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承诺对赌对赌的玩法大变,什么在变化

上市公司重组业绩对赌暗门大起底
作者:郭新志
  一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风气在A股市场似有蔓延之势――借助热点题材、各路资本联手包装、一路“神增长”、肆无忌惮的证券化……正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频频闪现。“不要迷恋财务,数据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做出来,任何违背常识的东西都不正常。”5月29日,多位受访的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当前,一些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已沦为资本套现游戏,在资本的精心包装下,“伪成长”故事大行其道,天价估值让人瞠目结舌,市场需高度警惕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
  皇帝的新装
  用宋伟(化名)的话说,这类重组游戏宛若“皇帝的新装”。
  宋伟是国内一家小型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纵横商界20余年,他为人低调、行事谨慎。虽一路坎坷,但依然小有所得,旗下拥有十余家分公司,财务状况尚好。平日里,除了重大的投资项目,他要亲自过问外,其他事务大都交给管理团队打点。已近花甲之年,宋伟更喜欢过一种宁静的生活,品品茶、种种花。
  这种悠然自得的状态如今被彻底打破。5月24日,偌大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沓厚厚的股东名册表。宋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对方暂时知难而退了!
  故事得从去年6月说起。当时,市场不好,宋伟所在的公司股东名册中,部分自然人股东却出现逆周期操作,大笔买入。“当时管理层并未警觉”,宋伟说,大约一个月后,一封合作协议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对方提议他收购一家房地产公司,未来三年该标的净利增速一定高于上市公司。宋伟并未理会。
  但二级市场上,宋伟所在的上市公司股价远强于同期。这让宋伟大为诧异。直至去年第四季度,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一位持股量较大的自然人股东找上门来,与几位高管讨论了公司的一些财务指标。“当时高管只是按照接待股东的方式进行回应”,宋伟说,事后来看,对方显然是在做“调查摸底”。
  三天后,对方的一名代表杨军(化名)找到宋伟:重组标的承诺未来三年高利润、以10多倍市盈率收购。宋伟提出疑问:高增长如何保证?杨军给出了运作方案:该标的背后老板控制有钢材、水泥销售企业,拥有大量存货,倘若上市公司收购,钢材、水泥公司可以成为上市公司及标的公司的供应商,以相对较低的价格给公司供货。“做低成本、做大利润”,哪怕钢材、水泥不赚钱都可以,上市公司及标的业绩必须做得好看些……出于谨慎,宋伟一直拒绝合作,即便对方在二级市场兴风作浪。如今,这些人却渐渐从股东名册中消失,转而出现在另外一家水电类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中。
  “这种玩法还算比较低级,题材不够性感”,某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负责人(化名)说,今年初,一位PE机构负责人找到他,推荐了一个标的的运作方案:该标的公司从事网站业务,去年3月份成立,8月份上线,今年1月份流水1亿元,2月份达2亿元,整个网站作价100余亿卖给上市公司。对于业绩如何保证的问题,该PE机构负责人称,“可以拿一部分资金做流水,保证达标。”
  联手包装
  据媒体报道,2012年-2015年,A股市场重组标的估值平均增值率分别为201%、515%、527%、737%。而2016年截至5月中旬的平均增值率则大幅提升至1334%,个别标的增值率甚至近500倍。
  “‘高业绩承诺、高估值’是这类运作的核心特征”,某知名资产评估机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高估值必须以高业绩承诺为前提,正因如此,才造就了当前并购重组中的“双高”现象。但诸多并购标的背后水分太大,“PE机构难辞其咎”。在该负责人看来,一些机构在一级市场疯抢项目,估值给得比较高,因此,选择二级市场套现时,估值水平就不能低于一级市场,直接导致并购重组中频频出现“神增长”的现象。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知名PE机构负责人说,很多并购标的出现“PE入股后、业绩爆发增长”的现象。这存在两类情形,一是绝大多数公司在PE入股前并不规范,出于避税等方面的考虑,隐藏了业绩。PE进入之后,公司进行规范,业绩随之放出。另一类,PE进驻时,多半都会签订对赌协议,要么业绩对赌,要么退出渠道对赌。从实际情况看,进行业绩对赌的居多,因此PE机构会逼着标的公司释放业绩,以便在第二轮、第三轮融资中获得较高的溢价,提高其投资的安全垫。这导致部分公司铤而走险,通过各种方法虚增业绩。而后进驻的PE机构由于投资成本较高,在二级市场上要求以更高的溢价退出,客观上使得一些并购标的公司不得不做出高业绩承诺,以获得高估值,再通过后续运作套现走人。
  除此之外,一些上市公司亦难脱干系。5月28日,针对并购重组中的“双高”现象,四川某并购基金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曾接触一位上市公司高管,要求其将一项目盈利水平尽量做高,上市公司准备启动重组,以配合公司明年的解禁。“这种做法无异于杀鸡取卵”,该负责人说,类似的这种资本运作已经变味,不是为了公司发展考虑,变成了纯粹的资本套现游戏。
  5月23日,厦华电子收到上交所关于公司重组的二次问询函。此前披露的预案显示,重组标的成立于2013年的数联铭品,2014年-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1.94万元、3488.94万元,对应当期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7.16万元、1022.04万元,其全部股权交易对价18亿元,评估增值率为1308.17%。但交易方承诺:数联铭品2016年-2019年扣非净利润分别达5000万元、1亿元、1.8亿元、3亿元,引发市场热议。
  “公司存续时间短,PE入股后业绩开始爆发,但前五大客户质量不高,且非常不稳定”,西南财经大学一位资深财务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数联铭品的业绩真实性及持续性需审慎评估。该人士指出,投资者需注意(,)在数联铭品资本运作中扮演的角色。
  显示,2015年6月,三泰控股出资2亿元增资中证信用公司,2015年11月,赶在重组评估基准日前,中证信用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中证信以600万元增资数联铭品,获得后者1.06%股权。今年4月30日,厦华电子发布重组预案,拟作价18亿元收购数联铭品100%股权。
  不仅如此,2015年10月,三泰控股联合数联铭品及2名自然人投资设立成都三泰铭品大数据金服有限公司。“种种迹象表明,三泰控股与数联铭品互为客户”,该财务人士指出,三泰控股是数联铭品2015年的最大客户,对数联铭品当期的业绩起到决定性作用,“该重组是否存在联手做局的可能”需要监管部门核查。
  知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如今公司引入PE机构,已不仅仅满足于资金投入,还要求PE机构“带业务”给公司,一些PE机构入股某个公司后,会将各种资源(包括PE已投资的项目)介绍给公司,购买其产品或者服务,迅速做高业绩,然后找上市公司并购,通过后续运作套现,这种“家长呵护式的业绩增长”到底能否让一些重组标的实现真正的成长需要仔细甄别。
  金蝉脱壳
  白纸黑字的高业绩对赌、精心筹划的资本游戏,最终都得通过二级市场变现。因此,对赌期内,各种“业绩达标术”纷纷涌现,即便不达标,也有多种门道淡然处之。一位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交易结构设计中,多采用“现金+股份”的方式,其中采用“30%现金+70%股份”的较为普遍。
  “一般而言,从交易结构也可看出各方对项目发展前景的态度”,该负责人称,一般而言,若投资人对项目前景拿捏不准,则会“多拿现金、少拿股份”,在业绩对赌期之前就套现一部分。不过,这也受市场状况、投资人资金状况等多方因素影响。
  尽管如此,业绩对赌达标似乎并不难。前述不愿具名的知名PE机构负责人说,此前遇到一项目公司老板,许诺高业绩对赌。“以我20余年的投资经验,这种承诺根本不可能通过正常手段完成”,该负责人说,该老板提出,以前项目公司的奖金是由公司发放,只要公司被并购,他可以拿出上亿元个人资金,绕道支付给员工奖金,“这变相降低了公司费用,从而抬高了利润。”
  “‘叶问3’所曝出的票房造假争议反映了行业通病”,上海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资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应对A股市场上多起TMT行业并购出现的“高业绩、高估值”现象保持警惕,“影视、游戏、等类别的公司,造假容易、审计难度较大,业绩真实性很难评判。”
  5月23日,(,)披露重大重组预案:拟以现金14.28亿元收购曲水中青持有的和创未来51%股权。和创未来净资产5650.81万元,评估值28.08亿元,增值率4869.60%。业绩对赌条款显示,和创未来2014年4月成立,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但交易方承诺该公司2016年-2018年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000万元、2.1亿元、3.4亿元。随后,交易所在问询函中要求该公司出具业绩承诺设置依据,并提供相应的可实现性分析。中国证券报记者注意到,互联网上已有不少“和创未来刷单”相关信息出现。
  “一方面,重组标的确实可以通过真正的运营来实现业绩承诺,但也有部分公司动起了歪脑筋”,一位上市公司董秘说,由于此类收购通常金额巨大,交易对手完全可以拿部分现金、通过过桥购买重组标的的产品或者服务,变相输血,从而完成业绩承诺。
  备受关注的原(,)收购厚地稀土一案,即是此套路。2013年,中科英华拟以不超过16.88亿元收购厚地稀土100%股权,后来因故更改方案。2014年,因为没有完成“收购前提条件”,影响厚地稀土的“生产经营成果”,厚地稀土实际控制人刘国辉按照协议给中科英华补偿了8000万元。有知情人士称,“这8000万元并非刘国辉自己出的,而是上市公司股东通过过桥资金安排刘国辉‘偿还’给上市公司。”不过,记者无法联系到前中科英华高管对此置评。
  无论如何,即便不达标者,亦可玩花样解决:或通过变更业绩对赌期限、或变通业绩补偿手段、变更年度或标的补偿为累计补偿等手段化解“违约”之责,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破局之道
  “只要一二级市场存在套利空间,这些资金就可能会钻空子”,前述知名资产评估机构负责人说,要刹住这股歪风,需要从多个方面下重手。一,在并购重组中,严格审批,强化信披;二,修改完善相关法规,固化业绩对赌补偿方式。例如,由股份补偿、现金补偿更改为“估值补偿”――以重组交易中的估值水平来进行相应补偿。“如果以12倍的市盈率完成的收购,那么后续对赌中的业绩缺口也要乘以12倍PE进行补偿。”
  对此,前述西南财大资深财务人士说,由于并购重组牵涉的利益面较广,存在诸多“抽屉协议”,无论监管层还是投资者,在业绩对赌期内都难以知晓,因此监管上更侧重于“事后监督”,即严格核查重组对赌条款的完成情况,要求财务顾问出具专项核查报告。“建议监管层对近两年来的重大并购重组开展专项核查工作,严厉打击做局式重组”。
  此外,该人士建议,监管层可否出台规定,对重组对价支付周期进行“约束”:由上市公司与重组交易对方建立共管账号,并引入第三方监督,交易对价全部进入共管账号,变“一次性支付”为“分期支付”,结合业绩对赌完成情况确定相应的对价划转,交易完成时支付一部分、业绩对赌期支付一部分、业绩对赌期满后的“观察期”支付剩余部分。该人士还称,除此之外,参与其中的各类中介机构应该尽职尽责,把好各个关口。
  对此,一位要求匿名的交易所监管员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对并购重组中“双高现象”已经高度重视,逢此类重组必问询业绩承诺依据以及实现可行性、标的估值合理性等,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更多的细节,帮助投资者评估投资风险,“同时也希望媒体等第三方力量能够对一些不合理的细节进行调查佐证。”
  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报道,监管层已要求参与配套融资的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并购重组实施完成后的持股比例提高的,在原有的定增需要锁定36个月规定之外,所持老股也承诺锁定12个月。不排除监管层未来出台更多的措施规范并购重组中的相关行为。
(责任编辑:柳苏源 HN091)
05/26 15:2705/30 01:4505/30 01:0305/30 00:2405/30 00:0305/29 23:2305/28 13:5405/28 00:48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网上投洽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对赌花样多 并购业绩承诺似画饼_网易财经
对赌花样多 并购业绩承诺似画饼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对赌花样多 并购业绩承诺似画饼)
导语:近日,随着承诺兑现期的到来,一些公司完成业绩补偿困难重重。重组时许下高昂的,往往会成为日后需要饮下的“苦酒”。近日,随着承诺兑现期的到来,一些公司完成业绩补偿困难重重。而伴随监管趋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业绩承诺也成为了重点监管环节。监管的加强增加了市场的创新力度,近日,在证监会禁止变更业绩承诺的《问答》发布后,出现了很多有特点的业绩承诺方式。市场人士表明,在禁止变更业绩承诺的约束下,未来的重组方案中的业绩条款将更多元化。业绩承诺兑现难7月15日,*ST烯碳(000511.SZ)披露,2015年度本公司联营公司海城三岩矿业有限公司 (下称海城三岩)和奥宇石墨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奥宇集团”)、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奥宇石墨深加工有限公司(下称“奥宇深加工”),均未能达到原股东所承诺的业绩。其中,海城三岩已经收到其实际控制人以现金方式支付给海城三岩的业绩差额部分10525万元。不过,由于受整个石墨矿石资源指标管控及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奥宇集团和奥宇深加工 年均没有完成资产置换时的承诺业绩,且奥宇集团和奥宇深加工的实际控制人即承诺人迄今仍未对2014 年未能实现业绩履行承诺向上市公司进行补偿。根据承诺,奥宇深加工和奥宇集团两个年度合计应向*ST烯碳子公司优先分配税后利润共计6120万元。为此,公司也已多次与承诺人约谈,要求对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尽早履行承诺义务。截止目前,承诺人仍未履约。近年来,业绩承诺爽约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本报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上半年总计有34家公司发布了业绩未完成的致歉函。其中,涉及的新阳洲公司承诺的4300万,实际亏损2.56亿;粤传媒并购时承诺业绩7200万,实际则是高达3.74亿元的亏损。研究员赵扬整理发现,在首年出现业绩承诺无法完成的公司中连续出现业绩无法完成的概率较高。首年未完成的15项承诺中,9项次年亦未完成,首年未完成的次年未完成率为60%;次年未完成的12项承诺中,11项第三年未完成,次年未完成的第三年未完成率为92%;第三年未完成的4项承诺中,第四年全部未完成。“业绩对赌本来是并购双方之间的博弈,但近年来往往变成了为了做大市值而一同。”上海一位投行人士直言。对赌方案新玩法随着业绩承诺爽约不断出现,监管层自然不会视而不见。近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有关方面所作的业绩承诺能否实现受多种因素影响。证监会依法对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在业绩承诺作出及履行过程中的信息披露进行监管。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以后,证监会重点关注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履行及信息披露的合规情况。近日,证监会北京证监局已对中水渔业进行立案调查。”此外,近日证监会还下发《关于严格重组上市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业绩承诺的监管,要求地方证监局持续关注购买资产预测利润完成情况,督促重组方履行业绩补偿承诺,发现问题的及时启动现场检查。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强业绩承诺监管的同时,多种创新型的业绩承诺方式也开始出现。7月11日,万方发展(000638.SZ)宣布作价369万元,卖出持有的90%绥芬河盛泰的股权;同时拟以1.86亿元现金收购信通网易60%股权,以6亿元收购执象网络100%股权。与此同时,信通网易做出了2016年度、2017年度及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1718.37万元、2362.37万元及3268.63万元的业绩承诺。执象网络同时承诺:月、2017年-2021年实现的净利润871.19万元、1097.45万元、2259.89万元、4473.5万元、7494万元、9654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承诺补偿条款中,信通网易和执象网络分别采用了股权质押以及分期支付的承诺补偿方式。根据万方发展与信通网易签署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作为其补偿承诺的担保措施,易刚晓需要将其持有的信通网易20%的股权质押给上市公司。同时在业绩承诺期届满后的三个月内,上市公司有权对信通网易60%股权进行减值测试,如信通网易60%股权期末减值额大于补偿期限内已补偿金额,则信通网易将另行进行现金补偿。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信通网易的整体估值为3.1亿元,20%的股权的对价为0.62亿元,并未完全覆盖业绩承诺。另外,万方发展对于执象网络的并购则采用了分期收取交易对价的方式,同时以分期收取本次交易款项的方式作为承诺履行的保障。根据方案,万方发展购买执象网络100%股权支付对价分期完成,在支付初步交易对价的10%的预付款,和交易通过上市公司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后支付其所对应的最终交易对价的40%后,剩下的部分则是分期完成支付:在业绩承诺期内,如执象网络业绩承诺期的实际净利润高于当期的累计承诺净利润金额,则上市公司支付10%的对价。同时,执象网络业绩承诺方承诺,在业绩承诺期间,在任何年度执象网络未能完成业绩承诺的,上市公司将扣减对执象网络业绩承诺方尚未支付的交易对价,交易对价不足扣减的,执象网络业绩承诺方应向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进行补偿。补偿总金额不超过本次交易中业绩承诺方所取得的交易对价总额。不同于万方发展股权质押加分期支付的方式,(002278.SZ)则采用了全新的概率算法。神开股份在2014年收购了杭州丰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杭州禾丰)60%股权,交易价格总额上限为2.16亿元,颇有看点的是,神开股份在该交易中约定支付价格和付款方式:按照约定,具体股权转让价格将按杭州丰禾年度四年实际完成业绩确定。在去年的年报中,神开股份计算该笔交易的预计负债时,采用了以2014年至2017年杭州丰禾累计实现的净利润估计数,而没有采用以2014年、2015年已实现净利润数加2016年、2017 年净利润估计数对预计负债进行计量。对此,深交所予以了问询。
神开股份的回复颇有新意,称其基于杭州丰禾经营团队对公司未来业绩的预测以及公司对杭州丰禾经营情况的评估判断,采用“概率加权平均法”对或有对价的公允价值进行估计,为合理估计各个区间累计净利润发生的可能性,设定四个大区间的累计净利润的概率分别为10%,50%,20%,20%,由于杭州丰禾经营团队预测的丰禾公司2014年至2017 年累计实现的净利润大于等于6000 万元小于10735万元区间金额跨度较大,又将这个区间划分为三个小区间,这三个小区间的累计净利润的概率分别为10%,60%,30%。惠祥投资总裁殷佑嘉对经济观察报称,在监管层越来越看重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下,未来重组方案中的业绩对赌条款将更加灵活多样,但归根结底要保证可完成性。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也指出,“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强化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信息披露监管,对违法违规事项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切实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彭友 俞菁菁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1日,过去几年,在国内A股市场中,并购重组概念傍身的标的往往更容易受到资本青睐。尤其在上一波牛市的大环境中,伴随着业绩承诺的助力,诸多并购重组概念股纷纷走向了股价上升的通道。
  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出现业绩对赌失败的情况,国泰君安分析师在一份研报中表示,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许多并购重组标的在交易时画下的&饼&已是&水中月、镜中花&。教育类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继教网与全通教育业绩对赌失败
  日前,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由于全通继教(原继教网)未能完成2015年度业绩承诺,继教网原股东应补偿金额645.91万元,对应应补偿的股份数量为42.9万股。根据协议,本次应补偿股份性质为限售流通股,由全通教育以1元对价回购并注销。
  这次对赌协议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1月,当时全通教育拟通过发行股份和现金的方式收购继教网。继教网于10个月后完成股权过户,并于今年5月更名为全通继教。根据双方签订的对赌协议,继教网原股东(包括顺业恒通、朱敏、陈江武和张雪涛)对全通教育做出了业绩承诺,承诺继教网在2015年-2017年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800万元、8500万元和1.06亿元。
  遗憾的是,实际情况不及预期,继教网在业绩承诺后的第一年就未达标。2015年继教网盈利6640.52万元,较承诺数额少159.48万元。根据交易双方签署的《利润补偿协议》和全通教育2015年度权益分派,经测算,交易对方应补偿金额为645.9万元,对应应补偿的股份数量为42.9万股,应补偿股份性质为限售流通股。
  需要注意的是,业绩承诺失败,损害的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的利益,还会让部分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令人安慰的是,包括继教网在内的大部份业绩承诺不达标企业都对上市公司进行了补偿,但也有部分公司在业绩对赌失败后变更承补偿方案,试图降低补偿责任,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类。
  1、变更补偿方式
  以掌趣科技为例,其在2013年收购上游信息70%股权时提出了业绩补偿方案,当时的补偿支付方式为&先以其各自在本次交易中尚未获付的对价现金冲抵,不足部分以其各自因本次交易取得、但尚未出售的对价股份进行补偿,仍不足的部分由其以现金补偿。&但今年1月,掌趣科技提出将业绩补偿方式更改为&全部现金补偿&,给出的解释为&现金补偿方式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执行&。
  当然,还有更恶劣的情况发生。山东地矿2012年收购鲁地投资100%股权,向北京正润等8家股东合计发行3.01亿股。根据业绩承诺及补偿条款,上述8名发行对象需对2014年及2015年承诺业绩分别补偿1.01亿股和3822万股股份。但今年山东地矿调整2015年的业绩补偿方案,将上市公司资本公积金进行转增进行业绩承诺股份补偿,最终8家股东逃脱了业绩补偿责任。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般而言,并购标的往往会享受较高的溢价,其股份折算成现金,要比现金补偿金额更高。从公平性角度来说,业绩对赌的补偿方式应该为股份补偿。
  2、逐年测算改为累计测算
  建设机械收购天成机械时,与原股东王志荣签订了业绩承诺及补偿协议,王志荣承诺每年度单独测算和补偿,但2015年天成机械就未能完成业绩承诺。王志荣认为,2015年度业绩指标未能实现更多是受重组事项影响,随着重组事项全部完成,2016年度和2017年度业绩达到或超过预定指标的概率非常高。
  于是,建设机械今年4月提出将重组标的的业绩由逐年单独测算和补偿,变更为三年累计一次性测算和补偿,业绩承诺总额未变。而提出变更业绩承诺的理由令人哭笑不得,称业绩承诺方若履行原承诺责任&将对其造成较大心理负担,影响其生产经营积极性&。
  3、频繁变更补偿方案
  *ST宇顺是频繁变更业绩补偿方案的典范,其补偿主体提出的变更方案次数及要求可谓奇葩。三年前*ST宇顺进行资产重组,拟斥资14.5亿元收购雅视科技,原股东林荫等承诺雅视科技2013年至2015年累计盈利3.43亿元,但最终业绩承诺实现率仅为32%。
  然而,在业绩对赌失败后,原股东林荫作为补偿主体在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曾四次向上市公司提出变更业绩补偿方案,甚至提出减少回购股份数量、减少补偿金额等过分的要求。总的来看,其四次申请两次被否,一次获得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认可,一次获得董事会通过;原计划6月22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但因重组新规出炉而被迫取消。
责任编辑:初浅
作者:如风
延伸阅读:关键词:
分类排行榜
作者:木木博客
作者:木木
作者:何杨
作者:何杨
作者:苗元威
安全、高效、便捷的交易中介平台
中小企业首选SEO、全网营销服务
技术外包平台 一站式网站技术服务
高收益、移动广告、弹窗CPM
做有良心的cms技术服务提供商
提供公众号出售、求购、代售等交易中介以及增值服务。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808
A5创业网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业绩承诺对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