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谢年怎么说呢呢,这个游戏大半都是来玩卡牌游戏的

您当前位置:
& 游戏资讯& 正文
游戏测评:卡牌驱动游戏《汉尼拔》
09:15:01 来自:
【编者按】
前两天我们带来了BGG年度二人游戏《华盛顿战争》(Washington&s War)的基本游戏测评,这是一款沿用卡牌驱动(card-driven games,由卡牌来引导战斗或激发游戏事件的机制,以下简称&CDGs&)机制的游戏,今天小编带来一篇另一款同类机制的经典测评,不是《我们的人民》(We the People),而是Board game rank战棋类前五名的《汉尼拔:罗马Vs迦太基》,关于这款游戏的开箱,可以参见热心玩家fslocalking的开箱(),以下文章翻译自BGG资深玩家Matt Thrower的文章():
像大多数玩家一样,我是从《》(Twilight Struggle)开始喜欢上卡牌驱动这种机制的,我非常喜欢这种玩法,以至于在之后我不断地学习和尝试其他CDGs游戏。我尝试的第一款游戏是《光荣之路》(Paths of Glory),那简直是一场灾难,过多的规则和选项让我无从下手,换来的只是对手的无奈和无聊,后来我又玩了《美国总统大选》(1960: The Making of the President),尽管这款游戏还不错,但也不是至上之选,我想找一款更为灵活的卡牌驱动游戏,经过一遍遍筛选,我的列表精简到了这两款游戏&&《我们的人民》(We the People)和《汉尼拔:罗马Vs迦太基》(Hannibal),终于结束我的寻&梦&之旅。
《汉尼拔》的背景设定在罗马和迦太基第二次布匿战争时期,这场战争中最著名是迦太基将军汉尼拔和他的象军翻越阿尔卑斯山和罗马军队大战。用&战棋&形容这款游戏或许有点牵强,因为从游戏质量上来讲,很多人觉得与其说这款游戏是一款模拟战争游戏,不如说是一款区域控制游戏。尽管我的古代历史学的不好,但我确实知道,在布匿战争中,汉尼拔的军队花了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南部行军,而这并没有在这款游戏里表现出来,或者说,至少到游戏结尾之前还没有表达出来,所以,如果要反映历史的话,这款游戏没有做到。而对于《汉尼拔》有没有给玩家带来指挥家应有的挑战和决策体验,我想应该是因人而异的。
和其他战棋类游戏相同,除去一系列纷杂和数目异常可观的详细说明,《汉尼拔》有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核心规则。因为我玩过的战棋不多,我觉得从规则上看,《汉尼拔》(常常被认为是一款相对简单的战棋)只能称为除去那些修饰和分段勉强可以看懂的。换种简单的说法,如果用我是否愿意教授其他人来玩来衡量一款游戏的复杂性的话,我会递给新手们一本规则,让他们先自己学,然后再纠正他们的玩法,而如果有其他游戏让我有这样的感觉,我想我大概不会玩第二遍。另一个客观事实,我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玩家学的这款游戏,可是即便是他在教我的过程中也犯了一些小错,而如果连正规的玩家都难以完全掌握游戏规则的话,那一般玩家就不用提了。
接下来,我会尽量描述一下以上我提到的核心规则,帮助你了解它。
这款游戏总共分为9个回合,每个回合代表历史上的一年。游戏版图上绘制着地中海以及沿岸的土地,在其上有圆形和线条来表示玩家军队行进的路线。每片区域可以由一名玩家控制,或是称为为占领区域。这些区域连接形成18个省,每个省大概有五片区域组正,占领区域数最多的玩家获得一个省的控制权。省份的控制权将决定游戏胜利,当游戏结束时,控制数目最多和迦太基连接的玩家获胜。版图上有些区域还绘制着城市和好战部落。玩家不可以占领这些区域,只能包围,在进阶阶段,玩家可以凭借他的包围实力获得额外的军队。
每名玩家拥有若干的将领,可以指挥自己的军队在版图上行进,翻越山岭,横渡大海。指挥官分为两种,一种是战术性的,级别有1-3三等,还有一种是战斗性的,分为1-4四等,其中大部分都拥有一项特殊技能。迦太基一方的玩家从起始就可以使用高级的将领,而罗马的一方只能随机的取得将领(其中有一些能力颇弱),但是在之后罗马也可以使用能力相当的将领。军队由许多战争单元组成。
每一回合,每名玩家重复执行行动(罗马一方可以获得更多,因为领地比迦太基更为复杂),每张手牌可以触发罗马或迦太基一方的一个事件,行动也分为1-3三个等级。玩家每回合分别出牌,决定是否使用行动的登记,如果卡牌上的事件是玩家一方的,或是双方都适用的,可以用来做三件事情:第一件是将控制标记放在空省的地区上,形成1对1的局势,或者玩家可以在敌方的领土上放置自己的军队。第二件是移动战术等级低于或者等同于行动等级的军队,总共可以移动四格(如果行动等级为3可以跨越大海)。罗马一方拥有海军的优势,所以迦太基一方不能在海域任意行动,只能通过带转轮的桌子移动,可以预见将全部被罗马击败。最后,如果等级是3,玩家可以为他的将领增加一队军队。
如果玩家移动了他的将领和军队到敌方领地,不免要引发一场战争,在战争之前,可以有各种演习,防御玩家也许要尝试撤退或者阻止对方的入侵,而攻击方也需要尝试去追赶逃散的敌军。战争的胜利由投掷骰子和将领的等级决定。如果战斗开始,玩家计算自己的得分(将领等级+军队数量+同盟奖励,同盟奖励是战斗所在的省中由玩家控制的其他区域数目),得分将转换成玩家可以拿到的战斗手牌数,战斗手牌可以激发各种行动&&侧翼攻击、正面攻击或者包围等等。攻击一方玩家要选择并出牌,防御方配合出牌,而后防御方投掷骰子对抗他的将领等级,如果成功,防御方将变为攻击方出牌。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知道防御方无法出牌,或者攻击方无牌可出。根据战斗的长度,两方都会损耗兵力,失败的一方还要撤退,损失更大,因为他不得不移调自己控制标记,数目为损失兵力一半。
游戏设置 优点
首先你要注意的是《汉尼拔》是一款不对称的游戏,越厉害的一方获得的好处越多。在游戏开始时,迦太基的实力非常强大,凭借汉尼拔和哈斯德鲁巴这两位迦太基军事天才的实力,罗马的军力无法抵御,而从长远的眼光来看,罗马的军力无论在数量和实力方面都渐渐强大,尤其是强大的海上军事实力,不可小视。一旦他们拥有了厉害的将领,他们就会把迦太基逼入绝境,所以游戏实际上是倾向于罗马一方的。这一方面我没有觉得困惑,因为我觉得这类游戏多少要基于历史,而且当时罗马确实赢得了布匿战争,不管怎么说它的卡牌驱动机制做的很好,在《汉尼拔》中获得的一半乐趣都在于如何发挥手牌的优势。游戏的玩法很多,但是对于觉得罗马一方优势很大的玩家来说,这些都是没用的。
第二件要记住的是,在游戏初期,玩家要面对许多艰难的选择。对于初学者来说,它采用的是惯用的CDG机制&&玩家要选择是否出牌激活事件或者行动,这是游戏中的第一个CDG设计,但是,对于一款出牌时机非常关键的游戏来说,玩家要决定许多行动的优先级别。玩家可以快速的占领区域,防止对手放下他们的政治控制标记,但是有时候,这么做也会提供给对手机会,他们有机会转换军队,如此一来,你反而浪费了行动的机会。可能你还想发起战斗,但是,在开局,双方都没有足够的兵力进攻或者防御,所以到底你该如何派兵部署?如果你是迦太基一方,你会选择冒着危险过海去安插部队还是按部就班的发展陆路,获得不多的优势?如果你是罗马一方,你会兵分几路,以确保能使用最好的将领,还是将将领集中到一起,以便当遇到迦太基一方的攻击时,用不多的兵力抵抗?在游戏中,玩家要面对许多的抉择和思考,有时候,这些选择并不会立竿见影,马上见效,正如同在现实生活,环境的改变也常常会影响最好的选择。
《汉尼拔》游戏中要求的突破思维也很好的对游戏决策难度进行了补充,例如,获得突然分数的特殊条件,在游戏中,玩家往往集中精力注意游戏的发展,但是,一回过头来,可能会发现他们自身的处境刚好满足获得胜利分数的条件,从而获得一些巧妙的得分。这样的情况很少遇到,但是,一旦获得这种分数,就会把对手逼入绝境。另外,多数事件也能带给玩家新的思考,例如&参议院驳回地方总督&卡,可以替换当前的罗马将领,这张卡双方都可以使用,根据将领卡的战术和战斗等级不同,可以有多种有趣的组合。这种创新的游戏元素大大提高CDGs机制中对军队的使用,这一点它超过了《》和《》。因为玩家可以根据游戏卡牌来更换或者移动自己的军队。所以,在创新思维和艰难决策之间,玩家要进行相对复杂的游戏分析,但是,有些时候精巧的布局还是抵不过命运,这个之后我们会谈到。
在我玩过的一小部分游戏中,《汉尼拔》中最出挑的一个方面在于,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实际的布局选择来迷惑对方而不单单通过言语哄骗。这在我最近的一局游戏中很好的表现出来:在游戏中,我的对手(迦太基一方)在非洲部署了一队兵马,让我备受威胁,觉得迦太基将从此处发起进攻,而正当我大批量在此处汇聚兵力的时候,他却在西班牙进行了一系列行动,摧毁了我的政治势力,最后赢得了胜利。换一种说法,对方成功地通过布阵掉转了我的注意力。还有一个更小的例子,在牌堆中,有一张常见的卡牌&&&外交卡&,使用这张卡,玩家可以接管对方的领土,我的对手连连在棋盘上放下他的控制标记让我误以为他有这张卡,所以我放慢了速度,没有用一支军队截断他的进攻,使得他有时间来巩固自己的兵力。类似以上这种迂回的玩法贯穿整局游戏,除了实际的战事策略,玩家只需通过部署军队,放长线摆出一副扑克脸,把事件卡和行动卡放在背后,让对方陷入恐慌,去猜测你所拥有的卡牌。在战斗中,这样的计策尤为重要,充满信心的部署,让对方不得不迫于你的&压力&改变策略。如果在这中间加上了言语技巧和博弈心理,那更是锦上添花。
《汉尼拔》中还有一个特别出类拔萃的地方就是,游戏的紧张气氛,在我的那局里,我几乎是全程心跳如鼓,手心冒汗。面对多重的选项,等待迂回的战事中揭晓你的举动是对是错,这是紧张的;面对虚张声势的布局,等待重重迷雾被掀开,你是否被对方迷惑,抑或对方是否被你欺骗?这也是紧张的;而面对在回合后段具有摧毁力的事件,无论是你是否能够抵挡住对方的爆发,还是等待打出杀手牌的那一瞬间,这也是令人忐忑的;还有CDGs机制下,玩家从游戏初始获得卡牌的那一刻起就要排兵布局,这一计划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还是会受到对方的狙击?这都是紧张的。要知道,我和另一位朋友通过间断的邮件玩过一盘,我连续好几天都休息不好,因为一直在想战事的发展!
在战斗系统中,这种紧张感被推向了高潮。规则上没有提到关于战斗系统的是,这种系统可能会出现乾坤大挪移,这是一般的棋板战斗游戏和骰子战斗游戏所没有的。理论上来说,当弱小的一方获得多张战斗卡,当强大的一方却没有时,战事便会扭转乾坤。当然,这是一种极端的现象,但我也遇到过一次。举一个不是那么极端的例子,每一方都拥有几张战斗卡的情况下,在白热化的局势下,不论你的军力有多强大,由于你的战斗卡有限,骰子的分数成为决定胜利的关键因素。这样每当开始战斗的时候,就会有种不可名状的兴奋感,和历史上一样,以弱制强也不是难事,这在其他战棋中是几乎没有遇到过的,这样一来,战斗系统也因为符合历史获得了加分。但是,这种系统设置也不是完美的,这在下一节我们会解释。
游戏设置 不足
上文中,我们谈到了战斗卡牌系统,那我们就从这开始讲好了。这个系统的优点在于即便是较弱一方的军队也可以获得战斗胜利,但是,在《汉尼拔》中,这种现象发生得有点过于频繁,尤其当较弱的一方仍然可以出牌撑上一段时间的时候。还记得吗?根据这样的设置,较弱的一方只用抓住一点就可以战胜对方,而且在一款双人游戏中,你的卡牌不是被对方摸走就是留在牌堆里,在这种一比一的几率下,弱的一方反而更占优势。更糟的是,如果一张卡片就可以决定胜利,还会经常造成一名能力很一般的将领可以因为好运气而轻易反击,能力很高的将领却因运气不好输掉游戏。而后,松散的撤退环节也是这样,双方极易因此拉大差距,会损失两点以上的单元(常常是10个单元,这是一名将领兵力的极限)。总而言之,这样的战斗系统会造成许多出乎意料的结果。
其实这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游戏充满不确定性,由于运气的差异会有极为不同的表现和结果。有一些极为强大的事件卡只能由一方触发(Hanno Counsels Carthage 和Syracuse Revolts等),所以游戏中常常会有一些卡牌变成死牌,无法使用,卡牌的时效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我就看到过Hanno Counsels Carthage(可以阻止迦太基的海军进入非洲)这张卡牌帮助罗马一方获得了胜利,因为那局刚好有很多迦太基军队在非洲。Syracuse Revolts这张卡的功能是迦太基已成难以围攻,在游戏快结尾的时候也拥有决定性的效果。还有许多卡牌组合有类似的强大功能,可是你能保证有足够的运气得到它们么?迦太基的海上行动的另外一个效果,如果运气不好的话,骰子一转就可以从地图上抹去海上的十个部队。还有行动卡的等级,也会造成这样的问题,在游戏中,有不少卡牌带有可以在某地放置或者撤掉部队的效果。但是假使你没有和行动卡牌同等级的将领,你只是在浪费分数或者更糟&&根本无法使用这些卡牌。此外,还有个要强调的重点是一部分行动卡的匹配标准是等级为三的卡牌,因为这些卡牌可用于海上移动和重新执法行动。所以,你可能,例如,有许多等级为二的卡牌,还有许多行动卡,但却发现这些卡牌因为不匹配而无法使用。
现如今,我能接受游戏的随机性,因为老实说,要设计一款不含随机性的可以使人高度紧张和兴奋的游戏确实很难,但是《汉尼拔》这款游戏的随机性确实是我能够接受的极限了,尤其是当你考虑到这个事实,游戏的每个词都要花很久去思考 - 复杂的规则,挑战人的分析和相对长久的游戏时间。这也许是为了使每一局《汉尼拔》都有高度紧张而刺激游戏体验而付出的代价,但结果是,许多的时候它完全辜负了这一高度。
还有我前面已经提到过的,游戏规则的问题,对我来说,要完全理解这款游戏确实是有难度的。这当然和个人的理解能力有关,而且学会了以后游戏玩起来确实很过瘾,但是,要知道这不是一款你可以一下子完全掌握的游戏,你总是为忘记一些复杂的部分。我前前后后一共玩了六次才可以把规则运用自如,而且之后还免不了犯些小错。
还有一个小小的不足,是每次玩的过程中总会有些相似之处。这和游戏不推崇侵略行为的事实有很大关系,例如,作为攻方,每次玩家只能移动10个单元,而守方的单元却往往驻扎的比较多,在同一个国家里,盟国制度也容易倾向于兵力比较厉害的一方,这样守方也容易使用盟国制度,在非洲尤其如此。防守方的将领如果拥有过多的军队在交战之前可以轻易撤退,甚至在战斗已经开始但是没有伤亡的情况下也可以撤退。所以游戏中要不就是在意大利北部汉尼拔将军下到的阿尔卑斯山山脉附近集中交战,要不是罗马一方舍弃了意大利的部队,开始在转移控制西班牙海域。奇怪的是,虽说是这样,却没有对影响整款游戏的稳定性和创新性,而且因为将领和行动选择等复杂环节的高度要求游戏依然有很多种玩法。不管怎么说,游戏的过程多少有些相似。
以下是我玩过的这两款CDGs机制游戏的对比,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首先,不可避免的,要和《晨昏对峙》对比,这两款游戏的都是基于CDG为机制的游戏,游戏需要类似的技能和技巧,完成同样的目标,对我来说,《晨昏对峙》更不错。相比《晨昏对峙》,由于兵力的不同移动方式,《汉尼拔》中加入了许多创新的战术(《晨昏对峙》带来的是不同的事件触发),而且《汉尼拔》中的迷惑对方战术也是《晨昏对峙》难以媲及的。但是,在其他的方面,《晨昏对峙》完胜,它不仅能带来任何同类游戏所能来带的紧张刺激和有趣的体验,而且随着所需要的风险管理,玩家还可以获得额外的体验,你的行动可以消灭对手所引发的事件效力。除此以外,《》的随机性也让人备感兴奋,却鲜少让我感到自己的能力被运气所左右,相对来说,这在《汉尼拔》里倒是经常遇到的。《晨昏对峙》中很少有一些卡牌的能力可以强大到改变一场游戏的结局,游戏的平衡性不错。虽说《晨昏对峙》前半部分玩起来可能会遇到和《汉尼拔》一样的场景类似的情况,后面却往往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还有就是,《晨昏对峙》相对简单易学,虽说对于不了解卡牌的新玩家来讲,它也可能只比《汉尼拔》好记一点儿。简而言之,《晨昏对峙》仍然是我最爱的二人战棋游戏,也是唯一一款我愿意在大型聚会上玩的游戏。
另外还有一款要提到的游戏是《苏格兰之锤》(Hammer of the Scots),虽然这两款游戏的规则大有不同,我却发现《汉尼拔》的游戏体验和《苏格兰之锤》相似:两者都是以历史的战役为背景的游戏;都要求和培养了玩家的创造性思维和策略;两者有一个小小的不足,就是游戏的线路相似;在游戏中,两者都会因为掀开卡牌和旋转骰子而有兴奋和激动的体验;两款游戏中都虚张声势的元素(这一点上《汉尼拔》实现更加成功)。简单地说,对我来说,最大的不同《苏格兰之锤》的规则更易学习、消化和记忆。因此,如果你是想要一款更容易的却拥有《汉尼拔》游戏体验的作品,这可能可以成为你的。
所以我对《汉尼拔》的感受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这是一款可以带来出色游戏体验的二人战棋游戏,特别是创新、虚张声势和紧张刺激等方面的感受。但是,它也存在着很多同样难度的游戏所有的重大瓶颈,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容易感到无奈和挫败而不是享受。从相当大的程度来说,在刚开始的时候,玩家需要多次重复的玩才能掌握,它可不是那种玩过一遍两遍就算了的类型,我想这游戏最大的问题是,游戏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大的软肋,这多少有些令人遗憾,因为之后你要为这些偶然出现的精彩时刻付上大量繁琐的玩游戏的过程作为代价。
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极端的游戏,我发现很难为它打分。因为规则的复杂,游戏过程也常常反复无常,很难去衡量这款游戏的好坏。当然即便是过程相似的游戏,评分也是很难的。另外,因为我个人对二人游戏也有偏见 - 我喜欢很多人一起围着桌子玩,而且我自己也很少遇到要两个人一起玩游戏的情况。所以我最终决定给它打七分(满分十分)&&我原来也想把《汉尼拔》玩到精通阶段,但是玩过七局以后,我还是决定放弃它。
致力于为桌游爱好者提供最新桌面游戏新闻、最多桌面游戏产品资讯、最全桌面游戏资源下载。大家也可在玩家社区内,交流心得,分享桌面游戏的无穷乐趣。
(文明评论:请文明参与评论,禁止谩骂攻击!)
已有0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评论
(Ctrl+Enter快速回复) 本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不代表173zy观点。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9-85 客服电话:9-599U8U通行证登录(可使用发号账号登陆)
下次自动登录 |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注册9U8U通行证
由数字,字母,下划线组成,长度为3-20位。
请输入您常用的邮箱地址
6~20个字符,区分大小写,推荐使用数字+字母组合
请再次填写密码
请填写图片中的4位数字
使用合作网站账号登录
您的位置:&>&&>& > 三国杀卡牌游戏怎么玩 玩法介绍
三国杀卡牌游戏怎么玩 玩法介绍
来源:9u8u网页游戏 | 作者: | 时间:
关键字:三国杀卡牌游戏怎么玩 玩法介绍
  更多精彩游戏攻略,敬请关注游戏网
  小伙伴们,你们对于三国杀卡牌游戏怎么玩了解多少呢?那你们知道三国杀卡牌游戏的玩法有什么技巧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具体分析一下三国杀卡牌游戏攻略,总结一下结论:
  怎样玩好三国杀军争篇的卡牌
  基本牌
  杀,闪,桃,酒
  其中杀和闪属于防御牌,游戏中能造成伤害的有杀(44张),决斗(3张),南蛮(3张),万箭(1张),闪电(2张),火攻(3张)。闪可以防御杀和万箭,也就是80%的伤害。杀可以防御南蛮和决斗,也就是10%,剩下的10%只能靠无懈去防。考虑到酒的存在,所以闪在军争里面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牌。当然,杀在防守的时候起到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因为2张需要杀来防守的牌都是无距离限制的。距离的重要性放在后面讲,现在先带过。桃不属于防守牌,因为它不可以阻止你掉血,而且有时候留桃不留闪的代价是2血,所以根据场上形势和队友安危程度来考虑怎么留手牌也是一个大问题。至于酒么,该喝了爆发的就赶紧爆发了,这东西和桃一样,3血武将捏在手里存几个回合是很不安全的,别的没什么,只要记住有连弩时,酒杀放后头就可以。最后一个事情请牢记,酒有且只有5张,但是所有的逆转翻盘,往往都是由一张酒,拉开的帷幕
  怎样玩好三国杀军争篇的卡牌
  我习惯把锦囊分为3种,杀伤性锦囊(南蛮决斗之类),战略性锦囊(乐,拆之类),卡差类锦囊(无中,顺,五谷)。前2个非常好理解,解释下第3个。所谓卡差,就是两边阵营的持有卡牌差,比如是3对3的局面,双方没有额外摸牌的武将,那么双方每回合可以摸6张牌。如果一边有个周瑜,那么每回合可以摸7张,比对面多1张。无中可以让你一回合过手3张牌,也就是比对面多摸一张。你对对面用顺手,你失去顺手并从对面得到一张牌,收益为0,对面白白失去一牌,收益-1,也就是造成1张卡差。五谷其实也可以放进战略性锦囊里面,因为它有检阅卡组的作用,不过放到这里也没问题,毕竟抢无中顺手的多了去了,也算变相获得卡差了,就这么地吧。下面稍微详细地介绍下
  怎样玩好三国杀军争篇的卡牌
  杀伤性锦囊
  南蛮(3张),决斗(3张),闪电(2张),万剑(1张),火攻(3张),火攻介绍下
  火攻:出牌阶段,对任意一名有手牌的角色使用,目标角色展示一张手牌,若使用者可以弃掉一张与展示手牌花色相同的手牌,目标角色受到一点火焰伤害。
  3点注意事项
  1:可以对自己使用,司马穿白银被铁索时火攻自己,反馈自己白银回血。也可以用来透牌给队友提示
  2:对方必须有手牌,而且这张牌必须给大家看。火攻联营的陆逊很有必要,恩,很有必要
  3:是火焰伤害(这个是废话),主要配合铁索进行进攻
  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上面都介绍完了,看着很简短,等于什么都没说,实际上确实是啥也没说,不过,象棋中马的精髓也只有一句马走日,比我这还简单,其中奥妙恐怕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才能知晓
  其余的几张牌大家都很熟悉,不多废话了,像什么开局南蛮万剑的问题,懒的说了。
  战略性锦囊
  乐不思蜀(3张),桃园结义(1张),借刀杀人(2张),无懈可击(7张),过河拆桥(6张),铁锁链环(6张),兵粮寸断(2张)
  乐不思蜀和兵粮寸断
  后来先判这个属于常识,乐可以用来打击手牌多但是血量少的敌人,一把手牌被乐的后果大家都懂。兵粮可以用来限制手牌型角色,限制爆发型角色,在敌血低牌少时进行进一步压制。乐无距离但是兵粮只有1的距离,关键时刻贴不上人的惨剧数不胜数,这种时候除了想想-1想想徐晃外,也就只能笑笑了
  借刀杀人
  先问个问题,防守时最重要的东西有什么?
  答:手牌,距离
  这里的手牌包含手牌数量和手牌质量,很好理解。距离,更好理解,+1马的惨剧也是天天在发生,160张牌中找武器也不是容易的事,关键时刻一张借刀杀人,进可攻,退可守,难道不算是神牌么?当然,它必须是神牌,如果大家手牌数量没有上限的话。
  无懈可击
  想看一个人对三国杀的理解程度的话,看看他对无懈可击的使用就可以了。
  不想在这里介绍这张卡,因为想用好这张牌实在是太困难的事,对对方心理的揣测,对场上形势的判断,这一切的一切,没有几千场的磨练实在是用不来的。当你有一天又重新将无懈用来对付南蛮和万剑的时候,那或许不是因为你犯2,而是因为你对三国杀的理解,又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过河拆桥
  1换1,无距离限制,好了,这是神卡,就这么定了
  无数次看见人把顺手和拆来比较,这让人烦躁的程度就像拿甘宁和张辽来比较一样。性质都不一样的东西,能拿来比较么?还记得我刚才说过防守最重要的东西么?手牌?我可以让你没手牌。距离?我不受距离限制,有时候也可以弄掉我们之间的隔阂让我们好亲热亲热。行了,防守的2要素都可以被它给破解掉,进攻时候的神卡舍它其谁?同理,防守的时候即可以削弱对面的进攻火力,也可以拆掉敌人通向你的阶梯,那么,得此良卡,夫复何求?只要注意回合结束的时候别放在手上当宝就可以,4血武将可酌情留一张,3血武将最好是想都别想。
  铁索连环
  自行引入一个新概念:集体防守。虽然字面很好理解,不过还是解释下
  比如甄姬,手卡是3张黑杀,那么她的防御能力就是近乎无懈可击,对面很难对她造成半点伤害。然后另外一个人是4闪关羽,那么他的防御能力也是近乎无懈可击。再然后,一个空城藤甲的老诸葛,他的防御能力同样是无懈可击。那么,怎么攻破他们的防守呢?
  把他们和另外个没牌的倒霉队友连起来,然后送张属性杀过去,最好再倒贴张酒
  军争里面,出现了集体防守这个概念,并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木桶的短板效应得到体现,一块短板可能造成的是全盘的崩坏。铁索是一场谋杀,需要缜密的心思,巧妙的策划,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才可能最终成功的杀掉对方,和那些拿到铁索就重铸指望无中顺手连弩无限杀的人说这个等于白搭,这种计算和深谋远虑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怎样玩好三国杀军争篇的卡牌
  卡差类锦囊
  无中生有(4张),顺手牵羊(5张),五谷丰登(2张)
  无中生有
  对于无中,大家根据前面故事的尿性多半会猜测我会喷下无中,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想喷了,我只想提一点,无中2张牌,有1张杀的概率只有55%,自己好好想想五谷的时候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东西
  顺手牵羊
  0换1,但是有距离限制,使得顺往往在关键时刻面临无距离的尴尬,这种事情不提也罢。你问为什么兵粮也受距离限制但是放在战略性锦囊里面,因为那东西实在是没地方塞了
  五谷丰登
  在8人的情况下可以检阅卡组中的8张牌,人越多检阅的越多,得到自己想要的关键牌的概率约大,但是还是考虑下座次吧,乱开五谷开到崩盘的悲剧也是天天在上演,演员不同而已。
  三国杀是什么游戏 三国杀怎么玩
  提问:三国杀是什么游戏?三国杀怎么玩?
  回答:三国杀是一款卡牌竞技的游戏,下面就让小编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玩法:每个人物的玩法都不一样。
  基础级的5个人玩,一主公,一忠臣,一内奸,两反贼;高级的8个人玩,一主公,两忠臣,一内奸,4反贼。
  主公公开身份,其他的都是隐匿的。忠臣要保护主公,杀死反贼及内奸,使主公活到最后就算胜利了。主公也是要使自己活到最后,但别杀错了忠臣,错杀忠臣会掉光自己身上的牌的。
  反贼就要杀死主公就算赢了,所以别舍近求远的先杀忠臣和内奸,除非很难打的情况下。
  内奸最难了,游戏设定是内奸杀光所有的人算是赢,但有顺序的,反贼忠臣肯定要先死,然后内奸杀死主公,注意,内奸在忠臣还活着的情况下先杀死主公,算反贼赢!!!能成功的把主公干掉,这样的内奸已经是很优秀了。现在,只要内奸能把主公之外的人全部干掉,就算赢了,最后的得分与主公不相上下的。
  基本的身份就是如此,但也可能打得灵活点,先隐匿自己的身份,虚实结合,但这有难度,容易遭同伴的误杀。
  有3种基础牌:杀、闪、桃。杀就是去一点血,闪就是挡杀的,桃就是补血。
其他的技能牌,在游戏当中可以很快熟悉。还有,每个人物的技能都不一样,可在游戏中学习。
  不管是人物还是牌的技能和用法,只要用鼠标指到相关的东西,就有文字介绍出来,可以快速掌握。游戏本身不算复杂,但玩法很多样,各种人物使用几次就都熟练了。
  通过小编的介绍,小伙伴们对于三国杀卡牌游戏怎么玩和三国杀卡牌游戏的玩法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希望可以帮助小伙伴们了解更多的三国杀卡牌游戏攻略。
07-06·06-30·06-22·06-17·05-16·05-10·05-05·04-14·
网友评论仅代表其个人看法,并不代表9U8U同意其观点!
··········
49you今天搜狗游戏中心今天4399今天37游戏今天37游戏今天51游戏社区今天1666今天49you今天37游戏今天4399今天
9U8U媒体视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别人红包时怎么说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