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q cnpc98 2004是怎么自己玩死自己的

百年罗孚是如何把自己玩死的-百家号
摘要:说起罗孚这个品牌,对汽车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会有点印象。比如,它是路虎的“亲爹”、和MINI也沾亲带故、荣威的原型也是它。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可以和劳斯莱斯平起平坐的百年品牌,为何却死于历史长河之中呢?如
说起罗孚这个品牌,对汽车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会有点印象。比如,它是路虎的“亲爹”、和MINI也沾亲带故、荣威的原型也是它。然而,这样一个曾经可以和劳斯莱斯平起平坐的百年品牌,为何却死于历史长河之中呢?如果按照创立的时间来计算,罗孚比现在的大多数汽车品牌都要早。早在1877年,约翰o坎普o斯达雷和威廉姆o苏顿合资创立了罗孚。(两个创始人没等到罗孚汽车诞生就去世了)那会儿还没有汽车,所以罗孚最初卖的是自行车。在中学历史的课本上,大家应该都见过那种两个轮子一大一小的自行车,那是最早的自行车。是罗孚公司最先推出了前后两个轮子一样大的安全型自行车,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见的自行车样式。1884年,“ROVER”标志第一出现在自行车上。“ROVER”这个单词在英语当中有流浪者、领航员的意思,车标是个维京船,立标是个维京老头。估计就是因为名字和标志没取好,所以罗孚后来的命运也跟坐海盗船似的,忽高忽低,最后直接“玩”死了。冲上云端罗孚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于1904年,大概是因为有8马力,所以第一辆车被命名为罗孚8。罗孚8虽然生的晚,但是起点还是挺高的。属于汽车的许多重要元素都已经包含在这辆汽车上,比如这辆车使用了最早的带中央骨架的底盘,应该说他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销售达到了2200辆。后来罗孚公司又接连推出了不少新车,这些车大多数销量还说的过去,但是并不能算是非常成功。其中,1909年推出的罗孚12是在此期间最成功、最畅销的车型。罗孚12是一款中级家用轿车,这款车装备了2.3升12马力发动机,而且这款车还是罗孚是第一个销售突破两万辆的车型。一直到一战开始之前,罗孚作为英国最早的汽车品牌,发展的还算是比较平稳的。大家都知道,在战争期间,基本上各家车厂都逃不过成为军工厂的命,罗孚也是。不过罗孚好歹是英国年纪最大的车厂之一,所以英国政府也没强制让罗孚成军工厂,而是和罗孚签了一笔很大的订单,由罗孚提供战争时期的汽车和摩托车,许多前线的士兵都是靠罗孚生产的汽车和摩托车进攻,获取补给。因此,罗孚在一战中赚了个盆满钵满。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一战当中的金钱积累,罗孚依靠生产时髦、经济的车型而平稳度过了二十年代末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在二战中,罗孚虽然没有像一战时那么好运,一度沦为军工厂,自己在考文垂的厂房也在战争中被炸毁。但是在战后,为了补偿罗孚的损失,英国政府无偿给了罗孚一家研究飞机发动机的工厂。值得一提的是,凭借飞机发动机厂,罗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空气涡轮发动机,并把它装在了一辆罗孚P4上,这款车被命名为JET-1。JET-1采用了先进的4轮碟刹、独立悬挂等先进技术。而且还创造了汽车时速超过240公里的记录。但是,罗孚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发动机,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车身和底盘能匹配如此非主流的发动机。除了飞机发动机厂,罗孚当时的管理者还根据二战中大展身手的威利斯(吉普车原型),推出了如今世界闻名的越野品牌——路虎。不过,那个时候的路虎可不是走的豪华车路线,而是依靠低价和优异的性能而受到民众和军方的喜爱。1958年,罗孚P5的上市,让罗孚走上了人生的巅峰。正是因为这款车型的出现,让罗孚被附上了“皇室血统”的光环,当时的英国女皇、梵蒂冈教皇等都是罗孚的用户。此时的罗孚,品牌价值可以与劳斯莱斯比肩。从云端坠落在六十年代以前,罗孚基本上可以说是站在了汽车行业的云端了。那么站得这么高的罗孚,是怎么摔下来的呢?其实,罗孚的坠落,一开始并不是其自身的原因,而是因为英国的国家政策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英国汽车工业出来的知名品牌很多,但是没有几家在英国的原因。在二战结束后,英国汽车开始对本国汽车实行关税保护。这个也能理解,想保护自己家的品牌嘛。但是当时欧共体已经开始逐渐成型,英国本来还瞧不太上这个组织,毕竟自己是日不落帝国嘛。但是后来英国发现,这不加入不行啊,于是就改变了主意,准备申请加入。(关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原因非常复杂,刀妹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网上找找相关资料)结果申请交上去就被打回来了,再申请又被打回来。反复几次也没成功。这个申请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因为欧共体不允许成员国存在关税壁垒。最终英国政府做出了妥协,取消了关税壁垒。关税取消了,一大批外国企业进入了英国,这其中自然也包括欧洲的各大车厂。大家都知道,没了关税就意味着进口车会便宜许多,再加上当时英镑非常坚挺,这就使得英国的车在国外还是卖的很贵。国内竞争压力大,国外出口没竞争力。这就导致当时的英国汽车工业非常低迷。为了挽救国家的汽车业,在1968年,英国政府把当时英国大多数主流的汽车厂商进行了整合,罗孚与当时的奥斯汀、MINI、MG、凯旋、捷豹等品牌共同融合到了英国的利兰汽车旗下,组成了类似汽车联盟的集团。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除了罗孚家的路虎推出的揽胜车型卖的比较好,其他推出的车型基本上就是不拖后腿就不错了。就连罗孚自己,估计也是因为要和其他品牌共享资源,所以在这段时间也丧失了自己一直以来的英伦贵族风格,变得平庸起来。眼看着利兰汽车也不行了,英国政府觉得有点方,于是在1975年,砸了一大笔钱,把利兰汽车收归国有了。1977年的时候,罗孚与本田展开了技术合作,本来罗孚可以和本田学技术造经济型轿车来复兴,也可以学习一下日本人比较牛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但是估计是在国企里的日子过得太舒适了,罗孚一点儿也没有学习的劲头,可以说是直接把罗孚的标挂在了本田车上。比如说罗孚200,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都是直接取自本田思域。估计是看不下去亲爹罗孚这么“堕落”,原本是罗孚越野部门的路虎,和罗孚划清了界限,开始独立运营。到了1986年,利兰出现了巨大的财政赤字。恰好此时在位的英国首相是撒切尔夫人,她本人信奉的是货币主义理论,上台之后进行的改革政策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私有化。所以在多方面的因素下,利兰公司又变成了私有公司,估计是为了能蹭点罗孚以前的好名声,所以改名成了罗孚集团。当然,私有化不代表财政赤字就能一笔勾销。所以为了摆脱困境,罗孚集团开始把旗下的品牌或卖或停产。比如1990年的时候,把捷豹卖给了福特。其实在变卖资产之前,罗孚还想“卖身”给之前合(tie)作(pai)的挺愉快的本田,但是本田表示,合作可以有,但是合并就算了吧。最后在英国国内保护本土汽车产业的呼声下,罗孚集团最后被英国航空集团买下。虽然英国航空财大气粗,但是毕竟没造过车,也不会玩汽车买卖。所以非常简单粗暴的把所有生产的汽车都贴上了罗孚的标,这导致罗孚品牌一下子就从女王座驾,变成了路边大众车。到了1994年,接手罗孚这个重担6年后,实在忍受不了巨额亏损的英国航空表示:老子不管了!于是把罗孚打包卖给了正准备扩张的德国宝马,其中包含品牌有MG、罗孚、路虎、MINI四个品牌,这也使得最后一个还保留在英国人手中的本土汽车企业也就此流失了。罗孚集团在宝马手里一度也稍有起色(比如罗孚75,销量很好),但是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还是不可避免的一亏再亏。宝马本来觉得自己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罗孚,不能就这么死了,所以中间还追加了6亿英镑的投资,这还导致了宝马的X5延迟到1999年才上市。但是罗孚的不争气和宝马自己的盲目扩张,导致宝马在拥有罗孚的6年里,不仅没赚到钱,还亏损了40多亿美元。巨额的亏损让宝马终于意识到“罗孚”这个大包袱,真不是自己能背得动的,搞不好还会把自己给拖死。必须赶紧甩包袱!越快越好!但是这个时候,大家都知道罗孚这个包袱不能沾了,想买个好价钱很难。宝马盘算了一下,罗孚这个包袱背一天亏一天,不赚钱也得赶紧甩。于是,在2000年的时候,宝马分拆了罗孚汽车集团,以象征性的10英镑将罗孚和MG送还给英国,将路虎汽车以30亿美元卖给了美国福特汽车,并且福特还拥有对Rover商标的优先购买权,仅仅留下了MINI品牌。虽然罗孚是自家唯一的亲生儿子了,但是这个儿子太能败家了啊!所以,英国人在2005年的时候,把罗孚这个败家儿子直接宣布破产,然后卖到了中国。最奇葩的是,罗孚最后卖给了中国两家车企。上汽集团以6700万英镑购得了罗孚的核心优质资产:罗孚最好的两个车型25、75系列轿车及全系列发动机的知识产权。本田从罗孚的工厂中收回了制造罗孚45车型的关键设备以及设计图纸,理由是罗孚45的设计源自于本田思域,所以罗孚的新主人没有权力生产这款汽车。南汽则买下了罗孚各车型的制造设备及装备流水线、发动机制造工厂以及2000名技术人员和职工。估计是因为觉得罗孚居然卖给了两家中国车企,担心自己买来的路虎会遭到品牌连累,所以福特使用优先购买权把“ROVER”商标买走了。后来,上汽收购了南汽,为了不让买回专利和生产线的钱打水漂,上汽以自主品牌荣威的名义,生产了罗孚。比如大家比较熟的荣威750就是基于罗孚75改造而成。当然,荣威750和当年的罗孚75早已经大不相同了。至此,129年历史的罗孚就这样四分五裂,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罗孚的“死”固然有英国政策的缘故,但是后来与本田的合作原本是一个重新崛起的好机会,他却白白错失了这样的良机,甚至在宝马的旗下也仅仅是昙花一现。只能说是咎由自取。现在,罗孚的商标使用权已经到了印度塔塔的手里(就是那个收购了捷豹路虎的公司),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带有浓浓咖喱味的“ROVER”。&主题:日本人的pc98是怎么自己玩死自己的?现在ipad之类就是上个网不也活得好好的
泡网分: 9.15
主题: 1300
帖子: 8154
注册: 2014年05月
更多的人电脑只是打个文件表格,主力还是看美剧打游戏,mac都能活下来,日本的电脑当年是怎么死的?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2184&&回帖:40 &&
泡网分: 0.746
帖子: 5009
注册: 2010年01月
坏菜是那个该死的文件系统不兼容么,也就是软盘格式 不通用。当年俺们和兄弟单位各进了一台使用电脑的设备,俺们的是NEC286,因为安装美国工作软件,操作系统就是MS DOS 3.1,兄弟单位用日本软件,操作系统凑是PC98系统,结果俺们的软驱读不出他们的软盘内容。
泡网分: 27.264
帖子: 9163
注册: 2006年10月
house191 发表于
你有见过丰田以外的企业用这套技术么?你知道什么叫专利么?
泡网分: 6.711
帖子: 4749
注册: 2010年11月
alexw1003 发表于
丰田混动至今为止累计卖出800万辆,这叫“全世界都不用”?...你有见过丰田以外的企业用这套技术么?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7.75
帖子: 5800
注册: 2010年01月
gggaaayyy 发表于
还是用日版吧,估计现在的铁杆粉丝里,美版的比例很小了,而且超时空要塞相关的游戏那么多...超时空要塞,上海电视台先引进的,直接引进的美版,美版的就叫《太空堡垒》,我们上小学时候,有一年暑假开播的。
后来才知道有日版
泡网分: 27.264
帖子: 9163
注册: 2006年10月
house191 发表于
深有同感。比如丰田的混动技术,设下重重专利墙。结果全世界都不用,我国甚至直接在国家层面跟丰田作对。丰田混动至今为止累计卖出800万辆,这叫“全世界都不用”?
泡网分: 24.186
帖子: 3635
注册: 2008年01月
sonnys 发表于
我是创始人之一,不过现在大家年纪都大了,没有时间去玩游戏了。这贴变成了年龄测试贴能看懂的都老了 本帖最后由 叁分之壹 于
12:27 编辑
泡网分: 30.481
帖子: 3462
注册: 2003年08月
sonnys 发表于
这个动画片引进中国的是美版,其实还有日版,人物的名字各不相同。因此我在游戏的翻译上也比较纠结,这个是美版的翻译。
看过动画片的应该熟悉...
只记得一条辉
本帖由 Honor Che1-CL20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contra 发表于
有一段时间经常逛,一起讨论一些老游戏挺开心。不过最近好像荒废了,一年也没几个帖子,觉得挺可惜的。我是创始人之一,不过现在大家年纪都大了,没有时间去玩游戏了。
泡网分: 28.83
帖子: 5318
注册: 2003年11月
sonnys 发表于
嗯,你知道狼窝?有一段时间经常逛,一起讨论一些老游戏挺开心。不过最近好像荒废了,一年也没几个帖子,觉得挺可惜的。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contra 发表于
狼窝的老大?嗯,你知道狼窝?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5.669
帖子: 5920
注册: 2008年06月
sonnys 发表于
这个动画片引进中国的是美版,其实还有日版,人物的名字各不相同。因此我在游戏的翻译上也比较纠结,这个是美版的翻译。
看过动画片的应该熟悉...
还是用日版吧,估计现在的铁杆粉丝里,美版的比例很小了,而且超时空要塞相关的游戏那么多...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066
帖子: 4292
注册: 2011年05月
你行你上 发表于
那也很厉害了。
我记得以前很多Win95下的日文游戏&&必须挂一个南极星之类的软件 否则日文显示都有问题
...东方快车
本帖由 HUAWEI GEM-703L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83
帖子: 5318
注册: 2003年11月
sonnys 发表于
PC98是NEC自己开发的,和DOS非常类似但是却不兼容,日本人非常非常喜欢这个系统,但是因为系统的效率不如DOS和WINDOWS,所以最后终止了开发,PC98自己也是有WINDOWS的哦。
PC98有太多尘封的游戏,恩,太多了。现在大部分日本PC游戏都是起源于PC98,包括绝大部分的工口游戏。
我曾经汉化过几个PC98的游戏,但是工作量太大了,只做了几个而已。
在PC98之前,还有PC88,当然硬件和软件比PC98要逊色很多。
在日本依然有大量的PC98,狂热的爱好者们依然在为它开发软件和游戏,当然这个圈子已经很小了。其实对我而言PC98和DOS并没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他们的内核的功能几乎是一样的。DOS和WINDOWS能做的事情,PC98一样能做。但是PC98非常封闭,软件也几乎都是日语的,所以只能在日本国内流行。
PC98是一个非常神奇的领域,知道的人很少,但是它的资源却非常非常庞大,没有人能统计完整日本人究竟为它开发了多少软件和游戏。狼窝的老大?
泡网分: 1.107
帖子: 2037
注册: 2015年05月
sonnys 发表于
说的对,当年FC红白机的性能其实也很一般,特别是对音乐这一块的支持很弱,但是FC上的好游戏数量非常之多。
后期的SFC的性能也没有强到哪里去,但是依然是佳作无数。SQUARE的FF7当年抛弃SFC转到PS,但是我玩下来觉得FF6的内涵和游戏性丝毫不比4CD的FF7差。这就是日本人的制作水准。要说性能,不能脱离当时的时代。
同前辈雅达利相比,FC的画面可是有了质的飞跃。
何况性能不能决定一切,有个厂家当年可是以性能为卖点推出主机的,她叫SNK。
结果不用说了吧。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这个动画片引进中国的是美版,其实还有日版,人物的名字各不相同。因此我在游戏的翻译上也比较纠结,这个是美版的翻译。
看过动画片的应该熟悉这些名字。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这个游戏很著名,中国引进过这部动画片。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Macross - Skull Leader Complete Pack
这个游戏的汉化我没有做完,因为我的孩子出生了,实在是没有时间了。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你行你上 发表于
那也很厉害了。
我记得以前很多Win95下的日文游戏&&必须挂一个南极星之类的软件 否则日文显示都有问题南极星是不行的,因为日文的码类其实也有很多种,翻译软件不一定都能转换。
所以如果要玩日文游戏,还是用日文系统更好一些。
这个就是我汉化的游戏——《迷走都市》。
泡网分: 1.377
帖子: 1042
注册: 2015年07月
sonnys 发表于
不是,我不是官方汉化,我汉化的是别的游戏。文字量非常大。
...那也很厉害了。
我记得以前很多Win95下的日文游戏&&必须挂一个南极星之类的软件 否则日文显示都有问题
iPhone6plus iOS9.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你行你上 发表于
卧槽卧槽卧槽!!!!!!!!
这三个游戏陪伴了我当年多少个寒暑假日子。。。。。
你都参加了他们的汉化?...不是,我不是官方汉化,我汉化的是别的游戏。文字量非常大。
本帖由 iPhone 5 (GSM CDMA)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377
帖子: 1042
注册: 2015年07月
sonnys 发表于
国内印象里没有引进过PC98机,有的话应该都是自己带进来的。不过可以通过PC98模拟器来运行软件,现在已经很成熟和稳定了。
很多DOSV下的游戏,都是直接从PC98移植,有些效果难免打了折扣。WIN95下要转256色的游戏基本都是DOS游戏或者是DOS移植而来,不是为WIN95专门设计的。
台湾早期在DOS上汉化了大量的PC98游戏,当然我不确定他们是从DOSV汉化过来还是从PC98,可惜大部分汉化的质量都非常差,我玩过日文原版后才感受到那些游戏真正的精髓。
PC98游戏有很多是和当时的ACG同步的,所以如果是资深ACG发烧友的话一定会深深地迷恋上PC98。另外PC98的工口游戏是主流,这也是日本人的恶趣味之一。
美少女梦工厂2
三国志5威力加强版
卧槽卧槽卧槽!!!!!!!!
这三个游戏陪伴了我当年多少个寒暑假日子。。。。。
你都参加了他们的汉化?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SONY的PSV现在也已经不行了,掌机受到手游的冲击太大了,但是我觉得手游的手感实在是太差了,除了文字类游戏外很多游戏其实并不适合手机。
而任天堂似乎依然活得不错,我有一次在日本看到任天堂掌机的游戏广告,那游戏的渣画质让我跪了,我一度以为是问案的效果,后来发现真的就是游戏的画面,这让我很佩服任天堂的胆识,另外也很佩服日本人的忍耐力。当然任天堂的游戏很少以画质来取胜,都是以游戏性作为卖点的。但是落后了一个时代我也是醉了。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TomTom 发表于
这个很难,日本的强项在app而不是操作系统,他们对开发操作系统没什么兴趣,而且是你给他们什么系统他们就用什么,感觉不管给这些游戏开发宅什么烂系统,他们都能开发出水准相当不错的游戏,这点我很佩服,比如给索尼PS开发游戏的开发包,被公认的难用又恶心,可这些人照用不误。说的对,当年FC红白机的性能其实也很一般,特别是对音乐这一块的支持很弱,但是FC上的好游戏数量非常之多。
后期的SFC的性能也没有强到哪里去,但是依然是佳作无数。SQUARE的FF7当年抛弃SFC转到PS,但是我玩下来觉得FF6的内涵和游戏性丝毫不比4CD的FF7差。这就是日本人的制作水准。 本帖最后由 sonnys 于
17:14 编辑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TomTom 发表于
国内能接触纯正pc98 nec机的很少,基本都是从dos/v认识的pc98,有些win版游戏来自pc98,要把屏幕颜色降到256色才能运行,很是奇葩。国内印象里没有引进过PC98机,有的话应该都是自己带进来的。不过可以通过PC98模拟器来运行软件,现在已经很成熟和稳定了。
很多DOSV下的游戏,都是直接从PC98移植,有些效果难免打了折扣。WIN95下要转256色的游戏基本都是DOS游戏或者是DOS移植而来,不是为WIN95专门设计的。
台湾早期在DOS上汉化了大量的PC98游戏,当然我不确定他们是从DOSV汉化过来还是从PC98,可惜大部分汉化的质量都非常差,我玩过日文原版后才感受到那些游戏真正的精髓。
PC98游戏有很多是和当时的ACG同步的,所以如果是资深ACG发烧友的话一定会深深地迷恋上PC98。另外PC98的工口游戏是主流,这也是日本人的恶趣味之一。
美少女梦工厂2
三国志5威力加强版
泡网分: 0.191
注册: 2015年11月
ssmmss 发表于
有道理,日本很多企业没落的原因就是标准封闭,老是来自己那一套,与世界不兼容。最后只能结束。
欧美在这方面最在行,标准是它们做的,最后又成了世界标准了。
兲朝不用说了。sony的记忆棒,搞摄影的大家都知道。
泡网分: 0.191
注册: 2015年11月
house191 发表于
深有同感。比如丰田的混动技术,设下重重专利墙。结果全世界都不用,我国甚至直接在国家层面跟丰田作对。你可以想想显示技术,PDP是美国一个公司发明的,后来卖给日本公司。结果,先锋几家公司就是吃独食,搞到最后败给液晶。后来的FED,更是被东芝等等吃独食到还没有出现就死了。
泡网分: 38.482
精华: 2帖子: 5154
注册: 2001年05月
幻影神弓 发表于
真可惜了,要是有小日本的it狗穿越回那个时代,目测现在pc说不定就是他们的标准了,做的比任天堂索尼游戏机好点就行。其实大部分家用电脑真的不需要行业软件的,游戏教育才是正事。苹果的自带多种语言才是卖边全世界的做法。这个很难,日本的强项在app而不是操作系统,他们对开发操作系统没什么兴趣,而且是你给他们什么系统他们就用什么,感觉不管给这些游戏开发宅什么烂系统,他们都能开发出水准相当不错的游戏,这点我很佩服,比如给索尼PS开发游戏的开发包,被公认的难用又恶心,可这些人照用不误。
泡网分: 38.482
精华: 2帖子: 5154
注册: 2001年05月
sonnys 发表于
前期PC98大多是FDD的游戏,后期PC98也有大量的HDD游戏,容量开始变大,很多强作都是几十M的容量,后来PC98出了WINDOS版后还有CD版的游戏,突破了256色,增加的语音,效果很不错。
不过PC98游戏的速度一直不好,所以极少有动作游戏,即便有速度也非常慢,所以PC98大多都是RPG,SLG和AVG。
PC98的世界是游戏宅的瑰宝,资深游戏宅的终极归宿,二次元的另一个天堂。不过前提是必须懂日语,不然寸步难行,连游戏都安装不上去。国内能接触纯正pc98 nec机的很少,基本都是从dos/v认识的pc98,有些win版游戏来自pc98,要把屏幕颜色降到256色才能运行,很是奇葩。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幻影神弓 发表于
真可惜了,要是有小日本的it狗穿越回那个时代,目测现在pc说不定就是他们的标准了,做的比任天堂索尼游戏机好点就行。其实大部分家用电脑真的不需要行业软件的,游戏教育才是正事。苹果的自带多种语言才是卖边全世界的做法。PC98本身并不算强大,DOSV和WIN95完全可以替代它,一旦语言不再是问题,PC98的竞争力就很弱了。
因为PC98从诞生开始,日本人就开发了无数的软件和游戏,很多软件也在DOSV平台被重新开发,但是依然有很多软件没有重新开发,只能在PC98上运行。所以这是一块被遗忘的神奇世界,一块处女地。
其实我玩PC游戏的时间非常早,但是当我发现PC98上99%的游戏我都没有见过甚至没有听过时,我感受到了日本游戏的庞大和恐怖。
PC98上很多游戏现在在日本的网上也已经找不到介绍了,熟悉PC98的也都是中年人了。
任天堂游戏机里游戏的数量,和PC98游戏量没法比。
泡网分: 28.824
帖子: 17945
注册: 2009年12月
TomTom 发表于
PC 98让日本人直接在电脑上使用日文,后来是ibm推出了dos/v才打破nec的垄断,不少dos/v游戏都是从pc 98移植过来。后来win95的出现让pc 98彻底走进历史。
让pc 98广为人知的其实不是办公应用,而是神奇的日本宅在pc98上开发了大量优秀的游戏,pc 98可以说是另一个领域的日本游戏机。很佩服当年的开发和美工,可以在如此受限制的硬件条件下做出这样的水准(想想《三国志英杰传》只有4M容量),因为颜色限制(8色~256色),容量限制(软盘为主),pc 98的画面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当年优秀的《三国志4》《大航海2》等光荣作品也都放在pc98平台。
典型的pc 98画风:
其实不光是pc 98,游戏机领域日本从来都是自己跟自己玩。死不悔改的厂商中最有名的就是任天堂,只不过老任的产品全世界卖,市场没有局限在日本本土,所以还能维持,而且游戏机算专门领域,跟电脑还是区别很大,比如xbox就玩不死ps。当年收集老任的红白机原版卡带是80后小朋友的奢侈嗜好之一。
pc 98起于OS,结束于OS,只能说当年的win95太强势,导致硬件商软件商一边倒的支持win系,这个连ibm自家的 os/2都挡不住,更别说只支持日文的pc98。前期PC98大多是FDD的游戏,后期PC98也有大量的HDD游戏,容量开始变大,很多强作都是几十M的容量,后来PC98出了WINDOS版后还有CD版的游戏,突破了256色,增加的语音,效果很不错。
不过PC98游戏的速度一直不好,所以极少有动作游戏,即便有速度也非常慢,所以PC98大多都是RPG,SLG和AVG。
PC98的世界是游戏宅的瑰宝,资深游戏宅的终极归宿,二次元的另一个天堂。不过前提是必须懂日语,不然寸步难行,连游戏都安装不上去。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c98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