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武器世界第一 – 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武器网

中国到底有多少世界第一的武器?真相令全球震惊
导读:强龙历史网: 中国到底有多少武器世界第一! 如今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解放军武器装备进入爆炸式增长期,尤其是近年来各种最新尖端武器频繁亮相,给曾侵略过中国的国家和如今图谋称霸世界的国家以强大的震慑力。 下面就一起来简单列举出中国排名第一的武器。 1、东风-41型(DF-41)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之一,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
强龙历史网:中国到底有多少武器世界第一!如今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解放军武器装备进入爆炸式增长期,尤其是近年来各种最新尖端武器频繁亮相,给曾侵略过中国的国家和如今图谋称霸世界的国家以强大的震慑力。下面就一起来简单列举出中国排名第一的武器。1、东风-41型(DF-41)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是中国目前最先进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之一,采用三级固体运载火箭作为动力,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其载车能在公路进行机动。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了电脑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这使得导弹的命中精度得到大幅提高。DF-41最大射程可达约14,000公里,使它几乎可以打击地球上的任何点。2、中子弹中子弹是第三代核武器,是一种在氢弹基础上发展、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威力为千吨级的小型氢弹。它虽然杀伤力量小,主要杀伤人员,但对电子系统的破坏非常巨大。世界上只有美、俄、中三国能够制造中子弹。强龙历史网: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世界核弹排名 中国的排名令全球大吃一惊
导读:根据世界各国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核武器力量综合推测出世界军事力量排名:
  第一名:美国
  第二名:俄罗斯
  第三名:中国
  第四名:法国
  第五名:英国
  第六名:德国
  第七名:印度
  第八名:朝鲜
  第九名:以色列第十名:巴基斯坦
资料图:中国防长到访美国五角大楼
  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
  美国:6600枚;
  俄罗斯:6300枚;
  法国:500枚;
  中国:450枚;
根据世界各国的常规军事力量和核武器力量综合推测出世界军事力量排名:第一名:美国第二名:俄罗斯第三名:中国第四名:法国第五名:英国第六名:德国第七名:印度第八名:朝鲜第九名:以色列第十名:巴基斯坦资料图:中国防长到访美国五角大楼核弹力量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美国:6600枚;俄罗斯:6300枚;法国:500枚;中国:450枚;英国:380枚;印度:70枚;巴基斯坦:30枚。除上述7国外,还有几个国家可能也具备一定的核打击能力。据估计,以色列可能拥有80~100枚核弹头,伊朗约有25~30枚,朝鲜有15~20枚。各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中国以450枚排行第四,仅以50枚的差距落后于法国。外电:理论上中国可生产至少4万枚核弹新华社解放军报导资深记者近日发表文章谈中国核武战略,文章引用对比美俄两国军事专家对中国核武规模的估计和预测,指中国被估计有6个导弹基地,每个导弹旅可能拥有9到54套发射装置,对中国的核弹数量估算从200多枚到4000多枚不等,第二炮兵部队在北京军区布置的地下隧道系统则完全没有相关可靠情报。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民情周一(4月7日)发表文章指,美俄两国军事专家长期抱怨中国对掌管核武的第二炮兵部队鲜有披露,但“恰恰是这种战略不透明,使中国在有限的核力量部署中,保持了应有的神秘性”,文章认为,中国用较少经费建设核打击力量,保持了战略的威慑性。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7日开始访问中国,并登上中国航空母舰“辽宁号”。哈格尔此行除了要提醒中国注意大国对地区和平安全的责??任以外,还有意促使中国增加军事方面的透明度。网上公开资料显示,杨民青是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副社长、高级记者。他在文章中透露,美俄专家对中国核弹部队位置的判断是比较趋同的。俄罗斯专家认为,二炮部队有6个导弹基地,在包括北京、沉阳、济南、兰州、南京、广州、成都军区所辖战区内,每个基地下辖若干个旅,每个旅配备一种类型的导弹,以下各辖3到6个导弹营,每个营下辖3个导弹连,每个连下辖3个到导弹排,一套发射装置配备一个连或一个排。如此计算,一个导弹旅可能拥有9到54套发射装置,导弹数量可能多于发射装置20%到25%,即每个导弹旅可能有10到68枚导弹。文章还指,专家认为,在北京军区,二炮建有纵横交错的地下隧道系统,可以隐藏发射装置,特别是机动发射装置、导弹和弹头,但在这方面没有任何可靠的情报。但杨民青认为,美俄两国对中国核武在数量和力量上的估计有很大差距。俄罗斯政治和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赫拉姆奇欣则认为,中国核武库力量可能超过了美俄。基于对产能的综合评估,理论上,中国至今可以生产至少4万枚核弹。为了避免危言耸听,可以说中国至今生产了2万枚核弹。赫拉姆奇欣同时认为,一些核弹,尤其是老旧的,由于内部物理和化学进程的作用,寿命比较短,因此,中国核弹头数量可以再缩减4/5,即余下4000枚,但这也已经属于“非常多”了。去年11月,俄罗斯之声广播电台文章指,“部份西方专家”认为,中国核力量已经相当于英法两国的总合,已经在“五个核大国中”升至第三。另一些专家则把中国排在第五位,在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之后。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年度报告指出,中国拥有一个约180枚现役核弹头的武库,整个库存约有240枚,同时还有50-75枚地基型和海基型洲际弹道导弹。报导又引述俄罗斯前战略导弹部队参谋长维克多?叶辛上将估计,中国现有核弹头数量为枚,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几百枚。叶辛估计,中国核工厂可能生产了至40吨的武器铀和至10吨的武器钚。这么多的材料可保证中国能生产出大约3600枚核弹头。不过,叶辛推测中国至少把其中的一半储存了起来,而没有用于核武生产。但美国媒体普遍认为,中国只有200多枚核弹头,美国目前有约1600多枚,中美两国核力量不在同一量级。2007年,台湾军事学者郑大诚在《科学人》杂志上发表文章《东风起巨浪升—中国核武发展现况》,称“中国目前能攻击到美国的洲际飞弹约有20余枚。美国估计到了2015年,中国会有75枚飞弹对准美国”。郑大诚指,除了美国外,俄罗斯也是中国飞弹的瞄准目标,不过优先性不及美国。56基地的东风5A型与东风31A型飞弹可攻击欧洲的俄罗斯领土,包括莫斯科在内。51基地的东风3A或21型飞弹则是用来瞄准俄国在亚洲的军事基地及设施。与数量估计的“俄高美低”相反,对中国核武力量的估计呈现“美高俄低”的态势。杨民青文章指,美国国防部表示,去年12月13日,中国在山西试射了一枚“东风41”导弹,是该类型洲际弹道导弹第二次试射。媒体报导指,这型导弹有携带10个分导式核弹头的能力,射程覆盖美国全境,而中国试射的“东风41”,无论是射程还是能量,都足以产生顶级战略核导弹的震慑力。但俄罗斯军事专家谢尔盖吉洪诺夫则对中国战略导弹力量评价较低,认为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吉洪诺夫认为,中国的战略核力量是在吃上世纪50到60年代苏联提供的技术老本,以及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专家出卖的先进技术。中国目前还不能建立陆海空核三位一体,也不具备足够有效击中目标的核武库。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瓦西里·卡申也认为,中国的战略核力量迄今仍由相当简陋和笨重的液体洲际弹道导弹构成。他指出,“东风31”勉强能打到美国西岸一些城市,但中国的这种导弹不多,无法对美构成重大威胁。至于“东风41”,至少要20年后才能列入战斗值班。据美国最新的全球核武储备报告说,目前中国大陆拥有大约250枚的核弹头,从1964年中国大陆拥有首枚的核弹以来,中国大陆已经生产过大约610枚的核弹头,现在解放军大约有250枚核弹头。虽然这样的一个数字并不能和俄美相媲美,但美国坚信中国远不止这个数。美国的这份报告说解放军的空射的核导弹的储量相对较少,而中国的核弹储存于中国中部腹地的核设施当中,而解放军并没有把核弹安放在发射架上。这让美国觉得恐慌。同时,印度官方已经宣称其正研发可携带多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这一发展,再加上美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强的导弹防御能力,势必会刺激中国部署多弹头弹道导弹。由美国科学家汉斯-克里斯滕森和罗伯特-诺里斯联合撰写报告称,中印两国为其弹道导弹配备分导式多弹头(MIRV)的做法,有可能会对全球核武库发展趋势产生影响。美国的情报说未来15年中国大陆解放军的远程弹道导弹的核弹头会有所下降,而相比之下,印度的核弹头在90到110枚之间,美国估计中国的核武器的储备已经超过了英国,而且可能在十年之内接近法国军队的核储备,美国的报告说解放军的核弹头的攻击能力取决于中国生产和部署了多少新式的核潜艇和洲际弹道导弹的攻击力。中国陆军拥有自己的核导潜力,至少有600套“东风-11”战术导弹发射装置,350套“东风-15”战术导弹发射装置,以及350-500套“东海-10”陆基巡航导弹发射装置(每套3枚导弹)。这些导弹总数不详,但是显然远远超过了发射平台的数量。所有导弹都既能携带核弹头,也能携带常规弹头。完全可能,中国核武库(枚弹头)的大部分都在陆军。首先必须来明确中国的核弹头真实数量。西方国家的分析认为,中国的核弹头总数是250枚,是五大核国家之中最低的,也即符合中国宣称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需要。而现在俄媒的报道总数,是西方猜测数量的6-10倍,而且是俄罗斯长期宣扬的数量。从两者的数量差距来看,西方的目的可能是在大力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极力贬低中国的核威慑力,这样有利于凝聚其军事盟友的向心力。
猜你感兴趣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中国有一武器威力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中俄军演中完全占据上风
导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炮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中国作为刚刚成立的国家,在战争的洗礼中逐渐的意识到,传统的步兵已经无法再适应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开始不断的致力于军火炮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精英和制造技术的不断纯熟,中国的军火炮实力已经开始逐渐的迈进世界一流的行列,成为世界上军火炮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苏联的军火炮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除了美国之外最好的军火炮,中国则是在军火炮方面不断地与苏联展开相应的合作,中国的军火炮在悄无声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炮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已经成为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中国作为刚刚成立的国家,在战争的洗礼中逐渐的意识到,传统的步兵已经无法再适应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开始不断的致力于军火炮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精英和制造技术的不断纯熟,中国的军火炮实力已经开始逐渐的迈进世界一流的行列,成为世界上军火炮最为先进的国家之一。众所周知,苏联的军火炮一直在世界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除了美国之外最好的军火炮,中国则是在军火炮方面不断地与苏联展开相应的合作,中国的军火炮在悄无声息中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几乎得到了苏联所有的军火炮研制的数据,开始在军火炮方面不断地进行尝试和研究,成为了世界上唯一能够和美国军火炮相媲美的国家,但是中国的军火炮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成为了许多国家想要了解的秘密。面对质疑和褒奖,中国终于在中俄的军事演习中展现出自己的军火炮实力,中国的军火炮在中俄军事演习中完全占据上风,这样的发展速度着实让美国和其他的西方国家大吃一惊,中国的军火炮已经成功的超越俄罗斯的军火炮,成为世界第一的存在。中国在军火炮的研究方面在近几年一直取得重大的突破,不单单是在我们的火炮威力方面,还有我们的精确度以及炮兵的素质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可以说中国的军火炮在今天已经是崭新的设备和先进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不再是一个只是依靠步兵作战的中国。中国一直以来的韬光养晦就是为了能够获得今天的成就,为祖国的国防力量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猜你感兴趣
热门评论4楼 中国装备了坦克?9楼4楼&中国装备了坦克?5楼&坦克什么东西?真不知道。6楼&
我大中华谁发明了“坦克” 坦克好吃吗???7楼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文章随机推荐
一周热门文章推荐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新闻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冠县信息港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新闻文章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最终解释权归本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在24小时内及时修正。Copyright &
Guanxi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世界五大陆基洲际导弹排名 东风41可排第一
导读:虽然人类狙击手可以在一次战争中保有杀死500多人的骇人记录,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可以让上亿人即可毙命,让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和莫斯科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瞬间灰飞烟灭的“大杀器”,当他们尽数发射的时候,这个星球的地表就会变得像它的卫星。陆基洲际核导弹,它是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也是对人类最犀利的讽刺,它证明了人类的智慧,也呈现了人类是多么的愚蠢。
  抛开战争与和平的话题,在我们认识这些大家伙之前,先来看一则报道,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近日进行了东风-41重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一次试射,据该
虽然人类狙击手可以在一次战争中保有杀死500多人的骇人记录,但是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可以让上亿人即可毙命,让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和莫斯科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瞬间灰飞烟灭的“大杀器”,当他们尽数发射的时候,这个星球的地表就会变得像它的卫星。陆基洲际核导弹,它是人类最伟大的科技成果,也是对人类最犀利的讽刺,它证明了人类的智慧,也呈现了人类是多么的愚蠢。抛开战争与和平的话题,在我们认识这些大家伙之前,先来看一则报道,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近日进行了东风-41重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一次试射,据该媒体称这是中国新型洲际导弹发展的最新型号,它装备有多达10个分导核弹头,具备14000千米射程,可覆盖整个北美大陆,其最大射程甚至可以打到中美洲的尼加拉瓜。这些说法也许有点耸人听闻,但不可否认,中国的新型核武器已经具备了相当强大的能力,据推测,应该达到了美国“和平保卫者”导弹相当的技术水平,需要指出的是,“和平保卫者”是冷战时代人类制造的最强大陆基核导弹,而且没有之一。那么谁才是现在最强大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呢?那就让我们看下去。据外国媒体报道,中国近日可能还将进行东风-41重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的试射,据称这是中国新型洲际导弹发展的最新型号,它装备有多达10个分导核弹头,具备14000千米射程,可覆盖整个北美大陆,其最大射程甚至可以打到中美洲的尼加拉瓜。图中两个小图为外媒推测的东风-41导弹发射车。第五名:中国东风-31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是我国首种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国内第二代战略武器,应用了许多新技术。与其前辈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度、生存性能和突防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突破。图为东风31导弹模拟器。七十年代,移动式液体远程导弹东风22(DF-22)导弹正式立项研制,这宣告我国第二代战略导弹正式提上了日程。1978年底,东风22的方案论证和预研工作开始,代号“202工程”(国家重点工程),主要着眼于实现机动、快速发射,提高生存能力、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达到小型化、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东风22项目有11项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液体火箭发动机、仪器设备小型化设计、新型结构材料、机动发射模式、全数字化的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很快得到突破,到1984年底,导弹初样的设计、生产和试验任务均已完成。图上为东风-31甲,下为东风-31。但很快进展顺利的东风22便告下马,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七五”计划期间,“以常规武器为主,适当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方针意味着重心的倾斜及核武器研制计划的精简。而更适合机动的固体导弹则被挑中。其二,我国自行研制的大直径固体火箭发动机进展顺利。1985年1月,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终止东风22导弹的研制工作。次年,在经过联合论证组论证后,“大直径、基本型、系列化”方案得到认同。其后,航天工业部正式开始东风31(DF-31)研制工作。图为正在进行铁路机动的东风-31甲。东风31有13项关键技术,包括:全弹总体技术、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技术、小型化弹头技术、复合材料与结构技术、弹上电子设备小型化技术、高精度惯导技术、快速机动发射技术、突防技术、制导控制系统误差分离技术、新一代试验遥测技术等。对于初次尝试开发固体战略导弹的我国而言,无疑是难题林立,诸如固体燃料发动机,推进剂合成,弹锥复合材料制造,大型特种拖车制造等均属严峻挑战。与东风5有所不同,东风31采用的是小型化弹头,因而整流罩非常尖锐,再入大气层之后气动加热效果明显。东风5使用碳/石英烧蚀材料即可满足需要,但东风31的弹头再入段防热问题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得到解决,直到东华大学潘鼎教授的高纯度粘胶基碳纤维研制成功才攻克了这一难关。在2004年关于潘鼎教授的报道中,很明确地提到了“潘教授近十年来潜心研究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航天级高纯度粘胶基碳纤维成果已经被应用于我国首位杀手锏武器——XX-31,并在高新工程的后续型号的应用中获得成功,解决了国家急需,使我国成为能够拥有该产品生产技术的世界第三大国”。最终,东风31成功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并获得成功。同样是关于东华大学的报道曾经提到:“日采用该校产品的最新一代洲际导弹高新工程主项内容DF-31甲已首次发射成功。”这就等于告知了东风31甲的首射时间。总体而言,东风31甲的研制过程比较顺利。尽管由于某系统设计上的一个小缺陷导致首次飞行试验失败,但随后的飞行试验都取得了成功。日,俄罗斯塔斯社报道东风31洲际导弹从五寨发射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试验成功的消息,并指出中国方面提前通知了俄方。这里实际上测试的对象就是东风31甲。试验成功后,东风31甲定型装备部队。至此,我国新一代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真正形成了可靠的战斗力。图为东风-31基本型,与东风-31甲有明显区别。东风31甲的改进不仅局限于复合材料壳体的替换。东风31基本型号采用的是我国第二代固体推进技术,例如玻璃纤维壳体、HTPB推进剂、三维药型、碳-碳喉衬、柔性全轴摆动喷管等。而第三代技术新高能推进剂,石墨环氧纤维壳体,可抛式延伸喷管等在东风31甲的研制期间均取得进展,部分可能已经转为实用成果。第四名:俄罗斯SS-18“撒旦”陆基洲际弹道导弹。SS-18洲际弹道导弹(北约代号“撒旦”)是两级液体燃料惯性制导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从1979年开始装备苏联部队执行作战任务。SS-18导弹由于其大当量、高精度和分导式多弹头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打击硬目标的能力,被认为是第一次打击武器。如果有人问世界上最大的导弹是什么?答案无疑是俄罗斯的SS-18。该型导弹无论外形尺寸还是威力,在世界上都可以说是首屈一指,难怪它在冷战时期一问世,北约就将其称作“撒旦”(恶魔),从中我们不难听出“畏而敬之”之意。该导弹自服役以来几乎一直默默无闻,进入新世纪后,开始不断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先是俄战略火箭兵司令索罗夫佐夫在2002年8月突然宣布将SS-18服役期延长到2014年,不久俄在2004年12月又恢复了中断16年的SS-18试射,此后俄在削减该导弹的同时又不断重新部署和试射SS-18。这些举动使人们不禁疑惑,行将就木的“恶魔”为何总是僵而不死?SS-18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役导弹,也是俄罗斯导弹技术的换代之作,因此其具备了很多第四代战略导弹的技术和战略思想特点。SS-18本身就是为打击发射井等加固目标而设计的,因此一开始就将大威力作为目标。在导弹设计中,注重了导弹的巨大推力,其有效载荷接近9吨,这一能力即使是今天的运载火箭也少有能及。巨大的推力使其可以携带更大、更多的核弹头,SS-18单弹头威力甚至曾达到2000万~2500万吨TNT当量,而美国投在广岛的原子弹威力也只不过1.5万吨,相当于1600多个广岛原子弹。其多弹头型导弹可以携带10个500千吨当量子弹头,而美国1986年才服役的“和平卫士”导弹携带的是10个475千吨当量的子弹头,现在唯一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民兵”3携带的是3个335千吨当量子弹头。单从威力上看,能和它相比的只有其前身SS-9,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它很可能会成为绝无仅有的导弹“巨无霸”。第三名:美国“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美国研制的第三代地对地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对目标选择更灵活,命中精度高,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有三种型号,“民兵”Ⅰ型导弹,1960年开始研制,1965年装备部队。弹长17.55米,弹径1.67米,起飞重量33.1吨,战斗部威力为100至200吨TNT当量,射程11260千米,命中精度560米.“民兵Ⅲ”导弹,1966年开始研制,1970年装备部队。民兵III是美国研制的第三代地对地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对目标选择更灵活,命中精度高,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有三种型号,“民兵”Ⅰ型导弹,1960年开始研制,1965年装备部队。“民兵III”洲际弹道导弹是美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基石,对内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对外发挥战略威慑的作用。而保卫这些导弹的则是美军中的三支特种部队。日前,美国《空军》杂志刊文介绍了其中的一支部队——部署在米诺特空军基地的第91安全部队,700名美军士兵在那里专职守卫着近1/3的美国陆基战略力量——150枚“民兵III”导弹。美国的导弹发射井通常分散在发射基地周围十分广阔的地域范围内,一个导弹发射井内必须至少安排1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6名警卫,一位发射井管理者、一名厨师和一个由两人组成的发射小组,负责发射10枚“民兵III”导弹。别看发射井的工作人员少,但涉及单位很多。按照美国防部的规定,发射井必须实施全年 365天、每天24小时的安全警卫。这对第91安全部队的工作提出了很大挑战。按照第91安全部队的工作程序,每个警卫人员一次执行任务的期限为4天,接下来是3天的轮休,第四天接受训练,然后进入新一轮的任务周期,被部署到不同的发射井执行任务。“民兵III”导弹早在1970年就开始部署,可以携带3枚核弹头,每个弹头的当量为17.5万吨,射程为万公里,命中精度185至450米。随着美国“和平卫士”洲际导弹在2005年全部退出现役,“民兵III”成为美国唯一的陆基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是维持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威慑的陆基支柱。为了在洲际导弹数量减少的情况下保持美国的战略威慑效力,现在美军正在致力于对“民兵ⅲ”导弹进行升级。自 2005年至今,美国空军已经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了5次未装备核弹头的“民兵ⅲ”导弹试验,以提升该型导弹的安全性和打击精确度。本文内容于
8:46:28 被claire37编辑
猜你感兴趣
热门评论2楼SS-27/白杨-M是俄罗斯大力宣传的新一代洲际导弹,它1987年开始研制,乌克兰的南方设计局协助研制白杨的莫斯科热工所共同开发,本身是白杨导弹的升级。苏联解体前已经有两枚初样弹送抵普列谢茨克发射场。苏联解体对俄罗斯战略核力量尤其是固体洲际导弹设计制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白杨洲际导弹的很多关键部件如导航设备由乌克兰开发,俄罗斯实际上失去了固体洲际导弹生产能力。1992年俄罗斯决定以原有的白杨-M设计为基础研制一种纯俄罗斯的固体洲际导弹。1992年莫斯科热工所全面接手研制,使用了大量白杨的成熟设计和现成部件,开发进度很快。日白杨-M就开始了首次试射,仅仅进行了4次试射就正式定型,这甚至比预定的6次试射还少,而苏联时代的洲际导弹研制一般需要15~20次试射。白杨-M的试射次数太少并不是军控条约的影响,《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I》中,允许原型阶段最多7次试射,定型服役前最多20次试射。白杨-M快好省的研制过程主要是为了尽快具备生产能力,同时也有节省研制经费的因素,俄罗斯自称白杨-M优化的测试试验节省了210亿卢布(1995年币值)的巨额经费。白杨-M实际上是在没有经过充分测试,也没有多少性能提升的条件下迅速服役的,因此服役后继续进行了密集的测试,截止2000年底白杨-M进行了累计12次试射,包括一次机动版白杨-M的试射。作为白杨的升级版本,白杨-M在大量继承的基础上有少量改进。白杨-M三级直径分别为1.86米,1.61米和1.58米,全长22.7米(地井版本)/22.3米(机动版本),导弹质量47.2吨,投掷能力约1200千克。白杨-M使用一枚80万吨的核弹头,射程11000千米,制导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00米。自1998年服役部署以来,白杨-M就是俄罗斯战略火箭军的掌上明珠。由于同期美国加快了弹道导弹防御的进度,甚至不惜退出了《反导条约》,俄罗斯对外宣传中极力渲染白杨-M的高性能,号称使用速燃发动机具备更高的加速能力,再入机动弹头可避开末段拦截,高性能诱饵等措施对抗陆基中段拦截,同时可防御高能激光的拦截和近达500米的核爆炸拦截。不过从白杨-M的研制目的和研制时间看,它开始是白杨洲际导弹的替代品,目标是全俄罗斯产的洲际导弹,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境况不佳,那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可能开发出超高指标的洲际导弹。从目前的资料看,宣传中白杨-M洲际导弹最可靠的能力恐怕就是抗核加固了,但为突破核反导拦截,各核大国30年前就为核弹头增加了抗辐射和中子流的能力。再考虑白杨-M的机动版本比地井固定部署的版本晚了将近10年,白杨-M的发展可以说是匆忙上马,快速服役,边服役边测试边升级的螺旋开发模式,1997年定型的导弹不可能具备速燃发动机,机动弹头这些先进技术。陆基洲际导弹发射场身处俄罗斯腹地,助推段处于俄罗斯境内。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评估后认为即使对伊朗助推段拦截都很难实现,更不要说拦截俄罗斯的洲际导弹了。随着美国新一代SBIRS/PTSS天基预警卫星的服役,缩短助推段也无法降低被探测的概率,但更换发动机对于导弹设计变动太大,因此白杨-M并没有使用速燃发动机的动力。第一名:空缺。替补:美国“和平保卫者”MX导弹,又被称为“和平卫士”。空缺?对,空缺,因为接下来介绍的这个大杀器已经被逼退役很多年了,如果不退役的话,它得到第一名都是必须的,而且它可是20年前研制的导弹啊。图为美国“和平保卫者”MX导弹分导弹头重返大气层在大气中划出的光带。图为美国“和平保卫者”MX导弹分导弹头重返大气层在大气中划出的光带。“和平保卫者”大型洲际导弹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弹道导弹,也是目前美国最先进的战略导弹之一,1986年开始服役。到1993年,在美国沃伦空军基地经改装的“民兵3”地下井内共部署了50枚。导弹由弹头和弹体组成。弹头包括子弹释放舱、10枚MK21核弹头和整流罩,弹体分四级,前三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第四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方式。根据1993年签署的”美俄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协议”,2003年前50枚导弹将全部拆除。和平卫士洲际导弹(Peacekeeper missile LGM-118A 和平守护者或和平卫士) 是美国第四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为四级推进,前三级为固态燃料推进火箭,第四级(后期推进载具)使用可储式液态燃料自燃推进系统;地下井冷发射或地面机动发射。它拥有精确有效的弹头,有足够的能力摧毁任何强化工事目标,包括特别强化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及首长的防护掩体。
和平卫士是一种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导弹,每一枚火箭可以携带10个装有300ktTNT当量的W87核弹头的MK-21重返载具(25倍二战广岛核弹的威力)。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部署这种MX战略核导弹系统,到1988年该导弹系统基本部署完毕时,美国已经拥有了50枚MX导弹。MX导弹系统从其部署一开始就是为了要对那些企图对美国及其盟国进行核攻击的侵略者产生威慑作用,让侵略者意识到任何形式的核攻击都会导致所谓'相互确保摧毁'(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即美国会对其进行同归于尽式的报复性攻击。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装载10枚当量47.5万吨的W-87型核弹头,,其圆周公算偏差值在0.05海里(100米)可说是现今最精确有效的弹头。它被认为有足够的能力摧毁任何强化工事目标,包括特别强化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掩体及首长的防护掩体。该导弹设计开始于1972年,代号MX(Missile-eXperimental)。导弹的正式代号被命名为LGM-118A。在日加州范登堡空军基地进行了此导弹的第一次试射,在飞行了7,800公里后,此导弹命中位于太平洋瓜加林环礁的试射场。第一枚正式运作导弹于1984年2月制造,并在1986年12月部署于怀俄明州的旧义勇兵发射井,至1988年12月时此地已部署了50枚和平守护者导弹,部署一百枚导弹的计划在1985年7月被国会撤销,再一次的是因为存活率问题,这次国会决定将和平守护者部署的数量限制在50枚,除非发展出另一个存活率更高计划。图为美国“和平保卫者”MX导弹分导弹头重返大气层在大气中划出的光带。
点击加载更多
更多精彩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铁血战士到底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