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心理论,怎么理解,所有世界都是我的分身,所有人都是我的分身,我只是一双别让眼睛老去阅读理解。

世界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
来自葛化杰日志
1999年,《黑客帝国》第一集。这部电影真的很难得,即使佛教界自己筹资,拍一部电影来介绍佛法,恐怕也很难比《黑客帝国》拍得更好。它从头到尾都没有佛学名相,也没有佛像和宗教人物,讲的却是根本的佛法;虽然没有讲得很彻底,但只要稍加补充说明,就是很好的佛学教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看过黑客帝国的朋友,印象应该十分深刻。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眼前的世界是虚拟的,其实只是电脑屏幕上闪动的电子程序而已,那种受控的感觉,让人不寒而栗。&
  现在我要告诉你的是,黑客帝国中说的,有很大一部分是真的。我们这个世界,就是造物主游戏中的虚拟世界,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真实的存在。&&
我之所以这么有把握,是因为我解开了科学家们解不开的“量子论”之谜,理解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混沌学理论”真正意味着什么,完善了“进化论”中的致命缺陷,找到了“相对论”存在的原因。&&
要声明的是,这不是一张江湖骗贴,而是严肃的学术论文。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用《道德经》、佛经、《圣经》、进化论、量子论、宇宙大爆炸理论、混沌学理论、相对论等大量的哲学、宗教、科学知识来证明我的观点。&&
  好了,少啰嗦,开始吧。为了追求简洁,对于涉及的哲学和科学知识,我不作详细阐述,请朋友们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为了让朋友们认识到这篇文章的重要性,以上讲话中不够谦虚之处,敬请谅解。&&
第一部分 创世游戏&
  妈妈,&  我觉得生命就象一场游戏,&  人死了,&  你的游戏就结束了。&&一天,在小区里听到旁边一个看起来8、9岁的男孩,跟他妈妈说了以上这番话。这么小的孩子,对于世界就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让人汗颜啊!&  小时候夏日的夜晚,在屋前晒谷坪坐着乘凉,看那繁星点缀着夜空,银河象缥缈的轻纱浮在苍穹之上,脑海里也曾朦胧地产生过这样的疑问:天上有什么?&  在同样的夜色下,仰望星空,古往今来不知曾有多少诗人哲人,感叹着天地的广袤与生命的卑微,感伤着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绵长,心中思索着那个亘古的疑问:&  世界是什么?&&
我们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它是个什么东西?&
  相信很多人会对这样的问法感到吃惊:世界就是世界,它还能是什么呢?这种命题一看就是哲学问题,只有哲学家才会去研究,跟我们普通人能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想弄清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成因,就必须从源头开始,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争议不断,第一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虚幻的,还是实在的?&
  佛教中有个故事。两个和尚看见一阵风吹动了高高挂起的幡,于是争论起来,一个和尚说:“是风在动!”另一个和尚说:“不是风在动,是幡在动!”六祖慧能听到了,走上前去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的心在动!”这个故事表达了一种观点:眼前的一切并不真实,世界只是你心中的影像而已。&
  《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佛经中的“色”指的不是女色,而相当于是物质的意思。古印度人认为,“地、水、火、风”是组成世界的四大基本元素,所以佛教中有“四大皆空”的说法,意思说世界是虚幻的。&&
17世纪西方的哲学家笛卡儿也认为,世界不是真实的存在,它只是我们心中的幻影。  对没有钻研过哲学或者佛学的人来说,要理解上述说法的意思,恐怕有点费劲,更别说赞同了。多数人会想,眼前的世界看得见,摸得着,怎么能说它是虚幻的呢?在诸多认为世界是实在的观点中,比较典型的是“唯物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真实存在。&&
唯物论曾一度是最流行的世界观。1620年,英国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提出了“质量”的概念,用它来衡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实验中证明,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虽然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但反应后各种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此“质量守恒定律”开始流行,它认为世间万物的总质量是恒定的,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  由此人们想,既然物质的总量是恒定的,永远不会少掉,那么它就应该永远都存在,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又被称为“物质不灭定律”。有了这一定律的支持,唯物论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直到19世纪在学术界占据了统治地位。&&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唯物论遭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它的重要基石“质量守恒定律”被推翻了。人们发现,这个定律虽然适用于化学反应,但并不是世界的普遍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表明,物体的质量不是恒定的,高速运动的物体质量会明显增加。在粒子加速器中,电子和质子在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时,其质量甚至会增加几十倍。&
  这还不算什么,速度增加时质量跟着增加,不过是现有的物质增加了质量而已,并没有变出新的东西来。更让人吃惊的是,事实证明我们真的可以变出东西来,在实验室让2个质子以极快的速度相互碰撞,得到的不是一堆碎片,而是3个质子、1个反中子和若干个π介子,这些粒子的总质量会大于碰撞前质子的质量。就象魔术师把2个苹果放进空空的箱子里,用力摇晃了一阵之后打开箱盖,从里面拿出3个苹果、1个香蕉,还有一堆樱桃——东西确实变多了。&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对此可以作出解释,它表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和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原来看得见的物质,和看不见的能量竟然是同一种东西的不同形态。简单地说,能量是无形的物质,而物质是浓缩的能量。就像冰是固态的水,而水蒸汽是气态的水,它们形态迥异,但本质上完全一样,都是水。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些粒子只有能量,没有质量,比如说“光子”。这从质量的定义来看是不可思议的。质量是物质多少的量度,从逻辑上看,没有质量就意味着没有物质。世间怎么可能会存在没有质量的粒子呢?&
  在此之前,人们很清楚物质指的是什么——它是实在之物,可以用质量的大小来衡量它的多少。但现在对于什么是物质,变得难以确定了。在科学上,物质的定义成了一本糊涂帐,除了原先的实体性物质,又多了能量性的场物质,有人还把意识产生的东西,也纳入物质的范畴,叫做“抽象物质”。近年来暗物质、暗能量的发现更是雪上加霜,把局面搅得更加混乱。在哲学上,物质概念被定义成“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按照这种说法,时间、空间、自然规律、意识、人类社会、历史事件,都是客观存在的,就都成了物质。物质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内涵,变成了“存在”的代名词,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概念还有什么意义?&
  连物质是什么都搞不清楚了,我们还凭什么认定世界是唯物的?&  直观感受让我们相信世界是实在的,唯物论曾使我们更加坚定了这一信念。但现在唯物论出大问题了,世界到底是虚幻还是实在的,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还真说不定呢!&&
第二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永恒的,还是暂时的?&
  唯物论者倾向于相信世界是无限的、永恒的。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但它没办法合理地解释,作为世界本原的物质它自己是怎么来的。所以唯物论者希望看到的结果,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中,这样就不需要回答物质如何起源的问题了。&&
这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哪个更符合事实呢?现在看来,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佛教,其世界观相比流行于19世纪的唯物论来说,似乎要更高明一些,宇宙大爆炸理论证实了这一点。&
  1666年,牛顿发现白光在通过三角形棱镜时,能分解成彩虹一样的多种颜色,这叫“光谱”。后来人们将望远镜聚焦在一个单独的恒星或星系上,观察从那里射来的光线的光谱。根据多普勒效应,通过分析这些光谱,可以确定这些星体相对于我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是在朝着我们而来,还是在离我们而去。假如它们在离去,那么我们接收到的光,波长将较长,光谱会向红端移动,这叫“红移”;反之则会向蓝端移动,叫“蓝移”。&
  20世纪20年代,当人们在观察那些遥远星系时,原本预料会发现同样多的红移和蓝移光谱,因为那时以为星系是随机运动的。然而事实出人意料,星系几乎都表现出红移来,它们都在离我们而去,而且离得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在观测结果的基础上,人们想到了这样一种可能——宇宙不仅是有限的,而且正处在不断的膨胀之中。这一想法颠覆了之前对于宇宙的认识,人们以前或者认为宇宙是无限的,或者虽然认为宇宙是有限的,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它会膨胀。&
  对这一现象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时,人们产生了一个更不可思议的想法:如果宇宙一直都处在膨胀之中,那么把这个过程倒过来看,岂不是说宇宙在最初的时候,是从一个无限小的点开始的吗?宇宙大爆炸理论就这样诞生了。&  大爆炸理论认为,很久以前我们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之后始终保持着膨胀的趋势,就象一个从那时一直被吹到现在的气球。这一理论令人匪夷所思,当时没什么人相信,包括爱因斯坦。然而有证据表明它是正确的。大爆炸理论预言,宇宙诞生时大爆炸的余波,至今仍应在宇宙中回荡。结果1964年美国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在偶然中发现了宇宙背景微波幅射,证实了这一说法。这个发现为大爆炸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第三个大的分歧是:世界的生成需要原材料吗?还是完全在虚无中诞生?&
  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本原”的意思是“最初的来源”,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最基础的原材料”。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不管制造什么东西,都需要有原材料。生产面包要有面粉做原材料,生产水泥要有石灰石做原材料,没有原材料就不可能造出东西来。这种观念在我们脑子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连孙悟空要变出一群猴子,也要先拨根毫毛来作原材料。唯物论认为世界的生成也不例外,物质就是构成世界的基础材料。&
  老子在《道德经》中发表的观点全然不同。他认为世界的诞生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不需要任何原材料。书中这样写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最初的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大爆炸始于“奇点”,这是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点。这样的想法实际上是认为,在奇点处是有物质的,只不过被无限压缩了,它并没有脱出唯物论“物质本原说”的范畴。&
  后来美国物理学家艾伦-----古斯提出了“暴涨理论”,并得到了广泛认可。这一理论认为,包括时间、空间、物质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从大爆炸开始的。在大爆炸之前,什么东西都不存在。这意味着,世界完全是在虚无中诞生的,“宇宙就是一份免费的午餐”。这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不需要物质作原材料,也不可能用物质来作原材料,因为在世界生成之前,物质根本就不存在。  唯物论看来又一次输给了两千多年前的古老哲学。&&
时至今日,大爆炸理论已经成为了多数宇宙学家们的共识,但人们对于世界成因的疑惑却丝毫没有减少。大爆炸理论本身存在一系列难以回答的问题:宇宙为什么能从虚无中诞生?宇宙是有限的,在它之外有什么东西?宇宙是137亿年前诞生的,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
  大爆炸理论自己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要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需要从哲学中汲取智慧,从科学中寻找证据,拿到一把关键的钥匙,打开一扇神秘之门,发现隐藏在世界背后的真相。&&
以上三个分歧更多属于哲学范畴,感兴趣的人并不多。
第四个大的分歧是:世界是被创造的,还是自然生成的?&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每个人的人生和命运,关系到每个人的信仰和精神寄托,因而受到广泛关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成为宗教和科学这两大思想体系的分水岭。两大体系内部虽然有不同的声音,但总体上来说,宗教认为有神存在,世界是神创造的,由神在控制着;而科学认为没有神,世界是自然生成的,控制世界的是自然法则。两种观点谁更正确?目前在思想界占据上风的是科学,美国的宪法禁止学校向学生教授“神创论”,中国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实际采用的教材中也在弘扬科学,批判宗教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多数现代人还是支持无神论,相信世界是自然生成的。&
  宗教起源于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恐惧。自从人类懂得思考以来,就不再满足于被动地对感官刺激作出反应,而试图主动去理解这个世界。原始人在天灾和疾病面前毫无抗拒之力,因而对自然心存敬畏。在无法更好地解释自然现象的情况下,只能把一切都归结于超自然的神灵,认为好日子是神灵的恩赐,而灾难是惹火了神灵降下的惩罚。&
  后来人们进一步放飞思绪,开始探究世界的成因,创世神话在各民族流传起来。在古希腊神话中,世界开始于凯奥斯,这是一种混沌状态,虚空中产生了大地之神盖娅、黑暗之神厄勒布等原始神,在一大群神灵诞生的同时,世界创生了。《圣经》中的创世神是耶和华,他用七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和人类。在人类文明发展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神灵信仰主宰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到了欧洲的中世纪,教会不仅控制了人们的思想,还一度掌握了国家,神权由此达到了顶峰,但随后开始走下坡路。&
  宗教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往往声称自己的教义是神谕,因而是绝对正确的,容不得丝毫的怀疑和更改。这很要命,早在公元前6世纪,希腊的色诺芬尼就开始质疑神灵的真实性。他指出神完全是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所以埃塞俄比亚的神是扁鼻子的黑人,而色雷斯的神却红头发蓝眼睛。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一大批的神学家,曾尝试完善基督教的教义,希望让它能在理性方面站得住脚,但他们的努力在科学新发现面前付之东流。哥白尼的日心说让人们对教会的理论体系产生了怀疑,而达尔文的进化论表明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打破了基督教“上帝造人”的说法,这对于信仰上帝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从那以后,神灵的光环日渐衰退,科学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专家代替主教掌握了世界的解释权。科学相信,是自然法则而不是神灵在主宰着这个世界,而科学家们的工作,就是分门别类地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世界运行的规律性。&
  科学技术在应用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进一步摧毁了人们的宗教信念,宗教势力的思想阵地日渐萎缩,只能困守一隅,没有反击之力。但科学虽然占尽优势,却始终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完全终结人们的宗教信仰。这反映出科学自身也存在问题,并非完美无瑕,能够完全让人信服。&&
仔细推敲起来,科学在对创世问题的回答上,并没有领先于宗教。但就象喊狼来了的孩子,在说了两次谎之后,就再也没人相信了一样,宗教在其它方面透支了信用,导致人们在这个问题上同样习惯性地排斥了它的说法。&  严格地说,双方的观点都不能足够令人满意。世界的生成,实际上既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还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在接下来相当长的篇幅中,我首先要针对科学的观点,来说说世界为什么不是自然生成的。&&
话题从生命科学的领域开始说起吧。科学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生物学家们似乎站在了与宗教战斗的第一线,他们比其它任何学科的学者更加坚持唯物论。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对美国科学院院士的调查中,不信神的生物学家比重高达94.5%,居于各学科之首。而让人意外的是,物理学正走在与生物学背道而驰的路上,19世纪时物理学家们曾普遍倾向于相信唯物论,20世纪以后却越来越肯定精神在物理事件中的作用。&&
  生物学家们的态度与进化论的巨大影响力有关,当年正是它向教会掷出了致命的一枪。达尔文原本只想做个虔诚的牧师,但在环球考察时的所见所思,让他“逐渐不再相信基督是神的化身,以致最后完全不信神了”。他旗帜鲜明地抨击神的权威,在《物种起源》绪论的首页就断言:“物种不是被上帝分别创造出来的,而是跟变种一样,由其他物种演化而来”。&&
进化论的观点是:生物普遍具有变异性,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生物的种群内部和种群之间存在生存竞争,竞争能够保存有利的变异,淘汰有害的变异,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自然选择的结果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地球上的现有生物,都是按照这一机制由共同的祖先逐渐进化而来的。&
  进化论作为科学理论的几大支柱之一,影响深远。科学界坚持世界是自然生成的,其实并无确凿的证据,完全沿用的是进化论的逻辑。自从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听老师教授进化论以来,许多年我没有怀疑过。然而随着生活经历的增加,尤其是近几年《自然之谜》之类的电视节目看多了,心中的疑虑却越来越深。很难相信,如此纷繁复杂而又秩序井然的生态系统,如此精致巧妙而又浑然一体的生物结构,竟然只是一系列偶然叠加的结果?&进化论完全违背了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在日常生活中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纯粹自然生成的东西,一定是随机的、无序的、不规则的,而在意识主导之下产生的人造物,才会表现出固定、有序和规则的特点。&&
玉石鉴定师们在辨别翡翠真假时,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着光线照,看里面有没有棉絮状的东西。天然的翡翠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杂质,不可能完全纯粹,所以在自然界你根本找不到两块完全相同的玉石。而人工制造的假玉,却可以做得整齐划一,都是一样的晶莹剔透,让你分辨不出两块之间有什么区别。&
  从常识上看,有序而又复杂的生命和生态系统,看起来更像是意识的产物,而不像是无意中自然生成的。&&
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除非存在外力干涉,否则一个孤立系统总是会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只要不进行规范,事物总是倾向于增加它的无序度。霍金举例说,假如你不去收拾房间,它必定会越来越乱。然而进化论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在缺乏意识主导的情况下,生物界不但能够保持井然有序的状态,而且这种秩序还会自动朝着越来越复杂的方向发展,这难道不可疑吗?&&
达尔文在发表进化论时,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理论并非无懈可击,但他的疑问集中在技术层面,而不是在逻辑上。书中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物种是逐渐演变的,那么为什么看不到中间过渡类型的化石?他试图用地质记录不完全来进行解释,但这种说法难以让人信服。&&
下面用一个虚构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假如一只鸭子会进化成鸡的话,那么按照达尔文“变异+自然选择”的逻辑,其过程应该是这样的:这次的变异让鸭子头上长出了鸡冠,下次鸭子扁扁的嘴巴变成了尖尖的鸡嘴,再下次长着蹼的鸭脚变成了鸡瓜……鸭子和鸡之间要消除差异,需要经过许多次的变异才能实现,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渐变过程,不可能鸭头、鸭嘴、鸭脚等所有部位同时发生变化,一步到位。这样一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无数介于鸡和鸭之间的过渡物种,而且中间过渡物种的数量和种类,应该比鸡和鸭还要多得多。或者简单地说,半成品的种类和数量,应该要远远多于成品。&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在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化石证据中,竟然没有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半成品,中间过渡物种的化石近乎空白,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从逻辑上说,半成品的化石不可能没有,而应该是随处可见才对。这样一个巨大的漏洞,实在难以想象生物学家们为什么会视而不见,竟然轻易就相信了“地质资料不全”这样牵强的解释。&
达尔文认为,是生存斗争背后的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进化。这对于动物而言说服力比较强,但是对于植物来说,生存斗争不那么明显,自然选择是否也能成为我们眼前多姿多彩的植物界生成的理由?恐怕很勉强。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植物学家中支持进化论的人数比例,要远远低于动物学家。&
  不管是从常识出发,还是深究其中的细节,认为生物多样性完全是自然形成的观点,都疑点重重。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在物种演变的过程中,没有看到意识的主导作用,并不能证明它没有发挥作用&&
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潜规则,一些事情领导不方便出面时,只要向亲信的下属作出一点暗示,他就能心领神会,把事情妥善处理。在整个办理过程中,你都看不到领导的影子,但如果因此认定这件事与他无关,那你就幼稚了,因为事实上从头到尾都是在贯彻着领导意图。&&
  也许目前人类所有的知识,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想当然的成分,至少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是如此。&&
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世界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安排着万物的运行秩序。昼夜更替,草木枯荣,抛石落地,水往低流,一切都有章可循。更为奇怪的是自然界不同事件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可以找到其中的规律性,乌云密布往往意味着下雨,蚂蚁搬家也能预示同样的结果。爱因斯坦曾对此表示吃惊:“这个世界最让人难以理解之处,就是它竟然可以被理解”。&&历史证明科学定律被打破是常有的事。19世纪末,由牛顿的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热力学三大定律等构建的经典物理大厦,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以至于当时许多人甚至认为物理学已接近终点,再不会有任何激动人心的发现了,但却很快就在相对论和量子论面前土崩瓦解了。&
  可以预想随着人类视野的进一步开拓,科学定律将被一次又一次地打破,相对论和量子论也逃不出这样的命运,这种进程也许永远没有尽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取得了辉煌成就的科学大厦,其实不过是建立在移动沙丘上的一幢危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假如你曾经对科学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完全把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寄托在它身上,那么现在该醒醒了。&&
人们对于自然规律还有一个想当然的认识,是以为这种规律性会毫无缘由,天然地存在。&
  有这种想法其实也很正常,就像日出日落,看起来似乎天然如此,毫无缘由。谁会想到其中另有玄机,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是地球一边在自转,一边在绕着太阳转动?在人类历史上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都对蕴含于世界背后的这种秩序习以为常,没有给予特别的关注。不难想象,在这种习惯成自然的情况下,有谁会去思考这样的规律性来自于何处呢?&
  后来开始有人对此提出疑问,十三世纪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这样写道:“人们在一切物体中都观察到趋向某个目的的行为秩序,一切物体都遵从自然规律,即使当它们没有意识时也是如此”。阿奎那意识到了世界的运行在遵循着自然规律,并指出在幕后制定规则的就是上帝。&
人们慢慢有意识地开始去发现自然规律,尤其是在最近几百年,科学的发展让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日益深入,曾经隐藏在世界背后的运行机制,日渐清晰地显现出它的身影。牛顿首次让人们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事件因果关系之间的规律性可以用公式来量化。之后在各学科领域越来越多的科学定律被发现,人们眼中模糊的世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各种各样的公式把它描述得一清二楚。&
  这些规律性从何而来呢?早期的科学家,例如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与阿奎那的意见大致相同,普遍相信决定着世界运行轨迹的自然法则,是上帝的杰作。&&
到了现在,人们很少再听到自然法则出自于上帝之手的论调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原因还在于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否定了上帝造人的说法,进而让人们不再相信世界是上帝创造的,这样同时也就否定了上帝制定自然法则的说法。随着进化论越来越深入人心,它的逻辑也开始在各个学科领域被广泛运用,认为自然法则可以自动生成的科学家越来越多,逐渐占据了主流。就这样,人们对于自然规律又变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科学家们不再把自然法则为什么会存在当作问题,对于是某种意识制定了这一法则的说法,更是大加排斥,完全不予考虑。从进化论引申出自然法则能够自动生成的结论,这种推理在逻辑上能站得住脚吗?下面来推敲一下。达尔文作出“生物多样性是自然形成”的结论,是建立在不考虑遗传和变异的因素,把它视为是理所当然的基础之上的。或者说,这个结论成立的逻辑前提是,把遗传和变异视为是一种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是自然存在的。&
  人们又以进化论为依据,来论证自然法则可以自然形成,自然规律是自然的存在,这里就陷入了一个循环论证的怪圈。就像有人问你:“小王是好人吗?”你回答说:“是,因为他很善良”,别人继续问:“你怎么知道小王很善良?”,你回答说:“因为他是个好人”。&&
这种循环论证能有什么说服力呢?事实上,进化论还有更大的破绽,我们不仅没有理由把遗传和变异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甚至是自然选择本身,也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这种选择过程,就一定完全是毫无缘由的自然行为!&
  由此可知,在世界是自然生成还是被创造的问题上,迄今为止科学对于自己坚持的说法,其实是拿不出有力证据来的。科学和唯物论一样,最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永恒的宇宙,这样就可以把自然法则视为是永恒的存在,再不必为它的成因伤脑筋了。&
  然而本身作为科学理论的一种,宇宙大爆炸理论却让科学难堪了。这一理论表明宇宙诞生于有限的时间之前,那么它是怎么来的?这让人很容易联想起“神创论”。所以大爆炸理论受到了天主教会的欢迎,认为它是对上帝创世说的有力支持。&&
科学家们认为,世界是遵循着自然法则的秩序,自然生成的。但是自然法则本身呢?它又是如何生成的?是谁制定了自然法则?或者说它自己能够生成自己?它是和宇宙同时产生的,还是早于或者晚于宇宙出现?&
  这些问题科学也许永远都无法回答,它们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科学的范畴。但假如不要死抱住科学一定需要实证的那一套的话,从现有的诸多科学新发现出发,还是可以猜到结果的。往下看,你会知道一个清晰的答案。&&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有一个场面令人印象深刻。一大群绿衣人在场地上走来走去,时而组出一只和平鸽的图案,时而搭出一个绿色的鸟巢,整个过程看起来如行云流水一般,十分自然流畅。&
  这一复杂的过程是如何形成的呢?为什么场上看不到人指挥,绿衣人却走得如此井然有序呢?我们来看看,假如用达尔文进化论的逻辑来解释的话,会是怎样的。&&
对于生物界的复杂性,达尔文的解释是偶然之中有必然。生物会持续产生变异,这一特性使得生物的形态出现了无数多种可能性。但为什么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混乱的局面呢?因为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发挥了作用,对它们进行了海选,最后保留下来的物种,就组成了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生物界。&&
  如果沿用这一思路来理解开幕式上的情景,应该是这样的:绿衣人在场上随机地走来走去,这会产生无限多种可能性,其中必然会有那么一种情况,刚好和我们看到的画面一样。电视台的导播发挥了自然选择机制的作用,把走得乱七八糟的部分全都剪了,最后留下的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精彩场面。是不是感觉有些荒唐?先别急着下结论,我要告诉你,在许多从事前沿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高智商的头脑中,就充满着这种逻辑。&
  目前对于自然规律是如何形成的诸多解释中,最主流的一种理论,沿用的就是达尔文的思维。这种理论认为,存在着无数多的宇宙,它们的物理定律各不相同。其中绝大多数的宇宙,因为物理定律不符合生命存在的要求,因而成了死宇宙、废宇宙,但其中必然会有一个宇宙,其物理定律适合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那就是眼前的这个宇宙。你不会真的相信这种逻辑,天真地以为一群人无意识地随便走走,就能走出那样的效果吧!假如那群人从大爆炸的那一天开始走起,说不定还真有那么一丁点可能,但在开幕式那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这些人为什么能够走得如此秩序井然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已经排练过很多次了,每一步该怎么走,事先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世界也是如此。粗粗一看,万类霜天竞自由,貌似天地万物都在自然而然地演变着。然而正如那群绿衣人看似在自由走动,其实走的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路线一样,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和它们的演变轨迹,也都是经过了精心设计的。  这不是毫无根据的说法,可以举出相当多的例证:&&
理由之一,世界的演变过程表现得太复杂、太有秩序了,无法想像这样的表现会毫无缘由地出现,就像你不会认为绿衣人随便走走就能走出一只和平鸽来。&
  我们以地球生命形成过程的一些片断为例,来看看这种复杂性达到了何等的地步。生命的出现,首先需要产生氨基酸等有机物,这相对来说还比较简单。下一步是把氨基酸串在一起制造蛋白质,这里就有大麻烦了。&
  如果蛋白质是偶然生成的,那么按照概率法则,要制造胶原蛋白,需要从20种氨基酸分子中挑选出合适的种类,以绝对正确的顺序进行1055次排列。我们现在玩的一种15选5的福利彩票,只需要在15个号码中选对5个即可获特等奖。但假如参考胶原蛋白的生成过程来制定彩票中奖规则,那么就需要在20个号码中连续选择1055次,每次都正确才能拿到奖金。这种令人绝望的玩法一定会让彩票站全部倒闭。&&
这样的排列会有多少种可能性呢?是20的1055次方,假如你对这个数字的恐怖缺乏清醒认识的话,我可以举个例子。如果大自然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以自然生成的方式制造胶原蛋白,每1毫秒能够尝试其中一种可能性,那么到了现在,它也不过才尝试了10的20次方种而已。你可以把这个数字,与胶原蛋白进行自然排列会产生的可能性比一比,看看是什么感觉。&
  仅仅是简单的胶原蛋白分子,能够自然生成的概率就相当于零。有人形容,发生这种事情的可能,无异于你厨房里的各种原料不知怎么凑到一起,自己把自己烤成了蛋糕。&&
仅有一种胶原蛋白是不够的,人体内的蛋白质也许就达到了100万种之多。一种蛋白质的生成,根据概率原则已经近乎不可能了,何况还要生成如此多的种类?&
  接下来是由蛋白质和比蛋白质更复杂的DNA,以及其它的生命要素,组成了细胞,这是一种复杂程度更高的结构。即便是制造一个基本的酵母细胞,所需要的零部件就和一架波音777喷气式飞机那样多,而且你还必须在直径仅有5微米的球体内将它们组装起来。&&
单个生命已经复杂得令人难以想象,但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比起来,又根本算不了什么了。生态系统是一个完美的体系,例如其中的食物链,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从土壤中摄取养分茁壮成长;食草动物吃植物,大型食肉动物吃小型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动物死亡后,由腐食性动物或者微生物进行分解,重归于尘土,就是一个完整而周密的循环系统。&  假如你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严密与复杂缺少直观感受的话,可以去看CCTV9的纪录片。万物休戚与共,你会感受到这个系统的复杂与巧妙,大自然的神奇必定会让你叹为观止。&&地球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整个宇宙的演变相比较,又只是一盘小菜了。假如我们把宇宙中的原子比作是那群绿衣人的话,你是否还会坚持认为,宇宙演变的这幕大戏,只不过是绿衣人随意走动的结果,而不是出自于一个伟大的设计?&&
理由之二,宇宙的物理定律太精确了,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偶然形成的,更像是一种精密的设计。&&
我们的宇宙受到许多数据的支配。这些数值要求几乎正好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它们哪怕是发生细微的变化,世界就不会是今天的模样了。比如引力,如果稍微强一点,那么宇宙本身就会像个没有支好的帐篷那样塌下来;如果稍微弱一点,那就什么东西也不会聚集在一起,宇宙会永远是单调、分散、虚空的。&
  生命的存在也要求有很精确的数据支持。如果强核力的强度改变0.5%,或者电磁力改变4%,就会在每个恒星中要么几乎毁灭全部碳,要么毁灭全部氧,从而使我们所知生命的出现变得毫无可能。&&
霍金说:“自然定律形成了一个极端微妙的系统,在不毁灭我们所知道的生命发展的可能性下,物理定律能被改变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若非在物理定律的精确细节上的一系列令人吃惊的巧合,人类和类似的生命形式似乎永远不可能形成”。&
  很难相信,这样一个十分精确的系统会是偶然形成的,而不是一种巧妙的设计。&&
理由之三,宇宙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性,如果它是自然形成的,这一点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  天文观测发现,我们无论朝哪个方向看,宇宙似乎都一样,有同样类型的星系,几乎按照一样的模式分布。这就像是在纽约、曼谷、开罗等世界上的许多地方,都有一群绿衣人在随意地走来走去,但奇怪的是,它们都走出了和北京的绿衣人相似的图案。&&
这个事实让人费解,因为两个处于相反方向上距离我们90亿光年的星系,它们之间的距离是180亿光年,目前我们最普通接受的宇宙年龄是137亿光年,所以连光都没有足够的时间从这个星系走到那个星系,它们之间显然无法传递信息。&&
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整个宇宙都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同一种规则演变,所以不同区域才会出现相似的情景。&理由之四,宇宙在不同尺度的结构上有着不可思议的相似性,体现出了相同的设计风格。&
  宇宙在不同的尺度上,有着许多难以解释的重复性结构。卢瑟福的原子模型一出世就被称为“行星模型”,这种说法很形象地表现了,原子这个极小的体系和太阳系这个极大的体系之间,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它们两者都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在整个体系中只占据着微不足道的体积,却集中了99%以上的质量。&&
不仅如此,假如把原子与银河系进行对比,原子与中子星进行比较,它们都在各个方面,比如半径、周期、振动等,表现出了十分相似的地方。由此还诞生出一种叫“分形宇宙”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哪怕是一个原子,也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某些信息,是一个宇宙的“全息胚”。为什么宇宙在差距如此悬殊的结构上,会表现出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呢?假如认为世界是自然生成的,那么这种现象很难解释。但如果相信世界是经过设计的,那么就很好理解了。世界经过设计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其根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柏拉图认为世界背后有一个实体模型,我们眼前的世界只是这个永恒模型的复制品,万物有生有灭,但模型永存不息。这些模型虽然数量众多,但并非乱成一团,没有秩序,它们构成的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一个很有条理的宇宙。柏拉图所说的实体模型,我们完全可以看作是标准化的世界设计效果图。&
  牛顿也相信世界是经过设计的,他认为世界并非“仅由自然定律从混浊中产生”,宇宙的秩序“最初是由上帝创造的,并由他将同样的状态和条件保存至今”。&&
霍金在他的新书《大设计》中也说:“在物理基本定律的精确形式与性质中的运气……不可能被轻而易举地解释,而具有深刻得多的物理和哲学含义。我们的宇宙和它的定律显得是一种设计,这两者都是为支持我们而量体裁制的”。&&
近年来在美国的大学中,悄悄流行着一种思想,认为世界是经过了设计的,这种思想叫“智慧设计论”。它的支持者认为,世界的设计师可能是上帝,也可能是外星人。&&在前面四点理由的基础上,有哲学家、物理学家们的观点为佐证,我完全相信世界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对于那位设计师,我喜欢称之为“造物主”,以避免使用“上帝”这个名词,因为多数人认为它指的就是基督教的神。&&自古以来,认为世界是一种精心设计的人不计其数。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观点并没有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相信它的人不是很多。世界是经过了设计的,那么作为设计师的造物主是怎么回事?他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
当我们看不清楚一样东西时,最通常的一种手段是放大,把它越放越大,你能发现的信息就越来越多,它的细节就越来越清晰,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你就能看得越来越清楚。&&
所以接下来,我们都将把目光转向粒子世界,从世界的最微小结构入手,去发现线索,查明真相。&
  描述粒子世界的物理学理论是“量子论”,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十分陌生的领域,也许会有相当大的阅读难度。我会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把问题讲清楚,假如你仍然觉得不好理解,可以参考曹天元的《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学史话》。&&
我们首先从“量子”的概念开始说起吧。&
  公元前3世纪希腊的芝诺有一个很出名的诡辩,说神话中善跑的阿喀琉斯碰到了一只乌龟。乌龟说:“你虽然跑得比我快,但假如我在前面跑的话,你在后面就不可能追上我”。阿喀琉斯大惑不解,乌龟接着解释说:“假设我在你前面100米处,你的速度是我的10倍,现在你来追我。当你跑到我现在的位置时,我向前跑了10米,当你再追过来时,我又向前跑了1米,你再追1米,我又跑了1/10米……这样一直下去,你可以无限地接近我,却永远也不可能追上我,我们之间总是还保留着一点点的距离”。随便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都知道芝诺错了,因为他的说法完全不符合生活常识。但他到底错在哪里,又应该如何反驳他呢?这可把不少人给难住了。&  现在我们可以用数学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无限次相加的结果,并不像人们曾经以为的那样,一定是一个无限大的数值,而可以是有限的数值。所以乌龟描绘的过程,乍一看似乎时间是无限长的,可以称之为“永远”,其实却只是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时间之内。这只能表明在某个时点之前,阿喀琉斯只能逐渐接近乌龟,却追不上乌龟。但时间不会停止流动,一旦突破了这个临界时点,乌龟就被甩在后面了。所以芝诺“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反驳芝诺。他的诡辩建立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上:时间和空间可以无限分割下去,阿喀琉斯和乌龟之间的100米的距离,可以分割成无限多个点。&
  在历史上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确实认为物质、时间、空间这些东西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就像在数学上,介于0和1之间,可以有无限多个数值,你可以把它们的差值1进行对半分割,第一次对半分割得数是0.5,第二次是0.25,第三次是0.125……这个过程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基于这样的认识,人们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东西都可以无限地分割下去。&
但很久以前就曾有人质疑“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观念。德谟克利特比芝诺还早出生一个多世纪,他认为物质是由被称为“原子”的最小颗粒组成的。原子是看不见、不可穿透、不可分割的实体,一切原子有相同的性质,只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上有所不同。万物有生有灭,但组成它们的原子不会毁灭,只会从死亡的物体转移到新生的物体身上。&
  我们现在知道这种观点颇有见地,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在人们的感觉中,世界是光滑的,不是由小颗粒组成的。就像你看一面镜子,看到的是一个平滑的表面,没有任何的间隙。“量子论”的诞生促使人们改变了这一观念。1900年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时得到了一个公式,它与实验结果吻合得相当好,却一时无法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经过一段时间他发现,要理解这个公式必须接受这样一个前提:能量不象我们以前认为的那样,可以连续不断地传送,而只能分成一份一份进行传递,虽然每一份都极其微小,小到几乎忽略不计,让你可以近似地把它看作是连续的。&
  以前我们曾经以为,温度在从0℃上升到1℃时,经历的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可以在数学上分成无限多个状态。但在现实上却并非如此,它的数值只能在有限多个状态上停留,因为每次传递的能量不能小于某个最基本的数值。&&
我们可以用登山的例子来进行理解。很多地方在城市周边风景优美的山头上修建了公园。为了便于攀爬,山路修有蜿蜒的石阶,不是连续平滑的斜坡,所以虽然从数学上来说,我在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中,经过了无限多个海拨高度的状态,但实际上我只能停留在有限多个位置上。每个石阶高12公分,这就是一个基本单位。现在我站在海拔300米处,只要跨到下一个台阶上,位置就变成了300.12米。我不能在300米与300.12米之间的任何位置上停留,因为那里没有台阶。&
这就是芝诺诡辩的问题所在,假如空间有基本单位,不是平滑连续的,那么乌龟就不可能停留在无限多个位置上,芝诺的说法就不成立了。&&
普朗克把那个最基本的单位称作“量子”。这一发现导致了“量子论”的诞生,它把人们引入了神秘莫测的量子世界,就像巫师念动咒语,原本平淡无奇的石壁上突然打开了一扇大门,门后出现了一个人们从未见过的新天地。这里的规则和我们熟悉的世界完全不同。许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在此地毫无用处,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20世纪初人们已经知道,当光照射到金属上时,会从它的表面打出电子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但让人们大惑不解的是,对于某种特定的金属,光能否打出电子只和它的频率有关,跟它的强度一点关系都没有。频率高的光线,如紫外线,即便是强度再弱,也能打出电子;频率低的光线,如红光、黄光,即便是强度再大,也打不出电子来。&&
后来爱因斯坦从量子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原来我们看到的光线,它并不是一条连续的线,而是由许许多多的“光量子”(现在通常称为“光子”)拼凑而成的。量子世界的规则有点特别,单个光子能量的大小,是由它的频率决定的,跟光线的强度无关。一束光线能不能在金属表面打出电子来,全看单个光子与电子撞击时够不够力气,因而完全取决于它的频率而不是强度。这一发现的意义是如此重大,以至于连相对论都没有给爱因斯坦带来诺贝尔奖,解释光电效应的这篇论文却让他获奖了。&&
量子世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物理定律在此变得与平常大不相同,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物理意义是,我们所处的世界看起来让人感觉是平滑连续的,但一旦把它放大到粒子水平,情况就完全变了。它变得不再连续光滑,而像是搭积木一样由某种基本单位拼接而成。&
量子论颠覆了经典物理学原先的认识。无论是牛顿的经典力学,还是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都建立在认为世界是连续的基础之上。在牛顿看来,当你用5千克的力推动一个物体时,这个力是一个整体,在连续地发挥作用,而不是像量子论认为的那样,是由许多基本单位的力一段一段地拼凑而成。&&我们现在说的原子,和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性质上有所不同。它还不是最小的粒子,而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我们不能肯定夸克已经是物质的最小单位了,但可以肯定,世界一定是有最小单位的。把世界放大到粒子的层面,平滑连续的概念就再也没有市场了,在这里世界表现出了明显的量子属性,不仅物质如此,连时间和空间也是如此。&
在接触量子论之初,有一点我就很想不通:宇宙大爆炸理论说世界起源于奇点,奇点之前什么也没有。那么有最小单位的世界,是怎么被整体压缩成空无的呢?按理说,再小也不能小于基本单位啊?也许有人会说,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有可能在奇点处物质全部转化为无形的能量了。&&后来我又想:大爆炸后世界诞生时,为什么生成的不是连续平滑的世界?为什么世界会出现量子属性?登山的时候,斜坡也可以攀爬,为什么一定非要台阶?我们知道,自然界的山坡并没有台阶,台阶的出现是人为的!&翻开量子论方面的科普读物,到处可以看到关于人们如何发现世界具有量子属性的介绍,却从没看见有人质疑过为什么会这样。人们对待这个问题就和看待自然规律一样,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想当然地以为它天生如此——当然也可能有人提出过疑问,是我的阅读面太窄,没有发现。&&
在纪录片中欣赏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严谨之后,我相信造物主是追求完美的。现在的问题是,平滑连续的画面比起断断续续的图像,显然会感觉更完美一些,但造物主在设计世界时却采用了搭积木的模式,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量子论中蕴含着许多世界的终极秘密。正是在想通了世界为什么会显现出量子属性这个问题之后,我才完全明白了世界生成的缘由。原来,要解开世界的起源之谜,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不应该遗漏,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就隐藏着通往答案的路径。&&
最简单的回答是:世界在显示模式上的不连续和不完美,不是因为造物主不想追求完美,而是受到了技术上的限制。造物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无所不能的。我们看到粒子世界存在的量子属性,并非出于他的故意,而只是一种无奈。&&
古往今来,再没有一样东西更能牵动人们的心了,那就是命运。&世间有命运的存在吗?是否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每个人不管怎么努力,最终都必须服从命运的安排,任由它摆布,毫无抗拒之力呢?“宿命论”认为是这样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所有事情上天都已经事先安排好了。你能活多少岁,赚多少钱,一切皆有定数。所以万事由天定,半点不由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种观点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迷信。许多人相信,有了科学技术的支持,人类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科学界占据主流的认识是“决定论”。这种理论和宿命论一样,都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事先就已经确定。&&
决定论的思潮是伴随着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流行起来的,我们来看看这种想法从何而来。中学物理有这样的题目:告诉你一颗炮弹的质量是多少,它的初始位置在什么地方,离开炮膛时的加速度是多少,角度是多少,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让你计算接下来的某个时点,炮弹会出现在哪里,最后的落点在什么位置。这个题目反映了经典力学对于世界的认识。它认为任何事件都是有前因后果的,这种因果关系可以用科学定律来描述。所以只要知道了初始条件,根据科学定律和方程,我们就能预测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同样的道理,只要确定了事物在目前的状况,根据定律我们就可以倒推出它以前的情况。&
这一观点似乎在现实中得到了证明。我们能够预测炮弹的运行轨迹和它的落点,能够预先知道日食将在什么时候发生,能够将人造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依据的都是对于这种因果关系的了解。我们能够知道人类诞生以前发生的事情,能够测定地球的年龄,能够通过宇宙膨胀的现象倒推出大爆炸理论,凭借的也是这种因果律。&&
在此基础上人们想,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万事万物的初始条件就已经确定了,而自然法则是固定不变的,事物的发展都是在按照它规定的因果关系演变着。这样一来,假如我们能够了解所有的初始状态,又能够掌握所有的自然法则,还具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的话,岂不是可以预知整个宇宙的演化历程,直到时间的尽头?&
换一个角度来理解这个问题是,从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将会怎样发展演变,就已经被决定好了,只是目前人类的认识能力不够,计算不出来而已。&
这种观点就是“决定论”。&&
牛顿是决定论者,他认为宇宙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钟表,钟表的弦严格按照预定的方式放松,丝毫不爽。万事都已由物理定律所规定,连一个细节都不能更改,即便是每一个粒子的行踪,也都是在宇宙开始时就确定下来了的。过去和未来都像是已经写好的剧本,宇宙的发展只能严格按照这个剧本进行。&
曾担任过拿破仑老师的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也认为,假如他能够知道某一时刻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运动情况,他便掌握了所有的细节,可以计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和将来。&&
决定论听起来是不是让人很难接受?但我要告诉你,它在科学史上的影响力,绝对超乎你的想象,连爱因斯坦都始终是坚定的决定论者。&&
然而世界是否真如决定论说的那样,只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电影,情节尚未开始,结局早已注定?&&
从感情上来说,一般人不应该喜欢冷冰冰的决定论,相信所有事情都已决定,因为那意味着我们的一切努力都将是徒劳。还好现在决定论已经被打垮了,首先站出来给了它当头一棒的是量子论,下面我们来看看事情发生的经过。&&粒子世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难以想象的领域,因为即便是用效率最高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我们也只能看到原子层面的东西,而无法看到更小的粒子。所以在这个极端微观的世界,我们的认识往往都是通过间接得来的。&
当人们发现原子的时候,本以为找到了希腊人所说的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但后来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这表明原子也有自己的内部结构。汤姆逊在缺乏实验证据的情况下,把原子想象成了一个带正电荷的球,带负电荷的电子一粒粒镶嵌在这个圆球上,人们把它称为“葡萄干布丁”模型。这种想象很符合人们的直觉,组成实物的微小颗粒,我们下意识地认为它当然是实心的。然而他的学生,同样是物理学家的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原子中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带正电,它的大小还不到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在卢瑟福发表的原子模型中,原子核就像是太阳,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质量,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的电子就象是行星,沿着特定的轨道绕着太阳运行。这个发现完全颠覆了我们的直觉,微小的原子竟然不是实心的,它就象我们的太阳系一样,里面绝大部分地方是空荡荡的!卢瑟福的原子体系并不稳定,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它会释放出幅射能量而导致崩溃,假如现实中真有这样的原子,那么它撑不了1秒钟就会解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想到,也许在原子这样小的层次上,经典理论不再成立,需要引入量子的概念来解释。&&
玻尔发现,原子内部电子不同的轨道有着不同的能级,电子只能吸收相当于两个轨道之间能级差的能量,从较低能级的轨道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或者释放出相同的能量,从较高能级跌回较低能级,而不能像经典理论假设的那样,能够连续不断地吸收或者释放能量。这就是上一节中提到过的“量子”思想。&&
玻尔的原子体系也只兴盛了大约13年。他试图引进量子的概念,来掀开原子内部神秘的面纱,但却没能揭示它真正的内涵。直到1925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的矩阵力学,192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发表之后,人们才明白了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究竟是怎样的。他们的发现是如此的怪异,不仅在20世纪的物理学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其哲学意义甚至足以颠覆我们原有的世界观。&&
在经典力学的眼中,世界是确定的。我们眼前的实在之物,比如运动中的篮球,在每一时刻,它的位置是确定的,速度也有确定的数值,两者都可以进行精准的测量。&
我们说过,量子世界是一个规则完全不同的领域。世界的确定性这个看似浅显的问题,在量子力学中就变得复杂起来了。海森堡通过他的矩阵力学推导出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结论:对于电子来说,它的位置和时间(通常说动量),我们只能确定其中之一,两者永远不可能同时为我们所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不确定性原理”,它表明对于电子来说,我们无法像篮球那样,同时知道它初始状态下位置和时间两者的信息。&&
对于这个原理,人们最初在认识上有些偏差,有人把它叫做“测不准原理”。言下之意是说,我们无法同时确定电子位置和时间两者的信息,并不是它们本身不确定,只是因为电子实在是太小了,没办法在不扰动它的情况下进行测量。但后来人们逐渐意识到事情要比想象的更复杂:我们无法给出电子的初始状态信息,不仅是因为测量的原因,而是它本身就不确定!&
薛定谔发表的波动方程中,也包含了同样不可理喻的内容。在方程中他构造了一个波函数ψ,却不知道这个函数背后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他自己曾以为这代表了电子电荷的空间分布,但德国物理学家波恩在随后指出,事情要比他所想的离奇得多。波恩认为,ψ代表了一种随机性,一种概率,ψ的平方对应了电子在某个地点出现的概率。原来电子的运动不像经典力学规定的那样,有确定的轨迹,它将会在哪里出现只是一种概率现象。&&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按照经典力学定律来运动的炮弹,它的轨迹是确定的,所以在它发射的一刹那,我们就已经能确定它的落点了。这很重要,因为我们需要把落点设在想要打击的目标上,而不能让它一不小心掉到了自己头上。但假如炮弹是像电子那样运动的话,那你的麻烦就大了,因为它的落点不是一个确定的点,而会有很多种可能性。它究竟会在哪一点落下,这完全是个随机的过程,其概率就像一个波,严格按照ψ的分布展开——炮弹能不能落到敌人头上,要寄希望于你的人品能否爆发。&
波恩形象地把波函数ψ称为“骰子”。他的意思是,你想知道电子将会在哪里出现吗?计算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能算出的只有概率,所以还不如去掷骰子来得直接!&&
海森堡说,我们不可能知道电子的初始状态,因为电子根本就没有确定的初始状态。波恩又说,别说不知道初始状态,就是知道,你也没办法预测电子接下来的行为,你所能确定的只有概率。在亚原子世界里,建立在经典力学基础上的决定论,犹如头上重重地挨了一记闷棍。&
电子最终会出现在哪里,这完全是随机的,与它的初始状态和过程都没有严格的因果关系,这样的结论让许多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其中就包括爱坦斯坦。在1926年写给波恩的信中,爱因斯坦这样说:“量子力学令人印象深刻,但是一种内在的声音告诉我它不是真的……我毫无保留地相信,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决定论在遭受到了量子论的严重挑战之后,混沌学理论给它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美国的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研究天气预报的过程中意识到,最终结果对于初始条件的依赖性,比我们所能想象的要敏感得多。任何细小的干扰都能够对整个系统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最能形象说明这一点的是洛伦兹的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亚马逊河的热带雨林中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
如果把整个宇宙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量子论告诉我们,这个系统的输入是随机的,因为初始状态根本就不确定。混沌学又告诉我们,这个系统的输出结果是不可预料的,因为它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既然初始条件不确定,结果也就不可能固定。由此我们完全可以确定,世界并不像决定论所说的那样,只是一部按照固定剧本拍摄的电影,结局早已注定。&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说命运的问题。既然系统的输入是随机的,那么就说明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只是偶然现象。系统的输出结果是不确定的,这意味着人生的结局也不固定,有着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对于人生有没有确定的命运这个问题,你应该有答案了吧?&&
下面我要提出的问题是:造物主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充满着偶然性和随机性的系统呢?他的目的何在?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上帝为什么要掷骰子?&
这个问题留待后面一起回答,现在我们还是来继续关注量子论中其它的诡异现象。接下来要说的,也许会更加出乎你的想象。不知道大家思考没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我是谁?&  我要干什么?&&我要到哪里去?&  我为什么不是别人?&  我为什么是在我自己的身体里感受世界?......&&
量子世界蕴含的秘密,足以彻底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即便是最富于**精神的科学大师,曾经以相对论颠覆了绝对时空观的爱因斯坦,也难以忍受转变原有固定观念带来的失重感,完全无法接受这一全新的理念。&
  量子论展示的世界的随机性,已经让信奉因果律的爱因斯坦抓狂了。接下来我们要说的这件事,将更为不可思议,让爱因斯坦更加忍无可忍,直到生命的最后都始终难以释怀。&&
历史上认为世界只是我们心中虚幻影像的人很多,比如前面曾经提到过的慧能,还有明朝的心学大师王阳明等。但这一观念从未在思想领域占据过主导地位,因为眼前的一切无可争议地证明了世界的真实性,从来没有人能够拿出确切的证据证明它的虚幻,但量子论改变了这一局面。&&
作为20世纪物理学两大发现之一的量子论,比史上任何一种理论都引发了更多的技术**,核能、计算机技术、新材料、能源技术、信息技术,这些领域的进步都跟量子论密切相关。在量子论的帮助下,我们才有了激光、电子显微镜、半导体,我们能够用上电脑,看上电视,建核电站,这些都和量子论的贡献分不开。&&
然而直到现在,物理学界对于量子论的内在机制和原理,还处于认识混乱之中。量子论在技术运用方面的巨大成功,是在原理不明的情况下取得的,就像古代的人不知道地球磁场的存在,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发明指南针。&  我们不缺少对于量子论原理的解释,问题是解释版本太多了,人们反而不知道该信哪个。有些版本实在是太离谱了,而最具有可能性的那个解释,其背后的哲学意义却又令人难以置信:它表明,是意识决定了世界的存在。这样的说法实在难以让人接受,但其它的解释又不能让人满意,所以真是很难作出选择。&&
1997年在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郡分校一次量子力学研讨会上,有人做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相信哥本哈根解释的有13人,多宇宙的8人,隐变量的4人,退相干历史的4人,自发定域理论的1人,还有多达18人说自己不知道该选哪个。&  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用一个实验来说明。1807年托马斯?杨发表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光的双缝干涉。他把一支蜡烛放在一张开了一个小孔的纸前面,形成一个点光源,然后在这张纸后面再放一张纸,纸上开两道平行的狭缝,后面再放一个投影屏。结果发现,小孔中射出的光穿过两道狭缝投到屏幕上,形成了一系列明暗交替的条纹。&
  很显然这是干涉条纹,干涉是波的特性,实验证明光是一种波,从两条狭缝中穿过的两列波,形成了干涉现象,波峰与波峰相遇的地方会相互增强,所以在屏幕上对应的位置出现了明的条纹;波峰与波谷相遇的地方会相互抵消,所以出现了暗的条纹。&&
后来人们改用电子代替点光源来做这个实验,结果令人意外,屏幕上竟然同样出现了干涉条纹。这相当挑战人们的神经,因为按照通常的认识,电子是原子的内部结构,它显然是一种粒子,双缝实验难道能够证明电子不是粒子,而是一种波?&
  还有更夸张的事情,我们知道两列波之间才会出现干涉现象,如果只有一列波,干涉就不可能产生。人们稍微修改了一下实验,试着控制电子的数量,每次只发射一个电子,这样每次就只能在背后的感光屏上激发出一个小亮点。奇怪的是,当人们把电子一个一个通过双缝打在感光屏上时,随着亮点慢慢增多,逐渐地又能看出干涉条纹来了,亮点越来越多,条纹就变得越来越清晰。这些奇怪的现象应如何解释?电子到底是一个粒子,还是一种波?假如它是粒子,为什么在穿过双缝时会象波一样产生干涉现象?假如它是一种波,那么为什么碰到屏幕时,却会打出一个亮点来,表现出粒子的特征?当它一个一个地通过双缝时,为什么还会存在干涉现象?难道它是自己和自己产生干涉的?或者说后面的电子与前面的电子形成了干涉?&
  怪事还不止这些。在人们一个一个发射电子的过程中,只要关闭掉双缝中的任意一条,后面的那些电子马上就能感应到这种变化,打在屏幕上时不会再出现干涉条纹。甚至在不关闭狭缝的情况下,只要在双缝的后面安装一个探测器,测量电子是从哪条缝出来的,电子就能马上作出反应,干涉条纹立即消失。&&电子是如何感应到双缝变成了单缝的呢?为什么有探测器看着它,电子马上就改变了行为方式呢?&
  因为如何解释以上现象的问题,物理学界闹得不可开交,爱因斯坦和玻尔每次见面都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到了现在,我们手上有一大堆的解释版本,却没有哪一种能够统一大家的意见,每一种版本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我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影响最大的版本——“哥本哈根解释”,这个解释虽然让人感觉相当离谱,但其它的解释还要更离谱得多。&&
哥本哈根解释的内容主要包括3个部分,除了前面提过的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和波恩的概率解释之外,还有玻尔的“互补原理”。前面两种理论已经够夸张的了,它们认为世界是不确定的,充满了偶然性和随机性。但互补原理还要更可怕得多,因为它居然认为世界是由意识决定的。&
  互补原理是这样说的:电子既是一种粒子,也是一种波,它具有波—粒二重性。但在每一个特定的时刻,电子不可能既是粒子又是波,而只能是其中的一种。它到底会是粒子还是波,这取决于是否有人观察它,当没人观察它时,它就是波,而一旦有人观察它,它就变成了粒子。&&
按照它的解释,在前面的实验中,电子最初是一种波,它以某种方式同时穿过了两条狭缝,自身与自身发生干涉。在撞上感光屏的那一瞬间,这时候就相当于有人观测它了,所以它就变成了粒子,按照ψ的概率随机打在屏幕的某个位置上。假如在双缝后面装上探测器,那么同样的道理,被观测的电子马上变成了粒子,粒子不会产生干涉现象,所以干涉条纹消失了。&
  看到这里,估计许多人还没有意会到其中的恐怖之处,下面我用更通俗的话来说一遍。这种解释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当我们没有看电子的时候,电子就不是实在的东西,它像个幽灵向四周散发开来,以波的形态飘浮在空间中。你一睁开眼睛,所有的幻影就立马消失,电子的波函数在瞬间坍缩,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粒子,随机出现在某个位置上,让你能看到它。&&
  更糟糕的是,人们用光子、介子等其它的亚原子粒子来做同样的实验,得到的竟是和电子完全一样的结果,甚至用原子来做也是如此。它表明这种属性不是某种粒子特有的,而是量子世界的共有现象。这难道意味着,正如贝克莱主教所说的那样,“存在就是被感知”,世界是因为观测者的存在才变得真实的?当时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很好地描述了这一解释:“当我们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
此时你是否已经联想起,书中一开头就提到过的慧能的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和尚的心动,难道世界真的只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
  这太可怕了。长期以来我们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你想,宇宙已经演变了137亿年,而人类出现的历史不过是短短的几百万年,在之前没有观测者的情况下,世界难道就不存在了?这不管怎么看都是件荒谬的事情。&&
看来要接受“意识让世界变得真实”的想法,需要相当大的勇气,哥本哈根解释的说法过于惊世骇俗,所以近80年来,没有一天它不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质疑和攻击。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它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所有试图用来发掘它错误的实验,却都更加证明了它的正确。&
  爱因斯坦对此极为反感,毕生都在为推翻这一解释而努力,薛定谔也持同样立场。然而在事实面前,再负有盛名也无济于事,那些不喜欢这一理论的物理学家们,最终只能无可奈何地说:“我做实验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别人看看,量子论究竟有多奇怪”。许多人现在已经只顾埋头享受量子论带来的实惠,再不去管它背后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哲学意义了。&&
水中倒映的花朵,虽然美丽却只是幻影。我们眼前的世界,显得是那样的纷繁复杂,多姿多彩,大自然的美妙奇幻,令我们沉醉其中,流连忘返。你怎么可能想象,它会如同《水中花》唱的那样,“欢爱宛如烟云,似水年华流走,不留影踪”。当我们一转过身来,它就化作了一缕轻烟随风而去,消散得无影无踪?&
  世界是虚幻的,量子论似乎首次为这一说法提供了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然而为什么在我们不观察的时候,世界是虚幻的,当我们定睛一看,世界却又变得真实起来了呢?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玄机?&&
量子论是一种极富破坏性的理论,它破坏了世界的确定性,推翻了决定论;它破坏了世界的真实性,让人们对实在论产生了怀疑,这些都让爱因斯坦极其厌恶,怒不可遏。接下来,它还将破坏什么呢?&
  在我们接着要说的实验中,量子论将破坏的是世界的定域性,质疑的是爱因斯坦的成名之作——相对论。&&定域性是指,在某个时间段,所有因果关系都必须维持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不存在超越时空的瞬间作用和传播。这是相对论的基础,任何信息的传输,都不可能超过光速这个上限,宇宙中不可能有无视时间和距离的超距作用。&  事情似乎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的经验中,任何长距离的信息传送都是需要时间的。在古代信息不发达的时代,靠人力传送的书信,从京城抵达边关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所以才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即便后来有了电报、电话、互联网,信息的传送依然是需要时间的,至少不可能快过光速,谁真正见过类似于心灵感应那样可以即时联动的信息交流?然而这一看似无可争议的问题,现在受到了量子论的挑战。量子论中有一个奇怪的实验,叫“EPR佯谬”,就涉及到了粒子间的超距作用,有点类似于双胞胎之间莫名其妙的心灵感应,让物理学家们感到困惑不解。事情的经过,起源于爱因斯坦对哥本哈根解释怎么看都不爽,处心积虑想给它找碴,因此在1935年与两位同事发表了一个旨在推翻哥本哈根解释的思维实验,实验是这样的:&
  假设有一个大粒子,自旋为0,它不稳定,衰变成A、B两个小粒子,向相反的远方飞去。小粒子有2种自旋方式,叫“上旋”和“下旋”。按照公认的某种守恒定律,如果粒子A为上旋,那么粒子B就一定会是下旋&&
按照哥本哈根解释,两个小粒子的初始状态不确定,当我们观察粒子A时,它会马上随机地选择一种确定的状态,比如说上旋,那么按照守恒定律,粒子B就必然会在同时确定为下旋。但如果此时两个小粒子已经离得很远,比如说相隔几十亿光年,那么它们之间是怎么沟通信息,使得粒子A的状态一确定,粒子B马上就作出反应的呢?
  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两个小粒子之间存在类似于心灵感应的超距作用,某种超越光速的信息传输;第二种是两个小粒子并不象哥本哈根解释说的那样,状态不确定,而是从分离的那一刻开始,就早已确定了它们的自旋状态。爱因斯坦认为,相对论规定了任何信息的传输都不可能超过光速,宇宙中不存在超距作用的因果关系,所以第一种可能性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有另一种可能——粒子的状态早已确定,这足以表明哥本哈根解释有问题。&
  据说爱因斯坦的这次发难,让玻尔郁闷了好一阵子。但后来他想通了,解释说两个粒子之间其实并没有传递什么超光速的信号,只是在没有被观测之前,两个粒子之间不管相隔多远,都仍然是一个虚无的整体,因而只要对其中的一个进行观察,另一个必然会作出反应,这很正常。检验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谁对谁错,关键在于确定两个远离的小粒子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是否有超距作用的“心灵感应”。如果玻尔是对的,那么小粒子在没有被观察之前是一个整体,粒子A与粒子B的行为必然会具有某种协同性;而如果爱因斯坦是对的,那么两个小粒子从分开的那一刻开始,相互间就再也没有什么干系了。&
  这个思维实验,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无法在实验室中进行检验,因而玻尔和爱因斯坦,至死也不知道到底谁对谁错。后来北爱尔兰人约翰●斯图尔特●贝尔,作为爱因斯坦的忠实追随者,在1964年发表了“贝尔不等式”,为检验EPR实验扫清了障碍。贝尔深信,实验结果将告诉人们,粒子间心灵感应式的合作是纯粹的胡说八道。&&
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莱恩●阿斯派克特,带领一个小组做了这个实验。它的结果意义是如此的重大,以至于被物理学界称为“上帝的裁决”。实验结果是爱因斯坦输了,事实证明分开的粒子之间确实保持着一种微妙而神奇的联系,类似于超越时空的“心灵感应”,这种联系有一个拗口的专业名词叫“量子纠缠”。&
  实验报告发表之后,科学界最初的反应不是一片哗然,而是出奇的沉默。科学家们都知道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但却鸦雀无声,也许是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后来人们不断引入新的手段,提高实验的可靠性,多次重复了这一实验,但结果全都一样。&&
现在我们面临着这样的选择:要么相信玻尔的说法,两个粒子在没有被观察之前,不管相隔多远,即便是上百亿光年,它们也还是一个整体。这意味着需要放弃世界的实在性,承认粒子只有在被观测后才能成为现实的东西。但除此之外,我们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粒子间确实存在快于光速的超距作用,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相对论就要失效了。&
  阿斯派克特实验结果出来之后,有人邀请了8位量子论专家作访谈,征求他们的看法,其中就包括阿斯派克特和贝尔本人。专家们的意见五花八门,阿斯派克特不相信超光速的说法,宁愿放弃世界的实在性;贝尔则沉默良久,最后宁愿牺牲定域性,相信超越光速的超距作用,也不愿意接受世界是虚拟的&&
希望大家能够心平气和地讨论,不必局限于某种固定的观念,一切皆有可能。&&现在热门的3D网络游戏做得越来越真实,游戏里面有山有水,有树有草,有光有影,有物质,有时间,有空间,甚至重力以及重力加速度都有,还有触碰反应,相当于触觉,真的让人感到身临其境,逼真无比。游戏在服务器端里只是一堆电子信号,通过电脑这个介质却反应出逼真的画面来,这不和量子理论中,意识导致电子由波显行粒子态的理论一样吗?同时也应证了佛教的相由心生,境随心转。记得一位科学家说过,当我们在奋力攀登科学的高峰的时候,佛教徒已经在山顶等我们了。&
其实我们的现实世界就是5感的电子信号,我们的5感就好比电脑映射出整个世界来。&&
肉身只不过是副臭皮囊,灵魂才是体验这个世界的源头。&&
以上都是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的认识和认同,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我自己的发现。&&
针对牛顿和爱因斯坦纠结的因果律我还是大为赞同的,不但如此佛教里面也阐述了这个世界的一切皆因果,认为这个世界的丝丝毫毫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联系,但是量子理论的电子轨迹却又否定了这一理论,原因是抓不住电子的起始状态和任意时间的特定状态,犹如发射了个炮弹,这个炮弹却不讲物理定律不讲因果,落在哪个点只是个概率,难道我们的世界还有不讲因果的事情发生吗?上帝真的在掷骰子吗?&&
个人愚见,上帝是不掷骰子的,掷骰子的是我们自己,原因如下:电子是极其微小的,我们根本无法在不加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观测,所以观测电子的运动轨迹我们还不能忽视一种外界因素,那就是观察者的意识,一直让我大为绞尽脑汁的就是人的意识,思想,她能改变世界线,所以我可以大胆的断定电子的观测,人的意识从中起了主导作用,所以薛定谔的波动方程波函数ψ其实不是电子的运动轨迹概率,而是人的意识思想的波函数,这也就解释了人的思想的变化万千,奇思妙想,所以这个世界人的意识才是最不可捉摸的函数。&&
那有人要说了:那岂不是这个世界依然不是讲因果的,要知道我们所讲的因果都是针对人的,所以现在不确定因素加在个人身上后,对于我们人来讲甚至对于有意识的动物来讲,这个世界都是讲因果的,反之针对于动物与植物石头泥土之间就是不讲因果的。还有就是薛定谔的波动方程尚且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人的意识的概率也应该是可控的,所以我们自己掌握别人的意图也是可圈可点的,除非是精神病,你和他的相处是不讲因果的,所以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是讲因果的。&&
如果计算能力足够强大,世界线应该是控制在某一定范围内的。&&
(有人会说意识改变物质这太可笑了,什么相由心生,万法唯心造,什么唯心主义都是胡说八道,那请你百度“此生必看的科学实验”和意念识字)&&
世界线:一切物体都由粒子构成,如果我们能够描述粒子在任何时刻的位置,我们就描述了物体的全部“历史”。想象一个由空间的三维加上时间的一维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由于一个粒子在任何时刻只能处于一个特定的位置,它的全部“历史”在这个四维空间中是一条连续的曲线,这就是“世界线”。&&
意义:事物存在的原因、作用及其价值。我的释义:“意义”是表达一个由空间的三维加上时间的一维共同构成的四维空间中物体的存在。(犹如一花一草,一水一木)&&
正是这两个常量的交点,我就解释了这个世界,当你能对“物质的存在必定有意义”说“不”的时候,就能推翻这个最终理论。&&
科学家的最终挑战——一个最终统一这个世界的单一等式。那就是万有理论。所以每当我哪怕只是深入思考一个简单问题的时候都最终被宇宙的奥秘为难住了,茫然无措。就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开迷惑,是一个‘万有理论’!要能完完全全解释了宇宙一切的归去来。&&
宇宙大爆炸:宇宙有一个高能点爆形成宇宙&&
万能理论雏形: 0&=&(+1)+(-1)&&
因果循环:首先我确定了我追求的理论的意义,。。我追求的是“完美理论”,必须是划上句号的理论。否则我的“万有理论”将无意义,而完美怎么可能出现呢?犹如“世界线”的赛跑没有终点怎么完美呢?于是我需要一个使“世界线”头尾互衔的理论。把宇宙大爆发的高能点变成0!这样我就不需要费劲心机去解释高能点怎么形成了。&&
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让我头疼,因为我难于理解他的解释,隐约记得当年物理课本左边倒数第5,6行直接简单的下了个定义就是质能方程:E=mc^2&&
而质能方程也推断了我的理论,就是能量=“物质”变为“无物质”,&&就是=正物质+反物质,因为他们互相接触也会爆发出异常惊人的“能量”&&
那就从宇宙的组成说起正物质和反物质&&
但是正物质会和反物质接触立刻会发生产生湮灭并释放出大量“能量”。&&所以万有理论可能就是单一等式:正物质+反物质&=&能量&&
相反“能量”也能分解成任何“正物质”和“反物质”。&&
而“能量”是什么?这让我迷惑不堪!我无法再继续完美我的理论了。因为我的一切出发点皆是由生成“存在的意义”而引起的,“能量”是存在的,不是0,那“能量”的意义是什么!而我们所知的世界“能量”无非就是机械能、分子内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等!就算最高的解释也只有“能量守恒”。难道“能量”就只能这么解释了吗?宇宙就是这样?多么糟糕的解释啊!&&
这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能量”的这些定义都离不开载体——物质,虽然他们能互相划上等式但是犹如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距=阻力×阻力距。虽然给出一个规律,但是单一无法解释(动力×动力距)的意义。所以我猜想我们的“能量”定义也是个“没有意义”的“存在”的结果。&&
于是仔细分析了,正物质和反物质的湮灭和释放能量现象,我们一般的爆炸都会化学反应形成热能机械能等等各种能量,所以普通爆炸的释放高能量的现象只是我们普遍意义能量的各种转换现象,那是有载体的,载体就是“物质”。不过正物质,负物质发生的“爆炸”和“高能量”现象完全没有载体!因为无论正,负物质一切都已经湮灭了!我假象真空环境中,一对一的正负物质的湮灭应该是静静的归无!这时候我豁然明白宇宙的理论还可以是:无意义=正意义+负意义。因为“能量”在一个“无物质”的世界是“无意义”的,根本不可能被表达和被解释的。完美了我的理论。
但是靠近正,负物质湮灭现象的物质为何会有大量“能量”体现,我定义就是破空现象!也犹如电势能,从高电势到低电势。而如此巨大的能量要怎么样才能形成?这同时也就能证明了霍金的宇宙观,破空其实是连接正物质和反物质的缺口,犹如莫比乌斯纸带,缺口是扭断空间的且形成强大的势能,有物质就有意义没物质就无意义的空间势能,反而言之这个能分解出物质。&&
质能方程其实就演示了宇宙一切,存在的物体必有质量,不存在的“物体”必须是“能量”。&&
(对“人”来说,“人”没了时间空间无意义,对星球来说,一个星球没了,这个星球的时间和空间无意义,一切将归一。所以时间其意义只在于描述一个物质的存在)&&
但是我还是有一个难题,就是“思想”,物质都是遵循普通的已知规律而形成“世界线”!而“思想”能支配“世界线”,那“思想”到底是什么呢。所有人都忽略了“思想”到底是什么的研究。这么重要的课题无人问津, “思想”是什么单位?有什么“物理”规律?&&
当然还有些许矛盾,就是——1,无意义的“无”,和2“能量”也许就是一种破空现象或者=黑洞,第二者还不能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或者第一者囊括了第二者。这样总的来说我把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宇宙已经解释清楚了。一个无起点无终点的完美循环世界。&&
但是再追究,“能量无”难点就在于寻找世上最难的起点——“无中生有”,“无”突然生成了一个“点”甚至可能是两个“点”最后无数个“世界线”都由“点”发展形成。。包括线,面,体,空间,时间,星球星系,生物,人,思想。&&总的来说“万有理论”就是这些:&&0&=&(+1)+(-1);&&不存在&=&正存在+负存在;&&能量 &=&正物质+反物质。&&
提示,霍金辐射和海森堡测不准原理,都是“无”中生有的关键&&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是道家的宇宙观,认为宇宙生于无,和佛教的一切皆空有着相似之处。 “空”代表永恒的,静止的和本源的。而“无”则只表示当前的状态,是会发生变化的。&&
接下来,我要阐述的应该十分令人惊讶了,那就是质能方程。&&E=mc^2&&
质能方程奇怪的用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来反映物质的能量,这一决定到底是正确还是错误呢?&&答案是正确的,但是方程式是不完善的。正确的表达方式应该是:&&E=mct(m是物体的质量,c是光速,t是时间)宇宙质能方程E=c3&&
为什么这么表达,因为时间是等于光速的,早先就有人证明过t=c,但是遗憾我没有进行存档,所以推导过程也不得而知,希望有朋友能证明,不胜感谢。反之质量也是等于光速的。&&
能量能用公式表达了,就不难知道宇宙的秘密了,宇宙的存在,空间以及时间了,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不知道光速到底是个什么概念,我只能说宇宙的寿命是C×C的时间。当物体到达光速,时间会停止,这就是时间和光速之间的转换。&&
其实用哲学的思想理解质能方程很容易理解,就是一个点爆炸形成宇宙,质量——存在,空间——速度,时间都是同时喷发形成的,存在×空间×时间就等于能量。自从马克思提倡唯物主义以来,人类仿佛找到了方向 科技突飞猛进 物质生活也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 一片繁华的景象之下 却不得不能无视 人类其实正在一个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大到战争 冲突 恐怖主义 小到财富不均 拜金 世风日下 道德沦丧。
科技的发达掩盖不了的事实就是人类感情的淡漠 人性的泯灭 为了财富都可能父子反目 兄弟结仇 有人说 金钱是万恶之源 真的是这样么 其实真正的恶源恐怕是我们看待金钱的方式和现在绝大多数人的唯物的价值观吧 科技的进步和物质水平的提高却换来了人性的倒退 又有谁一定敢说 人类是在进步呢?
或许唯物主义本身就是个低级的思想理论?至于唯心主义 却是有几个人明白或者有几个人去思考呢 我思故我在? 还是我在 所以我才能思? 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存在的 还是我们内心的一个倒影或者映射 只是我们却已不懂得如何去控制去改变这个映射呢?如果世界本身就存在的话 那为什么我们会在听到噩耗时感到“深追冰窖”哪怕是在炎炎夏日? 是心么 ? 如果是心的话 那这个世界为什么又是如此的真实? 或者 什么又是真实呢?那到底什么是真实呢?&&我的最终目的是揭秘这个所谓真实世界,而这个世界是“人”眼中的世界,所以先拿出一个“人”来面对这个世界。&&“人”怎么看这个“真实”世界。“你”“我”“他”都是怎么来理解这个世界的?&&
佛曰:众生九感。其中五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我们都是通过五感来认知这个世界的(有5感为什么不能接受还其他的感觉)。&&
科学解释五感:当我们说,“我看到这个世界,我闻到这个世界,触摸到这个世界”。这些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是由我们脑部处理的来自感官(眼睛,鼻子,耳朵等)翻译的关于外界的电子讯号,脑子是完全黑暗的,能看见能闻见能感受完全是大脑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认知的“真实世界”其实是脑部(cpu)读取的讯号。&&而是又是“谁”在理解这些讯号,运行这些讯号的?所谓的“真我”是“人脑”吗?&&
假使“人脑”可以被无损取出,把电子计算机连接上神经线路,并输出各种“现实”信息,于是你会以为真实地坐在电脑旁边喝茶边看文章,你会以为自己是个忙碌的白领等,所以大脑其实也是一个感官,犹如电脑的cpu,对于五感的世界深思:可以参照观看3D,4D电影,人为制作的虚拟电子讯号让自己身临其境的感觉,其中“真我”就发生了很大的虚拟物质、空间以及时间的位移,而“我”和现实世界其实也是一样的原理。&&
3D电影,3D游戏就是“欺骗”了我们的视觉,让我感到逼真,而4D电影则是“欺骗”了视觉和触觉,带上立体眼镜,坐在摇动的椅子上,能感受到山风,下雨的时候,还有雨点落在身上,好刺激,像真的一样!我们的身体,就是这种状态,不过这个游戏机制更加真实、更加立体、更加精密!让我们感到真实,所以所谓的5感的真实世界还请深思。&&
1、“真实”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是如何界定真实的呢?&&
对“人”来说,“真实”世界的本质就是感官产生的电子讯号。&&
再从物理学角度解释物质世界的本质;&&
巴基球实验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巴基球就是碳60分子,是一个微小的物质,在它通过光栅的时候转变成了波,这意味着物质的本质就是波粒二象性。这就这涉及到量子学的测不准原理,这个世界——“物质”“时间”“空间”其实是能量的一种变化,一种“无常”!爱因斯坦最后的提示就是:物质,时间,空间皆世人的错识。一切只是能量的振动频率。&&
2、“人”“你我他”的本质的是什么?&&
美国一个实验和观看3D电影差不多,一个人戴上一个特殊制作眼镜观看,那人感觉到的“真我”比自己真实的肉身前移了1米。所以五感的‘自我’是失真的,很简单的道理——肉身和灵魂组成了“人”,所以“真我”不是人脑,‘真我’是超越物质,空间,时间的存在!脑子也只不过是个感官中心,‘人’的本质“真我”——就是运行整个人体的能量!也可以说是“精神”、 “灵魂”、“思想”等。如果,你没有视力,你同时没有听觉,你也没有触觉,你也没有味觉和嗅觉,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时,我们会感觉到一种虚无的存在,这个时候,你已经感觉不到身体的存在了,你不会有生老病死和饥饿寒冷的身体感受,唯一还存在的,只有你的意识!就是你的精神。&
我们的世界就好比场面宏大的3D游戏,灵魂是这个世界的玩家,物质世界只不过是频率,是个数据场,是唯心的。世界三大教:基圌督教,以及佛教和伊圌斯圌兰教,它们都是客观唯心主圌义哲圌学圌思圌想的产物孔子 墨子观念也是唯心的——唯心主圌义:主张精神、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相信各位理解量子理论后,也认知到他的正确性了吧唯物主圌义: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请大家自行判断,主张唯心还是唯物。文章中我多次提到佛教,其实我并不是宣扬世俗人眼中的佛教,我宣扬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智慧,一种教育。&&
馆藏&1942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永生的眼睛阅读理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