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能告诉我啊纳尼亚传奇裏有什麼好词好句吗

握住科學鑰匙 打開科學之門
為什麼海嘯能傳到千裏之外?
日聯合國大會全票通過決議,決定接受日本的提議,將11月5日定為“世界海嘯日”。海嘯對人類造成的傷害罄竹難書。日,日本三陸近海發生的裏氏7.6級地震,引起海嘯浪高30.5米,為世界上最高的地震海嘯之一。日,智利中部太平洋深海溝發生裏氏8.3級大地震,産生最大浪高25米的大海嘯,海浪以640千米/時的速度橫掃太平洋,造成1萬多人遇難,沉船幾千艘,這是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廣的地震海嘯之一。日,印尼蘇門答臘地震引起海嘯,滔天巨浪越過印度洋,襲擊印度尼西亞、泰國、斯裏蘭卡、印度和非洲的索馬裏等國,造成30多萬人遇難。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裏氏9.0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1萬多人遇難。
海嘯是怎麼來的呢?主要來自發生在俯衝帶的海底地震。巨大海嘯不但會對地震發生地附近的海岸造成重創,有時,它們還會遠涉重洋,在幾千甚至幾萬千米之外的大洋對岸興波作浪。位于太平洋中心的夏威夷10年內就多次遭受來自各個方向的海嘯襲擊,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和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都分別給太平洋的對岸造成了很大破壞。日,日本曾遭受過一次被稱為“孤兒”的海嘯災害。在當時及多年後,這次海嘯都被認為是一次莫名其妙的襲擊,因為當地並沒有發生地震。300年之後,科學家根據地質沉積歷史分析,才認識到這次海嘯實際上源于北美西北部的卡斯卡迪亞俯衝帶的一次巨大地震。
2011年3月發生在日本的地震和海嘯的航拍圖
極強的臺風所造成的風暴潮有時也會引發巨大海浪,但是,這種巨浪所造成的影響離開了臺風中心後會迅速減小,不會傳播到很遠,為什麼海嘯在距離源區數千千米之外還有排山倒海之勢呢?
相比于風暴潮或者海洋中由于風力所引起的涌波等,海嘯波是一種極其特殊的波動現象。在深海中傳播時,海嘯在垂直方向的運動幅度小,但是波長卻很長;同時,水體的波動幅度也不像風暴潮那樣隨著深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從海面到海底的幾千米范圍內,海嘯中海水的運動幅度幾乎是一致的。海嘯所産生的浪高取決于海水深度。在深海中,海嘯的行進是無聲無息的,沒有驚濤駭浪,經過的船只甚至都感覺不到,只有到了鄰近海岸線的淺水區,海嘯才顯現出它的威力。
  2011年3月日本東海岸發生裏氏9級大地震並引發了海嘯
海嘯之所以能夠遠涉重洋,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海嘯波的波長特別長,可以達到100千米以上。波在傳播過程中的能量衰減速度與其波長成反比,波長越長,傳播一定距離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所以,與波長較小的風暴潮等深水波不同,海嘯這樣的淺水波,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加,水體波動的幅度變化很小,所以能夠保持其能量傳播到更遠的范圍,在幾千千米之外還能夠興波作浪。
那麼,中國會發生海嘯嗎?
雖然中國大陸的海岸線長達1.8萬千米,但是在太平洋、菲律賓海和印度洋發生的海嘯對中國大陸沿岸地區的影響不大,因為大部分海嘯的能量被中國東海和南海外圍一係列群島和島礁阻擋了。即使在琉球群島海溝發生的海底地震引發的海嘯,由于東海的水深較淺、海底平坦,導致海嘯衰減很大,所以也不太容易在中國東海沿岸引發災難性海嘯。但中國臺灣距離琉球群島海溝較近,附近水深較深,因而容易發生海嘯災害。另外,南海由于水深較深,如果在南海發生海底強震,還是有可能在海南、臺灣和南海沿岸地區造成海嘯災害。從歷史上看,漢朝就有過海嘯的記錄。因此,中國沿海對于海嘯還是不可掉以輕心。(楊挺)
作者: 楊挺
[責任編輯: 呂芮光]
能量衰減,海嘯襲擊,菲律賓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谁能告诉我 歌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