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烟没感觉游戏很有感觉吗?

热门推荐:
  他们没想跟主流的交互式游戏对着干,而是要把某些核心体验推向极致。
  *本文只能在《好奇心日报》发布,即使我们允许了也不许转载*
  刚过去的一个来月里,卖得最火的一款电子游戏却没什么噱头:没有射击爆头场面,没有解谜桥段,甚至连飞身跳跃这样的动作都没几个。游戏名叫《看火人》(Firewatch),情节是两位孤独的怀俄明州火警监察员之间的互动,在这里,文戏替代了武戏,飞檐走壁让位给了角色之间的对话交流。
  非要说的话,它的风格更接近理查德&林克莱特(Richard Linklater),而不是迈克尔&贝(Michael Bay)。
  尽管如此,上个月《看火人》刚一面世,就势如破竹地攻占了最大单机游戏市场 Steam 的榜单首位。在此后的一周里,它的排名也一直高居前十不下。据主创团队透露,发行首月,该游戏的 PlayStation 平台的版本和电脑单机版本光碟销量已将近 50 万张。它和其他几个同样大热的同类游戏一道,成为了一个新兴电子游戏种类的代表作――这一类游戏尽管风靡市场,却连一个正式的名号都没有。
  这事儿看起来挺耐人寻味:一个既没有引人入胜的探险桥段、又没有发人深省的故事情节的非传统冒险类电子游戏竟然登堂入室、跻身主流。然而事实是,这类游戏引爆市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此前,几款风格相近的游戏――《亲爱的艾斯特》(Dear Esther)、《到家》(Gone Home)、《史丹利的寓言》(The Stanley Parable)等等――个个都既叫好又叫座。
游戏《亲爱的艾斯特》中的画面。图片版权:The Chinese Room 工作室
  《看火人》被归属到一种叫做“步行模拟”(“walking simulator”)的游戏类别当中。从叫法就能看出来,游戏设计师们在起这个名儿的时候,八成是带着点儿犹豫不决、带着点儿自嘲又带着点儿热忱的。这类游戏虽说没有能耐把《侠盗猎车手》(Grand Theft Auto)或者《使命召唤》(Call of Duty)这种疯狂吸金几十亿美元、光碟销量逾千万张的大部头作品踩在脚下,但却也稳稳地把握住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小众市场,将自己打造成了行家之选。
  Campo Santo 工作室的创始人杰克&罗德金(Jake Rodkin)说:“《看火人》不会让玩家觉得特别隔阂,这是它得以风行的一个原因。” Campo Santo 工作室设于旧金山,现有 11 名工作人员,《看火人》就是他们设计和发行的作品。
  在《看火人》中,主人翁亨利(Henry)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为了逃避自己罹患早发性失智症的妻子,1989 年的夏天,他决定投身护林行业。曾在《广告狂人》(Mad Men)中饰演广告总监哈利&克雷恩(Harry Crane)的演员里奇&索莫(Rich Sommer)为亨利配音。在这个游戏中,亨利不需要躲避倾倒的巨木,也不需要在烈焰之中惊险求生,事实上,不管玩家怎么折腾,他根本不会有性命之虞――没有哪场架非打不可,没有哪个密码亟待破解。
  玩家要做的,只是静静徜徉于怀俄明的荒野,偶尔让亨利跟他的护林员搭档德利拉(Delilah)聊上两句、借个便携式收音机什么的。除此之外,玩家还能做一些细节上的选择,比方说决定要不要让亨利在清晨远足前戴上婚戒,或者在何时何地让他用一次性相机拍几张照片。
  罗德金说,在这个游戏中,玩家要做的,是探索主人翁亨利的内心世界,而非测试他的体力极限。他还补充道:“在《看火人》里,玩家表达自我的方式是判断该在什么时候说什么,以及选择在什么时候缄默不语。”
  这种技术手法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剑走偏锋,现在却开始风行。甚至在索尼、微软开发的许多大型动作游戏里,人们都能看到它们的踪迹。
游戏《到家》(Gone Home)中的画面。图片版权:Fullbright
  据索尼顽皮狗工作室(Naughty Dog studio)的创意总监兼游戏作者尼尔&德拉科曼(Neil Druckmann)介绍,今年耗资最巨、吸引眼球度最高的动作类游戏《神秘海域 4》(Uncharted 4)里也将出现好几个类似步行模拟的段落。(此前在《神秘海域》系列第二部里就曾出现过漫步西藏村落的桥段。)
  “我对届时玩家们的反应非常好奇,”德拉科曼说,“这些段落有种自成一派的节奏,我们几乎爱上了这种调调。”
  大多数意见认为,最早的步行模拟游戏可以追溯到 2008 年推出的《亲爱的艾斯特》。一开始,它还仅是《半条命 2》(Half-Life 2)的一个改编衍生作品,而《半条命 2》是当时市场上最受欢迎、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人称视角狙击游戏之一。后来《亲爱的艾斯特》的内容得到拓展,并发行了正式版本。在游戏中,玩家徜徉于一个孤岛,需要做的事只是听一个从未露过脸的男人朗读致他妻子的信。
  步行模拟常被用于体现狙击手的第一人称视角,以此来增强玩家的身临其境感。游戏中,玩家会感觉自己化身成了另一个人,正通过屏幕畅游于另一世界。在《看火人》中,同样的操作方式不再用于控制射击动作,而变成了选择对话内容。
  罗德金说:“你操作的还是平时玩游戏总用的那几个按钮,但这回你看到的是一个矮墩墩、手上还戴着枚婚戒的中年男人。”
  在曾开发游戏《亲爱的艾斯特》的英国工作室 The Chinese Room 的创意总监丹&平奇贝克(Dan Pinchbeck)看来,但凡出色的射击类游戏,无一未曾斥重金打造其世界设定。他说:“那种山雨欲来、置身于某个世界的片刻宁静之感,在他们的设计里堪称点睛妙笔,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把这种感受给放大了。”
  这些游戏的设计者们并不认为自己是在跟主流的交互式游戏对着干,相反,他们相信自己所做的是萃取精华,把那些游戏的某部分核心体验推向极致。
  “我们想要捕捉游戏里最让我们着迷的那些东西,”游戏《史丹利的寓言》的作者戴维&弗雷登(Davey Wreden)说。
  “之前玩《半条命 2》的时候我就在想,要是有这么个游戏,里面除了走路的部分之外什么都没有,会怎么样?”弗雷登说。
  但这类游戏因为跟射击游戏太过相似,也引发过一些争议。在《到家》里,玩家通过在俄勒冈州波特兰的一所 90 年代的房子里“翻箱倒柜”,最终拼凑出两个少女之间的动人故事。这个游戏受到评论者和游戏设计师们的一致好评,曾击败同行拿下“游戏开发者选择奖”(Game Developers Choice Award)。但尽管如此,还是有一小撮玩家对游戏中零动作场景的设定始终怨声载道,在《到家》发行半年后,它的创作者兼设计师史蒂夫&盖纳(Steve Gaynor)终于按捺不住,出来给大家上了一课,题目就叫“为什么说《到家》是个游戏?”(Why Is Gone Home a Game?)
  步行模拟当然是种电子游戏――在纽约大学游戏设计项目主任弗兰克&兰茨(Frank Lantz)看来,这是不言自明的。(弗雷登的作品《新手指南》(The Beginner’s Guide)是兰茨的心头好,他曾把它誉为是“一部杰作”。)
  他补充道:“我觉得人们之所以会有那种下意识的反应,就跟庸人憎恨现代艺术一样,是因为他们在其中找不到任何具有代表性的形象。”
  翻译:熊猫译社 周圆
  题图版权:Campo Santo
  韩国娱乐在中国这么火,会重蹈台湾娱乐被吞噬的命运吗?
  如果“设计”也是张名片,新加坡又是如何介绍自己的?
听说书店复苏了,大众书局这样的“老书店”能抓住机会吗?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好奇心日报()是一个网站,报道商业、新...
1802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越感觉 电子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