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潍柴1000亿能进华为进入世界500强强吗

>温馨提示:Ctrl+D放入收藏夹!
谭旭光解析潍柴成长:从亏损3亿到盈利34亿元
 &一个企业单纯追求规模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注重企业的内在成长。&从1998年亏损3亿多元到2007年实现盈利34亿元,谭旭光就是通过这种&内在成长&促使潍柴实现蜕变。  身为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潍柴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000338,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潍柴动力(000338,股吧))董事长,谭旭光说:&潍柴动力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是:打造全球先进的以动力总成系统为核心的运输和工程设备的供应商。&为了这个全新的模式,他坚持了十年的创新道路。  今年下半年,国Ⅲ排放标准正式实施,受其影响,重卡市场下滑趋势将明显,谭旭光对《第一财经日报》说:&在低谷时,谁能做好,谁才是好的企业。潍柴动力能够做到增长最多,下降最少。&  谈到对潍柴十年发展的体会,谭旭光认为,这还得益于企业的改革创新。1998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而此时的潍坊柴油机厂(下称&潍柴厂&,2006年8月改制为潍柴控股)正处于亏损3亿多元、销售收入仅1.7亿元的艰难时期。  谭旭光认为,当时国有企业不是没希望,最重要的是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发展困难时期,如果体制不改变,机制不改变是不行的。&  于是,谭旭光开始推进&三三制&改革。2002年12月,潍柴厂发起成立了潍柴动力,拥有三分之一潍柴厂资产及产能的高速发动机业务被置放进潍柴动力;三分之一的潍柴厂中速机业务留在存续部分,以开拓船用柴油机、发电设备市场为主,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船舶动力和发电设备生产基地,寻找时机实现上市;另外三分之一从事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厂,全部实施整体分离改制,推向市场。  这样的改革措施获得了成效:从2000年到2006年,潍柴的销售收入从8.5亿元增长到24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六年实现翻番。据谭旭光介绍,2007年,潍柴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8亿元,盈利34亿元。  谭旭光认为,产品始终走在国内行业的前列非常重要。&我们在欧洲设立了研发中心,在杭州建立了生产基地。要把社会资源全部释放出来,为我所用。&  在此过程中,让谭旭光体会最深的是要建立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不是暂时的点对点创新,而要有一种支持创新的方法,指导企业建立创新体系制度。&  为此,谭旭光始终坚持要让潍柴动力的科研人员到国外学习系统开发的方法。&这才是真正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创新的方法,从简单的产品创新升级到具有指导意义的创新方法。&   资本创新 &真正实现快速发展,要通过产品经营加资本经营的双轮驱动,迅速扩张。&这是谭旭光的想法。  谭旭光将&产品加资本&的模式解释为,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完善对整个行业的重组;通过产品链合创新,跟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汽车厂形成整体的创新。  2004年3月,潍柴动力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迈出了潍柴集团在资本创新道路上的第一步。此后,潍柴动力的每一次资本运作都成为业界的焦点。  2005年8月,潍柴动力斥资10.23亿元收购湘火炬。这一震动业界的收购案使潍柴动力获得了陕西重汽、陕西法士特齿轮、株洲齿轮、株洲火花塞以及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等上下游的优质资产。2006年8月,潍柴动力提出了以换股合并吸收湘火炬的形式实现回归A股。  谭旭光又在为潍柴集团未来的发展作准备:未来五年,潍柴集团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向世界企业500强进军。  谭旭光也认识到,在规模迅速膨胀的时候要强化管理。&企业做到一定规模的时候,管理跟不上就一定会出问题。&谭旭光说,&一个企业出现问题都是在企业最好的时候,而当市场下滑的时候,这些问题会全部暴露出来。&  近五六年间,潍柴动力先后聘请了11家国际大型咨询公司,每年为潍柴动力的经营管理进行跟踪、评估。&企业跟每个人一样,都会出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及时调整解决。&谭旭光说。
谭旭光解析潍柴成长:从亏损3亿到盈利34亿元【责任编辑:NO2724】
谭旭光解析潍柴成长:从亏损3亿到盈利34亿元相关内容
特别服务:&&
免责声明:(一)本网提供或转载的所有信息仅供广大网民参考,敬请网民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二)本网转载搞是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三)若本网转载信息有误或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网(),本网将及时更改或删除。
最新创业案例旗下服务:
热门行业 &
谭旭光:坚持做实体经济 今年力争进世界500强
发布日期:&&来源:互联网&&作者:&&
内容简介:3月12日下午,一场围绕 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为主题的记者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潍柴控股集团有限...
3月12日下午,一场围绕 推进实体经济发展 为主题的记者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旭光向记者表示,做强实体经济,更需要企业修炼好内功。如果企业一味停留在模仿和简单创新阶段,短期看风险小、投入小、见效快,但难以持久,企业不可能长大。  对于潍柴取得成绩的原因,在实体经济中摸爬滚打了30年的谭旭光将其归结为三点。   首先,国家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其次,潍柴长期以来注重于改革,作为一个传统的60多年的国有企业,推动深化内部的改革,实现整个企业的体制和机制的转换,这是我们近10年来最主要的成效;最后,就是我们始终不渝地抓住技术创新,围绕产品做实产品、突出产品,在市场上实现产品竞争优势。 谭旭光说。  今年力争进世界500强  走出了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谭旭光对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在2009年初潍柴召开的商务大会上,谭旭光向各界庄严承诺到2012年营业额将达到1000亿元,力争进入全球500强。与此同时,潍柴还推出了最新研制的蓝擎系列新一代wp5,wp7中小排量发动机,这标志着潍柴在重卡市场取得重大成就之后,又向中卡市场和中客市场迈出了新的脚步。  谭旭光当年定下的目标在2011年就提前达到。2011年,山东重工营业收入达到1200亿元。   公司拥有中国最优质的商用车和工程机械两条产业链,正在打造船舶游艇产业链。高速大功率发动机、推土机、重型变速器产销量均居全球第一。 谭旭光说。  在实体经济方面取得的成就,让谭旭光充满信心。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到台湾投资时,谭旭光表示: 我实地考察了台湾当地的一些企业。我认为台湾和大陆有很强的互补性,台湾的IT行业是比较发达的,中国的装备制造业也是非常发达的。台湾与大陆的互补性很强,台湾在基础制造行业要发展,应该可以得到大陆的支持。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的话,我们会到台湾投资建厂,推动台湾的经济发展,让台湾人民得到实惠。   2009年,正当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蔓延之时,山东省为振兴装备制造业而打出了一组令业界震撼的重拳:由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国有企业组建的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6月18日在济南挂牌成立。  事实证明,坚持做实体经济的谭旭光赢得了胜利,带领潍柴走出了金融危机的泥淖。  谭旭光在2010年被评为 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评委会给出的谭旭光获奖理由是: 5年前,他驾驭着潍柴动力穿越百亿大关;3年前,他整合了黄金产业链进军资本市场;今天,他开着山东重工横跨汽车与工程机械,腾飞千亿规模。   收购法拉第壮大实体  谭旭光表示,从全球经济来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以来,有一些欧洲企业经营困难,可能在适当的时机要卖出去,这是欧洲几百年的资本市场惯用的办法,对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次大的机会。  在机会面前,谭旭光毫不犹豫地选择抓住。  1月10日,山东重工潍柴集团与意大利豪华游艇制造商法拉第(FERRETTI)在济南正式签署战略重组的框架协议,潍柴将通过债务重组和股权重组控股实现对法拉第的控股,以此助力潍柴挺进 豪华游艇制造 这片蓝海。  根据达成的框架协议,潍柴集团将为法拉第提供1.78亿欧元的股权投资,同时提供贷款担保,由工商银行为法拉第提高1.96亿欧元的后续贷款,总投资3.74亿欧元(约合31亿元人民币)。债务重组预计在3至6个月完成,届时潍柴集团将获得法拉帝75%的控股权。工程机械行业深度调研与咨询,为您提供全方位专业分析
下一篇:暂无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网站信息备案号:粤ICP备号
创始于2003年,是目前全球领先的网络营销平台人大代表谭旭光的简单与专注
2012年,潍柴集团要实现千亿元的收入目标。当年,在谭旭光提出这个目标时,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现在,当他带领着潍柴人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连上台阶步入新的平台之际,业界心悦诚服。
写潍柴、写谭旭光的文章很多,其中很多都在分析潍柴成功的原因,观点不尽相同。苹果的乔布斯有这样一句魔咒:“专注与简单。简单之所以比复杂更难,是因为你必须努力地清空你的大脑,让它变得简单。但这种努力最终被证实有价值,因为你一旦进入那种境界,便可以撼动大山。”此言不虚。潍柴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能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国内产业背景下,作为独立的发动机供应商地位屹立不倒,全在于领头羊谭旭光清晰的思路、不发热的头脑,以及简单的专注。
作为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把中国的发动机事业做好,在国内国际赢得双丰收;而潍柴进行的科技创新、企业文化打造、机制改革等,则都是实现总目标的方法与路径。
某业内老专家曾经评点:“现在国内的大功率发动机没有一台是进口的,这其中占有绝对市场份额的潍柴功不可没。”确实,潍柴是中国大马力发动机企业的一面旗帜,如果没有像潍柴这样的自主品牌动力,中国的商用车很难做到撑起中国汽车自主的天空。
自主创新使潍柴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2005年3月,中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三欧诺拇蠊β史⒍袄肚妗倍υ谖竦恢螅摹⒐10L和12L,5L和7L大中小功率“蓝擎”动力相继问世,奠定了潍柴在发动机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以产品进入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和客车动力配套市场为标志,确立了潍柴作为通用动力集团的战略地位。
潍柴的核心技术是“自主创新、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它的贡献在于,我国发动机行业从此有了“中国心”,开始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1998年以来,潍柴累计开发新产品和专项配套产品5800多个,获得专利506项,主持、参与国家863项目18个,主持、参与行业和国家标准制定27项,为行业技术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主创新也回报了潍柴巨大的收益:从1998年到2010年,潍柴销售收入由7.7亿元提高到911亿元,增长117倍;国有资产总额由3.9亿元提高到32.5亿元,增长8倍;实现利税由3600万元提高到129亿元,增长357倍;员工年均收入由5800元提高到56000元,增长9倍,并累计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11亿元;用于社会救助和公益事业的捐助金额超过1亿元;在资本市场累计派息18亿元,潍柴动力每股盈利水平连续多年位居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前列;累计为重型卡车、工程机械、客车、船舶等配套发动机262万台,其中低能耗的“蓝擎”发动机82万台,节油400万吨,社会效益巨大;2007年吸收合并湘火炬之后,累计销售重型卡车36万辆、重型变速器280万台。潍柴的超高速增长带动了1000余家配套企业和4000余家经销商、代理商、服务站共同发展。
与潍柴经营事业同步,谭旭光又一手打造成型潍柴文化。企业文化,简单说来就是关注人心,注重人性。在战略重组湘火炬后,谭旭光就提出了“包容、沟通、责任”的新文化理念。
包容就是要博采众长,用包容的行为合作共事,实现文化的兼济天下;沟通是一种手段,用于增进相互理解,形成统一意志;责任则意味着打造世界重卡、动力系统及汽车零部件驰名品牌,建设国际化集团,肩负起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重任。
在潍柴收购法国博杜安发动机公司的过程中,“包容、沟通”的企业文化起到了关键作用。
法国博杜安公司是法国百年发动机企业,在欧洲具有良好的品牌效应,2008年金融危机时被潍柴所收购。尽管陷入了艰难的境地,当时的博杜安公司员工却对收购表达了强烈排斥。在他们眼中,中国是个落后国家,不可能有好企业,被并购心有不甘。更糟糕的是,在此之前,博杜安公司先后被几个国际资本玩家购买,并反复被欺骗,而这正是它几近崩溃的原因,对此员工们心有余悸。
潍柴并没有因此打退堂鼓。在收购完成前,潍柴主动以朋友的身份邀请博杜安的高管团队,特别是工会组织负责人到潍柴参观、座谈,请他们看看潍柴的实力和诚心。百闻不如一见,工会负责人的态度完全转变,回国后主动对员工做起思想工作,介绍潍柴是一家世界级发动机企业,而且还是一家专注于产业链经营的伟大公司,是一个好股东。就这样,收购博杜安的工作柳暗花明。经过两年的整合,法国博杜安公司目前已经成为潍柴品牌进入欧洲的桥头堡。
经过几年的宣传以及理念的提炼和升华,潍柴的企业文化不断在演进,“包容、沟通、责任”中的“责任”被提到了最前面,成为“责任、包容、沟通”。
谭旭光指出,潍柴已经在中国汽车和装备制造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世界装备制造业舞台占有了一席之地,自身的使命、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决定了潍柴要把责任放在首位,自觉担负起更多更崇高的重任。
在2011年1月举行的“2010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当选为年度经济人物的谭旭光坦言:“2005年我也当选为年度经济人物,那一次感觉更多的是惊喜;而这一次当选,更多地觉得是责任和压力”。现在,责任意识已经成为潍柴统一的语言和价值观,它驱动着潍柴永不止步、持续超越。
当今时代,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就要借力而为。“我们要资本创新,真正实现快速发展,要通过产品经营加资本经营的双轮驱动,迅速扩张。”这就是谭旭光对潍柴发展方式的正确判断。
谭旭光将“产品加资本”的模式解释为,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完善对整个行业的重组;通过产品链合创新,联合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汽车厂形成整体的创新。
2004年3月,潍柴动力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迈出了潍柴集团在资本创新道路上的第一步。此后,潍柴动力的每一次资本运作都成为业界的焦点。
2005年8月,潍柴动力斥资10.23亿元收购湘火炬,这一大手笔震动业界。潍柴动力因此获得了陕西重汽、陕西法士特齿轮、株洲齿轮、株洲火花塞以及牡丹江富通汽车空调等上下游的优质资产。2006年8月,潍柴动力提出了以换股合并吸收湘火炬的形式,实现回归A股。当年,谭旭光为潍柴集团未来的发展做出规划:“未来五年,潍柴集团的目标是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向世界企业500强进军。”今天看来,此目标可期。
】【】【】股票搜索:
----(------)
潍柴欲5年冲刺世界500强
03:30:19 来源: (上海) 
李攻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潍柴”)近日宣布,争取5年内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并冲刺世界500强。  潍柴董事长谭旭光称,截至本月20日,潍柴的本年度销售收入已经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了66.7%。潍柴业绩持续猛增,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潍柴对于湘火炬(000549.SZ)的并购和整合。2005年8月潍柴以10.2亿元拿下湘火炬。今年,潍柴又以“深港两地吸收合并换股增发”的模式,实现了回归A股市场。已在资本市场上尝到甜头的谭旭光表示,在条件成熟时,不排除进行新的并购。
(本文来源:
网易声明:网易转载上述内容,不表明证实其描述,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没有相关新闻
网易财经今日推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欢迎进入xxx新闻网
新闻热线:2
您现在的位置:
潍柴离世界500强到底有多远?
作者: 泰安新闻在线
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大代表会议第六次会议隆重召开。在省长郭树清代表省政府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广潍柴等企业的发展经验。
山东重工集团、潍柴控股集团董事长 谭旭光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领头羊,潍柴集团在董事长谭旭光的带领下,真抓实干,创新发展,在供应侧改革中实现新的打破,在科技创新、国际化、一带一路、智能制造等各个方向,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提起&潍柴&,业内人士无不成伸手点赞:潍柴是中国制造的一面金字招牌;由于潍柴的崛起,跨国巨头不得不转变了在中国的战略布局&&
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时候,有一个词绕不从前,那就是&世界500强&:它是一个光荣的光环,也是无数企业的奋斗目标。
潍柴,距离世界500强,还有多大距离?
在采访中,记者没有得到一个清楚的回答&&
依照通例,在春节期间潍柴董事长谭旭光向广大员工发表了新春贺词。正是这份贺词,谭董泄漏了8大惊人信号!
记者率领大家当真品尝,刚刚过去的2016、已经到来的2017,潍柴阅历了什么:
1、潍柴经受了近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
解读: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及寰球经济萧条影响,2016年10月份之前,重卡市场连续低迷,潍柴遭遇了近十年来最严峻的考验,潍柴经受了这次考验,并跨入新的阶段。
2、潍柴迎来了市场的倏地反弹
解读:基于长期的研发投入和战略布局,潍柴已经贮备储藏,蕴藏了一系列引领市场需求的高端动力。2016年年底,受新GB1589政策实行以及限制超载等多种因素引发,潍柴集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市场订单供不应求,高端动力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
3、潍柴子公司全面盈利
解读:潍柴近几年资本动作不断,并购了包含法国百年发动机企业博杜安、全球最大的奢华游艇集团意大利法拉帝、欧洲最大的叉车公司德国凯傲、国内发念头重要的生产基地扬州柴油机厂等多个项目,然而并购之后企业之间的文化融会和实现盈利是比较艰苦的事。但是2016年,潍柴所有子公司实现全面盈利,充足证明了潍柴的战略整合和管控运营才能。
4、潍柴销售收入再创新高
解读:尽管潍柴尚未公布2016年销售收入,但是根据潍柴集团2015年销售收入1075亿元、2016年再创新高、2016年前10个月即超过千亿收入、2016年四季度市场火爆等多方因素推测,潍柴集团2016年的销售收入应该在1300亿元左右。
5、潍柴举全集团之力支持海外业务发展
解读:潍柴国际化发展步调越来越快,2015年潍柴海外收入就占据了整个集团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2017年潍柴更是提出加速海外发展的速度,举全集团之力支持海外业务发展,负责海外市场的小搭档们,这可是百年不遇的好机遇啊!
6、潍柴全面提速迈向高端战略
解读:谭旭光董事长高瞻远瞩,对于拥有70年历史的潍柴,要想基业长青、逾越百年,必需走高端路线,WP9H/10H系列就是潍柴系列高端动力的代表之一,该动力B10寿命高达180万公里/3万小时,建立了高速重型动员机寿命的最高标准,下一步,潍柴将会依据市场需求推出更多高端动力。
7、高昂自信的姿态,潍柴坚决迈向世界500强
解读:潍柴距离世界500强的目标到底还有多远?2016年,美国财产世界500强榜单入围门槛是209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400亿元。潍柴集团2016年的销售收入只管尚未颁布,但已经无限亲近,即便2016年没有实现,2017年潍柴也将会高视阔步挺进世界500强。
8、工作在潍柴,幸福在潍柴
解读:潍柴一直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注重对职工的关心。春节期间,谭旭光董事长带领治理团队屡次到生产车间探访职工。在新春佳节到来,辞旧迎新之际,谭旭光董事长最惦念的仍是公司的员工,&潍柴是全部员工的潍柴,发展结果要由全体员工共享,新的一年,我们将全力为员工办好事、办实事,让员工工作在潍柴,幸福在潍柴。&相信2017年,将会有更多惠及员工的政策。(本文来自潍柴)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2006-,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泰安新闻在线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进入两超多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