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星和送花的哪个直播平台明星多

女主播大尺度表演换取"礼物" 联系粉丝卖黄片_网易新闻
女主播大尺度表演换取"礼物" 联系粉丝卖黄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直播平台涉黄 背后藏利益链)
法制晚报讯2016年7月,部分直播平台因传播淫秽、色情直播内容被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责令停业整顿。时隔数月,近期有市民发现,又有一些直播平台出现淫秽色情画面,女主播用大尺度表演换取“礼物”,甚至诱惑网友加微信私下卖黄片。今天上午,《法制晚报》记者已将该情况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工作人员表示,将按照流程转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发现 女主播直播尺度大 收礼物做不雅动作“现在的直播尺度真大。”日前,网友张先生吐槽称,现在的直播平台门槛很低,只要在网站进行注册之后,随时可以开启直播。张先生说,他在一个名为“陌秀直播”的平台上发现,因为直播平台都能花钱购买各种礼物送给喜欢的主播,有鲜花、汽车、飞吻等,这里的一些女主播为了多得礼物,竟然进行大尺度直播。记者根据张先生的提示,在手机上下载了这款名为“陌秀直播”的APP,该平台24小时都有直播间,不同的主播选择不同的时段。打开页面之后,在“最新”选项之中,记者发现页面上出现各个正在进行的直播,不少女主播的照片上衣着暴露。打开直播间后,记者发现部分女主播直接在床上搔首弄姿,且服装暴露,画面中不时出现裸胸等不雅行为。11月22日凌晨零时前后,一名ID地址为15547XXX的女主播更是开始在直播间做出表演动作,让不少网友狂送礼物。该女主播还根据网友所送礼物的情况,按照要求进行指定动作。调查 粉丝为看出格表演狂送礼 主播可提现《法制晚报》记者看到,不少粉丝根据主播的表演或者对主播内容的满意度,随时可以送出各种礼物。在屏幕右下角处有一个类似礼物盒子的标志,点开之后,可以选择送鲜花、飞吻、啤酒甚至汽车等虚拟礼物。任何礼物都需要花钱购买,礼物从几元钱至几百元不等,其中一辆“跑车”需花费666元购买,“求婚”一次需花费1314元。主播为了吸引粉丝送更多礼物,会不时进行大尺度表演。粉丝为了继续看出格表演或者讨好主播,往往选择继续送更多礼物。根据APP上的规则,得到礼物的主播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兑换”。用户的提现申请都会在发起申请的72小时内完成转账。用暗语联系粉丝 主播私下卖黄片“主播,你开车吗?”一名网友询问。普通的“开车”一词,被主播频频使用。据一名网友介绍,所谓开车就是涉黄表演,或者提供裸露、性爱相关的图片、视频、直播等。“加微信,加QQ,喜欢的联系我,有好片。”记者看到,几乎每个涉黄主播都会公布微信或者QQ号码。记者联系了其中一个微信,对方称可以从她那里购买黄色小视频,每12部支付30元钱。记者称希望先看一下货,对方就发来一部淫秽视频,时长约一分多钟。进展 记者已向相关部门举报记者了解到,陌秀直播自称是一个全民手机直播交友APP。平台在页面上称,必须进行绿色直播,禁止暴力、自残以及裸露等行为,管理员也会实时进行巡查。如果发现有违规行为,“我们可能会立即删除这些违规内容,永久禁止您使用陌秀直播服务。”平台同时附上了一个用于举报的QQ号,页面上还公布了300多个被封的ID号码。记者通过陌秀直播平台公布的管理人员QQ号码,成功添加好友后,将黄色直播情况进行反映,该QQ一直无人回复。今天上午,记者将该直播平台的相关情况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举报。值班工作人员表示,将按照流程,转交相关部门进行处理。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设立的公众举报受理机构,承担关于互联网、电话网等信息通信网络中的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调查分析以及查处工作。回顾 直播监管不严 媒体屡屡曝光此前有媒体报道,一个名为嘿秀直播的网络平台中,部分女主播衣着暴露、裸露下体,甚至直播“造人”画面。日,文化部公布首批网络表演黑名单,依法查处26个网络表演平台,关闭严重违规表演房间4313间,处理违规网络表演者16881人。其中,“嘿秀直播”是北京市首家被责令停业整顿的直播平台。但今年11月初,又有媒体发现,某直播APP涉黄,主播为了吸引粉丝送礼物,不断进行大尺度表演。记者添加了一位女主播的微信,对方给出“50元半小时”的一对一直播服务,此外还表示可提供数百部淫秽视频售卖。律师认为,网络直播平台涉黄现象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是直播平台设立门槛较低,从业人员缺乏明确的准入制度,传播终端较为隐蔽和灵活,违法成本较低。网信办要求平台 直播内容先审后发
国家网信办11月4日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提出“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主播需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平台需要牌照,主播需要实名。通过网络表演、网络视听节目等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的,还应当依法取得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规定》还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对直播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建立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作者:董振杰
责任编辑:郭萍_B7442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广电总局:直播平台和个人必须持证上岗
  网络女主播(资料图)
  人民日报9月26日讯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重申广电总局的有关规定,即直播平台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不能从事直播业务。
  广电总局相关规定对直播行业是否意味着“寒冬”来临?未来网络直播平台将何去何从?
  持证直播将成铁律
  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的《通知》,开展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应具有相应资质。未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均不得通过互联网开展相关活动、事件的视音频直播服务,也不得利用网络直播平台(直播间)开办新闻、综艺、体育、访谈、评论等各类视听节目,不得开办视听节目直播频道。
  笔者从广电总局官网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31日,总局共颁发588张许可证。这些持证机构大多为新闻出版、企事业单位、大型视频网站等。在直播领域,目前综合性网络视频平台与旗下直播平台共用同一个《许可证》。在专业直播平台中,只有少数具备《许可证》,且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持证机构名单》显示,这些专业直播网站宣称所持的许可证并非直接指向其网站域名,而是指向其母公司官网等。
  《通知》还规定,未经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在互联网上使用“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台”“TV”等广播电视专有名称开展业务。这意味着,目前几家主要直播网站,包括熊猫TV、战旗TV等都将面临违规风险。笔者登陆各大直播平台发现,各大直播平台对这项规定的执行情况良莠不齐。截至9月22日,“斗鱼”等直播平台已经完全去掉“TV”字样,“熊猫”等平台在搜索页面的网站名称上已经没有“TV”字样,但网站logo依然保留了“TV”;“战旗TV”则无论在网页名称和网站logo上,依然使用“TV”名称。
  直播平台面临分化
  “从法律角度来讲,广电总局要求直播平台和个人‘持证上岗’,等于宣布没有取得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当然也包括大量网红,如果继续从事直播,就处于违法状态。”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法与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对本报记者表示。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广电总局重申相关规定可能意味着直播行业“虚火”将被扑灭。近两年来,被视为“流量神器”的直播行业迅速成为互联网领域的现象级风口,“全民直播”蔚为风潮。根据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
  直播具有即时、亲近、粘性强等优势的同时,其低俗化、泡沫化的发展态势也引起社会各界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平台运营成本过高等因素,一些网络直播平台开始采取“擦边球”策略,利用涉黄、涉暴、甚至涉毒等内容吸引用户,并催生出一批靠低俗内容起家的“网红”群体,这些都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持证上岗”的影响不容小觑,直播行业俨然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可能面临分化趋势。
  一方面,目前掌握“持证”优势的大型视频网站可能进入直播业务的高速增长期,而那些短期内拿不到许可证的直播平台则不得不面临关停命运。另一方面,直播平台将面临类型上的进一步细分。
  比如,“电商+直播”的模式就颇受互联网行业青睐。直播可以解决传统电商场景中,用户不能直接体验、互动社交属性较弱等痛点,目前,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均已经或计划上线直播,直播平台也成为电商网站流量的重要入口。
  频放大招有迹可循
  此次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被许多网络直播从业者视为主管部门规范直播所祭出的“终极大招”。
  事实上,有关部门对直播行业监管力度的逐步深入并非无迹可寻。文化部于4月下发了第25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几乎同时,20多家直播平台共同发布了《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公约》,“网络主播黑名单”制度进入公众视野。今年7月,文化部出台《文化部关于加强网络表演管理工作的通知》,并公布对一批网络表演平台的查处结果,斗鱼等26个网络表演平台被查,16881名违规网络表演者被处理。
  再到最近广电总局下发《通知》,有关部门对网络直播“依法打击-敦促自律-制度规范-常态管理”的监管脉络已经逐渐清晰。
  从中国网络治理的大背景来看,直播平台“持证上岗”是实现常态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就在前不久,《慈善法》出台,民政部认证13家网络慈善平台作为互联网募捐的指定平台。
  在王四新看来,“持证上岗”是中国互联网治理过程中政府一直强调并写进各种法律和行政法规中的基本要求。然而,过去互联网生态的复杂多变导致政府监管一直处于被动滞后状态,许多许可制度和法律法规也无法在实践中实施。
  “要求持证上岗,在互联网行业并不是新鲜事,关键在于监管部门能否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落实规定中的相关要求。”王四新说。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气质铄星-在线播放-其他-YY LIVE,中国最大的综合娱乐直播平台
YY帐号登录
登录前请仔细阅读
气质铄星17373人观看
扫描二维码马上安装手机YY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扫描分享到微信中国最具有前景的三大直播平台【花椒、映客、星播汇】_TBV网
中国最具有前景的三大直播平台【花椒、映客、星播汇】
随着直播平添的层次而出,当前网络直播行业正呈现三分化的形态,包括最为知名 的秀场类直播,人气最高的游戏直播,以及新诞生并迅速卷起的泛生活类直播。
近两年,随着网络直播的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互联网文化生态,行业经济收入与,用户人群、影响力等方面都呈现极高的增长趋势。根据中投顾问调查显示,2015年国内网络直播的市场平台用户数量已达到2亿,大型直播平台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接近400万,同时进行直播的房间数量超过3000个。
同时,资本市场也点燃了网络直播领域的火种,巨额资本加持网络直播,从花椒、映客到星播汇,资本市场一同认知率更是证实了网络直播实时代的到来。
从政策角度,随着直播平台的泛滥,文化部门频频出手,加强了网络直播市场的监管;花椒、映客、星播汇中国最具有前景的三大直播平台,它们通过特有的直播方式和严谨的管理方式在直播行业发展着。现在就让我们来分系一下三大平台的特色与优势。
根据数据分析,这三大直播平台所针对的群体都是90,95后群体,但星播汇作为后者不管是从特色上还是优势上都超越了前两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为中国目前最具有前景的三大直播平台【花椒、映客、星播汇】,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在严格的网络直播平台市场监管下,如何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责任编辑:niu  来自:TBV综合
相关热词搜索: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星最多的直播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