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黑暗之魂3能不能联机给大家讲讲这个世界是有黑暗的好吗?

佛说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
&&&&娑婆是梵语,译为‘堪忍’,意谓这个世界是苦的,而一切众生堪能忍受。&
何以言之是苦呢?这个世界一切法都是染污法,不清净的,故非常痛苦;&
&纵是乐,都是苦的因,没有真正的快乐,所以叫堪忍。如穿新衣服是快乐,但被尘埃染污就生烦恼。又人最欢喜的是发财,可是财发得再多,死时亦带不去。在生时,即使一分钱也算得清清楚楚,没有得到钱时,就想法子去得,没有得到,心里贪求是苦,已得到了,又怕失去,这都是苦,可是你不觉得苦。患得患失,怕得不到,死时一分钱也带不走,你说这是苦?或是乐呢?这两样东西,是世界上人人所欢喜的。一切乐,皆是苦的因,不过你尚未觉悟到,故此世界叫‘堪忍’。
南无阿弥陀佛……
南怀瑾金刚经上说什么---
但是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人生是圆满的,假使圆满他就早死掉了,因为佛称的娑婆世界,是一个缺陷的世界;所以要保留一点缺陷才好。曾国藩到晚年,也很了解这个道理,他自己的书房叫做求缺斋,一切太满足了是很可怕的,希望求到一点缺陷。
因此在这个有缺陷的世界,有福报的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没有福报。书读得好的,多半是福报差一点;命运好一点的人,多半在知识上少一点,有了这一面就少掉那一面。要想什么都归了你,那只有成佛才行。
&我们是来出三界的,不是来享受的。说实话,娑婆世界是我见过的,末法时期最差的地方,这个地方特别容易消耗福报,在天上可能当好几万年的天人都耗不尽的这块福报,跑到地球上,一出生的时候还是天人,看一出生的小孩,全身透亮,呆会给喂奶,让吃肉,吃的肉里有激素,大了后,教邪淫,杀盗淫妄,40多岁肝不好,50多岁胃不好,60多岁肺不好,不到70年就把这块上万年的福报耗光了。
那婆娑世界到底是什么地方,到底干什么最好?告诉们一个秘密,在婆娑世界,哪怕打坐修1分钟,一须臾的禅定都不可思议,哪怕是念十句阿弥陀佛都不可思议,我们这个地方最好的就是修行!就是一个炼丹炉,就好像是镀金似的。
净空法师 - 娑婆世界叫五浊恶世
1 佛在经上为我们说出,这个娑婆世界叫五浊恶世。
2 人间是五浊恶世,降生在人间王宫里,也是五浊恶世。
3 现代的社会,可以说浊恶到了极处,这是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现代社会人心这么样混乱的!
“浊”是什么?“浊”是染污。我们现在的障碍、染污,可以说到了最严重的地步。
5 我们今天看这个世间的人,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生理的染污,哪里像个正常的人!这个太苦了,太可怜了,这是浊,浊恶。
6 在现代的社会,实在是造恶业的多,而修善业的少。
7 “恶”是什么?恶是造恶业。心地染污他才造恶业,恶业就是“十恶”。
8 今天你看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你这一打开,里面就是,
身:杀、盗、淫;
口:妄语、恶口、两舌、绮语;
意:贪、嗔、痴。
你看,全部都是十恶!
我常劝真正修行的同修,不要看报纸,不要听广播,也不要看电视。为什么不要看?保持你的清净心。
这个世界太乱,如果你看那些,你这些妄想分别执着统统都生起来;内有烦恼,外有恶缘,这个缘勾引着你内心的烦恼,你的心怎么不颠倒混乱?
11 现代的人,身造杀、盗、淫都习以为常,认为这是正常;你要是不造杀盗淫,都觉得你怪。这个世界真的乱了!
12 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13 五种里面最严重的是“见浊”、“烦恼浊”;如果没有这两种,可以说也就没有其余的三种。
14 “劫浊”是指时间,我们讲年头不好,在学术里面讲“黑暗时代”。
今天这个世界,大家造业造得很重,所以这个时代不是一个好时代,我们称作乱世、大乱之世,就是劫浊的意思。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可能就是将来史学家称为世界黑暗的一个时代,因为思想见解非常地混乱,虽然科技发达,但是世间人人都没有安全感。
17 “见浊”就是见解错误了,对于宇宙人生真相看错了。
18 我们的见解是错误的,为什么?你没有见性!
19 佛告诉我们,你没有证得阿罗汉以前,绝对不要相信你自己的见解,因为你那个见解是邪知邪见,绝对不正确。
20 世间明眼人少,盲从的人多;正知见的人少,邪知见的人多,所以才叫做五浊恶世。
21 “烦恼浊”是思想上的污染。
虽然我们现在物质生活是一天比一天丰富,确实我们的烦恼是一天比一天增长;从前人没这么多烦恼,现在这个烦恼不知道从哪来的,太多了!
23 全世界的人都一样:富贵人有富贵人的烦恼,贫穷人有贫穷人的烦恼!
24 “众生浊”,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我们生活环境的污染。
25 今天地球生态失去平衡、气候反常、灾难频繁,都是属于众生浊。
我们这个世间众生浊,为什么说众生浊?因为这个世间的居民,见解、思想错乱,一切有情无情众生都受到染污,把一真法界变成了浊恶的世间。
27 众生的思想、见解既然错误了,必定影响到我们的生理,所以我们这个生理是很粗鄙的“五阴和合”。
28 众生浊讲“三缘和合为体”,就是我们这个身以及一切物是众缘和合而有的。
29 “命浊”,用我们现代话来说,是生理的污染。
30 命浊就是生命受到了染污;身体的不健康、衰老、寿命的短促,这是属于命浊的现象。
31 人既有佛性,为何又堕入五浊恶世?这是迷了自己的佛性才现这个境界。
32 譬如我们做梦,迷惑颠倒的人会做恶梦,心地清净的人不做恶梦。
今天社会动荡不安,整个世界危机四伏,好像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爆炸,经里面讲“五浊恶世”,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浊恶到极处,什么样的怪病、病菌都有,不小心就传染了;传染的时候你不晓得,病发作的时候来不及了,没救了,所以饮食样样要小心。
35 这个世间是五浊恶世,我们内外环境都不好,都是我们修行的障碍。内外环境不好,其实最严重的障碍是在自己,不在境界上。
如果自己心地真正清净,我们的修行、我们的思想行为,与佛所讲的道理相应,与佛所说的法门相应,给诸位说,马上就超越五浊,变成“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一切障碍其实是在自己这一边,因为自己有障碍,外面障碍显得特别多;自己没有障碍,外面再多障碍障不住,不发生效果。
38 这个时代虽然浊恶到极处,诸佛菩萨天天接触外面境界,他自己决定不动心,决定不起念,永远保持心地清净,一尘不染。
39 如果我们自己真正能够契入如来的境界,这种动乱与自己不相干,自己在这个境界里面还是动静一如,无有交涉。
40 要常常想:我在世间作客,过几天我就走了。
41 这个地方,好人也好,坏人也好,都好,为什么?过几天我就走了!一定要用这个态度来处世。
42 我们还没有到西方极乐世界,现在在此地也很快乐;虽然是五浊恶世,我在这个地方还是很快乐,还是很自在,这就对了。
43 众生在五浊恶世,一天到晚在造罪业,要想超越三界太难太难了,只有念佛法门能横超。
在末法时期,五浊恶世,浊恶到了极处,能够遇到这样希有第一、广大圆满、殊胜微妙的念佛法门,这是多么值得庆幸,多么地难得!
45 我们修念佛法门,在这个五浊恶世环境里面,以短短数十寒暑,奠定求生西方净土的根基,这就对了。
现代世界浊恶到了极处,但是念佛往生的人特别多,比从前任何一个朝代都要多;觉得时间来不及修其他法门,所以赶紧念佛,这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47 一定要觉悟,这个世界虚幻不实,这个世界确确实实如佛在经上所讲的“五浊恶世”,浊恶达到了极处!
在末法时期,真正要想往生,什么都要放下。随缘度日,老实念佛,这是唯一的生路!
佛教云人生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
  一、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复记忆,事实上,十月胎狱之苦,且不必说,即出生之际,一个六磅八磅重的婴儿,通过狭窄的生门,这痛苦已非言语所可形容。脱离母体之后,为外界灼热或寒冷的空气所刺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来提去,这对婴儿细嫩的肌肤而言,其痛苦较皮鞭抽体尤有过之。婴儿出生后呱呱大哭,实是肉体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二、老苦:唐人诗云:“公道人间惟白发,贵人头上不会饶。”老,是任何人无以避免的。韩愈祭十二郎文云:“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四十如此,未免早衰。但即使天赋过人,或摄生有术,到了七十岁八十岁,上述现象总会发生。又何况一般人在苦苦奔波了数十年之后,除了生理机能衰退外,因过去劳苦积累而贻留的腰酸背痛风湿胃病等等,都是使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至于衰老对于女人,则更为残酷,因为除了生理的痛苦外,女人更有着青春消逝的心理的痛苦。由明眉皓齿,倾城倾国而鸡皮鹤发,老态龙钟,固然使人感慨,但谁又能逃出这个老的公例?
  三、病苦:人自呱呱堕地之日起,就与病结下不解之缘。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溃疡肺结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压心脏病,也许有人说,科学进步,新药日出,只要有钱,何愁治不好病?其实不然,特效药固然层出不穷,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见,如小儿麻痹症,癌症,在近年来日渐增多。进一步说,即是药物能治愈身体上的疾患,但由于社会竞争剧烈而致精神紧张憔虑所引起的神经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郁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岂是药石所能奏效的?
  本来四大假合之身,难免有寒热失调的时候,病了,就要躺在病榻上挨受痛患,短时间还好受,倘长年缠绵病榻,日与药物为伍,这种痛苦,岂可言喻?
  四、死苦:一部钢铁铸成的机器,其寿命也不过由数年到数十年,一个血肉之躯的人,到底能支持多久?秦皇汉武求长生之药,只留下千古笑柄。盖宇宙万象,生住异灭,周而复始。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法尔如是,安有例外?佛经上说,非想非非想天,寿长八万四千大劫,但报终仍当堕落,不出六道轮回。
  既然如此,则死之于人,也就不足为异了!无奈“壮志未酬身先死”,每一个死者都有他尚未完成的壮志,因之世界就有多少死不瞑目之人,同时死前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四大分离,呼吸困难,心里有千言万语,一句也说不出来。这时娇姿稚子,环绕榻前,生死离别,凄惨无比,尤以将死未死之际,这一生所作所为,善善恶恶,一一自脑海映过。对于那些善的,无愧于心的,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有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有甚于此者乎?
  五、爱别离苦:语云:“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生死离别,人间惨事,青春丧偶,中年丧子,固然悲痛万分,即使不是死别,或为谋求衣食,或因迫于形势,与相亲相爱的人生离,也将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亲如父子,近如夫妇,亦难得终身相守,又何况其他呢?万法无常,爱别离之苦,是谁也无可避免的。
  六、怨憎会苦:和爱别离苦相对的,是怨憎会苦。意气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爱人,恩爱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欢的子女,或生离,或死别,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语言乏味;或利害冲突,两不相容的人,偏又聚会在一起。像这些可厌可憎的人,能够终身不见,岂不眼前清净?无奈社会上人事问题,繁杂万端,“不是怨家不聚头”,在某些形势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随形,好像再也没有分散的时间,这岂不是令人苦恼万分?
  七、求不得苦:想获得某一件东西,经济力量达不到;想谋求某一个位置,僧多粥少谋不到。甲男爱上了乙女,乙女却属意于丙男。自己的志趣是做计算机行业精英,但为了吃饭却不得不委曲在网吧做侍应生。这些都是求不得苦。莫说求不得,即使第一个愿望求得,第二个愿望又立即生出来。山谷易满,人欲难平,谁会感觉到自己一切都满足了呢?不满足,即有所求,求而不得,岂不苦恼?
  八、五阴炽(chi)盛苦:五阴即是五蕴,五阴集聚成身,如火炽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阴炽盛,四大不调,而有疾病之苦。受阴炽盛,领纳分别,使诸苦转本加极:想阴炽盛,想相追求,而有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行阴炽盛,起造诸业,又为后来得报之因,且因行而迁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识阴炽盛,起惑造业,三世流转,而有生死之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余世存:这个世界你懂吗
我的图书馆
余世存:这个世界你懂吗
&&&&&&&演讲人:余世存(作家、诗人、学者)&&&&&&&主题: 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人间世》读书会&&&&&&&时间:日&&&&&&&主办:腾讯·大家(等)&&&&&&&【编者按】&&&&&&&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在全球范围内产生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有多少人在思考关于精神的问题?著名作家余世存认为,我们在享受西方物质文明的成就的时候,也应该在精神层面接纳他们。&&&&&&&“我真的特别热切的希望中国人的心智和精神不要像以前那么封闭,而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某种开放,真正去体会这个世界很多的东西,这样你才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甚至你能够参赞这个世界。”——余世存在他的新书《人间世: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分享会上以“我们与世界的距离”为题与读者和嘉宾进行探讨。&&&&&&&以下是澎湃新闻()对讲座内容的摘录:&&&&&&&我们怎么理解我们自己,以及怎么理解这个世界,这是我这些年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话题。其实说到“世界”这个词语,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日常的经验和一种体验,但是可能很少有人想到,这个世界应该怎么去认识,怎么去划分它。我后来因为自己的生活有特殊情况,所以我觉得我的经历也蛮有趣的。比如我在云南住了两年,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在云南生活的世界跟在北京生活的世界是两个世界,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发现,后来我就对这个世界研读和思考,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分为二的世界&&&&&&&比如说世界究竟是唯一的还是可以划分的?假如我们说世界是唯一的,那可能我们会想到,它从哲学层面到现实生活层面让我们越来越流入中心主义,或者自我中心主义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还有我们说世界是一分为二的,这是一个划分方式,其实一分为二的划分方式古往今来都有,即使到现在,比如说中国南方的一些省份还是把世界一分为二。比如海南、云南,他们可能把一年就分成上半年、下半年,分成旱季和雨季,其实各大文明最早都是把世界一分为二,这就是中国的太极说的,太极分生两仪,就是把一年分两半,这是一个分的方式。&&&&&&&你们要是看波斯文明或者是古希腊文明,其实也是有一分为二的思想在,他认为世界是善与恶的斗争,这就是一分为二的划分方式。还有的说世界是光明与黑暗的斗争,这也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划分方式。&&&&&&&这里面就涉及到中国的阴阳哲学,中国的阴阳哲学是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这个阴阳哲学很有意思,比如说在战国年间,阴阳哲学有一种价值判断,这个价值判断是怎么样的呢?《易经》第一句叫“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这就很有意思,它把一分为二先天地划分成一个等级标准,比如说它认为阴应该是卑贱的,阳应该是高贵的,这就是中国做的一个判断方式。但是这个判断在中国原来真正的《易经》的基础上有变化,原来的《易经》没有做这种价值判断,包括老子的《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他对阴和阳都是很尊重的,对双方都是尊重的。但是很可惜,从战国开始,中国把一分为二日常的经验也好,或者哲学思辨也好,融进了自己的价值判断,这样导致中国所谓的男尊女卑或者说阳尊阴卑。&&&&&&&还有他在一分为二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斗争哲学,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要做的。包括到现在为止,比如说我们如果按世界一分为二的划分方法,我们就只认为我们跟西方拥有整个世界,其它其他的不在我们的视野之内。比如在我们眼里我们要么成为东方,要么成为西方,在我们眼里还没有别的构成参与进来,这是很有意思的。而我们对这个一分为二的思考也远远不及我们的祖先,比如老子这些人,而且老子的思想“负阴而抱阳”,或者说阴阳两极平等的思想其实后来还有发展。&&&&&&&比如我最近想到阴阳的意义的时候,就想到原来北宋年间有一个大思想家叫张载,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有象斯有对”,只要一个精神意识能够外化显现为物象,它就肯定有它的对立面,“对必反其为”,就是说有了这个对立面的话,他就不会按你的生活习惯走,他就会走到你的反面去。接着说“有反斯有仇”,它跟你反着来的话,你们的阴阳二仪就会成为仇人,但是他最后一句话是最重要的,确实反应了中国宋代的思想家认识的高度,他说“仇必和而解”,就是说即使阴阳二仪或者男女成为仇人了,但是他们最终的解决之道必须是和。这是中国哲学一个很了不起的认知,但是这个认知到现在为止仅仅停留在字面上,停留在书斋里面,远远没有成为我们今天中国人的生活经验。你看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还在认为东西方是征战式的,要么是全盘西化,要么是拒绝西方,他没有想到“仇必和而解”,也就是我们的精神心智还远远没有走到仇必和而解这个阶段,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分为三的世界&&&&&&&我给大家提供一条线索,这是世界一分为二。当然我们还可以想到世界可以一分为三,比如印度是把一年分为三季:湿季、雨季、旱季;它也把一天分为三个部分:晨朝、日中、黄昏,大概分成三段。这个是一分为三的方式,它其实在世界上很多文化也都出现过,为什么要一分为三,一分为三的意义又是什么?这个东西其实是世界,你接受它也好,不接受它也好,它肯定会在那儿发生作用,甚至会对接受它的心智起作用。&&&&&&&一分为三其实在中国文化、印度文化、甚至古希腊文化里面都有反映。比如说你们看有名的三段论,这是一分为三的方式。还有你们要读印度哲学的,像《金刚经》里面的很多经文,它其实都是按世界一分为三的方式在组织它的句子。它先正面说,再否定说,然后再回到正面说的方式,这其实也是一种哲学思辨,但是这种哲学思辨一定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国的一分为三也是更多,你看《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我后来按三段论的方式断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其实正好是《易经》的三易,《易经》的这个易字,有三个意思,也是一个三段论,就是变易、不易和恒易。易是要变化的,只有变成是不变的,所以他又分解出这两个意思来。最后变化又是永恒的,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把世界一分为三再把它放到一个哲学层面看,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其实有很多的关系。就像宋朝的一个青源青原禅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它其实是人生的三段论,他说老僧十年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经过十余年的行脚,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如今又归于平淡之后,我们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你看经历这么一个过程的时候,山水在你的眼里才无限的生动起来。这个世界在你心中才活了,你才能意识到你跟这个世界最为深刻的联系。而这个联系让你自己都能生动起来,这是很有意思的。一分为N的世界&&&&&&&你把这个世界怎么划分?所有人容易停留在我们说的一元论、二元论还有三段论的基础上看问题,看待这个世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还是可以往下走的,比如说,我们东西方人对世界的划分不仅要划分成二、划分成三,还要分成四、分成五。比如说分成四,其实东西方哲学都有,中国人讲阴阳分四象,就是我们说的时间里面的春夏秋冬,还有空间里面的东南西北。印度哲学还有古希腊哲学都谈过,世界是由地、火、水、风之类的四大元素组成的,这也是世界一分为四。中国人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加了中维度,就是中国人加了一个东南西北中,中国人在春夏秋冬里加了一个长夏的概念。所以把世界分成五个部分了,这就是中国的五行哲学,这是很了不起的哲学。&&&&&&&我们看世界一分为四跟我们的关系。这个确实可以无限举例下去,我在给大家提供一个参照系,让大家也能够自己学会思考自己跟这个世界的关系。比如我们说把世界一分为四,马上我们就知道,我们不应该只是盯着西方,你脱开二元论思维,那么肯定在你的眼里、精神意识层面还有别的方位,我们不仅仅只看到西方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我们也要关注南方,还要关注北方,这是一个层面的说法。还有我们既是东方人,我们既要享受作为一个东方人给予我们的命运,同时我们也要体会西方人市场生活的经验,还有文明赋予西方人的那些便利、那些权力,我们今天也在享受这些东西。当然我们自己也应该成为南方人、成为北方人,你只有把这个时空四象分成四,全部走过一遍,你才能够实现人生的某种完整、某种圆满。&&&&&&&而且按中国人的说法,空间可以时间化,那么我们就不说空间的四象,东南西北,我们就说时间的春夏秋冬。因为我们在东方,所以它的时间化过程就是春天……只要我们理解全球化,只要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划分方式,我们就知道我们不应该永远停留在春天状态、停留在一个孩子状态,我们也应该享受夏天那种青年的朝气蓬勃的状态,我们也应该走过秋天,走到成年人的讲正义、也讲产权明晰的一个理性状态,这是秋天或者是说西方赋予我们的一些人身人生的命运,一种召唤。当然我们还可以去欣赏冬天的美景,只要把春夏秋冬四季走过你才能享受人生的圆满。&&&&&&&这是从时空四象讲一个人的心智的演变、演化,其实我们看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我曾经讲过,在春秋战国时代,按庄子的说法是道为天下裂,裂开之后我们就跑到一个碎片上去,我们不再成为圆满,那个碎片就是孔子的儒学。儒学的传统其实只在时空四象里面占其中的一个维度,因为我们缺其中的某个维度,比如说在先秦,中国的时空四象,我的概念就是孔子代表东方和春天,老子是分占两个方维度:南方和北方,夏天和冬天;墨子占了一个维度就是西方和秋天,但墨子这个维度在秦汉年间被上层精英联合扑灭了,所以我们中国的时空塌了一个维度,西方的维度,到了汉代的时候中国人的精神空间就有了缺口,所以中国人就需要向西求法,求来了佛法。佛法在精神层面,它的维度其实是南方或者是夏天,它是代表这个时空维度的,所以中国的“儒释道”其实也是世界的一分为三,在唐宋完成了融合。&&&&&&&但是“儒释道”用我们刚才的说法只是时空四象的代表三个向度,我们中国人还是缺西方这个维度。因为缺了这个维度,我们在技术层面,在科学层面非常低能,所以到了元代、明代的时候我们的钦天监的官员都搞不懂历法了,之后请西方人进来做我们钦天监的官员,主持修订中国的历法。鸦片战争以来我们更需要西方这个维度进入我们的世界,组成我们的世界秩序……我对中国的未来还是很乐观的,我觉得我们如果理解全球化、或者理解世界的含义和概念,我们的心态可能会对这个世界保持最大的敬意和开放,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实我把这些话说出来,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包括世界这个概念,这两个字,世界的“世”其实就是时间的意思,时间有时候又代表天的意思,天也是时间,这个“界”其实就是空间、大地。所以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就是我们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就是我们与天和地的距离。你只要把这个概念理解清楚,你就会知道,我们享受物质化文明的时候,时间和空间在我们的人生当中有没有生发出来,有没有长出来。如果没有长出来就证明你和世界是有距离的,你和天地之间没有构成有效的交流,这其实就是一个思考的方式。所以我觉得我真的特别热切地希望中国人的心智和精神不要像以前那么封闭,而要保持对这个世界的某种开放,真正去体会这个世界很多的东西,这样你才能够成为这个世界的一部分,甚至你能够参赞这个世界。因为今天我们享受物质的文明,物质的成就,比如我们吃的汉堡,喝的可乐,我们用的iPhone,其实都是遥远的另外一个时间和空间人们的奉献。在精神层面我们也应该接纳他们,我们也应该成为他们,也让他们成为我们,这样才是一个世界演进的正常方式。当然,接下来并不是说我现在已经知道全部答案,其实还有好多问题我也没有搞清楚,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我觉得我们能够跟大家一起去阅读,去思考这个问题,一起去体会这个世界的样子,我觉得也是一种福报,当然也是一种责任。&&&&&&&(本文根据腾讯·大家提供的速记内容整理)& & & &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暗圣徒4能不能联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