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倩女幽魂2春草开船魂是什么

词话诗词选读·春色年年 - 男神们的声音吼醉人的说 - 主播电台 - 网易云音乐
词话诗词选读·春色年年
男神们的声音吼醉人的说 第27期
播放:37次
介绍: 【春色年年】 朗读者:凤三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阙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南乡子》 冯延巳 朗读者:阿册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介绍: 【春色年年】 朗读者:凤三
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阙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
《南乡子》 冯延巳 朗读者:阿册
细雨湿流光,芳草年年与恨长。烟锁凤楼无限事,茫茫,鸾镜鸳衾两断肠。
魂梦任悠扬,睡起杨花满绣床。薄幸不来门半掩,斜阳,负你残春泪几行。
《少年游》 欧阳修 朗读者:Amuro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网易云音乐多端下载
同步歌单,随时畅听320k好音乐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C)
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_百度百科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是北宋文人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离别相思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咏的意境取胜。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作品原文
栏干十二独凭春②,晴碧③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④上,江淹浦⑤畔,吟魄与离魂⑥。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⑦。[1]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注释译文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词句注释
①少年游:词牌名,始见于晏同叔《珠玉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词谱》卷八调见《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
②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
③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④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
⑤江淹浦:指别离之地。指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
⑥吟魄:指诗情、诗思。离魂:指离别的思绪。
⑦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2]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白话译文
春天的日子,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这是一个晴日,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是盛春的二月三月间,远行之人啊,你去也,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家池塘边,江淹浦的岸边,独自吟诗颂苦。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创作背景
北宋时期,词人欧阳修为了歌咏春草同时又兼涉离愁,故写下了这首词。[3]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作品鉴赏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文学赏析
词从凭栏写入。“春”字点出季节,“独”字说明孤身一人。当春独立,人之了无意绪可知。“栏干十二”,着一“凭”字,表示凭遍了十二栏干。李清照《点绛唇》:“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辛弃疾《水龙吟》:“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倚遍”、“拍遍”,都是一种动作性的描绘。这里说栏干十二,一一凭遍,说明词中人物凭眺之久长、心情之焦切。这一句不只点出了时、地、人,还写了人物的处境、动作和情态。
“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栏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杜牧《江上偶见绝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
写景如画,亦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晴碧”句是“点”, “ 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 “二月三月”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长”的时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
“行色苦愁人”句将人、景绾合,结出不胜离别之苦的词旨,并开启了下片的抒情。“行色”总括 “ 晴碧”三句,即指芳草连天之景这一远行的象征。这种景象在伤离的愁人眼中看出,倍赠苦痛,因为引起了对远人的思念。
下片先用典来咏物抒情。“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时序更迭、阳春初临而发,故曰“吟魄”。 “江淹浦畔”,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因为赋中又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所以欧词中出现“江淹浦”与“离魂”字面。
接着“那堪”一句用景色的变换,将此种不堪离愁之苦的感情再翻进一层。“疏雨滴黄昏”,则是黄昏时分的雨中之景。至此,确知词之主人公是思妇无疑。她于当春之际,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她总是别情依依,离梦缠绕。宋词之由婉约到豪放,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欧公乃是这一过程中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这一点,在此词中有集中体现。从艺术上看,此词境界辽远阔大,语言质朴清新,与一般描写离别相思之苦的婉约词已有所区别。[4]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名家点评
近代著名学者《人间词话》:“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5]
南宋笔记文作家《能改斋漫录》:“虽置渚唐人温、李集中,殆与之勺一矣。”[6]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时,对青苗法有所批评。谥文忠。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7]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491页
欧阳修著,中华文学百家经典 欧阳修集,时代文艺出版社,,第346-347页
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欧阳修诗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3,第99页
李文禄 宋绪连主编 余冠英 杨仁恺 张震泽 刘万泉顾问,古代爱情诗词鉴赏辞典,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07月第1版,第647页
马文作编,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09,第180-181页
陈晓芬,欧阳修作品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05月第1版,第58页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6页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_百度百科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
《·阑干十二独凭春》是宋代文学家创作的一首咏春草词。此词借咏春草而赋别,抒写离别相思之情。上片写主人公凭栏远眺的感受,引出离别相思之苦;下片用一系列有关春草、离别的典故,使离愁别绪进一步深化。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的意境取胜。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作品原文
阑干十二独凭春⑵,晴碧远连云⑶,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⑷,江淹浦畔⑸,吟魄与离魂⑹,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⑺。[1]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注释译文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词句注释
⑴少年游:。始见于晏同叔《》,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
⑵阑(lán)干十二:曲折回环的栏杆。阑,同“栏”。独凭春:春天时独自倚栏远眺。
⑶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⑷谢家池:南朝宋文学家的池塘。谢灵运《》:“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为后人赞叹欣赏之名句。
⑸江淹浦:指别离之地。南朝梁文学家《》中有句云:“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后以南浦指代送别之处。
⑹吟魄:指诗情、诗思。离魂:指离别的思绪。
⑺王孙:王之孙,引申为贵游子弟。西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亦可泛指。[1]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白话译文
高楼上独自凭栏远眺,倚遍了一个个栏杆。晴光照映下,碧绿的芳草绵延,与天边的云彩相连。放眼远处,辽阔无际,千里万里,时令正值二三月间,远行之人行色匆匆,令我愁苦无穷。
谢灵运远离家乡而吟咏池塘,江淹也因离家远游而伤心南浦,他们抒发的是春的感悟和离别之情。怎能承受哟,黄昏时节,又飘落几点疏疏的雨滴,更何况,此时此地又想起了远行之人。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的创作背景,《》卷十七记其本事云:“梅圣俞在欧阳公座,有以《草词》‘金谷年年,乱生青草谁为主’为美者,圣俞因别为《苏幕遮》一阕云:‘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欧公击节赏之,又自为一词云:‘阑干十二独凭春……’盖《少年游令》也。”[1]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作品鉴赏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整体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离愁常用芳草来比兴,芳草萋萋往往象征着离恨悠悠。因为一则春草的滋生,标志着季节的更迭,而美好的春色,又总能逗引起闺妇思远、游子怀乡等盼望团聚的思想感情。二则芳草荣茂,伸展天外,最能表达出离愁无穷无尽的情思。欧阳修的这首词正是为了格咏春草同时又兼涉离愁的。
词的起首从凭阑写入。“春”字点出季节,“独”字说明孤身一人。当春独立,人之了无意绪可知。“阑干十二”,著一“凭”字,表示凭遍了十二阑干。《》:“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倚遍”“拍遍”,都是一种动作性的描绘。这里说阑干十二,一一凭遍,说明词中人物凭眺之久长、心情之焦切。这一句不只点出了时、地、人,还写了人物的处境、动作和情态。
“晴碧远连云”承上句凭阑所见,以“晴碧”着色,正面咏草。江淹《别赋》云:“春草碧色”。晴则色明。“远连云”,是说芳草延伸,至目尽处与天相接。《》:“草色连云人去住。”可见此景确实关乎别情。
写景如画,亦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之。“晴碧”句是“点”, “ 千里”两句为“染”。“千里万里”承“远连云”,从广阔的空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 “二月三月”应首句一个“春”字,从“草长”的时间上加以渲染,极言春草滋生之盛。
“行色苦愁人”句将人、景绾合,结出不胜离别之苦的词旨,并开启了下片的抒情。“行色”总括 “晴碧”三句,即指芳草连天之景这一远行的象征。这种景象在伤离的愁人眼中看出,倍增苦痛,因为引起了对远人的思念。
下片伊始,作者连用两个有关春草的典故来咏物抒情。“谢家池上”,指谢灵运《登池上楼》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时序更迭、阳春初临而发,故曰“吟魄”。 “江淹浦畔”,指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其中直接写到春草的有“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因为赋中又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所以欧词中出现“江淹浦”与“离魂”字面。
接着“那堪”一句用景色的变换,将此种不堪离愁之苦的感情再翻进一层。“疏雨滴黄昏”,则是黄昏时分的雨中之景。结拍“更特地忆王孙”,“更”与“那堪”呼应,由景入情,文意连贯而下。至此,确知词之主人公是思妇无疑。她于当春之际,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她总是别情依依,离梦缠绕。
宋词之由婉约到豪放,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欧公乃是这一过程中一位承先启后的人物。这一点,在此词中有集中体现。从艺术上看,此词境界辽远阔大,语言质朴清新,与一般描写离别相思之苦的婉约词已有所区别。[3]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名家点评
清代《历代词话》卷四引吴虎臣曰:“阑干十二独凭春……”此欧阳公《少年游》咏草词也。不惟君复、圣俞二词不及,求诸唐人温、李集中,殆与之为一矣。
清代《词洁辑评》卷二:拙处已是工处,与“金谷年年”一调又别。“千里万里,二月三月”,此数字甚不易下。
清代许昂霄《词综偶评》:清劲。
清代《·大雅集》卷二:将“忆王孙”三字插在“疏雨”“黄昏”之后,笔力既横,意味亦长,故应胜君复、圣俞作。
近代《》: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调,不知先有正中“细雨湿流光”五字,皆能摄春草之魂者也。[1]
少年游·阑干十二独凭春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历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政治上曾支持过等的革新主张,文学上主张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曾与合修《》,并独撰《》。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对宋代金石学颇有影响。有《欧阳文忠集》。[5]
叶嘉莹 邱少华.欧阳修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1:357-359
陈晓芬.欧阳修作品赏析.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7:58
朱德才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491-492
马文作.唐诗宋词元曲鉴赏.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180-181
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2468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②王孙:代指出门远游的人。
(1)这两首宋词被王国维称为“咏春草绝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4分)
(2)这两首宋词运用了不少相同的艺术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O.(1)这两首词都借吟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但林词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的慨叹。(4分,异同各2分)
(2)可从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用典、比喻、渲染等方面作答。(3分,指出手法1分,简要分析2分)
答案示例1: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欧词借春草的“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
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和滋生之盛,从而引发离愁别绪;林词借“乱生春色”、“萋萋无数”,再现春草遍地茫茫无涯的情景,引发伤春之情及绵绵离愁。
答案示例2: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欧词连用谢灵运和江淹之典,由眼前的无边草色勾引起无限离恨;林词引用石崇之典,引发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炯的慨叹。少年游阅读答案《少年游》《点绛唇》比较阅读答案_高中语文阅读_作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少年游》《点绛唇》比较阅读答案
&&&热&&&&&★★★
《少年游》《点绛唇》比较阅读答案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更新时间: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7分)
阑干十二独凭春,睛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金谷①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注]①金谷:即金谷园,指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的一座奢华别墅。②王孙:代指出门远游的人。
(1)这两首宋词被王国维称为“咏春草绝调。”它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 (4分)
& 答:&&&&&&&&&&&&&&&&&&&&&&&&&&&&&&&&&&&&&&&&&&&&&&&&&&&&&&&&&&&&&&&&&&&&&&&&&&&&&&&&&&&&&&&&&
(2)这两首宋词运用了不少相同的艺术手法,请指出一种并简要分析。(3分)
& 答:&&&&&&&&&&&&&&&&&&&&&&&&&&&&&&&&&&&&&&&&&&&&&&&&&&&&&&&&&&&&&&&&&&&&&&&&&&&&&&&&&&&&&&&&&
参考答案:
1O.(1)这两首词都借吟春草抒发离愁别绪,但林词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烟的慨叹。(4分,异同各2分)
&(2)可从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用典、比喻、渲染等方面作答。(3分,指出手法1分,简要分析2分)
答案示例1:都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欧词借春草的“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 极言春草的绵延无垠和滋生之盛,从而引发离愁别绪;林词借“乱生春色”、“萋萋无数”,再现春草遍地茫茫无涯的情景,引发伤春之情及绵绵离愁。
答案示例2: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欧词连用谢灵运和江淹之典,由眼前的无边草色勾引起无限离恨;林词引用石崇之典,引发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云炯的慨叹
《少年游》《点绛唇》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阅读: 下一篇阅读:
【字体: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倩女幽魂2春草开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