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尽头 这么多为什么贪心贪财人的这么多

佛法讲座专区
      
佛教导航子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正文内容
如何面对贪心:慈诚罗珠
       
发布时间:日
来源:&& 作者:慈诚罗珠人关注&&&&&&
如何面对贪心:慈诚罗珠
  与过去任何时代的人相比,现代人拥有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但从精神的层面来讲,我们却比过去任何时代的人更空虚、更浮躁、更痛苦、更贫乏。缺乏物质的痛苦,可以结束人的生命;精神的空虚、痛苦,同样也能让人走上绝路。
  据中国疾病预防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一亿的精神病人。每年自杀人数为二十八万七千人,两百万人自杀未遂,焦虑症、孤独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层出不穷&&虽然我们可以找出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其他理由,但如果深究其根源,用佛的方法来说,就是贪嗔痴三毒。
  精神上的负面影响和金钱有关系,但金钱却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药物虽然可以缓解一些症状,但其副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修行去解决。
  此文介绍的,是如何面对贪嗔痴三毒之一的贪心。
  一、贪心的危害
  贪欲有很多种:贪财、贪色、贪名等等。只要有了贪心,而且不加控制,任其自由发展,成长壮大,它一定会无限膨胀,使我们不知满足,进而受其奴役。短短的人生,就在拼命追求虚幻无实的目标与竭力填满欲望的沟壑中蹉跎了。大限临头回顾一生才发现,幸福的时候少之又少,不幸福的时候却占据了人生的大多数时光。贪心不仅会毁掉这一生,也会毁掉下一世;不仅会毁掉自己,还会毁掉他众。
  以抢劫为例,因为有了贪心,才会去抢劫别人的东西,不仅毁掉了自己的今生来世,也破坏了别人的生活。
  每一个人都希望过幸福生活,包括动物也是一样,但仍然有很多人不幸福。其主要原因,来自于内在精神上的一种因果关系。当我们越希望拥有更多物质的时候,欲望只会让我们更多地付出,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我们的压力就更大,生活就更匆忙,休闲的时光也会更短暂。最后,我们的幸福感也会全部被剥夺。虽然欲望的初衷,是为了自己幸福,结果却把我们的幸福毁掉了。所以,适当地调整欲望很有必要。
  释迦牟尼佛讲过,轮回是痛苦的,但佛并没有全盘否定轮回当中也存在相对的幸福。释迦牟尼佛经常讲,不杀、不盗、不淫、不妄,并尽量行善,就可以享受人天的福报。人天的福报就是相对的幸福,而不是痛苦。但这些表面上的幸福,都是短暂、相对的,而不是绝对、永恒的。所以,佛经常告诫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只有这样,在面临生老病死的时候,才有足够的勇气。
  世人认为,欲望是人类发展的动力。这一点,佛教也不会否定。大乘经典中说过:发起须弥山一样的我执,才能够成佛。所谓我执,就是对自我的执着。虽然平时佛教很忌讳有我执,因为我执会衍生贪嗔痴,但此处的我执,却可以成为追求解脱的动力,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欲望。如果没有成佛的欲望,也就不会学佛,不会渴望解脱,不会发愿利益众生。真正的修行,是一个庞大、辛苦、漫长的工程,需要足够的勇气与动力,才能达成目标。勇气的来源,就是成佛的欲望。小乘阿罗汉没有这种欲望,所以没有动力成佛,而只追求自己的解脱。
  欲望可以分为不好的欲望和好的欲望。好的欲望,是修行、成佛的动力。世俗红尘的欲望如果过度,也会反过来毁掉自己。
  当然,我们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放弃一切欲望,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大乘佛教非常人性化,不会要求所有修行人都要当苦行僧,而是提倡不堕两边走中道的生活模式。所谓中道,就是不要太极端。比如,本来有条件过上比较优裕的生活,却以为吃苦就可以解脱,而刻意不吃不喝,身穿破衣烂衫。这些做法对修行不但没有帮助,有时反而会成为修行的阻碍。反之,不知惜福而过着穷奢极靡的生活,也是一种极端。选择中道,适当控制欲望,才是可取之举。
  欲望也即贪心,贪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贪心,包含了对财、对色、对名,甚至是对解脱的欲望。狭义的欲望,则仅仅是对名、利等等的贪图心。我们应该适当地控制欲望,否则就会导致很多的痛苦。尤其是对人的贪心所导致的痛苦,就更具伤害性。比如,夫妻双方中的一个人出轨了,但另外一个人却舍不得,放不下,就会导致精神上受到极大痛苦和打击。轻微的,是当事人罹患抑郁症,生不如死,严重的甚至有可能走上绝路。在这种情况下,就更需要控制欲望,既然对方已经不喜欢自己了,再痛苦都无法挽回,只能伤害自己,又何必苦苦纠结呢?所以,释迦牟尼佛早在2500年前就说过,破坏别人的家庭,是非常严重的罪业,叫邪淫,被列在十不善当中。在2500年前,这种问题还没有这么突出和严重,但现在的确是非常严重且普遍的社会问题了。
  当然,对世俗人来说,放下没有这么容易,但若能依照佛教的方法去做,也不是那么难。很多人因为不知道方法,才愚昧地选择了绝路。如果有方法,放下也不是很难。姻缘结束了,就让它自然而然地结束。控制自己的贪心,理智地对待情感的变故,就能走出情感的困境。控制贪嗔痴,不仅对现实生活有很大帮助,而且可以引领我们走向解脱。
  以前很多人认为,物质发展了,生活问题解决了,学佛也就大可不必了,传统文化也不需要。但如今我们发现,现在比过去更需要这些精神食粮与抚慰。人与动物不同,猪吃饱了就可以睡觉,此外没有什么担忧。而人在解决温饱问题以后,还会有更崇高的追求。如果达不到,就会痛苦。这些痛苦金钱无法解决,迷信也肯定解决不了,必须通过自己的训练去解决。训练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必须找一个有智慧的、理性的方法。
  二、贪心产生的因缘
  就像温度、湿度、空间都具备的时候,种子才会长成苗芽,这叫做内在的因缘。贪心的产生,也有三种因缘:
  第一,每个人都有贪心的种子。只有一地以上的菩萨与阿罗汉,才毁掉了贪心的种子。普通人即使是在没有产生贪著念头的时候,甚至是在深度睡眠的时候,贪心的种子也一直存在心里,只是贪心不明显而已,这是最大的根源。
  第二,外在的因缘。比如,在看到隔壁邻居的汽车比自家的汽车好时,就会产生一种贪欲心:我一定要买比他家更好的汽车!在没有看到邻居汽车的时候,后续的想法是不会产生的,所以,看到邻居的汽车,就是此贪心产生的外在因缘。
  心理学家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每天都看一个小时的电视,一星期的开支,一定会多出4美元。因为电视广告的刺激,会让我们不明智地去买回本来不需要的东西。另外,刷信用卡消费,也会超过现金购物的额度。因为在刷卡的时候,虽然也知道是要付钱的,但感觉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无所谓。而现金就不一样了,能看到钱包里面的钱越来越少,这都是心理在作怪。
  有了外缘,就有可能产生各种烦恼,这是第二种因缘。
  第三,非理作意,这也是最关键的。因外因刺激而产生烦恼,佛教称之为非理作意。也即不理性、不合理、不合实际的观念。
  若能在看了电视广告以后,控制自己的心念,让自己不生起贪心,则哪怕每天都看各种广告,也不会起心动念,想着要去购买。
  三,避免烦恼的途径
  三种因缘积聚之后,烦恼就会出现,如何解决呢?
  第一,从根本上铲除心里的烦恼种子,但我们目前还没有这种能力。
  第二,回避外缘。
  比如,不看各种广告,不看邻居家的汽车等等,也可以减少一些欲望,回避一些欲望带来的痛苦。所以佛告诉我们,出家人或真正的修行人,应该尽量到比较偏僻、安静的地方去修行,这些地方没有丰裕的物质,从外因产生的烦恼也自然可以回避,但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
  第三,消除非理作意。
  比如,过去在看到新推出的电子产品时,买不起就痛苦,买了又傲慢,自以为了不起:&只有我才能背得起名牌包,戴得起名牌表,其他同事都没有&等等,以至于目中无人,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最后就是走下坡路、众叛亲离。
  虽然有些商品是现实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如果没有,真的会很不方便,但商品的品牌,就往往与面子和虚荣心有关了。在满足虚荣心的问题上,就需要控制非理作意了。
  对人的贪执也是一样。比如,自己喜欢一个人,但对方却不喜欢自己。在自己深陷其中,难以自拔的时候,就可以把这个人观想在前面,然后静下来思考:难道这个人真的像我想象中的那么有魅力吗?我为什么喜欢他?是外表、才华、钱、权力、名,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四、面对贪心的具体修法
  面对贪心,有两种修法:一,世俗谛的修法;二,胜义谛的修法。
  (一)世俗谛的修法
  世俗谛的修法也有两个:一,不净观;二,无常观
  1,不净观。
  在小乘佛教中,有很广的不净观修法。通过这些修法,可以克制贪心。此处简单地讲一下不净观的修法。
  首先静下来,并思维:我因为失恋、离婚而产生的所有痛苦,其根源就是贪心。因为我贪对方,才会导致痛苦。如果我不贪,就不会如此生不如死。是我自己的心在让我痛苦。伤害我的最大祸根,就是我自己,而不是别人。
  我们过去一贯的做法,是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因为他绝情寡义,因为他喜新厌旧,才让我得了抑郁症,才让我走上绝路等等,但实际上都是我们自己的心在执着。
  很多人爱上对方的理由,往往是外表。我们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是这样,只要眼睛看到的第一反应很好,就不会继续观察,立即深信自己的眼睛。但请想一想,究竟什么是外表?
  眼睛看到的部分,其实就是皮肤。佛经里面也讲过,如果没有皮肤,直接看到包裹在皮肤里面的东西,所有人都会觉得很恶心难忍。谁也不会喜欢肌肉、骨骼、血液等等,而皮肤也只是覆盖在这些东西外面的很薄的一层,这个人体真的是你想要喜欢的吗?这样观察以后,最后真的会找不到一个喜欢的对象。
  2,无常观。
  针对钱财的贪执,可以思维:虽然这个人目前很有钱,但他的钱是怎么来的也说不清楚,也许下个月他就没钱了,甚至人都有可能被关到监狱里,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每天报纸、电视、网络都有这样的消息出现。
  对人的执着,则可以这样思维:这个人虽然现在长得很帅、很漂亮,但如果再过两三年,他(她)也会慢慢衰老,外形也会越来越差。
  佛的方法,是公认的逻辑推理,而不是教条的信仰。佛告诉我们:在皮肤的下面,有三十六种不清净的东西,有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等等,就像蚂蚁窝巢一样零乱、肮脏不堪。不仅如此,所谓的美丑,仅仅是符合大众的审美,或许在外星人或某些民族的人眼里,人类公认的美女可能就是丑女。即便是美女,看久了也会有审美疲劳。更何况随着时光的流逝,美女也会变老,红颜不再、青春不复。
  通过观察,就能深深体会到,原来真的没有绝对、实有的美、帅、漂亮等等,这时候,我们的心就会稍稍放松一点,不会再过度地纠缠、焦虑。更进一步去观察思维以后,慢慢就能放弃原有的执着。
  当然,对家人不要这样修,毕竟我们都生活在世间,没有必要彻底放下现有的因缘。不过,如果在家人能适当地这样修,也不至于导致离婚和家庭破裂,还可以适当控制自己的贪心与控制欲。
  幸福和痛苦的主宰不是神,而是自己的心。想通了,就开心了,失恋、离婚也无所谓了,很多人说不定会觉得更自由、更舒服了。
  无常观的修法细节,在《慧灯之光》中《四法印的修法》里面介绍过,麦彭仁波切讲得非常清楚。小乘佛教的不净观修法中,也将不净观讲得非常透彻。
  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有点排斥,不习惯、不愿意修。这时候要说服自己,我一定要修,这是我唯一的选择。痛苦下去是没有用的,继续执着这样的人不值得,我要拯救自己。
  修不净观和无常非常管用,若能常常观修这些修法,至少不会走上绝路。但如果只是烧香、拜佛,而根本不修行,在面临精神打击的时候,佛教徒也有可能走上绝路。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些道理,却做不到,那是因为我们的修行力度不够。
  (二)胜义谛的修法
  胜义谛的修法,也即用空性的观点,来对治自己的烦恼。
  1,第一种修法
  首先把执着的人观想在自己前面,然后静下来思维:
  我到底喜欢这个人的什么?其实,虽然在我的视觉当中,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但实际上他是不存在的。就像汽车是由各种零配件组装而成的,除了零件以外,没有什么实有的汽车。所谓的汽车,只是自己产生的幻觉。同样的,人也是由皮肤、肌肉、骨骼组成的,所有东西都一一分解,甚至包括每一个细胞、神经元都分解以后,就像尸陀林里看到的景象。如果这些东西都是人,尸体也应该是人。可见,肉体不是我所喜欢的人。
  那我喜欢的是不是精神呢?也不是!对方到底在想什么,我从来就不知道,所以我也无法喜欢对方的精神。可见,我喜欢、迷恋的,原来是一种幻觉。这样分解以后,即使没有证悟空性,也会对消除执着有很大的帮助。
  继续思维:我现在需要的,就是把执着降温。如果一直让执着升温,就无法正常地生活、工作,甚至有可能把自己逼上绝路,这样就不划算了。为一个根本不喜欢自己,不在乎自己的人,凭什么要这样寻死觅活?这真是莫大的讽刺,只能证明自己的愚蠢。这样一步一步思维,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慢慢就可以放下对方,重新安排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勇敢地面对未来。
  心理学的方法,只能短暂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像为了缓解疼痛,而服用镇静剂一样。要想根本地解决问题,还是要用佛的方法,依靠有说服力的理论,在想通以后,痛苦永远都不会再发作了。
  小乘修行人通过这种方法,成功地控制了自己的贪心。这就说明,这个方法是有用、准确的。
  2,第二种修法
  这个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在非常痛苦的时候,静下来告诉自己,虽然我自己觉得痛苦难忍、凄凉悲惨,但到底什么是痛苦?我们肯定会说,是我的心、我的精神在痛苦。那什么又是精神呢?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痛苦和精神是分不开的,精神变成了痛苦的状态。如果静下心来进一步去看精神本身,有可能会恍然大悟,如同看到虚空一样。此时,精神的痛苦当下消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痛苦与精神。
  这时候,失恋者不但不会恨对方,反而会感谢对方:如果对方不抛弃自己,天天带着自己去周游世界,吃海鲜、喝美酒,总有一天,我们还是会各奔前程,自己前方的路,肯定是地狱,怎么会有机会开悟?正是因为对方抛弃了我,我才有修行、开悟的机会,我怎么能不感谢他呢?痛苦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经历痛苦以后,会变得更有同情心,会更能体谅别人的痛苦,然后尝试着把自己的方法告诉大家,让更多的人从困境当中走出。
  没有观察的时候,就像在做梦。梦到自己逃跑、被人追杀、被人抛弃等各种各样的痛苦。观察之后,就像大梦初醒,一切当下消失,都不存在。
  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一个条件,就是修前行。虽然前行的修法很枯燥,要磕大头、供曼茶罗、念十万遍金刚萨埵百字明等等,大家都不喜欢。但如果你喜欢它的结果,就要付出它的过程,这叫因果。不种因,只求果,是异想天开。
  这就像农夫种庄稼,虽然农夫真正需要的不是种地,而是丰收。但为了丰收,就要耕耘、播种,就要劳动、出汗。同样,如果希望有一天可以恍然大悟,就不要忽略过程,要认认真真地修,一个环节都不要省略,都要达到标准,这样就有可能明心见性。
  对有些人来说,离婚是沉重的打击,但可能对有些人来说,离婚也是一种顺缘。同样的境遇,对有些人来说是逆境,对有些人来说是顺境,其他诸如失恋、生病等等都是如此。《慧灯之光》里面讲过很多方法,《如何面对幸福与痛苦》,《如何将病痛转为道用》等等。解脱还是堕地狱,取决于今生的几十年。有了佛陀的智慧,才有可能达到宠辱不惊、得失随缘的境界。
  关于万法皆空、如梦如幻,在《六祖坛经》、密宗,尤其是大圆满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显宗的《宝积经》中有一品是&迦叶品&,讲的是迦叶声闻与释迦牟尼佛的一段对话。汉文版的《宝积经》当中,恰好就缺了这一品,而藏文版的《宝积经》里面就有。迦叶尊者问释迦牟尼佛,内心是什么样的?释迦牟尼佛告诉他:过去的心已经消失,不复存在;未来的心,还没有诞生,也是不存在的;而当下的心,还是不存在,是空性。这虽然是显宗经典,却讲得非常透彻,非常清楚。《金刚经》里面也有这样一句话:&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五祖这样讲的时候,六祖当下恍然大悟,明白了心原来是不存在的。如果能这样恍然大悟,那失恋、离婚都是值得的。
  是不是不失恋就无法证悟呢?当然不是,先修加行,然后学中观,再进一步去修行打坐,即使没有受到什么打击,也能证悟空性,这样不就更圆满吗?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在逃避困难和痛苦,释迦牟尼佛不但没有让我们逃避,反而教会我们很多勇敢面对的方法。训练自己的意识,最好是证悟空性。在证悟空性以后,就能变得非常坚强,不受任何外界的影响。之后还要想到,虽然我坚强了,但还有这么多的芸芸众生不懂道理,更没有训练,所以我要去帮助他们,这叫普度众生、度化众生。我们天天把&度化众生&挂在嘴边,实际上我们也完全可以将其落实到实际行动上。
  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幻觉当中,当我们相信这个幻觉的时候,幻觉会给我们带来短暂的幸福、痛苦、恐惧等等。但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一旦知道了是幻觉,就不会那么执着,就会慢慢地放下,至少不会过分地患得患失,而招致痛苦。
  《入中论释》里面有个故事:从前有个王国,其中有个算命的算得非常准。他告诉国王,七天以后会下一场雨,雨水是有毒的,谁喝了这个雨水,就会发疯。国王听后,便把自己的井盖起来,不让雨水进入,但却没有通知其他人。七天后,果真下了雨,当老百姓喝了雨水之后,都疯掉了。只有国王和身边的几个人没有疯,但所有的疯子都反过来说国王是疯子。国王实在无法承受,最后也喝下雨水,与大家一起发疯。
  现在的事实就是这样,全球七十亿人大都奉行着同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只要谁说出一些不同的观点,很多人会认为他是精神病,其实我们都是精神病。当所有人都是精神病的时候,这个精神病就合法化、合理化了。所谓的合理合法,就是符合公众的理念。从无始以来到现在,人世间的规律都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却打破了这个规律,所以很多人想不通,说佛教是错误、消极、悲观的。其中的缘由,就与前面故事所讲的一样。
  释迦牟尼佛能够理解我们,他早就猜到我们会这样反对他,所以才在佛经中说道:世人肯定的我都肯定,我不与世人争论,但世人会与我争论。意思是说:普通人沉醉于幻觉与迷茫之中,所以会执幻为实,以至于痛苦不堪,却反而认为佛教是消极错误的,顽固地坚守着自己的错误,以致迟迟不得解脱。
  希望大家以后在面临各种痛苦的时候,不要总是去责怪他人。世上没有任何痛苦,是与我们没有一点关系而纯粹是别人带给我们的。或多或少,自己也有责任。即使不是现世的错误,也与前世的过错有关。学会承担、精进修行、化解痛苦、度化众生,才是最好的选择。
欢迎投稿:
QQ: &  &&&&&&&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下一篇:
还没有任何项目!
佛教导航@1999-贪心乃万恶之首罪恶之源_福音神州
我的图书馆
贪心乃万恶之首罪恶之源_福音神州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无忌惮,任意妄为。在当今社会,凡是不虔诚信耶稣的人,一般都有这种心理,而且很多人都非常强烈强盛,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无这个贼条件和贼机会得以充分发泄罢了,所以属于货真价实的罪恶事例就很少,但绝对不是完全空白的。凡是有贼条件和贼机会的人,全部都劣迹斑斑,罪恶昭彰,甚至很多人还是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的。作为普通人,一般都是有贼心也有贼胆的,唯有虔诚信耶稣的人,才知道检点省查自己,时刻扪心自问,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不让自己再犯任何点滴错误的。很多信耶稣取得地位、名望、金钱、权势和荣誉越来越大的人,由于受世俗裹挟,不免时常犯这种贪心的罪,当然,自觉的人会不断认罪悔改,不自觉的人仍旧跟世人一样,以为只要遮人耳目了,就认为自己暂时可以高枕无忧了。但由于圣灵长期住在其心间,这些人时刻都要遭受圣灵的提醒与强烈谴责,一般都会大感良心的不安而惶惶不可终日的。只有无神论者一般都是无神无畏无道德无底线,即便明知罪恶滔天,仍旧心地坦然,还梦想做更多更大坏事的,以便让自己的邪恶达到最大化发展,确实就都是邪恶至极,歇斯底里,疯狂至盛,无所不用其极的。这就正如亡命之徒和丧家之犬,一旦有所作恶便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死亡为止。所以,人间法律规定死刑处决也是正确的,否则,谁又能遏制得了这类人的继续作恶呢?所谓一失足而成千古恨,很多人就是因为贪心的原因所导致的,一开始只是贪占小便宜,极少或者绝无舍得的良好道德教育,果真就都从小偷针,长大杀人了。尤其是所谓的与谁都要争高低与输赢,特别要强,好胜心极强,绝不在任何方面输与任何他人的心理所驱使,迫使一些人简直就都成了十足的疯子或者偏执狂。因此,彻底遏制贪心,必须从信耶稣开始,先用耶稣的宝血为自己赎罪,让自己确实成为一个完全新造的人,其内心全是属于基督的新生命在健康茁壮成长的。且不含丝毫杂质与邪气的。尤其在圣灵的引领下,每时每刻都是勤劳勤奋刻苦己心的,确实对于任何他人都是善解人意的,大方舍得的,无处不彰显自己是实实在在做奉献行善的。凡是救助穷人的事情,只要让耶稣本人知晓即可,受惠的当事人知道不知道也不是很重要,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一生确实无愧于良心,而且还是非常饱满舒坦的,这样就足够了。果真这样做的人,一定就是最平安喜乐,幸福美满,其生活一定就是无限甘甜爽适的。如此说来,贪心乃万恶之首,罪恶之源,而导致贪心不足的主要原因有,第一就是不认识信靠敬畏神,没有用神的标准切实严格要求自己。第二就是属于人类本身的相互监督与制约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甚至完全缺失缺位。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恰好就是这个。如果不需要这类制度的坚强保障,就可以做得非常圆满的话,那么,作为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王在坐稳皇帝位置之后,就不会贪得无厌,竟然也犯奸淫杀人。正如耶和华差遣先知拿单去见大卫王时所说的:“在一座城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富户,一个是穷人。穷人除了所买来养活的一只小母羊羔之外,别无所有。羊羔在他家里和他儿女一同长大,吃他所吃的,喝他所喝的,睡在他怀中,在他看来如同女儿一样。有一客人来到这富户家里;富户舍不得从自己的牛群羊群中取一只预备给客人吃,却取了那穷人的羊羔,预备给客人吃。”由此可知,人之贪心首先就是舍不得拿出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一般都很吝啬,而欺软怕硬,恃强凌弱,故意剥夺弱势群体仅有的而借花献佛。当今中国的官员,基本都是贪得无厌的,除了自己本身据为己有的贪占,还借花献佛,狂掠滥夺,如利用公款买官,利用下属企业或个人为自己打点或打通更多关节与关系网等等。严格说都是集体犯罪,是一窝又一窝官贼的公然枉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绝大多数人都是明知故犯,认为这很正常,非常理所当然,而面不改色心不跳,这证明这些人已经从灵魂到骨子深处完全腐朽糜烂透彻了,确实都已经到了朽木不可雕也的根本不可救药的地步。好在大卫王信神,尤其听到先知拿单这样说:“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他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耶和华神对大卫的警告绝不是虚晃,最终都一一应验了。比如首先是他与拔示巴的第一个孩子的死亡,再就是他的大儿子暗嫩强奸他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玛,大卫的儿子押沙龙为此暗杀暗嫩,之后自立为王攻击大卫,并与大卫的妃嫔同寝等等。为此,大卫专门做悔罪祷告,见诗篇51章: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按你丰盛的慈悲涂抹我的过犯。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在你眼前行了这恶,以致你责备我的时候显为公义,判断我的时候显为清正。、、、这绝对不是任何无神论与拜偶像者可以坦诚做得出来的。即便他们犯下滔天罪行,都绝不会如此认罪悔改,或者还知错就改的,他们一般都是,要么像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非常平安无事,永远都是伟光正的道貌岸然;一旦有事就是大事,要么永久性坐稳牢房,要么就一命呜呼。眼下坐稳牢房的就是周永康等人,一命呜呼的就是那些跳楼或者被跳楼自杀的官员及其商人们。如此说来,解决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及时遏制人之贪心不足的问题,那就只有广传福音给全民,让不信的人真诚信耶稣,这是属于道德层面上的建设。而建立健全相互监督与制约的宪政民主制度,这是属于世俗社会范畴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模式,二者都是缺一不可至关重要的。无论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可能让一个国家和社会达到至高境界的文明程度。因为无神的至高道德标准,人们确实就会沦落为毫无任何原则和底线的兽类,而无宪政民主的制度做坚强保障,就无法将神的旨意在罪人充斥的人间,尤其恶者撒旦掌权的完全世俗化的社会,切实全面贯彻落实到位。感谢赞美至高神!阿门日任何正义都是神的兴起,倚靠神必永远得胜/dpool/blog/s/blog_15e2e7cb10102wjn8.html?vt=4
N同时转发到微博
我的更多文章
馆藏&19326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呆萌宝贝贪财娘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