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二战日本舰载机的零式舰载机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零式竟然不是日本海军作战战果最辉煌的舰载机:99式舰爆才是
1941年 ,当日本爱知飞机公司出品的D3A,也就是大名鼎鼎的99式“舰爆”俯冲轰炸机以其配备的不可收放的起落架而被人们逐渐厌弃的时候 ,它却以第一种对美军目标发起攻击的俯冲轰炸机的身份 ,参加了日进行的偷袭珍珠港行动。这是一种精确轰炸机概念下的作品,根据日本军方在1936年提出的发展一款舰载俯冲轰炸机的需求 ,日本爱知公司在1938年1月试飞了第一款原型机 ,该机型配备了中岛公司出品的功率为529.4千瓦 (710马力)的Hikari星形发动机。最终定型并批量生产的D3A1型轰炸机的机翼略为短小 ,配备的是三菱公司出品的功率745.7千瓦(1000马力)的Kinsei型星形发动机。此外,飞机背鳍还进行了适当加长 ,极大地增强了飞机的机动性能。唯一不足的地方在于仅仅配各了两挺7.7毫米口径的前射机枪 ,以及1挺安装在后座舱的同样口径的机枪 ,火力明显不足。1940年 ,编入旧日本帝国海军的D3A1型俯冲轰炸机多次参战 ,支援日本陆军对中国和印度支那的侵略行动。此外 ,在战争的头10个月内 ,D3A1型轰炸机参加了所有的大规模航母作战行动 ,它所击落的盟国海军舰船数量,比轴心国集团的任何一种机型都要多。其中 ,被击沉的英军舰船主要有航空母舰“竞技神”号(它是世界上第一艘被航母舰载机击沉的航空母舰),以及巡洋舰“康沃尔”号和“多塞特郡”号。零式竟然不是日本海军作战战果最辉煌的舰载机:99式舰爆才是
在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期间以及其后 ,D3A1型轰炸机蒙受了惨重损失 ,最终不得不撤 回到陆上基地。1942年 ,具备了更大的燃油装载能力和更大发动机功率的D3A2型轰炸机问世 ,所生产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D3A1型。然而 ,D3A2型到了1944年便被性能更加先进的美国战斗机远远甩在后面了 ,而且明显不堪一击。即使这样 ,D3A型轰炸机一直在前线服役到1944年 年底 ,少数飞机甚至被作为“神风特攻队”飞机对拥军发起自杀式攻击。据统计,D3A1型轰炸机总共生产了476架 ,D3A2型飞机生产了1016架,盟军称该型轰炸机为“瓦尔”俯冲轰炸机。99式“舰爆”空重257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3800千克,该机的翼展为14.38米,机长10.20米 ,机高3.85米 ,机翼面积34.90平方米,装备有2挺7.7毫米97型前射机枪 ,1挺7.7毫米 92型后射机枪 ,机身下可以挂载1枚250千克炸弹 ,机翼下挂2枚60干克炸弹,其在6200米高度时,最大飞行速度达430 千米/小时,最大使用升限10500米 ,最大航程1352千米。后来,随着零式战斗机的服役数量增加,以及攻击能力的增强,99式舰载俯冲轰炸机的装备数量逐步减小,然而,新型的零式战斗机并未能取得比99式俯冲轰炸机更大的战果,反而伴随着99式“舰爆”的逐步退役,日本海上力量遭到了越来越沉重的打击。可以这么说,正是99式俯冲轰炸机陪伴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走过了最为辉煌的时光,那时候,航空母舰们搭载着一甲板的99式“舰爆”成为了日本海军的一大标志。随着二战的战败,日本彻底丧失了拥有航空母舰的权利,没有了航空母舰,也就没有了舰载攻击机的出现机会,近年来,日本海上自卫队研发了多型“准航母”,虽然目前并未装备航空母舰,也没有相关能力,但是不能排除日后日本一步步突破限制,研发出真正的航空母舰的可能性,毕竟意大利的例子就摆在那里,同为二战战败国的意大利,也被限制不能发展攻击型武器,然而随着冷战的高潮,意大利海军突破了限制,研发了轻型航母。日本如果也走上这条道路,那么依靠其在二战时期积累下来的舰载机作战经验,很难说其不会研发出新一代的“99式舰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奇传说苍零式实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