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个电子竞技赚钱的人才大概需要多少钱

电竞成本科专业 这能改变行业缺乏人才的现状吗
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
  电竞专业不是一纸文凭,也不该成为高校招收生的噱头,它应帮助行业更加专业化,并让学生认识到兴趣和职业间的差别。
  文:刘金涛
  责编:Camel
  12月21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举办了电竞专业成立发布会,宣布将在2017年开设电子竞技(艺术与科技)专业,其核心课程包括电子竞技游戏解析、竞技运筹学、电竞心理学、电子竞技节目管理与运营等12门。此外,南广学院也为李晓峰、BBKinG(刘洋)、LGD创始人潘婕等多位电竞从业者颁发了“业界导师”的聘书。
  “这十二门专业课全是针对幕后工作的,都是我们急需的技能人才。”参与发布会的BBKinG(刘洋)在会上指出。
  据易观数据显示,我国电竞市场增长迅速,今年一、二季度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51亿,要知道,2015年的全年总值也不过269亿。作为多年不被认可的职业,在产业链爆发式增长的今天,电竞行业凸显的人才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即便如此,电竞专业的出现或许只是一小步,对于庞大的电竞行业而言。高校专业的开设,真的能解决电竞人才不足的问题吗?
  教材和教师缺乏,电竞专业人才该怎么培养?
  其实,电竞行业所覆盖的细分从业职位有很多,职业选手、俱乐部管理者和解说及数据分析师等,涵盖了电竞产业链上下各个环节,目前开展电竞专业的几所高校,在培养方向上也有着各自的思路。
  事实上,传统教育接纳新兴电竞并不是新鲜事,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学院、美国的 Pikeville 大学和 Robert Morris 大学,都以发放奖学金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电竞。此外,瑞典和挪威的几所高中也开设了电子竞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专注度。
  另据纽约时报报道,从2014年开始,美国大学间组织了1万多名选手参赛的电竞比赛,这甚至比美国NCAA篮球联赛Division I的数千人规模还大一些。而在比赛中取得名次的选手,与橄榄球、篮球、冰球等运动享有同样的学校奖学金奖励。
  “这就像是1940年的篮球。”一名来自LOL开发商拳头游戏的资深经理表示,许多组织与架构的模式还需要更加体育化,多数从业者认为,电竞行业的基础工作需要一步步来完成。
  相关资料显示,国内第一个开设电竞专项课程的高校是西安体育学院,其网络管理中心主任吴昊曾表示,电竞培养思路与传统的乒乓球、篮球一样,将其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来培养人才,而近期因为一份考试卷流行起来的锡林郭勒职校,则旨在培养电竞选手、教练员和分析师,在培养方向上,台前幕后皆有覆盖。
  即便如此,对于高校而言,认可电竞只是第一步,在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师选择上,或许才是体现课程的专业性的重要标准。
  据了解,在教材设置上,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和西安体院相同,都选择了以200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电子竞技运动概论》等老版教材为主,部分新编教材为辅,此外还有部分语数外等文化课内容和按游戏项目分类的专业课。
  据锡林郭勒职校电竞项目负责人李爱龙介绍,课堂上的电竞教材多以视频的形式呈现,虽然在教材编写上已有方向,但还需具体的调整和修改。从课程表来看,关于电竞和幕后人员课程均强调了“专业人士”“职业俱乐部经理人”的专业性。
  锡林郭勒电竞专业课程表
  此前,湖南省体育职业学院负责人表示,目前其电竞课程教材还在规划编写中,届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电竞俱乐部的实操教材和相关专业人士都将会提供教材内容和信息。
  除了教材难定标准,教师选择也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据了解,此前西安体院采用了聘请退役选手和外聘从业者的方式,锡林郭勒职校公布的教师阵容则基本也是由电竞退役选手和业内人士任教,而课堂大多采用讲座形式。
  在电竞教师的考量标准上,聘请行业资深从业者或许是最佳的选择,但问题在于,无论“李晓峰们”的光环有多耀眼,他们都不是一个教育从业者,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视频和讲座的形式,能让学生们吸收到怎样的知识和营养,将是检验电竞专业设置的一个关键。
  一些行业人士认为,电竞作为市场化职业教育的行业,并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例如在电竞氛围较浓厚的韩国,高校也并未开设电竞专业。而在教学上也应尽量结合电竞重视实践的特点,而不是如其他传统学科一般,遵循应试教育的模式。
  即便在足篮球教学中,我们也难见此类战术分析和历史知识等考题&&
  职业教育的电竞行业,有必要进入高校吗?
  以行业经验来看,高校并不适合培育职业选手,一方面职业选手大多具有一定天赋和长时间训练,而高校需要在选拔人才方面多方考量,且在入学后提供长时间的规范训练。
  的确,与体育产业相似,电竞人才的培养,更多是为了补充提升电竞专业程度和解决电竞专业化不足等问题的人才。因此,遍布电竞行业的幕后工作岗位,便是高校着重培养的人才,毕竟教育这门生意,也要找到准确的定位。
  但电竞行业的人才不足的问题,却并不一定要依靠高校来弥补。
  “电竞行业的很多知识都可以学,”大电竞的创始人周奕向生态圈表示,依然处在起步且摸索前进的电竞行业,成熟尚需时日,还不至于上升到高校的教育系统里。
  电竞进入高校的必然性或许还需要更多时日来验证,目前就行业经验来看,科班出身的学生走出大学校门后仍要面临适应社会的阵痛,而并非“毕业即可上任”的逻辑。西安体育学院网络管理中心办公室主任吴昊曾表示,在西安体院三届电竞专项的毕业生中,从事电竞行业的不到十人。
  “一个是电竞科班出身,另一个有从业经验,我会选择后者,”一位资深电竞媒体人这样告诉生态圈。玩加赛事CEO赵品奇在接受生态圈采访时也曾表示,电竞行业发展极快,游戏项目的更新迭代是不可破的规律,入行之后的不断学习才会真正适应行业。
  即便电竞专业的毕业出路仍难以论断,但对于电竞学子而言,专业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更完整地了解电竞行业,也可以促进学生更好的认识兴趣和职业之间的差别,而高校与电竞俱乐部等社会机构的合作,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入行的渠道。
  从电竞行业的角度来讲,高校专业设立的背后,所蕴含逻辑的应是对电竞行业和产业链存在人才不足等问题的思考和求变,作为高校教育的电竞教育,必然需要有准确的培养方向和专业的教育方式,电竞专业不是一纸文凭,也不该成为高校招收生的噱头。对学生而言,准确的职业定位和技能才是追求的目标,而不是拿专业来当作沉迷游戏的“挡箭牌”。
(责任编辑:梁猛 US039)
&&&&&&</div
本赛季欧冠决赛,不仅是两大欧洲豪门之间的对决...[]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电竞人才培养应着眼职业需求_胶东在线评论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电竞人才培养应着眼职业需求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6年高职招生的13个增补专业,其中一个专业非常抢眼――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谈到电子竞技,人们的第一反应也许是:不就是打打游戏吗?还能专门开一个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能去哪里就业?浙江理工大学信息学院教师周维达2011年就开设了公选课“世界电子竞技大赛概论与实践”。一直以来,这是该校最受欢迎的公选课之一。周维达说,电竞专业培养的不只是“玩家”,更多的是电竞行业从业者。(11月9日《中国教育报》)
  说起“电子竞技”,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在网吧整天打游戏的“小混混”。事实上,随着时代的发展,英雄联盟、DOTA2等一些电子竞技游戏的崛起,电子竞技再也不止是单纯意义上的游戏了。就拿今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公布新增的13个专业来说,“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就被归纳为体育类,并于2017年正式实行,这让不少电竞游戏爱好者拍手叫好。
  近年来,在政策与资本强力推动下,我国电竞产业正步入快速发展通道。据统计,截止2015年,全国有9700万电竞爱好者,电竞产业相关产值超过500亿元人民币;2016年上半年,中国电竞市场规模已超过250亿元人民币,且呈高速增长态势。与此同时,管理不规范、人才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如此背景下,高校新增“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具有现实必要性。
  电竞专业入高校,不少媒体为了吸人眼球,曾称之为是“打游戏成大学专业”,许多网民也调侃问“打游戏能拿文凭吗?”北京竞技时代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金龙表示:“电子竞技以前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是洪水猛兽,教育部新规让电子竞技有了‘名分’,代表了国家对电子竞技这种新生事物的认可。”诚然,电竞游戏需要“玩家”,但更需要的是职业“玩家”,如“电子竞技选手”。除此之外,电竞赛事的组织管理、赛事录制制作、俱乐部经营、经纪人业务等各个方面,其实都需要职业化人才。显然,在高等职业学校增补电竞专业,绝非培养“玩家”,而应是职业“行家”。
  因此,出于对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考虑,电竞专业必须着眼职业需求,侧重于培养电子竞技运营与管理人才。但也应看到,与其他专业不同,电竞行业对人的“天赋”要求相对较高,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据此,高校在学生招收与培养上,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筛选机制,防止那些带着“玩家”心态的学生入门;另一方面不妨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科学设置专业,精选师资力量,包括怎么样培养、往哪里输送,都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谨慎对待,严格把关与推动落实。毕竟,由于我国在这方面,行业的不规范、产业链的不完善以及观念的束缚,都制约着电竞行业发展,如果像开设其它热门专业一样“一哄而上”,电竞专业难免“被玩坏”。(作者:付彪)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胶东在线立场,仅供参考。】
责任编辑:张媛
zy@vip.jiaodong.net
按点击量为主的考核标准,同时综合每位作者当月所发原创评论的篇数、本地新闻评论、作品影响力等因素适当增加稿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子竞技人才资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