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英雄大请叫我英雄结局是什么么样的

历史之殇,为什么中国的英雄大都没有好下场?
中国历史上有干才,有眼光,有见解,忠心耿耿,为国尽忠,拯救国家民族的英雄豪杰和爱国志士,几乎全没有好下场,不是被杀,便是被辱。
赵雍先生,梁启超先生称他阁下是「黄帝以后中国第一伟人」,胡秋原先生也把他阁下放在卷首,其对赵国和对整个中国贡献之大,不用说矣。他阁下血战了二十七年后的结局是啥?结局是被大军围困在沙丘宫,和萧道成先生同一命运,饿得发毛,爬到树上掏小鸟蛋吃,最后仍免不了活活饿死。
  赵雍先生的下场,我们还可以说因他儿子王八蛋之故。但赵国的大将李牧先生,便涉及到核心问题矣。李牧先生击败匈奴,又击败东胡,复进灭襜褴。十多年间,北方悍敌不敢接近边境。后来又大败秦军,使眼看就要完蛋的赵国,转危为安。可是你知道赵国国王怎么报答他?一霎时翻了尊脸,说他要「反」,李牧先生便只好抹脖子矣。也就在他死后三个月,秦军长驱直入,把赵国灭亡,也把赵国末代头目赵迁先生生擒活捉。关键就在这里,宁可亡国,也不饶人。
  李牧先生之后,蒙恬先生对秦国的贡献,不亚于李牧先生对赵国的贡献,他率领三十万大军,出击匈奴,收复河套,修筑长城,作一劳永逸之计。不特此也,他还是一位儒将,我们现在用的毛笔,就是他发明的。可是结局又如何哉,秦政府皇帝下了一道诏书,「赐」他「自杀」,呜呼,连「自杀」都得「赐」,不要说人性矣,连狗性都没有啦。他弟弟蒙毅先生还不肯死,曰:「赵杀李牧而亡,没有杀忠良而能保国。」这话是千古真理,可是一旦到了政治性冤狱,真理不抵一个屁,而且正因为你是忠良,有碍他胡搞,他才杀你,亡国不亡国,管你的娘也。
  汉王朝李广先生,其勇其功,也是世人皆知,公孙昆邪先生曾在皇帝刘彻先生面前流涕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但他过于勇敢,总是身先士卒,与匈奴死战。万一阵亡,就可惜矣。」可是无论你多么勇敢,多么有功,到头来不得不援例来一个凄凉归宿。他被逼自杀时,对其部下曰:「我自束发以来,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现在随大将军出征,进攻单于,而大将军把我的军队放在远道,又自己迷路,只好说天意如此,我年已六十,不能去跟刀笔吏对簿法廷。」呜呼,大将军者,皇帝的亲戚卫青先生也,和李广先生私人之间有过节,才故意把他派到不宜行军的东路,教他自生自灭;他自生不了,只好自灭矣。
  汉王朝另一位大将赵充国先生,史书上有崇高地位,第一次出击匈奴时,身负重伤,刀箭血口,凡二十几处。连老帝崽刘彻先生都大为感动,亲自一一察看。到了晚年,更不费一兵一卒,敉平羌乱,建议屯田。他的结局还算强差人意,没有「自杀」,但他的儿子赵邛先生却自杀啦,而且他阁下也被赶下台,放逐回乡。
  耿恭先生,东汉王朝英雄,官也做得不小,进军西域,被匈奴团团围住,匈奴派人招降,降了就封侯爵。咦,不要说封侯爵啦,有些将军,只要表示不究既往,饶他不死,他就阵前起义啦。但耿恭先生却把匈奴使臣拉到城上杀掉,威镇塞外。可是他的结局又如何哉,结局是皇帝老爷嫌他「言论怨望」,一脚把他踢走,踢走者,免职是也,免职后不久即死。所谓「怨望」,即是发牢骚。嗟夫,再大的功勳都不能发牢骚,二抓牌最恐惧别人发牢骚,盖发牢骚可能影响他的二抓。耿恭先生还算祖宗有德,有的英雄好汉,还因为「怨望」而砍掉了尊头。陈汤先生,其功更垂千古,匈奴单于郅支先生,在天山一带,组织联盟,对中国派出的使臣,杀的杀,辱的辱,西域大乱。幸赖陈汤先生排除众议,和甘延寿先生率军深入,把郅支先生斩首,西域才再平复。他和甘延寿先生在上皇帝报告中,有两句气壮山河的话,和他的功勳一样,同垂千古,那两句话是:「凡冒犯强大中国者,虽远必诛。」呜呼,这种气魄和这种强大的国力,和今天的情形一较,真使人要大哭一场。可是,陈汤先生的结局却是被捕下狱,眼看就要处斩,恰巧西域又出了事,还是敌人帮忙,才把他放出来。不过放出来是暂时的,他最后还是充军到敦煌,最后虽然死在长安,但一个轰轰烈烈的英雄,已被糟蹋够了矣。
  窦宪先生的官比陈汤先生更大,功也更高,因之,结果也更惨。窦宪先生和他的文助手班固先生,武助手耿秉先生,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威,从此为害中国五百年的大敌,算是完了蛋,北单于下落不明(胡秋原先生考证说,他们西进攻入欧洲大陆),其他的单于,陆续死的死,降的降,以后再也成不了敌国。然而如此英雄,却在班师回朝后,被「赐」自杀,凡是姓窦的和跟着他做事的人,都遭了殃,真是「论功行戮,为敌报仇」。班固先生当然也跳不出这圈子,他以六十一岁高龄,被捕入狱,受尽拷掠,竟被活活打死。耿秉先生比较有运气,他死得较早,在窦宪先生冤死前就死啦,但死后仍不能饶他,本来是封美阳侯的,也被「国除」,国除者,取消了他的「侯爵」者也。
  再下一位,《中国英雄传》介绍的是班超先生,他的下场总算差强人意,但到了他孙子班始先生便糟啦,被皇帝腰斩,一家大小,杀了个净光。这属额外,不必论列。论列的是班超先生的小儿子班勇先生,他以父亲的余威,再定西域,史书称之为「三绝三通」。他也属于运气好之流,也没有被「赐」死,而只不过「下狱免」。「下狱」者,关到黑牢,内受苦刑拷打,外受军法审判。「免」者,不知道是怎么免法,反正是后来总算出了狱,窝窝囊囊死在家里。
  汉王朝之前的英雄,已如上述,现在且看看以后的英雄吧。侯君集先生,唐王朝大将也,可是知道他的人很少,因他的结局是「叛变」,一沾叛变,还是不知道为妙。他在唐初那个混乱时代,大破强敌吐谷浑,最震惊世界的一战,是击灭高昌王国。结果他和他的全家,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被绑到长安城十字街口闹市,一一处决,血流成河。他临死时对行刑官曰:「君集岂反者乎?」前已言之,问题不在你反不反,而在你被认为反不反。
  侯君集先生之后有王方翼先生,不用介绍他的功勳矣,只说一件事就成啦,他从西域还朝,唐高宗李治先生和他面对面讨论西域大事,看见他战袍上有一块地方汗出如浆,问他怎么回事,原来他在热海苦战时受伤,箭头迄今仍在肉内,常有臭汗流出。李治先生亲自察看伤口,嗟叹良久。嗟叹良久固嗟叹良久,最后还是把他阁下贬到海南岛,以六十三岁的高龄,狱吏押解,壮烈的死在中途,善哉!
  王忠嗣先生,是唐王朝中叶边防第一员上将,从小养在宫中,唐玄宗李隆基先生还很器重他哩。后来身兼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个军区的司令官(节度使),佩四颗将印,控制万里,逼亡突厥,其功之高,无以复加。按小民们的常情推测,应该有一个好的结局吧。史书上说他阁下的结局是:被征入朝,入朝后即逮捕下狱,「令三司推讯之」,几乎绑赴刑场,执行枪决。幸亏他有一个好部下也是好朋友哥舒翰先生,当陇右节度使,愿以自己的官爵为他赎罪,皇帝老爷这才高抬贵手。不过放他出来乃表面文章,王忠嗣先生最后还是「暴卒」,仍逃不脱魔掌。
  继王忠嗣先生之后,另一位大将的结局还要糟,贵阁下知道高仙芝先生乎?这位原籍韩国的将军,在中国供职,大军所向,立下无数可歌可泣的汗马功劳。胡秋原先生特地引出英国政府于不久前派遣的斯坦因先生探险故事,斯坦因先生在帕米尔高原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先生行军路线后,评论曰:「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叹曰:「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到苏伏罗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和他同样忠勇的,还有封常清先生,封常清先生原是一个可怜的小小职员,高仙芝先生对他一手提拔,封常清先生军令如山,恩主高仙芝先生乳母的儿子郑德诠先生,小人得志,狗仗人势,他立予杖死。高仙芝太太和乳母在门口哭成了泪人儿都没有用,最后联合向高仙芝先生告状,骂封常清先生忘恩负义。如果换了鸭子屎人物,早凶猛跳高,英勇报复了矣。可是高仙芝先生连一句话都没说,封常清先生也连一句话都没说。呜呼,如此英雄豪杰,结果是啥?二人把守潼关,封先生在关外苦战回营,过来一位宦官老爷,手拿皇帝诏书,把他逮捕斩首,像狗一样陈尸在乱草之上。然后该宦官老爷转身,对高仙芝先生冷笑曰:「你也有恩命。」立刻把高先生也绑起来处刑。呜呼,他妈的「恩」,他妈的「命」。
  唐王朝之后,现在该介绍宋王朝啦,中国历史上,宋王朝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而且畏洋大人如畏老虎,一会自己称「臣」,一会自己称「儿」,一会献金银,一会献布帛,啥丢人不要脸的事都做得出来,这种风气下的英雄豪杰,天老爷注定的要成为悲剧。第一个被整得惨兮兮的是杨业先生,杨业先生是杨家将的家长,提起来杨家将,真是家喻户晓,大人小孩都知道,不过传说中的杨家将颇得皇帝器重,这就完全是小民的想法矣。盖小民们头脑简单,以为杨氏一门,既如此忠君爱国,又有如此烜赫武功,当头目的当然要器重啦。咦,中国文化如果有如此灵性,我们不是今天这种局面矣。举一件小事来瞧瞧底牌吧,史书上说,杨业的儿子杨延昭先生,和另外一位同姓不同宗的杨嗣先生,二人在羊山镇(热河省朝阳县),埋伏重兵,大败契丹,你猜宋真宗赵恒先生接到捷报后说了些啥?他曰:「杨延昭与杨嗣,都是疏外之臣,而忠勇如此,朝中却一直有嫉妒之人,幸我保护他们,才有今日之效。」这种话教人听啦,实在寒心,杨家将那么大的汗马功劳,死的死,亡的亡,结果仍然是「疏外之臣」,疏外者,一辈子都在圈圈外,流再多的血都跳不到圈圈里也。问题是,即令在圈圈外,仍有「嫉妒之人」,努力构陷,不垮不止,不死不休,悲夫。杨业先生的结局,看京戏的朋友都知道。他被迫孤军深入,临出发时,指着陈家峡谷,老泪纵横曰:「务请诸君在此设下埋伏,作为后援,等我转战至此之时,即夹击相救,否则我们只有全军覆没矣。」可是等他转战至此时,竟然不见一人,不禁大恸,再奋起杀敌,身受十数重伤,最后中箭堕马,被契丹俘掳。其子杨延玉先生,和淄州刺史王贵先生,血战而死,孤军无一生还。杨业先生被俘后,叹曰:「皇帝待我很厚,希望我讨贼扞边,今被奸臣所卖,有何面目求活呼?」绝食三日而死。杨业先生的壮烈事业,千古之下读之,尚觉热泪盈眶,他一直到死,都以为头目待他很厚,不知道不要说他啦,就是到了他儿子杨延昭先生,大破强敌,仍把他们当作「疏外之臣」也。
  现在我们要谈到宗泽先生和岳飞先生啦,宗泽先生死于忧,岳飞先生死于冤,两位英雄豪杰,民族救星,全被糟蹋。宗泽先生为宋王朝一位名将,据说,金人叫他为「宗爷爷」,他最后被以赵构先生为首的现实政治,压迫得「疽发于背」,临死时连呼「渡河」「渡河」「渡河」。我想宗泽先生能疽发于背,还算走运,以他的个性,在传统的酱缸里,如果不死得早,恐怕终有一天,准跟岳飞先生一样,被罩上一顶帽子,明正了典刑。
  岳飞先生的忠勇和他的战功,不用说矣,看正史看不出啥名堂,买本《精忠岳传》,一瞧便知,我们不必多表,只表一点的是,宋高宗赵构先生对他,简直又爱又敬,不要说下的诏书啦,仅赵构先生亲笔写给岳飞先生的信(酱缸文化称之为「御札」),就够印一本厚厚的书。不特此也,赵构先生还写了「精忠报国」四个字送给他,如果一个人神经正常而又没有林☆疯的话,一定会认为岳飞先生有享不尽的名誉和尊荣,怎么都不会想到,弄到最后,他阁下竟被认为叛变有据,逮捕下狱。岳先生是怎么死的,谁都不知道,反正是被下狱后,问不出啥结果就死啦,死得不明不白。不但他死,他的儿子岳云先生跟着被斩草除根;女儿也怀抱银瓶,投井自尽;家产没收,一家大小,充军岭南。不但岳氏父子父女,就是他的爱将张宪先生,为抗金名将,被百般苦刑拷打,最后也斩首抄家;另外一位名震寰宇的大将牛皋先生,也被毒死。凡是认为岳飞先生无罪的,全都是为叛逆张目,杀的杀、垮的垮;凡是认为岳飞先生有罪的,就属忠贞份子,都升了官。
  岳飞先生之死,千古奇冤,有人归罪于秦桧先生,秦桧先生固然王八蛋,但如无赵构先生王八蛋于先,他敢王八蛋于后乎?于是有人归罪于赵构先生,赵构先生固然王八蛋于先,但一个人如无超人的智慧,他不可能跳出传统的酱缸文化。所以岳飞先生之死,不仅是千古奇冤,也是酱缸文化最精彩的产品,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
  中国历史,到了明王朝,大概酱的成份累积得更浓更重,所以英雄豪杰有好下场的,也就更少更稀,凡对事有点思想见解,对国家民族有点贡献的人,都和岳飞先生一样,难逃被杀被辱。呜呼,岳飞先生固是千古奇冤,其实千古奇冤的英雄豪杰,不止他一人也,仅在明王朝,轰轰烈烈,便有三位,曰于谦先生,曰熊廷弼先生,曰袁崇焕先生。
  于谦先生对国家和对明政府的贡献,似乎比岳飞先生还要大,前已言之,宋王朝姓赵的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而明王朝姓朱的皇帝,更等而下之,一个比一个凶顽。张溥先生说赵构先生至愚至贱,胡秋原先生说朱由检先生至愚至恶,其实何止他们两个鸭子屎乎?宋王朝所有的皇帝没有一个不至愚至贱,明王朝所有皇帝也没有一个不至愚至恶。写到这里,柏杨先生不仅抓耳搔腮,大乐特乐,盖老天保佑,没有教我生到那个时代,真一大幸事也。
  话说明英宗朱祁镇先生,在土木堡被也先先生活捉之后,明王朝眼看要办理结束,幸赖于谦先生一力独支,史册俱在,不再介绍矣。我们只介绍他的结局,史书上说,他被逮捕时的帽子竟是「意欲谋反」(「反」即「叛乱」,妙哉,帽也,),既然谋反,当然被杀,被杀还不行,家产没收,家族充军。当抄家时,可怜他阁下家里竟无余财,只有一个小房子封锁坚固,好啦,这下子可找到金银财宝啦,打开一看,却全是皇帝老爷赏给他的衣剑之类,真教二抓牌咬碎钢牙也。于谦先生死后,抗敌最力的大同守将郭登先生也被罩上「作战不力」,撤职查办。
  于谦先生之后,胡秋原先生介绍俞大猷先生,他是以「奸贪」的罪名交付军法审判的。呜呼,我老人家又要发明一条定律矣,该定律曰:「英雄豪杰和爱国志士,被轰隆轰隆罩到头上的帽子,跟他的行为,一定恰恰相反。」俞大猷先生的忠廉,千秋共知,却头顶一顶奸贪之帽,真是盛哉盛哉。俞先生之后,有戚继光先生,提起来戚继光先生,二十世纪以来,颇受人崇拜,印他的兵法,抄他的语录,几乎人人皆知,事实上他也确实是一位英雄。既然英雄矣,按照酱缸定律,就不会有好结果。果然,到了后来,他阁下被免了职,免了职还饶不过他,有形无形的迫害使他承受不住,不到三年,郁郁而死。
  不过无论如何,俞戚二位先生都是幸运儿,从容死到自己睡觉的床上,有妻子儿女环绕四周。而下面两位盖世英雄,却悲惨得多矣。这是继岳飞、于谦二位先生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三位和第四位千古奇冤。熊廷弼先生为国家立下百年不败的功勳,然后一顶帽子猛飞到他头上,惨叫一声,被捕下狱,拉到柴市口处斩。处斩不算,还「传首九边」。把熊先生的头送到边境,教将士们瞧瞧,是逼他们反乎?抑教他们了解了解英雄的必然末路乎?不特此也,熊廷弼先生的妻子因缴不出「赃款」,竟把她的婢女,掀翻在公堂之上,当众打了四十军棍。呜呼,五千年传统优秀文化竟产生出这种勾当,我们还能说啥?和熊廷弼先生同时遭殃的还有魏大中先生、杨涟先生、左光斗先生、汪文言先生,一并下狱,苦刑拷掠。有的斩首,有的被当堂打死,有的被打得连哼都哼不出来,皇帝还嫌打得轻,下令再打。这就是我们英雄豪杰、爱国志士的离奇遭遇,苍天。中国历史上,文官之死,最惨的是北魏帝国的崔浩先生。武官之死,最惨的是明王朝的袁崇焕先生。崔浩先生对北魏的贡献大矣。我们可以说,没有崔浩先生,就没有北魏,皇帝也一向以他阁下为荣。其结局却是,他阁下被装到木笼里,送到城南,由十几个卫士轮流把尿撒到他头上脸上身上,史书上曰:「呼声嗷嗷,闻于行路,自宰辅之被戮,未有如浩者。」咦,这是怎么说法哉?而袁崇焕先生,一身系明王朝的安危,明政府上自皇帝,下至大官小官,狗命都握在他手里,他如活下去而展其才,他们就有得吃有得穿,有得威风好耍。他如死啦,他们的下场,读者先生已知道矣,皇帝在煤山伸脖子上吊,大官小官被刘宗敏先生捉住,拷掠金银。然而袁崇焕先生不但硬是被杀,而且被杀得惨。清军十万进攻北京,袁崇焕先生入卫,两日一夜,急行军一百五十公里,稍微有点知识的都会想到他至少有功无过,如果柏杨先生说他的结局是被杀啦,准有正人君子说我造谣生事,一口唾沫唾到我尊脸上。然而他不但硬是被杀,而且还是被剐。剐者,学院派称之为「磔」,就是把他绑到刑场,由刽子手活活剥皮。我们虽没有目睹当时惨景,但三百年后的今天,每一思及,眼前仍浮出一幅绞心的图画,一位爱国的英雄志士兼大军统帅,竟被脱光衣服,赤身露体,绑到刑场上,任凭千万看热闹的人唾骂(在酱缸文化中孕育出来的小民,见了这种场面,非唾骂不可),然后被刽子手用剃刀活活把皮剥下。人皮不但比猪皮要薄得多,而且即令是猪皮,死后剥之尚好剥,生前剥之,也难剥得很也。剥皮时,先把袁崇焕先生的头发剃光,在头顶轻轻一刀,只割开头皮,而不伤肉,然后用一点盐或一点水银揉进去,才可慢慢剥之。剥的时候,只流清水,不流鲜血。袁崇焕先生被剥了几天,史书上没有交代,依普通情形,要剥三天,三天之内死啦,刽子手即被剥作抵。袁崇焕先生剥了皮还不算,剥皮之后,还要一块一块把肉割下来。呜呼,袁先生在剥皮剥到第二天时,还可以吃一点东西,但一旦进入割肉,便一刀下去一声哀号矣,按规矩要割三百六十刀,也就是说,要割下三百六十块肉才准死,否则就割刽子手的肉。三百六十刀下来,已白骨磷磷,只有心脏和胸脯保留,双目碌碌乱转,用以证明他尚不死,但已喊不出声音矣。
  被胡秋原先生諡为「愚恶」的朱由检先生,真是集天下之愚和天下之恶于一身,柏杨先生将来定写一部《亡国之君列传》,对历朝末代头目,研究研究,朱由检先生当占重要篇幅,他如此残酷的杀了袁崇焕先生,真是吃粪人物。可是,有趣的事也就出在他身上,有一天他对宰相周廷儒先生叹曰:「安得岳飞者用之。」真混他十八代祖宗的蛋,一个袁崇焕先生已经杀得如此之惨,再冒出来岳飞先生,他岂不又得动歪脑筋用苦刑乎?他阁下临上吊时曰:「我非亡国之君。」更是一个「至死不悟」的典型,我建议弄个他阁下的泥像,送到博物馆展览,以垂戒千古,不知有没有人同意也。
  以上所讨论的,全是胡秋原先生《中国英雄传》上人物,故到此为止,如果依着「正史」顺序,像老母鸡吃豌豆,一个一个的啄,真得写一本书矣。如果再包括内战时的大英雄,大忠臣,恐怕更使人脸没地方放。若韩信先生,夷三族。若彭越先生,尸首被剁成碎肉蒸成小笼包子大家吃。若方孝孺先生,夷十族。若铁铉先生,儿子为奴,妻子女儿被指定的一批专人轮奸,所生之女又立即发往教坊为妓。悲夫,不再写矣,写下去一辈子都写不完,而且心如刀割,也写不下去矣。我们常看见标语说,「法古今完人」,不知道「完人」指的是谁?如果指的是圣人,中国圣人活着的时候,无不可怜兮兮,如果指的是英雄,中国英雄又几乎全是「叛逆」,真是教人旁徨无依也。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他们的圣人也好,英雄也好,如果都不能有好下场,这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准有毛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 &
& 择天记天海牙儿被谁废了 怎么废的 最终结局怎样
择天记天海牙儿被谁废了 怎么废的 最终结局怎样
发表时间: 11:24:55|
编辑:dreamz
大小:6.2G
古装玄幻《择天记》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开播之后收视一路走高。剧中,圣后侄子天海牙儿戏份不多,但“胡作非为”的能力也是没谁了,引来网友们的热议。那天海牙儿在该剧中喜欢谁?天海牙儿被废是怎么回事?最终结局怎样?下面小编为详细的介绍下!择天记天海牙儿谁饰演的电视剧《择天记》正在热播,戏中这位“傻白甜”的富二代天海牙儿,仗着自己是圣后的侄子,天海家的人,而“胡作非为”,不仅嚣张跋扈,肆无忌惮,更是调皮可爱,我傻我天真,让大家又爱又恨!择天记中的天海牙儿是曲哲明饰演的,下面一起看看他的资料!曲哲明,日出生于辽宁鞍,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级本科班。2010年在校期间参演情感剧《老马家的幸福往事》,饰演少年马鸣正式走上演艺道路。代表有、锦衣夜行、女医·明妃传、老马家的幸福往事。古装玄幻电视剧《择天记》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开播之后收视一路走高。剧中,圣后侄子天海牙儿戏份不多,但“胡作非为”的能力也是没谁了,引来网友们的热议。那天海牙儿在该剧中喜欢谁?天海牙儿被废是怎么回事?最终结局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择天记天海牙儿角色介绍电视剧《择天记》改编自猫腻的同名网络小说,讲述了在人妖魔共存的架空世界里,陈长生为了逆天改命,带着一纸婚书来到神都,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在国教学院打开一片新天地的故事。那天海牙儿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他出自宗祀所,圣后娘娘的侄孙,小怪物。青藤宴第一夜,废掉轩辕破的右臂。直冲国教学院而来,要废掉陈长生。后落落代陈长生,干脆利落将其废掉。周园事件后,国教学院门外的挑战序幕由被废的天海牙儿在国教学院门口叫骂开始。古装玄幻电视剧《择天记》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开播之后收视一路走高。剧中,圣后侄子天海牙儿戏份不多,但“胡作非为”的能力也是没谁了,引来网友们的热议。那天海牙儿在该剧中喜欢谁?天海牙儿被废是怎么回事?最终结局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择天记天海牙儿身份择天记讲的是太初元年,有神石从天而降,四散人间。传说得观神石碑文者可知天机,神石自此成为人间圣物,因此纷乱久矣。直至人族联合西域妖族,将魔族驱赶到极地草原,方始承平。剧中的人都是不平凡的,那天海牙儿呢?天海牙儿是天海家的人,天海家就是古代的皇家贵族,天海圣后就是人族的最高统治者,相当于武则天一样。天海牙儿是天海圣后的侄子,身份高贵。古装玄幻电视剧《择天记》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开播之后收视一路走高。剧中,圣后侄子天海牙儿戏份不多,但“胡作非为”的能力也是没谁了,引来网友们的热议。那天海牙儿在该剧中喜欢谁?天海牙儿被废是怎么回事?最终结局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择天记天海牙儿被废曲哲明饰演的圣后侄子天海牙儿,短短几次出场便成功爆发“高干子弟”功能。透过对“天海牙儿”人物特色的分析,曲哲明实力还原了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胡作非为”的能力也是没谁了,不过后面天海牙儿被废了。不少网友评论表示,“天海太可爱了,都不忍心废了他了”、“演的不错哦,引起了我的注意”、“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用演技,我服”!古装玄幻电视剧《择天记》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开播之后收视一路走高。剧中,圣后侄子天海牙儿戏份不多,但“胡作非为”的能力也是没谁了,引来网友们的热议。那天海牙儿在该剧中喜欢谁?天海牙儿被废是怎么回事?最终结局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择天记天海牙儿喜欢谁择天记天海牙儿处处看国教学院的人不顺眼,还联合徐有容的父亲要杀陈长生,不过长生每次都是化险为夷。那择天记中的天海牙儿有感情线吗?喜欢谁?一开始,观众们认为圣后的第一女官莫雨喜欢牙儿少爷,因为当圣后问大朝试中谁最有可能夺魁时,莫雨说的就是天海牙儿。不过莫雨后面喜欢的是长生,最终嫁给娄阳王了,所以他们之间是没戏的!古装玄幻电视剧《择天记》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开播之后收视一路走高。剧中,圣后侄子天海牙儿戏份不多,但“胡作非为”的能力也是没谁了,引来网友们的热议。那天海牙儿在该剧中喜欢谁?天海牙儿被废是怎么回事?最终结局怎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天海牙儿怎么死的曲哲明饰演的天海牙儿虽然很讨厌,但是也圈粉不少。不少观众很关心天海牙儿的结局是怎样的?死了吗?怎么死的?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据小编了解,天海牙儿最终的下场就是死了,至于是怎么死的,小编倒是资料,大家还是慢慢等该剧的更新吧!
精心安卓软件
专业的单机游戏下载网站
() 打造不一样的 单机游戏下载基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邻家英雄大结局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