林,和尼采。一位特别真诚的诗人,哲学家。比起尼采狂妄式的自信,我更欣赏诺瓦利斯的谦逊和忧伤。“你所真正热爱的,将永远为你所占有。”他的这句我热爱了十几年的至理名言,尽管有些唯心主义,但很真实,诚恳,执着。因为热爱,所以,生命没有什么不可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奎文赞妮.瓦利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