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巅峰战舰心动抽奖陷阱是陷阱吗

展览会上抽奖?是个骗局要小心_新浪宝鸡
展览会上抽奖?是个骗局要小心
宝鸡日报评论
  近日,家住市区姜谭路的一老汉拿着一份表扬信来到了工商渭滨分局姜谭所,老人对姜谭所很高的工作效率表示钦佩,并感谢姜谭所消费维权工作室能急消费者之所急,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5月 5日上午,姜谭工商所消费维权工作室来了一位白发老者。经过 12315专干仔细问询才得知,这位老人在辖区一商品展销会上遭遇了疑似“抽奖式”骗局。展销会上,某商户告诉老人买锅可以抽奖,老人没有多想,就花 600元钱买了一口锅,并参与了抽奖活动,还抽中了一部手机,但商户告诉老汉拿手机必须另外交 800元。就这样,在前后共花费了1400元后老人才将锅和手机拿到手。孰料回家后老人发现锅和手机均有严重的质量问题,次日再去展销会发现卖锅商户已人去楼空。姜谭所工作人员在听完老人的讲述后,立刻前往展销会现场调查情况。给老人卖锅的商贩已退出了展销会,经过与展销会主办方负责人的多方协调,展销会主办方给老人退回了锅和手机,并把 1400元退还给老人。主办方还向老人进行了诚恳的道歉。
  针对该展销会上出现的问题,姜谭工商所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调查处理,坚决防止类似“抽奖式”骗局再次发生。该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部分商家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以抽奖、体验等方式,设置消费陷阱,诱导消费者消费。所以,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理性消费,避免陷入消费陷阱。(记者 邓亚金)热门推荐:
  文/李俊慧
  从周末“免费骑”,再到周末前后“三天免费骑”,再到现在的“一周免费骑”。
  ofo、摩拜等各类名曰“共享单车”实为“互联网+租赁单车”的“免费大战”可谓愈演愈烈。
  日前,ofo、摩拜等两家租赁单车平台同时以“迎两会”为名,在北京地区推出“免费骑行体验活动”,从3月6日至3月12日,连续一周时间均可免费骑行ofo或摩拜的单车。
  不论是特定周期不限次数,还是特定周期仅限时段,类似的“免费骑行”正在全国诸多城市“上演”。
  此前,滴滴、优步等在争夺“网约车”市场份额时的“补贴大战”硝烟尚未完全消散,如今,在单车租赁领域的“免费大战”也已如火如荼,让民众见识到了“互联网+交通”或“互联网+出行”领域的想象空间。
  很多人认为,ofo、摩拜等共享单车大打“免费战”,是为了圈用户、抢市场,推高估值;也有人认为,不论单车平台作何筹划,有免费或便宜占,不占白不占。
  但是,需要广大民众及相关部门予以重视的是:单车平台掀起的“免费大战”,看起来是“烧钱”,实则是“圈钱”,需要密切关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而其中潜藏的消费陷阱,也亟待相关部门加强规范和引导。
  买的没有卖的精:单车“免费大战”,看似烧钱,更是圈钱
  自古商业领域“买的没有卖的精”,在所谓“共享单车”实为“互联网+租赁单车”领域更是如此。
  伴随天气日渐转暖,越来越适合民众骑行,包括ofo、摩拜等在内的各大单车平台纷纷“摩拳擦掌”,欲“大战一场”。
  自ofo单车开启“周末免费骑”促销体验活动后,摩拜单车也及时跟进,启动“周一免费骑”活动。
  如今,均已成功多次融资的两大平台,更是不断加码“免费大战”。
  ofo推“周末免费骑”,摩拜就推“周五至周末免费骑”,ofo充值100赠100,摩拜就充值100赠110,如今,两家又纷纷借着“两会”春风推出“一周免费骑”活动。
  对此,很多人惊呼:网约车时代的补贴烧钱大战,似乎又在共享单车领域上演了。
  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单车平台的“免费大战”,看似“烧钱”,实则是“圈钱”。
  众所周知,不论是ofo单车,还摩拜单车,如果用户未支付押金,是无法获取解锁密码或扫码解锁的。
  简单说,民众想要免费骑ofo或摩拜单车的前提是,首先要支付押金,其中,ofo单车的押金标准是99元/人或账号,摩拜单车的标准是299元/人或账号。
  因此,这些共享单车平台的“免费骑行”或“免费大战”,越多人的参与体验,平台就能归集越多的押金,参与体验的人体验或周期越长,平台占用押金的时间也就越长。
  这与滴滴、优步、神州、易到等早期的“补贴”大战可谓“天壤之别”,网约车的补贴、烧钱,是无条件真烧钱;而单车平台的免费大战,其实是附条件的免费。
  更重要的是,工作日期间,正常上班族的单车使用频次一般是2次,所谓“免费”不过是少花2块钱,但是,需要用户支付给平台99元或299元不等的押金。
  从筹资或归集资金的角度来看,就单一用户花2块钱“借回”99元或299元,这个融资成本应该不算高。此外,平台在免费骑行活动结束后,辅助大力度的“充返活动”,还能吸引用户支付更多的费用且继续长时间占有押金资金。
  因此,单车平台的“免费大战”,与其说是“烧钱”,不如说是“圈钱”,通过“免费骑”的活动,用一辆车从更多用户手中归集押金和充值消费金额。
  单车消费陷阱多:可以不收的押金和无法退款的充值
  不论在传统景区单车租赁服务中,还是其他租赁服务中,收取押金确实是比较常见的做法。
  从法律层面讲,缴纳或收取押金,目的在于对双方之间的租赁合同起到一定的担保作用。
  既可以督促承租人或使用人正当使用房屋或自行车等租赁物,也可以确保发生不当损害时,出租人或债权人可以优先受偿。
  因此,作为“租赁单车”服务的摩拜单车或ofo单车,为了确保用户正当使用其单车,面向用户收取“押金”并不违法。
  “收取押金不违法”,但不代表“必须收取押金”。
  在传统租赁合同中,1)如果租赁双方是相熟的朋友、同学关系,一般是不会额外要求收取押金的。2)如果租赁双方彼此信任程度较高,一般也是不会额外收取押金的。
  此外,在传统景区单车租赁服务场景中,之所以必须收取押金,是存在用户骑走不退还的风险。
  而在ofo、摩拜等名曰“共享单车”实为“互联网+租赁单车”的服务场景中,用户每次使用都需要获取密码或扫码解锁,每次结束骑行必须上锁才会终止计费,相当于解锁用车,上锁还车,因此,不太容易出现“骑走不归还”的风险。
  而这原本正是“互联网+租赁单车”的技术优势或创新所在,那么, 既然押金可以不收取,为什么各个平台还要坚持收押金呢?
  那只能理解为:各个平台很看重押金这种形式的资金归集功能。
  此外,在充值及余额退还方面,很多单车平台都存在明显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做法。
  在充值环节,摩拜单车的充值最小单位为1元,而ofo单车的充值最小单位为20元。而按照摩拜单车计费标准0.5元/半小时,ofo单车计费标准1元/小时,其中,ofo最小充值单位限定20元,涉嫌构成强制交易的“霸王条款”,明显涉嫌侵犯用户的公平交易权。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而在充值消费环节,不论是ofo单车,还是摩拜单车,对于“充值”之后的金额,在用户未消费完之前即“余额”,两家平台均不支持“退款”,此举明显不公平、不合理。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对此,工商部门应加强对ofo、摩拜等单车平台不当经营行为的监管和处罚,避免各类平台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侵害用户的合法权益。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ofo、摩拜等掀“免费大战”:看似烧钱,实则圈钱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ofo、摩拜等掀“免费大战”:看似烧钱,实则圈钱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文/李俊慧从周末“免费骑”,再到周末前后“三天免费骑”,再到现在的“一周免费骑”。ofo、摩拜等各类名曰“共享单车”实为“互联网+租赁单车”的“免费大战”可谓愈演愈烈。日前,ofo、摩拜等两家租赁单车平台同时以“迎两会”为名,在北京地区推出“免费骑行体验活动”,从3月6日至3月12日,连续一周时间均可免费骑行ofo或摩拜的单车。不论是特定周期不限次数,还是特定周期仅限时段,类似的“免费骑行”正在全国诸多城市“上演”。此前,滴滴、优步等在争夺“网约车”市场份额时的“补贴大战”硝烟尚未完全消散,如今,在单车租赁领域的“免费大战”也已如火如荼,让民众见识到了“互联网+交通”或“互联网+出行”领域的想象空间。很多人认为,ofo、摩拜等共享单车大打“免费战”,是为了圈用户、抢市场,推高估值;也有人认为,不论单车平台作何筹划,有免费或便宜占,不占白不占。但是,需要广大民众及相关部门予以重视的是:单车平台掀起的“免费大战”,看起来是“烧钱”,实则是“圈钱”,需要密切关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风险,而其中潜藏的消费陷阱,也亟待相关部门加强规范和引导。买的没有卖的精:单车“免费大战”,看似烧钱,更是圈钱自古商业领域“买的没有卖的精”,在所谓“共享单车”实为“互联网+租赁单车”领域更是如此。伴随天气日渐转暖,越来越适合民众骑行,包括ofo、摩拜等在内的各大单车平台纷纷“摩拳擦掌”,欲“大战一场”。自ofo单车开启“周末免费骑”促销体验活动后,摩拜单车也及时跟进,启动“周一免费骑”活动。如今,均已成功多次融资的两大平台,更是不断加码“免费大战”。ofo推“周末免费骑”,摩拜就推“周五至周末免费骑”,ofo充值100赠100,摩拜就充值100赠110,如今,两家又纷纷借着“两会”春风推出“一周免费骑”活动。对此,很多人惊呼:网约车时代的补贴烧钱大战,似乎又在共享单车领域上演了。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单车平台的“免费大战”,看似“烧钱”,实则是“圈钱”。众所周知,不论是ofo单车,还摩拜单车,如果用户未支付押金,是无法获取解锁密码或扫码解锁的。简单说,民众想要免费骑ofo或摩拜单车的前提是,首先要支付押金,其中,ofo单车的押金标准是99元/人或账号,摩拜单车的标准是299元/人或账号。因此,这些共享单车平台的“免费骑行”或“免费大战”,越多人的参与体验,平台就能归集越多的押金,参与体验的人体验或周期越长,平台占用押金的时间也就越长。这与滴滴、优步、神州、易到等早期的“补贴”大战可谓“天壤之别”,网约车的补贴、烧钱,是无条件真烧钱;而单车平台的免费大战,其实是附条件的免费。更重要的是,工作日期间,正常上班族的单车使用频次一般是2次,所谓“免费”不过是少花2块钱,但是,需要用户支付给平台99元或299元不等的押金。从筹资或归集资金的角度来看,就单一用户花2块钱“借回”99元或299元,这个融资成本应该不算高。此外,平台在免费骑行活动结束后,辅助大力度的“充返活动”,还能吸引用户支付更多的费用且继续长时间占有押金资金。因此,单车平台的“免费大战”,与其说是“烧钱”,不如说是“圈钱”,通过“免费骑”的活动,用一辆车从更多用户手中归集押金和充值消费金额。单车消费陷阱多:可以不收的押金和无法退款的充值不论在传统景区单车租赁服务中,还是其他租赁服务中,收取押金确实是比较常见的做法。从法律层面讲,缴纳或收取押金,目的在于对双方之间的租赁合同起到一定的担保作用。既可以督促承租人或使用人正当使用房屋或自行车等租赁物,也可以确保发生不当损害时,出租人或债权人可以优先受偿。因此,作为“租赁单车”服务的摩拜单车或ofo单车,为了确保用户正当使用其单车,面向用户收取“押金”并不违法。“收取押金不违法”,但不代表“必须收取押金”。在传统租赁合同中,1)如果租赁双方是相熟的朋友、同学关系,一般是不会额外要求收取押金的。2)如果租赁双方彼此信任程度较高,一般也是不会额外收取押金的。此外,在传统景区单车租赁服务场景中,之所以必须收取押金,是存在用户骑走不退还的风险。而在ofo、摩拜等名曰“共享单车”实为“互联网+租赁单车”的服务场景中,用户每次使用都需要获取密码或扫码解锁,每次结束骑行必须上锁才会终止计费,相当于解锁用车,上锁还车,因此,不太容易出现“骑走不归还”的风险。而这原本正是“互联网+租赁单车”的技术优势或创新所在,那么, 既然押金可以不收取,为什么各个平台还要坚持收押金呢?那只能理解为:各个平台很看重押金这种形式的资金归集功能。此外,在充值及余额退还方面,很多单车平台都存在明显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做法。在充值环节,摩拜单车的充值最小单位为1元,而ofo单车的充值最小单位为20元。而按照摩拜单车计费标准0.5元/半小时,ofo单车计费标准1元/小时,其中,ofo最小充值单位限定20元,涉嫌构成强制交易的“霸王条款”,明显涉嫌侵犯用户的公平交易权。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而在充值消费环节,不论是ofo单车,还是摩拜单车,对于“充值”之后的金额,在用户未消费完之前即“余额”,两家平台均不支持“退款”,此举明显不公平、不合理。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对此,工商部门应加强对ofo、摩拜等单车平台不当经营行为的监管和处罚,避免各类平台设置不公平交易条件侵害用户的合法权益。(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长期关注互联网、知识产权及电子商务等相关政策、法律及监管问题。邮箱:,微信号:lijunhui0602,微信公号:lijunhui0507)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对于这个焦点问题,北京版共享单车新规,似乎对此一概推定认为属…
对于崛起中的中国企业,又该如何在“乱花迷离”中,寻找到适合自…
伴随自媒体平台之间的版权保护大战开打,预示着自媒体内容原创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珍得抽奖是陷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