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太极拳怎样从“心知”到“身知”

&&&&&&&169&&&&&&&&&&&&&&&&&&&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xwzjt2008 于 12-2-6 19:16 发表
&&太极拳理十分注重腰的训练,有“主宰于腰”“腰为轴”“由脚而腿而腰”等等拳论都说明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 &&&松腰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松胯。说实在的,松胯比松腰还要难,胯松不了,腰就无 ...
12-2-12 20:22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大刀阔斧玩 于 12-2-11 12:38 发表
&& “太极腰的松体表特征为:腰椎轻松、灵活,有膨胀感、热气感、涌动感,脊椎内尤如有一股无形的力大无比的源流,能随着意念的变化而上下左右的涌动,不断冲击着体表,甚至时而无限拉长,时而无 ...
参照这个帖子,我腰部的放松还没到位。因为没体感。
12-2-12 20:25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7 19:32 发表
太极拳养生,要敬天顺道——春季避“风”邪篇(之四)
春为木,五脏之相为肝,如若所伤,正伤肝脏。从经络学上讲,肝之经气又输于颈项,太极拳养生首 ...
12-2-12 20:26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8 20:33 发表
太极拳养生,要敬天顺道——春季避“风”邪篇(之五)
& && &有的人总以为练拳出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在气温适宜的季节,一定的出汗,有利于体内毒 ...
12-2-12 20:27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打虎上山 于 12-2-11 12:29 发表
气沉丹田的实质:
气沉丹田的实质上就是松,在人体外面,“松”表现为垂肩坠肘、松裆园跨;在人体里面,“松”表现为不执著,放得下,胸腹松开了,气自 ...
12-2-12 20:27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1 12:50 发表
& & 术语说:功夫深处不可言,可言之术皆荃蹄。足见功夫到了微妙的地步,是不易捉摸的,哪里还用“挑拦撩斫”等有形有迹的法子?但是妙处是不能从实处作起的学习。能明此理,不可 ...
12-2-12 20:28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焰火s 于 12-2-12 10:30 发表
腾老师要求我们习练太极拳必须练内功,今天在网上看到“练功之后有六忌”一文,转发上来,供大家参考[si ...
12-2-12 20:29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tish升 于 12-2-12 16:02 发表
  腾老师说:腰松不开,脚难以放松,膝胯僵紧,腰是呈上启下的大关节,腰松不开形成一块板,堵塞上下通道,上肢的肩、肘、腕、手四大关节本力退不掉,周身挂力操作,这样就很难体会到阴阳变转,举动轻灵 ...
12-2-12 20:32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1 13:10 发表
腾老师说:拳架怎么样才是打得好?只要脚下干净站得稳就是打得好。内撑外圆劲路清晰就是打得好。
12-2-12 20:34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12 17:44 发表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2
二、气与血的关系
& &&&人体的三大支柱,即气、血、经络,经络如同铁路,稳中有降液如同养料,气就如同火车,把养料源源不断运往全身。中医认为气为阳,稳中有降为阴,气与 ...
12-2-12 20:36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tish升 于 12-2-12 16:02 发表
  腾老师说:腰松不开,脚难以放松,膝胯僵紧,腰是呈上启下的大关节,腰松不开形成一块板,堵塞上下通道,上肢的肩、肘、腕、手四大关节本力退不掉,周身挂力操作,这样就很难体会到阴阳变转,举动轻灵 ...
12-2-12 21:20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hdybc0707 于 12-2-12 20:11 发表
太极止弊三法 之二
&&上述十个方面弊端的根源有两点。一是将心意笼统化、模糊化,因而也就不能实施“内外三合”以及“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拳理拳法。 ...
12-2-12 21:21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 & 昨日,朋友相聚,自然聊起近日社会上沸沸扬扬的有关养生的话题。朋友再三让我就“太极拳与养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在此仅就这个议题谈几点己见。
& & 一.不能把养生当作是一种方法或功法。
& & 关于养生,我不是专家。但我认为养生应该是每个人的生命理念;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习惯和内容。她应该贯穿于生活中的每个时刻和角落;统领于生命中的每个节点和整体轨迹。所以我对有些朋友每天抽点时间或集中几天去某地求养生的做法,不敢苟同。切忌不可把健身锻练与养生完全等同和混淆。好的健身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但养生远远不仅是健身。
& & 首先,要清楚地知道何为养生?养者,顾名思义,供养、保养、养护之谓也;生者,人之生命也。所以说养生就是对自我生命的供养、保养和养护。对生命的供养和养护就必须串穿于生命的每时每刻,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而绝非仅限于某一时刻或某一范围。她应涵盖于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活中应该无时不养,无处不养。人如同一部汽车,俗话说,买车容易养车难。钱凑齐买一部车子是瞬间的事,然而要养这部车,却是长期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事。就说车的保养,它不仅是定期到专卖店去保养检修,更主要的是日常的合理使用和正确养护。否则,同样有的车可以行使到最佳里程和最长的年限,有的车却提前报废。人的生命如同车的寿命,养人如养车。养生就要牢牢地抓住日常的生活,做到正确的饮食,合理的锻练,恰当的习作。让养生回归到自己的生活中,贯穿在生命中的点滴,作用于生命中的每刻。这样,你的生命则不养而养;生命的养护就在其中了。
& & 何为生?生即生命。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如同宇宙万物,有阴就有阳。如“人”字的写法:左为撇,右为捺,一撇一捺,一左一右,左高有低,左长右短,左为外为显,右为内为隐。一个人字,字如其人,清楚的揭示了人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有一无,一阳一阴,一实一虚。一个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即实我;一个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但又确实存在的虚体,即虚我。换而言之,人的生命就是由有形之身和无形之心合二而一组成。身为外之命,心为内之性。因此,真正的养生必须要做到性命双修,内外同养。所以,只关注吃什么,仅锻练有形之身,这是二缺一,是达不到养生的效果的。
& & 二.正确的养生,是道生之,德养之。
& & 说到养生人们就会联想到道家文化。诚然颐养生命是道家文化的深刻内涵。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的生命过程也离不开这个规律。老子又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他明确地告诉我们宇宙万物均要有一个由道、德、物、势四位一体的生之、畜之、形之、势之的过程。人的生命也不例外。道生之,谁来养呢?“德畜之”。道生而德养,道要依靠德去滋养万物。万物生于道后,只有受到德地培育、滋养、护理才能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的法则,也就是自然法则。每个人生命的历程,你认可也好,否定也罢,无论你职位高低,不管你贫富贵贱,你无法选择或脱离道生之,德畜之的过程。能尊道贵德者,其人生就会平凡而充实;其生命就会健康而精彩。离道缺德者,其人生必然污秽而晦然,其生命定会惊恐而短命。试想,那些贪者、恶者、伪者、骗者终日惶惶,提心吊胆,纵有名贵保健食品,再寻养生妙法良方,也无法挽卿卿性命,难以脱身败名裂之下场。因此养生即做人,养生之关键是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养生就是让自己活得踏实,活得健康,活得明白,活得充实。
12-2-12 21:30
注册 09-2-23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丹阳
QUOTE:原帖由 大刀阔斧玩 于 12-2-11 12:38 发表
&& “太极腰的松体表特征为:腰椎轻松、灵活,有膨胀感、热气感、涌动感,脊椎内尤如有一股无形的力大无比的源流,能随着意念的变化而上下左右的涌动,不断冲击着体表,甚至时而无限拉长,时而无 ...
12-2-13 12:52
注册 09-2-23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丹阳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1 12:50 发表
& & 术语说:功夫深处不可言,可言之术皆荃蹄。足见功夫到了微妙的地步,是不易捉摸的,哪里还用“挑拦撩斫”等有形有迹的法子?但是妙处是不能从实处作起的学习。能明此理,不可 ...
12-2-13 12:53
注册 09-2-23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丹阳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1 13:10 发表
腾老师说:拳架怎么样才是打得好?只要脚下干净站得稳就是打得好。内撑外圆劲路清晰就是打得好。 腾老师就是这样要求我们的!
12-2-13 12:54
注册 09-2-23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丹阳
QUOTE:原帖由 tish升 于 12-2-11 18:13 发表
练拳有气喘色变,其原因是不识松紧,自首至尾,不肯放松半点,自以为孔武有力,其实拳愈练而气愈陷,气喘色变,此即显于外之特征。练拳应凝神集气,一手是一手, ... 说的对!
12-2-13 12:55
注册 09-2-23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丹阳
QUOTE:原帖由 焰火s 于 12-2-12 10:30 发表
腾老师要求我们习练太极拳必须练内功,今天在网上看到“练功之后有六忌”一文,转发上来,供大家参考[si ...
12-2-13 12:56
注册 09-2-23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丹阳
QUOTE:原帖由 hdybc0707 于 12-2-12 20:11 发表
太极止弊三法 之二
&&上述十个方面弊端的根源有两点。一是将心意笼统化、模糊化,因而也就不能实施“内外三合”以及“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拳理拳法。 ...
12-2-13 12:57
注册 09-2-23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丹阳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2 21:30 发表
& & 昨日,朋友相聚,自然聊起近日社会上沸沸扬扬的有关养生的话题。朋友再三让我就“太极拳与养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
12-2-13 12:58
注册 08-7-1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2 21:30 发表
& & 昨日,朋友相聚,自然聊起近日社会上沸沸扬扬的有关养生的话题。朋友再三让我就“太极拳与养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
12-2-13 18:52
注册 08-7-1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3
三、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
1、意念、形体与内气的关系
&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到、劲自到这一原理,太极拳的练气是在大脑皮层统摄诸神经系统的统一指挥下,使全身处于极度松弛的状态下,随着呼吸的鼓荡和形体缓慢的运行,促使内脏器官和肌肉有节律地舒张收缩。太极拳中的虚领顶劲,松肩垂肘,尾闾中正,含胸拔背等要领都直接关系到太极拳身法的正确性。要想长内气,首先应有正确的意,这个意应该是内敛的意,松静的意,做到形在意之内,意在形之中,意有动,形体随之动,做到动作与内气一致。这就是拳经上讲的内外相合。
& &有人练拳多年没有得气感觉,或得气不明显,时有时无,练一趟拳,全身不得温暖,手掌不得红润,健身效果不够理想,其原因多属于意识不正确,整体不松柔,形体运行不合理,不是憋气就是四肢起僵劲。在行拳时,神要领,肩要沉,速度要慢,要均匀,思想要集中,否则气感即行消失,其得气的前提就是以意念引导松柔,以松柔产生内气。
& &内家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全身松柔,缓慢运行,不尚拙力等,这样内气就会加强。拳经上讲:太极拳的练习要分三个阶段,即练体、练气、练神。在练气阶段其运行规律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内外相合,由内及外,特别突出以腰带动四肢,追求松、稳、圆、沉、匀、整等规则,在这个阶段里,四肢绝非自动,一定要用腰脊带动,这也是舍去拙力,走向松柔的关健。当然要做到这些绝非易事,口头上讲的全身放松,腰带四肢,而实际上即是满身僵劲,四梢乱动。要想真正做到腰带四肢,本人的体会是:①听名师的话,按规矩办事,做到明规矩而守规矩。②拳速要慢,要匀,像猫步一样轻匀。③四肢只能用意不能用力,或者只能用仅能支承重量的量小的力,此时大脑应该给四肢下道死命令,腰脊不动,四肢绝不能动,手脚一动就马上联想到腰脊的带动。杨澄甫式太极拳强调腰拉、腰转、腰脚手,明确地告诉我们,手脚不要自动,只能用腰脊来带动,突出腰的作用。这样做有许多好处,首先培养出全身的整动,是锻炼全身松柔的基础,是舍去拙力的关健。太极拳是用腰脊练拳,而不是用四肢练拳,如果四肢自动,乱动,妄动,就会把生活中肌肉用力,拉拉扯扯,搂抱顶抗等劣根性部带到拳中来,使太极拳面貘全非。腰带四肢是去掉拙力的好方法(拙力去一分,内劲长一寸),从而才能逐渐进入到经络运气这一境界。
12-2-13 19:01
注册 08-7-1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4
2、呼吸与内气的关系
& &呼吸与内气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呼吸对诱导内气的产生起关健性的作用,内气趋于丹田与呼吸的关系是这样的,吸气时丹田闭合,内气由督脉上升,过百会至舌尖,内气有待充实;呼气时丹田开启,即横隔肌气机打开,内气沿任脉动下降至丹田,称气沉丹田,此时腹部极松,只靠地心引力,使腹部下坠,并有孔穴感。此时肩、腰、胯、碗要松劲,要虚领,让其气血冲入手脚指的顶端及神经末梢。切忌拉、逼、收、翻、托等一切拙力出现。拳经曰:腹内松净气腾然。腹内不松净气就不会腾然,因此丹田气产生的前提下是全身松透,腹内松净,并合理地配合呼吸。拳经曰:“能呼吸然后能灵活。”这样举体自然和顺,运用自能随意。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内气就会充盈起来。呼吸像气筒,随着呼吸的运动,像气球一样的内气充满身,内气便向外萌发,可能按经脉运行,也可能向四周弥散。沿经脉运行时,或通周天,或趋病灶,疏通经络,防病治病;向四周弥漫时,内气充满全身,这种气就能洋溢四体之内,浸润于百骸之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内外一气,流行不息,拳的开合动静,即据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也由此气而得,内气所到之处,身体自觉轻灵,轻飘和失重感。
12-2-14 12:59
注册 08-8-1行业 工业制造来自 北京
太极拳最大的秘密是“松”---祝大彤
&&怎么能松得很乾净,很难讲明白。郑曼青先生回忆杨澄甫先生当年教拳,一天到晚坐在哪儿,可以不发一言,不问他他绝不讲话;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个几百回。杨澄甫先生还讲了一句话,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郑曼青先生就怀疑:难道讲一个“松”字,我就三辈子学不到吗?五十年后想起来,郑曼青先生说:不但三辈子,也许六辈子还学不到。太极拳说难,就是难在自己挡住自己,不肯松。无论如何,要放松。要松到什么程度呢?人家打我,再有力量,也到不了我身上,所以力量再大也没有用,都空掉了,那我打人家呢?把一个整个的人打出去好几丈外,这又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太极拳的一种高深理论,它有一种哲理在里头,而且是一种合乎科学的杆杠力量。不但是哲理与科学合而为一,它能将各种自然原理合并来应用。这你会觉得很难,可是只要真能松透的话,什么都拦不住你。所以练太极拳“松”为第一,这一点是我(郑曼青)自己深深感受到的。
& & 罗邦桢是郑曼青的大弟子,他在去美国之前特地向郑曼青先生请教在美国教拳应注意什么?郑曼青先生回答他:“要注意松。” 后来罗邦桢先生说:“练拳45年,不敢说有45年的东西,一个‘松’字,就让你琢磨终身。”常言道:“松松松,太极功,太极头条要放松,学太极,先学松,不松难得太极功。” 松是通行证,松是敲门砖。松到什么程度,太极拳就达到什么程度,松不到那个程度,便不晓得那个程度的奥妙。
李雅轩先生在《太极拳随笔》中提出“松软是太极拳的宝贝”。他说:“以前有人问杨澄甫老师:未见您用多大劲,何以将人打出去那么远,打得那么脆呢?杨老师答曰:"我是松着劲打的。"有人问杨少侯先生,你发劲时看着是很松软的,如这样子松软还能有力吗?少侯先生答曰:"就是因为是松着劲、软软的,打出劲去,才大得很咧。” 所以太极拳的功夫,无论是打拳或是推手,都必须将身势松开才行。
& & 李雅轩先生特别强调练太极拳要松,而且要大松,要松透。松得周身毫无拘滞之力,松得两臂如绳儿吊着重物一样,经常有沉甸甸重舵碗的感觉。身势松得软若无骨的样子,但是这种大松大软,不是软塌塌,不是松懈懈,不是松得软得如一摊稀泥。而是以神气将身势鼓励起来,使它动荡起来,有强大而又灵敏的柔弹力。太极拳练习到了真正松了的阶段,全身都有气布满,前后左右都撑满抱圆。李雅轩先生比喻为伞的撑开。伞不用时收起来,放松了;用时撑开,此时伞面是绷起来的。不是硬也不是懈,是整个铺开的。整个伞面是完整的,伞面上的每一点都处于整体中,张力是均匀的。
& & 吴图南先生说:太极拳之秘在“松八段九节”。练习太极拳架时把八段九节真正松开才可称为着熟,这是学习太极拳的关键。松,最先全身不能有力。全身有九个关节要松开。三个在手,三个在脚,三个在背。手三关节是腕、肘、肩。脚三关是胯、膝盖、踝。背三关是尾闾、颈、头顶。九关之中最重要是手三关,首先要把手三关松开,第一是腕关,接着是肘而肩。肩关是最难松。“松肩”忌压肩,要顺着两侧45度斜下松落,将肩井穴张开,降于涌泉穴中。如何才能松开关节?首先是松开关节之间的腱,接着骨,要不断的松开关节之间的腱,关节之间不松,气不能顺畅的流动。我们习惯于拉紧,应不断的放松。当我们初学时,动作是紧绷绷的。我们学习知道那些动作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运而后动的动作。当肩关节能松开时,其它的都容易了,脚三关中踝关最难松。尾闾关松开后,气可通上背部。
& & 练太极拳要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因为心有所畏便紧张,紧张就不能松。所以有自信心很重要,不只是打太极拳,生活中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的。能平心静气,动作才会自然,不勉强,不造作,身势放松神贯顶,涌泉有根腰有主,打拳如坐轿。
& & 知道不知道“松”是主观问题,做到做不到“松”是客观问题。心知才能身知,心知不等于身知,身知胜于心知,所以我们练太极拳要明理,循理渐进,时刻问自己:放松了没有?松透了没有.
[ 本帖最后由 焰火s 于 12-2-14 14:28 编辑 ]
12-2-14 14:27
注册 08-8-1行业 工业制造来自 北京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2 21:30 发表
& & 昨日,朋友相聚,自然聊起近日社会上沸沸扬扬的有关养生的话题。朋友再三让我就“太极拳与养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
12-2-14 14:29
注册 08-8-1行业 工业制造来自 北京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13 19:01 发表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3
三、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
1、意念、形体与内气的关系
&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 ...
12-2-14 14:29
注册 08-8-1行业 工业制造来自 北京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14 12:59 发表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4
2、呼吸与内气的关系
& &呼吸与内气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呼吸对诱导 ...
12-2-14 14:30
注册 08-10-29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南京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12-2-14 17:17
注册 08-10-29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南京
QUOTE:原帖由 xwzjt2008 于 12-2-6 19:16 发表
&&太极拳理十分注重腰的训练,有“主宰于腰”“腰为轴”“由脚而腿而腰”等等拳论都说明腰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
& &&&松腰很关键的一点是要松胯。说实在的,松胯比松腰还要难,胯松不了,腰就无 ... & && &太极腰的松体表特征为:腰椎轻松、灵活,有膨胀感、热气感、涌动感,脊椎内尤如有一股无形的力大无比的源流,能随着意念的变化而上下左右的涌动,不断冲击着体表,甚至时而无限拉长,时而无限缩短,作用于四肢百胲。
12-2-14 17:18
注册 08-10-29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南京
QUOTE:原帖由 焰火s 于 12-2-12 10:30 发表
腾老师要求我们习练太极拳必须练内功,今天在网上看到“练功之后有六忌”一文,转发上来,供大家参考[si ...
12-2-14 17:20
注册 08-10-29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南京
QUOTE:原帖由 tish升 于 12-2-12 16:02 发表
  腾老师说:腰松不开,脚难以放松,膝胯僵紧,腰是呈上启下的大关节,腰松不开形成一块板,堵塞上下通道,上肢的肩、肘、腕、手四大关节本力退不掉,周身挂力操作,这样就很难体会到阴阳变转,举动轻灵 ...
12-2-14 17:20
注册 08-10-29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南京
QUOTE:原帖由 打虎上山 于 12-1-30 14:24 发表
& && &练拳时要忘掉人间烟火,让自己真正松下来,静下来,躯体如同虚空一般。神宁心静,处处静,平心静气。
& && &太极拳打得好不好,关键看你松 ...
12-2-14 17:21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太极止弊三法 之三
&&首先我们应了解心、意、精、气、神的内涵,这是“用意”与“循经”的前提。
& & 心:策源地在脑。心受神主使,负责发布命令。练太极的“心”,是担负多重任务所形成的心境、心地、心态、心绪、心思等。今人研究太极多用“心法”一词,甚至有拳家认为“太极是什么?心就是太极,太极就是心”(解守德《太极内功心法》)。此种说法之“心”较为概括,是心、意、神之统称。
& & 意:具有意向性与直接现实性,意以心为基础,其策源地在胸前十字中心。初练太极时,心的作用大,什么都要通过思维、记忆、想象等;一旦动作熟练后,意识的作用增大;尔后意转入受灵气控制,有意变无意。
& & 精:人体之精华,人生之大宝。男性藏精于睾丸(女性藏于乳房),道家有“十碗饭养一滴血,十滴血养一滴精,十滴精养一滴髓”之说。精足,髓实,神充。拳家有言,炼精化气是筑基之功。
& & 气:可一分为三。一日浊气,呼吸中的浊气与体内外排的秽气、病气。二日真气,藏于肾、灵真元之气,与生俱来。三日清气,是从呼吸道或食物中进入体内的营运与升补内气之气,其主要成分为氧。练太极中强调深层呼吸,是为了从深层排出浊气,吸收清气,养护真气。
& & 神:按佛门观点,神分识神、元神、真神。识神,指经验、感受。元神具有清纯性与原始性。真神乃性空之灵神,是通常所言返璞归真之真,主宰一切、调理一切,亦是循经合脉之指挥。练太极的终极点是炼其真神(亦称灵神、灵气)。
12-2-14 18:51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13 19:01 发表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3
三、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
1、意念、形体与内气的关系
&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 ...
12-2-14 18:53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14 12:59 发表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4
2、呼吸与内气的关系
& &呼吸与内气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呼吸对诱导 ...
12-2-14 18:54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焰火s 于 12-2-14 14:27 发表
太极拳最大的秘密是“松”---祝大彤
&&怎么能松得很乾净,很难讲明白。 ...
12-2-14 18:54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zuxkq 于 12-2-14 17:17 发表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12-2-14 18:55
注册 08-7-2行业 医疗卫生来自 安徽
QUOTE:原帖由 zuxkq 于 12-2-14 17:18 发表
& &&& 太极腰的松体表特征为:腰椎轻松、灵活,有膨胀感、热气感、涌动感,脊椎内尤如有一股无形的力大无比的源流,能随着意念的变化而上下左右的涌动,不断冲击着体表,甚至时而无限拉长,时而 ...
12-2-14 18:56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13 19:01 发表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3
三、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
1、意念、形体与内气的关系
& &内气的产生、潜转与远行决定于两大因素,即意识的干预与正确形体的引导,根据意到、气 ...
12-2-15 13:07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唤音 于 12-2-14 12:59 发表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4
2、呼吸与内气的关系
& &呼吸与内气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呼吸对诱导 ...
12-2-15 13:08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焰火s 于 12-2-14 14:27 发表
太极拳最大的秘密是“松”---祝大彤
&&怎么能松得很乾净,很难讲明白。 ...
12-2-15 13:11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zuxkq 于 12-2-14 17:17 发表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12-2-15 13:13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zuxkq 于 12-2-14 17:18 发表
& &&& 太极腰的松体表特征为:腰椎轻松、灵活,有膨胀感、热气感、涌动感,脊椎内尤如有一股无形的力大无比的源流,能随着意念的变化而上下左右的涌动,不断冲击着体表,甚至时而无限拉长,时而 ...
12-2-15 13:14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QUOTE:原帖由 hdybc0707 于 12-2-14 18:51 发表
太极止弊三法 之三
&&首先我们应了解心、意、精、气、神的内涵,这是“用意”与“循经”的前提。
& & 心:策源地在脑。心受神主使,负责发布命令。练太 ...
12-2-15 13:16
注册 11-1-19行业 工业制造
& && &我觉得:应当把拳架分解开来,拿出一部分拳势单练,待到练好之后再合起来练。每一势,皆可就地反复地练;正着练,反着练,内外俱练,既练太极之气,又练太极之形。
12-2-15 13:19
注册 08-10-29行业 旅游交通来自 南京
QUOTE:原帖由 zuxkq 于 12-2-14 17:17 发表
要诀云:捶自心出,拳随意发。总要知己知彼,随机应变。&&
这就是说, 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掤而捋,或挤而捺。&&
12-2-15 14:16
注册 08-7-1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习练太极拳是如何增强内气的5四、太极拳的气功状态& & 太极拳的用意就是要在身内落实拳理,用内意,行内气,走内劲,通过内在的意念指挥气血运转,牵动人体的经脉与骨骼进行全身环状圆弧运动,达到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太极拳原是练体、练气、练神三步功夫,先求肢体的松柔舒适,再求心情舒畅,自在安乐,量后达到气势磅礴,内气充盈,神舒体静,内外皆美,一练拳,就进入到这种极为舒服轻松愉快的境界中,这就是太极拳进入所谓的气功态,也是后天返先天的先天状态,也是练拳应该练到的拳味。到了这个时候,良性循环代替了日常生活因种种压力带来的恶性刺激,去掉的是病痛和烦恼,剩下的只有快乐和健康,练太极内功拳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畅通内气,驱百病,长气血,健壮体魄,精满神旺,气充劲足的健康境地。
12-2-15 19:35
注册 08-7-1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QUOTE:原帖由 焰火s 于 12-2-14 14:27 发表
太极拳最大的秘密是“松”---祝大彤
&&怎么能松得很乾净,很难讲明白。 ...
12-2-15 19:38
注册 08-7-1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QUOTE:原帖由 s白云 于 12-2-15 13:19 发表
& && &我觉得:应当把拳架分解开来,拿出一部分拳势单练,待到练好之后再合起来练。每一势,皆可就地反复地练;正着练,反着练,内外俱练,既练太极之气,又练太极之形。
12-2-15 19:39
注册 08-7-1行业 其它来自 镇江
QUOTE:原帖由 zuxkq 于 12-2-15 14:16 发表
这就是说, 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粘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掤而捋,或挤而捺。&&
12-2-15 19:40
& 陈氏太极拳交流平台 祝贺南京镇江宿迁陈氏太极拳寻根祭祖团访问陈家沟取得圆满成功&nbsp&nbsp&&&&&&&169&&&&&&&&&&&&&&&&&&&
请在打开的新窗口中支付完成打赏
我已完成支付打赏
支付失败重新支付
打赏金额:
Powered by
0.046827 s
梦溪论坛的帖子由网友发布并不代表网站官方之意见及观点。如需转载本论坛文字及图片请注明出自梦溪论坛,商业用途需征得作者本人同意!
发帖、回帖拥有个人空间
上传及分享相册精彩内容推荐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