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ps4吧,我终于明白了作文当年为什么八国联军了

现在终于明白当年清朝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了 - 3DMGAME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3DMGAME论坛
标题: 现在终于明白当年清朝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了
作者: conneyzyx& & 时间:
标题: 现在终于明白当年清朝为什么打不过八国联军了& && && & 刚才我1队近代士兵,有步兵,大炮,还有机关枪,对2队日本土人,。。。那个惨烈啊。敌人集结的时候就被我的大炮成了我猪,过来路上,又被我舰炮蹂躏,没到我跟前就白了,后来另外1队援军上来了,我的炮弹也打光了,我想这下步兵可以发威了,可么想到啊,我的机关枪把他们全给突突了。。。舰炮支援太逆天了,特别守城的时候,敌人窝家里,1顿舰炮啥都么了。。。。还有那个什么螺旋加速喷气阿姆斯特朗大炮。。。带个4,5组去打,1顿炮轰后敌人渣都不剩了。。。
作者: xiner6600& & 时间:
缺钱啊缺钱啊
作者: josanshi& & 时间:
正版?????????????
作者: conneyzyx& & 时间:
& &墨迹什么,这游戏买正版绝对值的,很过瘾的,要挑战你就用土人军队高难度打。。。还有鱼雷艇呢,还能撞沉吉野。。。
作者: zouyaneyes& & 时间:
有图就好了!!
作者: & & 时间:
不是打不过联军,是清朝太腐败太无能,那时联军的装备远不如清军的精良,电视都误导人,清军那时已经有洋枪队了,用白花花的银子买的。而且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可是装备了顶级铁甲舰,没有好的指挥和政府,一切好装备都苍白的
作者: tomoya95& & 时间:
北洋舰队的铁甲舰是从英国买的,实力在亚洲基本上第一
作者: conneyzyx& & 时间:
& &游戏里的铁甲舰也都是问外国人买的。。。个人喜欢美国的,意大利么买过,英国的太传统了。。。这东西研究出破甲蛋后,1跑搞定对方。。。很犀利的说。。。
作者: 008zhenyue& & 时间:
讨论着 八国联军都来了`````
话说```我玩太阁的时候 信长不是命令九鬼嘉隆做了铁甲船出来么``````老毛的海军不是好牛B的么````
作者: quick01& & 时间:
落后的封建体制下的封建军队即使用最先进的武器也没用,一支封建军队,战斗伤亡超过2-3%就可能引起崩溃,近代军事改革后的军队有时候能承受50%以上的伤亡率
典型就是日清战争,即甲午战争,日本陆军与大清军队的交锋,大清一水的德式火炮和枪械,人数又比日军多好几倍,日本甚至用的火炮还有很多老式幕府时期的炮,照样把清军打得像赶鸭子
作者: sycsdk& & 时间:
清军要不是吸鸦片,腐败,训练差,士气低,克扣军费,你给他精良装备他能被人打得像赶鸭子?
作者: jk& & 时间:
慈禧最擅长最向往的就是整死整残中国人,有这样一条毒蛇在后面捅刀子,你玩J8
慈禧本身就是为了搞垮清朝而生的
正是因为清朝沦为半殖民地的事实,才激发了大和名族的危机意识,在对外方面大和民族比中国人团结太多了。实际上德川幕府和当时的清朝性质都差不多,但是谁被推翻了?谁存活了下来?最后谁跻身进入世界强国之列,谁继续饱受压迫,一目了然。
作者: & & 时间:
从LZ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可能这作的平衡性有些许问题,只是推测............
作者: WilliamvonLi& & 时间:
清军....只能说...呵呵...腐败的王朝加腐败的军队....指望他打胜仗,给他现在2012年的装备都被八国联军撵得像狗一样。
作者: leisy& & 时间:
<font color="#8zhenyue 发表于
讨论着 八国联军都来了`````
话说```我玩太阁的时候 信长不是命令九鬼嘉隆做了铁甲船出来么``````老毛的海 ...
信长在木船两边钉点薄铁片就能叫铁甲船啊。。。。。
作者: okll123&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okll123 于
12:12 编辑
大清最悲剧的是统治阶级不相信科学竟然相信义和拳的愚民装神弄鬼就能打败科学。然后发现打不过干脆帮洋人一起收拾暴民。今天不是有个叫XX之乡的群体么,他们反转基因、反水坝、反对一切“西”化
作者: JafeHan&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JafeHan 于
14:13 编辑
清军早就有洋枪队了,北洋海军亚洲第一,直至中日海战前夕,清军还购买了一艘德国新生代巨炮舰呢。
外加清朝内部腐败严重,上梁不正下梁歪,士兵们怎么会为这样的政权卖命呢?
作者: okll123& & 时间:
我记得北洋海军的军舰和炮是从德国的买的吧,日本人用的可是当时最先进的快舰+速射炮,什么“铁甲”那都是吹的,被打中弹药库还不一样就哭,更别说鱼雷
作者: 旁观者& & 时间:
清朝的问题那是士气太低(不超过5吧)&&训练战术也不咋地 将军都是1星的(还有好多没星的)
什么洋枪洋炮加特林清朝都搞过,结果一开战就打白旗全跑光了
作者: 櫻庭十六夜& & 时间:
輸的不是戰爭,而是政治。
開打前就輸了。
作者: 圣龙骑士& & 时间:
清国(非我国朝代)起码也是大国才敢来打。现在可是连越南、菲律宾神马的都敢跟你叫嚣。让我这个大皇汉情何以堪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oisagod 于
13:26 编辑
不能拿一个一场战役来例证整个时代&&也不能拿一个例子在来例证整个战役& && && & 甲午时北洋水师方面已经差于日本
QQ截图06.png (112.66 KB, 下载次数: 34)
12:58 上传
作者: lry72412& & 时间:
数据帝V5!!!,再加上士气的差距~清军不蹦才怪~
作者: lry72412& & 时间:
我看了《福尔摩斯2》的那电影,德国军工里的连发毛瑟,巨炮都出了,清朝还骑兵,弓箭~~不输的话,西方文艺复兴几百年都是吃shi的……
作者: lywb219& & 时间:
清朝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输在腐败的政治上,有那么一个无能的政府,有那么多无能的官员,军队就是铁打的也禁不住折腾
另外我想对16L的朋友说,反不反对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反对的声音,就这点XX之乡就有他的存在意义。
就像XX之乡针对转基因这件事上,连某些大国现在都只是把转基因类作物用在牲畜饲料和工业原料上,就算是作为食物摆上市场出售也必须要明确注明是转基因类,可以说是给了民众选择的权利,而天朝在推广转基因的作法上又是什么情况我不想多说,是个成年人都懂的。这种情况下没有XX之乡以及其他的反对声音的话,那是不是要全国大部分的老百姓一起来做小白鼠才是好的?
作者: dallgpss& & 时间:
<font color="# 发表于
不是打不过联军,是清朝太腐败太无能,那时联军的装备远不如清军的精良,电视都误导人,清军那时已经有洋枪 ...
孩子 那是刚创建初期,而且你还忘记说了,我大天朝还有各种留过洋的水军留学生,后来11区慢慢用了差不多20年的时间慢慢赶上来的。
我还记得纪录片一句话,传说是某国海军高官说的。
如果当时日本海军是成熟的话,不会尝试挑战清朝水军。
如果当时清朝水军是成熟的话,不会去躲避日本海军。
知道为啥当初甲午海战带给世界多大的震撼没?
作者: qqwwaaa& & 时间:
22楼的图正好反映了一个事实...
清政府的指挥能力的确不行~
这么说吧 你把两军阵营换个位置 清政府依然阳痿 可你把将领都换成英国的 日本这点优势基本等于没有~
作者: aa2883250& & 时间:
更正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各軍團擁兵自重,不受控制。就如同各掃門前雪,使得日軍得以各個擊破。雖然當時清朝雍有亞洲最強軍隊,但是各地貪官卻貪生怕死不出兵,使得最強軍隊變成零零散散,再加上打到一半,竟然有軍隊自行撤退,您說這樣的軍隊打得贏哪一國。廣義來說就是腐敗
作者: hsiaohu& & 时间:
旁观者 发表于
清朝的问题那是士气太低(不超过5吧)&&训练战术也不咋地 将军都是1星的(还有好多没星的)
什么洋枪洋炮加 ...
作者: quick01& & 时间:
电视里都是拍的甲午战争都是海战,其实里面至关重要的陆战斗被遗忘了,当时陆战的清军兵力是日军的3倍,武器装备比日军新一个档次,但在朝鲜还是节节败退,一直退过鸭绿江,包括后来北洋水师的覆灭也离不开清军陆地军队的无能导致炮台很快失手,望风而逃的绿营兵,不堪战的八旗兵,大家都以为甲午还只有海战了,要是知道清军陆战的可笑失败,更是汗颜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日本描写的甲午战争的片子里面有一半内容是刻画陆战的,而中国拍的甲午战争,就99%是悲壮的海战,唯一的陆战顺带描写也就是高升福远两艘运兵船上的绿营兵放了几枪吧!
作者: louis_ci& & 时间:
在同樣的區域....當年是明軍浩浩蕩蕩把日本武士打得找不到北....結果幾百年后打敗明朝和明軍的滿清卻被東渡而來的日本軍打得賣國求榮....
作者: pulom& & 时间:
<font color="#8451383 发表于
从LZ所描述的情况来看,可能这作的平衡性有些许问题,只是推测............
平衡性没问题了,你觉得用刀去打亏你也可以发展科技造工厂的,把武士道场拆了盖新式军校和兵营就可以了。。。
作者: pulom& & 时间:
louis_ci 发表于
在同樣的區域....當年是明軍浩浩蕩蕩把日本武士打得找不到北....結果幾百年后打敗明朝和明軍的滿 ...
明朝那时是我汉家军,而且军事技术差不多,后来嘛。。。野蛮人不重视科技,一旦军事科技远远落后后就悲剧了。。。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quick01 于
16:03 编辑
壬辰战争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明军打得日军找不到北,因为中韩日三国之间的历史记录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按照数据资料分析,明军赢得很艰苦,日本有很多是战争经验丰富的武士,职业素养要比明军高不少,还有明军的史料很多夸大的太厉害了,歼敌数大部分都是夸大至少几倍
作者: louis_ci& & 时间:
quick01 发表于
壬辰战争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明军打得日军找不到北,因为中韩日三国之间的历史记录都存在很大差异,但是按照 ...
日軍在開戰的確把朝鮮打垮了.明軍來了也只是把日本拖進了議和.結果豐臣秀吉被自己的手下耍了,還在最後把自己給拖垮了.後面拿什麽跟明朝聯軍耍?豐臣秀吉的這一次打仗,直接把他自己建立的勢力給弄完了差不多了.
而多少年後....慈祥太后雖然自認根本和豐臣秀吉沒法比.但她還是做了一件和豐臣秀吉當年做的同樣的事情.自己把自己給搞垮了.唯一的區別就是猴子是垮了自己,而慈禧是愚弄了一朝大國.
作者: silent13& & 时间:
亘古不变的真理------文官不贪财,将士肯用命。
现在的PLA打起仗来比清军好不到哪去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相比北洋之下其他水师在同时期更加不堪一战& && &在装备上
如果要把南洋水师 广东水师加入 对应22l给的表&&恐怕要另外加入条目& &拿南洋水师的 “开济”、“寰泰”、“镜清”3个姊妹巡洋舰来说 虽然是归为巡洋舰
但是其全称为铁胁双重木壳巡洋舰 或者铁胁双重木壳撞击巡洋舰 其战斗力不好妄断 但是广州水师支援北洋的& &“广甲” “广乙” “广丙”中&&的广甲其型号属于
铁胁木壳穹式快船 属于前3者的技术加强版 在黄海海战中此舰是作为济远的僚舰后来临阵脱逃&&此已经可以反映清朝其他海军已经出现了落后现象&&而南 琛、南 瑞等
大型舰支在中法战争中就已经出现了落后。至于陆军有beiyang.org完整的实考看&&个人观点上 还是比较倾向指挥混乱,近代军事思想在封建体系上磨合度差等原因。
平壤战役.jpg (75.73 KB, 下载次数: 2)
18:46 上传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quick01 于
19:45 编辑
北洋水师失败中国人还好说是装备不如人实力弱等借口,陆战的失败中国就提都不敢提了,一水的德械装备,最新式德国毛瑟枪,美国17响温策斯特连发枪,对比日军用的老式本国产二流步枪,日本的记载说:清军“频频发射的连发枪的子弹掠过树枝头,恰如疾风扫落叶一般”清军还拥有大批量加特林机关枪,对比日军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资金来装备这种先进的武器。更别提总威力超过日本陆军装备的火炮的10-20倍的各种型号先进火炮,一水的克虏伯炮,(日军装备的大部分是老式青铜炮,清军都是钢炮)这差距就等与海湾战争的美军和伊拉克军的差距,日本武器落后清国一代的水平,兵力少3倍的水平!结果居然是清军败了,而且是败得很彻底,导致大部分清军武器被完好缴获对日本军队的强大可以说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是不是笑话!告诉你却是事实,这些兵不血刃缴获的火炮调整珠圆后即开始炮轰北洋水师!北洋水师败的不冤,其实不是北洋水师实力落,而是友军太无能!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事实告诉我们,一支封建军队即便装备了最先进的装备,与任何一支近代军事革命后的军队作战,都是注定失败的结局,所以当时的有识之士开始转变头脑,中国开始迎来了真正的革命,袁世凯也开始训练一支新军,小站练兵,中国终于也开始走上了军事革命的道路
作者: zjkzjy& & 时间:
每到此类游戏现世,诸如此类帖子就层出不穷。
作者: flytions& & 时间:
我曰,,,,这里特么成知识帖了
作者: spider22& & 时间:
少扯历史,多玩游戏
纸上谈兵,无聊扯蛋
作者: hasgdu& & 时间: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老大不行!小弟能行吗?
作者: JafeHan& & 时间:
都变知识贴了,希望以后论坛里多点这样的贴。
作者: wsyehao& & 时间:
其实还是天朝自己玩死自己的从宋朝就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结果什么腐败、贪污、窝里斗都出现了,蒙古一来就傻眼了。。。。。。。。明朝更牛 好不容易汉人熬出头把蒙古推翻了 才多久又继续步入前朝的路子 当时明朝可以说武器最先进的,用火枪打败了弓箭又败给了弓箭。。。。。。。。。满清靠弓箭起家 也知道汉人用火枪推翻蒙古害怕火枪便重来不用火枪 结果被八国联军推了。。。。。。。。。。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满清不是不用火枪,只是不重视火枪,清军还是大量装备火器的,不必明朝装备的少,只是这火器有点落后,鸦片战争那会大部分用的还是火绳枪三眼铳之类的,但与英军相差只是武器射程和效率的差别,并没你想象的用大刀长矛和英军打,那都是国人自己杜撰的,绿营装备火器的数量至少和明朝是差不多的
作者: quick01& & 时间:
当时英军登陆的时候也以为有可能会遭到比较大的伤亡,还是很冒险的,英军的舰船上的炮的确比清军的大部分炮台炮要射程远,但是清军炮台上有几门几千斤重的将军炮,对英军舰船是很有威胁的,所以英军才会选择登陆,但是登陆后除了在集结的时候稍微有一点伤亡,集结完毕列线形阵一字排开往前推进的时候,清军就受不了英军靠近,壕沟防线的士兵却早早的撤退了,然后直接导致炮台上的清军也溃逃,清军根本没准备和英军近战,所以清军不是武器和别人差太大,主要是没有近战的勇气,不敢与敌白刃,别人上刺刀一冲就全溃了,所以千万别被主流观点误导,认为是大刀长矛和洋枪洋炮打,更本不是那么一回事,清朝又不是非洲土著,怎么可能不大量装备火器,主要是封建军队大多不敢白刃战,近战能力低下,伤亡承受率低,古代封建军队打仗,大部分士兵是不近战的,近战只有一些家兵精锐才敢,所以说八旗兵狠,就是应为入关前八旗兵敢于近战,满万不可敌,明军都是一触即溃,到了清朝中后期,八旗也退化成为不赶紧战的军队了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要清朝当时海军资料的同学 这里给出
未命名.jpg (63.72 KB, 下载次数: 1)
00:06 上传
图片.jpg (57.58 KB, 下载次数: 2)
00:06 上传
撒的.png (83.84 KB, 下载次数: 1)
00:05 上传
35.jpg (60.61 KB, 下载次数: 1)
00:05 上传
3.jpg (39.71 KB, 下载次数: 0)
00:05 上传
2.jpg (60.98 KB, 下载次数: 0)
00:05 上传
图片顺序就懒得排列了。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oisagod 于
01:44 编辑
199.jpg (21.42 KB, 下载次数: 0)
01:42 上传
最强的淮军也做不到统一湘军和东北山东军队的状况更是要不得
55.jpg (29.3 KB, 下载次数: 0)
01:42 上传
1.jpg (22.02 KB, 下载次数: 0)
01:42 上传
。。.jpg (99.86 KB, 下载次数: 0)
01:42 上传
一些网文专贴清军丢弃的各种先进武器大炮 却忽略了很多& && &&&被各种文章说的落后当时日本装备的步枪 13 式和22式(村田式) 二流?
- -.jpg (61.41 KB, 下载次数: 0)
01:37 上传
& &&&3大妈发图真悲催各种鬼畜。。屡次编辑。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我不想说ls的转载不正确,但战败总是推卸责任武器不好是不对的,当时的情况是中国进口了大量毛瑟,各地方府县也都在买枪,以至于一直到民国年间北伐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清军原库存仓库打开之后还能找到许多原封未动的老毛瑟,放在仓库几十年无人问津,说枪少实在是天大的谎言,清政府时期各地为什么疯狂采购军火主要原因是采购军火能为地方官员带来利益,就和今天造一艘航母能给那些官员上下其手多少钱一样,事实就是地方一直喊缺枪,而库房里的塞满了新枪没人用,火炮就更不用说了,仅1871年至1873年,李鸿章就购置了德国克虏伯后膛四磅钢炮141门,到1884年淮军配备的后膛钢炮已达370多门。自1886年起。广东又陆续拨解北洋钢炮100多门,其中&光绪十二年(1886年)粤解八生脱钢炮四十八尊,十七年粤解七生脱钢炮一百二尊,十八年粤解八生脱七钢炮三十尊&。这期间北洋自购者尚不在内。另外,到甲午战争前,江南制造局共造出后膛大炮145门,大部分用来装备了淮军。淮军火炮中,有一部分阿姆斯特郎和格鲁森式钢炮还是西方80年代末才发明的快炮(速射炮)。由此可见,淮军的装备无论是质与量,都是堪称一流的。
在平壤战役中被日军缴获的清军连发枪
清军在平壤遗弃的格林炮 就是加特林机枪
此外,关于清军的装备,还有几点应作具体分析:其一,某些将领对所部装备不足的奏报,往往夸大其词。如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屡次奏称部队装备不足,请造拾枪应用。事实上,他出省作战时共带马步军3000人,携带快枪3800余枝,人手一枪尚有余。1894年10月,署理黑龙江将军增祺又拨给他步毛瑟枪5000枝,马毛瑟500枝,哈乞开斯枪200枝,来福枪300枝,共6000枝。到战争结束时,黑龙江共拨出格鲁森快炮、过山钢炮、开花铜炮各4尊,嘎尔萨炮2尊,龙炮1尊,子母炮7尊,常胜炮150尊,单响毛瑟枪5000枝,10响毛瑟2050枝,哈乞开斯991枝,马毛瑟1933枝,来福枪300枝,太来枪660枝,后膛马枪250枝,抬枪80枝。其中有少数拨给了其他部队,有些武器也比较落后,但大部分是进口枪械。依克唐阿所部后扩充至万余人,这么多枪炮,怎么能说装备不足?依克唐阿的奏报,无非是为了掩饰其作战不力,另外也与其部队在战场上大量遗弃和损坏武器有关,关于这一点,还要在下文述及。其二,某些地区即使装备确实不足,枪械也落后,但并非毫无长处,即以山东为例,其陆军确实装备比较差,但沿海战略要地如烟台、威海海口各炮台所装备的火炮却是比较先进的,数量也相当可观。烟台有各种口径的火炮27尊,均是后膛钢炮,其中22尊是快炮。威海卫由于是水师提督衙门的驻地,各炮台配备的火炮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均属上乘。据统计,该地25座炮台,共配备进口的各种口径的平射炮、地陷炮、行营炮、曲射炮达167尊。由此可见,如果说威海卫之战失败的原因是装备落后,恐怕无论如何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其三,前文已指出,与淮军相比,其他部队的装备均存在着大小不等的差距,但也不可一概而论,有的部队的装备还是相当精良的。如直隶练军一律装备洋枪洋炮,到90年代前后,还装备了新式毛瑟枪和克虏伯炮。即使一些内地省份如江西、贵州、云南的练军,也都在70-80年代,装备了近代枪炮。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quick01 于
03:19 编辑
事实上在甲午战争时期,清军军备要远超日军。单从火炮来看,清军拥有量实际超过1000门,且口径极为巨大,是日本陆军的10倍-20倍。1891年英国评清朝海军实力为世界第8,日本是第16,美国认定清朝陆军稳居世界前三。
被日军占领的清军杨峰岭炮台和被日军缴获的清军重炮。
日军“无血”占领的清军赵北嘴要塞,这是要塞内的机械装弹、全向旋转的重型加农炮.只要清军稍微有一丝战意,就是把整个日本陆军7个师团的全部的火炮全拉上来对轰,也会迅速的被清军赵北嘴要塞炮台干掉。
清军在摩天岭的堡垒阵地。清军在甲午战争的防御战除了最后的威海卫,基本上在遭到日军攻击后,全都是防守不到24小时就放弃阵地逃跑。这还是火力占绝对优势,兵力也有优势的情况下。
被日军缴获的清军重炮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你那篇文章断章取义,我有部分就是截自你那文章的后半段,清军将领大多都喊枪支不足,其实人手一把抢都有余!
作者: quick01& & 时间:
加特林机枪是美国人加特林在美国1860年发明的一种手摇机枪,发射速度为350发每分,射程为2000米,在19世纪发明的手摇机枪中它最为有名。它有6-10根枪管,利用手摇作动力完成装弹、射击、退壳等动作。清朝最早使用这种机枪是1874年,李鸿章从国外购买了加特林机枪,当时称为“格林炮”,1877年天津机器局就成批生产这种机枪的子弹,1878年生产的数量为137万发。我国也曾制造过加特林机枪,1884年金陵机器局开始制造这种武器。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资金来装备这种先进的武器。——而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武器强了很多,可见甲午战争赔款和很多情况下大部分清军武器被完好缴获对日本军队的强大可以说起了决定性作用。
甲午战争前,清朝军队装备有当时世界闻名的英国亨利-马提尼、德国老毛瑟枪(1871年式)、法国哈乞开司和美国的雷明顿枪等先进的单发后装线膛枪。清朝在1867年,制成了美式雷明顿后装单发枪,子弹为铅弹,子弹壳有纸和金属制两种。后来到了19世纪70年代,中国已能仿制生产多种先进的后装单发枪。
日本陆军使用的枪支,大多依靠欧洲进口,型号庞杂,性能比清军落后。1885年,陆军中佐村田经芳对进口步枪进行改进,制成村田13式单发步枪,后又改进,成为村田18年式单发枪。甲午战争中,鬼子陆军多数均使用这种当时工业落后的日本生产的二流步枪。
清朝军队使用的火炮主要是德国克虏伯钢炮。其中包括部分最先进的德国克虏伯管退式快炮,作战中使用的既有野战炮,更有大量炮台中固定式重炮。清朝当时也能自产部分火炮,如1884年制成格鲁森式3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炮,1891年9月,大沽船坞仿造德国一磅后膛快炮九十余门,1994年制成格鲁森式57毫米线膛后装架退钢炮。
鬼子陆军使用的火炮最初主要是旧式德国克虏伯炮,1881年大阪兵工厂仿造意大利等国2种青铜架退式火炮成功,其中70毫米野炮,最大射程5000米,70毫米山炮,最大射程3000米,不久又制成90毫米的臼炮,1887年后,陆续装备部队。这些旧式青铜炮性能当然不及清朝陆军钢炮。
在炮兵方面,当时清朝陆军具有百倍以上的优势。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清军在1885年后之1905之间,清军的武器并没有大多数人想象的那么差。不但不差,甚至可以说还属于比较强,然而却败给了无论整体实力还是军备都落后的日本。然而,现在的专家却在找借口说什么慈禧导致了军备不足结果甲午失败。这也是列强看不好甲午日本会获胜的原因。然而列强大跌眼镜看到日本胜利后,更加看不起满清,也将所谓的同光中兴的遮羞布彻底揭开。是什么原因导致,甲午战争失败呢?其实非常简单,但是清廷本身就忌惮李鸿章的北洋(认为那不是满清贵胄的武装),所以借外力处之,这就是为什么北洋舰队灭亡,朝鲜丢失后清廷马上想议和,因为他们觉得李鸿章已经没了和朝廷叫板的资本了,可惜日本人是不会将战争停下来,所以到了后来即使在苛刻的条件清廷也愿意议和,因为本身清廷就是接外敌之手消灭北洋,而不是真正的抗击倭寇。同时,李鸿章也明白这一点,故而也不愿意真心作战。整个淮军更是像一个伪军,毫无思想。
作者: shu456& & 时间:
pulom 发表于
明朝那时是我汉家军,而且军事技术差不多,后来嘛。。。野蛮人不重视科技,一旦军事科技远远落后后就悲剧 ...
明军后期用了很多火器,要不然明早就灭了。(输就输在人心,内乱已经令明军疲惫)
可惜啊! 清认为铁骑胜过明军,就没有必要发展火器了。(如果清能在早期开发的话,后果就不得而知了。)
到了后期,因为需要才组建北洋军等等。组建初期果真很强,不过也因为内政而不敌。
作者: danny12& & 时间:
louis_ci 发表于
日軍在開戰的確把朝鮮打垮了.明軍來了也只是把日本拖進了議和.結果豐臣秀吉被自己的手下耍了,還 ...
当时不是说一个姓汪的中国通缉犯逃到日本混的风生水起带领东洋矮子们来中国抢掠嘛?胡宗宪把他侄子毛文龙拐了走后来又用种种手段让他降了
作者: restlover& & 时间:
我记得有个说法是欧美本想将看似还老而未衰的满清作为在亚洲所谓新秩序的管理阶层来着,结果甲午一战掉了全世界的眼球,之后真的沦为香喷喷的肥羊了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我又未曾反驳&&清军腐败和其制度问题& & 我只是针对所谓日本枪械落后&&清军一水一色先进枪械等言论&&何来断章取义?。
诺真的我要针对装备先进论&&这个也非常好找啊各种pdf随便翻就出来了。 为什么要看网文呢 贴个图还外链 呵呵、
鸭绿江.jpg (73.92 KB, 下载次数: 0)
12:28 上传
日清战争.jpg (40.73 KB, 下载次数: 0)
12:28 上传
平壤实录.jpg (104.47 KB, 下载次数: 0)
12:28 上传
。。。.jpg (55.05 KB, 下载次数: 0)
13:01 上传
所谓日本青铜炮&&青铜炮差吗?
要塞炮和野战炮的区分.jpg (20.89 KB, 下载次数: 0)
12:28 上传
日军“旧炮”.jpg (22.66 KB, 下载次数: 0)
12:28 上传
日本步枪.jpg (43.38 KB, 下载次数: 0)
13:03 上传
所谓旧式日本步枪 呵呵。
作者: kknd828044& & 时间:
打不过是有很多原因的,孔二的徒子徒孙们崛起了,崇文抑武,到满清鞑子时期汉人已经没有汉唐时期的血性了,而且,鞑子从进关开始就对汉人不放心,所以对领兵的汉人是恨不得套上18道紧箍咒,输了很正常,再加上慈禧那娘们儿,整天念叨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你说这仗有的打吗???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我真佩服你胡搅蛮缠的程度,你这篇枪文正确?村田18式超过德法制造的步枪?这不笑话吗?你找些军事迷问问吧!你这截屏图难道比我复制粘贴高明多少?拜托你别把村田和美国制造的春田步枪混淆了,更别提日军用的加特林全是从清军那缴获的武器了
作者: quick01& & 时间:
而且你本质更本就不明白,一看你的观点就是不懂军事的人说出来的话,因为你更本就搞不懂旧式军队和军事革命后的新式军队的区别,我说句实在话,就算清廷不贪污腐败,官员正气,武将有勇气,这样的一支封建军队照样打不过军事革命后的任何现代军队,即使清军用步枪,现代美军都用大刀长矛,照样能把清军这种旧式军队推翻,举个列子,旧式军队训练左右转,就得花半年时间!战争是门学问,很多门外汉都太想当然了,把国产电影那套当成真的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一群都是不懂的,清朝,甲午战争,装备精良是当时世界公认的,败退,跟士兵素质有很大关系,不是中国人不善战,而是没有训练,有些绿营说是满员,其实全是空的,人家虚报,喝兵血,有的直接把武器卖掉换钱。八国联军进北京,八国联军装备不怎么第,当时的世界不是现在还有保留,当时是大家都贸易,谁有钱谁就有兵和资源的时候,你以为是现在这种模式啊,但是中国有最精良的武器,就因为,天津卫的驻军将军,吸大烟,贪财,听外国人来了,立马收拾家眷钱财跑路了,没人指挥,全部都跑了,所有精良的武器都留下来给他们了。海军更甭说了,当时的中国北洋水师,如果成熟揍鬼子海军N个没问题。什么问题不说,没意义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说的是村田22&&你看成了个村田18& &这可怪不得咱。
我一共没说几句话 没否定近代政治军事制度的绝对优势 反而在38l表达了 近代军事思想在封建体系上磨合度差的观点
你要阐述& &近代军队封建军队军事素质差别&&我支持啊&&无条件的。我屡次说明我仅仅阐述清军武器并非很先进 你给转进至近代军队对封建军队的优势
这个就很奇怪啊。。 至于国产电影和美制春田 你自我乱入 这个就让我感到很诧异啊。
那些老片子我都没看过。或者你的意思是你在否定 《甲午中日陆战史》等书籍里提供的资料??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quick01 于
16:13 编辑
从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中国明朝的时候欧洲13年战争时期就开始军事改革了,所谓文艺复兴就是恢复早期的希腊文化,而军事革命也就是开始恢复早期的罗马军事帝国时期的架构,重新来整编部队,古典军事帝国时期的军队是强大的,但到了中世纪或者中国的封建朝代军队弱化很严重,不是国家化的军队,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扈从中国的武将家丁才是军队的主要战斗力,普通士兵是不能近战白刃的,平均承受伤亡能力也就是3%左右,高于这个数值就可能引起崩溃,很多战争都是几万人参战,真正对打白刃的也就是那么几十个或者百来人武将家丁精锐在打,其余的人都没有近战能力,都是要靠火器或者弓箭来远距离交战,所以正面战场打一仗很有可能就死那么几人,真正伤亡都是溃逃途中背后被砍死的,中国战争电影很多都不切合实际,古代士兵除了古典军事时期的士兵没多少人敢白刃的,而近代军队军事革命后的军队就是近代军事帝国的国家军队,像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军队,一营士兵近距离对射,承受伤亡能力超过50%,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这些军队只要是强军都是敢于近战白刃的,包括装备了火枪的英军,他们是很敢近距离白刃战的,当英军在岸上登入后,清军的远距离大口径火炮射界原因打不到,近距离炮射程也够不着的时候,英军轻松完成了整队,然后派出散兵线慢步靠近清军在岸上的壕垒,清军士兵不敢近战,只敢在垒墙后射击,甚至很惊奇于英军敢靠那么近,士气马上就崩溃了,没等英军冲上来就溃逃了,然后炮台上的守军也一样溃逃了,使英军轻松打赢,八国联军得出的结论更本不是清军装备差,而是清军不敢近战,你一靠近他们就逃了,从没有一支敢于正面和他们白刃的清军部队,建议你多搜集些包括国外的看法,更本就不是什么拿着大刀长矛冲上去被八国联军猛烈的抢炮屠杀,外国人反映清军就是一支典型封建军队,而且还是没落时期的封建军队,只能在远处放几枪,通常都是八国联军往前一推进,清军就全没影了,事实是大部分时候是八国联军端着刺刀冲击清军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信一本书等于信一家之词,多方考证,对比才能得出相对真实的结论,关于清军甲午战争时期的装备情况,现在已经考证的比较清晰了,到处一搜索就能推翻所谓清军装备不如人的谎言,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即使鸦片战争时期,清军也是半火器部队,对于没有近战能力的军队,你不给他们用火器弓箭,他们更本没法打仗,难道你还真相信,那些个清军用你图片里的那些大刀长矛能杀人?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日本1889年,研制成口径8毫米(又称7.9毫米),最大射程3100米,可装填8发子弹的村田22年式连发枪,甲午战争中,装备近卫师团和第4师团,但并没有参加甲午战争,其中一个可能是当时贫穷落后的日本根本没有足够的资金和设备为他们生产足够的新式弹药。
  甲午战争后,装备村田22年式连发枪的日本近卫师团入侵台湾,遭到了装备大刀长矛、*土炮的当地普通民众的激烈抵抗,日本近卫师团长白川亲王被击毙,日军死伤人数竟然比整个甲午战争多了近一倍。
这种枪既不可靠也打不准,很快就退役了,你真不是笑话吗,你指的比德法先进的村田22,甲午战争即没装备部队,也是一种不算成功的枪支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二十二年式村田連発銃は、当時の欧州各国で採用され始めた連発式軍用銃を研究するため、明治22年(1889年)に再度渡欧[22]した村田経芳によって設計?製造された。
従来の黒色火薬にかわって無煙火薬を使用する小口径の8mm弾を使用し、銃身下部に8発収容の管状弾倉を持っていた。小銃と同時に騎兵銃も制定され、正式名称は明治二十二年制定 大日本帝國村田連發銃である。
撃発バネは単発銃の松葉バネからコイルバネに変更され、槓桿も小型化された。ライフリングは当時としては珍しかったメトフォード式を採用するなど、様々な新コンセプトを盛り込んだ意欲作であったが、軍用ライフル用弾倉として一時的に流行した管状弾倉を採用した事が、村田連発銃を短命に終わらせる原因となった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一家之言。
QQ截图53.png (23.9 KB, 下载次数: 0)
16:26 上传
随便一搜,就是这清军丢的各种大炮和日本老式二流步枪文章的
随便一搜.jpg (53.22 KB, 下载次数: 0)
16:28 上传
未命名.jpg (79.25 KB, 下载次数: 0)
16:47 上传
老贴文字网文蛋疼么? 日本步枪 到底谁是一家之言?&&二二式装备现役时间是短&&但预备役常见其身影。
作者: louis_ci& & 时间:
有什麽好爭的......腐敗是事實...戰敗也是事實...歷史就是歷史...誰也無法抹去.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quick01 于
17:46 编辑
你看不懂日文也该看得懂最后写的短命终结这几个汉字吧,而且甲午战争根本没装备这种枪!!!!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这个帖子我发件争得没有意义,我不说了吗,鬼子崛起靠的是中国,大家可以看看,明治维新以后,鬼子就来中国寻找资源煤矿铁矿,为啥鬼子要占领东北外蒙,因为哪里有很多矿产资源,而且,说真的,清日战争时期,那些绿营不多有乾隆时期的战斗力和勇气,都能把鬼子弄死,成千的弓箭手三轮狂射,大刀兵狂冲,我不信鬼子的线列兵还扛得住,而且,刺刀近战跟大刀清刀比我表示无奈,而且在明朝,一般真的是,敢拼敢杀的营出来的士兵绝对能单挑鬼子武士,武士占便宜的就是大刀,中国人多数用的是长矛,所以无奈~~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muratasailorsw.jpg (43.53 KB, 下载次数: 0)
17:38 上传
murataguardw.jpg (32.14 KB, 下载次数: 0)
17:38 上传
&&一把改了3次的单一民族武器& &&&能在日露战争中再次露脸 & &在同时代同条件下什么枪械做的到呢?& &
萨哀伤.jpg (41.03 KB, 下载次数: 0)
17:42 上传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whoisagod 发表于
一把改了3次的单一民族武器& &&&能在日露战争中再次露脸& & 在同时代同条件下什么枪械做的到呢?& & ...
我表示,一刀劈了,这种枪近战表示失去作用,尤其是最后的武士中演的,近战线列兵表示悲剧,对方要是标枪兵也能,现代战争中,短标枪和野战弓都是作战兵器。无声杀~
作者: pulom& & 时间:
kknd828044 发表于
打不过是有很多原因的,孔二的徒子徒孙们崛起了,崇文抑武,到满清鞑子时期汉人已经没有汉唐时期的血性了, ...
所以败了也好,不然革命党永远不能成功建立共和了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你到底指哪把枪?22式甲午还没装备,连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村田22不成功,不可靠不准确,你把这把不可靠不准确的枪还按在甲午战争里出场?是您导演的吗?再说这也算你说的成功什么同样条件下的枪械能做到,我完全不理解你的意思啊,村田系列本就是2流枪,所以后来才研发的三八式,村田都很短命,同时期的莫辛纳干,毛瑟,二战都还在用呢,而村田早就没了
作者: pulom& & 时间:
wtzyl501 发表于
这个帖子我发件争得没有意义,我不说了吗,鬼子崛起靠的是中国,大家可以看看,明治维新以后,鬼子就来中国 ...
你忘了八里桥了。。。曾格林沁的蒙八旗骑兵已经按你说的试过了,结果被打了个12:几千。。。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pulom 发表于
你忘了八里桥了。。。曾格林沁的蒙八旗骑兵已经按你说的试过了,结果被打了个12:几千。。。 ...
那帮货我表示无奈~~~,简单的只用古老的战争方式,蒙古人的战争方式是传承成吉思汗时期的。要是我指挥,表示让他们哭死
而且,骑射都忘了玩了
作者: quick01& & 时间:
蒙八旗是游牧骑兵,这类兵种在欧洲也是轻骑骚扰型的,不能直接冲阵,只能侧翼骑射骚扰,骑射骚扰自然不能结成方阵的火枪抗衡的,再说在西方当时有了空心方阵出现后骑兵也消失了原来的重要地位,已经不能靠骑兵冲垮方阵了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quick01 发表于
蒙八旗是游牧骑兵,这类兵种在欧洲也是轻骑骚扰型的,不能直接冲阵,只能侧翼骑射骚扰,骑射骚扰自然不能结 ...
所以僧王不会玩啊。我表示,骚扰加步兵,必须的~~~~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quick01 发表于
蒙八旗是游牧骑兵,这类兵种在欧洲也是轻骑骚扰型的,不能直接冲阵,只能侧翼骑射骚扰,骑射骚扰自然不能结 ...
日不落帝国在非洲战场上对土著
也被土著屠杀过。土著有标枪,表示,中短距离王道。除了大部队,有炮小股部队没有,而且,日不落帝国当时全市精锐部队,红衣军。
作者: adam037& & 时间:
对战争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而不是武器。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军委主席 毛泽东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whoisagod 于
18:22 编辑
几本正规出版社的资料说甲午战争使用了22式你一篇网文脸也不红心也不跳的就否定了?对于上面的图 找桑木崇明说去吧
死死死死死死.jpg (14.57 KB, 下载次数: 1)
18:21 上传
日语就是日本人自己承认 ?就算这段日文也没说二流 。 短暂?同时期多民族使用的毛瑟1871用了多久?& && && &日本人说?我也有啊&&
飒飒撒的a.png (38.8 KB, 下载次数: 1)
18:21 上传
&&我这个比你那不知道哪儿的日本硬一点吧,& && && && && && && & 都说甲午有22式&&就你能变没&&呵呵& && && &
& && &&&我不是大学导师 就算我是& &资料贴到这个份上了& & 你再拿网文空口质疑& &&&把日本步枪变没。 那就不是我能管的了& &逻辑学心理欢迎你。
.......jpg (115.04 KB, 下载次数: 0)
18:21 上传
作者: quick01& & 时间:
那是因为那次非洲土著都吃药了,一下子就不怕死了,英军表示蛋疼,根本没想到土著能承受那么大伤亡率,而且指挥官失误也是主要责任,阵型没排好,再说大部分时候都是英军屠杀土著的,呵呵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quick01 发表于
那是因为那次非洲土著都吃药了,一下子就不怕死了,英军表示蛋疼,根本没想到土著能承受那么大伤亡率,而且 ...
毕竟中短距离肉搏日不落帝国的红衣火枪不擅长了,东征时期还是比较牛的~~~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你说的什么文章写了日清战争用了22式的?莫非是起点网文?22式当时只少量装备了近卫师团第四师团,根本就没有记录在甲午中的日军有用过这把枪
引用日本记载:日清戦争では十三年式、十八年式村田銃が、日露戦争では三十年式歩兵銃がそれぞれ主力小銃となったため、同銃が大規模な実戦で使用されたことはなく、台湾鎮定戦、北清事変で用いられた記録が残るのみである。
你说的那把短命枪两场战役都没用过,日露战争就上三十式了
作者: quick01& & 时间:
你这个人,你开始谈的日军装备比清军好这种观点,谈不下去了又开始说二十二式步枪性能超过德法,完了性能也谈不下去了,又扯到22式甲午战争中的装备上去了!你说的基本全都是错的!谁还敢支持你观点
作者: ysj001& & 时间: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日本人自己承认22式短命枪,性能不好,你说的这本书值得比哪把德法的枪好?日文版维基百科比你这本书硬多了,况且事实也证明,这把枪基本没用与任何大规模战役就退伍了,要是好能退伍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我现在才发觉和粪青真的无法讨论!一讨论就贴那些红色砖家的语录,一讨论就把党文党史拿出来当材料!就仿佛不信就用CCTV给人洗脑!受不了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甲午中日陆战史》.孙克复.关捷&&60页
........jpg (123.65 KB, 下载次数: 0)
18:46 上传
引用 桑木崇明的陆军五十年。
heh.jpg (164.54 KB, 下载次数: 0)
18:54 上传
[size=-1]《甲午战争图志》&&林声 42页
你拿不出正规出版物&&还有什么说的? 说人是一家之言 那么你有几个正规的论据? 我不停转进? 满篇帖子 难道不是我在针对你的质疑回复 。转进权在我手上?
回复到一半 看到你说维基百科 我觉得不用说下去了&&不光拿着可以网民自由编辑的百科说真实&&还看着外文照片硬说瞎话。我说的都是错的 ?& &&&先前弄网文弄的一身的劲&&完了来说人家的pdf是起点网文?。
粪青帽子都扣上了&&为什么我最近收获的帽子的精英呢?[size=-1]粪青盲信不经过大脑&&体现在什么方向?&&是我的近十篇pdf难找 还是你的搜一下和维基百科难找?我花大量时间 搜寻正规pdf就是为了粪你一下?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龟井兹明 是写党史& &唐德刚美籍华人也是写党史的。孙克复大学教授也是写党史的& & 林声也是写党史的& && &&&姜鸣也是写党史的& && && & 唯一一个戚其章算是个人大代表 也是写党史的
这些人都是写党文党史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别纠结这个了~~~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我没你那么闲,喜欢翻查胡编乱造的书籍,整篇都是胡扯!
Unfortunately there don't seem to be many photos of the Japanese troops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or the Boxer Rebellion Expedition to Peking in 1900, when the Type 22 was in its prime, but fortunately there are quite a lot of photos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of 1904-05, and some show the Type 22 in second-line us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published is this photo, which is actually a detail from a much larger shot showing a huge quantity of artillery shells. Usually the photo is unattributed, but it is from p. 221 of A Photographic Record of the Russo-Japanese War , published by PF Collier & Son, New York, 1905, a copy of which was donated to my collection through the generosity of Mr. Joe de Vicq. (I think the copyright has expired after over 100 years...). The caption on the photo is &Five hundred pound shells waiting to be hurled into Port Arthur&. Look carefully at the muzzle of the soldier's rifle. Can you make out the give-away tube magazine?
此照片为1904年-1905年日露战争照片,并不是你说的1894年的甲午
The next photo is not nearly as clear, but you can also make out the tube magazine at the muzzle of this sailor's rifle. This photo is from Japan: Her Strength and Her Beauty , also published by PF Collier & Son, New York, 1904. the page is unnumbered, but the caption is &Blue jackets drilling on terra firma&. This book was also a gift of Mr. Joe de Vicq.
此照片为1904年日本海军的照片
你贴的胡编乱造的书籍张冠李戴把这些都算到甲午战争照片算什么书籍?
作者: quick01& & 时间:
I was fortunate enough to obtain an original user's manual for the Type 22 Murata. The caption on the cover reads Mura-ta ren-patsu-ju shi-yo-ho , &Manual for the Murata Repeating Rifle&. The manual measures 130mm by 92mm (5-1/8& by 3-5/8&). It has 30 pages and one loose-leaf fold-out diagram.
此为村田22式步枪使用手册
These record books are quite thick, with a lot of the bulk consisting of the Emperor's pronouncements that soldiers were expected to learn and so on. Let's skip that and go to the two most interesting pages. First, here are his personal data: He belonged to the Imperial Guards, Third Infantry Regiment, Reserve Battalion, 4th Company. He was from Kurozawa village in Okayama Prefecture, born January 3, Meiji 5 (1872). Instead of a photo, the page contains a description of him: height 5 shaku, 3 sun, 3 bu (about 161.5cm, or 5'3-1/3&), small eyes, wide, rounded jaw, large but rounded face, small, pointed nose, thick (dense) hair, tall forehead, somewhat small mouth and long eyebrows.
于此手册相联的士兵证明本,其中表明近卫师
What really floored me when I started reading it, though, was his actual record of service: he was part of the Japanese contingent sent to relieve the siege of Peking (now Beijing) in 1900 in what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Boxer Rebellion (immortalized in the movie &55 Days at Peking& with Charlton Heston, Ava Gardner and David Niven&). The Japanese supplied the largest number of troops (9,000) in a multilateral relief force that included all the major powers of the day, including the USA. Still, anything to do with this conflict is extremely rare, so I was almost trembling with excitement when I realized where he had served and checked out the details, which all match the recorded progress of the relief force. The part in red is the &good stuff& about his movements after landing, culminating in arriving in Peking in miid-August. I have a Boxer Rebellion service medal and commemorative sake cup as well.
记录为1900年中国义和团镇压事件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自打脸.jpg (42.28 KB, 下载次数: 0)
19:44 上传
先把自打脸贴出来& &
然后再自己看看我的发言 我哪里说了那张图是甲午中日战争
作者: quick01& & 时间:
本帖最后由 quick01 于
20:05 编辑
你看见没,你的这些照片资料都来自于日俄战争,更本就没有日清战争使用22式的照片!
村田二十二式,上面一把骑铳制定于明治27年,即1894年,甲午战争也就是1894,所以这把枪绝对不可能立刻装备上甲午
下面一把连发铳制定与明治22年,也就是甲午之前5年,试问有什么步枪能这么快大量装备部队,而且当时日本还很穷的情况下,装备一种不可靠的枪
作者: wtzyl501& & 时间:
哎,现在破解最重要~~~
作者: whoisagod& & 时间:
整篇帖子你就是在不停的质疑 自己却拿出东西& &好不容易兴高采烈的抓到个点&&不是看错枪&&就是自打脸
帽子扣下来 堪比天大。拿不出东西就开始说党史党文
作者: Zelene& & 时间:
归根结底还是政府的无能啊
欢迎光临 3DMGAME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X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年八国联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