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电影里西方人怎么过圣诞节耍武术总感觉哪里很奇怪

随着《叶问》等功夫片最近一两年在内地取得的火爆票房,沉寂多年的香港功夫片又出现了再次复兴的劲头。在之后的一年里《叶问2》、《叶问前传》、《功夫·咏春》和《一代宗师》相继开机,香港影坛掀起了一股"叶问热"。今年2月的春节档更有功夫片的三位领军人物袁和平、成龙与甄子丹分别推出新作《苏乞儿》、《大兵小将》和《锦衣卫》。如此高的产量,不禁让人回想起昔日功夫片的全盛年代。
从1949年第一部《黄飞鸿》诞生至今,香港功夫片已经走过了六十年的漫长岁月,站在这岁月的结点上我们不仅需要抚今追昔,更要以史为镜,展望一下功夫片未来的发展之路。
上世纪60年代中期,《云海玉弓缘》、《独臂刀》和《大醉侠》三部武侠电影传世之作的诞生,迅速取代了《黄飞鸿》这类制作粗糙的功夫片而成为观众更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这些打斗更真实、技艺更高超的武侠片不仅拉开了“彩色武侠新世纪”的帷幕,同时也为新派功夫片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从1969年开始,先是《路客与刀客》、《龙虎斗》的投石问路,到后来《报仇》、《马永贞》掀起了民初功夫片的热潮,再到《天下第一拳》为香港功夫片敲开了世界电影市场的大门,最后是李小龙彗星般地划过香江的夜空,将功夫片推上了一个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辉煌顶点。
邵氏兄弟公司创始人邵逸夫爵士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旧式粤语功夫片开始式微,邵氏公司的老板邵逸夫爵士对当时香港电影的形态与质量非常不满。于是,他要求属下编导人员大胆的进行探索与尝试。正是在他的鼓励之下,张彻和胡金铨分别拍出了《独臂刀》和《大醉侠》,使得武侠片突破了往日的艺术局限,以精心的布局、引人入胜的情节和更加逼真的打斗让这个已经走进了“死胡同”的类型又奇迹般地“活”了过来。七十年代,张彻等人再接再厉,继续导演武侠电影的同时又拍摄了《马永贞》、《仇连环》等大量以民国初年为时代背景的功夫片,引领了民初功夫片的潮流。
李小龙和邹文怀
导演张曾泽在1969年推出了自己的代表作《路客与刀客》,成为最早在银幕上展现中国武术的经典之作,亦开了从刀剑兵器之战到拳脚功夫之争的先河。七十年代他加盟邵氏后,又拍摄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经典功夫电影。除他之外,因主演《独臂刀》而名噪一时的王羽,导演处女作《龙女斗》就一鸣惊人,进一步推动了拳脚功夫片的潮流。而后的《龙虎斗》更是出手不凡,是公认的“功夫片再度流行的功臣”。片中主角以中国功夫击败日本空手道高手的桥段,也是较早在银幕上表现中国人打败外国人的场景,对后来李小龙的影片以及邵氏功夫片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导演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将邵氏打造成为显赫一时的功夫王国。
1970年,邵氏重臣邹文怀脱离公司自创嘉禾。成立之初的嘉禾兵微将寡,又未能探索出自己的发展道路,处处被邵氏打压,陷入了重重困境。1971年,一个人的回港彻底改变了香港电影的格局,他就是李小龙。他用一部制作成本大约10万港元的《唐山大兄》不仅以300多万港元的成绩刷新了香港的票房纪录,拯救了危机中的嘉禾公司,使其在与邵氏的对抗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更使得当时的流行趋势完成了从古装刀剑到时装拳脚的彻底转变。可以说,香港的功夫片至李小龙才真正从武侠片中分化出来,并开始为世界影坛所瞩目。
七十年代初,为了表现更真实的打斗场面,电影公司大量起用懂得真功夫的武师做演员和武术指导。这些人为了更好的在银幕上将自己的功夫展现给观众,逐渐抛弃了吊钢丝之类武侠片常用的特技手段,而是更喜欢以见招拆招的套路对战博得观众的喝彩。这些功夫片努力展现正宗国术,在影片中出现的洪拳、咏春拳以及十八般兵器等使用的一招一式都是按照真实的功夫路数设计的,普通观众可能只觉得打斗相对真实,但懂得功夫的观众则会对其中的细节击掌赞叹。
从1971年开始到1973年,李小龙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仅用了4部半的电影就让中国功夫名扬天下。李小龙在电影中展现的功夫是他自创的截拳道,一种中西合璧,集咏春、拳击、空手道和跆拳道等功夫于一身的格斗体系。为了更好地展现自身的功夫,李小龙非常喜欢用长镜头来纪录自己和对手交手的过程。而他握拳、抹鼻、怪叫、受伤后舐血的全新表演方式,也成为无数后继者争相模仿的对象。可以说,李小龙的电影在当时是超越时代的,他自由奔放的思想与个性以及海外教育的经历促成了他对香港功夫片的改良,并且他的贡献和地位至今都无人可以企及。
李小龙是目标啊,没有人可以代替李小龙,他也是我从小崇拜的偶像。很多方面,我从他身上学习,比如一些做人的道理、武术的道理,以及拍动作电影的概念,从他身上得到一些东西。
我是一个电影人,一个武打演员,私底下也是一个武术家。但是我很清楚,最后拍电影还是需要一些艺术上、演戏各方面的技术,我分得很清楚。
好的功夫表演不好会很烂,表现得好需要很好的演技。但现在大家都有一个错误概念就是,你找一个功夫演员,会打几套拳,或是拿过什么奖,但那远远不够的,你终归还是演的,你不能就在片子里打几套拳就完事了,你必须把人演出来。在演技上要互相配合。
武侠片可以天马行空,可以用钢丝飞得很高,在空中打几个镜头才下地,而且什么掌风啊、剑气都可以用。功夫片就不行,真的要一拳一脚功夫对功夫。你怎么打我,我怎么破你,怎么再打回你,是另外一种格调,拳拳到肉的感觉。
李小龙的行为引起很多武馆不满,很多武馆的人要挑战他。他说:“我创立截拳道我不是要挑战这个门派,我觉得我学了那么多功夫,应该创立适合我的一种门派的功夫。”
他的功夫很另类,是他自创的,别具一格,这与我们平常练的功夫很不一样。再加上他的演技很好,这也是为什么李小龙电影在当时这么流行。其实他还有很多自创的功夫,本来打算留在不同类型的戏来用的。
《刺马》我觉得拍这部戏拍的很过瘾,把这个爱与恨展现的淋漓尽致。一个人向他兄弟复仇,最恨一个人怎么杀,一刀杀不行!刀子扎进去还要一扭,多好看啊!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是香港功夫片一个短暂的辉煌时期,涌现出的大量佳作不仅改革了粤语功夫片的旧观,更在这一领域产生了许多大师级的领军人物。邵氏大导演张彻和嘉禾的功夫巨星李小龙就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
作为一个优秀的商业片导演,张彻始终保持着一种敏感性和开创性。他虽然不是拍摄功夫片的第一人,但很快就成为这股潮流中的领军人物。《报仇》、《拳击》、《马永贞》等片,都是这一时期功夫片的代表作。而这些作品与关德兴的温文尔雅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武打动作十分暴力,仇杀情节也屡见不鲜。
在李小龙之前,香港并没有“功夫片”这一说法,只会说国术片或者动作片。但李小龙的一句话,中国功夫就起了这个名字,甚至连英文字典里还专门创造了“Kongfu”一词。
很多人特别是外国影迷,认识香港电影都是从功夫片开始的,而认识功夫片则都是从李小龙开始的。
李小龙在《精武门》里首次使用他标志性的武器——双截棍,从此双截棍便开始风靡世界。
李小龙让两个日本武士吃下写着“东亚病夫”的纸张,足以让华人观众一泄百年激愤。
《精武门》的最后,李小龙冲镜头凌空跃起的定格,早已成为影迷们心中不朽的经典画面。
甄子丹:没有人可以代替李小龙
“没有人可以代替李小龙,他是我从小崇拜的偶像。很多方面,我从他身上学习,比如一些做人的道理、武术的道理,以及拍动作电影的概念。”
惠英红:所有武师和他打都会受伤
我一看到他,就觉得这个不是人,好像机器人一样,所有武师和他对打都会受伤。他的功夫,其他人要花很多时间才能达到他的高度。
元华:头等大事就是等李小龙的戏
那时候香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就是要就等李小龙的戏出来,很多影迷甚至记者都会在门口等他签名。小朋友看到李小龙的双节棍,都会学着模仿。
2010年1月末,国内电影市场在经历了《2012》、《阿凡达》等好莱坞吸金巨片的剧烈冲击之后终于得以喘息,1月22日胡玫导演的《孔子》上映似乎也揭开了国产贺岁大片春节档最后决战的序幕。在众多华语电影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大兵小将》、《锦衣卫》、《苏乞儿》以功夫打斗为卖点的的强势电影。成龙、甄子丹、袁和平三位功夫电影界的代表人物,狭路相逢春节档,在这个谁都有可能崛起,又谁都有可能败走的混乱时期,到底谁是最新的“功夫之王”?让我们来逐一分析下三位“高手”的强大火力。
虽然打着功夫喜剧的旗号,但《大兵小将》骨子里还是反思战争和挖掘人性的。笑料紧凑又能让观众有所得有所思,作为影迷,在大年初一这样的喜气日子里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选择呢。
我看好成龙。[票]
本片既有热血男儿不屈的侠骨,又有江湖儿女惆怅的柔情,相信喜欢武侠电影的影迷们一定会被这个别具浪漫情怀的故事所吸引,但《锦衣卫》是否会真的称了观众的心意,还要影迷们去见证。
我看好甄子丹。[票]
《苏乞儿》加入了列强欺压中国百姓的民族主义元素,使得这部全新的《苏乞儿》显得格外厚重和深刻。一代武学泰斗如何从迷茫中得到心灵的救赎,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看好袁和平。[票]
编辑:小A 撰稿:宇文翮 美术:龙虎人丹 记者:Apple 三格格 阿花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炳强感觉脸很奇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