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PC试试传奇霸业好不好玩玩再入正结果卡的飞起为啥

号码16 - 拖牌统计
- 多彩家园
在最近的期,
开奖记录含特号不含特号,拖出下一期开奖球号的情况!16总共开出过15次;
含特号:取所有开奖号
不含特号:取值1-6个平码
40227324738720161749133341824891221132844543101531448646414312630352319373622251145423929
5 5 4 4 4 4 3 3 3 3 3 3 3 3 2 2 2 2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0 0 0 0
3 5 1 1 2 1 3 2 2 1 0 2 2 1 1 3 3 2 1 3 2 1 1 2 0 1 4 2 0 1 1 4 3 3 1 1 1 4 0 5 1 0 2 2 0 1 4 1 3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严正声明:本网的资讯仅供网友相互研究之用,请勿使用在政府禁止的领域上。卡上带灯又有龙,好玩乐无边~~微星GTX970 GAMING 4G 试用评测
点击数:8679|回复数:41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23:40 编辑
Maxwell GM204 核心强势来袭
& & NVIDIA的GM204核心已经发布了有接近2个月。楼主也算是崇尚能效比的硬件玩家,尤其喜欢闷声不响一年之间比前代猛然提高60%能效比的新框架,当年就是这样被酷睿2架构深深吸引走上了8年的脑残I粉之路。
& &&&同样的Maxwell框架作为两弹元勋黄仁勋的最新战术核武器,成功的将TNT当量降低到了千吨以下~~~额,不好意思,口误,口误,是将TDP散热设计功耗降低到了150瓦。GTX970瞬时让全世界显卡玩家为之疯狂,一款甜点级显卡功耗,性能却领先于上一代次旗舰卡的极高能效比、性价比也很突出的双料冠军级产品就这样诞生了。
Maxwell_Die_FlatShade_colorA-640px.jpg (612.74 KB, 下载次数: 38)
17:09 上传
完整的 Maxwell GM204 die 核心
fec0osgi2txe5.jpg (345.66 KB, 下载次数: 34)
17:10 上传
GTX 970 被屏蔽的三组SMX单元示意图
& &&&伴随着这次显卡升级换代,微星也推出了新一代散热器——Twin Frozr V,新散热器的外形更风骚,最重要的是支持低温风扇停转,显卡运行期间更为更静音了。微星GTX 970 GAMING 4G 是作为第一批配置Twin Frozr V散热系统的GTX 970显卡新品首发上市的,经过一个月的火爆销售和缺货以后,双十一临近前夕更是强力降价到了2499的价位,在市场上的各种非公GTX970产品中,性价比优势极为突出。
& & 半个月前恰逢PCEVA论坛召集玩家免费试用微星GTX 970 GAMING 4G。正好楼主还在使用着其他微星Gaming板卡产品,就趁着申请到这次试用的机会,一起来做个开箱拍摄骚一下。
DSC_8703.jpg (304.05 KB, 下载次数: 33)
17:12 上传
DSC_8707.jpg (341.11 KB, 下载次数: 44)
17:12 上传
DSC_8709.jpg (300.41 KB, 下载次数: 36)
17:12 上传
DSC_8710.jpg (304.04 KB, 下载次数: 33)
17:12 上传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10:25 编辑
微星 GTX 970 GAMING 4G 开箱
DSC_8809.jpg (347.06 KB, 下载次数: 42)
17:20 上传
DSC_8812.jpg (354.27 KB, 下载次数: 40)
17:20 上传
DSC_8845.jpg (293.06 KB, 下载次数: 40)
17:20 上传
附件有一个6pin转8pin的转接线、一个DVI转VGA转接头。
显卡外观比较
DSC_8817.jpg (335.71 KB, 下载次数: 39)
17:23 上传
& & 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为非公版PCB和非公双风扇散热设计,长约27厘米,重量780克。这个长度跟其他三风扇设计的显卡相比,不但噪音更低,而且还有良好的机箱兼容性。只要是公版显卡能够支持的安装的机箱,它就能够顺利安装。
DSC_8819.jpg (345.91 KB, 下载次数: 42)
17:22 上传
& & 这次最显眼改进的就是散热器外观了,以往GAMING系列显卡的Twin Frozr IV散热器虽然也是红黑配色,不过只有风扇整流罩外圈上部分是红色的,这次Twin Frozr V散热器的外观设计上,一半的风扇整流罩都是大红色,四周也点缀以红色条纹,微星称之为龙爪。
DSC_8822.jpg (246.27 KB, 下载次数: 40)
17:22 上传
Twin Frozr V 散热器顶部的热管依然外露一些
DSC_8838.jpg (233.85 KB, 下载次数: 33)
17:23 上传
散热器顶部增加了龙形LED灯,这是高端显卡卖萌、YY必备的视觉元素。楼主正是因为没有养眼的LED灯,才把微星 R9 280 Gaming 3G退到了二线,改粉起GTX780泰坦皮来的。所以这次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正如瞌睡之时送枕头,正中楼主那闷骚不已的内心痒处。
8+6pin供电
DSC_8840.jpg (229.15 KB, 下载次数: 38)
17:22 上传
GTX970功率为150瓦,公版PCB 6+6p供电就能够满足要求。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的频率比公版高出不少,默认频率1114MHz,boost频率1258MHz。此外还要考虑到超频的需要,所以微星GTX970 Gmaing 4G显卡配备的是8+6pin供电,而且卡口朝向PCB背面,方便用户安装时插拔电源线。
DSC_8823.jpg (196.8 KB, 下载次数: 41)
17:31 上传
视频输出接口,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的视频输出接口非常丰富,有两个DVI、一个HDMI 2.0及一个DP 1.2接口,没有让某驰HOF那种让用户欲仙欲死到处找转接头的Mini HDMI和mini DP口。
缺失的背板情节
DSC_8820.jpg (327.86 KB, 下载次数: 34)
17:22 上传
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没有标配金属背板。外观和逼格顿时输给了全身金属铠甲包裹的GTX 780公版和楼主自制背板的R9 280 GAMING 3G,外观上没有那么好看。
DSC_8849.jpg (370.21 KB, 下载次数: 38)
17:24 上传
安装的时候属于手残党的楼主也害怕被风扇扣件或者鳍片刮掉显卡背面的元件。不过对第一槽的散热器兼容性倒是要好一些。因为显卡加了背板后,在X79/X99,M-ATX规格的主板上,因为第一槽PCIe X16是不能安装猫头鹰NH-U14S,追风者PH-TC14PE这样的14cm塔式散热器的,会跟风扇扣件冲突,挤压无法安装,而没有背板的显卡就没有这种情况,但是却很可能会导致散热器风扇铁丝扣件接触到显卡焊点,短路烧毁显卡。总之无背板和标配背板都会有各自的缺点,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 & 为了部分代替背板的作用,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在PCB正面覆盖有一层铝合金散热框架 ,主要作用是加强结构强度,避免PCB被散热器重量弄弯,当然了它还有一定的散热能力,辅助显卡PCB正面的元件散热,降低元件温度的作用,在显卡供电部分则覆盖有面积较大的铝挤压成型散热片,强化供电MOS管的散热能力。
细心体贴的SLI兼容性
DSC_8842.jpg (363.2 KB, 下载次数: 35)
17:26 上传
& & 我们可以注意到,Twin Frozr V散热器的风扇整流罩在IO挡板一段有一块矩形的缺口。这是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为了兼容硬质SLI桥接器做的兼容性设计。
& & NVIDIA原厂桥,EVGA原厂桥,华硕技嘉的一些主板附送的PCB硬桥等等SLI桥都需要穿过非公散热器的整流罩一角才能正常使用。这里用友商某款“忘记”设计散热整流罩接口的GTX780DC2OC显卡来做例子,因为设计缺陷,只能使用长距离的软桥才能够绕过散热器整流罩正常的实现SLI功能。
Soft-brigde.jpg (215.22 KB, 下载次数: 42)
17:28 上传
& & 而微星GTX 970 GAMING 4G的Twin Frozr V散热器风扇整流罩设计可以兼容各种高大上的硬桥,可以组装出一台骚包帅气的双卡SLI配置主机,遗憾的是,微星GTX 970 GAMING 4G依然不兼容三路SLI硬桥。最狂热的信仰卡玩家,需要选择公版GTX980显卡才能用来组成多路SLI系统。
DSC_8859.jpg (302.89 KB, 下载次数: 36)
17:26 上传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17:37 编辑
PCB元件用料详解
DSC_8815.jpg (344.46 KB, 下载次数: 34)
17:34 上传
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使用的是非公版PCB,6+2相供电比公版强了很多。
DSC_8831.jpg (354.32 KB, 下载次数: 42)
17:34 上传
PCB背面有四颗显存,显存颗粒是三星的0.28ns GDDR5颗粒,默认速度7Gbps,单颗规格32bit/512MB,所以使用8颗就组成256bit/4096MB规格。可以看到PCB上还有预留了两面各4片显存的布线位置,可以根据市场需要,随时灵活升级到8G显存版本。
DSC_8834.jpg (292.34 KB, 下载次数: 43)
17:34 上传
核心供电PWM以及倍相器、MOSFET Driver
位于外接供电附近的是INA3221电流监控芯片。
DSC_8832.jpg (294.74 KB, 下载次数: 40)
17:34 上传
GTX970 GM204核心背面是四颗Hi-C高导电聚合物电容,这种电容可能是铝电容也可能是钽电容,楼主电子元件参数并不熟悉,就不去详细分辨了。
供电用料是微星的第四代军规系列,固态电容则为万裕UER系列,电感是微星订制的SFC亚铁盐电感。MOSFET使用的是Sinopower(大中电子)SM7320ESQG MOSFET,这是上下桥一体封装的MOSFET。
显存供电为2相,每相一上一下的MOSFET,上桥为NIKOS PK616BA,规格为30V/50A/7mΩ,下桥为PK632BA,规格为30V/78A/3.3mΩ。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08:46 编辑
Twin Frozr V 散热器:让风扇更为智能
Twin Frozr V散热器配备了4根8mm镀镍热管,官方宣称与TF 4相比效能提升了30%,当然了TF5的变化远没有这么简单。
DSC_8822.jpg (246.27 KB, 下载次数: 46)
17:38 上传
散热器鳍片上也有冲压的气流偏导凸缘,这是从TF 4升级版上沿袭下来的,这个凸缘可将气流偏转到热管上,增加了气流的作用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DSC_8847.jpg (370.36 KB, 下载次数: 40)
17:38 上传
Twin Frozr V 和 Twin Frozr IV对比
DSC_8842.jpg (363.2 KB, 下载次数: 38)
17:38 上传
TF 5散热器使用了全新的刀锋3代风扇,风扇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叶片交错排布。一种是传统的Twin Frozr风扇叶片,另一种是新的Torx扇叶,传统的Twin Frozr风扇叶片负责增强向下风压,而Torx扇叶则可以增加进风量 ,微星GTX970 Gaming配备了两把直径为10cm刀锋3代风扇。
两把风扇独立温控设计,可以看到微星GTX 970 GAMING风扇接口是专用的5p设计,有两组独立的PWM信号线,理论上转速可以单独调节。但是听说因为产品定位考虑,GTX 970 GAMING不具备此功能,GTX 980和以上的Hawk,Linghting才具备独立控制风扇的能力
& & 此外,TF 5散热器最大的功能变化就是低温状态下风扇停转,风扇完全不转的好处就是没有噪音,适合追求极致安静的用户,而且风扇不转也就不会吸风,也没有灰尘累积,这散热器在风扇控制方面比其他同类产品智能多了。
DSC_8860.jpg (354.09 KB, 下载次数: 37)
17:42 上传
新款散热器上增加的龙形LED灯,让显卡更为光彩夺目。这正是楼主想要的,上一代GAMING显卡缺失的重要骚点,楼主要给微星这次的GAMING显卡设计师给五星好评!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18:19 编辑
强大的配套软件
& &&&微星在显卡配套软件方面一直比较用心,微星所开发的Afterburner就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显卡超频软件,现在这款软件已经升级到了4.0.0版本。
MSI_Afterburner-1.png (323.72 KB, 下载次数: 40)
17:44 上传
& &&&微星GTX 970 GAMING 4G的功率上限是110%,温度上限是91℃,可以看到风扇转速并不可以在软件的主界面上进行控制,如果要用Afterburner来调这块显卡的风扇的话请点“Setting”。
需要勾选“允许软件使用用户自定义风扇转速控制”才能出现风扇策略曲线图设置界面,可以在风扇设置这里改变风扇的温度与转速控制曲线,并让显卡使用用户自定的风扇曲线。
MSI_Afterburner-3.png (18.44 KB, 下载次数: 33)
18:08 上传
这是Afterburner默认提供的风扇转速控制曲线。
MSI_Afterburner-2.png (18.58 KB, 下载次数: 39)
18:08 上传
这是楼主自己模拟画出来的微星GTX 970 GAMING 4G风扇转速控制曲线
MSI_Afterburner-4.png (18.75 KB, 下载次数: 42)
18:08 上传
这是楼主模拟的微星 R9 280 GAMING 3G风扇转速控制曲线。
事实上通过比较这三种风扇控制曲线的不同,楼主觉得微星GTX 970 GAMING 4G默认自动控制的60度启动~50度停止转动的风扇曲线,是一种根据GM204发热情况,精确量身定制的。事实上只有60~66度峰值的五六度热量峰值区间,风扇是在转动的,温度每增高一度散热风扇转速增加1%。
这样如果机箱风道足够强力的话,甚至可以做到显卡风扇95%时间都处于停转状态的类似Fanless被动散热效果。在这种风扇转速控制曲线下面,简直是一块高性能HTPC神器。
*(旁边一拖鞋飞过来拍楼主脸上:尼玛机箱上三个镰刀GTrpm呼呼呼的转着对GTX970辅助散热的噪音怎么算?这么吵还想拿来做HTPC,你是打算拿来去跳广场舞吧?)
另外根据其他媒体评测,这个用户设置的风扇转速在GPU或者供电MOSFET的温度超过80℃之后就会失效,强制转换为显卡控制,这是一个安全机制,为了防止过度追求静音而把显卡烧坏。但是在后面的温度和超频测试中,楼主表示微星GTX 970 GAMING 4G在默认的风扇策略下完全没法达到传说中的80度,所以无法验证这个保护机制是否真实存在。
Stupid bot——Gaming App
& &&&微星GAMING系列显卡专享的Gaming APP软件。虽然说按照惯例,在厂商提供硬件的试用评测中不应该太吐槽某些缺点,但是这款软件的“傻瓜”程度,实在是令楼主忍无可忍。
& &&&作为一个CPU,内存,显卡的“三超”玩家,楼主不得不郑重提示:如果用户自己拥有超频经验,会自己设置UEFI BIOS超CPU倍频,或者会用微星的MSI Commander Center软件超频,完全不需要考虑,也别安装微星的这款Gaming APP软件!因为它的“超频”表现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多么愚蠢的电脑——Stupid bot!”
& &&&这款软件的设计用意是给不会设置BIOS,也不会使用软件超频的Noob用户拥有“我也会超频”的成就感和参与感而设计的逆天存在。而且是设计为微星GAMING主板和板卡套装使用的,没有考虑兼容友商主板问题。为了避免小白用户不会超频导致各种各种超频设置冲突的问题,它在切换“OC Mode”,“Gaming Mode”,“Silent Mode”三种模式时候,不单只会切换显卡的工作频率,还会覆盖一切主板(包括非微星品牌)CPU倍频,CPU Vcore Override电压。
& &&&如果用户正好使用微星GAMING主板,它会配合的微星GAMING主板的“OC Genie”功能,象征性的“自动”超到4.0G(4690K级别)和4.5G(4790K级别)。当然很不幸的是如果用户系统用的不是微星GAMING品牌而是其他友商品牌的超频主板,那么主板的用户设定的CPU超频设置将会神奇的失效,CPU倍频会恢复到默认无睿频的倍频,CPU Vcore恢复Offest模式。
Gaming_App_Gaming_Mode.png (302.09 KB, 下载次数: 35)
17:45 上传
Gaming_App_OC_Mode.png (290.56 KB, 下载次数: 41)
17:45 上传
Gaming_App_Silent_Mode.png (333.38 KB, 下载次数: 43)
17:45 上传
& &&&微星GTX 970 GAMING 4G默认是使用Gaming Mode,核心基础频率是1216MHz,OC Mode的核心频率是1190MHz,而Silent Mode的频率是1127MHz。显然Gaming App软件的“OC Mode”对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大幅度”超频26MHz,带来的性能提高还不如CPU从4.5G掉到3.2G带来的整体性能损失。
可以看到上面三张截图CPU-Z i7-3930K属性已经变成了钉死在32倍频,也就是说连睿频都不具备了,这就是微星 GAMING APP软件干的“好事”。因为它对非微星GAMING主板的CPU倍频无声无息的降回默频,导致楼主一个晚上傻哈哈的在3.2G频率测试性能跑分,CPU性能足足降低了35%,测得的数据截图全部作废。
————以上是我个人吐槽,下面是按照厂商要求的“正常”使用评价————
& &&&除了指不定降低整机性能的“减速”自动超频功能外,点击那个雪花标志就会开启Cool Down模式,会让显卡的风扇全速运转40秒以降低核心温度。新版的Gaming App软件加入了MSI Scenamax技术,提供玩家更简单的方式来加强影像呈现质量,甚至可以减少蓝光对眼睛带来的刺激与伤害。
Gaming_App_Eye_Rest.png (233.18 KB, 下载次数: 39)
17:47 上传
& &&&上图是Gaming App新增的的EyeRest tab接口来快速调整显示设置,只要轻轻一点右边的眼睛图示就能选择你所偏好设置,预设的三种模式如下:
Eye Rest Mode
屏幕色彩变得偏绿,降低蓝光散发量以减少蓝光对人体的刺激,减少蓝光对眼球带来的伤害。
Gaming Mode
更鲜明的色彩表现并增加明暗对比亮度,让你的游戏场景与人物呈现更加栩栩如生。
Movie Mode
动态调整Gamma值与对比来让电影暗处画面细节更丰富,呈现更清晰明亮。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18:48 编辑
3D性能基准测试
楼主的测试平台
CPU:英特尔 酷睿i7-3930K 处理器
主板:华硕 玩家国度 RAMPAGE IV GENE
显卡1:微星 GTX 970 GAMING 4G
显卡2:映众 GTX 780 冰龙版+公版散热
显卡3:微星 R9 280 GAMING 3G
散热器:猫头鹰 NH-U12S + NF-F12-PWM *2
电源:银欣 ST45SF-G + 定制特氟龙镀银线
机箱扇:镰刀温柔台风 GT1850 *3
防尘网:镰刀十字军12cm机箱风扇防尘罩*4
内存:宇帷BLITZ系列 微星龙条 DDR3 1600 16GB(4G×4条)
SSD:三星840 EVO系列 250G
HDD: 日立 7K750 750G 2.5英寸机械硬盘
楼主开始通过若干测试软件和游戏对微星GTX 970 GAMING 4G的性能作进一步的了解。
关于BOOST频率和功率上限
& &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NVIDIA从“Femi”架构开始引入的GPU Boost技术——NVIDIA的GPU动态提速技术,能够在TDP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提高GPU运行频率,进而提升GPU工作性能。也就是说GPU Boost是用来帮助我们发挥显卡极致性能的。在GPU-Z 0.8.0第一页中显示的显卡BOOST频率只是参考值,并不是实际测试中的GPU核心频率。楼主通过GPU-Z记录实际测试中的BOOST频率,作为基准跑分参考。
图形测试——New 3DMark
& & 3Dmark系列是Futuremark公司出品的显卡测试软件,是一款在行业以及消费者心目中具备标杆意义的软件。新版3DMark通吃Windows、Windows RT、iOS、Android四大操作系统,横跨桌面和移动设备,不同平台上的成绩也是可以直接对比的。
& & 新版3DMark由Ice Storm、Cloud Gatem、Sky Diver、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以及新近加入的4K游戏性能测试 Fire Strike Ultra共六个测试组成,分别适用于「移动设备和入门级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家用电脑」「高性能游戏电脑」「多GPU系统及超频电脑」以及「4K游戏电脑」。
& & 楼主对微星GTX 970 GAMING 4G进行针对高性能游戏电脑的Fire Strike测试。另外为了同学们可以与高性能系统进行参照,楼主也提供Fire Strike Extreme以及最新的4K游戏性能Fire Strike Ultra测试成绩。
New_3DMark_FS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792.25 KB, 下载次数: 36)
18:30 上传
Fire Strike:总分10526,图形得分11912
New_3DMark_FSE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844.08 KB, 下载次数: 36)
18:30 上传
Fire Strike Extreme:总分5263,图形得分5409
New_3DMark_FSU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844.65 KB, 下载次数: 39)
18:30 上传
Fire Strike Ultra:总分2678,图形得分2580
图形测试——3DMark 11
& &&&3DMark 11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电脑性能基准测试软件。 3DMark 11 是专门为测量 PC 游戏效能所设计的测试软件,可以广泛使用 DirectX 11 中 的所有新功能,包括曲面细分 (Tessellation)、计算着色器 (Compute Shader) 及多执行绪渲染 (Multi-threading)。 由于深受全球游戏玩家信任 并能给予精确且公正的测试结果,3DMark 11 是在近似游戏负载的情况下,以具有一致性与可靠性测试 DirectX 11 的最佳方法。
3DMark11_P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988.89 KB, 下载次数: 38)
18:30 上传
Performce模式():总分14555,图形得分15610
3DMark11_X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630.11 KB, 下载次数: 34)
18:30 上传
Extreme模式():总分5225,图形得分4806
图形测试——Heaven Benchmark
Heaven Benchmark 4.0是一款专门测试DirectX 11效率的软件,由俄罗斯Unigine游戏公司自主研发的引擎设计。该软件拥有类似阿凡达的悬浮岛场景,其中龙雕塑运用了细分曲面技术,抱括岛上的路径和房子的砖块等23个场景的测试得出显卡的最终实际效能,并通过DirectX 11环境带来很强的真实感。
Heaven Benchmark中的阳光光线追踪,环境光照效果,景深控制运用都堪称一绝。
Heaven_Benchmark_Settings.png (231.58 KB, 下载次数: 39)
18:48 上传
楼主使用为了方便积累统一的评测数据,方便以后进行横向对比。选择Heaven Benchmark 4.0程序的预设模式“Extreme”进行测试。
Heaven_Benchmark_GTX970_i7_3930K@4.png (360.58 KB, 下载次数: 39)
18:33 上传
图形测试——Valley Benchmark
最新显卡基准测试工具“Valley”(山谷),拥有超大面积、超高细节的恢宏场景,所有图形渲染技术也都是最新的,支持DirectX 11/9、OpenGL 4.0。
Valley Benchmark中的雨天镜头雨点效果,草木植被效果非常出众。
Valley_Benchmark_Settings.png (393.39 KB, 下载次数: 41)
18:48 上传
选择Heaven Benchmark 4.0程序的预设模式“Extreme HD”进行测试。
Valley_Benchmark_GTX970_i7_3930K@4.png (771.26 KB, 下载次数: 38)
18:33 上传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18:54 编辑
游戏性能测试
游戏测试——蝙蝠侠:阿甘之城
& & 作为备受好评的动作游戏《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的续作,《蝙蝠侠:阿卡姆之城》集肉搏、侦查和解谜元素于一身,每一招都是蝙蝠侠的独门绝技。游戏的故事时间点设定在前作的一年半后,阿卡姆疯人院院长Quincy Sharp(昆西·夏普)已经成为了哥潭市市长。
& & 和上代作品《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一样,《蝙蝠侠:阿卡姆之城》采用了改进版的虚幻3引擎,支持DirectX 11以及PhysX特效,在画面表现力上非常出色。
& & 分辨率,画质选择最高,平均帧数为113帧/秒。
Batman_Arkham_City.png (499.96 KB, 下载次数: 43)
18:59 上传
Batman_Arkham_City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644.34 KB, 下载次数: 41)
19:00 上传
BatmanAC_o--23-03-32-41.png (933.85 KB, 下载次数: 37)
19:01 上传
游戏测试——地铁2033:最后的曙光
《地铁:最后的曙光》讲述一场为争夺足以毁灭人类的世界末日装置的内战。人类依旧苟活在地下等死。不同派系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晚上依旧有各种变异生物潜 伏在暗处。地面依旧是各种毒气,但有传言冰层开始融化,阳光开始穿透云层。单人战役模式和多人模式将以4A Engine引擎来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光影,在支持PhysX物理效果和破坏效果。
Meteo.png (44.74 KB, 下载次数: 39)
22:16 上传
分辨率,画质选择全开特效,关闭PhysX,使用游戏的Benchmark功能测试。
Metro_2033_LL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40.23 KB, 下载次数: 38)
22:19 上传
& & Average Framerate: 48.00
& & Max. Framerate: 86.65
& & Min. Framerate: 21.68
游戏测试——魔兽世界 6.0 钢铁部落入侵
& & 诅咒之地的黑暗之门已经被鲜血染红。成百上千名形貌古怪的兽人正疯狂涌入艾泽拉斯,屠杀阻挡他们脚步的所有人。守望堡和欧卡里隆已经陷落。虽然部落和联盟以及尽其所能地尽快赶来救援,但一切都已经迟了。钢铁部落的侵略战争已经开始。
4K_Test.jpg (727.29 KB, 下载次数: 36)
18:54 上传
4K_Test_2.jpg (102.37 KB, 下载次数: 36)
18:54 上传
WoWScrnShot_659.jpg (610.19 KB, 下载次数: 33)
18:54 上传
WoWScrnShot_741.jpg (497.79 KB, 下载次数: 37)
18:54 上传
& & 分辨率选择,开启GTX 970支持的最新的DSR抗锯齿功能,关闭游戏中自带抗锯齿功能,预设画质为最高,SSOA关闭,阴影关闭,测试地点为诅咒之地野外,进行5分钟任务和打怪,fraps记录平均帧数,在诅咒之地野外录得108fps。
游戏测试——Dirt Showdown
& & 《尘埃:决战》是尘埃系列新风格作品,属于尘埃系列的外传作品,将为好争好斗的竞赛游戏带来全新感受,玩家将在横冲直撞的混乱赛事中竞速、冲撞并狂飙至「Showdown」决赛。 本作由三种赛事组成:标准的竞速、特技竞赛和破坏。除了可以单人游戏外,还可以分屏和多达8人的在线游戏。
Dirt_showdown_avx--21-28-45-93.png (780.67 KB, 下载次数: 40)
18:54 上传
& & 测试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画质选择最高的预设模式,平均帧数为134.76帧/秒,可以很流畅地运行。
Dirt_Showdown_GTX970_i7-3930K@4.png (837.51 KB, 下载次数: 37)
22:48 上传
游戏测试——Biohazard 6
& & 《生化危机6》(美版称Resident Evil,台湾的恶灵古堡一名即由此译来)的PC版于2013年推出,《生化危机6》的故事发生于2012年末至2013年六月,生化恐怖主义组织把总统在他有机会向公众完全透露浣熊市事件的详细情况之前变成了僵尸。
& & 跟其他测试游戏均为DX11引擎不同,这个是一个DX9游戏,对此卡普空的解释是避免PC和主机版画质相差过大(bullshit!)。游戏Benchmark测试软件只支持DirectX 9.0模式,而不是《生化危机5》那样支持DX9和10两种。
RE6--21-09-28-31.png (413.25 KB, 下载次数: 36)
22:52 上传
& & 游戏自带Benchmark在分辨率、全开画质下,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总渲染生成帧数为16827帧。
RE6--21-12-41-71.png (937.61 KB, 下载次数: 39)
22:52 上传
游戏测试——Final Fantasy XIV
& & 《最终幻想14:重生之境》(简称:FF14)是由日本著名游戏开发商Square Enix开发的大型3D MMORPG,在全球已拥有200万用户规模、是创下1亿套销量的全球经典游戏品牌最终幻想系列的第十四部力作。
& & 《最终幻想14》作为该系列的最新力作,不仅仅拥有丰富的战斗系统,副本等元素,还有充满深度的生活系统,陆行鸟宠物的培育,众所周知的召唤兽,超酷的飞空艇也会悉数登场,已经在业界掀起一股幻想狂潮。《最终幻想14》的国服代理已由盛大游戏获得,由Avata工作室运营。目前,国服汉化已经完成,并于日开启首测。日开启开放性测试。
& &&&从中学时代就作为SFC版到PS版3-9全通的FF粉的楼主还是通过日服的Benchmark来测试一下GTX970运行FFXIV的性能表现。
FF14_Benchmark_Setting_1.png (41.97 KB, 下载次数: 37)
19:03 上传
▲游戏画质设定截图▲
FF14_Benchmark_Setting_2.png (17.33 KB, 下载次数: 35)
19:03 上传
画面设置选择「Maximum」,分辨率为:。全部测试场景结束后,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总渲染生成帧数为14749帧。
FF14_Benchmark_GTX970_i7_G_1600_CL9.png (1001.39 KB, 下载次数: 36)
19:03 上传
游戏测试——古墓丽影 9
& & 《古墓丽影9》是Square Enix 发行的经典动作冒险游戏《古墓丽影》系列游戏的全新作品,在本作中玩家将回到劳拉最初的探险中,完整体验她成为一名伟大冒险家的精采过程。21岁的劳拉搭乘的船历经了暴风雨的洗礼,漂流到一个未知的沙滩上,在这里,她并不孤单,在这里,她必须设法生存下去!游戏中主人公罗拉的经典海飞丝头发效果较为考验机器显卡性能。
TombRaider--21-53-39-01.png (792.6 KB, 下载次数: 28)
22:53 上传
TombRaider--21-53-43-60.png (807.3 KB, 下载次数: 40)
22:53 上传
画面设置为特效全开(预设值:最高,阴影特效只是普通,手工开启到Ultra),分辨率为,选择运行Benchmark,结果为平均77.2帧/秒。
TombRaider--21-55-15-39.jpg (358.27 KB, 下载次数: 40)
22:53 上传
游戏测试——看门狗
《看门狗》是育碧2014年的3A级重磅大作,本作采用开放世界的沙盒玩法,游戏讲述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故事,这个开放世界的冒险游戏发生在芝加哥,那时的电脑已经被内置于几乎所有物品中,整个城市都在依赖着他们。玩家要扮演Aiden·Pearce,这是一位精通黑客技术的高手,于是他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来惩治全城的腐败分子,惩奸除恶。
《看门狗》利用一个名为“Disrupt”的新游戏引擎,而此引擎是育碧蒙特利尔专为此游戏而制的。
watch_dogs--23-26-51-73.png (395.79 KB, 下载次数: 43)
23:06 上传
watch_dogs--21-58-27-25.png (340.98 KB, 下载次数: 40)
23:06 上传
画质设置为最高,为了方便与A卡进行比较,没有使用NV卡特有的TXAA,使用8xMSAA。使用farps记录新游戏后自由行动的2分钟内平均fps。
Frames Time&&(ms) Min Max Avg3967120000268533.058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11:04 编辑
散热测试:待机时完全静音
& & 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待机时频率降至135/162MHz,核心电压0.856V,TF5散热器的风扇在这时是停转的,显卡完全没有发出工作噪音,理论上说此时显卡的待机温度应该会比较高。楼主实际使用GPU-Z Log功能记录所得的结果是36~40℃之间浮动,完全不输风扇持续转动的映众GTX780冰龙版和使用TF4散热的微星R9 280 Gaming 3G。
& & 为了避免出现用户无法判断是因为显卡风扇是待机停转还是风扇损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过热损伤显卡,停转的风扇设计成会每隔半分钟启动转动一下,这样用户就能够确定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风扇的功能一切正常。
Twin-Frozr-V_Fan_control.png (23.24 KB, 下载次数: 41)
23:43 上传
& & 当GPU温度超过62℃的话风扇就会自动启动,风扇转速控制策略为每5秒钟调整一次风扇钻速,起始转速40%。因为超频后的最高负载温度也仅仅有67度,所以楼主只记录到了50%的最高转速1181rpm,根本无法在机箱的背景噪音中分辨出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的风扇工作噪音。随着负载下降,TF5散热器风扇会在50度以下停止转动,继续进入待机停转的静音模式。
显卡功耗对比
Idle系统空闲输入功率度数为128瓦,实际电源输出功耗应该为116.5瓦,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待机功耗比微星 R9 280 GAMING 3G低大约3瓦。
New 3DMark:Fire Strike Combinded Test,输入功率度数为291瓦,实际电源输出功耗应该为264.9瓦
蝙蝠侠阿甘之城 Benchmark输入功率度数为291瓦,实际电源输出功耗应该为264.9瓦
看门狗游戏输入功率度数为331瓦,实际电源输出功耗应该为301.2瓦
运行看门狗 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待机功耗比微星 R9 280 GAMING 3G低大约20瓦。
因为没有钳形电流表,楼主用满载前后功率差值粗略估算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显卡满载功率为155瓦。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09:40 编辑
& & 前面说到GPU BOOST频率受到TDP功率限制的影响,如果显卡实时功耗达到VBIOS设定的TDP功率上限,那么显卡将会降低频率运行,保护显卡核心安全。
& & 也就是说跟“Kepler”架构类似,“Maxwell”架构的显卡超频方式也是遵照在TDP上限的允许下,根据显卡基础频率设定,显卡运行在满载的最大BOOST频率来决定超频后的显卡性能。
& & 提高核心VDDC电压可以在显卡基础频率大幅度超频的情况下避免出现花屏掉驱动等不稳定的情况。但是在同样的BOOST频率下,更高的VDDC电压会导致GPU核心功耗更高,从而导致了触发TDP功率上限天花板而无法保持最大BOOST频率的情况,导致核心降频,性能降低。
& & 显存频率的极限基本上取决于显卡显存供电和显存生产厂商,规格类型。
& & 因此这块微星GTX 970的超频空间有多少呢?其实就是取决于显卡默频BOOST之后处于满载工作状态时的功率和VBIOS设置的TDP功率上限的余量有多少。根据楼主之前的性能测试时候使用GPU-Z检测到的GPU功率,大约是TDP功率的89%~91%左右。
ASIC-1.png (326.15 KB, 下载次数: 40)
22:22 上传
& & 使用微星MSI Afterburner显卡超频软件可以把微星GTX 970 GAMING 4G 的TDP功率上限提高到110%。这样可以避免仅简单地提高基础频率,在游戏和3DMakr等软件渲染图形重度负荷状态下达到100% TDP功率而导致最大BOOST频率无法保持,GPU核心频率下降,无法获得最大性能的情况。这样操作后,这块微星GTX 970 GAMING 4G在默认VDDC电压下大约拥有20%的功率余量可供来超频获得更高性能。
& & 在1448MHz的预设BOOST频率,实际3D满载时(录得GM204核心频率为1521MHz)就因为默认1.212V的VDDC驱动电压不够而出现花屏掉驱动的现象了。
& & 最终可以稳定进行New 3Dmark测试的核心超频频率为1289MHz,显示BOOST频率为1428MHz,实际记录到的BOOST频率为1503MHz,显存频率为MHz。在此频率下,显卡满载状态刚好达到109%的TDP上线极限,能够在3DMark Fire Strike中保持全程最高1503MHz最高BOOST频率,没有触发BOOST降频。
MSI_Afterburner_TDP_Monitor.png (155.91 KB, 下载次数: 36)
22:22 上传
& & 可以稳定进行日常游戏和3DMark 11的测试的基础频率为1264MHz,显示BOOST频率为1403MHz,实际记录到的BOOST频率为1478MHz,显存频率为MHz。在此频率下,显卡满载状态达到108%的TDP上线极限。虽然没有到达极致功率和BOOST频率,但是可以超过3小时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 & 最终通过性能测试得分如下图所示,综合性能比默认频率状态提升了11~13%。
OC-1.png (21.98 KB, 下载次数: 36)
22:14 上传
& & 此时Twin Frozr V 散热器风冷满载最高温度为67度。刀锋3散热风扇的最大转速为50%,转速为1151rpm,此时噪音依然微弱不可闻。
New 3DMark:Fire Strike Graphics Test,输入功率度数为361瓦,实际电源输出功耗应该为328.5瓦。超频到极限后比起默认频率,大约提高了76瓦功耗,全卡功耗大约是232瓦。也就是说正好是6+6p到6+8p的供电能力差距,微星在供电设计方面还真是计算精准。
可见BOOST频率1.47~1.5G已经是这张卡的超频极限,如果要极限超频,以世界纪录为目标,是必要的更改(MOD)显卡的供电设计。
评测后期单反被老爸以去旅游为名借走了,所以手机拍AW100拍的渣画质,没办法了。
05.jpg (304.15 KB, 下载次数: 40)
22:46 上传
超频后微星GTX 970 满载的啸叫声音比较严重,压过了机箱内6(加上电源和显卡是9个)个散热风扇的声音。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23:11 编辑
更换散热尝试
不得不说这是有点蛋疼的尝试。首先,孔距一样的N卡,如果螺丝孔位置没有元件理论上都可以更换散热。
但是现在的显卡散热器是一套复杂的根据显卡供电相数的GPU TDP功率,经过科学设计的散热系统,包括风扇导流罩,散热风扇,热管/均热板鳍片散热器,MOSFET散热器,从2012年开始普遍出现了辅助供电散热的内框架背板。
而现阶段超过150瓦TDP功率的显卡,供电部分MOSFET和显存也都是发热的大户,如果只关注GPU温度而没有监控VRM供电的温度,也是可能会导致显卡烧毁的。
由于个人条件不像媒体评测室具备有红外热像仪可以观察显卡VRM温度,微星 GTX 970 GAMING,所以更换显卡散热器是比较冒险的。
所以楼主一般推崇对显卡更换专用散热器,什么是专用散热器。就是专门型号经过CAD绘图设计,模拟测试散热的非公版散热器方案。
业内比较优秀的非公版散热方案有映众冰龙,Arctic Cooling AC3,EK-Web对于显卡型号定制版全覆盖纯铜水冷头,显卡厂家专门推出的专用的散热背板等等。
NVIDIA公版泰坦散热器是没办法安装在微星 MSI GTX 970 GAMING上面的,
DSC_8261.JPG (429.29 KB, 下载次数: 37)
21:48 上传
因为固定螺丝极多,螺孔和其他非公PCB元件高度冲突,而且集成了MOSFET散热的布局和位置跟微星的供电位置不同
DSC_8262.JPG (517.07 KB, 下载次数: 41)
21:48 上传
映众冰龙散热器从安装角度没问题,因为除了GPU核心底座,其他部位的散热器鳍片都垫高了半个PCIe槽的高度——这也造成了3条PCI槽的占用。
所以有希望更换到微星 MSI GTX 970 GAMING 4G上面,使用微星自己的MOSFET和辅助散热框架即可。
显卡 背板 楼主只有2款,都是量身定制的,当然这次GTX 970是肯定来不及做这么长时间周期的事情了。
定制背板-1.png (47.75 KB, 下载次数: 41)
22:00 上传
自制 微星 R9 280 GAMING 背板成品
DSC_8295.JPG (326.79 KB, 下载次数: 35)
22:00 上传
EVGA背板可以对显存芯片进行辅助散热。对于第三方厂家可用的型号,向来只能支持P80xx系列PCB的公版,所以也是无缘微星 MSI GTX 970 GAMING
DSC_8380.JPG (287.03 KB, 下载次数: 46)
22:00 上传
只能忽略背板对背面四颗显存的散热作用。让三星显存它们热并快乐着吧。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微星特殊的5p PWM风扇接口。因为新的刀锋3风扇接口设计成可以进行独立转速控制的,因此有2个PWM引脚。
现在寻求解决方案中……实在不行就用万能的尼龙捆扎带了,代价就是无法对显卡风扇根据GPU温度调速。
width:100%">
本帖最后由 板砖财 于
09:41 编辑
& &&&微星GTX 970 GAMING 4G是一款完全非公版的产品,使用6+2相供电设计和微星第四代军规级用料,显卡的做工和用料都是相当扎实的。
& &&&微星这次在散热上下了不少功夫,Twin Frozr V散热器采用了全新的刀锋3代风扇,当显卡在低负载的时候风扇还会停转,这样在待机时就能做到完全零噪音。而且这样有助于延长风扇寿命,散热器的鳍片中间堆积灰尘的速度也没有这么快。
& &&&显卡的核心超频后能够达到1503MHz的极限BOOST频率,显存数据频率更是等达到8032MHz,降低30MHz到在1473MHz的实际BOOST频率就可以长时间稳定使用。得益于“Maxwell”架构的超高能效比,在微星非公版设计官超默认频率的基础上,综合性能可以继续提高12%以上,它的超频潜力相当可观。
& & 整张卡不多的两个槽点就是没有配置金属背板和超频后满载的电感啸叫比较大声。
& &&&微星GTX 970 GAMING 4G的零售价为2499元,性价比非常的突出。尤其在静音和散热这两个平时不能兼得的方面,更拥有高达1500MHz的核心超频潜力。性能,价格,超频,外观,用料,温度,静音,从以上七个衡量显卡重要属性来看微星GTX 970 GAMING 4G都是上佳之选,极大的吸引楼主想要把这块测试产品据为己有。心动不如行动,活动结束之后就应该会申请折价买入这块测试产品吧。
width:100%">
各种微星龙啊。。。
width:100%">
gangkang 发表于
各种微星龙啊。。。
微星对GAMING系列市场营销比Hawk和Lighting更上心啊。
width:100%">
看完只能说楼主壕范十足啊
width:100%">
无道刹那 发表于
看完只能说楼主壕范十足啊
看上个月信用卡账单的时候我真没哭
width:100%">
原来那个待机时隔一段时间风扇要转动一下是设定成那样的啊!我还以为显卡有问题了。
width:100%">
yt911 发表于
原来那个待机时隔一段时间风扇要转动一下是设定成那样的啊!我还以为显卡有问题了。 ...
总不转,你就不知道到底坏了没有了,所以设计成待机一下转几秒钟是合理的。
width:100%">
能看完这个帖子要好友毅力····
width:100%">
如果微星加了背板,销量就不成问题了,不知微星是怎么想的。
width:100%">
970性价比太高了,功耗还低,跑分相对应titan的性能
width:100%">
& 北京绝对领域咨询有限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传奇霸业好不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