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离世界级都市圈还有多远

京津冀将建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图示)
车行京承高速,出密云,入河北承德,绵延的新绿一路伴行。站在河北省丰宁县大阁镇满堂村村口,漫山遍野的油松、沙棘、山杏,一眼望不到边。
&原先全是荒地,只有点儿荆条子,冬春一刮大风,昏天黑地,十几米开外看不见人。&60岁的姚宽是满堂村村民,他手往远处一指,&也就是这两三年工夫,南山、北坡,全种上了树,出门就是绿,风沙也小了。&
满眼的绿铺开去,覆盖了丰宁、滦平、崇礼、兴隆等地50万亩荒坡。过去的数年间,京冀合作,在河北承德、张家口两市9县,建成水源保护林50万亩。
北京、河北,山相依,水相连。北京两个最重要的地表水源地&&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上游集水区全在河北省境内。其中,作为北京市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的密云水库,约56.7%的水源来自河北省承德地区。
&据2009年的调查,水库上游重点集水区的张家口、承德两市,仍有600多万亩宜林荒山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造林营林处处长袁士保介绍,京冀两地启动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目前已造林50万亩,到2020年,造林面积将达到100万亩。
&我们这地方风沙大,种下的树不易活,&如今,姚宽已经当上了护林员,&北京的技术员来了,教我们用生根粉、保水剂、种植袋等节水抗旱技术,成活率能到85%以上。&
荒山变绿坡,拦截泥沙、涵养水源的本领大大增强。据测算,已建成的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平均每亩每天可涵养水源114立方米,释放氧气464千克,阻滞降尘1.8吨。随着林木的生长,生态效益价值还将不断增加。
京津冀地域一体,生态环境本就唇齿相依。
早在1979年,为改善北方地区生态环境,国家就曾启动&三北&防护林大型人工生态工程。2002年,又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减少京津沙尘天气。环境治理,必须走生态一体化之路。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的讲话中指出,京津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在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完善合作机制。从生态系统整体性着眼,可考虑加大河北特别是京津保中心区过渡地区退耕还湖力度,成片建设森林,恢复湿地,提高这一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三地加强环境保护合作打开了全新格局,激发出更宏大的活力。
随后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三个率先突破之一,京津冀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将提升到国家层面。
根据规划,京津冀地区将以三地连接部分相关国家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建设国家公园,形成环首都国家公园环。同时,连通京津冀30余条交通干线和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拒马河四条重要水系进行绿化建设,在重要水系每侧形成宽度200米以上的永久绿化带,建设米宽的绿化控制范围,构建平原生态廊道骨架。到2020年,北京平原地区森林湿地将与天津、廊坊、保定三市的森林湿地实现连接,形成京津保地区大尺度绿色板块和森林湿地群。
今年春季,在京津冀交界的保定、廊坊、涿州等地区,一场大规模的绿色战役即将打响,未来数年间,100公里范围内将实现20条绿色廊道互连互通,京津保中心区将形成总量近千万亩的森林湿地体系,该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30%。
在山区,将整合京津冀现有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环首都国家公园环。目前,八达岭国家公园、雾灵山国家公园、海坨山国家公园、百花山国家公园等项目均在详细规划和启动中。
未来,如果在空中俯瞰华北大地,京津冀三地城市之间、城市与功能区之间,大片森林、湿地相接,绿色生态廊道互通,一个世界级城市群生态体系将在我们面前呈现。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  作者:闫雪静
北京拟出"照顾临终父母享受带薪休假"新规,但公众却忧虑大过欣喜。现行涉老假期常被吐槽,这次会否也难逃魔咒?
最近,迷恋玩“核”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有点尴尬了!为啥呢?
21日上午,“川师大血案”一审开庭,凶手滕某被认定患抑郁症,或被从轻处罚。受害人的正义救赎该如何实现?
11月20日,法国大选正式打响。在这场世界瞩目的大选中,到底几家欢喜几家愁呢?
新版《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12月15日实施。60秒带您了解应急响应发生了那些变化,免得到时手毛脚乱。京津冀,离世界级都市圈还有多远?京津冀一体化在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交通、投资、产业转移方面均形成了明确定位和规划,京津冀的可想象空间瞬间无限大。我们也不禁好奇,究竟成功的城市群或者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与国外成熟都市圈相比,京津冀现在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京津冀可想象空间在哪里?未来北京、天津和河北如何演绎各自精彩?我们首先希望能弄清楚都市圈的涵义和形成路径,同时结合国外成熟都市圈的演化历程,说明当前京津冀的发展现状及所处的阶段,并从空间格局、产业、人口等方面去探究京津冀的可想象空间与可能发展路径。?
一、都市圈是什么都市圈形成的基本逻辑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首先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地区,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城市为强核心,以圈域内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为次中心,进而辐射周边区域。都市圈内的城市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信息网络,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且每个城市各具特色、功能定位合理、错位发展,实现较高的城市化水平和一体化水平。简单来讲,都市圈发展的逻辑就是吸收与扩散:一方面,核心城市凭借其强大的产业基础与集聚功能,率先完成自身的产业升级,同时发挥其辐射功能,有效带动周边城镇发展,从而实现都市圈的产业化与城市化。另一方面,在核心城市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中小城镇一则承接大城市的生产性制造业转移,并以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为依托,错位发展制造业;二则借助其低房价与环境优势,发挥其居住功能,为大城市上班族提供生活性服务;三则发展农产品,服务于核心城市。?
二、京津冀的现状与未来京津冀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三地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定位。北京首都圈当前的发展阶段正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各类生产要素流向北京核心区,北京“一极独大”,这也决定了京津冀内部的协调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从经济发展上看,京津冀的经济水平仍然较低,与国际都市圈不可同日而语。人口发展则正处于第一阶段迈向第二阶段的过程中,人口涌入北京的核心城区,使人口急剧增长,同时郊区人口开始增多。京津冀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协同发展纲要中,我们也能发现国家对京津冀发展思路已变,更为尊重市场力量,打破原有体制,相信京津冀将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迎来新的发展局面。从内部各城市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北京的生产型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陆续往京外迁移,北京30-70KM范围内周边区县将最先受益,产业功能与居住功能都将会有新的延展。而北京城区人口的过快增长会逐渐趋缓,人口将继续往郊区县移动,城区则以存量改造为主。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再升级,北京的人口结构将更为高质。而在辐射范围之外的河北各县市,人口红利还在,应该紧抓京津冀的政策契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1、现状对比&表:各都市圈主要指标对比图:各都市圈效益对比数据来源:各国与各城市统计局,各国与各城市政府网站,中国指数研究院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天津和河北各有定位,显然在政府决策认知中,已经将河北全省纳入京津冀城市群的范畴,因而在横向对比各都市圈的规模时,我们考虑了河北全省。毫无疑问,从总量上来看,京津冀人口众多,范围广阔,远超其他都市圈。但是落脚到经济指标时,京津冀的弱势较为明显。京津冀的人均GDP与地均产值明显低于纽约与东京都市圈,产业结构上来看也是如此,京津冀的三产占比约为56%,而其他各世界级都市圈均超过70%,京津冀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仍然过高。表:北京与其他大城市主要指标比较数据来源:各国统计局表:2016年各城市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对比数据来源:财富中文网从北京与各城市之间对比来看,北京城市面积广阔,也暗示着理论上北京的城市承载能力相对较强。另外,北京由于在北方极强号召力,在吸纳人口方面表现强势,人口数量超过2000万,远远超过纽约、东京等国际城市。反观效益指标,则相对落后。但是北京现在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高阶,生产性服务业与总部经济较为发达,与国际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可以说,北京与各国际城市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京津冀与各国际都市圈的差距。一言以蔽之,北京已经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但京津冀仍然孱弱。2、看未来京津冀将继续深化城镇化过程,倘使国家政策落实到位,京津冀之间的落差将会缩减。对于北京来说,人口仍将持续流入,且流入质量提高,但是增速将减缓,且人口不断向郊区转移,郊区化过程将持续。北京的人口结构将面临重新洗牌。根据国际都市圈的发展来看,核心城市的辐射半径大约为30-50KM,但是考虑到北京本身城市面积就已很广,因此我们认为北京的辐射范围将超出50KM范围,可达70KM外,所以对于位于30-70KM的河北区县来说,将直接接受北京强有力的辐射,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与人口外溢,从而实现自身产业升级。而对于位于辐射半径之外的城市来说,北京对其影响有限,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是抓住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但更多的是自食其力。1)国家战略提升重要性,发展思路不同以往,京津冀可想象空间巨大随着京津冀上升为国家战略,毫无疑问以后政策肯定会倾向于这些区域,加之河北的人口红利仍在,城镇化过程尚未完成,这个过程也将释放出巨大的潜力,未来京津冀岂止于大。虽然北京目前可转移体量有限,但是天津处于工业化中期,天津制造业相对发达,未来天津产业结构将持续升级,而这个过程中,制造业存在转移动力,而天津周边完全可利用此契机,承接天津的产业转移,再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实现经济发展。研究完东京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的相关资料后,我们深感体制一体化和市场化力量对于都市圈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未来京津冀发展中,政府提出“体制先行”,打破原有的“一亩三分地”概念,北京、天津和河北打破行政僵局,在交通基建领域率先突破,有着明确的“一体化”目标,发展思路也转档至市场化模式。未来京津冀的发展将更有力度、更为落地。2)对于北京来说,人口短期内仍将维持流入状态,人口结构也将发生转变逻辑一:从东京和首尔都市圈的发展经验来看,人口是向特大城市流入的,这是都市圈发展的铁律。日本都市圈和首尔都市圈的人口总量占全国的比重一直处于提升的状态。而这种向特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只有在城市化水平达到一定饱和后才会放缓,但目前河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仍然偏低,因而向特大城市北京集聚的趋势肯定会继续。逻辑二:北京本身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贡献增大,总部经济提供源源不断动力。金融、科技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将吸引来大批高质人才,而高质人才又需要服务业支持,因而又会吸引进服务业从业者。因而人口仍将是迁入状态。逻辑三:相对于周边县市来说,北京的优势极为明显。北京周边县市的发展相对较慢,作为北方绝对的经济中心,北京对整个北方来说巨大的吸引力将不会减弱,未来人口仍然是持续流入的。北京已经和部分较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相当了,天津虽然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仍然靠工业支撑城市的发展,作为一个特大城市,服务业仍有待发展;河北的二产占比高达51.1%,服务业较弱。图:北京与周边各城市主要指标对比&&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3)北京郊区化过程将继续维持,而位于30-70KM北京辐射圈内的区县将直接接受北京的辐射,承接产业转移和人口外溢,人口将加速增长,但仍需时间无论是从国际都市圈的发展历程还是北京当前人口流动来看,毫无疑问,北京正在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郊区化历程。未来北京人口将继续增长,而随着市中心要素价格的上升和郊区供地的增多,郊区的人口迁入仍将维持。图:北京与国际都市人口密度比较图:北京各区与周边县市人口密度&数据来源:wind,各市统计局从国际都市圈的拓展过程来看,核心城市的辐射范围一般在30-50KM,但是由于京津冀的核心城市--北京—本身的城市范围就已很广,因此我们推定北京在京津冀的辐射能力将超过50KM,可能至70KM范围,甚至更远。所以对于位于30-70KM辐射圈内的区、县市来说,他们将直接接受北京的辐射,成为产业与人口的转移之地。而且这些区域的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北京城六区的十分之一,承载能力仍有很大挖掘空间。一方面,这些区县将发展成为北京的郊区新城,但是郊区新城要想成功,需要三方面的因素:较低的房价、便捷的交通和舒适的居住体验。另一方面,利用距离北京近的优势,将直接承受北京方面的产业转移。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北京当前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高端,服务业占比近8成,所以低端服务业将是转移重点,仅20%为第二产业。可以说,北京本身可向外转移的产业体量也有一定局限。如此看来,未来产业转移之路任重道远。而且未来北京、天津对河北产生辐射需要时间,更需要河北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准备。?
三、结语按照都市圈的发展逻辑来看,都市圈内部核心、大中小城市各有分工,核心城市发挥出集聚与扩散效应,从而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发展。国外相对成熟的东京都市圈、首尔都市圈都相对印证了都市圈的增长潜力。而京津冀人口红利仍待释放,战略地位陡升,政府发展思路回归市场,并打破行政僵局,在三地政府推动下,京津冀新局面已经打开。但是当前,人均产值、地均效益等指标来看,京津冀距离世界级城市群仍然有段路要走。而在这段路程中,北京仍将维持人口流入,郊区化再渗透。而位于北京辐射半径内的河北各区县将迎来产业转移,在控制住要素价格的前提下,居住功能与产业功能更近完善。文明守则——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领导说了,您点一个“”,小编的工资就涨一毛!求zan求鼓励!↓↓↓该作者最新发布网友推荐的文章最新发布的文章@京津冀定位世界级城市群
来源:新京报
  详见A07-12?封面报道
(责任编辑:Newshoo)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京津冀,离世界级都市圈还有多远?_时尚在线-爱微帮
&& &&& 京津冀,离世界级都市圈还有多远?
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交通、投资、产业转移方面均形成了明确定位和规划,京津冀的可想象空间无限大。我们也不禁好奇,究竟成功的城市群或者都市圈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与国外成熟都市圈相比,京津冀现在处于何种发展阶段?京津冀可想象空间在哪里?N1都市圈是什么都市圈形成的基本逻辑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首先出现在经济较发达的一些地区,以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型城市为强核心,以圈域内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为次中心,进而辐射周边区域。N2都市圈空间发展过程1以集聚为主的城市化阶段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人口与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形成人口、产业、资本、技术高度聚集的大城市,核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张。2集聚与扩张并行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由于核心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恶化,用地、产业与人口开始向用地潜力大的郊区拓展,同时大容量交通系统建成。3以扩张为主的大都市区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发展,大都市圈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再度重组。核心区域对边缘区域的扩散作用加强,市场需求更为旺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从核心区域向边缘区域加速流动。郊区的经济与环境价值被发现,居住与就业岗位向其分散与转移,进入后郊区化或新郊区化时期,并在郊区出现新的区域中心—边缘城市,大都市区空间向多中心网络式结构发展。N3京津冀的现状与未来京津冀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三地有着截然不同的功能定位。北京首都圈当前的发展阶段正处于集聚与扩散并存的大都市区形成阶段,各类生产要素流向北京核心区,北京“一极独大”,这也决定了京津冀内部的协调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从经济发展上看,京津冀的经济水平仍然较低,与国际都市圈不可同日而语。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中,我们也能发现国家对京津冀发展思路已变,更为尊重市场力量,打破原有体制,相信京津冀将持续受益于政策红利和人口红利,迎来新的发展局面。从内部各城市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北京的生产型制造业与低端服务业陆续往京外迁移,北京30-70KM范围内周边区县将最先受益,产业功能与居住功能都将会有新的延展。随着北京产业结构的再升级,北京的人口结构将更为高质。而在辐射范围之外的河北各县市,人口红利还在,应该紧抓京津冀的政策契机,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1现状对比表:各都市圈主要指标对比图:各都市圈效益对比(数据来源:各国与各城市统计局,各国与各城市政府网站,中国指数研究院)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天津和河北各有定位,显然在政府决策认知中,已经将河北全省纳入京津冀城市群的范畴。毫无疑问,从总量上来看,京津冀人口众多,范围广阔,远超其他都市圈。但是落脚到经济指标时,京津冀的弱势较为明显。京津冀的人均GDP与地均产值明显低于纽约与东京都市圈,产业结构上来看也是如此,京津冀的三产占比约为56%,而其他各世界级都市圈均超过70%,京津冀产业结构中工业比重仍然过高。表:北京与其他大城市主要指标比较(数据来源:各国统计局)表:2016年各城市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对比(数据来源:财富中文网)&从北京与各城市之间对比来看,北京的城市承载能力相对较强。北京现在的产业结构已经相对高阶,生产性服务业与总部经济较为发达,与国际城市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可以说,北京与各国际城市的差距要远远小于京津冀与各国际都市圈的差距。一言以蔽之,北京已经具备足够的影响力,但京津冀仍然孱弱。2看未来京津冀将继续深化城镇化过程,倘使国家政策落实到位,京津冀之间的落差将会缩减。根据国际都市圈的发展来看,核心城市的辐射半径大约为30-50KM,但是考虑到北京本身实际情况,认为北京的辐射范围可达70KM外,所以对于位于30-70KM的河北区县来说,将直接接受北京强有力的辐射,从而实现自身产业升级。而对于位于辐射半径之外的城市来说,北京对其影响有限,最有可能的发展路径是抓住京津冀协调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但更多的是自食其力。国家战略提升重要性随着京津冀上升为国家战略,毫无疑问以后政策肯定会倾向于这些区域,打破原有的“一亩三分地”概念,北京、天津和河北打破行政僵局,在交通基建领域率先突破,有着明确的“一体化”目标。未来京津冀的发展将更有力度、更为落地。人口结构将发生转变从都市圈发展的规律、北京本身的产业结构、北京的发展前景来看,北京对整个北方来说巨大的吸引力将不会减弱,未来人口仍然是持续流入的。图:北京与周边各城市主要指标对比(数据来源:各市统计局)&北京郊区化过程将继续维持无论是从国际都市圈的发展历程还是北京当前人口流动来看,北京正在而且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郊区化历程。未来北京人口将继续增长,而随着市中心要素价格的上升和郊区供地的增多,郊区的人口迁入仍将维持。图:北京与国际都市人口密度比较图:北京各区与周边县市人口密度(数据来源:wind,各市统计局)&由于京津冀的核心城市——北京本身的城市范围就很广,所以对于位于30-70KM辐射圈内的区、县市来说,他们将直接接受北京的辐射,成为产业与人口的转移之地。而且这些区域的人口密度仅相当于北京城六区的十分之一,承载能力仍有很大挖掘空间。一方面,这些区县将发展成为北京的郊区新城,另一方面,利用距离北京近的优势,将直接承受北京方面的产业转移。N4结语按照都市圈的发展逻辑来看,都市圈内部核心、大中小城市各有分工,核心城市发挥出集聚与扩散效应,从而带动整个都市圈的发展。京津冀人口红利仍待释放,战略地位陡升。位于北京辐射半径内的河北各区县将迎来产业转移,在控制住要素价格的前提下,居住功能与产业功能更近完善。(信息来源于中国研究指示院)关注有思想的公众账号,阅读有高度的文章!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时政热点、原创摄影、世界VOGUE大片第一时间刊登、模特推介、影视动态、心灵鸡汤。坚持原创,娱乐中汲取知识精华和美的享受!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京都市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