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玩手动头的M43吗

查看: 1452|回复: 2
声望0 精华0帖子八豆8778 积分24083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em id="authorposton15-10-27 10:50
叫中徕25 F1.8,说是一群色友自己搞的,看价格不贵买了个装5100上玩玩。
优点,小巧亮骚,外观莱卡味十足,全金属。中心锐度很高。12片光圈叶片,圆,光圈无档位。焦外还行。
缺点,色彩清淡,四角画质渣渣,暗角明显,对焦环阻尼不均匀,对焦环行程短,距离标尺不准,对焦环松阔量太大。不开放大对焦很难准。
有E口和M43两种接口,可能M43好一些,可以规避暗角和四角画质问题。
中徕名字说明制造者想做国货好镜头,可惜仍欠火候。期待改进版能解决所有问题。总体比CCTV头好很多。
手机发帖,上不了图。不介意小缺点的可以关注一下。
声望7 精华2帖子八豆11841 积分1358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柜台小老板
<em id="authorposton15-10-27 10:52
本帖最后由 byemediann 于
10:54 编辑
黑白熊猫武士
声望11 精华11帖子八豆8224 积分11759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电脑公司部门经理
<em id="authorposton15-10-27 17:42
看不见图片
论坛元老,论坛创始到2004年间注册且发帖数大于200的论坛用户。
汶川地震爱心捐款人士
论坛老用户在新版论坛发贴数量达到10个
十二生肖o马
参加神秘活动获得
江苏电信翼友会会员
Powered by&&&& 福伦达和中一光学25mm F0.95 M43卡口镜头对比
福伦达和中一光学25mm F0.95 M43卡口镜头对比
1福伦达 VS 中一光学 前篇
【春卷博客】很多朋友在国庆长假期间问两款M43大光圈标头对决到底做的如何了。呃,我之前的确是准备走一个标准的镜头对比流程,对镜头的细节啊、紫边啊、抗眩光啊、焦外等进行测试的。但后来在试用过程中发现好似上面那些内容(诸如小光圈下的画质对比等)对于这两只大光圈头而言并没有多少实用意义(为何这么说,后面自有分解)。而且长假中还要抓新居装修的事情,所以评测就有些耽搁下来了。不过,我还是尽可能的完成了部分对比内容,先放出部分给大家看下。
首先是两支镜头的外观对比
其实不用多说,看图片就知道福伦达NOKTON 25mm F0.95体积大约要比沈阳中一光学 SpeedMaster 25mm F0.95大1/3样子,重量方面福伦达480g的重量几乎是中一232g(带前后盖为248g)的一倍。所以从便携性角度来说,中一的确要做的更好一点——这一点对于M43阵营而言尤为重要。
两款镜头都采用金属材质,福伦达方面前后组镜片显然要比中一更大一些,采用8组11片结构、10片光圈叶片。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根据目前得到的资料(中一官网还没有公布),中一的这支25mm镜头采用的复杂双高斯结构,同样是11片8组结构(包含一片超低色散)。
两枚镜头全是手动对焦设计,之前我曾经谈到过这支福伦达25mm F0.95是老款,采用了带有档位的光圈环设计而新版本和中一一样采用了无极光圈环(使视频拍摄时光圈变换更流畅)。总体来说,两款镜头的变焦环和光圈环阻尼手感都做的不错,但感觉上福伦达的整体工艺要比中一更出色,更精致一些。当然,中一用料啥的也不差,毕竟之前他们的几只超大光圈镜头用料和工艺都很实在,只不过这枚镜头为了配合M43而特意做了轻量化设计。
所以实际单从携带角度来说,我其实会喜欢小巧的中一镜头更多一些,而福伦达即使是搭配GX8这样的金属机身也难免让我有头重脚轻的感觉。
下面来看两组镜头的分辨率对比。为了方便起见我只裁剪了画面中心部分进行对比(第一组照片还进行了200%的放大)。由于图片容量巨大,想要观看细节朋友请务必点击大图。
第一组照片是在距离被拍摄物体2.5m的位置于室内光线下拍摄。这实际是这类镜头最常见的拍摄距离和光线环境。每一组图片上面横向的两张是福伦达,下面横向的两张则是相同光圈下的中一镜头。
F0.95-F1.4
通过对上面这组照片的观察,实际我们会发现两款镜头在F2以后的各档光圈下差异并不大,唯有在F16最小光圈时,发现中一画面色彩发生了一点轻微变化(原因后面会说)。而在最大两档光圈下,无论是福伦达还是中一,全开光圈的色散都比较明显,但一旦收缩到F1.4后整体表现就有了明显改善。
不过,通过对比我们还是会发现福伦达在大光圈下虽然色散同样明显但画面反差要比中一镜头大,且在F1.4时成像要比中一更扎实一点(见画面中‘见书房’字样的差别)。
第二组照片则是在傍晚光线下(白天拍摄如无ND滤镜则无法使用F0.95最大光圈,即使1/8000s快门和最低ISO依然容易过曝),将两枚镜头的对焦设置为无限远(中一要略微收回一点)。为了便于观察,我减少了对比的光圈数量。同样还是上面两张为福伦达,下面两张是中一。
两枚镜头全开光圈时,都会出现画面整体色调向粉红色偏移,但如果不与F2画面做对比这种偏品的色调实际并不会太干扰画面。在此光圈下,似乎反而是中一的色散控制略优于福伦达。
在F2画面时会发现沈阳中一画面的中心画质与边缘部分有一定的差异,而福伦达在这方面控制的更好。而当光圈进一步收缩后,这种解析力上的差别被消除了,只是福伦达的画面依然要比中一反差更大,整体显得更加明锐。
当两枚镜头都收缩到F16时,中一的画面解析力轻微反超福伦达,但此时问题来了——我发现中一镜头的画面中心出现了一个蓝色光斑。
对于这种光斑我并不陌生,因为之前也曾在其他镜头上见到过这种中心光斑。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小光圈+中心光斑”就能发现包括、和美能达在内多个品牌的镜头同样会有这种现象。
我就此特别询问了中一方面,得到的答案是这种现象与镜片镀膜、后组镜片与CMOS距离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类镜头都采用了双高斯结构。
总体来看,在画面中心部分各档光圈画质表现这一环节,体积更大且价格更高的福伦达占有优势。中一方面虽然在全开(F0.95)时与福伦达差异不大,但在F1.4时成像要比福伦达肉,必须收缩光圈到F2时才能扳回局面,不过边缘画质依然要比福伦达弱一点。
至于中一镜头在F16最小光圈下的中心光斑问题目前尚不清楚厂商是否能有解决方案。不过我个人并不太care这个问题,理由是:
1、这种光盘必须使用很小的光圈(F11-16)进行拍摄才可能出现。事实上,M43用户通常不必使用如此小光圈就能获得较大景深,足以应对风光摄影。而中一和福伦达的最佳光圈实际都是在F5.6附近;
2、此现象出现的另一条件是必须画面中心暗而边缘明亮。所以我想除了拍摄测试样张需要外,其他时候我们并不会故意对暗的物体用最小光圈拍摄吧?
由于我觉得大部分用户选购F0.95镜头主要用途是使用大光圈进行弱光下的浅景深拍摄,因此我个人并不是太在意镜头边缘画质或者极小光圈下的画质表现。所以,这个小光圈光斑问题的确是中一的一个“硬伤”,但对于实际应用影响似乎并不大?
接下来,我打算就下面几个方面对两支镜头进行比较:
1、微距和特写
2、焦外和圆形光圈
相比于纠结极小光圈下的画质,这几点的表现或许更值得F0.95镜头用户关注吧。
2福伦达 VS 中一光学 后篇
继续来看看福伦达NOKTON 25mm F0.95和沈阳中一光学 SpeedMaster 25mm F0.95的画面对比。有网友提醒我看一下两支的通光量是否一致,事实上这个问题在之前风光测试时我已经注意到了。
看下面这个场景,我分别用两枚镜头在F0.95/F1.4/F2/F2.8/F4下连续拍摄五张。得到了一共十张照片,其中上面一排照片是用福伦达拍摄,下面一排则是中一拍摄。
两排照片由于没有光圈信息,因此在EXIF中光圈都被显示为F0.0。但如果观察快门速度(此时感光度都被固定在ISO800),就能发现第二排照片第一张与第二张的快门速度一样都是1/50s,而上面用福伦达拍摄的第一张照片则为1/60s。是的,通过检验我发现中一镜头在F0.95全开时虽然背景虚化水平与福伦达一致,但实际通光量(也就是T值)是在F1.3-F1.4之间,也就是说要比福伦达要差一档多。这个情况在当年50mm F0.95时也出现过,这并不是说沈阳中一虚标光圈,而是因为受到镜片结构镜头镀膜水平的限制,导致实际通光量低于标称值。虽然实际F1.4的通光量也能保持很高的快门速度(加上机身防抖的话,这点对实际拍摄影响不大),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国产镜头制造水平(特别是镀膜)与国外的差距。
同一场景还可以用来观察一下焦外。除了整体对比外,我还选取了画面中的焦外部分放大到100%。依然是上面两张为福伦达,下面为中一,光圈分别是F0.95和F2。
呃,恕我眼拙,连续看了很久依然没有分辨出两款镜头在虚化上有多少差别,两者甚至在光斑的虚化形状上也一模一样,这应该与两枚镜头使用了相同的镜片结构和光圈页数有关。
那么,结论是不管选择福伦达还是中一,焦外表现是完全一致的吗?也不尽然。看下面这张小佛像的画面(焦点部分都落在面前的佛像身上),我也把焦外放大给大家看看。左面的是福伦达,右面的是中一。
看起来,左面福伦达的虚化光斑中有一条明显的亮条而右侧中一则没有这种情况发生。这表明福伦达焦外的二线性要比中一略大一点,因此可能会显得焦外略显生硬一点。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个差异并不明显,我还是觉得两款镜头的焦外基本可以算做同等水平。
福伦达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7mm,而中一为25mm。由于我们肯定会使用这种大光圈头拍摄一些静物特写照片(文艺小清新气质),所以似乎福伦达在这个硬指标上又胜了一局。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下图是两枚镜头分别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的同一个矿泉水瓶子局部特写。左侧放大倍率比较小的是中一光学,右侧更放大一点的是福伦达。我们把图片放大到100%来看看焦点部分。
很明显,福伦达镜头在最近对焦距离拍摄时,成像会显得比较“朦胧”,反差和锐度都不如左侧的中一光学。这种在正常对焦距离下表现出色但在微距状态下的画质减退的例子之前在X100系列上也出现过。向厂商咨询后得知,中一光学的这枚25mm F0.95采用了浮动对焦设计,所以近摄效果要比其他产品更为出色一些,这一点的确是我们乐见的。
此外,还要再次重申下:由于中一这枚25mm F0.95镜头后组镜片特别贴近CMOS,所以有四款OLYMPUS机身(E-PL6、、、一代)因镜头卡口内有台阶状的塑料块而无法装上(实在要装只能用刀切削掉一点塑料部分)。其他奥巴机身和所有机身都没有这个问题,可以放心使用。
简单罗列下两枚镜头各自的情况如下:
福伦达NOKTON 25mm F0.95
优点:更良好的做工和质感、大光圈下中心与边缘画质的统一性、画面反差大;
缺点:体积和重量较大(相对于M43而言)、价格昂贵、最近对焦距离下成像一般;
沈阳中一光学 SpeedMaster 25mm F0.95
优点:全开光圈中心画质较好、微距表现好、体积轻巧、价格更为适宜;
缺点:F0.95下实际通光量比福伦达小、最小光圈下有中心光斑问题。
请注意,由于缺乏与其他镜头的对比数据,因此上述结论只能是两者之间做对比而得出的。例如画质问题:事实上如果以主打高画质的镜头比如松下25mm F1.4全开的表现来衡量,福伦达和中一的这两款“标头”在F0.95甚至在F1.4下的解析力表现可能还都有一定差距,但如果我们是为了追求超大光圈带来的浅景深效果,更多的是注重焦点部分的锐利和焦外的虚化,那么无论选择福伦达还是中一都可以满足M43用户对于“奶化”的渴望;我说福伦达镜头在体积和重量上超过中一太多,以至于有便携性问题,但这也实际只是针对M43镜头一贯的“小而强大”特性说的。事实上,对比那些全画幅的F0.95或者F1.4同类,这两支镜头都可以算是小巧,即使足足一斤重的福伦达看起来也能接受了。这里我还是要表扬一下沈阳中一,因为他们之前为全画幅机身开发的50 F0.95和85 F1.2镜头无论是在体积还是重量上都很夸张。事实上在没有拿到中一25mm F0.95前我很担心他们会依然在M43镜头上延续这种“又粗又壮”的风格,但结果他们聪明的选择了走小巧便携道路,这真是让我极大的松了一口气。
结果还是一个购买决策的问题:
很显然,总体来说福伦达NOKTON 25mm F0.95的确更为出色,价格更贵的同时的确有更好的画质表现。不过,该镜头上市初期高达6500元左右的售价实在有些让我觉得接受不能——即使光圈再大,做工再精细,一款结构并不算很先进且成像也没有达到惊世骇俗地步的手动标头卖那么贵,大概只能说是“物以稀为贵 ”吧。但考虑到M43机身的平均售价,我真的想不出会有多少狂热用户去购买这样昂贵的手动头——将这枚镜头慷慨借给我的“@螪心 ”同学你一定是壕!好在目前该镜头在淘宝上的售价有所降低:一代大概会是在3900元上下,而二代则是5000元左右。坦率的说,依然挺贵。但如果没有中一出现,你又想要在50mm 下感受F0.95带来的浅景深,那也只能咬牙上了;
沈阳中一光学 SpeedMaster 25mm F0.95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选择。但我必须提醒各位,这是一枚“优点突出”但“缺点也很明显”的镜头。正如我前面所列的那样,小巧轻便、价格低廉(厂商承诺肯定会在3500元内)是它的优点。不过从画质角度来看,它有最大光圈下通光量较小以及最小光圈有中心光斑的问题。当然,如果一定要找借口的话,我们可以说通光量虽然有损失但起码也有F1.4水准,最小光圈平时根本用不着等等。不过弱点就是弱点,中一在这两方面都不如福伦达做的好,这是事实。另外,虽然在微距方面能扳回一点,但考虑到中心与边缘画质均一度问题,福伦达整体画质也要高于中一。
那么到底选哪一只?
如果你舍得为M43系统的F0.95标头投入高预算,那么福伦达看起来依然是首选。但我个人总觉得受画幅限制,除了对和要求很高的野外生态摄影师,M43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最好还走轻便备机的“半娱乐”线路。所以,如果只是想要用个标头做挂机头,搭配一个小巧点的机身扫街拍摄人文啥的,那更便宜的沈阳中一也就够了。恩,它边缘画质的确比福伦达弱一点,但既然大部分情况下你都是在用F0.95-F2,因此只要考虑焦点区域的锐度就行,边缘就让它虚化掉算了。何况,它的微距表现比福伦达还好一点,正适合用来拍文艺小清新特写啥的...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螪心 同学对我的大力协助,将这支福伦达NOKTON 25mm F0.95借给我试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数码影像频道:
数码影像俱乐部:
数码影像官方微博:
户外行摄频道:
户外行摄论坛:
最新DSLR与镜头文章
搜索关键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43镜头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