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与电影结合好看的游戏cg电影吗

当前位置:&&&&正文
找好玩手机游戏,上&
从3D电影到VR游戏 你准备好进入作品中了吗?
在好游快爆上浏览
安装好游快爆,资讯随身看
扫描右侧二维码下载,您可以
· 掌握好玩新游资讯· 查找热门手游攻略· 强大工具助你成功
不知各位最早进入电影院是在什么时候呢,做为一个普通的90后,电影行业在我童年时已经算比较成熟,因此不论是小学时学校组织看的爱国主义电影,还是和家人看的美国大片,可以说电影早在十多年前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那么今天的电影是什么样子呢?
■对于电影而言 观众永远都是局外人
随着技术的进步,电影行业在这十多年里也有了不大不小的变化,最显著的部分大概就是3D观影技术了,通过一副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眼镜,让电影的内容更加富有层次感,但无论IMAX也好、中国巨幕也罢,宣传中的&看电影,还是进入一部电影&距离打破&屏幕&这一边界还差了相当远的距离。
什么是电影呢?&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所以一切电影都是将已经完成的故事和影像、声音展现给作为观众的我们,无论我们看到的内容多么逼真,听到的声音近在耳边都无法改变我们是旁观者的事实,如此一来,所谓的代入感自然会大打折扣,因为无论屏幕的那头发生什么,身在屏幕之外的我们都无计可施,永远只能做一个局外人。
■所谓的4D、5D电影到底是什么
既然传统电影在代入感上遇到了瓶颈,自然会有一帮人开始费尽心思地构思新的东西,4D、5D电影就是这样的产物。
相信全国各大城市都有&4D电影体验馆&这样的东西吧,先不论其中的内容,首先我们来简单的了解一下4D是什么。&4D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就是在3D上加了时间的概念。从而时间与空间相结合就成了所谓的4D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4D是在长宽高的基础上再加入时间,这和电影能有什么关系呢?真相就是,没有关系,这种所谓的4D电影中的4D只不过是没有过多科学知识的人以惯性思维来命名的,即&比3D电影能给你的东西更多&,那么比3大的自然就是4了。
既然名字是误解而来,那么内容呢?4D电影与3D电影的区别在于,观众除了看屏幕上的画面,还会受到影院实现设置好的&惊喜&,例如烟雾、水滴、椅子的摇动等。这就大大增加了观众的观影体验,但依旧脱不开&旁观者&的老调子,所以5D电影应运而生了。
5D电影与其说是电影,不如说是游戏,因为整个过程中,观众可以使用光枪之类的装置来改变看到的内容,但由于这个行业鱼龙混杂,整体的体验相当一般,除了噱头之外并不能给玩家带来更多的优质服务,但这个行业恰恰与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虚拟现实(VR)不谋而合。
■广义来说游戏就是虚拟现实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就已经提出过VR的概念:&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但由于技术的制约,VR一直以来也仅仅是一个概念。随着电子游戏开发技术的飞速发展,软硬结合的游戏体验渐渐出现,最为常见的自然是游戏中心的赛车游戏,玩家可以模拟驾驶汽车、摩托车的体验,虽然粗糙,但这的确算得上是某种程度上的VR体验。前面提到的5D电影恰好也是利用到了这个特点,并且加上3D眼镜来强化代入感,使得沉浸效果更加出色。
除了身临其境的硬件外,越来越多的第一人称游戏被制作了出来,游戏角色看到的内容就是玩家看到的,随着视线的变化可以看到自己的身体,仿佛玩家进入到了游戏之中。以《镜之边缘》为例,这款第一人称的跑酷游戏需要不断地攀爬高楼或从高处跳下后翻滚,眼前的景象也会随着这些动作不停旋转,不太习惯这类游戏的玩家玩一会儿就会感到眩晕难受,甚至有恐高的人会因为游戏中在高处向下看而产生不适。所以第一人称就成为了众多希望获得更多代入感的玩家的首选游戏类型。
最后则是由Wii提出,Xbox360完善的体感游戏。这是此前距离我们最近的VR游戏,玩家无需再通过多余的控制器,只要挥一挥手或抬一抬腿就能够进行游戏,虽然在操作体验上有些&空旷&,但对于运动类的游戏反而恰到好处,大汗淋漓就是玩家获得代入感的最佳证明。
■狭义上的VR已经蓄势待发
逼真的硬件外设加上出色的第一人称游戏、体感操作以及3D的视觉效果能够得到什么呢?那必然是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虚拟现实&。当我们不需要鼠标键盘和手柄,手握着仿真枪,走在类似跑步机的装置上,眼前是游戏的世界,敌人突然出现能把我们吓个措手不及,但不一会就用手上的武器将其干掉,这样的游戏,是不是让你跃跃欲试呢?
虽然这一天还未真正到来,但游戏工作者们的努力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各个厂商的VR头盔已经纷纷推出,HTC与Steam合作的Vive VR,微软的hololens,索尼的PlayStation VR,这些科技大公司特别是微软和索尼两大游戏界大佬的加入,让真正的VR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当然,就像一套高品质的游戏用方向盘十分昂贵一样,VR设备刚刚起头的这几年,价格自然无法压得很低,但只要软件能够跟上,革命性的游戏体验马上就要到来了。
■VR绝不只是游戏技术
VR技术对于游戏行业的作用是革命性的,但如此伟大的技术如果仅仅只能玩游戏,那会有多少科学家欲哭无泪呢?我们大可在此畅想一下VR设备的未来。
医生能够通过X光、3D建模和VR设备全方位了解到病人的身体情况,这可以最大程度上帮助医生选择大合适的位置和角度为病人动手术。
射击运动员的训练在家中也可以进行了。随着VR设备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受限于场地的运动项目都能够在同一块区域进行,科幻电影里的全息投影训练场近在眼前。
与你的亲人在VR中见面,可以握手,可以拥抱了。当VR能够让感官有所反应时,视频聊天也将迎来一个新阶段,即使远在千里的她,也仿佛近在身边。
人类一直渴望着飞翔,于是发明了飞机;人类希望千里传音,于是有了电话;人类惧怕黑暗,所以创造了电灯。人类的文明是一个不断挑战自然规律的文明,虽然有些自以为是,但却骄傲地前进着,VR的可能性还有许许多多,这又将让众多的不可能成为历史。在你看来,VR还能为人类的进步带来一些什么帮助呢?
本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热门游戏推荐
热门关键字
热门游戏专区
扫描二维码,关注4399手游微信游戏也可以像电影一样好看,快来开着高达拯救世界吧! - 暴走日报
游戏拯救智障
游戏也可以像电影一样好看,快来开着高达拯救世界吧!
又到了一周的开始,这一周也同样有很多不错的游戏新作出现。一方面,《高达破坏者3》对于很多喜爱高达的朋友来说可谓是久等了,而《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作为任天堂经典的《塞尔达传说》系列重制版本,也得到了格外的关注。除此之外,《暴雨》和《超凡:双生》的重制版也要和大家见面,虽然是老作品,但是有必要向大家安利安利~
1.《高达破坏者3》
高达系列的游戏作品已经有了不少,在围栏我还不算很大的时候,就在老哥的PS2上玩过一款现在已经忘了叫什么的高达对战。当时的游戏画面说不上很好,可选的机型也不多,况且那时候我还什么都不懂,完全就是被单方面虐菜,不过游戏激燃的动作打斗场面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达破坏者》系列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作品,基本以每年一部的速度在进行制作。不过《高达破坏者》系列的前两作都是PS3平台的作品,这次推出的《高达破坏者3》是系列首次登陆PS4这一次世代平台,所以和前作相比有哪些突破、画面和特效等方面有没有很大的提升也是这次的一大看点。
系列2代剧情是原创的战争剧,而3代的剧情却转变成了青春热血钢普拉对战,玩家扮演主人公,为了复苏商店街而展开各式各样的钢普拉对战活动。本作的出战高达不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数目,而且还会有高人气的SD高达作为僚机出战。除了这些,本作还改良了战斗系统、进化了机体制作系统,这些改变到底能使游戏带给玩家多少惊喜,还是等游戏发售玩儿过之后亲自体验,喜欢高达的热血青年,这款游戏还不赶快买买买!
2.《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
《塞尔达传说》是任天堂推出的动作角色扮演系列游戏,由制作人宫本茂制作。于日在FC磁碟机上推出了初代作品,之后该系列被许多人视为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电玩游戏系列,并和任天堂的马里奥、银河战士等知名系列并列为公司的招牌作品。至2015年春,《塞尔达传说》系列共推出了39款官方游戏作品,总销售量超过7千万套,系列的成功由此可见一斑。
《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是一款由任天堂情报开发本部制作、针对任天堂Wii和GameCube游戏主机发行的动作冒险游戏,NGC版《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首次在2004年E3上公开,当时会场全场沸腾,游戏在开发中的连续数年都成为了玩家最期待的游戏。游戏于日在北美地区发售,销量和评价都非常不错,所以这款作品也作为任天堂30周年经典作品被移植到次世代主机WiiU上。
《塞尔达传说:黄昏公主HD》将于日登陆WiiU平台,在3月4日率先于美国发售。除了画面的提升之外,游戏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如新道具、全新的地下城等等,加上可以用GamePad进行操作,可以说和前作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最令大家在意的画面部分并没有太多的亮点,而地下城也需要在商店中购买才能开启。作为30周年的纪念作品确实诚意不是很足,不过没玩过的玩家还是值得试一试的,毕竟这部系列经典作品有着自己的魅力这点毋庸置疑!
3.《暴雨》《超凡:双生》合集
也是一部高清重制版本的作品,不过作为合集可是有两个游戏。虽然如今交互式电影游戏已经不再少见,但在当时,《暴雨》和《超凡双生》两部作品却可以说是跨时代的。所谓交互式电影游戏,就是可以让玩家像看电影一样享受游戏跌宕起伏的剧情,同时又通过自身的参与,左右主人公的行动来改变整个游戏过程的结局,比起一般的电影代入感更强。
《暴雨》和《超凡:双生》两部作品各有优点,前者主要是优在剧情上,《暴雨》这部作品通过不同人的角度,讲述了一个父亲为了救儿子而探索几个事件真相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结局也很有尿点。而《超凡:双生》虽然没有《暴雨》的剧情优秀,但凭借不差的剧本加上两位好莱坞演员的精彩演绎,游戏也非常有看头。
这两个游戏本来是搭载PS3上的,这次进行了高清重制并且推出了合集,可以说简直划算,玩过的玩家可以考虑要不要再买,但是没有玩过的建议一定要试一试。毕竟说起交互式电影游戏的经典作品,那就非这两款Quantic Dream工作室出品的经典莫属了~
这周的游戏虽然新意并不是很足,但好在都是非常优秀的作品,不管大家看上了那个,想必都不会吃亏,这种时候,要不要买买买只能看自己的自控能力啦~
慌张的月野兔 -
2015 (C) 上海暴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号-4游戏改编影视困局 国内外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_凤凰游戏
游戏改编影视困局 国内外的日子其实都不好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欧美的前车之鉴很多,国内的游戏影视化又方兴未艾,为什么游戏改编的电影普遍“槽点满满”?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改编姿势”?
2月的最后一周是属于游戏迷的一周,尤其是今日有两部现象级游戏改编的大片在国内上映&&《刺客信条》与《生化危机6:终章》,有据可查的游戏改编电影史几乎是一部悲剧史,向来饱受质量不佳的诟病。借用著名的游戏IP改编为电影虽然有吸引眼球、保证一定的观众群体买票、节省宣发费等优点,但常常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家的招牌。多年来,游戏改编的电影存在不少难以调和的问题,导致影片的质量并不遂人意。欧美的前车之鉴很多,国内的游戏影视化又方兴未艾,为什么游戏改编的电影普遍&槽点满满&?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改编姿势&?新京报记者独家采访业内人士、专家、资深玩家,回顾游戏电影两个载体交互的历史演变,分析存在问题,展望未来情况。欧美游戏改编电影发展好莱坞已经在游戏IP影视化的道路上走了20多年,大多数由游戏改编的电影都难逃口碑票房双扑街的命运。据IMDb数据显示,游戏改编的电影评分普遍不高,平均分数大多在3到5之间,得分最高的是2002年的《生化危机》,6.7分;最低的是2003年《死亡之屋》,2分。同时,这类电影似乎也难以摆脱票房&扑街&的命运,数据显示,最赚钱的仍是《生化危机》系列,该系列总投资高达2.48亿美元,5部电影总票房豪取9.04亿美元。开端红白机&开了个失败的头&最早的游戏改编电影要数1993年的《超级马里奥兄弟》。1985年第一款《超级马里奥兄弟》游戏让红白机在美国热销,总共卖出4000万套,在美国开创了新游戏时代。1993年,投资额高达4800万美元的《超级马里奥兄弟》电影上映,由于人物角色还原度低,电影与游戏故事关系薄弱,影片恶评如潮,IMDb评分仅有4分,以刚刚20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惨淡收场,主演霍斯金斯在多年后都公开表示参演此片是他从影生涯中最可耻的污点。90年代动作游戏&续命&开端失利似乎并未阻碍影视公司对游戏改编电影的热衷,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街机&格斗游戏,90年代初期的美国,《街头霸王》成为玩家头号喜欢的游戏,《拳皇》也开始在亚洲流行,也有不少其他类似的游戏诞生,例如《真人快打》、《铁拳》。1994年,投资3500万美元的《街头霸王》在北美收获了3342万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近亿,但评分仅有3.7;另一部由狮们影业发行的《真人快打》,投资2000万美元,全球票房1.2亿美元,IMDb评分5.8分。这两部电影改编的游戏IP都是当时顶级的,也赶上了功夫片在好莱坞最流行的时期。两部电影选择的游戏IP正好迎合了整个电影市场,虽然评分差强人意但仍获得可观的票房成绩。电影公司趁着热度继续拍摄的1997年《真人快打2》与2009年的《街头霸王:春丽传》,都遭遇滑铁卢,《春丽传》追加了投资5000万美元,但票房则只有可怜的1280万美元。1999年,《银河飞将》横空出世,本片是由游戏设计师克里斯&罗伯茨亲自操刀,他还特意成立了公司联合福斯公司一同制作,无奈投入3000万美元,上映后票房仅超1000万美元,罗伯茨的事业也一蹶不振。千禧年《古墓丽影》改变局势进入2000年后,每年都有1到2部游戏改编电影进入院线,随着游戏人口的猛增也带来游戏电影数量的增长。2001年,超人气动作冒险游戏《古墓丽影》拍摄同名真人电影,由安吉丽娜&朱莉饰演原著中的女主角劳拉,电影以1.5亿美元的成本斩获了2.75亿美元的票房,受到观众与游戏玩家的好评。跟随其影视化脚步的是Square公司的《最终幻想:灵魂深处》,电影采用CG技术打造,投入1.35亿美元却只收获8000万票房,Square公司出现巨大财政赤字。一改惨淡的是2002年问世的《生化危机》电影,以3500万美元的预算赚取了过亿美元的票房,该片的成功让片方一口气推出4部续作,每一部投资额都在追加,虽然评分连续下滑,但票房持续走高。21世纪初佳作星星点点千禧年后,还有不少游戏电影在影市流行,例如大打帅哥美女牌的《生死格斗》、警匪大片《马克思&佩恩》、带着浓浓迪士尼味道的《波斯王子:时之沙》;沿用了游戏原声配乐的《寂静岭》,在IMDb上评分并不低,这得益于它的导演与编剧都是游戏死忠玩家。而续作换了导演剧情也不免被粉丝诟病,口碑票房双失利。除了这些基于电视主机游戏上有较高知名度的作品,还有不少烂片,例如对游戏电影孜孜不倦的改编者德国导演乌维&鲍尔,从2003年开始便乐此不疲地借助银幕摧毁诸多经典游戏,包括《鬼屋魔影》、《吸血莱恩》、《喋血街头》、《孤岛惊魂》等,无一例外都被列入烂片行列。但迄今为止,票房最差的游戏改编电影当属格斗游戏《铁拳》改编的真人电影,该片问世于2009年,投入3000万美元却连百万美元的票房都收不到,实至名归的血本无归。近10年游戏公司涉足电影行业手握多个游戏IP的大型游戏公司纷纷成立影视公司,迎来了游戏改编电影的新时代。例如2011年,育碧成立了育碧影业,投资过亿美元拍摄《刺客信条》,除此之外,《孤岛惊魂》、《疯狂兔子》等都会是下一个阶段电影化的IP。2015年动视暴雪也宣布成立暴雪电影电视工作室,首个电影项目是《使命召唤》,《暗黑破坏神》、《星际争霸》等经典游戏IP也有改编可能性。索尼影业也将自家游戏公司的《神秘海域》等开展影视化计划,另外也有消息指出,《俄罗斯方块》、《水果忍者》等耳熟能详的游戏IP都有电影化的可能。特殊年份:2016年历经坎坷、酝酿十年《魔兽》上线,由手游改编的《愤怒的小鸟》电影意外火爆,11月上映的《刺客信条》备受关注,去年无疑是一个游戏改编电影的活跃年份,许多游戏界顶级品牌在这一年进军影视界,例如,《魔兽》的电影与游戏保持着高度一致,给玩家提供了坚实的情感寄托;根据庞大的故事体系让非玩家也不至于一头雾水,同时在游影联动方面发力,被外界视做游戏改编电影的卷土重来,让人不禁思考这类电影能否就此&咸鱼翻身&?国内游戏改编影视探索1 &游影&联姻多为电视剧真人电影几乎一片空白与国外大不相同的是,中国大陆游戏与影视的联姻主要是体现在一系列电视剧上,比如经典单机游戏改编的《仙剑奇侠传》、《轩辕剑》、《古剑奇谭》、《剑侠情缘》等,播映后取得的反响还不错。至于游戏改编电影方面则集中于动画电影上,代表作包括《洛克王国》系列以及《龙之谷》。有从事游戏改编电影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儿童游戏改编动画电影一般有稳定的盈利,《洛克王国》4部大电影平均票房5500万元,成绩最好的票房将近8000万。但他也坦承由游戏IP改编的真人电影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游戏改编电影能够落地操作的项目不多,缺乏专业的、周到的制作团队能将两个方面的沟通鸿沟&烫平&。&2 起步晚推进缓慢更多是影视剧衍生出游戏不少业内人士坦承,比起国外,国内在游戏改编电影方面来说确实存在起步较晚、探索较少、推进缓慢的现状。好的IP需要用户积累、情感积累,都需要时间。寻求这一方面合作的电影公司负责人透露,&谈了一圈,很多游戏公司有意愿做这件事,却缺少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可操作性方案。一是因为我国游戏公司本身就很挣钱,资源博弈上占有特别强势的地位,会有很多想法与方案,但事实上推进比较缓慢。&他还认为,国内存在的更多是将影视作品改为游戏,如《鬼吹灯》、《盗墓笔记》等,不仅借用影视形象&好改&而且利润颇丰,&这类作品能在电影剧本上进一步丰富角色和情节,添加各种互动行为,而从游戏到电影则存在着难以弥补的天然缺陷。&3 多个影视公司涉足&游影联动&出更多可能性2012年,腾讯率先提出泛娱乐化概念,各大游戏公司也纷纷转型投入游戏之外的娱乐产业,利用影视化扩大IP影响力。尤其近两年,国内不少顶级游戏公司开始纷纷成立起自己的影视公司,影业也开始自主研发游戏IP影视化的项目,企鹅影业、网易影业、蓝港影业、巨人影业等背后都有国内一线游戏公司的身影;光线、华谊兄弟等传统影业巨头也纷纷向游戏公司抛出橄榄枝,或投资、或收购。企鹅影业手中的《QQ飞车》、《QQ炫舞》等游戏改编项目,《仙剑奇侠传》电影版正在筹备中,运营的日本游戏《真&三国无双》则将拍摄成中国古装片,或将于今年开机。去年最热门手机游戏之一的《阴阳师》,目前也在进行剧本创作,将拍摄同名电影和电视剧。去年上海电影节期间,网易与巨人相继宣布各自的影视开发计划,网易旗下的《天下3》将改编为真人电影、电视剧;《梦幻西游》追拍动画大电影;巨人方面,旗下的《征途》会同期开发电影、电视剧,手游《球球大作战》将会改编为动画电影。巨人影业总裁张阿牧似乎不太纠结&玩家与非玩家&的区别,&一切主要围绕电影来做事,首要考虑的是在观众眼里,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我们肯定也会尽量照顾玩家的情感。&■ 业内观点单纯游戏IP改编只是阶段性产物在腾讯影业副总经理陈洪伟看来,游戏改编电影的新时代刚刚到来。游戏与电影改编过程中寻求到两个文化碰撞互通的平衡点至关重要。&过去时代改编电影往往就是单一项目,只关注内容;但游戏变成文化以后更多应该根据群体、生活方式来考虑改编,而不是狭隘局限于一个游戏故事的套用。&在腾讯影业的规划中,《QQ炫舞》的舞台剧、网游文改编电影等泛游戏文化项目都在尝试当中。■ 未来展望游戏怎么改才是正确姿势①跨界融合潜力巨大根据2015年ESA(游戏软件协会)的最新数据,美国游戏玩家数量已高达1.55亿,中国的人口基数极大,虽没有专业统计,但游戏玩家数量应只多不少,随着游戏载体的变化与移动端科技发展,游戏普及程度和多样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游戏与电影之间存在巨大发展潜力,应该更贴切地把握行业脉搏。②充分利用VR等先进技术陈洪伟在采访中提到,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游戏基于电影,最有可能的运用方式是与未来技术的结合,尤其是现在越来越多受到讨论的VR技术,可能会给游戏产业迎来爆发结合点,陈洪伟坦言,&VR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介于电影和游戏之间,又可以&浸入&,又可以&交互&,会带来更多的体验,虚拟世界中又有实际操作,未来实在不可估量。&③良心小成本制作从冷门突破游戏改编电影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粉丝决定口碑,路人决定票房&,并不一定要追求大的游戏IP。改编作品剧情尽力平衡游戏玩家与影市观影者的需求,厂商应该更恰到好处地把控电影制作人与游戏制作人的通力合作,在玩家与非玩家、玩家与玩家之间做好调研。■ 为何游戏改编电影总那么烂?A 电影与游戏调性不合受众定位不明确看电影和玩游戏的体验完全不同,游戏玩家通过人机交互完成亲身体验,自己处于角色的主控地位,实时且直接,这是电影无法带来的独特体验;而观影则是一种被动体验,过程中不能参与,只能站在银幕之外审视人与事,玩家在观影过程中则失掉了打游戏的代入感、掌控感、操作快感,还需被迫面对剧情、人设改编,自然观影后会为内心不满评个低分,痛诉衷肠。而非玩家观众对游戏品牌少有忠诚度,对游戏了解不多,只在乎接受表象化的游戏元素,更多是看合理完整的故事,这种情况下对改编游戏的内容要求基本无关痛痒,改编游戏之前都会面临一个头痛的问题&&游戏电影究竟取悦谁?B 还原程度低&挂羊头卖狗肉&难获认可游戏改编电影有难度也不讨巧,不管是尊崇原著或是借壳改编,都不容易满足挑剔的玩家,例如《生化危机》系列虽然票房不差但口碑不尽如人意,玩了7年《生化危机》的资深玩家张艳告诉记者,大多玩家很难承认这一系列电影,&电影将原著改得面目全非,女主角爱丽丝是游戏里不存在的角色,电影已经渐渐脱离游戏,甚至打着游戏名号独立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票房号召力和观众影响力的电影系列。&更难得在于一些不具备剧情、世界观的游戏,要生硬地强加一些角色与背景进游戏电影里,能把握火候,在众口难调中取得普遍认可更是难上加难。C 目的不同影视公司与游戏公司间博弈一般来说,只有经过电影公司与游戏公司默契合作、一同创作才能顺利改编游戏,但两者立场不尽相同,甚至还会相悖。游戏公司希望电影提高玩家黏性,把游戏带入更广阔的大众市场;电影则是希望利用游戏IP价值与品牌换取高额利润。例如1994年《街头霸王》制作过程中就有老牌游戏公司卡普空与导演德苏之间的摩擦,对角色设计的想法相悖,最终剧情改得七零八落。《魔兽》上映期间,原本应合作无间的传奇影业与暴雪娱乐也&撕&得不可开交,暴雪还称对《魔兽》电影非常不满,希望收回版权拍续集。D 题材局限部分游戏缺乏剧情游戏改编电影的类型都非常集中,多为动作冒险题材的电影,制作与改编的模式也比较单一,例如早期街机鼎盛期间,游戏的设计注重技巧与挑战,很少有明显的剧情内核,不便于电影故事的讲述,增添了不少改编难度。到了PC端游戏时代稍有改变,例如《寂静岭》本身具有世界观设定与开发潜力,游戏中部分动作情节以电影的方式进行,这类作品具有改编优势。E 生搬硬套制作团队不了解游戏制作团队不了解游戏,毕竟游戏是一种年轻的娱乐方式,例如21世纪前10年,好莱坞主要编剧、导演都是60后、70后,没在游戏中体验过,自然制作出的电影在IP还原度上难以让粉丝满意,仅是把游戏当外壳在按好莱坞套路拍电影,很容易被懂行人诟病;不同的是,《魔兽》导演邓肯&琼斯本身是资深玩家,对整个游戏的框架与世界观都极为了解,做出来的电影自然相对成功。也有过分遵从原著把握不了精髓的改编案例,例如不少玩家表示《毁灭战士》的游戏与电影基本相似到一模一样,但观众都认为去影院看了一个毫无新意的超长游戏预告。
[责任编辑:赵建波 PG001]
责任编辑:赵建波 PG00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游戏官方微信&>&&>&&>&&>&正文
游话好好说:你喜欢电影化的游戏形式吗?
21:16:17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路易基 编辑:路易基 浏览:loading
  有时我们在形容一部游戏玩起来如何的精彩的时候,会说“这游戏玩着和电影一样”,诸如此类让人印象深刻的游戏不胜枚举:《马克思佩恩》、《神秘海域》、《合金装备》,跌宕的剧情配合优质的CG给玩家一种“电影感”,以致后来的《量子破碎》干脆将CG用美剧来展现,不过这些本质上还都是传统的游戏作品,不过故事情节依旧是主心骨,只是玩家需要在打打杀杀的的无间道中推动情节前进,不过有的游戏选择挑出这种咸鱼模式,将故事更加纯粹的展现给玩家,于是就有了电影化游戏的诞生。
《弗吉尼亚》
  游戏和电影本之间本就相似,当二者结合起来产生的效果也很迷人,我们的小熊桑之前就在游点意思中为大家推荐了这部作品,缺乏游戏的交互性,甚至没有字幕对白,更使得《弗吉尼亚》不是用来玩,而是用来看和体验的,虽然它的高冷和隐晦,让会让玩家玩的一头雾水,也落得个褒贬不一的评价,我们不得不说这类游戏也有其特有的魅力。
  提到“电影化游戏”,不得说近几年来兴起的互动电影作品,在被人忘却的上世纪80年代,曾出现诸如《龙穴历险记》的交互式电影始祖,直到2010年《暴雨》的出现,让人们重新拾起了这种另类的游戏形式,淡化互动和操作,将剧情直接的讲给玩家,除了一些QTE的操作,玩家可以获得电影般的体验,2012年的年度游戏《行尸走肉》将互动电影推向了高潮,虽然由于成本的原因,此类作品不能做到很多个结局,但相比电影的被动接受要好上许多,参与其性正是其偏向游戏的一面。
  在互动电影中存在两个很微妙的平衡,其一就是互动性,当然在作出选择和战斗时,玩家的QTE至关重要,但有的玩家吐槽《直到黎明》连开门都要转动手柄,就有些显得“强行互动”了;其二就是业界标杆反例《教团1886》暴露出的问题,画面和情节的平衡,在这个绣花枕头里塞着的是短且不完整的一本道故事,以及打地鼠似得战斗操作,也就不难理解它是如何的失败了。简单来讲,互动电影游戏,精髓不在画面,不在操作,故事才是核心。
  或许你习惯了传统游戏的惊险刺激,玩互动电影时抱着手柄昏昏欲睡,另一种异曲同工的游戏形式诞生了,我们暂且称之为“步行模拟”游戏,不同于互动电影,这类游戏给予玩家了更开放的世界,看似你在这里什么都可以做,却又什么都做不了,不再是简单的QTE,你可以和周围环境互动,而开发商也不再给你讲故事了,玩家得迈开自己的11路,自己去寻找这个这些有的没的的情节。
  开始我们提到的《弗吉尼亚》就算其一,再者从2008年发售的《亲爱的艾丝特》,到大家熟知的《万众狂欢》,玩家在一路前行中突出一个感受,其中或许还有一些解谜元素,但无一例外步行模拟游戏都有着精美绝伦的美术风格,或写实或迷幻,比如在《伊森卡特的消失》和《看火人》中,每游戏的每一帧几乎都可以当做壁纸,而说到步行模拟的极致,大概非《迷失山谷》所属了,没有互动也没有故事,只有在绝美山谷中随着配乐缓缓前行的你,吃腻了3A大作的油腻,这款无敌清新的游戏也值得一试。
  当游戏和电影融合在一起,产生的化学反应也风格独特,不知道各位玩家对游戏电影化的看法如何?又是否喜欢这类游戏形式呢?
你喜欢电影化的游戏形式吗?
游戏的核心本就是剧情,能纯粹的体验到优质的剧情很棒,而且电影化游戏玩起来休闲轻松,给人一种放松的享受。
缺乏互动本就和游戏相悖,QTE的操作聊胜于无,这种形式玩起来略显无聊,还不如去直接看电影,游戏就应该让人玩的爽快。
相关新闻: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看的游戏名字带符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