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猛金魔和狂飙8我该选哪个?我是横板斯蒂卡ce测评l横板正手快弧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没有什么硬度。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直拍握法
直拍握法的特点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击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线球时,拍面变化不大,对手难于判断。我现在是用这种...
升级不可,是因为系统不支持。
大家还关注终于收到了,第一感觉是“大气”,黑色的胶皮配黑色的海绵,很酷很养眼。揭开保护膜后,用手摸胶皮表面,感觉比狂飙3的胶皮粘一点。翻过套胶看海绵,细看之下,海绵有一些小孔,用手按了按套胶,感觉硬度在37-38度的样子。用鼻子嗅了嗅,没有什么味道,正如背面封皮所说“无毒无害”。骄猛唯佳中国 蓝V VEGA CHINA VM 粘性乒乓套胶:这是套胶的官方介绍:&胶皮特性:粘性海绵颜色:黑色碳素大孔硬度:硬速度:3-5旋转:6-9控制:5-8打法类型:超粘快弧攻击型科技:德国TENSOR NG新世代内能科技德国BIOS绿色科技德国VISCOELASTIC粘性高弹橡胶技术HYPER ELASTO IMB内能推进技术BLACK ENGINE CST黑色引擎碳素海绵&历史见证科技取代膨胀剂。内能能量之终极化,源于骄猛新世代的粘性内能胶皮技术。&粘性胶皮配以超硬海绵是中国球员统领当今世界乒坛的得力武器。但是球员为了保持并增加源于硬海绵的弹性,往往在海绵表面涂抹类似快速胶水的化学物质。2008年国际乒联已明令禁止使用这类有毒的辅助剂,但随之而来的是名目繁杂的各类膨胀剂。它不仅被国际乒联禁用而且确实使用效果不佳。而且膨胀剂同时也会增加厚度超标的危险性。&粘性内能套胶:以上述骄猛粘性内能胶皮技术为依托,既继承了中国运动员钟爱粘性胶皮的特点,又充分满足了当今乒坛对海绵速度的要求,也积极响应了国际乒联倡导绿色乒乓的理念。&如今XIOM的的出台,起初也许是为了占得中国市场上粘性套胶的一点份额,终极目标必然还是把狂三拉下马。那么,这会我们撇开Vega系列那独具特色的外包装设计,以及小气孔海绵及胶皮的做工,回到最本质的问题吧:值得买吗?在唯佳中国和一面70块左右的普狂三抑或省狂之间,作何选择?&下面哥们就(唯佳中国)和狂飙三之间做一比较,必须说明的是,哥们打狂三十多年了。&力量:狂三&&。唯佳中国按下去,大概相当于邵氏硬度38.Max的海绵比我们常用的2.2和2.15mm厚点,但是当发力以后,其威慑力比起狂三还是有所不及。当然,一个问题是,假若唯佳中国继续加强硬度,一味模仿狂三,其实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一是性价比,二是狂三的些许死硬,还是需要打底增能剂和有机胶水的润泽。而唯佳中国,恰恰不能走在同一条路上。&旋转:狂三&&。传闻当年王涛所用G888作为正手套胶,其硬无比,按现行邵氏硬度计算,应不低于44°。至硬方能造就至强的旋转。而即便XIOM的Omega系列如此受欢迎,柳承敏用上Omega II的爆冲也跟王励勤一同被《乒乓世界》评为天下第一正手。但是就我亲身体验而言,Omega暴力和旋转程度仍不及狂飚。在正手拉冲中,力量与旋转的结合程度,狂飚仍是最完美的。&速度:狂三& 唯佳中国。用了小气孔的碳素海绵。Omega IV碳素海绵曾经给我的体会是,球接触球拍时,在原有你预期的速度上加速了。这种海绵在弹击和攻球方面的威胁巨大,感觉非常好。在中小力量下,唯佳中国的速度相比狂三更为轻快。大力量下,对此比较模糊。因为狂三的力量感可能一定程度上造成它速度非常快的错觉。但个人感觉,与唯佳中国在于伯仲之间。&通透感:狂三& 唯佳中国。无论只刷了一遍有机或无机胶水的,在通透感上都胜于狂三。通透感有助于防守上和进攻手感上的自我调控,而且给予打球的愉悦感。XIOM的碳素海绵向来都有这种感觉。但因为海绵硬度和海绵特质的不同,大力量拉冲下,唯佳中国还是有那么点天花板效应,不如狂三。&台内球:许是因为气孔变小和胶皮粘性的缘故,相比Omega之类,台内球更易掌控得多,不冒球。如今的德套,在冒弹这方面,解决得越来越出色。Nittaku的新产品Fastarc S-1,也是德国生产。在台内球的掌控程度和分寸感也尤其出色。相较Omega系列,唯佳中国在台内小球的进步,是一个可以选择它的理由。&拉攻:以上已做了力量、速度和旋转的对比,不再多言。而在二跳,虽然没有狂三那么贼,但是二跳下坠很好,越发力下坠程度越厉害。这是得分的一个优势。&借力/防守:碳素海绵的借力一向很好,而且回球的弧线也自动地帮你控制得很好,速度也很不错。相较狂三,这是优势。当然在防守上,以及发球时,能感觉到,此款号称粘性套胶的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粘。个人觉得更倾向于像天极2的半粘半涩。&回到最初那个问题,值得不值得买,甚而代替狂三?&1.性价比更高无疑是狂三。&2.如果你的打法在控制上要求更高,那么通透的手感也许更重要,这方面胜出。同时,进攻上虽不如狂三那么有威慑力,但一板致命还是可以的,而且防守更均衡。&3.如今的狂三粘性已不如前,小力量下的旋转也并不那么具有优势。对于发力好的人而言,当然应该选择更具性价比,同时更威猛的狂飚系列。但对于偏重控制和落点稳定性,更强调均衡,或者发力上有所不足的朋友而言,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刚表态过的朋友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各种底板 简易配胶指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各种底板 简易配胶指南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横板斯蒂卡ce测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