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多少个民族多少个王金炳

历史小报内容 【范文十篇】
历史小报内容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三字经》相传为宋朝王应麟〈字伯厚〉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用来教育子女琅琅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时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此后成为历朝历代最重要的启蒙教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三字经》的内容上,不同历史时期皆有所修改或增加。仅目前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如明清时期就有《增补三字经》、《节增三字经》和《广三字经》等。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
解放后,又对《三字经》进行修订。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观内容的修订,共计1416字。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赤道下,温暖极。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此植物,遍水陆。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青赤黄,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曰平上,曰去入,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唯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梁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权阉肆,寇如林,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碁。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
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有为者,亦若是。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范文二:是人教版的吗?
1.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距今一百七十万年、
3.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人 约70——20万年
采集、狩猎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人 约30000年
采集、渔猎 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磨光、钻孔技术、骨针
时间 地区 原始农耕原始饲料 原始手业 房屋
河姆渡人 约七千年 长
域 用磨制石器
耒耜耕地种水稻 陶器
原始乐器 杆栏式房屋
半坡居民 约五六千年 黄
域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主要粮食是粟
织布制衣 半地穴式房屋
大汶口居民 约四五千年 黄河流域磨制石镰石锄 黑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1. 人文初祖指的是黄帝。
2. 原始社会民主推送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尧舜禹的“禅让”)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2. 禹死后,启继父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夏朝最后一位国王桀。
1、公元前166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
1、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商汤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2、分封制: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P24第一段第二句到倒数第二句
意义:P24第一段最后一句
1、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3、 后代“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备齐。今天家畜的主要品种,商朝都已经有了。
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 春秋时期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称霸原因:P31第一段)
3、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在城濮大战,晋军打败楚军。
4、 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P32第二段)
5、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注意七国的方位)P33地图
6、 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军大败。
1、 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 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进一步推广。
3、 铁农具,牛耕推广意义: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推广显著提高。
4、 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世界闻名的防洪灌溉工程(影响P37最后一段第三句)
5、 商鞅变法:
背景:P38第一段
内容:P38第二段
影响:P39第一段
1. 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 商朝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西周晚期,出现字体“大篆”,战国时,人们用毛笔蘸墨,在竹简或丝帛上书写。
3. 战国时,人们测定出2 4个气节,以安排农业生产。
4. 春秋战国的民医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5. 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的方言,创造出新的诗体,代表作《离骚》
学派 姓名 时期 著作 主要思想
儒 孔子 春秋时期 论语“仁”, “为政仁爱” “因材施教”
“为政以德”“温故而知新”
家 孟子 战国
春秋无义战,“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自然资源持续利用
墨家 墨子战国 “兼爱”“非议”
道 老子 春秋晚期 《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双方可以相互
转换,以柔克刚
家 庄子 战国 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战国 主张改革,提倡法制,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
兵家 孙武春秋晚期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 秦朝建立,公元前221年,亲王嬴政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 秦朝巩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1) 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乱的局面。
(2) 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P57第一段)
(3) 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
(4)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行“焚书坑儒”(P58第一段)
(5)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修筑万里长城和灵渠等伟大工程。
3、 秦的疆域(P59第三段第一句)
4、 评价秦始皇(P61小讨论)
5、 评价“焚书坑儒”(P58思考题)
1、 秦的暴政:(1)繁重的徭役(2)沉重的赋税(3)残酷的刑法(4)黑暗的政治
2、 陈胜,吴广起义的意义:P64第二段
3、 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秦朝,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4、 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5、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
范文三:历史书籍
这部《吕著中国通史》是吕思勉先生史学论著的一种。
这部书针对当时上海大学文科学生学习上的需要,没有采用一般通史的体例。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下册分章按时代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政治历史的变革。作者认为当时上海流行的通史著作,虽然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一些典章制度,但是往往缺乏条理系统,上下不够连贯,使初学者摸不清头绪,不能构成系统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大学文科的学生,他们正需要有系统的历史知识,以求进一步的钻研,因此就有采用这样特殊体例来编写通史的必要。在今天看来,这种体例的中国通史,对于初学者还是有一定用处的,它对帮助读者初步掌握中国历史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系统的历史知识有很大的好处。
是苏秉琦在其生命的最后时段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由三联书店出版。除《开头的话》、《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及《苏秉琦论著目录》等外,讨论的主题有如下七节: 《两个怪圈》、《学读“天书”》、《解悟和顿悟》、《“条块”说》、《满天星斗》、《三部曲与三模式》和《双接轨》。苏秉琦教授说,这部著作讲的仅是他“探索中华文化、中华文明和中华传统起源的过程中所走过的不平凡的历程”,但读者从书中更能见到他对这些问题的见解和颇为周详的论述。
《明史讲义》全书分为二编:第一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第二编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考订叙述,多有发明创见,所作评议,亦具精辟独到之处。
《清史讲义》虽为残稿,但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史实详尽,论析缜密,被史学界誉为我国近代清史学派的开山之作。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一本学术含量很高的著作,作为史书,她却不像一般的历史学著作那样需要读者正襟危坐来诵读她的。正文部分很薄,只92页,读来相当轻松,不费精力,但是却能启发你的很多思考,关于民族命运,关于社会进步。概括地说,就是好看耐读、通俗易懂。
本书时段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前夕。作者在书中阐述本书的目的“是以中国近代史的一些经验教训来为当时的抗日建国谋出路”,这也是史学著作“以史资治”的功能。
本书在结构上分为四章,第一章讲外患,第二章讲内忧,这二章是大背景,第三章讲自强运动,第四章主要讲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这三个救国方案,三四两章是主旨。“总体上看,这本著作是从外交内政的关系入手,重点论述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为抵御外敌入侵而改革内政的各种方案,表现了寻求救亡之道的使命感”
本书是一部简明的元朝断代史,具体有十一章内容,包括蒙古国家的建立、蒙古国的统治、元朝的建立、元代的社会经济、元朝社会矛盾的发展、元代的边疆各族等方面。
元朝幅员广大,民族众多。政府使用三种语言文字。蒙古语是所谓“国语”;汉人、南人使用汉文。色目号称三十一种,其中以回回的文化为最高,回回商人在朝内拥有很大的权力,所以元朝许多重要机关都设有回回译史、令史、掾史等官职。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除蒙古国子学、国子监、汉文国子学、国子监外,还有回回国子学、国子监,讲授亦思替非文字(即回回文),来造就这方面的人才。当时回教世界通行的语言是波斯语,于是波斯文也就与蒙文、汉文并列,成为元朝官方使用的文字。
元朝,大批回回人人居中国,伊斯兰教亦随之广泛传播于中国各地。因之元朝不仅三种文字并用,喇嘛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三种文化亦并存。此外,元朝皇帝把各种宗教视为手的五指,采取兼容并蓄政策,所以也里可温(景教、天主教)、*忽(犹太教)也都有一席之地,成为这个时期文化的组成部分。
运用考古资料对《史记》加以解释。全书取材宏富,举凡殷商甲骨文,两周金文,秦汉石刻、竹简以及权量、铜器、陶器诸铭文,无不网罗;考证精到,多发前人之所未发,是考古与传统文献研究相结合的典范。此书至今仍被视为《史记》研究的基本参考书。
<剑桥中国史》共16卷,各卷由知名学者上编,卷内各章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反映了国外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第12和13卷论述中华民国的历史。在历史研究的角度、领域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两卷都有所有书目介始,评述各章有关的资料和论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已出的《剑桥中国史》的其他中译本有秦汉卷、随唐卷、明代卷、晚请两卷。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卷。
《秦汉史》是记述和研究中国秦汉时期历史的断代史。这个时期的断限,是从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开始,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为止,包括秦(前221年至前206年)、西汉(前206年至公元8年)、东汉(25年至220年)三个朝代,和一个短命的王莽政权(公元8年至24年),共440年的历史。著名秦汉史专家林剑鸣先生的代表作。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封面社会前期发展阶段秦与两汉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中外大交流的情况,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是秦汉史研究的重要成果。
这是一部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於学术思想,政治制度,社会风气,国际形势,兼有顾及,惟但求其通为一体,明其治乱盛衰之所由,开其一贯相承之为统,以指陈吾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至其人物之详,事业之備,则待教者读者之自加参考,自为引伸。本书主旨则在发明其相互影响,及先后之演变发展,以作国人如何应付现时代之种种变作根据之借镜。
范文四:历史测试题
一、选择题(45分)
1、人类历史经历几种社会意识形态( )
A、4种 B、3种 C、6种 D、5种
2、对“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理解正确的是( )
A、是历史的进步 B、是历史的倒退 C、夏禹继承了王位并传位给自己后代D、以上都正确
3、我国经奴隶制王朝有哪些( )
A、夏、商、元 B、夏、商 、汉 C、夏、商、晋 D、夏、商、西周
4、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 )
A、察举制 B、郡国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5、下面对“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的理解有误的是(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宗法制遭到破坏 C、井田制遭到破坏 D、科举制遭到破坏
6、史上哪个皇帝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A、汉武帝刘彻 B、秦始皇嬴政 C、唐太宗李世民 D、清圣祖玄烨
7、秦朝可以调动军队的凭据是( )
C、虎符 D、大将军
8、秦朝设立三公九卿制,哪三公(
A、太公、公公、召公
B、太尉、御史大夫、宗正 C、太尉、御史大夫、丞相
D、太尉、御史大夫、军机大臣
9、下列对历史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过去事实的记载 B、对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改变C、是一门学问D、是过去发生的事实
10、下列对丞相职责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执掌群臣奏章 B、百官之首 C、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D、丞相之下设有诸卿
11、下列对“秦汉时期管理地方”描述正确的是( )
A、汉承秦制 B、都推行了郡国制 C、都推行了行省制 D、都颁布了“推恩令”
12、下列对节度使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B、经济上控制着财权 C、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D、往往不会发展成割据势力
13、宋太祖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称为( )
A、老五营 B、东厂C、锦衣卫D、禁军
14、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哪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察举制、分封制、九品中正制 B、科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C、郡县制、分封制、行省制D、征辟、举孝廉、户籍制
15、我国历史是哪个朝代废除了宰相( )
B、元朝 C、唐朝 D、汉朝
二、简单题(55分)
1、请简要分析“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2、简要分析内阁和军机处的职能?看看二者对皇权加强有何作用?
3、简要分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4、简要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响?
5、简述下《权利法案》的内容?
范文五:第一单元
1、分封制的影响
2、宗法制的核心,实质,影响。 3、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4、郡县制的影响。
5、秦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6、三省六部制的影响(作用) 7、军机处大臣的职能
8、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 9、雅典民主的基本特点 10、雅典民主的机构
11、雅典民主的评价(影响) 12、《十二铜表法》的内容 13、《十二铜表法》的影响 14、罗马法的影响(评价)
第三单元:
15、《权利法案》的影响。 16、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英国在资本主义政体建立后,是如何进一步发展完善的)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民主政治如何完善(发展)) 17、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8、1787年宪法的背景。 19、1787年宪法的原则。 20、1787年宪法的评价。
★★英、美、法、德意志四个国家政体的比较的表格。(这题不需要默写,但要听写的形式进行)
21、鸦片战争的原因。
(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想雷同,可以一起记) 22、鸦片战争的影响。
(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想雷同,可以一起记) 23、《南京条约》的内容。 24、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和清政府的国内环境(国家发展情况)的比较。
25、太平天国运动败因的新特点。 26、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 27、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28、《马关条约》的内容。 29、《辛丑条约》的内容。 30、辛亥革命的背景。 31、辛亥革命的评价。
32、《中国民国临时约法》的原则、评价。
(要注意中国民国成立、清政府结束统治、约法颁布的时间。)
第五单元 3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共产党宣言》意义) 34、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 35、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要区分十月革命和二月革命性质) 3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 37、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的史实。 38、五四运动的意义。
3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区分中共“一大”“二大”的目标) 40、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背景)、标志、 41、西安事变的影响。
42、抗日战争胜利的影响。
43、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民主建设)。
44、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 45、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
46、香港、澳门回归的条件、影响。 47、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48、冷战兴起的原因、标志。 49、冷战的影响。
50、杜鲁门主义的表现(运用、实施) 5152、日本崛起的原因、影响。这三个影响雷同。
53、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54、建国初期(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有
哪些。当时的国内外背景。 5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56、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57、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表现(史实)有哪些。 58、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共同要求有哪些) 59、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60、新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的成就。
61、两级格局瓦解后,世界多极化的表现。 62、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
范文六:我自信:向着历史60分迈进!!!1
一我有智慧,我会选择:
1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封建制的法规
B.禅让制的规则 C.世袭制的传统
D.分封制的义务 2.依据右边残图中的信息判断,它呈现的形势属于
A.夏商时期
B.西周时期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3.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原材料很易找到且成本低廉,这样的原材料不包括
4.自五世纪后期起,北魏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领导了一场席卷北方的改革,由此他也成为了我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政治家。这里的“潮流”是指
A.民族融合
B.开发江南
C.统一南北
D.维护和平
5.2012年3月,关于杜甫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如右图所示)。下列史实中,杜甫可能亲身经历的有①贞观之治 ②开元盛世 ③安史之乱 ④唐朝灭亡
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知,光被遐荒,
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是毛泽东和朱德在1937年抗战前夕共同谱写的一篇祭文。其祭奠的人物是
D.孔子 7.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里的“封建”指的
A.分封诸侯
B.实行变法
C.设立郡县
D.设置行省 8.右图所示是秦朝行政管理结构示意图,联系秦朝的历史,秦统一后采取的最有利
于地方管理的措施是
A.建立皇帝制
B.确立丞相制
C.推行郡县制
D.实行太尉制 9.丝绸之路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关于这条“文化运河”的表述正确的是 A.
B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敦煌 C.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10.“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他们通过读书考试平步青云,入朝做官。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1.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回纥、女真
B.党项、匈奴、蒙古
C.契丹、党项、女真
D.回纥、匈奴、吐蕃 12. 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皇帝八天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皇帝自己也说,“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A.废除宰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13.1991年,登山者在阿尔卑斯山脉发现了一具冰人木乃伊——“冰人奥茨”
(右图是其想象复原图)。科学研究表明,奥茨约生活在距今5300多年 前。与奥茨同时代的中国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D.元谋人 14.“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自列为诸侯。”下列属于诸侯的是 A.周幽王
15.在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
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下列例证最符合“勤俭'这一主题的是 A.文景之治
B.罢黜百家
C.漠北之战
D.昭君出塞 1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选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其中的“南朝”指 A.南北朝
C.宋、齐、梁、陈
D.东魏和西魏 17.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发达。某校举办唐代农业科技成果展,下面图片可以选用的是
A.《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18.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兴建了许多主题公园。下列主题公园中,和开封清明上河园表现的时代最为接近的是
A.杭州宋城
B.西安大唐芙蓉园
C.南京阳山明文化村
D.安阳殷墟遗址公园
19.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要研究蒙古族的兴衰历史,以下人物你需要研究的有:①铁木真 ②阿保机 ③阿骨打 ④渥巴锡 A.②③
D.①④ 20.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下列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通西域
D.江南的开发
21.2013年4月召开了大运河申遗常州段工作推进会,国际专家组将择日对大运河的申遗点段进行现场考察评估。这里所说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一致
C.在唐朝时才正式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2. 上海世博会期间,按1:1比例复制的一艘“遣唐使船”,重现了盛唐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盛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只学习佛法
B.鉴真是中日友好交往的杰出代表 C.玄奘西行去日本求取佛经
D.倭寇当时侵扰了中国东南沿海 23.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
①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
③大运河贯通
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D.①②③④
24.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 帝拒绝。这反映出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25.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归类,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诗史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词作家中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6.我们现在坐的方凳、圆凳,吃的烧饼、蒸馍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产物。下列极大地促进了北魏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是
A.人口大量南迁
B.孝文帝改革
C.张骞通西域
D.江南的开发
27.2013年4月召开了大运河申遗常州段工作推进会,国际专家组将择日对大运河的申遗点段进行现场考察评估。这里所说的“大运河”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一致
C.在唐朝时才正式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28 上海世博会期间,按1:1比例复制的一艘“遣唐使船”,重现了盛唐时期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盛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只学习佛法
B.鉴真是中日友好交往的杰出代表 C.玄奘西行去日本求取佛经
D.倭寇当时侵扰了中国东南沿海 29.汉代“(江南)不忧冻饿,亦亡(无)千金之家。”宋代则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下列各项与这一变化相关的有
①人口南迁
②民族交往
③大运河贯通
④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0.18世纪,英王使者马戛尔尼来华,提出在中国建立商馆、自由贸易的要求,遭到乾隆皇 帝拒绝。这反映出清朝在对外关系上实行
A.尊王攘夷政策
B.休生养息政策
C.君主专制政策
D.闭关锁国政策 3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文学成就的归类,错误的一项是 ..
A.唐朝诗歌创作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B.杜甫的“三吏”“三别”是诗史里的不朽篇章
C.宋代词作家中具有豪放风格的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
D.明清小说的代表作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1.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叙述正确的是
A.启建立夏朝
B.盘庚灭夏建立商朝
C.周文王建立周朝
D.周武王建立周朝
3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 这里的“他”是
33.中国古代有一部史学巨著,其内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作者“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其体例开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34.“(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C.东晋南朝
D.宋朝 35.有位西方学者曾说:,直至l8世纪中叶,在中国刊印的书籍比在世界上其余地方所印刷的总数还要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北宋哪一技术的发明和普及?
C.活字印刷术
36.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明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中国古代的图片,并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主题是
鉴真准备东渡
郑和下西洋
A.国家统一
B.民族团结
C.中外交往
D.抗击外来侵略
37.西藏位于中国的西南部,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修建于公元7
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城红山之
巅,作为西藏的标志之一,阅尽千年沦桑,见证西藏的历史进程,也见证着西藏的今天。下列史实中哪些是清朝统治者管理西藏的措施?
①文成公主入吐蕃
②顺治帝、康熙帝对西藏佛教首领先后进行了册封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38随着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最能够反映“都市生活”的历史事实是
A.交子流通
B.澶渊之盟
C.瓦子出现
D.回族形成 39.《元史》卷二零五桑哥传记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其中的“宣政院”管理
地区的行政事务。
D.台湾 4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郑和下西洋
② 戚继光抗倭
③郑成功收复台湾
④雅克萨之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
D.④①②③
41.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克什湖,,,,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岛等,南至南海诸岛。界定这一疆域的朝代是
42.下列科技著作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的是
A.《齐民要术》
B. 《农政全书》
C. 《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43.上联是:决战荒漠,击败叛匪,三年戎马名将老;下联为:功告大成,收复新疆,万里征程英雄归。这一对联颂扬了
44.火的使用是人类利用自然力的一个重大进步。迄今为止的考古证明:我国最早使用天然火、并懂得保存火种的原始人类是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45.下列文物属于战国时期的是
A.云冈石窟
B.司母戊鼎
D.秦始皇陵兵马俑 46.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
A.压制知识分子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C.推行法家思想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47“(江南)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这一现象开始出现于
C.魏晋时期
D.宋朝 48.下列不属于唐朝兴盛原因的是
A.轻徭薄赋
B.安史之乱
C.任用贤才
D.对外开放
范文七:无锡市通德桥实验小学三(6)班 李欣芮
1929 年,西方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欧洲法西斯势
力崛起,加紧对外扩张。这时,日本趁西方国家无暇 东顾之机,发动了罪恶的侵华战争。中华儿女进行了 顽强的抵抗,终于赶走了侵略者。
知识小档案 1938 年,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了 《论 持久战》。文章分析了中日双方的基 本特点, 指出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但是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于中国。
1937 年 7 月 7 日,驻扎在华北的日本军队向驻扎北京西 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了猛攻,抗日战争全面展开。 中国军队顽强抵抗,但由于装备落后,还是节节败退。 1938 年 10 月以后,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针对日军的战略 变化,决定在正面战场发动进攻。中共在敌占区展开游 击战。战争局势转向对中国人民有利的一面。
九一八事变:
西安事变: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本关东军诬陷 中国军队炸毁铁路,向中国东北驻军 发起了进攻。当时的国民政府对日本 侵略者采取了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 的大好河山被日寇的铁蹄践踏。 日军的气焰非常嚣张,在几年之内就攻 占了中国的河北、察哈尔等地。1936 年 12 月 12 日,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 发动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与中国共产 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随着中途岛海战的失败,日本海军 陷入被动。美国等国家组成的军队 发起了反击,日军节节败退。1945 年 8 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 弹,苏联军队也出兵中国东北。8 月 15 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投降。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曹军想夺取东吴,孙权和刘备合伙抗曹.孙权的手下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请你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慢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周瑜知道。”
鲁肃答应了,并按诸葛亮的要求把东西准备齐全。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鲁肃很纳闷。
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那天江上大雾迷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儿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把子上。过了一会,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令船赶紧往回开。这时船的两边草把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超过了十万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我不如他。”
范文九:历史小报
关于《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二百九十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四百八十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一百四十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这五霸分别是“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来自史记)某些中学课本中的“齐桓、晋文、楚庄、夫差、勾践”排法不对,因为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不失为一时之雄,但问题是,“五霸”的说法,早在这二人之前就已经有了。
其中,比如任用管仲为相,促进国家的统一,“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最先成为霸主。楚庄王率军在
邲 (今河南郑州)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又成为中原霸主。
其实拘泥于所谓“五霸”的说法,本身就很不切实际,可以说,足智多谋的郑庄公、尊王攘夷的齐
桓、公、制霸中原的晋文公、独霸西戎的秦穆公、问鼎中原的楚庄王、复兴霸业的晋悼公、纵横江淮的
吴王阖闾、称雄东南的越王勾践,这八个人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
制作人:快乐小陆鹿
范文十:2012年的高考已经尘埃落定,从全国文综卷的历史试题来看,学生必须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处理,这无形中就提高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脱颖而出,教师除了讲授教参规定的内容外还必须引导学生注意教学中的隐性知识,而隐性知识的讲解就涉及教材内容的整合,笔者现结合2012年全国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并以教材中的小字、注释、插图及大事年表为例,来谈教学中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一、关于小字的整合   所谓小字是指历史教材中的阅读部分,因其用楷体字且学号比正文小,故称为小字。这一内容在教学中不做统一要求,只作为学生阅读参考之用。因此,许多学生都对它熟视无睹,不阅读不记忆,谁知有些高考题就是从这里出的,比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23题中D项“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但教材里的小字内容很多,不可能全部识记,在教学中教师可这样进行整合:   (一)在老教材中是重点内容但在新教材中被压缩为小字,如洛川会议后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等。   (二)对正文部分的关键补充说明要求学生熟记,如苏美两国在雅尔塔会议上背着中国政府签订的秘密协定,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小字等。   (三)有趣味性且能增长学生见识的,如“三大战役的作战过程”等。   以上三种情况的小字部分教师要告诉学生多关注,有条件的还可以把这类内容分类打印出来,分发给学生,让他们经常翻阅熟悉,从而使其在高考中能够从容应对。   二、关于注释的整合   教材中的注释数量不少,几乎每节课都有,类型也多,不可能要求学生全部掌握,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重点把握以下注释:   (一)在老教材中是正文到新教材则被压缩为注释的,如世界史下册第81页关于四次中东战争的注释等。   (二)在教材中出现且为生活常识类的,如“四书五经”、“五谷”等。   (三)职官名称,如“秦朝诸卿分掌政事”、“尚书台”、“刺史”等,尤其要注意某些官职在不同朝代其职权范围的变化。如在秦朝国家的监察事务由御史大夫兼理,而到汉武帝时期则专门设置刺史来主管,到东汉刺史不仅名称发生变化,其职权范围也较之西汉扩大了。   (四)在正文中出现内容解释的,如“辉格党和托利党”;对小字重要内容进行补充的,如“毛公鼎铭文”;对教材引用史料进行补充说明的,如“外寇、内匪”等。   (五)对重要水利工程、重要生产技术和工具的说明,如“芍陂”、“铸铁柔化处理技术”、“耧车”等。   (六)重要地域名称类,如“幽云十六州”、“东方战线”等。   (七)对重要帝王在位时间、年号的解说。如秦孝公、永乐年间、嘉靖时期、拿破仑三世等。   对于此类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同一种颜色标注好,每天安排10分钟时间进行浏览,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这类内容的考题就可以“手到擒来”。   三、关于插图的整合   教材引用的插图数不胜数,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重视对如下插图的学习。   (一)人物图。注意区分人物的服饰、形貌特征,并关注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及其相关评论等,力求做到一看到图、看到事迹、看到评论即知所讲人物是谁,这对解题有很大的帮助。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16题中就以张謇的评论来考查李鸿章,这个内容在教材中没有涉及,但教师如果能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补充、引导,学生还是能解答的。   (二)实物图。教材中的实物图类型多,包括文字、货币、生产工具器皿,以及考古出土的文物如甲骨、陶俑、画像砖石等等,其中要特别注意一些对课本内容起到补充说明作用的实物图。比如文字,从《中国古代史》第4页甲骨文中有关奴隶的字,到第8页二里头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和西周铜器铭文,又到第24页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再到第64页《兰亭序》(摹本·部分),然后结合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叙述,可以知道汉字发展的历程,也表明在纸笔没有发明之前,古人使用专门的工具分别在动物骨头、青铜器、竹简上刻写,了解这一内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12题关于“刀笔吏”的称谓会选择A项。又如“商鞅铜方升”,依图可知商鞅第二次变法的时间始自公元前344年,这在课本中没有提及,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克伦威尔()在纳西比战役中”。此外,还可从“秦半两钱”以及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和钱范图,略知货币发展的简单过程。   (三)地图。这是最常见也是高考最爱考查的内容,比如统一王朝的疆域变化图,分裂割据政权的对峙图,重要水利工程图(如: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中就考到了灵渠)、手工业分布图、对外交通(陆海路)及对外贸易港口、重要地名的古今演变(如六朝古都、台湾、南海诸岛等)、民族分布(2012年全国文综卷第39题就考到了汉朝对岭南地区的政策变化)等历史人文地理和历史自然地理仍旧是教学重点。把春秋、战国、秦统一等图与正文结合,可反映分裂到统一的过程;拿隋、元运河等图与正文对照可看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   (四)彩图。在每册教材的头几页都有本册的一些彩图,对于这些彩图我们也要识记,因为这些彩图所反映的史实都是对正文的有效补充。如一战时的空战,飞机等新式武器被运用到战争中,可想而知当时交战双方伤亡惨重和战争的激烈程度了,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一战的影响。还有些甚至是正文中没有明说的,如唐墓壁画《礼宾图》,是唐朝官员接待少数民族首领的场面。   图形是一种形象直观的表述,但教师要把这些图像按以上四大类进行分类,教会学生理解、掌握不同图形的内涵和分析方法。   四、关于大事年表的整合   每册教材的最后几页都配有大事年表,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重视对大事年表的学习、记忆以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下列几种情况需重点把握。   (一)在老教材中是正文但在新教材中归属大事年表的。如:1911年的保路运动,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和十九路军抗战等内容。   (二)教材正文没有叙述事件起讫时间或叙述不够清楚但在大事年表中列有的。如:年土耳其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等。   (三)通过中外大事年表的对照学习,可知道同一时间在不同国家发生的大事。如:1861年时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发生辛酉政变,安庆失陷及安庆军械所创办等,世界近代史上则有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等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大事年表进行整理,按年代从古到今进行排列,让学生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正文对包括小字、注释、插图、大事年表在内的知识点进行整合讲解,以夯实学生的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做到有备无患。但整合的内容不能太偏,要把握好度的问题,不要花过多的精力去拣芝麻,免得拣了芝麻却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史(选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国近代现代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世界近代现代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 庞丹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有多少个星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