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击类游戏网络游戏我不太会玩,手机上的电脑上的,都不太会玩,我第一次玩,正常吗

还记得我们在小霸王、电脑、手机上玩过的第一个游戏吗
还记得我们在小霸王、电脑、手机上玩过的第一个游戏吗
我先说下我自己吧,本人88年的,如果说游戏史应该是在5岁的时候就开始了(够早吧),可惜实在没天赋,不然现在也是大神一个。
记得5岁那年我小舅舅送了我一个游戏机(我也不知道这个叫什么,只能叫它游戏机)
当时在附近的差不多大的孩子中,只有我一个人有。记得那个时候这个游戏机要10元一个(那时候一个礼拜的零花钱只有1块钱),不是一般的小孩买得起的(包括我),不过谁让我有个好舅舅呢。我迅速成了孩子中的明星,不过问题又来了-----买不起电池。没记错的话当时电池是要5毛一对(还是那种质量差的),没办法小伙伴们只能贡献出自己的零花钱集资去买电池。当时第一个玩的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最爱玩的就是黑白简化版的坦克大战。原图找不到,只能用这张了。
后来大概在11岁那年吧,这个时候这种游戏机(姑且这么叫吧)已经提不起我的兴趣了,在一次去同学家玩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小霸王,好吧我深深的爱上了它,不过它高昂的80块钱售价,我老爸老妈是不可能给我买的,我舅舅也不愿意给我买(他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撩妹了,穷人一个,重色轻外甥)。只能每天放学去同学家蹭(好在他家和我家带点亲戚关系,不然真不好意思天天去),即使是亲戚每天都要排队玩,人太多了55555.当拥有自己的小霸王是在小升初那一年,当时考了全区第四名(我都不知道怎么考的,好吧,其实我小学学习成绩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一次奖状都没拿过,可能是太调皮捣蛋了),有了自己的小霸王之后家里的电视开始倒霉了,各种坏(大概被我玩坏了3台电视吧)。记得很清楚当时第一次玩小霸王玩的是魂斗罗。
到初中了又认识了一帮新同学,其中有个学霸但是也很爱玩的那种,像我这种爱玩又是学霸的和他自然而然的成了好朋友。在一个周末他邀约我去他家玩(当时还以为是让我去他家玩小霸王),骑着我的凤凰牌自行车15分钟到他家,接着被他偷偷摸摸的领到他父母房间里,一台台式电脑出现在我眼前。虽然学校里也有电脑,但是电脑课上一直被逼着学五笔(到现在我也不会用五笔)。当然他家经济条件比较好,父母做生意的,不然也不会买电脑给他用。当时那电脑好像是连了网了,不过那时候传奇还没被盛大代理,所以我人生的第一次电脑玩游戏就这样与传奇擦肩而过。不过很荣幸的接触到了CS这一经典之作,不过还是要吐槽下当时那破鼠标,滚球的,严重影响我发挥。到现在差不多15年了吧,也玩过很多经典的游戏,但是依旧玩不了自己当时玩CS的那个激动和菜b样。
电脑游戏虽然好玩不过电脑不是自己家的,不是想玩就能玩的,加上家里电视被玩坏了几台,更加倒霉的是我近视眼了,被父母严厉禁止继续玩小霸王了。这个时候老爸那宝贝一样的诺基亚成了我的目标。
这个时候的诺基亚还是个宝贝,老爸天天别在腰间,我也只有在他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拿来玩下。那时候手机上游戏就那么三四个,虽然都是些老游戏,应该算是手机游戏的鼻主。当时就爱玩俄罗斯方块和贪吃蛇,俄罗斯方块之前在掌上游戏机上玩过,所以第一个玩的手机游戏是贪吃蛇(但我不确定贪吃蛇算不算APP游戏)。
这些就是我人生种第一次接触到的FC、PC、手机APP游戏。你的呢,可以在评论区一起分享下。已经没玩头 浅谈手机游戏为何火不起来
  第1页:手机游戏为何火不起来?
  智能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了,据IDC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总数中国占据1/4达到26.5%,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最大的国家。那么这么多智能手机在人们的手中都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呢?打电话,玩游戏,上网,多媒体娱乐都是可以在智能手机上实现的。今天我们来聊聊智能手机游戏,通过英国移动运营商的调查,智能手机被用来玩游戏的时间平均仅占到14.5分钟/天。仅仅比打电话多一点。而仅有11%的用户会在智能手机上玩游戏。
已经没玩头 浅谈手机游戏为何火不起来
  那么在配置上已经和平板电脑相差无几的智能手机为何玩游戏的人这么少呢?手机本来就是一个通讯的设备,当然是可以打电话可以发短信就够了。不过,今天我们不找别的理由,就从游戏本身看看,为何现在的手机游戏不能够达到吸引人的程度。
  第2页:手机游戏创新化严重不足
  手机游戏创新化严重不足
  “创新”这个词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积极向上的词,绝对是带有正能量的。在手机游戏这里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在目前市面上的手机游戏可以看出,大量的射击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在手机上出现,并且对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游戏的大小也是非常的庞大,想玩游戏还得下载1-2GB的数据包。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好啊,牛逼啊,手机游戏越来越高端了,那么请问,究竟有多少人每天在玩这样的游戏呢?PC大作GTA都是搬上了手机平台,但是,真的好玩么?
  对于电脑来说,有一个精准的鼠标和键盘的操作可以实现非常复杂的游戏操作,而事实上射击游戏,RPG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依赖操作,试问一个画面精美的动作射击游戏如果操作非常简单,又有谁会玩呢?那么移植到手机平台上来,手机平台的操作复杂程度是极其有限的,多点触控的屏幕与电脑鼠标键盘操作相比完全是两种类型,所以跟风跟配置推出那些射击类,角色扮演类大型游戏是毫无作用的。即使画面再好,游戏再大,玩家也无法体验到大型游戏的快感。大型射击游戏,你瞄的准么?
  那么手机游戏又应该向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呢?这一定要从用户使用手机的习惯来入手。绝大多数人使用手机或者拿手机娱乐的时间是非常分散的,这就好像是在银行存一个活期储蓄一样,用户大多不会将大块的时间投入到手机的游戏中,那么像射击游戏,RPG游戏这样需要大量时间去玩的游戏又怎会获得好的效果?宠物小精灵这样的养成游戏一定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零存整取”是笔者个人认为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何为“零存整取”,那就是将零散的时间玩游戏,最后还可以得到整体的成就感,那么什么样的游戏才符合这样的概念呢?策略经营类才是最佳的选择。将零散的时间用来培养,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获得越来越多的成果,这样类型的游戏才会在未来占据手机市场。那么不只是策略经营,比如益智类小游戏,卡牌类小游戏这样只需要零散时间便可以达到娱乐效果的游戏才是未来的主流。
  第3页:多点触控没有运用到位
  多点触控没有运用到位
  智能手机最大的特色是什么?无非是那块可以支持多点触控的大屏幕罢了。何为多点触控?
  多点触控技术能把任务分解为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同时采集多点信号,二是对每路信号的意义进行判断,也就是所谓的手势识别,从而实现屏幕识别人的五个手指同时做的点击、触控动作。多点触控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应用到游戏中
  反观目前的手机游戏,能够将多点触控很好的融合在游戏内的游戏应该是基本没有,就连非常成功的“愤怒的小鸟”也仅仅是单点触控进行游戏操作,而使用最多的技术也仅仅是两个手指合拢或分开来缩小和放大游戏场景。这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在电脑上有很多非常好的利用鼠标与键盘操作的游戏,比如非常耐玩的《三位一体》,《蜡笔物理学》等等都非常良好的运用了鼠标的操作,加上新颖的创意,当然是让人非常的爱玩。那么以多点触控为主要操作方式的智能手机,却没有很多应用到多点触控技术的游戏,这是什么道理?三位一体很好地运用了鼠标与键盘
蜡笔物理学也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游戏
  当然,目前的大型游戏都可以称之为多点触控,左边控制方向,右边还有功能类触控按键,不过这样的多点触控并没有带来屏幕划动体验,触控屏幕的优势荡然无存,何不买个专业掌机去玩游戏呢?
  第4页:开发商资费策略不好
  开发商资费策略不好
  开发商推出游戏自然是为了盈利,所以好多开发商将收费的策略加入到游戏中,如果玩家想玩后续的关卡或者解锁什么样的功能就需要去花费不少的价钱,好多游戏仅仅可以试玩第一关,便在后面的关卡要求付费。这样做的后果只能给玩家带来厌恶的感觉,游戏还没怎么玩,就得花5块,10块,谁愿意啊?动不动就花几块钱,还干不了啥事
  手机游戏并不像电脑上的大型网络游戏一样,玩家愿意将钱投入到网络游戏中是因为他能享受到投入之后获得的比没投钱的人更强的实力或道具。那么反观手机游戏,玩手机网游的人少之又少,首先是因为受通信环境和流量的影响,再次就是因为手机网游的收费现象太过泛滥,长而久之在用户的潜意识里就已经开始抵触手机网游。
  手机游戏该如何收费?这个问题其实有很多解决办法,钱是要挣的,但是如果可以改一种策略可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归根结底是要让玩家体验到花钱的好处,而不是花5块钱,就能玩下一关卡,或者解锁什么人物,这样的好处必须是实实在在的。网游中的抽奖系统(图片来自PCHome)  采取一些带有运气成分的收费而不是定性的收费一定会取到更好的引诱效果,比如某网游推出抽奖系统,一块钱能抽两次,奖品从游戏中最烂的道具到最强有力的装备都有,这样虽然抽两次才一块钱,玩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在看到别人抽到极品装备的时候他当然会忍不住继续花钱抽奖,这便是引诱策略。如果游戏的开发商能够抓住玩家的心理,那么不光是厂商赚钱了,玩家玩这款游戏的时间也相应会增加。
  写在最后:
  智能手机的发展路途上不可能没有手机游戏,随着硬件的飞速发展手机游戏必然会越来越吸引人,但是从目前的手机游戏来看,吸引人的地方严重不足。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将来在使用手机玩游戏的时间可能会更加的变少,游戏的体验如果再不能更进一步,未来或许真的没有人再玩手机游戏了。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射击类单机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