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坚 决胜全面小康是从什么时间开始的

强化责任落实全力精准扶贫 决战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_地方要闻_人民论坛网
强化责任落实全力精准扶贫 决战扶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
——文山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山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科学指南和基本遵循。&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也在精准。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法路径和精神内核。在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我们唯有以&精、准&二字为&指挥棒&,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旗,全力以赴,向贫困发起总攻,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树牢问题意识,正视困难差距,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和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文山州开展了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部署,切实加大组织力度、工作力度和推进力度,千方百计促进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加快发展,全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州农村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72.24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3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2.4%下降到10.36%,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社会事业有了明显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得到明显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向加快发展、单点扶贫向整体推进、&大水漫灌&向精准脱贫、&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无章可循向依法扶贫、被动脱贫向主动致富的可喜转变。但是,由于受自然环境恶劣、基础条件差、发展起步晚等致贫因素的影响,我州县(市)之间、各民族之间,社会和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仍然是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州8县(市)均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石漠化片区县,重点县、片区县数量居全省第一,贫困人口数量居全省第五,贫困发生率居全省第七,脱贫任务艰巨繁重。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日省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李纪恒书记、陈豪省长的重要讲话,为我州扶贫开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为我们做好扶贫脱贫工作提供了标准和抓手。因此,全州上下都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实现&两个确保&(到2020年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严的纪律、实的作风,锲而不舍抓落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突出精准施策,持续精准用力,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上下硬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脱贫攻坚好路子好机制的核心,就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这&六个精准&是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必然要求。文山州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一)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归根到底要靠发展产业来支撑。对具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资源,但缺资金、缺产业、缺技能的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脱贫,强化&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加强产业项目进村到户机制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积极培育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园、优质种业基地、创业园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同时,积极开展&电商扶贫&,运用&互联网+&提升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建立进村入户的电商服务体系。
(二)易地搬迁脱贫一批。按照《文山州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力争用3年时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万户、5.1万人,建设354个安置新村,再通过两年巩固提升,把搬迁新村建设成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分发挥好新型城镇化对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依托小城镇、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安置搬迁群众,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转移就业。
(三)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全州8县(市)除砚山外,其余县(市)均是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一旦受到破坏,就很难修复,不仅会动摇发展的根基,也会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因此,对居住在生态脆弱或生态保护区的贫困人口,实行生态保护补偿,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积极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实现脱贫致富;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大力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石漠化治理、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项目,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贫困山区倾斜,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不断加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对贫困地区25度以上的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合理调整贫困地区基本农田保有指标,将该退的陡坡耕地全部退下来。
(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跳出贫困陷阱、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本要靠教育、靠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目前,全州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贫困家庭对教育重视不够,&读书无用论&观点也有所蔓延,贫困家庭孩子辍学失学还比较多。因此,我州不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落实好生活补助政策,让贫困地区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光荣的职业是老师,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家长和学生的共识;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指导扶贫开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文明道德风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贫困群众教育、文化、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
(五)社会保障兜底一批。这场脱贫攻坚战,是不留&锅底&的战役。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社会保障来兜底;全州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制定出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实现农村扶贫标准线和农村低保标准线&两线合一&,发挥低保线兜底作用;切实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制度的统筹衔接,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群众给予及时有效救助,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使贫困人口大病医治得到有效保障。
三、强化责任落实,狠抓督促指导,在超常规施策上下硬功夫
推进脱贫攻坚,强化责任落实,切实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全州上下在以往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基础之上,须思想再认识、工作再精准、措施再落实、推进再加快、责任再强化,同心协力,尽心尽责,加快形成多点发力、各方出力和共同给力的脱贫攻坚局面。
(一)实现&精准扶贫&,须把责任落实、落细。乡(镇)是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最前沿、第一线,需要具备过硬本领的干部去&冲锋陷阵&,对于不能胜任脱贫攻坚工作的乡(镇)干部,必须采取组织措施进行调整。因此,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坚决落实好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责任,切实扛起脱贫攻坚硬责任,构建脱贫攻坚硬支撑,认真研究部署脱贫攻坚重大事宜,制定重大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深入贫困村组调查研究,亲自部署和协调落实,做到一把手亲自挂帅,靠前指挥,分解目标,细化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实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才能使扶贫工作抓实、抓细、抓到位。
(二)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增强内生动力。人们都知道扶贫工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但是如何帮助贫困山区摆脱&穷根&,思想观念的转变很重要,目前,部分地方还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甚至为得到扶贫政策支持而不愿&摘帽&。当然,贫困山区发展既要靠政策扶持,也要靠内生动力。因此,我们要善于依靠改革创新破解难题,把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更好结合起来,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更多走向市场、依靠市场,参与现代化进程,让贫困地区的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要把借助外力和激发内力更好结合起来,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构建以外因促内因、外力促内力、以&输血&助&造血&的体制机制,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千方百计带领各族人民苦干实干、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实现&精准扶贫&,必须强调严实作风。扶贫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的工作,来不得半点含糊,过去有的数字造假,有的虚报扶贫效果,最终不仅工作没抓好,更是冷了群众的心。因此,推进精准扶贫,我们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取得扶贫实效。各级领导干部和扶贫系统广大干部要主动带头干、聚焦脱贫干、从实际出发干,&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一级传导工作压力、增强工作动力。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深入自己联系挂钩的县(市)、乡镇、村(组)、贫困户家中去,用心、用情、用力,真扶贫、扶真贫;要始终围绕如何让贫困群众脱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搞形式主义的扶贫,不建形象工程的样板,让贫困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最终把宏伟目标变成美好现实。
[责任编辑:张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来源: 向仕新周俊
来源:作者:向仕新周俊责任编辑:
“未来五年,‘关键词’是脱贫攻坚,‘主旋律’是全面小康!”连日来,旺苍县委书记刘亚洲在中共旺苍县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不忘初心,勇于担当,为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而努力奋斗》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反响,会后,代表们围绕全县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纷纷畅谈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8月12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党代表。李伟(旺苍县扶贫移民局局长):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去年全县创新建立了扶贫小额信贷助农增收机制,授信贫困户1.48万户,授信总额4.43亿元。同时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037万元,全面完成35个村的项目建设任务。今年上半年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798万元,落实到位贴息资金338.64万元,完成减贫人口5614人。接下来还要加大县级部门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优先重点用于当年计划脱贫摘帽的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年内还将完成大两乡四方村等22个贫困村的专项财政扶贫资金项目建设和脱贫解困任务,目前已累计完成项目总投资1.1亿多元;完成建档立卡“回头看”新进贫困户评级授信工作。
徐松柏(旺苍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去年,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经开区引进了四川能投与攀成钢旺苍焦化合作,为中下游地区群众就业创造了条件,其中解决了大量本地农民工就地就业;同时对新上项目、新办企业明确要求要落实农民工务工问题,其中新建的黄洋建材园区就安排了1000多名农民就业。今后五年将加快建设川东北新型工业示范区,积极推进经开区创建全省重点产业园区。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工业产值35亿元;企业孵化园建设年底可全面完工入驻;黄洋建材园区新入驻企业已完成厂房建设,进入设备安装阶段。
柳玉富(旺苍县交通局局长):为夯实脱贫攻坚的基础保障,《报告》明确要求要集中力量打好交通大会战,用三年时间完成通乡通村公路硬化联网,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安全便捷”的城乡交通网络。接下来我们将加快推进旺宁路、国道542、省道301改造升级,加强连接周边县区的道路建设。今年我们将按质按量完成519公里的村道公路建设和国道542、省道301改造升级立项工作。目前村道公路路基建设已全面完工,路面混凝土浇筑已完成360公里。
何茂华(旺苍县农业局局长):在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我县去年在贫困村新发展专合社64家、家庭农场93家、种植大户210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成为我县农业产业脱贫攻坚的先行者和带动者。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强化基地建设,推进产业扶贫;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助推农户脱贫奔康。
曹加伦(东河镇党委书记):这次党代会吹响了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我们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断强化统揽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脱贫攻坚。去年红垭村、川山村2个贫困村顺利实现脱贫;在凤阳村实施了扶贫新村建设,建成"6+1"党群服务中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培植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支柱产业力度,决心把东河镇建成全县脱贫攻坚先行区、改革创新与转型发展的试验区。
周水生(白水镇卢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在推进精准脱贫工作中,我们村去年完成了“六有”信息全部录入,达到了户建卡、村造册、乡录入、县审核、省入库,高标准打造了1个“美丽幸福新村聚居点”,硬化社道路1.5公里,栽植核桃21亩,栽植猕猴桃42亩。今年要完成3个组的人畜饮水改建工程,村里82户138人贫困人口年底要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权典先(张华镇岐山村党支部书记):全县脱贫攻坚不仅有目标、有步骤,而且有保障,我们感到信心十足。下一步,我们将采取干部包户、争取项目投入等措施,进一步加大脱贫进程。去年全村51户贫困户每户都有了1-2个增收项目,今年争取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摘帽;另外争取8月底开工建设6.2公里碎石路硬化工程。
赵永朗(高阳镇双午村党支部书记):会后我们将组织村里的干部群众认真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尽快建成小康村增添措施。去年通过发展核桃、山羊、跑山鸡等种养产业,全村人均增收3000余元;今年争取建成一个聚居点、安置农户30户,完成新村建设房屋改造70户,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200亩。
何显春(显春核桃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我们对《报告》中提出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是全面小康的战略之基”感受很深。五年来,显春核桃专业合作社社员从开始时的8人发展到现在的120人,发展核桃面积3400余亩,为群众产业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我们争取在三江镇华山村和花园村扩大专合社基地面积1500亩左右,目前已同业主谈成合作开发的初步协议。
李文乾(雅化集团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报告》提出“创新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抓住产品升级换代、产业结构优化和价值链提升三大环节,这对于我们公司实现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一体化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去年公司工业炸药生产线实现了连续化、自动化,今后我们将以爆破业务承揽、爆破一体化服务为重点,持续推进转型升级。今年争取销售工业炸药11000吨。
[责任编辑:]
一周图片排行榜
48小时点击排行
光明网版权所有您当前的位置 :
陈昌旭: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
10:03 作者: 来源:铜仁网
&|&新闻热线:96677&|&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大扶贫战略行动推进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对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今年7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开发到了攻克最后堡垒的阶段。”我们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不能有任何等待了。敏尔书记和志刚省长强调,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省委、省政府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为民情怀,拿出173亿元用于极贫乡镇脱贫攻坚,省领导亲自挂帅定点帮扶德江县桶井乡和石阡县国荣乡,为我们作了表率、作了示范。为深入落实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精神,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基础上,决定由市、区县国有投资公司融资200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工作,对全市1565个贫困村,按照一、二、三类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5万元、4万元、3万元和非贫困村贫困人口3万元的标准,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着力真抓实干,定点帮扶、因户施策,集中力量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定点帮扶、因户施策就是围绕一、二、三类贫困村和所有贫困人口,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集中火力采取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避免撒胡椒面、大水漫灌,确保到户到人、务求实效。
  刚才,陈晏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对下步工作进行了安排,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大家要认真抓好落实。省扶贫办杨小翔副主任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非常精准、实用和管用,对铜仁脱贫攻坚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既是鼓励也是鞭策,我们要学习好、领会好和落实好。珍强同志宣读了《铜仁市脱贫攻坚定点帮扶工作方案》。市扶贫办、沿河县、石阡县国荣乡、德江县桶井乡青元村、思南县亿农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松桃县大坪镇坳田村第一书记作了很好的发言,信心满满、听后倍受感动和振奋。
  市委书记陈昌旭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真情实意、真金白银、真抓实干,全心聚焦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描绘了中国梦的伟大蓝图。如果不能如期实现脱贫,就会拖全面小康的后腿,“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就不能如期实现。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指出,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要求每名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和心中有戒。最近,新华社到各地督查脱贫攻坚,发现一些地方搞形式主义。对此,中央领导明确要求,要让搞形式主义的人付出代价,传递了务必实事求是抓好脱贫攻坚的强烈信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之间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差距较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敏尔书记强调,“贫困问题是最重要的民生问题,脱贫攻坚是最紧迫的民生任务。”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精力和心思放在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上,真心实意为民解忧、为民解困、助民致富。今天,参加会议的有近3万人,我相信大部分都是农家子弟,至少向上三代是农民,我也是农家子弟,做人一定不能忘本。贫困群众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真情实意对待他们,不能虚情假意,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假脱贫、数字脱贫,否则就对不起党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对不起群众的期盼。
  新阶段扶贫开发以来,全市上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切实加强了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市、区县都建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领导机制和扶贫开发工作例会制度,制定出台了“1+14”配套文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构建了大扶贫工作格局。深化与新华社、苏州市、大连民族大学等帮扶单位的交流合作,深入推进各民主党派智力帮扶铜仁工作,完善市县乡村四级扶贫开发推进机制,构建了“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群众主体”的大扶贫工作格局。三是扶贫成效初步显现。全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02.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到58.32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5.54%。精准扶贫“减量提标?两线合一”经验获汪洋副总理肯定批示。中国?铜仁精准扶贫指数报告成为全国首个扶贫成效量化评价标准。扶贫工作连续六年获全省目标考核特等奖。四是干部作风勤勉务实。大批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群众,察民情、听民声、办民事、解民忧,转变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五是抓住了宝贵的政策机遇。全市干部群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积极向上争取国家和省里大量政策和项目支持,包括500亿元中国武陵山扶贫投资发展基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参与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市扶贫开发还存在很多不足。一是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9.84个百分点,仍然是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市州之一,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高坡陡、环境恶劣等自然条件差的区域,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来铜工作后,我到各区县调研,了解到沿河、德江、思南和印江等地自然条件与遵义务川、正安相似,与毕节的一些区县也相似,就是自然条件比较差。比如,沿河的十二盘村,以前是“山高水浅石旮旯,红薯洋芋包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坐月生娃娃”,可以想象贫困程度之深。通过20多年的发展,该村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生态建设都有所改善,但生产生活条件依然不够好。又如,德江县桶井乡在乌江边上,由于山体切割太深,只能望江兴叹,森林覆盖率只有40.21%,人均仅有半亩地,土层薄,大大增加了脱贫攻坚的难度。二是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从“精准扶贫云”数据显示,全市“两因户”占45.8%,“两缺户”占31.17%,“两无户”占9.22%,贫困群众劳动技能弱,因病因学和缺技术缺资金,无力脱贫无业可扶成为重要致贫原因,贫困人口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的能力较弱。三是制约脱贫的“短板”和“痛点”突出。全市还有687个行政村13095个村民组未通硬化路,需硬化通村公路4008公里、通组公路16551公里,还有84.32万农村人口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四是贫困群众收入渠道单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产业集聚不足,带动能力弱,贫困群众收入主要依靠外出务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重小,增收难度大。面对最难攻克的堡垒,如果工作按部就班,不仅达不到效果,还可能拖全省后腿。我们必须以对未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抢抓中央和省脱贫攻坚政策机遇,挖掘政策“含金点”,顺势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
  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户施策,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一场阵地战、歼灭战。必须按照“定点帮扶、因户施策”工作原则和责任要求,突出重点、猛攻难点,群策群力、集中火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一)在精准识别上要进一步深化细化。敏尔书记指出,“精准识别是脱贫攻坚的第一粒扣子。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不要讲大概、可能、估计,必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推进贫困村脱贫攻坚,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把真正的贫困人口找出来,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扶持最困难的户,拿出最可靠的办法,办好最急需的事。要真正把对象搞精准。200亿元是大数目,扶持对象一定要精准,确保能真正帮扶到贫困户。要实行定点帮扶、因户施策。要实实在在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做到位,虽然现在扶贫云我们建立起来了,但在精准识别和信息更新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下步,一定要把贫困对象搞精准,千万不能是糊涂账。要真正把原因搞清楚。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定点帮扶干部下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开展大调研,进一步摸清“两有户”“两因户”“两无户”“两缺户”,精准了解致贫原因和贫困程度,精准制定差别化帮扶措施,真正实现到村到户到人。比如,我到一个贫困村调研,那户贫困群众原本是因病致贫,但识别信息显示的是缺乏劳动力,这就会对制定脱贫计划产生误导。当然,针对这一户,仅知道因病致贫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搞清楚是什么病、能不能在当地医院医治,要花多少钱,做到这个程度,才算真正精准。又比如,我到一个乡调研,得知一个非贫困村的贫困发生率比其他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还要高,这说明识别有问题,必须要补课,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动态更新。还比如,有的群众当时没有病,现在生病返贫了,就需要纳入;有的以前子女读高中,后来读大学了,负担增加了,返贫了也要纳入;还有的群众以前没有收入,是贫困户,现在外出打工获得收入脱贫了,就应该剔出去,等等。总之,一定要实事求是,实打实、点对点把贫困人口搞精准、把致贫原因搞精准,做到一清二楚、明明白白。要真正把管理搞规范。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行重点扶持、整体推进,真正实现扶重点、重点扶。要在建档立卡基础上,以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为基础,对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进行贫困程度分级分类管理。
  (二)在扶贫项目推进上要进一步务实落实。脱贫攻坚如果没有真金白银投入,只能是口号扶贫、数字脱贫。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的举措,搞形式主义,硬办法被软化、实招被虚置,真金白银被浪费,脱贫攻坚也有落空的危险。市委、市政府下决心投入了真金白银,关键在于各级各部门拿出过硬的手段和措施,突出重点、猛攻难点,扎扎实实打好打赢几场脱贫攻坚硬仗大仗。
  第一,要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现在,薄弱的基础设施仍然是制约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大瓶颈,尤其是交通毛细血管不畅和安全饮水问题比较突出,群众对此需求迫切。我们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把解决制约贫困群众脱贫最关心、最迫切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投入重要方向,统筹实施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六项行动计划,让群众“走上水泥路、喝上安全水、用上稳定电、搭上互联网、住上小康房”,全力打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过上幸福富足的小康生活。当前,要重点解决好路和水的问题。关于路的问题。刚才,陈晏同志对路的问题讲了很好的意见。现在,我省是西部唯一县县通高速的省市。比如,以前铜仁到石阡要5个小时,到沿河要9个小时,现在只要1个多小时和3个小时,交通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这还不够,与其他发达地区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今年8月5日,国务院批复贵州和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铜仁作为黔东门户,要分享到这个政策红利,就必须首先把交通条件改善好,如果交通不行,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都会受到制约。厉以宁教授为贵州写了一首诗,“雄踞西南已多年,拓土开疆有史篇。不是夜郎真自大,只因无路去中原。”大家一听就明白是交通制约发展。所以,要下决心把交通这个重中之重解决好,全面打通交通大动脉、中动脉和毛细血管,形成内联外畅的交通体系。这里,我强调一下,这次脱贫攻坚资金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主要解决通组通户毛细血管的问题,其他交通大动脉、中动脉主要通过向上争取项目来解决。关于水的问题。现在,群众安全饮水是一个比较棘手的大问题。比如,德江县桶井乡的几个村,从乌江提水,不说水质有污染,单看价格就非常昂贵,每吨要4-5元。要着力解决贫困村“水少、水脏、水远、水漏、水失”的问题,深入开展贫困村水土保持、水利建设、流域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开工建设一批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实现村村有稳定供水水源,让群众喝上安全的饮用水。
  第二,要打好产业就业脱贫攻坚战。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增强贫困村的“造血功能”,才能拔掉穷根。要牢固树立“扶产业就是扶根本”的理念,认真做好做足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一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客观讲,铜仁自然条件比较好,要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做到宜茶则茶、宜果则果,千万不要想当然,导致水土不服、劳民伤财、得不偿失。重点要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生态产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体系,推动实现绿色崛起、绿色惠民。要抓好山地高效农业,依托现代高效农业园区载体,培育壮大生态畜牧业、生态茶、中药材、经果林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发展产业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铜仁茶叶品质很好,在北京参加印江书法文化艺术节新闻发布会时,戴秉国同志讲,“我们印江茶叶好,是养生的,群众从小都喝茶,所以印江是长寿之乡。”茶既有文化,又是养生长寿之物,是值得大力发展的产业。玉屏是油茶之乡,是周恩来总理亲笔题词命名的,一定把这块金字招牌用好,发展壮大油茶产业。比如,我在石阡县龙井乡调研时,猫寨村的村支书和主任很自信,介绍他们发展油茶,组建合作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占15%,合作社占25%,老乡占60%,带动39户贫困户104人增收,这种做法就很好,能为老乡带来实在的收入。铜仁生态环境良好,非常适合发展中药材、果蔬等产业,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万山的九丰农业园区和沿河的中药材基地。比如,沿河的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空心李树上嫁接石斛、地下种白芨,“空中挂鲜果,树上长金条,地上生元宝”,这种模式非常好。前段时间,志刚省长到木黄调研食用菌基地,看后很高兴。以前,敏尔书记来铜调研,就点赞印江食用菌是“蘑菇石下种蘑菇,简直就是仙菇。”还有特色养殖,我在团省委工作时,专门到江口看过冷水鱼养殖,这些都是很有潜力的特色产业,一定要加快发展,既推动产业发展,又实现富民增收。要抓好生态产业发展,贫困村大多位于生态脆弱的区域,要高度重视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加大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实施绿廊、绿水、绿园、绿景、绿村绿化工程,把园区、景区点亮做美,因地制宜发展山上经济、林下经济、水中经济,把良好的生态转化为新兴产业,让生态资源转变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现钱”。比如,2000年,遵义市湄潭、凤冈、习水、赤水等地抢抓退耕还林机遇,率先推进生态茶、生态竹建设,既退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退出了茶竹两大长效致富产业,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要做强乡村旅游业。坚持把山地旅游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路径,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认真做好“农文旅”结合文章,扎实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旅游景点建设,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吃上旅游饭、过上新生活。要做精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对贫困人口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各区县经开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水平,鼓励区县经开区和园区积极发展以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推动形成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扶贫产业链条,不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二要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主体是发展产业和增加就业的有力抓手,是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各区县要引导群众将资金用到产业发展上,大力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让他们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比如,德江县稳坪镇的冯万芬,从外面打工回来,利用退耕还林项目发展花椒产业900亩,所得利润按村集体15%、合作社25%、农民60%的比例分成,受益贫困群众63户230人。每个乡镇、每个贫困村都要做好市场主体培育,培育自己的企业家和种养大户。外出乡友是培育农村市场主体的重要渠道。要继续实施“雁归工程”,全面落实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3个15万元”政策,引导和鼓励外出乡友回乡创业,培育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要大力培育扶贫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农业园区建成脱贫攻坚的主平台和主战场。要进一步加快电商发展,在产品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上下功夫,让更多的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快、卖得好。要加强品牌建设,做大做强“梵净山”龙头品牌。要推进产业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要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避免陷入“说什么有什么、要什么没什么”的境况。贫困地区市场主体培育不易,要成长壮大,关键在于政府支持要给力,自身要用力。要强化资金支持,更加注重研究脱贫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进一步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引导,密切企业增收与群众致富的关系,创新产业脱贫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互助社“三社融合”促“三变”改革,破解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有效对接难的问题,推动扶贫资金变股金、贫困群众变股民,实现企业健康发展与贫困群众得收益的双赢。要进一步深化“精扶贷”工程,总结推广“信用工程+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完善贷款风险补偿、贴息资金和扶贫龙头企业融资担保制度,拿出部分扶贫资金扩大“精扶贷”担保资金规模,鼓励贫困群众将“精扶贷”资金抱团投入市场潜力好的优势产业和企业,发挥“精扶贷”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的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产业,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比如,我到沿河调研,一家牛肉干生产企业老总告诉我,他的产品在四川、重庆一带市场很好,每年加工活牛达2000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但融资难一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资金的问题解决了还可以把产值做到万元。下步,各区县要抓紧梳理本地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摸清底数、列出单子。要引导群众把钱精准投向市场前景好的企业,既解决企业的融资难、支持发展实体经济,又解决贫困群众就业难、让贫困群众有收益保障。要积极抢抓证监会支持贫困地区企业上市融资机遇,扎实推动区域内扶贫龙头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东部企业到铜仁注册、发展总部经济,对市内企业并购重组或参股入股,共同利用贫困地区直融优惠政策上市融资,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三要高度重视劳务输出。劳务输出是脱贫的有效办法,各地要在引导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大组织培训力度,建立与主要劳务输入地的沟通衔接机制,有序组织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实现“一人打工、全家脱贫”。
  第三,要打好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易地扶贫搬迁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改善贫困地区民生福祉的关键。比如,松桃县沙坝乡界牌村的杨金毅,丈夫瘫痪在床,带着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靠卖菜维持生计,月收入2000多元,政府通过易地移民把她家搬迁到松桃县城南安置点。我在调研时她讲,“以前一个月要交四五百元房租,生活非常困难,感谢政府搞易地扶贫搬迁,没有出钱就得了套房子。”说的时候热泪盈眶。当前,各地要在组织实施好16.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基础上,从市级筹集的扶贫资金中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支持贫困群众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彻底斩断穷根。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关键要统筹解决好“怎么搬、往哪里搬、搬后怎么办”的问题,坚持做到识别精准化、工作人性化、搬迁整体化、安置多元化、政策明细化和组织系统化。怎么搬的问题。要精准确定搬迁户和安置点,坚持按照以就业岗位定搬迁规模、以群众意愿定搬迁地点、以户籍人口定安置面积、以家庭情况定脱贫措施的“四定模式”,精准规划布局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精准掌握搬迁实情,精准锁定搬迁对象,精准确定安置方式,精准加强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防止“囫囵吞枣”、一搬了之。要认真做好移民点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做好建房质量和风貌管控。在房屋建设上,要注重依山就势、就地取材,突出房屋的实用功能,着力完善厨房、厕所等配套设施,同步开展院落、通道绿化,做到既要重面子,更要重里子,既要有颜值,更要有品质,让老百姓有真实的获得感。易地移民搬迁剩余的钱,不能直接发现给群众,要引导群众将资金投入到产业上,或入股分红,或引导群众开设门面、自主创业,充分考虑群众的长远生计。往哪里搬的问题。要考虑采取跨区域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统筹全市资源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要大力引导群众向开发区、园区、城区、景区集中,着力解决好群众的长远生计问题。比如,大龙开发区,现在是按照千亿级开发区来打造,目前就有四五百家企业,产业工人近2万人,但招工很困难,整个大龙和玉屏仅有10多万人,包括临近的万山也才10多万人,可以引导群众到这些地方就业。铜仁人口分布与产业发展不匹配,东五县产业发展基础好、人口仅160多万人,西部产业发展基础较薄弱、人口近270万人,沿河、德江、思南都是五六十万人口的大县,这些区域也是脱贫攻坚的难点区域。在跨区统筹易地移民搬迁上,一定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引导,打消群众“故土难离”的思想顾虑。其实,群众一般具有直观感、利益感和现实感。如果尝试把他们带到大龙去看一看,让他们感受一下当地良好的居住、生活和就业条件,群众就愿意搬迁过来了。比如,大龙东亿打火机厂,职工工资元,还提供公租房,但现在还存在招工难问题。要大力引导群众向城区集中,一方面,现在碧江和万山总人口也就60来万,我们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不可能把碧江、万山农村的人口全部搬到城区来,必须向外借力,把增量做出来。另一方面,现在沿河、德江等县的一些贫困群众在碧江打工就业,孩子也在碧江上学,找到了比较稳定的工作。如,沿河县在碧江就业的贫困群众就有288户、1445人,对这些贫困群众,就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不一定非得把他们搬回沿河去,完全可以采取货币安置和集中建房的方式,让他们在碧江安家落户、安居乐业。前几天,我到万山调研,也要求万山做好围绕转移扩增量的文章,认真做好移民群众的承接和服务工作。要引导群众向景区集中,让群众吃上旅游饭、过上新生活。比如,江口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人口也就20来万人,现在旅游发展起来了,需要大量的旅游服务人员,在易地扶贫搬迁上就可以统筹考虑。总之,在推动易地扶贫搬迁上,一定要以人为本、因户施策、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只要是能解决好群众的贫困问题,不管群众是搬到景区园区、市内市外,都要大力支持、创造条件和提供方便。搬出来以后怎么办的问题。关键要聚焦就业和增收两个主题,精准描绘移民就业路线图,盘活搬迁群众的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迁入地经营性用房、农用地、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注重因人而异解决搬迁户生计问题,消除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第四,要打好公共服务提升攻坚战。完善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之要。要进一步加大教育、医疗、公共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投入,提高社会保障力度,从根本上打赢这场不留“锅底”的战役。扎实推进教育扶贫。改善交通是为了开发物力资源,办好教育是为了开发人力资源。要坚持把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建立完善政府投融资平台教育贷款担保机制和大中专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费补助机制,坚决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返贫,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要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通过兴办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据统计,今年全市初中毕业生7.15万人,就读中职学生3.44万人,中职学生占比48%;全市高、中职学校毕业生1.19万人,就业1.15万人,就业率达96.6%。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下步,要进一步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通过实施校企合作等方式,统筹解决好办学资金、学生就业和企业招工等问题,推动形成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多赢格局。要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面向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增设部分社会急需的专业。要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力争实现人才输入和市场需求无缝对接。现在,农村孩子初中毕业后,无论成绩好坏都去读高中考大学,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些学生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要技术没技术、要特长没特长,往往“种田不如哥子、经商不如妹子、管家不如嫂子。”根据孩子的特长,有的孩子读职校往往是更好的选择。比如,石阡县龙井乡猫寨村两户贫困家庭的例子就比较典型。一户是周正权家,他本人腰部受伤后,在家躺了一年,不能下地劳动,基本丧失劳动能力,他爱人又有病,两个儿子都很优秀,大儿子本科毕业后还要求去读研究生。针对他家庭情况,最好还是先就业,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以后条件好了,再去读也是可以的。另一户是罗成龙家,他家就比较务实,儿子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去贵阳读职校学厨师,毕业后就可以就业,帮助家里实现脱贫。在贫困家庭孩子教育问题上,各级党委、政府要立足贫困家庭实际,立足就业学生实际,因户因人而异,实事求是做好引导工作,尤其要注重做好适合进职业学校,学实用技能家庭孩子进职校工作,推动职业教育扶贫取得更大实效。扎实推进医疗扶贫。据统计,我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有40%的因病致贫人口,有18%的因病返贫人口。我们要把卫生健康事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一场硬仗来打,有效遏制和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前,我市医保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仍有11%的群众到外省外市就医,从群众意愿看,是不愿意出去的,因为要额外花费交通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所以,要加快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下大力增加医疗资源供给,加强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配好村医务人员,每村至少配备1名全科医生,让群众就地就能享受好的医疗条件。最近,市人大常委会写了一个调研报告,一个鼻癌患者,外出治疗过程中,无法报销的住宿费、生活费、交通费高达十来万。这种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不能因为群众外出看病,而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下步,要认真统筹好卫生计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深化医疗扶贫“普惠+特惠+精惠”医疗模式,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探索开展外出就医非医疗费用补助机制、制定补助标准,从源头上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现象发生。同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加强贫困地区计生管理服务,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遏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现象。扎实推进文化扶贫。扶贫先扶志。现在,给贫困群众物质方面的帮扶比较多,在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传承上做得不够。铜仁乡土文化、农耕文明很浓郁,很有特色。要打造精神文化高地,加强文化传承,从思想深处增强群众打赢脱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现在,一些村寨还有祠堂,这些都是家风家规家训传承的物化载体。要通过扶贫,既让群众物质生活富起来,又要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比如,在部分文化底蕴深厚的大村,可以探索建立乡愁馆,把易地扶贫搬迁拆掉的木房子收集七八栋,建成小四合院,正堂开设道德讲堂、书院等,两边厢房展示村寨良好的家风家规史实和史上的贤达人士等,进门处建成小戏楼,里面展示簸箕、背篼、w衣、斗笠等农耕文明特色风物,保留原汁原味的乡愁特色,既能促进乡愁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又能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让家风家规家训等文化基因得到更好的传承,发挥凝聚民心、净化民心的作用,推动和睦家庭建设和引导形成良好的邻里关系。如,我到思南调研时,有一位叫秦智禄的老人,八十多岁,眼睛失明了,儿子在外打工,他儿媳非常孝顺,留在家里照顾他和小孩,像这样的典型就应该大力宣传,如果这个妇女也出去打工了,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就出现了。还比如,我到另外一个村调研时,一位老人的儿子去世了,儿媳远走他乡,老人独自带着三个孙子,家庭很困难。如果,我们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把他们的房子解决了,乡村干部去做一下思想工作,其儿媳也许就会回来了,家庭也就和睦了。针对这些问题,在脱贫攻坚中,一定要精准施策、因户施策、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兜底扶贫。脱贫攻坚战是不留“锅底”的战役,对完全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发展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人口,要做好“两线合一”衔接,精准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要开展多种形式社会救助,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特殊群体关爱服务工作,健全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三)在党建扶贫和社会扶贫上进一步着力用力。脱贫攻坚除了练好内功,增强自我造血功能外,还要善于借助外力,千方百计引入源头活水。要加强党建扶贫。最近,中组部下发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文件,现在,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县长都不能动,在此基础上,要切实加强党建扶贫,选优配强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加强对扶贫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考核管理,进一步压实乡镇、村和“第一书记”的责任,通过党建促扶贫。要扎实开展对口帮扶。苏州对口帮扶,帮助我们做了很多产业发展规划,落实了一批帮扶项目,招引了很多企业,现在苏州?铜仁共建产业园也在扎实推进。新华社从2002年起就一直帮扶铜仁,从思南到石阡,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还有大连民族大学,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实打实的帮助。现在,省领导亲自担任指挥长,省文化厅、省农科院又定点帮扶桶井、国荣两个极贫乡镇。各区县要抢抓系列对口帮扶机遇,对帮扶合作推进情况进行认真梳理,对需要深化合作的事项进行细化分解,主动加强与对口帮扶单位的沟通对接、交流互访,推动一批新的合作项目落地实施。要深化企业扶贫。认真实施千企帮千村,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企业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等优势,通过资源开发、产业培育、市场开拓和村企共建等多种形式到贫困乡镇、贫困村投资兴业、培训技能、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用好社会团体力量。大力争取各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基金会、工商联等参与脱贫攻坚,广泛借力精准扶贫志愿者联盟等社会组织,支持更多青年学生、专业技术人才、慈善人士投身铜仁脱贫攻坚光彩事业。扎实推进春晖扶贫,采取组建乡贤会等形式,加强与贫困村在外各方人士的联系,广泛汇聚智慧和力量,推动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三、定点包干、定责问效、定期脱贫,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考验着我们的精神状态、干事能力、工作作风,既要运筹帷幄,也要冲锋陷阵。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推动落实“党委主责、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以战略部署“扣扣子”、责任履行“担担子”、工作落实“钉钉子”精神,为打赢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攻坚战就要用攻坚战的办法打。大政方针确定后,干部就是第一要素。一要建好指挥部。要调整充实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将分管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副区县长和组织部长、党委办公室主任作为领导小组领导成员。成立脱贫攻坚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建立市、区县组织部副部长兼任扶贫部门主要负责人机制,区县分管扶贫工作负责同志原则上要有乡镇主要领导工作经历。要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坚持干字当头,带头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全局的首要任务,把主要精力和时间用在脱贫攻坚上,既亲临一线指挥,也要抓好压力传导,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二要落实定点包干责任。按照“统筹安排、相对固定”的原则,由市、区县、乡镇三级共同实施,同步开展定点帮扶脱贫攻坚。市四家班子、市直单位县处级领导干部、副县级后备干部及部分正科级干部600人,按照贫困村由重及轻、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依次定点,对全市600个贫困村确定责任关系,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这里要强调的是市级领导原帮扶乡镇不变,帮扶贫困村是新增任务。其余931个村由各区县四家班子和乡镇、县直部门负责同志定点帮扶。对于定点帮扶以外的非贫困村,由区县和所在乡镇党委、政府统筹,认真履行好主体责任,明确包干责任人,确保脱贫攻坚不漏一户、不留一人。三是明确帮扶工作路径。帮扶干部对贫困村实行定点包干,不脱贫不脱钩,队伍不解散。按照“包干不包揽”的原则,主要负责编制落实脱贫攻坚规划和实施方案,协调解决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协助定点包干村编制项目、提出需求、用好资金、管好项目、抓好落实。要扎实开展大调研,从10月29日开始,包干干部要全部下到所帮的村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实行“一听、二访、三会诊、四开方”的“四步工作法”,摸清贫困村情况,统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一听”,即通过与村支两委、驻村干部深入交流,召开村民大会、村组长会、村级班子会等形式,综合了解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和群众脱贫攻坚需求。“二访”,即扎实开展贫困群众大走访,采取进村入户、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贫困群众的基本情况。“三会诊”,即组织召开村支两委、群众代表会,结合摸底了解情况,群策群力商讨脱贫攻坚对策。“四开方”,即紧扣脱贫攻坚重点任务和资金规模,紧盯脱贫攻坚目标和完成时限,研究拿出具体脱贫攻坚规划和工作方案,按程序上报审批后,召开村民大会予以公布实施。这次我们派出的干部很多,可以说是千军万马,但关键是干部下去后要真正过千沟万壑,走千家万户,说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做到一户一个台账,一户一个帮扶计划,一户一套帮扶措施。要始终做到精准聚焦,突出谋划、规划和计划,做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妥善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点上与面上、主导与主体的关系,真正把宝贵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帮扶到老百姓心窝里和节骨眼上,让贫困群众有真正的获得感。市县乡村要各负其责,齐心协力拿出过硬的措施,群策群力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打出成效。四是狠抓帮扶工作落实。定点帮扶干部要围绕脱贫攻坚帮扶规划和帮扶工作方案,及时组织协调抓好项目实施工作,让帮扶项目早开工、早见成效。发改、交通、林业、扶贫、国土等部门在规划审查、项目编报及实施上要支持配合,合资公司在资金拨付上要及时到位,做好资金保障。
  第二,要强化廉洁扶贫。扶贫资金是“高压线”,是老百姓的“救命钱”,必须盯准盯牢盯实,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要盯准,持续加强民生监督工作,各级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要把扶贫资金作为监督审计重点,以严的要求、实的举措,紧盯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监管等关键环节,管好民生项目“钱袋子”,确保一分一厘、一丝一毫都用于扶贫开发。要建好精准扶贫项目台账,实现项目从申报、立项、审批、资金拨付到实施、验收的全程监管。要盯牢,严把资金分配关,坚持把资金安排与扶贫成效挂钩,做到权责一致、统一调配、归口管理;严把资金使用关,强化项目监督管理,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的标准、程序实施项目,绝不能擅自更改项目的建设内容和用途,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应。要盯实,严格落实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监管责任,强化责任倒查,建好资金“防护墙”,严防“跑冒滴漏”,对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一经发现,严格按照法律和相关规定严肃问责、严惩不贷。在扶贫资金使用上,谁碰“高压线”,就拿谁是问,坚决做到“法不留情、刀下不留人”。
  第三,要强化制度保障。良好的工作机制和科学的制度是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定点帮扶制度。定点帮扶干部每月要到贫困村开展工作1次以上,全年不少于36天。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由市扶贫办会同相关部门,对帮扶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升定点帮扶干部帮扶本领。选派单位要尽量给选派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定点帮扶干部因工作产生的费用,由派出单位负责解决,不得给县、乡、村添麻烦、增负担。要建立调度督查制度。按照调度、监测、督查的程序,对整个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程跟踪调控。要开展贫困监测,由市扶贫办负责,依托“精准扶贫云”平台,每季度发布一次监测数据和评估报告。要开展专项督查,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每半年开展一次督查,既督查脱贫攻坚推进情况,又督查干部作风和精神状态,做到督查督促督办,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实行月通报制度,由市脱贫攻坚作战室每月10日前对上月贫困村工作情况进行通报,主要通报工作进展、好的做法、存在问题、贫困监测数据、督查情况等。要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扶贫干部让贫困群众有奔头,组织上也要让扶贫干部有奔头。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实扶贫干部奖惩政策,对在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中成效特别明显或对脱贫攻坚有突出贡献的干部,给予表扬或提拔任用;对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假作为、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严肃追究责任。
  第四,要强化氛围营造。大扶贫需要大宣传。要抓好对贫困村脱贫攻坚的宣传报道,唱好扶贫攻坚大合唱,努力营造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同奔小康的良好氛围。要抓好扶贫宣传。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全面展示各地扶贫攻坚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引导各级各部门更加关注贫困乡村、关爱贫困群众、关心精准扶贫,广泛调动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培育扶贫典型。及时总结推广扶贫开发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扶贫开发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展示扶贫队伍的良好形象,推出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让扶贫开发更接地气、更有温度。要加强思想引导。要通过政策宣讲、典型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贫困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振信心,做到“自强不自卑、期待不等待、依靠不依赖、苦干不苦熬、包干不包办、借力不省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要加强感恩教育,建立健全“爱祖国、感党恩”常态教育机制,既建好感恩阵地,又弘扬感恩风尚,既增强感恩意识,又增长感恩情怀,汇聚形成脱贫攻坚强大正能量。
  今天开这么大规模的会,倾注的是真情实意、投入的是真金白银、落实的是真抓实干,所有的举措和办法都是实打实、硬碰硬的。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够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同步小康。
编辑:文波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简介 |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增值电信业经营许可证(ICP):黔B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营业执照:77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40824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黔)字00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冲刺脱贫攻坚决胜阶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