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从事桌游行业需要什么准备?需要美国哪方面资源丰富的知识储备?

不服气,就请选择你想要的
​周末下午,我坐在西北大学南校区图书馆四层一个角落用陪伴了我三年的Y470敲我的求职故事,内心无比平静。这场三个多月的求职悲喜剧,在今天拆开EMS抽出Nestle
offer那一刻闭幕。我清楚,2015年,我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22年的古都西安,在八百多公里外的天府之国开启我的职场生涯。可生活从来不在别处,我才大四,还没有离开校园,此刻只是很冲动地想要珍惜自己仅剩的这段学生时光。我现在很想静静读我喜欢的小说,吃我永远吃不厌的零食,和朋友们打打篮球排球玩玩桌游,认认真真地继续我热爱了三年的英文辩论,摩擦摩擦我永远只有一块的腹肌……当然,还有好好陪陪家人陪陪身边的学霸女友。
生活在继续,我们努力生活的意义也在延续。
预告:这会是个长长的故事,善良地提供个梗概可供没耐心或珍惜时间的同学选择要不要读下去:这是个实则普通但自命不凡的、放弃保研坚定工作的、工薪家庭出身但立志改变社会的大四学生,一路辛酸的求职之路走到句点时的一揽子冲动的自吹自擂和真诚回馈。多多少少,有一点逆袭的悲壮感。
【这是我】 & & & & & & & &
个人背景简介
【我的选择】 & & & & & &
&放弃保研考研一心找工作 &&
【2014暑期实习】 & &雀巢西安分公司
【2015校招求职之路 &自我定位;
& & & & & & & & &
& & & & & & & &
&失败(无数);
& & & & & & & & &
& & & & & & & &
&进程较好(美敦力ST、玛氏GMT等);
& & & & & & & & &
& & & & & & & &
&offer(雀巢成都分公司MT)
【谢谢】 & & & & & & & &
& & 谢谢你们
【这是我】
一所西北211大学英语专业的本科生,两年一等奖学金,大三拿了一次三等永远被视为我的人生耻辱。搞笑的是,这真不是因为我自负优秀应当拿更好的,而是大三一年我除了二外基本没有学专业课,无预习裸考居然要“被领”学校奖励努力学生的800块,我觉得自己十分恶心。辅修了二专新闻学,出勤率较差但好歹混到了毕业证。
大学唯一坚持到最后的社团,英文辩论队。现任队里trainer,外人眼中的一方大神实则辩论圈内的一颗小石子,靠着努力和运气哦不运气和努力拿过一些国家地区级英文辩论赛奖项,偶尔帮忙在一些地区比赛做裁判试图让这个小众精英运动造福更多中国孩子。
工薪家庭出身,父母在农村没有一亩半分地的那种。用北大法学院刘媛媛同学的话讲,就是什么都要靠自己。可家庭另我无比感恩的是,父母对我十分包容,会信服我的很多观点支持我的几乎每一个选择。要知道,我的很多相对“放荡”的选择比如放弃保研对保守的中国夫妇而言,坦然接受绝非易事。家庭还带给我更多对于贫富差距的思考,很多时候我发现,我比出身相对较好的人更能理解身处不同阶级的人们的真实想法,他们改变生存状态的动力,还有整个社会对于人们通过努力改变命运的宽容度。OMG,我真有这么厉害么……
外表,普通到没有特色,帅不沾边丑也不至于,微黑,坐在一堆光鲜亮丽的求职者中往往主动自黑自己本科生的学历研究生的外表。一度以不边幅的真实为豪,后来逐渐认识到收拾好自己也是对他人一种起码的尊重。
实习经历。两段,一是在环球网大编译平台时事&军事频道做实习编译。除了翻译能力锻炼得到了锻炼外,某种程度上也折衷实现了我inform
the public的个人追求。另一个是西安雀巢分公司专业餐饮部的summer intern,这个500强的summer
intern机会是我在近1000人中选2人的凶残竞争中拿下的(HR告诉我这个淘汰率我都快哭了好伐)。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了解了sales工作本身的压力和挑战性,快速消费品行业目前的大体现状以及雀巢的企业文化。
还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呢?我打篮球,是我院篮球队的主力——替补;打排球,打得不好但还是很喜欢。台球象棋唱歌什么的都能来两下子,想想还真是,涉猎甚广却木有什么专精。但有一点:我坚信,不断尝试新事物,人生就会不断看到新天地。
【我的选择】
我大三想通了一件事:我不读研我要工作。 &1.出国的话,我蛮想,但成本我的家庭情况不允许
&2.读国内文科研究生,除非顶尖学校的顶尖专业否则我认为意义不大,我没有投身科研的想法,也绝对不会进国企考公务员哪怕待遇再好权力再大(本人党课都没上过原因略去2万字),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考研和读研的机会成本难以接受,“背一大堆一辈子都不会用到的自己不信的东西”
“3年宝贵的时间用来学大量用不上的知识同时丧失机会积累工作经验和人际资源”
“20多岁的青年不经济独立还继续啃老”这三点使得我坚定放弃了考研甚至保研的想法
&3.创业,我的起步资金受限,同时我自己脑海中的idea还不完善,我需要在成熟的公司中学习经验。但有件事我肯定:这辈子我一定一定会创一次业。至于是10年还是20年后,等我那把年纪锐气还未被磨尽时再说吧。
【我的暑期实习】
基于我坚定选择工作,大三暑期前,我一直很留意各种外企的summer intern项目。我清楚外企summer
intern竞争压力巨大,而且学校地处陕西机会很少,但成功的话很可能提前锁定好公司的offer,而且准备的过程对于自己的求职之路也会有巨大裨益。当时我才得知,P&G的14年summer
intern居然在13年9月就招完了,震惊之余更多是自我鄙视。看来只能向还未开始的下手了。于是乎我非常认真地申请了U家的summer
intern,期间我做了大量U家背景和快消行业现状research,啃了无数名企summer
intern的面经,然后并不优雅地在AC挂掉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场面试。作为当场唯一一个没穿西装的应聘者,搞了三年英文辩论的我竟然紧张了。大学一路顺风顺水的我当时相当受挫,因为对自己真的太自信了,一时半会儿没太能从失败中缓过神来。其实我申请U家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我一个关系蛮好的直系学姐是13年U家陕西唯一的summer
intern,让我对面试和工作都有了很多思想准备。可惜,到头来还是自己不争气。Sigh.
然后是雀巢。其实雀巢是个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企业,咖啡奶粉产品对于很多现代人不可或缺,频频发起各种公益活动,同时Nestle这个单词本身就能传递出一种母性温暖关怀的感觉。雀巢的summer
intern西安分公司筛选流程“网申-HR面-部门区域总经理面”,而且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雀巢summer
intern的简历是雀巢的HR一份份筛选的并非外包给某些招聘网站来做,工作量很大但一定是公平的不会乱坑求职者。HR面的当天我提前很多到了雀巢西安分公司,喝着冰凉透心的雀巢昔果乐,看着忙碌而专业的雀巢员工们工作,心里想我要是毕业到了雀巢也不错呀。然后突然就被叫进去面试了……坐定后,又淡淡地有点紧张了因为对面的HR真的是一大女神(遇到漂亮HR就会紧张吗-
-?)。沟通其实比较顺畅,提问的话也是个人经历、对快消的了解和对销售工作的理解为主。经常有犀利的追问但并没有让我觉得不舒服。HR还很善良地问了我有没有紧张,我说有啊有啊尤其是面试这种自己喜欢的公司时候更会紧张然后HR就笑了看得粗她喜欢真诚的人。我能感受到的是,我的英文辩论经历还有在一些regional
tournament里做judge的经历她蛮喜欢。最后我在提问环节问了一个我比较关注的问题,作为雀巢的员工,从内部角度觉得这个公司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HR很大方地讲,其实自己也刚到雀巢不久,没有感受得很深刻。但她目前了解到的,雀巢的培养体系非常健全,而且公司规模也确实很大,组织结构相对比较复杂但各种机会也非常多等等。然后进到终面,面对专业餐饮部西北区总裁,不惑之年的一个温和的经理人,过程相对比较迅速提问也是针对简历的提问,看得出来他还有安排比较赶时间。不过我能感受到,他蛮欣赏我的双学位,因为他认为我能放弃两年周末的时间去学习而非去玩耍休息是努力的表现(其实我二专出勤率还蛮差的,汗)。最后提问环节我问了他,茶水间那个饮料(后来知道是昔果乐)特别好喝是什么牌子啊,他略略尴尬地说其实那个饮料机是刚放进茶水间的他也不清楚我觉得好喝可以去问问看其他人,哈哈哈。总之吧,两轮单面结束后,我愈发喜欢这个全球最大的食品公司了,觉得这里的人都蛮温和,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与我彼此欣赏,很合拍很舒服的感觉。面试过后自己也在思考,其实吧,sales好像真的很多人都能做,但基于性格和职业发展眼光等等原因,并非每个人都能够坚持做好,成为一个团队的leader。所以,待人接物注重细节就尤为重要了。之后我也没有多去想这个事儿了,但雀巢没有让我等很久。三天后和朋友在肯德基的时候,我接到了雀巢的offer
call。当时有种释然了的感觉,总算几个月时间每天刷应届生两三小时的功夫没有白费;同时又有种飘飘然的感觉,五百强,啦啦啦,五百强,啦啦啦。现在回想起来略瓜哈哈。
关于雀巢的两个月暑期实习,我直接引述一段我简历中的描述吧:“实际走访辖区内逾400家中西餐厅及酒店,同拜访对象单位中核心人物交流,收集客户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努力推广雀巢新产品;协助其他同事筹备新品交流会和家庭活动日等活动;为客户量身定制问题解决方案,如根据店情调制饮品等;总结分析区域销售数据。该职位共有近1000人申请,最终通过3轮面试包括我在内的2名学生得到offer。”
工作看上去略复杂,但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拜访客户,维护客情,推广新品,简称扫街。坦白说,蛮辛苦的,从早上大概九点多出公司,沿街搜寻规模较大的餐饮店或酒店客户,通常结束都会到五点六点,我最晚一次九点回过家。因为很多原因,师傅只带了我和另一个实习生一天,然后我们便各自划定区域像普通销售人员一样独立拜访客户。我的区域基本为西安的整个碑林区,一个半月时间用脚走完还是蛮吃力的。而且当时可是7、8月份,西安毒辣的太阳可不是盖的,我这种需水量超大的动物差不多一天下来要喝三瓶饮料。本来我人就黑,这俩月晒完,更黑了-
-。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和人打交道。首先,很多餐厅酒店的核心人员(能动财政大权的人)不一定有时间或者不一定愿意见我们;其次,很多人文化水平不高,有的人真的是很没礼貌。不举例了,总之从不少店里走出来后我都会悄声骂几句;最后,说服客户选择我们的产品困难巨大,因为我们部门比较特殊,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比竞品价格有优势同时质量更好,客户也不一定会选择我们。这就给销售带来了更大挑战。所幸,部门的同事们都超级友好,上级们也都给我们两个实习生提供了各种帮助。有幸还赶上了雀巢一年一度的家庭活动日,作为一个组织方的工作人员我也玩得蛮开心的,也结识了雀巢的培训生。
在雀巢的暑期实习带给了我太多收获,从对销售工作的认识销售技巧的锻炼,到对雀巢公司和快消行业的理解,还有使得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职业规划等等,但其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东西,却是自己总结的一句话:想要真正地了解一座城,请先用双脚去将它走过一遍。我从来都以为自己很了解自己生活了二十多年的西安,但其实,真的用脚走过那些平日只会坐公交地铁经过的街区和从未涉足的巷道,才能发现这个城市更多的细节,文艺点儿讲,更多被时光打磨冲刷沉淀下的点点滴滴。不多说了吧,有空有兴趣可以自己试试在你熟悉的城市走一段很远的路,真的真的很可能会有很不同的体会。
实习刚开始,就遇到了数年一次的专业餐饮部中华大区总裁和北区销售总监来西北区视察工作。我们两个实习生被带去一个五星酒店单聊。这可能,不,这绝壁是我对话过的最重量级的职场人物了。更重要的是,这两位老先生点醒了我。他们问到我,自己想在雀巢得到什么?或许也是因为年少轻狂吧,我自信满满地回答,我想提高我的不可替代性,我想成为一个没了我一个部门一个礼拜没法运转的人物。他们告诉我这是不对的,然后告诉我teamwork的重要性。我以后的求职面试包括真正工作过程中都会很注重teamwork,因为我确确实实被说服了。记得他们还问到一名优秀销售应该具有的品质,我据我的理解简单作答。北区销售总监问我跑过多少家店,我说二十家左右,他告诉我他跑过两万多家,所以他很清楚一个优秀的销售需要具备怎样的品质。我当时相当震惊,因为我跑了二十家店的经验告诉我,“两万家”这个数字背后的毅力和汗水不是开玩笑的。我先前一直以为做到这种级别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因为是起步高或者背景好,所以未必长时间做过一线员工。他就这样轻描淡写地让我完全地信服了。谈话末了,他们都很愿意给我一些未来的职业发展意见,“即使我最终并没有留在雀巢”。这让我觉得淡淡的感动,有时候真的是对你的离开越包容的人,你越不愿意离开她。总之,和这样的大咖对话真的很洗脑,但被洗脑洗得很开心。
因为种种原因,实习结束最终沟通的时候,雀巢可能提供的只有西安的职位。可是我真的真的很想走出去看一看了。我从来没有讨厌过西安,但和她一道生活了二十多年了,我内里的不安分终于还是让我决绝地选择了走出去。暑期实习最遗憾的地方,是最终实习结束后的一次月会回到公司做presentation的时候,因为种种我自己的原因,做得很不好。自己因为这个败笔又失落了很长一段时间~~唉人生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只有每一步都走得够稳,才能不留遗憾。虽然终于和雀巢西安分公司分手了,但对于雀巢文化和雀巢人的认可却一直伴随我的求职之路,也是为我最终签了雀巢成都分公司埋下了伏笔。
亲们,Fortune 500 summer
intern将极大地助力你找到一份好工作,虽然很多内地许多同学受地缘因素限制可申请的机会极为稀少,北上广机会相对较多但竞争压力也更大,但如果你决心工作了,请使出1000%的劲儿在校招开始前便先声夺人。
【2015校招求职之路】
&自我定位&
只考虑外企。我说过了我不进国企不考公务员(说得好像我想就进得了想考就考得上似的)。相对公平的晋升机会和不必要的应酬较少是我喜欢外企最重要的两个原因。
银行我可以接受,事实上我也申过Standard Chartered和HSBC,但我不喜欢,所以那是last
resort(说得好像我想进就进得去似的,SC 和 HSBC都拒了我SC还拒了我两遍- -)
行业,快消行业优先,医疗器械和互联网行业其次,其他视情况也可接受。其实很诚实地讲,快消的发展前景和许多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没办法比,目前行业也因为传统渠道竞争压力巨大受到很大挑战。但我拥有相关实习经历,而且对于这个行业建立起了初步的好感,更重要的是,我算是那种有点小野心的碧池:当一个传统优势行业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更加吸引到我,去为了改善这个行业做点什么,力挽狂澜(就是没经验毛儿都不懂还自恋得不行)。内心里,我的终极职业理想是做国际新闻。但我清楚,目前的我没有办法去到理想的新闻单位,所以我选择淡定地接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其实,我有设想过咨询,这是仅有的一个二十多岁就有机会和各种上市公司CEO们同桌开会的迷人行业。但,我“硬件”(学校、学历、专业)没有任何优势,而且我大学前三年都没有做好准备,很清楚自己竞争力受限,所以没有怎么投咨询公司。但一路走过来我发现,准备过咨询公司求职的同学做case和present的能力都不错,很多最后无论是不是真的进入咨询行业,大都有很好的归宿(其实人家就是优秀且努力啦)。
(小小的tip:无论你想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为咨询做准备都是很好的选择。)
职位, 基本锁定在Fortune 500 管理培训生。方向,sales &
marketing为主。我说了我是个不安分的人,可以说是那种面对压力会兴奋的freak,所以我渴望能在年轻的时候获得更多的资源倾斜,更多老板的关注,当然,承担更多的压力和责任,从而尽可能早地担任初级的manager,拥有一定自己的自由和更大的发挥空间。毫无疑问,trainee收入较高是个无比重要的因素,但平心而论,我在每一次单面中都会提到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认为机会很好,我完全可以为了长远的晋升作牺牲,接受短期的低薪”。所以,薪水在我看来,很重要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刚毕业,薪水能够解决financial
freedom即可。至于拿多少薪水才能解决自身的financial
freedom,那每个人就有不同的定义了,请自行愉快地脑补自己一个月的支出吧。
地点,北京成都优先,上广深其次,机会不错其他也可接受。作为一个地道西安人,这种选择其实风险很大,因为地点的原因,我被迫放弃过很多来不及参加或者性价比不高的面试。加上一路走来手头一直没可靠的offer,愈发心塞。我对自己的一个简单的规划,基本是毕业后在北漂四五年,有了一定的资历资本之后回到二线城市发展,最好是成都。说到成都,就淡淡地提一句,成都的地铁票上有一句简单的话:一座你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大学期间,因为辩论和工作我已经奔赴这个城市四五次了,每一次都被这里怡人的气候、吃到爽的美食和舒适的生活节奏征服。“繁荣
宜居”的平衡很好,“少不入蜀”果断是千古名言哈哈。每每和别人这样解释我为什么想去成都后,别人都会觉得,嗯,听上去是挺不错的。但最后的最后我都会主动补上一句,嗯,我女朋友是成都人。然后对方就会哈哈一笑说,原来这才是真实原因。
根据这样的规划,我开始了各路网申。很快我就发现,2015年将是“更难就业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峰值,加上我投的职位大多需要和海归竞争,碰巧海归数量也达到峰值。所以一个字,难!自然而然地,我和无数求职大军们一样,开始了迷茫而疯狂的海投。但我和大部分人不一样的一点是,我自己有一份非常详细的Excel求职信息记录表,上面记录着我的每一次网申投递时间、公司名、企业性质、职位、备注要求。我不但会记录每一次的网申,还会记录每一家的进度,比如“在线测试邀请”“笔试邀请”“AC”“HR面”等。每次备注信息我都会仔细回顾当时的感受,可能包括对公司文化的认识,对面试问题的回顾,对自己表现的评价,对HR的评价,或者只是简简单单一段感受,经常会写上百字。这个Excel对我意义巨大,因为它不仅帮我记录下了我的求职之路,更让我切肤体验到了无数失败后成功的那种血淋淋的快感。每次我翻阅它的时候,我总能够感受到,我又进一步地认清自己了。
(小tip:建立一份详细的求职信息记录表,这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
后来经过统计,我有记录在案投递了103家公司,约150个职位。其中外企占了一半。还有很多没有记录的投递(自己也没那么上心就很随意乱投那种
-),加起来应该超过150家公司了。其中快消占了相当一部分,宝洁、U家、雀巢、玛氏、可口可乐、达能、强生、高露洁、汉高、BDF,欧莱雅、百威英博这些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地名企我都投递了,国产快消企业像立白、伊利、蒙牛等我也都投了;其他的一些行业,例如医药、互联网、房地产、家电、银行我也都有投递。其实摸着良心说句实话,基本我是每天刷应届生和51job,看见还不错的企业且trainee职位“专业不限”我就冲上去投了。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表示一路被各种或明或暗地歧视。反倒是外企不太注重专业背景,给了我更多机会。进程吧,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些大家可能会关注比较多的一些企业吧。
&大量悲伤的故事&
宝洁。网申挂掉。为什么?因为我没有考雅思托福没有托业成绩然后碰巧今年你不设置英文能力测试对吧?你知道我为了准备你家网申做了多少题看了多少面经么,居然网申挂我?!我在北京参加Mars-Yes时的室友宝洁网申也因为没有英文考试成绩挂掉了,可他最后拒了四大中的三家后还拿了U家和高露洁的offer,足,以,证,明宝洁你不让我们过网申就是一坑!虽然我们都不欣赏宝洁这种相对aggressive的企业文化,但你居然挂我们网申!!!额,淡定淡定~感觉小小的激动了因为毕竟准备宝洁还是超级投入的,你懂,因爱生恨来着。
(小tip:大三去考雅思或托福,无论出国保研就业都会有巨大助力。)
U家。笔试挂掉。我表示因为种种原因我笔试木有带计算器,考过U家笔试的大概明白我为什么挂了……我Mars-Yes的室友广东小哥去了U家,祝福他在大上海过得开心~~
可口可乐。网测挂掉。坦白说先前外籍高管电面我还是有被鄙视到,当时我马上要面美敦力,略慌张地接了“未知号码”的来电,回答问题。本来人家一开始告诉我,this
interview is gonna take about 20 minutes,然后我讲到第8分钟的时候人家突然说,OK,I
think this is
enough…当时死的心都有了啊虽然我本身没太准备可口可乐,可是就酱紫被鄙视了劳资心里委实做不到啊…不知道怎么地最后还是给了我网测机会。做过可乐网测的人就知道,一个选择题20多个选项,每个选项还是一区间,时间紧张到爆,蒙都没得蒙,你这是要逼我等四年没学过高数的人疯掉啊~~~传说可乐网测挂了很多很多人…我表示我身边的求职小伙伴们无一通过。
达能。网申挂掉。拒信到现在还没收到,相传,不发拒信的企业,都是耍流氓~
强生。网申过了,可他家的talent
pool死活进不去,后来发现各种小伙伴一样进不去,我说你家的系统下次校招该改进改进了~~
高露洁。网申没过,拒信还没发。我对牙膏家其实没什么太多想法,不过下次校招,建议学弟学妹们还是上传自己的微笑照片吧如果牙膏家还是这么要求的话~
汉高。网测挂掉。汉高的电面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英文电面。那个HRJJ对我的雀巢的summer
intern特别感兴趣,我们聊得蛮开心的。网测我觉得做得也OK,最后没过还是有点儿小遗憾。
阿迪达斯。网申挂掉。值得一提的是,阿迪达斯的网申为英语专业设置了选项啊哈哈哈,就是可以选择TEM4的成绩。可我去找自己成绩的区间的时候,发现被彻彻底底鄙视了……阿迪TEM4成绩有三个区间:90以上、90~80、80以下。我无地自容地选择了最后一项……挂了就挂了吧。严谨务实的德国人,我佩服你们的高标准,真心的。
立白没让我过网申。蒙牛和伊利应该都是挂在了网测。唉,有些时候真的想对这些民营企业讲一句,对于学历背景和数学要求辣么严格有意义么……
腾讯挂在群面。从那时候起我知道,群面中需要懂得掌控节奏。不要让能力欠缺的人在那里使劲儿地说,浪费其他所有人的宝贵机会。请礼貌地提醒或者打断他或她,这是对在场每个人包括HR负责任的表现。
美的。笔试挂掉。听说笔试组织各种混乱,有人投的内销给分了技术的卷子,还过了。加上个人对美的其实无感,所以不遗憾。也有一些求职的朋友很早就签了美的,祝前途似锦。
联想、三星、创赢、亚马逊、康明斯、迪卡侬、金佰利、日立咨询、博世、帝斯曼、默沙东、中粮(仅有的几家国企之一)、恒大、GSK、赛菲诺等等。应该全数网申挂掉,因为至今未发拒信。传说,不发拒信的企业,都是耍流氓~~这些企业都和我没什么故事,愉快地拜拜啦~
仅有的两家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和HSBC都网测挂掉。嗯,果然这辈子和经手大把大把的钱的地方没什么缘分,拜拜。
所以说,我这个西北英专小本科,目标定在北上广的名企MT,旅程就是如此的心酸。一次又一次收到拒信和一次又一次无望等待中,我开始质疑自己当初放弃保研的那个潇洒的选择。身边的好友和辩论圈的小伙伴们,一个又一个保到了各种名校,祝福他们的同时,我真的开始慌了。
我真的要求太高了么?
我和一些人吐槽我这段时间这一些列人生中遭遇最密集的失败,他们都会告诉我,你现在还没offer?肯定是要求太高了,不好的看不上吧。
这种时刻,我往往矢口否认。但内心底,我一遍遍告诉自己:我在大学付出的努力,和大神们不能比,但比一般人多得多。我只不过想要在一个有货真价实trainee
program的外企起步,获得更多关注更多资源倾斜完成更加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我有错么?
我,没,有。我相信,我付出的努力,配得上我的追求。我,相,信。
然后我就淡淡地又上路了……
&美敦力、玛氏、雀巢的故事&
负能量的段子不少了,现在来点正能量了吧。想和大家简单分享我应聘三家企业的经历:美敦力、玛氏和最终收到offer的雀巢。三家都是我蛮喜欢的公司,进程都相对不错,也都算是有点故事的。
美敦力篇(Medtronic, Sales trainee, Beijing):
收到美敦力的面试邀请的时候,我坐在图书馆和女朋友一道上自习。当时求职之路已经开始举步维艰,我收到这个北京职位面试的时候心中多少忐忑了:去,还是不去?去的话,成本必然是需要全数自己承担(虽然网上面经中有人讲会报销但这次真心没有啊),而且要去5天,可能会错失一些面试机会,而且失败的可能不小,毕竟医疗器械是我完全不熟悉的领域。然后我开始百度美敦力,相信其实大部分人都不了解这个公司。看了很久后,我突然就下定决心奔赴北京放手一搏了,因为这个全球最大的医疗设备制造商实在是低调而奢华:各种产品几乎全都是行业领先,而且扩张势头很猛,近期收购柯惠完成后将超过强生领跑行业……总之,各位,这个企业是典型那种低调而奢华的企业,薪资待遇超好但从来不像各种快消公司那样大张旗鼓的校招最后要个位数的人(感觉一下子黑了不少企业)。而且美敦力的面试安排人性到爆,连续面三天,每天面完晚上就知道是否晋级下一轮,投外企的同学都知道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到热泪盈眶的效率啊!一句话,我去定了。
第一天,群面。签到的时候,我愣住了:这么100号人的名单非北京的同学也就个位数吧?而且各种清华北大或是医学院药学院的的,这么夸张……淡淡的有一种压力爬上了心头,毕竟来到了这里,说不想带走offer是不可能的。进场后,我们围坐在中间一个大桌旁,十个左右面试官坐在整个房间的各个角落,搞得我左脚痒痒都不好意思用右脚去挠……然后一个长相超级像陈乔恩,但五官比陈乔恩精致的HR(称她S吧)优雅地主持整个群面。大概40分钟中文讨论然后选一个leader去pre。不具体描述过程了,总之我稍稍紧张。末了一个一直表现很积极的女生众望所归打算去pre的时候,S居然说,换个人来pre吧。当时整个组的人都傻掉了,尤其是被点名要求去pre的男生。这个小插曲真心有点让掀起这个群面小高潮的感觉……之后HR和manager们对感兴趣的人开始提问,我一直木有被提问到……终于有HR问到我了,问了我怎么评价自己,我就坦言我还有一点紧张的,因为自己不是北京的学校专业学历也都不好,有点儿担心被歧视,哈哈。但当HR问到如果今天直选一个人进我选谁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了我自己。我承认自己表现地还不够好,不过我蛮自信那一场中我算是比较好的了。临走前被告知,晚上七点前发晋级下一轮的通知。结果晚上等到了八点多,那段时间的等待,让我从自信满满到负能量充斥再到微微绝望……然后突然间,八点半,前程无忧的短信来了,恭喜进入二面。送了一口气,继续给劲儿地背美敦力的背景介绍,十一点多久淡淡地去睡了。
二面,多对多,部门经理面。早上去了后才在墙上看到今年Dr. M家的招聘计划:7个trainee.
当时我和另外一些面试的同学都有一种羊驼满世界乱飞的感觉:昨天我们被告知,全国共投了4000份简历。这可是千里挑一的竞争啊,这也太凶残了些。不过进到北京一面的已经剩100人了。进到二面的只有40人了。所以的话,40进7,会不会容易一些了呢?更不容易啊,这些人都是经过筛选幸存的人才啊……正在那里瞎想,被叫进去面试了。二面是非压力面了,简单得互相寒暄后,各个部门经理就会开始向感兴趣的同学发问。我根据等候区墙上的面试指示报了自己的意向部门:心脏起搏器部门。美敦力的王牌产品。后来发现这很有可能是一个败笔,因为很多部门经理好像瞬间对我的兴趣就大打折扣了。其实我当时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我作这个选择真的自信过度了。我面完了出来后和很多人聊,得知心脏起搏器部门竞争压力超大,他们都没敢报-
其实选择哪个部门真的不重要,美敦力的各个产品都是行业领先。二面里充满各种轻松的问题,比如“给你一个机会实现一个愿望,你想要什么?”“推销面前这瓶水吧”等,看来主要是对性格的了解。当S问及对美敦力的了解的时候,我果断举手,开始背我花了起码5个小时整理总结背下来的美敦力的简介,心里洋洋自得哈哈老子苦力没白费。这时戏剧的一幕粗线了——我刚背了两句S就非常职业地打断了我说,看来这位同学对美敦力真的很了解了,让我们留点机会给其他同学吧~~当时心中瞬间内牛满面我背那么多我容易吗我,你还不让我给背爽了报复下社会……不过这种事是好事坏事很难讲,有可能HR们觉得我是用心准备过了,也许他们会觉得我很刻板,who
knows.我总体表现有点略积极了,每次提问的时候我都会争取先讲,结果推销水的时候使劲讲卖点,居然忘了去了解一下客户需求=
=。。。总而言之,表现一般但觉得进下一面应该压力不大。
(小tip:背企业背景介绍请背得艺术一点儿,别学我似的背小学课文一样被叫停了)
晚上回到青旅,坐在大厅里,八点多,收到了前程无忧的短信,很遗憾您没有进入到下一面。收到那条短信前我一直在和女朋友畅聊以后我们在北京的生活(学霸女友基本会保到北京读研),突然间被告知没进三面,有点当头冷水的感觉。我咬了咬牙,骂了一通自己为什么这么不争气,然后坐在青旅的大厅里对着电脑发呆。这是我要的结果吗?我就这么接受了?真的到此为止了?一时间,脑海被这些个无意义的问题haunted,丧气透了。过了一会儿,我冷静了下来,拿出手机,给通知面试结果的号码发去了一条长长的短信,内容大意是说很理解M家作出这样的选择,但还是希望各位manager给哪怕一句话的feedback让我了解自己的表现争取以后的求职路更加顺利,毕竟自己从陕西那边跑过来面试也蛮不容易的。我其实没有期待前程无忧会帮我去要这样的feedback,人家并没有这样的义务,帮我一个找工作的小子对人家也没什么好处。然后奇迹出现了——一个从温柔的女声从上海打来电话,告诉我三面的时间,然后推荐我去霸面。我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是外企啊而且都到了三面了,霸面?这合适么这。不过,当时我真的真的很感动,因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愿意这样“不专业”地帮助我。所以我打定主意,明天一大早去霸面。
三面,单面(霸面)。我一大早就来到世贸天阶,在公司还没开门的时候第一个到了这边,然后前程无忧的工作人员和进入到三面的19人陆陆续续分批到了。其实我之所以会腆着脸皮来霸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觉得我表现没那么差,做sales也绝对有自己的优势。但和陆续到来的19个人交流后,顿时释然了很多。真的每个人都很优秀,各路名校毕业,人又都非常social。有个学姐长得蛮像奶茶但比奶茶漂亮,有个哥们长得蛮像张翰,还有一个霸道总裁般气场超强的哥们。19人只有3个本科生和1个文科生,但这也充分说明了M家并不会因为专业和学历就斩断一个人接近成功的所有可能。我默默坐在等候区,看着参加三面的同学被一个又一个经理叫去单面,来来往往。我渐渐地没有太讲话了,只是不停不停地在那里思考:我这么做究竟有意义么……我这么放下自己的所有尊严去追求一个不属于我的城市中一个遥不可及的机会,值得么……坦白讲有一瞬间,我觉得从陕西到北京就是一个把我从神坛丢进土堆的过程。
“可是我不服气!”突然,《超级演讲家》的冠军刘媛媛的声音开始一遍遍冲击我的思潮。是的,我不服气。我努力地压抑下了自己的焦躁和郁闷,开始静静地等待某个经理提前结束我好趁虚而入的那一点点渺茫的机会。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终于,一个参与了面试全程的HRGG进来了,和等候区的大家brief了去年M家的终面和offer情况,很积极的一段话让大家都安心了不少。随后他一个小小的手势,把我叫了出去,在另一休息处告诉我了一些信息。他表示,其实他个人还蛮吃惊为什么我没有被选中,因为他觉得我表现得蛮好。那一刻我坦然了,我知道,无论他是在安慰我还是真的看好我,我都觉得能够到这样一家关怀失利者的公司面试,此行不虚。他还告诉我,其实进到二面的人也都很优秀了,没进下一轮原因很可能是各个部门经理会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需求,这个过程更多是manager选择更适合的人而非更优秀的人。其实“选择最合适的而非最优秀的”是一句非常tricky的话,一般我听到后大都很无奈。但这位HR很耐心地告诉我了很多原因,做医疗器械sales打交道的对象都是医生,很多时候不少部门医生有自身的需求,比如喜欢和“更懂”的人(专业背景)交流等。听到这里,我已经很满足了,没什么遗憾其实。诚实点儿讲,我真的就是来找认可的,对于the
unchangeable我基本可以坦然接受。非常非常感激这位年轻的HR,其实和外企的许多HR对话都是很棒的经历,他们会帮助我更加了解我自己。
中午我和前程无忧的工作人员,M家的manager和HR还有三面的同学一道次了饭(所以我霸面的真实目的是蹭饭么-
-),和S简单地聊了聊。S问我对于location的要求,我说自己其实没有投递过西安的公司,但如果是美敦力的话,我表示可以接受。S说她下周就要飞去西安support校招,表示可以提供给我西安的机会,而且我可以不用参加前两面直接进到三面。哈哈哈,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真的很谢谢很谢谢,那我们就西安见吧。于是这次霸面便以另一种皆大欢喜的形式结束了。中途有个北京哥们告诉我,其实蛮佩服我敢来的,他面的很多喜欢的公司挂了都没有尝试过霸面。我只想说,其实我也真不想霸面,可是我,不服气。
西安站招聘不多讲了,彼此都没有被对方吸引到。经理在单面还没结束时直接就说了,“我们觉得你真的思考问题很成熟,最后你如果没有通过不代表你不优秀,只是说明和我们的岗位不够合适。”anyway,谢谢S兑现了承诺真的给到我西安这边直接三面的机会,其实说真的她完全可以只是出于打发一个企图来霸面的小子敷衍我下反正我也没处投诉她哈哈。
M家虽然最终没有缘分了,但这个企业光明的发展前景、善良的面试官和“减轻病痛、恢复健康、延长寿命”的远大愿景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祝福M家,在中国不断发展,造福更多的病人。也希望未来憧憬追逐M家的同学,都能披荆斩棘,梦想成真。
玛氏篇(Mars, GMT, Beijing)
我知道很多同学可能都会很期待有关玛氏的经验分享,能理解。这个的家族企业对很多应届生而言都是个神秘而奢华的存在:全球年收入超过300亿美元居然不上市;员工之间没有任何等级观念不论级别高低彼此均“同事”相称;整个办公室一望无际没有任何人有自己的办公室隔间你想的话可以随时去另一位同事处和对方交流无论他或她是公司的CEO还是CFO……更重要的是,快消行业最土豪的薪水$$$$$$$$$$。。。GMT是Mars非常重视的项目,公司愿意为GMT投入大量成本进行招聘和提供大量机会进行跨部门跨区域的轮岗机会外,今年月薪都开到了1.4w。。。除去奔赴投行、咨询或者研发等的大神们,这样的薪资对于绝大部分应届生而言都是令人无比神往的,我更不例外。而且,招聘全程基本纯英文我也喜欢。因此Mars校招一开始,我便发动身边一切可能的人际资源,联系到了两个蛮优秀的研究生学姐(虽然我们现在都没见过面),一起开始了玛氏GMT传统的“三人组队网申”。
第一步,寻找队友。我给的建议只有,寻找优秀的人。GMT项目是Mars极为重要的招聘项目,要的就是人才。三个人一定需要有尽可能漂亮的简历,当然别为了找工作造假这是底线,给offer前Mars可是会要你的证书的。这个微信连接你我的时代,找队友不一定需要身边的人哈,我和俩学姐现在还没见过面,一切都通过秋秋讨论组和微信群搞定。组队搞定后,Open
是重头。通常是一个MAP项目设计,对于敢申Mars的同学肯定不难。需要一个idea和随后的细节落实就基本OK了。作为队长,咳咳,我不透露我们团队的方案了,是学姐想出来的。总之选的角度比较新,PPT我做得也比较潮,整体用了微信首页、聊天和朋友圈的界面。但我们团队确实拖延症略严重,没有办法,我们找工作狗那段时间都忙于跑各种招聘会各种海投笔试面试,经常晚上才有机会凑在一起讨论。其实回想起来,我们真正全火力搞的话,顶多一天就可以搞定的。
(小tip:想清楚后,迅速动手做。有半成品才有进一步讨论修正为成品的机会)
Online笔试 英文能力测试:
Mars可选现场笔试或在线笔试。一切依指示按部就班做即可。需要注意的有几点:1.
选择在线很可能需要预约,那么一定要尽快尤其是那个时间很可能会有不同企业的笔试面试机会,早预约尽可能避免冲突。我记得,那天是11月1日,我依次进行了Mars的在线测试、携程的在线测试、U家的笔试、可乐的第一次电面和汉高的电面,迈入11月外企面试月的第一天就累觉不爱了。。。
2. Numerical和Reasoning难度适中,但题量略大请快马加鞭当蒙则蒙,万莫犹豫纠结。 3. 听力超简单。但retell
这种题,没有准备过专四口语或者口译的国内同学还是稍稍准备下为好,海归全程无压力。 4.
需要较长时间保持专注力,所以一定提前上厕所,保证环境相对安静。
进到这一轮,那京外童鞋恭喜已经开始报销路费环节啦哈哈。因为HR有嘱咐,就不透露具体题目了。总之,是一个很generic的case
study,每个人被assign到一个不同的角色,阅读case 7分钟,讨论大概四十分钟,选个leader最后pre
2分钟。对准备过咨询的同学而言,完全不在话下。但用英文撕逼的一个起码的资本就是口语出色。我们小组7人,虽然有三四个海归和还有北大清华,但感觉口语都一般,没有非常出彩的,可能也是因为大家都蛮想拿玛氏offer的,嘴上比较“紧”吧。总之,因为语言能力问题,沟通上我们出现过一些小小的障碍,浪费了些时间。
全程我说的话算是很少的,但往往discussion进到一些个不大重要的deadlock的时候我就会挺身而出,劝各位move on to
the more important issues.
感觉每次我讲话大家都基本都蛮buy的,于是就越来越自信了。最后我们组一哥们也没征得大家同意自告奋勇去pre,所有人也都默认了。其实根据我的了解,Mars的HR并不一定像宝洁或者百威英博那样偏爱leader,所以我也基本没什么欲望去做leader,闲得没事儿做的时候出来主持个正义就好了。就这样,我作为小组唯一的本科生进了下一轮。
Mars群面个人觉得该注意的几点:1. Speak things that matters.
群面时间其实不长,每个人的发言机会有限,不浪费本该属于你的机会。在Mars的HR和manager面前,不用为了秀存在感而说废话。 2.
Read fast. Case我记得有四大页纯英文,双面,不可涂抹,时间略紧。 3.着装business
casual为好。虽然我是那个无数笔挺西装中唯一的牛仔裤运动鞋便装最后还进了的家伙,但这某种程度上有运气的成分。我这么穿真的没有试图吸引HR注意的企图因为本人真心不帅,我只是看到了群面通知中唯一的要求就是“be
yourself”,想着我又不喜欢穿西装干嘛逼自己就吊儿郎当地来了。而且后来我觉得,如果着便装且表现平平的话很可能招致HR加倍的反感,所以还是劝各位着装稍稍保守点。当然,大神请无视,想穿人字拖来请自便啦啦啦。其实能感受到群面的各位真的蛮优秀了,其中一位人超nice的学姐最后签到了中伦,羡煞茫茫法学学子们啊。
Mars-Yes:
收到Mars-Yes的邀请我还是略略激动的,从一个清华北大海归场中break的感觉总有点逆袭的悲壮。这更证明了,Mars或说外企没那么重视学历学校和专业,但这一点对于努力的寒门子弟而言就秒杀了国企和银行。我网申小组的伙伴和群面的伙伴都无一进到这个环节,多多少少平添了一种一定要拿下这个offer使命感。
地点,朝阳区上东双子座。两天的Mars-Yes基本上是“GMT项目介绍” “同高管和往届GMT互动”
“无数的小组节目游戏”。大家交流得都蛮愉快,玩得很尽兴,大都到了各种德芙、脆香米、士力架、twix、MM豆奖品,反正我自己那两天热量摄入暴涨。其实到了Mars-Yes环节,已经是全国13000申请人中的最后100人左右了,海归估计怎么着也得在7成往上了,而且不少TOP50名校。一些人本科就是国外读的,最后AC时听说还来了一个Oxford……不少人手里也都有很好的offer或者手头其他企业进程都很好。放眼望去,尽是大神。哈哈面对这种阵势,小本英专的本人反倒没什么压力了,反正nothing
to lose. 我来自陕西的西北大学,因为好像有美国西北大学来的,索性我自我介绍直接就改成了I’m Nichols, form
Northwest University, not Northwester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ut Northwest here in China.
这种一半无奈一半豁达的自嘲,我也就只有在Mars才能用得上。
有一个环节,是参观怀柔Mars办公室巧克力工厂和宠物食品工厂。Mars的办公室和传说中的一样,一望无际没有个人单间。我们在那里参加每天例行的产品品尝反馈的时候,公司的外籍CFO就坐在我们身后办公。据带我们参观的GMT姐姐介绍,Mars极为注重安全细节,员工在楼梯上滑倒都会上报全球总部。
我爱死参观工厂这个环节了,因为我自己很喜欢亲眼见证一个商品怎样从原料一步一步一步被加工成为成品的。工厂处处都有醒目的Mars五大原则,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五大原则。在宠物食品工厂的时候,带我们的参观的工程师告诉我们,我们面前的狗粮人也是可以吃的,他们做测试的时候经常吃。我于是乎抓了一颗狗粮咬碎吞下,嗯,亲测味道还行。据工程师讲,他们最新的宠物零食生产线已经开始运作测试了,明年产品就会上市了。艾玛,这年头宠物都有零食吃了,而且好像还蛮贵的,比我们常吃的零食贵嘞。不过说实话,和Mars高管Amy和Carl沟通过然后参观了宠物工厂后,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人对宠物营养健康认识不足确实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很多人以为人吃的东西直接给猫狗吃最好,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猫狗也有自己的消化系统,需要和人类不同的营养摄入结构。虽然Mars最终木有要我,不过我还是在这里免费给Mars的猫粮狗粮做下广告吧:爱你宠物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它们最适合的食物。爱它,就选玛氏。
我自己很享受这个party,认识了很多很多优秀有趣的朋友,AC结束后还和几个哥们约出去逛了798啃了散伙饭。在这里淡淡地表示我室友拒了四大中的三家,拿了高露洁和U家的offer最后去了U家。我蛮少评价一个人“有想法”的,但我的室友确实蛮有想法的一个人,夜谈给我了很多开导,要知道一般都是我来开导别人的哈哈。祝他在大上海过上他追求的生活,也希望每个Mars-Yes的小伙伴都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归宿。
安排紧凑,整整一天。基本上流程为“Group Discussion(80min)——Case Study
Reading(90min)——Case Presenting(20min)——Personal
Interview(25min)”AC的GD
case没有当初群面时那么复杂,较为简洁。内容不透露咯,每次不一样所以也没有太多借鉴价值。总之这一次讨论明显比群面质量高出了一个数量级,虽然花了一些时间确定一些标准,但基本算是顺利地完成了讨论和pre。与上一轮群面不同的是,这次明显大部分人的表现欲强了一个数量级,但我还是保持风格,没事儿做找机会补补刀什么的,开始商定最后去pre的人选的时候,本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拿到的方案很适合pre,但看到其他人不太愿意让出来,于是乎第一个表示我quit,然后专心补刀。整个群面中有一点我挺满意的,我们组讨论有时候稍稍有点乱会有不同人在讲,但每次我讲话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听,所以暗爽。回想起来,其实我不太应该太早放弃pre的,已经是AC了,抓住每个机会尽可能地表现自己或许才是最稳妥的策略。
Case Study 会给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case,每人五张板书纸做记录,reading
time结束后所有东西收起来,五张纸等pre的时候会发回来。pre十分钟challenge
十分钟。Case中涉及大量figure这一点会让我略头痛,因为本人完全没有财务分析的基础,英专本科四年基本没碰过高数。来之前一个礼拜曾经恶补,但真的拿到case后觉得如果浪费时间在计算上,很可能得不偿失。索性直接放掉这一块,专心准备marketing
strategy. 而且哗众取宠式地搞了四点,首字母分别为M & A
计算部分,pre的时候我碰到productivity惊天地泣鬼神地来了一句: According to rough
calculation, our current productivity can meet the needs and
potential growth in the future.
说出那句话之后,我真的怀疑两位HR会跳起来指着我鼻子开骂:人家娃都辛辛苦苦地算了一通,你好家伙就给我这么一句话带过了!?
当然这是玩笑了。总之present还算顺利,而且我令我自己吃惊不小的是,我讲完说thank you后一秒钟,HR的timekeeper
响了。我有看到HR愣了一霎,目测她们心想这娃时间卡得也忒准了点儿吧?然后就淡淡地开始challenge了。我自己是搞BP
debate的辩手,接POI接过无数个,所以大家都不喜欢的challenge我倒还觉得蛮自如。所有challenge都是针对case提问吧,会相对深入(都是Mars阅人无数的高管在面)。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次问答是,忘了具体问题了(囧),总之是如何帮助小企业发展相关的一个问题,对方问完后我觉得问得很到“点儿”,然后我就开口夸了一下well,thank
you. That is actually a very good question.That is exactly what Ma
Yun has been doing for a couple of
years.(首富对不住我当时是在想不起来你英文名是Jack)。一瞬间我觉得对方有笑意~~看来女人都是需要夸的~~额不说题外话了。总之,整个case
time相对还是比较顺利的。
Interview很可能是我表现最不好的一个环节了,囧。很多问题都是针对早上GD的,怎么评价自己啊怎么评价其他人啊,如果选一个同事共事你选哪个啊。重点是,问道选一个人最不想共事的,我其实不大喜欢这种问题,加上有点累有点恍惚的,就莫名其妙问了句,Do
I have to answer this
one?这回想起来大坑啊!被告知必须回答的时候,我愣了愣,选了一个最后进了下一轮的同学。我看到HR也愣了愣,明显这个同学表现不错啊。艾玛,这就是传说中的灵魂出窍脑残指数爆棚的时刻吧~~而且你们知道吗,HR问我轮岗想去哪些的时候,我说了我想选HR啊…艾玛就这眼光我还想去HR啊大坑啊,我要进了Mars轮HR岗那会给企业招什么样的人啊?!回想起来自己都被自己笑岔了。哈哈。最后其实是Sijie面的我,虽然表现实在是怎一个唉字了得,但我觉得还是蛮开心的。因为她先前Mars-Yes的时候做的speech整体感觉非常speak
point,作为debater我就喜欢不说废话的人哈。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她在小组群面中给了我唯一的pass吧,无论如何都还是心存感激。
AC结束后的那个晚上,上东盛贸的100多个Mars-Yeser估计都等待得略心焦。因为大家知道,电话响起来,很可能就是Mars的offer
call了,因为晋级下一轮的人目测不会再淘汰了。八点半开始,有人接到电话~~大家在微信群中开始表现出各种焦躁~~九点半了,还有人接到Sijie的电话~~十点多了,很多人还在问~~十一点多了,还有人没死心~~~早上起来,发现还有小伙伴在关心。我想说,真的是很理解,大家走到这一步,为了这个巧克力帝国投入的心力确实都不少,谁也不想倒在最后一道门槛上。不过,淡定吧,确实到了这一步,表现和实力固然重要,但同时缘分也很关键了。
我们房间倒是十分淡然,室友广东小哥和我都觉得自己表现不好没什么机会了,他复习即将到来的考试,我就各种放松地聊微信。
这一晚,卸下所有压力,睡得真是太香甜了。一夜无梦。
在北京的这四天努力通往Mars
GMT的朝圣之旅虽然最终倒在了AC,但这已经是我求职之旅中无法忘却的一段回忆。这家土豪快消企业让我最舒服的一点就是:I do not
have to pretend to be someone I’m not.
其实在大部分公司面试中,HR都会问到职业规划,但我们刚毕业的学生,除了高瞻远瞩的大神们哪来什么宏伟详细的职业规划啊,可能很多人想做什么都很不确定吧。在Mars,
at least for GMT program candidate, you do not have to know for
sure what your career is about, because Mars is willing to offer
you various rotations to TRY YOURSELF as long as you demonstrate
excellent learning agility.
这对于努力有潜力但依然迷茫的求职者而言是怎样的一种感召啊,泪奔了啊有木有啊。
谢谢每个Mars的同事,祝福每个小伙伴。希望Mars的巧克力王国能够不断扩张版图,还有更多中国的猫猫狗狗可以享受到Mars美味营养的宠物食品!
雀巢篇(Nestle, Management Trainee, Chengdu)
很多事情都会让我相信,这个世界上其实真的存在所谓的缘分。求职最开始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两家企业就是玛氏和雀巢,一路校招投过无数外企的trainee,被一些如雷贯耳和不痛不痒的公司各种拒掉,最终还是最初欣赏的这两家进程最好。加上我是西安雀巢的暑期实习生,满世界转了一圈,最终签去成都雀巢,多多少少有一种阅尽千帆后回到最初的感喟。
雀巢2015MT校招的网申OQ如下:
*Why do you choose Nestle?
*What can you contribute to Nestle if you were hired?
*Please describe your career goal in 3 years and 5 years.
突然间想到,其实在找工作或即将找工作的同志们(-
-同志们…),希望投身外企的话可以建立一个外企OQ的database,把每一家企业的问题和你的回答都整理出来,因为很多外企的OQ其实问得都差不多,可以彼此借鉴,省去大量时间。可是,不同外企的网申最好不要照搬,个人觉得OQ中一定要提及企业名字,这样很有利于HR觉得你是认真在写而非Ctrl
V搞定的……其实我最初简历这个东西是打算攒多了用来卖的哈哈哈(就是这么无耻就是这么自信有人愿意买),后来真的存了很多,又舍不得拿出来了,噗噗。
接到雀巢电面的时候,我在北京,还有40分钟就要参加美敦力的一面。成都雀巢的HR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我对FMCG的看法,我为什么选择成都,在大学的辩论经历还有我目前其他同类公司的进程。除了我所在的地方有点吵然后有的时候不太听得清对方讲话以外,整体交流蛮顺畅。就在我以为这是一个纯中文面试的时候,HR话锋一转,开始飙英文,介绍我在西安雀巢实习期间的某一款产品。当时我有点儿愣住了,西安实习期间我们部门的产品主要不是咖啡,而是美极(Maggi)系列餐饮产品。我给你说说我们部门的产品名称,你就知道没准备过就得用英文把他们讲出来有多蛋疼了:美极鲜味汁、美极鲜鸡粉、美极香蒜辣椒酱等等。我愣了有五秒钟,硬着头皮选了美极鲜鸡粉,生硬地翻成了Maggi
Powder,还好那边HR能听懂,这种中国人的翻译估计也就中国人能顺利get到。后来查了一下,发现美极鲜鸡粉其实叫做Maggi
Chicken Bouillon Pouch.
因为是自己接触了两个月的产品,介绍地倒是很带劲,最后被HR喊OK了才住嘴。HR最后结束时问了我11月中旬到11月底是否能够去到成都参加面试,哈,十一月了手头还没offer那必须走起啊。
(小tip:看到中文的时候就想想英文怎么讲,不会就去查。人生好习惯。)
雀巢成都分公司的AC全程持续约3小时。流程为“笔试(15min)— 英文介绍partner(约40min)—Debate
preparation(约30min)—Debate(约90min)”笔试普通SHL题,难度一般不过时间略紧。英文介绍partner,其实大部分人的口语都OK,可以感觉到海归在这种几乎纯粹测试口语的环节要比大部分人稍强一些。重点其实是最后的debate.其实全程结束了以后,HR专门和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这次的AC最后环节不是case
study而是debate:因为从以往的经验看,case
study中应聘者的参与度不高所以他们尝试改变形式,同时根据过程来看也非常成功地让所有人都更多地参与其中。作为一个搞了3年BP的debater,我就淡淡地在心里面暗爽。虽然format有所不同,但是其实各种debate的核心意义都是普遍的。大部分辩手如果有良好的知识储备、逻辑清晰、表达能力强,往往就能表现得很出色(说起来容易-
-)。加上懂得运用很多原则(高逼格的东西),比如平衡长远和短期利益,再比如跳出对单一公司的影响去讨论行业的现状,很容易吸引眼球。但debate中容易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1.Bad
listener. 不听或者没听懂别人讲的东西就去rebut,基本就无法engage. 2. Terrible team
debate中和队友是竞争但更多是合作关系,所以给队友足够的机会表达观点(尤其是在准备时间),给予他们积极的feedback,尝试为整个队伍每个人的speech找到一个team
line. 这样不会给人一种乱糟糟的感觉。
好了不多说了,说到老本行又该收不住了。总而言之,大学三年的辩论经历使得我在这个环节自我感觉游刃有余,唯一遗憾的地方是,对方辩友往往没有正面回答过我的一些疑问。各位看客有机会可以“引导”对方正视自己的问题(好吧这是无耻的preemptive)
具体的辩题就不透露了,因为并没有得到许可,也没有意义因为这种东西每年都会换的。总而言之,debate肯定会比case
study更加challenging,对于pre的能力要求也更高因为毫无疑问每个人都得时时刻刻保持pre的冲动。在这里建议更多的公司把case
study改成debate吧哈哈哈哈,含蓄内敛的撕逼和明目张胆的撕逼相比弱爆了好吗?
AC全程结束后,HR还真的问了我是不是我女票是成都的,好像是我在cover
letter里面写到过,感觉HR蛮喜欢的这点的…当时我就在想如果雀巢我顺利拿下了,成都妹女票真心功不可没。和HR确认了后续的环节会在11月底前结束后,我放心地回去等结果了,因为和12月初Mars的AC就不冲突了,我可以直接从成都飞北京。一切都像剧本般被安排地刚刚好,nice
表示AC结束我从公司出来后步行回了太空舱旅店,没多久就接到了HR的电话,通过了AC,进到单面。不得不感慨雀巢效率太高了。也可能因为当天周五了吧,迅速给我们结果,方便彼此。周末两天,我没有去看任何的雀巢面经,因为准备暑期实习前看了太多,同时毕竟在雀巢实习过,虽然不是一个公司不过文化氛围差距应该不大。更重要的原因,我模模糊糊逐渐意识到的一点:不准备往往是最好的准备。HR大都阅人无数,没必要在比你更清楚你适不适合一个岗位的人面前忽悠人家。你踩狗屎运忽悠成功了(小概率事件),很可能最终还是会挂掉浪费自己时间,或者去到不适合你自己的岗位上叹息命途不济;忽悠被发现了(大概率事件),你觉得HR会乐意让一个大忽悠做自己同事么?
当然这里指的准备是一些网上盛传的“对答技巧”,认真研读公司的背景资料企业文化近期新闻,则是必须的。到底该不该或说该怎么样努力表现自己,这里纯粹是一个“度”的问题,我觉得你认真梳理自己的大学经历,给得当的评价就足够。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成都分公司的HR和我的对话基本上很顺畅。很大程度上围绕我西安雀巢的实习展开(我觉得我和所有HR的对话都是围绕西安雀巢的实习展开-
-)。交流中,我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对方和西安分公司通过电话,了解过我的暑期实习表现。这使得我愈发自信了,因为虽然暑期实习最终present的时候不太好,但整个假期我做得无比努力,不但按要求收集了很多信息,还经常附有自己的comments.
sales也有成功案例。我和他人相处还算比较真诚的,所以相信我西安的老大一定帮我说了好话哈哈。
这里是我对面试的一点理解:面试其实是对方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应聘者的一场游戏。如果你提供的都是干货,并且你很坦诚,那你们彼此都会玩得很爽快。可是如果你过分包装你自己,逼迫对方使出更费神的大招才能套出来真实的你,那你迟早会被K.O.掉的。
西南区总裁面:
这是我有史以来经历过的感觉最不好的面试,没有之一。虽然结果是拿到了offer,但面试的过程真的是纠结得难以形容。总结之,一种不痛不痒的绝望。
其实对方的title我没有听太清楚,但肯定级别很高了,成都分公司西南区总裁那种吧。一进门,对方就主动提出两人可以坐在沙发上谈话,这样也不会太拘束。一开始,对方就一直盯住了我对location的选择,从西安到成都。为什么不留在西安?为什么想出陕西工作?为什么成都?成都和西安的对比?各种类似的问题问得我有点懵。从各种发问我我明显能够感受到,这位BOSS对西安很有好感,所以不停地challenge我离开西安这个选择。我真的是想说我,我也喜欢西安,可是让我出生在西安上学在西安工作在西安终老在西安,臣妾实在做不到啊~~
其实我回答地还算比较有逻辑,因为这是我自己很早的决定。但连续那些问题过后,我只觉得我表现得很好了,但无济于事。不知道你们能理解吗,就是你使出浑身解数去persuade一个有着根深蒂固的preoccupation的人时,再努力也是枉然的感觉。
这种无助感持续了整个面试,虽然我努力抑制着没有表现出来。后面的问答也是基本围绕西安分公司的暑期实习展开。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个提问是:抛开这次的培训生面试,你自己希望做的工作是什么类型的?不难是吧,但我还没开口他立即补充,你别觉得你回答sales我就会觉得你适合做sales,你完全可以诚实地讲一讲你想做的工作,什么都可以,说不定我反倒会觉得你的一些品质很适合做sales。当然我最后还是选择了sales
& marketing. 某种程度上,他的问题也体现了一种雇主对个人的包容性吧。
最后到了我的提问环节,我问到了某个问题,比较关键就不透露了。对方表示这算是公司的机密了(囧,其实我当时不觉得是机密),不方便讲太多。但他还是继续告诉了我不少相关信息,让我也对雀巢和管培生在雀巢的发展机会有了更多的理解。总体而言,我觉得我尽力了,可是并没有impress到对方。虽然我们坐在沙发上完成了终面,但整个过程真的不轻松,对方基本没有给我积极的评价。结束后我淡淡地离开了公司,心想和雀巢的缘分算是到头了。
终面结束后,我给雀巢发了两封email。参加完所有面试环节的人也许有很多,但终面结束后还主动和对方联系的candidates可能就极少了。第一封我主要表达了对雀巢的意向,以及我希望尽早得到结果的心情,无论结果是offer还是thank
you letter.
第二封我分享了我的求职现状和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的一点看法,还附有我去到超市看货架陈列的一点点调研。成都雀巢虽然没有给我结果,但都给了我积极的回复。这更增强了我对雀巢的好感。也许因为获得的认可比较少吧,对于认可我的人,我都无比感激。
我不知道这两封email对我最终拿到的offer起到了多大的影响,我也没有任何鼓励大家发这种邮件的意思,因为你所倾心的公司究竟会觉得这是努力还是打扰也未可知。我只是想说,很多时候,真诚真的很重要。卸下一切伪装,让别人看到你本来的样子。优秀的人也许很多,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真诚。一路走来,最终我看清了一个简单到无法更简单的道理:我成为不了其他任何人,因为我就是我。
接到雀巢offer
call的时候,我没有犹豫就说了YES。不只是因为雀巢提供的待遇和职位我满意,而是我真的觉得,我和雀巢将是一个彼此合适的选择。
求职的道路算是走到了终点,我以为我会感慨这一路的艰辛,或是抱怨寒门子弟和海归们争夺机会有多么无奈,但没有。此刻除了谢谢很多很多人,我讲不出更多有意义的句子。谢谢雀巢、玛氏、美敦力和其他所有给过我机会的企业;谢谢宝洁、阿迪达斯、联想和其他所有干干脆脆拒绝掉我的企业;谢谢每一个认可我的HR和经理人;谢谢雀巢西安分公司的每个同事在我暑期实习期间给我的帮助;谢谢和我一起找工作的小伙伴和各种群面的战友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谢谢北大刘媛媛同学的正能量,很多个夜晚当我觉得压力很大无法坚持的时候,我就会一遍又一遍地看你的那个冠军演讲《寒门贵子》,然后鼓起勇气奔赴下一场面试;谢谢父母,包容我,给我选择自己人生的机会;谢谢辩论队的所有人,看到你们越来越优秀也鞭策我介个老人不断在努力进击;谢谢帮助过我的L学姐和S哥;谢谢女朋友,陪伴我走过我人生最密集的一段失败,永远支持我信任我,和我一起规划我们的未来。
谢谢自己,在这个人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校招季,选择了坚定,选择了远方,选择了明天,选择了相信努力的那个更好的自己。
不服气,就请选择你想要的
只因为,IMPOSSIBLE &= &I’M POSSIBLE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计算机学哪方面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