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韩信,对面女孩看过来几过来反你的野咋办!

您现在的位置:&&&&王者荣耀韩信出装打法攻略
先讲出装的绝学,怎么样经济最大化的利用,一般韩信都会将打野刀合成,老司机只合刀第二级打野刀,然后在出个410的小吸血增加续航提高发育能力,开局叫队友配合拿红两级能留惩戒就留留不住就算,对面李白露娜打野必反,不反是傻子。
反蓝拿下一血后可以脏对面打野几个小野,再不行抢到蓝了就走。反正反蓝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能蹲不能逗留。这样会浪费自己的发育增加对面支援的概率,这种韩信基本都是傻子。
还要经常拖地图到自己家蓝buff看看,看小地图对面下路组合是不是在线上,不在线上多半就是去偷你的蓝了。这时候召集队友一起回防,队友不帮你就自己去抢蓝,如果自己是反到对面蓝了的前提下,这个蓝可以让,如果自己没拿到对面的蓝,这个蓝死也不能让,别问我为什么。这也是韩信的尊严。
当然了,自己家打野被对面反蓝了,你们也可以学学这个小伎俩,去拿对面的蓝。反正高端局的套路都这样,一开始感觉很深,习惯了就好了。
接下来就刷到四级,对面不越塔基本不用去抓,高端局大家都不傻抓不死的
四级之后。马上开龙,高端局基本小龙两分钟出来,2分五秒到七秒龙就死了。也有僵局谁也不开龙的时候。
在告诉你们个小伎俩。
对面后羿adc的话,后羿经常一个人拿红的,你可以去蹲他,基本稳死,除非他附近有队友。
然后刚出装讲到,二级打野到,和410的小吸血。接下来出布甲鞋,其他鞋不推荐。布甲鞋对韩信的加成最好。
接下来出泣血。反甲,三圣,复活甲,复活甲没了换名刀,女妖,不详,钱多打野刀卖了换肉换输出都可以。
韩信开龙,对面李白打野先清野,这是常识,基本大吸血出了之后随时可以开龙。有机会就开,不是乱开,绝对不能卖吸血这个对韩信简直不要脸,只要不死,残血野区走一圈出来就满血了。这个就是韩信经济掌控的关键。
类型:动作冒险类型: 4.0
大小:214MB平台:a i
214MB|动作冒险|简体中文
《王者荣耀》5V5英雄公平对战手游,腾讯最新MOBA大作!5V5、3v3、1v1,多样模式一键体验,海量英雄随心选择!10秒实时跨区匹配,与好友组队...
扫描二维码下载
扫描二维码下载
大家都在玩
战斗方式-画面韩信:混进革命队伍里的野心家
我的图书馆
韩信:混进革命队伍里的野心家
韩信:混进革命队伍里的野心家
“随着战场上的胜利,韩信的灵魂越发不得安宁,无时无刻不处在患得患失之中,始终在更大的欲望和现实之间徘徊,始终处于反与不反的狐疑、选择之间。”
中国历史上,“忍”的故事俯拾皆是,韩信的“胯下之辱”因其刺激性,比起“张良进履”,在老百姓中的流传还要更广泛。
韩信是江苏淮阴人,出身于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幼年时家境还可以,所以读过不少书。稍长,家道中落,慈严相继弃世,只留下了一把象征贵族身份的祖传长剑。
在从童年到青年的漫长成长过程中,韩信一直生活在极端的贫困之中,家徒四壁,六亲无靠,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由于从小没有养成劳动的习惯,所以韩信除了读书,练武之外,可真是百无一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史记》上说他“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贫无行”就是穷且行为不端,品德不好。且不是一般的不好,而是相当的不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舆论。所以,地方政府在招聘公务员时,根本就没有人推荐他。他又不会练地摊、跑单帮,或者开个小日用杂货铺什么的,当然更不会种地了。
也就是说,韩信一小儿就没有学会任何谋生的手段,长大后只得“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穷困潦倒都到这份儿上了,青年韩信却仍然自命不凡、自命清高。
他也的确有着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并为此作着长期不懈地努力。茅屋青灯,苦读兵书;荒郊寒月,剑影婆娑,直落得一个“心比天高,命如纸薄”的境地。
眼看着家中日复一日地揭不开锅了,为了活命,他只好到一些远亲近邻人家去蹭饭,久而久之,街坊邻居都十分讨厌他。无非说他脸皮厚,不要脸什么的。所谓“穿鞋的怕光脚的,不要命的怕不要脸的”,这是很深刻的民间哲理。
但韩信却是一个例外,虽然穷得像“光脚的”和“不要脸的”,但他却从来不是“不要命的”,人们讨厌他却不怕他。他之所以没有终极坠落,最终也没有沦落为地痞流氓,最终也没有与地痞流氓一齐混吃混喝,为非作歹,扰乱乡民,也正是因为他有一颗高傲的贵族之心。
当时下乡县这个地方有一个亭长,很可能与韩信家沾亲搭故,见韩信实在可怜,就把他招到家里吃白食。韩信住也住了,吃也吃了,但他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感谢人家,不知道讨好女主人,也不帮助人家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改不掉的“公子哥儿”派头,饭来张口,吃完饭,碗一推,就躲到小房间里去看书,要不就到院子里去舞剑。
你以为你是神马东西?你是这一家的长公子吗?不是的!你是那当家女主人的娘家兄弟或内侄、外甥子吗?都不是的。你不过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穷亲戚。要说你那点儿武艺,还真是稀松得很,村子里就有人比你的本领高的。至于读书,能读出什么名堂来,又有谁能知道呢?
学问这东西是软指标,藏在肚子里的,谁能看得出高低、深浅与多少?何况,周围都是目不识丁的乡村野老。即便是那个亭长,也只知道吃饱了鼓腹讴歌,根本不具备对于人才价值的评判能力。
亭长劝说韩信做点小买卖,可怎么说也不听,韩信依然故我。韩信在亭长家吃白食好几个月了,亭长毕竟是个男人,肚量要大些,亭长的老婆小鸡肚肠,渐渐地就容不下了。
有一次,她把韩信放在床头的书,扔在灶下烧了。又有好多次,韩信晚回来,不给他留饭,还拿言语挖苦他、讽刺他、挤兑他。再后来,那女人更是打破了一日三餐的正常规律,天不亮就做饭,一早就把饭菜端到自家床上吃了,等到夜读的韩信晃晃悠悠地起床,对不起,锅里没有下着你的米,等待他的只是“冷锅冰灶”。俗话说“冷粥冷饭尚可吃,冷言冷语实难当”,韩信不知道反省自己,却恼羞成怒,竟与亭长绝交而去了。
黎耀祥版韩信
韩信在淮水边搭了一间茅屋,以钓鱼为生。他的钓鱼技术同样也不高明,有时钓得多一些,就拿到集市上卖几个钱,然后就到小饭店里沽上二两酒,再来一盘熘肥肠。钓的少了,就回家用白水煮一煮吃。也有一天也钓不上一条鱼的日子,那就只能饿一天肚子了,连屁也放不出来了。
所谓的昭光易逝,日子也就这样一天天地打发过去了。
淮水河边,有几个妇女专以给大户人家洗衣营生,其中就有一个婆婆,她的真实名姓已经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后人则称之谓“漂母”。
中国的民间故事中常有这样的子虚乌有的人物,如《屈原列传》中的“渔父”,“张良进履”中的“黄石公”,都是作者借来说事说理而塑造的人物。
漂母是专为大户人家洗衣的婆子,每天都要洗一大箩筐的衣服,中午也不回家,就带了一盒“便当”到河边吃。每当看见韩信就招呼他过来,把自己带来的便当分点给他吃。韩信可真也有点不好意思,难免忸怩作态,怎奈饥饿难挡,每次最后还是厚着脸皮吃了。
也许当时正是春末夏初的换季季节,要洗的东西很多,漂母居然在淮水边洗了十几天,每天都将饭菜分给韩信吃,韩信非常感激,红着脸儿对婆婆说:“婆婆,你这样照顾我,我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您。”想不到,那婆婆反倒生了气,她一脸严肃地对韩信说:“信哥儿啊,你一个七尺高的大男人,混得饭也吃不上,真是太没出息了。我只是瞧你可怜,多少给你吃一点,谁还指望着你的报答呢!”
韩信当时真是羞愧得满脸通红,无地自容,臊答答地说了声:“是!婆婆你教训得是”,就走开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漂母的这一席话成了压折骆驼脊梁的最后一根稻草,韩信沉睡了十几年的自尊心一下子被唤醒了,从此,他才真正决心发愤图强,一定要混出个人样儿来。
但是,机会却慢慢地、慢慢地不肯到来。
有一天,韩信又钓了些鱼,照例拿到集市上去卖。他衣衫虽然破烂,可走起路来,却总是仰着头的,腰间也总是挎了那一把祖传的宝剑。集市上的一班斗鸡的、牵狗的、拎鸟笼子的年轻人全都看不惯他那副穷酸而傲慢的神态。有人取笑他,他也不跟人家计较;有人欺侮他,他也总设法儿避开。但他的表情却没有变,总是满脸瞧不起人的样子,不管你们怎么着,我就不跟你们玩!
街面上的这些“地皮们”是巴不到将韩信扩大到他们的队伍中来的。但“我就不跟你们玩儿”,这是韩信做人最后的底线,“我就不跟你们玩儿”的神态,也就越发激怒了他们。
这一天,这班年轻人看见韩信又是那副煮不烂的死样儿地走过来了,就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
有人说:“韩信,瞧你这个猪也不吃的南瓜,文不是秀才,武不能当兵,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富不富,穷不穷的,像什么呀!你还是把那把宝剑收起来吧!别给你家祖宗八辈丢人现眼了。”
打头的泼皮是一个杀狗屠夫的儿子,他叉着腰,摇摆着走上前来,呲牙咧嘴地喝道:“小子耶!瞧你个头儿也长得高高的,老是带着剑,好像真有什么本事,我可知道你能吃几碗干饭,你屁股一撅,我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你以为你是老几啊,你是一个胆小鬼。你敢和我拼一拼吗?你要是不怕死呢,就拿起你那把破剑来剌我,我保证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你要是怕死呢?赫赫!那就只能从我的裤裆里钻过去啦!”
说着,果真当街双手叉腰,两腿掰开,在路中间一站,挡住了韩信的去路。
刹那,集市上的男女老少纷纷地围了上来,响起一片起哄的叫好声。韩信抬起眼,漠然地注视着那泼皮与泼皮身后的众泼皮们,以及为泼皮们叫好的乡里乡亲。
眨时间,额头上的青筋都一根根地暴了起来,他萌起了一箭剌去,鱼死网破的冲动,但他最终还是按住了腰中之剑,稳住了气息,盯着泼皮又看了很长的时间,五分钟,五分钟,又五分钟,接着就趴下身子,从泼皮的裤裆里爬了过去。
大街上的人群立时沸腾了,谁也没见过这种场面,也没见过竟有这样窝囊、没骨气的男人。
有的人张开大嘴乐了!
有的人摇头直叹息!
更多的人默默无言地走开了。
韩信爬了过去,又站了起来,尴尬地咧嘴回头一笑,也无言地走开了,任凭笑声在身后响起。
从这时起,淮阴城里的人就给韩信起了一个外号“胯夫”,即“钻裤裆的男人”。
不久,这个故事不胫而走,竟流传全国。韩信走到哪里,人们都在背后指指戳戳:“瞧,他就是那个钻裤裆的男人”。
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流传千古的冷笑话。
2000多年后,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一句幽默的话:“宁可给一条狗让路,也比和它争吵而被它咬一口好。被它咬了一口,即使把它杀掉,也无济于事。”
林肯很可能并不知道中国古代有“胯下之辱”的故事,但他的话就像是为韩信的行为作了注脚。
连环画《胯下之辱》
我们不妨将韩信的“胯下之辱”与张良的“张良进履”作一比较。
第一,两个人的出身不同决定了两个人的素质不同。
张良出身贵族世家,书香门第,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高贵的气质和端庄的品德。
韩信还没成年时,父母双亡,沦为市井流民,到处漂泊乞食,尝尽了人间的势利和欺凌,他的性格潜伏着强烈的野性,而仁义道德的成分很少。
用鲁迅的话说,韩信是一个“狼崽子”。
第二,两个人“忍”的动机有很大的不同。
张良的“忍”为公,为了寻找报仇复国的机会,并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
韩信的“忍”为私,纯粹是为了个人能出人头地。
虽然后来这两人都加入了刘邦集团,但用三十年前的流行话说,韩信参加革命的动机不纯,他是带着个人主义的目的混进革命队伍里的资产阶级野心家。
正是因为两人的素质和动机不同,所以“忍”的性质也是不同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张良之“忍”是君子之忍,而韩信之“忍”则是小人之忍。
“忍”的不同的性质也决定了“忍”的不同的效果。
当韩信从胯下爬过的瞬间,又一颗新的仇恨的种子在他屡屡受伤的心里种下了,他只想到有朝一日飞黄腾达,他会重新回到淮阴城里来,他不会放过这个如此侮辱他的泼皮的,也包括那个亭长和亭长的女人,甚至要让这个带给他耻辱的城市血流成河。
起码,当初他是强烈地这样想的,虽然他后来并没有这样做。
张良只不过受到黄石公的不礼貌的对待,并没有受到人格的侮辱,事情的整个过程相对比较平静,张良的心态也比较正常。张良的人格升华了。
韩信则被泼皮无端凌辱了人格,事件具有突发性。表面上,韩信从容地从裤裆下爬了过去,但他的内心已经被严重地扭曲了,他的心头在淌着血,他的胸膛在燃烧着烈火,他的灵魂被撕裂了。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不理智的行为一触即发,差一点,他就挥剑过去,与泼皮同归于尽了。在这千钧一发之间,也就是一念之差,他最终还是克制住了冲动,忍了下来。韩信的人格扭曲了。
韩信之“忍”要比张良之“忍”强烈、艰难得多。
张良学会了“忍”,同时也具有了一颗平常心。对待任何事物都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包括功名利禄。刘邦大封功臣之际,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给他八千户。而对张良,则始终把他看作是自己的老师,从不将他与手下的大臣相提并论。他要给张良三万户,比功劳最大的萧何还要高得多,并让张良自己挑选封地。
在这样的殊荣和巨大的利益面前,张良的态度非常淡漠而理智。他对刘邦说“我是在留城这个地方与皇上首次相遇,并一下子得到皇上的信任,这是上天把我交给皇上。如果,皇上一定要封我,那么有个留城也就够了,三万户,我是绝不能要的”。
刘邦于是封张良做了留侯。留城是一个很小的地方,“留侯”也只是一个很小的官。即便这样,张良最后还是彻底舍弃了,去作逍遥自在的赤松子游了。
韩信学会了“忍”,同时却具备了一颗报复心,以及对名利急切的占有欲。
其实,韩信从“胯下之辱”里只学会了一时之“忍”,而并没有真正学会“忍”,他只学会了“忍”的皮毛,而并没有把“忍”的精髓学到心里去。
段奕宏版韩信
秦末,天下大乱,项梁起兵,韩信仗剑从之,可在项梁的军中他只是一名无名小卒,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兵败,他又随同项梁投了项羽。在项羽处,他只当了一名警卫战士,站岗放哨。为了取得重用,他也曾向项羽提过很好的军事建议,无奈项羽对他根本不予理睬。他就弃楚投汉,但刘邦也不重用他,只是让他当了一名“连敖”,也就是一名宾馆服务员,因为违背军纪,差点被处死。
后来得到大将夏侯婴的推荐,刘邦封他为“治粟都尉”,也就相当于一个“司务长”。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寻找机会,但始终走不出人生的低谷,他失望到极点,于是就又逃离汉营,这才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韩信每“忍”一次,都化作对于名利的更为执著,更为狂热的追求。最后由于萧何的鼎力推荐,说服刘邦筑坛拜将,这才如愿以偿地当了“大将军”,百万大军的统帅,从此开始了他的成功之旅,并最终获得了辉煌的成功。
随着战场上的胜利,韩信的灵魂越发不得安宁,无时无刻处在患得患失之中,始终在更大的欲望和现实之间徘徊,始终处于反与不反的狐疑、选择之间。
韩信对刘邦的感情是复杂的。一会儿,他想自己的功劳多么大啊,可刘邦给予他的太少了,这是怨恨;一会儿,他又想刘邦对待他还是不错的,没有刘邦的信任,他不可能有现在的成就,这是怀恩;一会儿,他想要反刘邦,拥兵自重,自立为王,这是野心;一会儿,他又不忍心背叛朝廷,这也是一份忠诚。
韩信对刘邦的认识也是复杂的。他看不起刘邦,说他不能为将,当一个将军统率士兵最多不能超过十万,再多就不灵了,而自己呢?则是多多益善。
刘邦听了这话也不生气,心态好得很,反过来笑着问他,既然如此,你怎么会被我抓起来呢?韩信说陛下不善将兵,却善将将。这话说的是老实话,也是极有水平的马屁话,从中也可以看出韩信其实对刘邦是相当畏惧的。
他在有条件反时不反,却在没有条件反时又生出反意。就在反反复复的犹豫之间,他终于为自己惹来了杀身之祸。
韩信之“忍”,为他带来了成功,但这是技术性的;韩信之不能为“忍”,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这是由他的本质决定的。
2000多年后,中国又出了个林彪。林彪也有着韩信同样的赫赫战功,林彪也有着韩信那样不明不白的个人野心,林彪也会“忍”,林彪也想“反”,却也像韩信一样的犹豫和傍徨,当决不决,当断不断,林彪其实至死也没有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反”。林彪的下场也是和韩信相似,温都尔汗的机毁人亡与未央宫的身首异分是异曲同工的。
历史叹息韩信,历史同样也叹息林彪。
发表评论:
馆藏&15370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96U手游网—最好玩的手机游戏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 王者荣耀韩信怎么玩?韩信实战玩法解析
王者荣耀韩信怎么玩?韩信实战玩法解析
类型:策略战棋
平台:安卓
状态:公测
大小:231.9M
英雄战迹韩信是玩家们十分喜爱和关注的英雄,备受玩家们的追捧。那么英雄战迹韩信怎么玩?英雄战迹韩信实战玩法怎么样?下面就请跟96u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英雄战迹韩信
真男人一追成名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想当初萧何月下追韩信,咱们的这个国士无双战士韩信,是何等的风光!难怪汉高祖刘邦对其的评价是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属于当之不愧的兵仙。而在《英雄战迹》中,咱们的无双战士韩信依旧是风采照人,智勇双全。他的定位是突进,可以出其不意的给敌人致命一击。
国士韩信技能大解析
在《英雄战迹》中,战士韩信的四大技能各具特点,可以给近身的敌人带来物理伤害。它们分别是:
杀意之枪(被动):第四次普通攻击将会挑飞目标,释放技能会获得短暂的攻击速度加成。
无情冲锋:韩信持枪冲锋后挑飞目标,对其造成物理伤害,这个技能释放后的5秒内可以再次使用。
背水一战:韩信向后跳跃,并使3秒内的下一次普通攻击变为横扫。
国士无双:韩信长枪乱舞,对范围内敌人造成多段物理伤害,最后一次伤害会击飞目标。
韩信实战教学训练营
韩信是目前非常热门的一个突进英雄,其攻击伤害和技能效果都很强。可以多段位移,是一个灰常厉害灰常变态的英雄,但也相对比较容易上手,带着韩信多杀基本不是梦,绝对值得拥有!不过韩信的生存能力有些捉急,如果跑位不慎的话,很容易&仆街&。
在实战时,韩信的作用就是突进,最好埋伏在草丛里面,等待好恰当时机,专门针对血少的对手来一次背水一战,然后在发起无情冲锋或者国士无双,一下子将对手给秒杀。如果你没有一下子秒掉对手的话,那就得三十六计跑为上计,因为毕竟生存能力不是你的强项,你懂的!
韩信技能加点推荐及操作技巧
因此,小编己对韩信的技能加点推荐如下:首先出门选择&丛林猎手&,可以对野怪伤害提高20%,击杀野怪获得能力加成,赶紧升级将&国士无双&技能给解锁出来,接着就是&战场急救&,当生命低于30%时回复20%最大生命值,CD90秒,增加其生命的续航能力,尽量避免一下子被对手给秒杀了,然后就是&奥术专注&减少技能20%的冷却时间,让他可以有机会多释放技能,给以对手致命一击,最后当然就是&炼狱重生&了,死亡后2秒原地复活,拥有20%的最大生命值,并重置所有技能的冷却时间,关键时刻可以出其不意,收割人头或直接翻盘。
本站为防止低俗内容出现,用户发表的评论需经过审核,谢谢 !
查看更多 ↓
新年大礼包剩余:0%
新年大礼包剩余:0%
新年大礼包剩余:0%
新年大礼包剩余:0%
新年大礼包剩余:0%帖子主题:[原创]韩信为何始终不敢反刘邦的真正原因
共&22878&个阅读者&
军号:4339649 工分:121192
/ 排名:972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原创]韩信为何始终不敢反刘邦的真正原因
文章提交者:freegrass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韩信,楚汉相争时的一把利器,曾经有那么一个时期可以这么说,他若倒汉则汉兴,他若倒楚则汉亡,所以他可以逼刘邦封他为齐王,天下大定后刘邦也不得不封他为楚王,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有谋,又有军队的人为啥被刘邦家族玩死也没有反抗刘邦的想法,首先我们从韩信这个人来分析一下,年青时候韩信被人讥笑为胆小鬼,并要求韩信从其胯下钻过,韩信忍了,他受了胯下之辱,因为,他知道不钻的后果,他可以干掉对面那个张狂的小子,但是他也会累被政府干掉,杀人者死啊,这说明什么,韩信很理性,也很有韧性,韩信这个人在秦末大乱的时候,投靠过项梁项羽,都未曾受重用,最后有跟着刘邦来到汉中,开始也不受重用,甚至差点掉了脑袋,最后来了出萧何月下追韩信,才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期间他率领汉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为刘邦搞定了关中根据地,又独自带领军队征战山东让项羽刮目相看,成为了楚汉相斥阶段的那根稻草,项羽给他分土裂疆的承诺,手下也有人劝其自立,可韩信没有反刘,他只是要求刘邦让他代理齐国的政务,假齐王,刘邦知道他已经控制不了这个风筝,索性给了他个齐王,只要能打败项羽啥都好说,最后韩信指挥汉军完成了对楚军的十面埋伏,也切断了自己犯汉的最好机会,霸王别姬后,刘邦不得已封了好几个异姓王,韩信也被从他的老根据地齐地调到两湖地区做了楚王,值得注意的是刘邦把自己身边的亲信没有一个封王的,也就是说那些个异姓王肯定会消失,很明显的暗示,天下初定,韩信可以反刘的第二个良机韩信还是没有珍惜,历史又给了他次机会,当刘邦决定除掉韩信,并且去云梦泽游玩的时候,也就是韩信的地盘,这时候韩信完全有机会干掉刘邦,可是韩信还是被刘邦在自己的地盘捉住,只剩下那句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下面我分析下韩信为什么三三次机会都没反刘,一,韩信这个人比较感恩,就是那个让他受了胯下之辱的小子最后也被他封了个军尉,在刘邦以前韩信总是被人鄙视,是刘邦给了他创立旷世奇功的机会,他只想做刘邦的小弟,最高要求也就是个假齐王,虽然打折当了个楚王也很乐意,殊不知刘邦对他是最没感情的,因为相比萧何曹参樊哙这些知根知底的,刘邦和他待的时间最短,而且自己又独立带兵那么久,肯定有不少亲信死党吧,能力太强。留下终是个祸患,可惜韩信韩信直到刘邦游云梦的时候还没看透,二,刘邦跟项羽,韩信更喜欢刘邦,个人感情不提,项羽那个作风,打了再大的帐也不愿意赏你,又是个贵族从心眼里跳不起韩信这些大老粗,楚汉相争的时候你就算把项羽搞定了,也没自己的好日子过,另外第一次时,韩信要单干的话,首先自己的将领中还有刘邦的军队,脱离刘邦首先是不义,别人肯定说他是忘恩负义,其次,项羽肯定得先把自己背后的韩信搞定才会和刘邦对峙,说实话,楚汉相争时,韩信单干的胜率很低,三,第二三次吧,反刘又没有理由,古人讲究个师出有名。刘邦一手培养的韩信要没理由的和刘邦对干,那就是叛徒嘛,韩信被人又很重视面子,当然这次要搞的话胜率还是很高吗,毕竟刘邦的将领能干的过韩信的还真没有,韩信将兵又有一套,只要他不挂和刘邦对峙十几年的应该没大问题,可是说到底还是面子害死人,四,最后一次也是最好的一次机会,也就是刘邦游云梦的时候,韩信完全可以用重兵把刘邦和那些朝中重臣们搞掉,然后会是北上,争夺中原,可韩信还是太天真,太念恩,太善良,最后被刘邦和他的狗头军师萧何彻底玩死了总结一句人有时候不能太要面子了,你想给人当小弟还得看看别人敢不敢收你呢是吧?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转载请注明出自铁血tiexue.net, 本贴地址: http://bbs.tiexue.net/post_.html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原创]韩信为何始终不敢反刘邦的真正原因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37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reegrass
在第18楼的发言:切,想干活了,就把他们换成自己人啊,&以下是引用zyzno1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omback
在第16楼的发言:......
现实情况是,除了太祖设立了政委及支部建在连上,导致大规模的叛乱从未发生外。其它各朝代一般都是兵只认将的,调动军队没有“虎符”之类的,一般是调动不了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呐。
问题是韩信手下的将(直接统兵)都是刘邦的嫡系,赵匡胤能兵变成功是因为他在禁军中强大的班底。
你自己也得有票人啊!你当随便弄个阿猫阿狗就能用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39649 工分:121192
/ 排名:9720
左箭头-小图标
切,想干活了,就把他们换成自己人啊,&以下是引用zyzno1
在第1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omback
在第16楼的发言:......
现实情况是,除了太祖设立了政委及支部建在连上,导致大规模的叛乱从未发生外。其它各朝代一般都是兵只认将的,调动军队没有“虎符”之类的,一般是调动不了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呐。
问题是韩信手下的将(直接统兵)都是刘邦的嫡系,赵匡胤能兵变成功是因为他在禁军中强大的班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37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omback
在第1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yzno1
在第1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omback
在第13楼的发言:......
你这是想当然了,一个经常打胜仗的将军,必然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兄弟。刘邦能取走,是因为刘邦是主上。但如果韩要发了话,刘是什么样的下场也难说得很。
当年年羹尧你该知道吧?皇帝犒赏三军,下令卸甲,兵士居然无一听令,还得年羹尧下令才行。
阁下对辫子戏倒是很了解!不过那个是戏说,不是现实情况。
现实情况是,除了太祖设立了政委及支部建在连上,导致大规模的叛乱从未发生外。其它各朝代一般都是兵只认将的,调动军队没有“虎符”之类的,一般是调动不了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呐。问题是韩信手下的将(直接统兵)都是刘邦的嫡系,赵匡胤能兵变成功是因为他在禁军中强大的班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949 工分:84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yzno1
在第14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comback
在第13楼的发言:......
你这是想当然了,一个经常打胜仗的将军,必然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兄弟。刘邦能取走,是因为刘邦是主上。但如果韩要发了话,刘是什么样的下场也难说得很。
当年年羹尧你该知道吧?皇帝犒赏三军,下令卸甲,兵士居然无一听令,还得年羹尧下令才行。
阁下对辫子戏倒是很了解!不过那个是戏说,不是现实情况。
现实情况是,除了太祖设立了政委及支部建在连上,导致大规模的叛乱从未发生外。其它各朝代一般都是兵只认将的,调动军队没有“虎符”之类的,一般是调动不了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9336 工分:4864
左箭头-小图标
我觉得韩信始终缺乏独立开创一个局面的自信与才能,否则他早就独立出去了,不会依靠项羽和刘邦。等到后来他有了地盘,有了实力的时候,他的想法就多起来了,既想自己称王,和刘邦项羽鼎足而三,又缺乏这种自信,直到最后悔不当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37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comback
在第1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zyzno1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eng1980
在第4楼的发言:刘邦可以单骑入韩信大营取走兵印,韩信居然都不知道。不管他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只说明一点,韩信要是真有异心,刘邦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取走的就不是兵印了。除了用兵,双方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不是一个层面的对手,韩信可能从那时就绝了反刘邦的念了。
刘邦为啥只带着夏侯婴单车进入韩信军中就取走了大印,是因为韩信中军的将校都是原来汉军的将校,有认识汉王的正要去传报,被汉王挥手制止了。然后,汉王直入中军取走了大印。同理,韩信真要造反,立刻就会被汉家军将们当场砍死。
你这是想当然了,一个经常打胜仗的将军,必然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兄弟。刘邦能取走,是因为刘邦是主上。但如果韩要发了话,刘是什么样的下场也难说得很。
当年年羹尧你该知道吧?皇帝犒赏三军,下令卸甲,兵士居然无一听令,还得年羹尧下令才行。阁下对辫子戏倒是很了解!不过那个是戏说,不是现实情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5949 工分:84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zyzno1
在第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deng1980
在第4楼的发言:刘邦可以单骑入韩信大营取走兵印,韩信居然都不知道。不管他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只说明一点,韩信要是真有异心,刘邦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取走的就不是兵印了。除了用兵,双方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不是一个层面的对手,韩信可能从那时就绝了反刘邦的念了。
刘邦为啥只带着夏侯婴单车进入韩信军中就取走了大印,是因为韩信中军的将校都是原来汉军的将校,有认识汉王的正要去传报,被汉王挥手制止了。然后,汉王直入中军取走了大印。同理,韩信真要造反,立刻就会被汉家军将们当场砍死。你这是想当然了,一个经常打胜仗的将军,必然有一帮忠心耿耿的兄弟。刘邦能取走,是因为刘邦是主上。但如果韩要发了话,刘是什么样的下场也难说得很。当年年羹尧你该知道吧?皇帝犒赏三军,下令卸甲,兵士居然无一听令,还得年羹尧下令才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051834 工分:10993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最大原因还是因为,韩信的出身限制了他的发展。虽然刘邦出身也不高,但刘邦有朋友有妻家,而韩信有什么???韩信性格也决定了他所有思维吧,韩信应该是一个审时度势、聪明智慧的人,不然不会有什么“胯下之辱”,那么在他没有确实信心和实力的情况下,基本是不可能做出冒险之事的吧。简单来说,韩信如果反汉,肯定不能帮谁灭谁,最多也就三足鼎立。但其势力和实力如何发展呢??靠什么继续维持这种三足鼎立局面??而韩信强项是指挥作战,治理国家或者地方,是不是就能如他指挥部队一样呢??其势力内部组成集团支持他吗等等??韩信的结局虽然是杯具,但却能留名青史,如果反叛,会是什么??这种沽名之心之想,或者说当时一种风气,也是韩信不想反汉的原因之一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0983 工分:24740
左箭头-小图标
战争并非只靠将军,一场两场战争,将军的因素很大,但全盘胜利,是综合性的,是牵扯到政治\治国理念\后勤保障\经济生产等等决定的.先不说韩信,就手项羽,后勤保障等,比不过汉.汉有萧何坐镇后方,组织粮草和兵源,刘邦一次次失败,都能迅速站起来,功不可没.韩信打仗有一套,但其它方面就差了.他是个天生的将军,却不是一个可以治国的政治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2553 工分:276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freegrass
在第8楼的发言:韩信是楚王好不好啊英布被封为淮南王起兵造反都打的刘邦丢盔弃甲的,何况韩信呢&以下是引用南湖遛狗
在第7楼的发言:平定天下后 韩信根本就没有兵权
住在首都就是闲人一个
怎么反?
战功再大都没啥用。那个时候早就被刘邦猜忌,放在长安,手中没用兵权,闲散人员一个,只要执政的人愿意,一纸命令加两个士兵就能把韩信抓了,拿什么造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99078 头衔:左军师中郎将 工分:127652
/ 排名:915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梓凌
在第2楼的发言:韩信是韩国贵族之后,有理想的额落拓贵族一般都重信义,不会太计较个人的得失。是以韩信是有傲气,也有善心,将中君子,义不当反。韩信是楚国的韩国的哪个叫 韩王信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4339649 工分:121192
/ 排名:9720
左箭头-小图标
韩信是楚王好不好啊英布被封为淮南王起兵造反都打的刘邦丢盔弃甲的,何况韩信呢&以下是引用南湖遛狗
在第7楼的发言:平定天下后 韩信根本就没有兵权
住在首都就是闲人一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2553 工分:2760
左箭头-小图标
平定天下后 韩信根本就没有兵权
住在首都就是闲人一个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372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deng1980
在第4楼的发言:刘邦可以单骑入韩信大营取走兵印,韩信居然都不知道。不管他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只说明一点,韩信要是真有异心,刘邦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取走的就不是兵印了。除了用兵,双方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不是一个层面的对手,韩信可能从那时就绝了反刘邦的念了。刘邦为啥只带着夏侯婴单车进入韩信军中就取走了大印,是因为韩信中军的将校都是原来汉军的将校,有认识汉王的正要去传报,被汉王挥手制止了。然后,汉王直入中军取走了大印。同理,韩信真要造反,立刻就会被汉家军将们当场砍死。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372
左箭头-小图标
韩信一个胯夫,几乎毫无自己的班底,凭啥造反啊!全军都知道他就这个胯夫能有今天都是汉王给的,他的军队中重要将领都是原来汉军的将领,他如果要造反,早上造反,还没到吃午饭时,脑袋就被砍下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566762 工分:176540
/ 排名:5981
左箭头-小图标
刘邦可以单骑入韩信大营取走兵印,韩信居然都不知道。不管他真不知道还是装不知道,只说明一点,韩信要是真有异心,刘邦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取走的就不是兵印了。除了用兵,双方在其他各个方面都不是一个层面的对手,韩信可能从那时就绝了反刘邦的念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17791 工分:857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分析停留在我初中的水平。哈哈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271116 头衔:不动尊菩萨座下弟子 工分:61721
左箭头-小图标
韩信是韩国贵族之后,有理想的额落拓贵族一般都重信义,不会太计较个人的得失。是以韩信是有傲气,也有善心,将中君子,义不当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9条记录]&分页:
&对[原创]韩信为何始终不敢反刘邦的真正原因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面的男神看过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