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冲突皇室战争官网 人中之杰部落好不好

  原来老兄也常来天涯,问候啦!飞刀也来开贴啦,日后还请多照顾啊!^_^
  看完,签到。谢谢楼主的更新!~~~
  云海兄,  去年因为你改写战国霸图,  有段时间没看你的南北朝了,  这两日红与黑一口气看完,  真有种畅快淋漓的感觉,  红与黑,光与暗,交织起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感谢chairzy、心有火炬兄弟支持,会将南北朝写完,这么多年了,不会放弃的。    
    再不出兵增援要被别人看笑话了,宇文泰按照事前约定,一年后派柱国大将军赵贵率军队由穰城(今河南邓州)北上增援。赵贵的军队经南阳盆地北上,行军路线地势低洼,面对淹没道路的大水,只能选择停军不进。    西魏国救援王思政有不少选择,或者从玉璧进兵山西,或从潼关进攻洛阳,均可牵制东魏国兵力,减轻王思政承受的军事压力,又岂止南阳盆地一条路。    宇文泰没有与东魏军决战的想法。王思政的战略思路固然不错,中原为四方中枢,必争之地,古有逐鹿中原之说。以前宇文泰也是基于此项战略思想与高欢争天下。    经过两次挫败之后,宇文泰的想法发生了一些转变。对待侯景投降的瞻前顾后与之前倾国之兵接应高仲密叛逃形成鲜明对比。中原四面受敌之所。下过围棋的人都懂得一个最基本的道理,金角银边草肚皮,腹心地带最难以经营。西魏没有足够的实力越过三川河谷与东魏争洛阳和许昌。(南北朝与三国的地名有所不同,颍川及其冶所长社城与许昌大体同属一地。)这也是宇文泰没有派出大部队进占河南的原因,那样的话又是一场大决战。    宇文泰现在的眼光不再向中原看,而是投向巴蜀和荆襄。侯景乱梁使宇文泰更加坚定了这样一种思路,欲想争霸中原,夺取天下,必须经营好边角之地,取四川和湖北巩固壮大自身。    为了国家大战略,牺牲一枚棋子太普通不过,王思政注定是牺牲品,而且王思政并非宇文泰嫡系。他的发迹不是靠宇文泰而是靠北魏孝武帝元修。王思政固然一再向宇文泰示好,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人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身为西魏国权臣的宇文泰不能不提防一切与皇族有瓜葛的势力。    王思政死,由他死去吧。宇文泰这样想。  
    名将慕容绍宗和刘丰生之死在东魏军队及朝野涌起轩然大波,军队士气低落,臣民惊讶丧气。陈元康劝阿惠及时挺身而出:“这是天赐良机给大王。大王虽然打败侯景,但侯景是内贼,大家会说您只会打内战,欺负自己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颖川陷落在即,大王正可将功劳据为已有。”    此时阿惠已非吴下阿蒙,晋位齐王,正式拜相国。无功不受禄,受禄要有功。高澄立刻点起步骑十万浩浩荡荡兵发长社城,下山摘桃子。和慕容绍宗及刘丰生相同,高澄亲自跑到建筑工地监督拦河大坝工程。高澄幸运得多,有慕容绍宗的前车之鉴,别说沙尘暴,既使发生龙卷风,也不会去坐船啦。齐王亲自督阵,士兵和民工们仍然不给力,拦河坝三次决口。高澄大怒,在我眼皮子底下敢搞豆腐渣工程。一声令下,将背土的人和袋子一齐推下去堵塞缺口。    高澄不算心狠手辣的人,但发起火来一样非常之可怕。高澄此人最大的优点在于有坚忍的精神,轻易不发脾气,不轻易杀人,可能被高欢用棍棒拳脚练出来的。比如他处理侯景家属一事。侯景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早在侯景造反时就被高澄抓起来了,双方作战,直到侯景南逃,高澄一直没有处理他们。因为他们仍然有利用价值,一方面对侯景有所牵制,另一方面也给侯景回归留有余地。    侯景会错意了,认为高澄不杀他的亲属有意拉关系。侯景兵围台城时向高澄示好,说他即将掌握梁朝的军国大权,希望高澄放掉他的妻子儿女。高澄答复是:五个儿子中大儿子先剥脸皮,然后扔到大锅里烹掉,剩下的小儿子整体阉割。    侯景自以为大功将成,有与高澄谈判的筹码。其实在高澄眼里,家属的利用价值已然失去作用,侯景决不会再北归,可以报复一下侯景的叛逃之仇。剥脸皮、割蛋蛋两项报复措施明明白白告诉侯景,第一,你不要脸;第二,让你无后。    
  红的发黑~
  记号!!!    好文!!!
  感谢精彩的分享,问候好友!
  精彩好文!!!    记号之!!
      援兵止步不前,大水冲刷着城墙,长社城的陷落不可避免。八千人打剩三千人,王思政坚守了一年零两个月,洪水冲坏城墙。东魏军杀进城来,将王思政包围在城内的土山上。    高澄爱才,想了一个花招保住王思政的命。他对城里人说:“有送王大将军投降者封侯,若王大将军有半点损伤,左右亲信皆斩。”这等于断了王思政死路,身边的亲信们轮班蹲点,昼夜看护王思政,就怕王思政自杀。城破之日,王思政仰天大哭,向西跪拜,挥刀自刎。众人早有准备,抱身子的抱身子,扯胳膊的扯胳膊,理由说得震天响:“您常说,拿您的人头可以换富贵。如今反过来,您的命才能保全一城的人。您死啦,等于全城的人都死了。”    王思政没死成,手下的将士也都活下来。王思政在战场上虽然打败了,却赢得大多数人的尊重。高澄待他礼遇隆重,也有人不服气,卢潜对高澄道:“王思政不能以死保全气节,有什么值得看重的。”按照此种人的看法,打仗要么战死,要么自杀。姑不论说这话的人事到临头能否做到,世界上生命最珍贵,不管为谁做什么事,生命是底线,不可践踏。按照所谓愚忠理论,关云长岂不是出名的叛徒。    做为西魏的降将,《周书》为王思政立传,赞美道:“忠节冠于本朝,义声动于邻听。虽运穷事蹙,城陷身囚,壮志高风,亦足奋于百世矣。”  
    人的品格是否高尚只能由事实来说话。王思政任荆州刺史时,部下修城墙挖出三十斤黄金,夜间悄悄送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换你怎么办?换上当今社会任何一位国家公务员,怕也悄悄收将起来,又不是受贿的钱,大不了给部下升升职。王思政上缴国库,一克不留。西魏国改革分土地,王思政分到一处田园,家人种上桑果。在外领兵的王思政回到家里听说后大怒,把果树全拔掉了,边拔边道:“匈奴未来,去病辞家,如今大贼未平,治什么产业!”这就是王思政的不对啦,搞点灰色收入可是全中国官员的心声,何况是自家的资源。    历史给雄心万丈的王思政开了一个玩笑。如果王思政平平淡淡做事,定会在关陇门阀中占有一席之地,百年之后王家不会寂寥。话又说回来,哪一个家族能保证长盛不衰,数百年后,兴盛于北周、隋和前唐的关陇门阀岂非化为历史长河中的一缕轻烟。    高澄出出手,大地抖三抖。接连击败侯景与西魏,恢复东魏国疆域,高澄威信在臣民们心目中抖然提升一个档次。人们不再视高澄为黄毛鲜卑小儿,高澄的野心极度膨胀起来,似乎看到至高无上的皇冠向他招手。高澄想做皇帝。皇帝不是随随便便想做就做,高欢威震四海尚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年轻人有朝气,高澄不管那套,密谋小组成立了。    密谋小组由四人构成,高澄是头头,还有散骑常侍陈元康、吏部尚书杨愔、黄门侍郎崔季舒。    陈元康和崔季舒,大家想必非常之熟悉。高欢曾说过,陈元康必与我儿相抱死,足见陈元康与高澄的亲密关系。崔季舒与高澄是狼友,高澄寻花问柳多由崔季舒拉皮条。崔季舒甚至为高澄开了臣子暴打皇帝的先例,揍了孝静帝元善见三拳。皇帝可以杀,可以废,不能侮辱,过份了。    杨愔,以前我们也介绍过,北朝高门望族,标准的弘农杨氏,隋朝皇室即是冒充他的家族。杨愔是高欢的女婿,高澄的妹夫。虽然是妹夫,但杨愔比高澄大九岁。大家要特别留意杨愔这个人,了不起啊,娶过高欢两个女儿,其中一位即是孝静帝的皇后,以后的历史他就是主角啦。    密谋成员有了,接头地址选在邺城东柏堂。东柏堂不是齐王府,那是个什么地方呢?高澄养小三的别墅。      
  高欢一家故事多。
    作者:神马都是浮云99 回复日期: 18:23:06  回复
      红的发黑~       作者:我是你猴哥 回复日期: 07:07:59  回复
      记号!!!        好文!!!   作者:又见飞刀的博客 回复日期: 07:20:32  回复
      感谢精彩的分享,问候好友!       作者:我是你猴哥 回复日期: 09:22:13  回复
      精彩好文!!!        记号之!!       感谢兄弟们支持,飞刀兄也在,呵呵。        
    作者:龙业 回复日期: 17:56:14  回复
      高欢一家故事多。      故事不是一般的多,北有高欢一家,南有刘裕一族,把传奇故事演尽啦。    
  老兄可谓是小弟学习这段乱世历史的明灯啊!顶上!
    写得比较仓促,有几处笔误:    按照此种人的看法,打仗要么战死,要么自杀。应为打败仗。    “匈奴未来,去病辞家,如今大贼未平,治什么产业!”应为匈奴未灭。    
    作者:又见飞刀的博客 回复日期: 20:06:13  回复
      老兄可谓是小弟学习这段乱世历史的明灯啊!顶上!      兄弟客气,共同努力。    
  哥们帮你顶上去~~
  再顶云海兄!
      高澄当世美男子,史载“美姿容,善言笑,谈谑之际,从容弘雅。”容貌英俊,举止风流,谈吐诙谐不失风度翩翩。如此帅哥怎么会不讨女人喜欢呢?高澄不仅继承高欢英俊的外表,且承继高欢旺盛的性能力。高欢一生有十五个儿子和六个女儿,这是最保守的估计。不算夭折的小孩,十五个儿子毫无疑问,但女儿们未必全部载入史册。高澄十二岁尚孝静帝元善见姐姐冯翊长公主,十七年婚姻生活,生下六个儿子,两个女儿。    高澄有一点不像高欢,高欢整天一付庄重严肃的表情,内心掩藏很深,不多说话,闷骚型深沉男。高澄的聪明流露于外表,眉目传情,举止风流,私生活轻佻放荡。这种人,唐之前称之为“王孙公子”;宋元时称之为“衙内”;现今社会叫做“官二代”。我们已知高澄搞过三个女人,两个得手,一个未得手。父亲的宠妃郑大车;薛置书的妻子元氏;高仲密的妻子李昌仪。    论及高澄与郑大车的风流韵事,说高澄调戏郑大车,莫如说郑大车勾引高澄,鸳梦惊飞时高澄仅14岁,当时年少春衫薄。那是他第一次和人妻偷情,敢偷小妈足见高衙内的胆量,结果打得屁股开花不说,差点废去世子之位。高澄色心不改,调戏元氏未曾得手,又去调戏李昌仪,把人家的衣服都撕破了。这一次的代价更加惊魂,引发东西魏一场大会战。好在战争打赢了,否则高衙内又要吃不了兜着走。    李昌仪出自名门望族,东魏国公认的大美人,“艳且慧,兼善书记,工骑乘。” 如此聪明美艳、文武双才的女人。云雨巫山春风几度后,高澄悄然远去。李昌仪似乎并不得宠,未给高澄留下一儿半女。高澄生出厌倦之心,我想很大程度在于李昌仪心机太深。心机深沉的女人喜怒哀乐深锁于心底,没有感情的女人不完整。  
    父亲去世,高澄又踏上寻花之旅。一朵又一朵,拈起,随风飘落。都道哥有钱有势,谁知哥心中寂寞。天下女人不少,却无一人长相知。    芳草遍天涯,只需有心人,恰恰高澄是个有心人。一次邂逅,一次偶遇,注定一世的情缘。人的一生会和许多人擦肩而过,如同浮云掠过蓝天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即使双目交织瞬间擦出火花,许多人也抓不住。其实只需几步,像高澄那样搭个腔,说句话儿,或者你的一生都会改变。    一个陌生的女子,只因街角擦肩而过的一次回眸,一段爱情诞生,一个阴谋也由此诞生。    高澄遇到的女人无家可归,徘徊街头,是她人生最落魄的时节。她叫元玉仪,原本有一个辉煌而又高贵的家庭。北魏国首富高阳王元雍的孙女。玉面修罗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元雍和儿子元泰一同遇难,其后洛阳战乱不止,迁都、打仗,昔年富贵冠一国,童仆六千,伎女五百,出则仪卫塞道路,入则歌吹连日夜的高阳王府败落了。兵慌马乱之际母亲带着元玉仪与家人走失。《北史》载元玉仪“不见齿”,或许只是个婴儿。幼小的元玉仪被孙腾收留。元玉仪遇到孙腾并不奇怪,高欢哥们孙腾在怀朔的女儿也走丢了,所以特别留意道路上无家可归的女孩子。    元玉仪在孙腾府当了歌伎,长大成人后孙腾打发她走了。据我猜测,高澄看中的女人不会是寻常货色,孙腾之所以不要元玉仪,极有可能因为她是走丢的女孩,想起自己可怜的女儿,不能下狠手啊。    元玉仪想认祖归宗难于上青天。父亲元泰死了,她又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再者说她是庶女,同父异母的哥哥元斌继承高阳王爵位,不可能认一个曾经做过歌伎的女孩做妹妹来分家产。    幸运的是,她遇到了高澄。    
    作者:周慕白A 回复日期: 22:42:00  回复
      哥们帮你顶上去~~   作者:又见飞刀的博客 回复日期: 07:05:36  回复
      再顶云海兄!       欢迎常来坐坐!    
  @云海孤月  14:29:55  作者:静迓天庥 回复日期: 12:34:27   孝文帝元宏自诩承继晋朝正统,水德,服色尚蓝,  =================================================  水德尚黑,五行之中木德尚青,金德尚白,火德尚赤,水德尚黑,土德尚黄,何来蓝色?  感谢兄弟指出,这个开始我也有疑惑。主要被北周忽悠了一下,北周木德,服色却尚黑。我感觉似乎服色未必与五行相配,及看了一下北齐书对北魏军队记载,孝文汉化后服色应尚黑。感谢兄弟,希望兄弟多多提指正。  -----------------------------  云海兄,关于黑衣的事情,可以参考下这篇文章: http://www.sinovision.net/bbs/viewthread.php?tid=52362
    作者:兰陵王破阵 回复日期: 10:55:02  回复
      顶贴       作者:victormzd 回复日期: 15:02:54  回复
      @云海孤月  14:29:55    作者:静迓天庥 回复日期: 12:34:27     孝文帝元宏自诩承继晋朝正统,水德,服色尚蓝,    =================================================    水德尚黑,五行之中木德尚青,金德尚白,火德尚赤,水德尚黑,土德尚黄,何来蓝色?    感谢兄弟指出,这个开始我也有疑惑。主要被北周忽悠了一下,北周木德,服色却尚黑。我感觉似乎服色未必与五行相配,及看了一下北齐书对北魏军队记载,孝文汉化后服色应尚黑。感谢兄弟,希望兄弟多多提指正。    -----------------------------    云海兄,关于黑衣的事情,可以参考下这篇文章: http://www.sinovision.net/bbs/viewthread.php?tid=52362           感谢兄弟们,我会细细读来。昨天打蓝球被人撞伤,痛啊,晚上更新。    
    高澄陷入爱情的旋涡不可自拔。有什么可以证明元玉仪和高澄的感情超过其他女人呢?    高澄女人很多,载入史册的女人有十个,简简单单一笔带过的女人就不浪费诸位的时间啦,时间最珍贵啊。宋氏、王氏、陈氏、燕氏,这些女人能够载入历史书不过因为记录她们儿子时捎带上,还有一位无名氏,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面具之王兰陵王高长恭的母亲,神秘的连名字也未留下。五人之外,有高澄的正妻冯翊公主元氏;柔然公主;李昌仪;元玉仪和她的同胞姐姐元静仪。偷情的郑大车自然不能算在内,她是高欢的妃子。当然,十人之间仍有一位高欢的妃子,就是柔然公主。    高欢娶柔然公主时五十岁,那是一桩政治婚姻,因为高欢需要得到柔然汗国支持来对抗宇文泰。提亲时,高欢考虑到自己的年龄,压根没想老牛吃嫩草,派出使者给世子高澄提亲。谁知柔然可汗阿那瑰说了一句令使者瞠目结舌的话:“高王自已娶可以,别人娶免谈。”北方游牧民族重英雄,爱英雄,高欢英名动于塞北,柔然的公主宁可嫁给暮年的英雄,也不嫁给年青的帅哥。    球踢回来,高欢没法子接。高欢性能力十分旺盛,但是毕竟五十岁了,好汉不提当年勇。高欢身体不好,娶人家一个小姑娘太不负责任,再者说五十娶新娘,身体能不能受得了呀。架不住大家都劝,尉景劝,高澄劝,最难得的是娄昭君也劝。为国家大事做一回牺牲吧,豁出去了。    高欢同意了,亲自去迎接柔然公主,彭城王妃大尔朱氏同行。我们以前讲过,大尔朱氏就是尔朱荣的女儿,北魏孝明帝的妃子,北魏孝庄帝的皇后。尔朱氏走到晋阳北面的木井不肯走了,心里吃醋。这就是尔朱氏与娄昭君的差别,也是娄昭君战胜尔朱氏的原因。尔朱氏扔下高欢不理。高欢只得一人带队伍去塞上迎亲。  
    柔然公主既不坐轿,也不坐车,跨乘骏马。迎亲队伍回到木井,高欢想给新娘子介绍一下大姐姐,尔朱氏避而不见。柔然公主骑马在前,尔朱氏纵马在后。一只鹞鹰滑翔于蓝天之上,柔然公主弯角弓仰面一箭射去,雄鹰应弦而落。队伍后面的尔朱氏不甘示弱,拉开长弓斜射空中的乌鸦,也是一箭中的。看着自己的女人斗箭,高欢笑道:“我的两个女人都可以杀贼。”    回到晋阳,娄昭君搬到侧室去住,腾出正室给柔然公主居住。妻子识大体,妻妾合睦,新婚之夜也算快活。高欢挺高兴,不过有些太早,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柔然公主性格古板,不合拍,一生不肯说汉语,也不说鲜卑话,只说柔然语。更糟糕的是,柔然可汗阿那瑰派弟弟秃突佳跟着公主,秃突佳有一项重要的使命,等待公主生儿子。阿那瑰说了,“不见外孙,不要回草原。”秃突佳着急回故乡,天天盯着高欢,一天不到公主房里都不行,有病也不行。高欢生病单独住了几晚上,秃突佳生气发火不满意。为了两国邦交,高欢硬着头皮抱病和柔然公主上床。高欢急于进攻西魏攻打玉璧,与躲开柔然公主纠缠有一定的关系。    即便高欢非常努力,和柔然公主依然未能生出儿子,倒是高澄和柔然公主生下一个女儿。不是高澄耍流氓,而是柔然公主主动送上门。按照游牧民族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儿子有照顾后母的义务。况且高家亦是游牧文明熏染出来的,于情于理,为国为家,高澄没有否决的权力。    柔然公主不是高澄心爱的女人,元玉仪才是。高澄得到元玉仪的当天就对狼友崔季舒夸耀:“你天天替我找漂亮女人,不如我自己找到的绝异者。”    什么叫绝异?绝即是极,第一,再也没有;异,与众不同。绝异即与众不同、独一无二。    元玉仪到底哪一方面与众不同,容貌?气质?举止?谈吐?史书无记载,无从知晓。这也不难解释,情人眼里出西施。每个人的审美观念多多少少都不同,否则天下男人岂不是要打群架。    元玉仪果然迥乎常人,与高澄未相识几天便介绍了另外一个女人,一母同胞的姐姐元静仪。“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买一送一,确实独特不凡,不愧绝异。    
    兰陵王兄弟五人的母亲史书有记载,连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都记录,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神秘奇怪。    
  我怀疑很可能是李祖娥
      高澄不仅让元玉仪认祖归宗,回到高阳王府,而且请皇帝册封元玉仪为“琅邪公主”,元静仪也一并封公主。元静仪是人妻,老公黄门郎崔括。崔括此人豁达开通,妻子和别的男人有染也不以为意,绿帽子戴得蛮自然。不要脸的人运气就是好,崔括升官发财不说,爹也跟着沾光,父子二人一同升官一同领赏。    和崔括性情相近的人大有人在,高澄的好朋友徐之才也是一位。徐之才最高官职为尚书令(总理),当然那是齐后主时代的事情。徐之才的出名不靠官职凭才能,他是南北朝一代名医,妇产学科有很深的造诣,《逐月养胎法》就是他最先提出来的。    此人看中东魏广阳王的妹妹元氏,可是他是南方降将,人望低,根基浅。徐之才机灵,托高澄作媒。这一招好使,意中人娶进门来。后来元氏与小白脸和士开偷情,和士开祖藉西域,人长得俊,弹得一手好琵琶。有一回徐之才撞见两人卿卿我我,如胶似漆。    猜猜徐名医怎么做?徐之才急忙躲起来,生怕被二人看到,不仅如此,还说了一句千古雷语:“不要打扰少年人的戏笑。”(妨少年戏笑。)这种豁达的境界,我等俗人自叹弗如。再猜猜人家活了多少岁,八十岁。在禽兽王朝里做官能活到八十岁,不服不行。    
    又扯远啦,还是回过头来讲一讲元玉仪怎么个受宠法。大家还记得东魏国大法官崔暹么?那位反腐大红人。高澄迷恋上元玉仪最害怕崔暹道貌岸然地出来嚼舌头,什么美色误国啦,红颜祸水啦。所以,高澄先下手为强,见到崔暹板着脸爱理不理。崔暹第二次来,弯腰时一不小心从怀里掉出一张名刺来,就是古人拜访时互通姓名的名片。高澄十分奇怪,你到我这里来用得着这玩艺吗?崔暹道:“我尚未拜访公主呢!”高澄心花怒放,挽着崔暹的胳膊进内室见元玉仪。    崔暹的名片故意掉出来的,对此崔季舒洞若观火,对人说:“崔暹常常说我巧言谄媚、拍马屁,该杀。你瞧他那做派,远过于我。”能让东魏国堂堂大法官演一出戏屈身拜见,足见元玉仪在高澄心中的地位。    就是这个元玉仪,间接要了高澄的小命。    高家住晋阳,晋阳高府号霸府,高欢很少呆在邺城。高澄呆得时间长一些,一则高澄十五岁入京辅政,住习惯了;二则高澄和汉人亲近,与鲜卑勋贵较为疏远。高澄在邺城住北城东侧的柏堂,我们姑且叫做“东柏堂”。为方便琅邪公主往来,高澄经常把侍卫打发到府门外。    从外面看东柏堂貌似戒备森严,实际府内疏于防范。有人抓住这一重大的疏漏策划了一起谋杀案。谋杀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在高澄策划逼迫孝静帝禅让帝位自己做皇帝的秘密会议上动手。由于会议机密,只有亲信大臣陈元康、杨愔和崔季舒三人在屋内,门外有两名库直(高级侍从武官),王纮和纥奚舍乐,其余侍卫远在府外。    谋杀案主角是个小人物,厨师兰京。谋杀的动机很单纯,据史书记载纯属个人恩怨。兰京是南朝大将兰钦的儿子,被俘后做厨奴。兰钦想用钱把儿子赎回去,高澄不肯,兰京几次三番哀求遭到毒打,故而萌生杀害主人的罪恶念头。    事情的经过也很简单。事变起因于高澄那张口无遮拦的大嘴。厨师兰京给屋里人送食物,高澄让他退下,对陈元康等人说:“昨夜梦见此人杀我,得赶快把他杀了。”不想此话被兰京听到,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盘下藏刀,借口上饭,再次端着盘子进来。高澄恼怒道:“我没要饭,你进来干什么!”    平时温顺的兰京脸色突然变得狰狞可怖,从盘下抽出明晃晃的利刃,恶狠狠道:“来杀你!”  
    作者:兰陵王破阵 回复日期: 16:55:37  回复
          兰陵王兄弟五人的母亲史书有记载,连老五安德王的母亲陈氏为“广阳王妓”都记录,唯独兰陵王的母亲没有姓氏,不知是谁,神秘奇怪。           作者:黑色_斯芬克司 回复日期: 20:05:05  回复
      我怀疑很可能是李祖娥    
    李祖娥可能性不是很大,如果是的话,完全可以养在高洋家里。  
  周末问候云海兄!
    屋中人被突发变故惊得目瞪口呆,一个奴才胆敢刺杀齐王、大将军,这是谁也不曾想到的事儿。世界上没有什么绝世轻功,凌波微步、踏雪无痕、神行百变都是传说,在戒备森严的府第里公开持刀行凶根本无法逃脱,结果只有一种,被杀。在座的四个人博古通今,恐怕都读过《战国策》,唐睢有段名言:“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卑贱的奴才发怒、挺起腰杆做人就不能再称之为奴才,是士,是勇士,是壮士,是死士。    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模的怕不要命的。兰京不想活了。高澄端坐床榻,震惊之下反应依然机敏,从床上一跃而下。不能坐等兰京的刀砍过来,他有两种选择,一种反抗,一种夺路而逃,不论哪一种选择,必须先从床上下来。当高澄跳下床时发现采取的行动是错误的。由于跳得急,崴了脚,扑倒在地面,动弹不得。此时兰京扑了上来,斜刺里陈元康挺身上前夺兰京手里的钢刀。陈元康替高澄赢得喘息之机。高澄脚部受伤,不能站立,一眼瞅见床底,不假思索三下两下爬进床下躲藏。    堂堂齐王、当朝宰相被奴才吓得像狗一般爬进床下脸面丧尽,但是保命要紧。高澄这一次选择倒也正确。第一,床榻沉重,兰京搬床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屋内有三个自己人,门外还有两名侍卫。即使这五个人不能制服兰京,堂外院内的人赶来,自己也能得救。    高澄想得挺美,从床底下也看到闯进来的杂七杂八的脚。但是,进来的人除了门外的王纮和纥奚舍乐,还有兰京的人。兰京不是一个人,是七个人。堂内的人数对比6比7,刺客略占上风。刺客有备而来,手里大约都拿着家伙。从武器装备上看,刺客占有绝对优势。高澄佩刀剑的可能性不是很高,虽然鲜卑人喜欢佩刀,但是南北朝的士人不喜欢舞刀弄剑,高澄附庸风雅,以文雅自诩,自己家里开个小会未必佩刀在身。陈元康等人自然也不会带武器,从事情的发展看,侍卫统领纥奚舍乐和王纮手中也无兵刃。    
      真正短兵相接,武侠小说中什么降龙掌、伏虎拳、一指禅、二指禅、鸳鸯腿均不好用,有家伙最好用。不等你扯开架子,人家武器招呼过来了。双方扭打成一团,陈元康争刀,怎奈兰京力气大,玩笔杆子的怎么比得过玩大勺的。兰京一刀捅去,正中陈元康小腹,肠子流了出来。纥奚舍乐和王纮空手与手执利刃的刺客搏斗,纥奚舍乐丧命,王纮身负重伤,犹在奋战。    千钧一发之际,杨愔和崔季舒选择了逃跑。杨愔和崔季舒虽然都是儒士,但是杨愔的一生历尽艰难,经历过韩陵山大战,每战当先,令士人大为感叹,赞为“仁者必勇”。打仗冲锋在前的杨愔非但不上前助拳,反而撒丫子往门外跑,惊慌失措地跑丢一只靴子。崔季舒和高澄是狼友,交情莫逆,熟悉殿内的格局设计,溜进厕所藏了起来。生死关头见真交,妹夫和狼友都跑了,反倒年龄比高澄大十四岁的陈元康以身悍卫。    两位侍卫头子不能跑,侍卫就是保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保安逃跑,太没职业道德。武侠小说里侍卫都是武林高手,其实不然,没那么多高手。反正纥奚舍乐和王纮未表现出侍卫头领的风采,一死一伤。    殿内六个人,两人逃跑,两人受重伤,一人丧命,另外一人缩在床底。七名刺客搬开大床,面对明晃晃的利刃,高澄懊悔,怎么能愚蠢到把侍卫安排去府外呢。后悔晚啦,刺客们一拥齐上,乱刃杀死高澄。    南北朝又一个大帅哥死掉,死得不值,命丧一伙奴才的刀下,时年二十九岁。再过些时日,此人有注定成为一代君王。    东柏堂事件是一起偶然事件么?阴谋论者决不会认同,因为其中疑点太多太多。大家把怀疑的目光投向此事件带头的刺客以及最大的受益者身上。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 12:07:46  回复
      周末问候云海兄!       肃兄周末快乐!!    
  ???看完了回复一下  还没更新哦
    我们先看完故事的结局。首先,厨房里的厨师们最先得到消息,大小伙计们在厨房主管薛丰洛的带领下拿着烧火的木头等家伙把兰京等人抓获。可能与此同时,侍卫们也纷纷回到府里帮忙。接着,一个重要的人物登台亮相,高澄的二弟太原公高洋。    高洋从城东的双堂飞速赶到,处变不惊,神色平静,叛乱事件处理得干净利落,将七个人一刀刀切成肉块,脑袋漆成尿壶。人们感到惊讶的是高洋接下来的举动,高洋告诫在场所有人,忘掉刚才发生的一切,大将军活得好好的。    东柏堂喧哗的声音响遍四邻,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宫廷人员、王公大臣纷纷赶来询问,高洋缓缓来到众人面前,淡淡道:“奴才们造反,大将军受伤,并无大碍。”    冷静、老道,这是聪明人稳定局面的作法。而年仅19岁的高洋此前给人的印象却是一个流鼻涕的大呆瓜。史书对此有过记载,高洋流鼻涕,三弟高浚看不过眼,经常训斥高洋身边的侍从:“为何不给二哥擦鼻涕!”    一个流鼻涕的大呆瓜瞬间变成老谋深算的政客不是件非常奇怪的事情么。众所周知,高洋是高澄死亡最大受益者,继承了高氏家族的一切,最终当上皇帝。我们将此案的疑点一一罗列,希望能从中找出一些有利于还原历史的蛛丝马迹。当然,这段历史相隔今天一千五百多年,非常之遥远,况且此案已有定论,我们只能试着做一番推敲。    疑点一,兰京的身份。兰京有两个名字,另一个名字叫做兰固成。《资治通鉴》、《北齐书》和《北史》均称兰京是梁朝名将兰钦之子。此事似乎板上钉钉,但是《梁书》兰钦传未提及兰钦有这么一个流落北方的儿子。如果确有此事的话,岂不哄动江南,怎么能不记上一笔呢。    
    疑点二,兰京的五个同谋。倘若说兰京的刺杀行动缘于高澄不批准其南归,且遭毒打一顿存心报复,又无意中窃听到高澄扬言杀他的话,出于保命才行凶杀人。那么怎么会有五个同谋。这五个同谋既未被高澄打过,也不存在南归的问题,更没有受到生命威胁。他们会置身家性命不顾去帮助一个伙伴吗?也许会有一两个为朋友两胁插刀的人,一下子出现五个视死如归的人不合乎常理。    疑点三,高洋的处理。如果想查清事情的真相只需审讯案犯即可水落石出,可高洋第一时间处死他们。有一点需注意,这个案子高洋审过,只得出一条线索,兰京供出另外一个同谋阿改,这个阿改竟然是高洋的贴身带刀侍卫。    疑点三,兰京的供词。《北齐书》和《北史》略有出入,北齐书称阿改和兰京是同事,北史则说是兄弟。兰京供称,他和阿改密谋,这边动手杀高澄,阿改若听到东斋的喊叫声就拔刀杀高洋。遗憾的是高洋这一天不在府里,去了城东双堂。    疑点四,高洋不在府里的理由据《北齐书》载因为孝静皇帝立太子,高洋进宫上奏章祝贺,事后去了双堂。但据《北史》载孝静皇帝立太子是高澄死后的事情。    疑点五,面对突发事件,高洋赶到的速度非常之快,应对措施从容冷静。    疑点六,事发几天前,崔季舒无缘无故在北宫门外当着权贵的面朗读鲍照的诗: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声音凄切,泪流满面,大家觉得莫名其妙。高欢第七子高涣事发当日的表现更令人奇怪。17岁的高涣正在西学,听说东柏堂有喊叫声,大惊失色说了一句匪夷所思极准确的预言:“大兄必遭难矣!”弯弓搭箭奔向东柏堂。    
    作者:sjzmazhijian 回复日期: 21:41:49  回复
      ???看完了回复一下    还没更新哦     更新慢了,请兄弟们见谅。    我是随思随写,没有存货的,贴子里难免有错误。比如兰京一伙总共几个?一开始我认为是七个,兰京和六个同伙。后来感觉应该加上兰京才是六个。再一个,阿改这个人算不算在六人中,我尚未考虑成熟。这些一并留到最后再去修改罢。欢迎兄弟们提建议哦。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刺杀。像高涣和崔季舒等人已经预感到高澄身隐危机中,他们事前必然听到一些风声。刺客们决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从他们轻松对抗纥奚舍乐、王纮和陈元康的反抗来看,决非一般的奴才。    那么,幕后的主使人是谁呢?这要看谁希望高澄死。    最希望高澄死的人莫过于被高澄骂做“狗脚朕”的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和保皇派。“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元善见吟这首诗的目的即希望忠义之士挺身而出保卫皇帝。元善见得知高澄死讯后难掩兴奋心情偷偷对身边的人说:“大将军今死,似是天意,从此大权归于皇家。”六名刺客中有没有保皇派的人呢?琅邪公主元玉仪是否保皇派施的美人计呢?如果元玉仪是间谍的话,她推荐的厨师自然会顺利进入王府。当然,我们从元善见皇帝的话里不难看出他并不知道内情。但是,谁又能保证元善见皇帝不说谎,保皇派未参与此事呢。    高澄亲近汉人,以法治国、严法肃贪实际上断绝鲜卑贵族敛财之路。鲜卑权贵们内心深处对高澄恨之入骨。侯景造反大致顺应了鲜卑贵族的民意。以侯景为代表的鲜卑贵族们也希望高澄死,尤其侯景。儿子们被高澄阉割后仇恨心更加强烈。谁能排除他不会与鲜卑贵族勾结往王府里塞厨师呢。    当然,我们不应该遗漏最大的嫌犯高洋,阿改是他的贴身侍卫。    
    高洋是中国历史最坚忍的皇帝。高欢这样评价二儿子:“此儿意识过吾。”高欢是堪比曹操的世之奸雄。“比我还强。”这是一句极高的评语。少年高洋确实人中之杰,高欢曾经让儿子们整理乱丝,看谁智力高、理得快。高洋一刀斩断,从此留下一个典故“快刀斩乱麻”。为测试儿子们的胆量和勇气,高欢先让儿子们各带一支小分队出门办事,然后派大将彭乐率铁甲骑兵发起攻击。高澄等人恐惧不已,不知所措,唯独高洋抽刀迎敌,带着小分队奋勇冲杀。彭乐等人不敢真打,被杀得大败。彭乐摘下头盔告饶:“别打啦,都是自己人,你爹派我来的。”爹派来的也不行,少年高洋将彭乐捆将起来去见高欢。    随着年龄增长,高洋变了,不再是那个果决勇敢的高洋,变成整天流着大鼻涕傻呼呼的憨蛋,整天闷着头不说话,高澄到邺城辅政,高洋担任尚书左仆射(副总理),对皇帝恭恭敬敬,对臣僚客客气气,该叫大爷叫大爷,该叫叔叔叫叔叔。有一次叫高隆之叔父,被高澄一顿臭骂。    开始高澄不相信,又拿出看家本领,调戏高洋的妻子李祖娥进行试探。李祖娥出自名门赵郡李氏,长得漂亮,品德贤淑。高家人开舞会,李祖娥光采照人,风头盖过高澄的正妻冯翊公主。高洋和李祖娥感情极佳,经常给妻子做些精巧的礼物,买些精美的衣服。高澄看到后总是说,哎,这衣服不错啊,脱下来给你嫂子穿;这玩艺好精致,你嫂子一定喜欢。一次二次倒也罢了,几次三番,李祖娥特别生气,怎么说也不给。高洋笑道:“这种东西还可以再弄,不要小家子气。”有时高澄故意拿走东西又退还,高洋随手取走,好象一切合情合理。    回到家里高洋也不说话,关起门来静坐,一连好几天不说一句话。李祖娥默默看着丈夫,不离不弃,无微不至的照顾。李祖娥嫁给高洋算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高洋人憨,长得也恶心,又黑又丑,生有两个脚后跟,还患有严重的银屑病。经常发神经,天寒地冻,光着脚丫子满院子跑,上窜下跳。李祖娥问,你干嘛呀。高洋一阵憨笑,“给你表演个节目。”    
    人们瞧不起高洋,此人不是傻瓜就是脑残。其实仔细想一下,会得出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答案。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也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搬砖,书房里总存了一百块砖头,白天搬出来,晚上搬进去。陶渊明说,这是锻炼身体。身体是人的本钱,是做一切事业的本钱。我们现在某些人出门驾车,上厕所驾车,身体一天天肥胖,体质一天天虚弱。等到需要拿出精力来的时候,才知晓身体难承重荷。搬砖,很多人不屑于做此类活动,总喜欢玩一些高档次的运动,譬如射击、高尔夫、网球。古代也有贵族运动骑马、射箭。但是,高洋不那么做,那么做就是一个正常的人,而高洋则希望自己是个傻瓜,蠢货。    我们现在当然知道高洋在伪装。高洋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他亲眼目睹一场残酷阴谋。    高洋有个亲叔叔,高欢的亲弟弟高琛,和高欢的小妾小尔朱氏偷情被人发现。高欢大怒,打了高琛一顿屁股,结果打死了。高澄和郑大车偷情也被打了一顿屁股却活蹦乱跳。忍受不住杖刑的人大多是老弱病残。23岁的赵琛正值体质最好的年龄,长于塞外,从小骑马射箭,身体比少年高澄棒得多,但是死了。只有一种解释,高欢下了狠手。    为什么?就因为是高欢的弟弟。东魏是一个鲜卑化与汉化交揉的国家,高家是鲜卑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按照鲜卑化的习俗,兄终弟及。高欢死了,高琛有权力继承高家的一切。即使高洋不想给,也会有鲜卑人支持。借机搬走一个早晚出事的火药桶岂非一件美事。被高欢誉为“意识过吾”的高洋洞悉其中的阴谋,他和高澄的关系便如父亲与叔叔。    
    数以年计的装傻,其中的痛苦有谁能体验。不敢与人多交往,多说话,睡觉说梦话也会被人察觉。为防止露出马脚,被他人看破,高洋只和李祖娥一个人睡,姬妾虽多,从来不碰。高洋和李祖娥深厚的感情建立在这一段共患难的基础上。日后高洋酗酒,凶性大发,几乎所有人都被他折磨过,包括母亲娄昭君,唯独未碰过李祖娥一根指头。    高洋不是神经过敏,所处环境异常凶险。高澄一直未停止对高洋的怀疑,据崔暹说,高澄曾怀疑高洋装傻,准备收拾他。崔暹认为高洋真傻:“有一次朝会,我用手板打二郎后背。二郎非但不生气,反而用手里的犀牛角手板换我的竹手板,还玩得津津有味,以此看,纯粹痴人。    一个人或许会看走眼,但不会所有人都看走眼。高澄终于相信二弟是个傻瓜,对人道:“此人能得到荣华富贵,相书上怎么解释得通?”    世上装傻充愣的人不少,像高洋一装近十年,骗过所有人的眼睛确实少有。当他果断平息叛乱时人们惊诧万分。这样一个人,又和刺客有关连,怎么不让人有所怀疑。    也就是说,东柏堂事件不是偶然的事,而是一起阴谋,是鲜卑贵族与汉人豪强争权夺利、高洋夺嫡的阴谋。六名刺客之中既有鲜卑贵族的人,也有高洋的人,甚至可能有保皇党和侯景的人,只不过受辱的兰京阴差阳错变成主谋。历史中同类事件层出不穷,林肯和肯尼迪均是得罪了既得利益集团而被刺杀。谋杀者选择的时机恰到好处,再过些日子高澄就要做皇帝了,刺杀皇帝便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陈元康挡在高澄身前挡刀的时候,高澄说了四个字:“可惜!可惜!”他为什么事情感到可惜?为陈元康?为自己?还是为天下?    御史贾子儒一句话点中高澄命运,“人有七尺之形,不如一尺之面;一尺之面,不如一寸之眼。大将军脸薄眄速,非帝王相也。”脸薄,脸长得不厚重;眄速则指眼神流动很快。高澄轻率不稳重、心浮气躁等性格弱点全部表现在一双眸子里,他的敌人恰恰利用了这一弱点从王府内部布局进行刺杀。    性格决定人生,高澄注定只能做一件嫁衣,一件北齐王朝和高洋不可替代的华丽嫁衣。  
  竟然是沙发!
  网速太卡了~~看过~谢谢楼主更新
    抛掉伪装的高洋决计废掉东魏皇帝开创新王朝。高氏父子对旧王朝皇帝的态度截然不同,高欢毕恭毕敬,高澄蔑视傲慢,而高洋则赤裸裸的恐吓。高洋去晋阳霸府接收军队前带八千甲兵入宫晋见皇帝。两百名盔明甲亮手按刀剑的武士簇拥高洋登阶上殿,高洋甚至不和皇帝说话,让人传了一句话:“臣有家事,须去晋阳。”说罢,不等皇帝批准,拜了两拜,转身离去。尚未从高澄去世的喜悦中走出来的孝静皇帝犹如当头一盆冷水,遥望高洋的背影叹息道:“此人不像容我之人,真不知朕会死在哪一天。”    高洋武装到牙齿,不给孝静帝一点机会,莫说皇帝没有杀他的计划,即使有的话,高洋随身护卫两百余人,殿外有八千甲兵,谁敢动手。甲兵登上昭阳殿石阶,孝静帝预感到末日来临,他的预感非常正确。    高洋到晋阳,大会霸府文武,神采飞扬,谈笑风生,思维敏锐,与那个流鼻涕的大呆瓜判若两人。为取悦鲜卑勋贵,高洋一改高澄亲汉人的倾向,将崔暹和崔季舒各自抽了两百鞭子发配边疆。人们这才意识到,高家二郎是一个深藏不露的绝顶高手。    谁也不曾想到,年级轻轻的高洋抛出一个疯狂的计划,做皇帝。    大家的震惊刚刚平息,又来了一次。高欢不敢做的事儿,高澄未曾做的事儿,高洋一接手高氏家族就敢做。    反对!一片反对声!娄昭君坚决反对,言词尖酸道:“你的父亲像龙,你的兄长如虎,他们都不敢妄据天位,一生为臣,你是什么人,敢做舜、禹禅让之事。”    一个政权能否长久维持下去绝对不是靠武力,而是靠文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靠封建道德。你可以说孔子迂腐,但在这一件事情上孔子大师高瞻远瞩。礼乐崩坏,八百年的周王朝灭亡了,周朝存在八百年全靠道德文化维系。秦始皇不相信文化的力量,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刘邦建国约法三章,并非不讲法律,是法律为文化服务。汉武帝复兴儒学,汉王朝先后四百余年。这一切被曹丕破坏了,社会风气急转直下,人们都不讲忠义了。司马氏一家火上浇油,继续改朝换代,弱肉强食、狡诈厚黑得势。其后五胡十六国、南北朝政权更替,强者称王,这都不奇怪,因为统治者做出样子来了。所以当东晋明帝司马绍听王导讲先人创业故事的时候羞得把脸伏在床上叹息道:“若如此,晋朝基业安得长久。”     
    司马家的事业不是靠光明正义获得的,而是靠下三滥手段获得的,这就等于告诉大家,谁都有权这么做。弱肉强食,当你弱小的时候,当你无助的时候,人们就要落井下石。一个政权必将以光明、正义的面目出现,人们才会支持你,国运才会长久。整天骗人也可以,但是,总有出问题的那一天,早早晚晚被人唾弃。    五胡十六国,此兴彼衰,换皇帝和换衣服一样容易。到了北魏国,人们不敢轻易去换。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皆是人中英杰,他们都不敢。因为北魏孝文帝复兴了儒学,复兴了传统文化,拓跋鲜卑人完全改换了门庭,变成汉人,祖先都是黄帝。    把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道德文化再打破,下场和晋王朝差不了多少。晋朝有多少皇帝被杀,多少皇帝做了奴仆?    尔朱荣、高欢、宇文泰不敢做的事情,高洋就敢做。高洋和曹丕、司马炎一样,骑虎难下,得罪人太多,交出权力焉有活路?    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民主是非常不错选择,最起码能保证人的生命,无论当权者还是平民。但是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民主,这个道理是非常之简单的,一张嘴和两张嘴,一万张嘴说出来的话能一样吗?一条心和两条心,一万条心能一样吗?不可能,除非到了共产主义。很多人说那是乌托邦。如果共产主义是乌托邦,那么民主也是乌托邦。    西方民主和民主是不同的,西方民主的背后金钱在起作用,准确说是金钱民主。这个道理很简单的,资本主义就是为资本服务的,如果为土地服务那叫封建社会了,为奴隶主服务那叫奴隶社会了。    不用说美国,从我们的村级选举就看得出来。竞选村长靠钱,一个人几十、几百块不等。你可以说我不贪钱,别人也不贪吗?如果大家都不贪钱,那么共产主义还真能够实现。当然,话又说回来,金钱民主好不好?不管怎么说,人家也是一种民主。    有不少人天天嚷中国要搞法制,以法冶国。这是本末倒置。法律是为文化服务的。美国法律是为美国文化服务的,也可以说是为金钱民主服务的。像中国,文化没有何来法律?哪一个国家宪法天天变?文化混乱造成法律混乱。    不搞民主早晚是灭亡的命运。毛泽东同志在回答如何跳出历代王朝兴亡周期率时说过:“我们找到了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在古代中国破坏传统道德早晚是要灭亡的。高氏家族如此,宇文家族如此,隋杨家族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精粹是什么?民主。不要天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那是历朝历代统治者不肯对你说的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大师反复地讲,就是没有人听到。  
    作者:少陵野老2011 回复日期: 21:33:53  回复
      竟然是沙发!   作者:sjzmazhijian 回复日期: 22:39:09  回复
      网速太卡了~~看过~谢谢楼主更新    
  兄弟们节日快乐!    
    娄昭君的话就是鲜卑勋贵的话。娄昭君这个女人相当不简单,有眼光,识大体,见识长远。选女婿选穷小子高欢,一眼识破侯景的狼子野心,支持老公娶柔然公主,并且主动将正房让给十几岁的小姑娘。这都不是一个寻常女人能够做出来的事情。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出色的女人。要么聪慧,要么默默付出,要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娄昭君将做妻子的优点全部占据,生下六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三个皇帝、一个摄政王、两位皇后。纵观中国历史,蒙古大汗拖雷的妻子唆鲁禾贴尼生有四个皇帝荣登榜首,娄昭君位列榜眼。唆鲁禾贴尼沾了拖雷的光,而娄昭君却是实实在在打下的天下,帮老公打天下,还要帮儿子夺天下。    做开国之君不同于守成之君。不是你有没有本事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德,有没有顾念天下苍生的品德,有德才能改朝换代,才可以做禅让的事儿。否则,你建立的王朝在老百姓心中扎不下根,遇到难关就会土崩瓦解。    娄昭君反对,鲜卑勋贵们自然反对,斛律金、司马子如、高隆之等人均不支持高洋称帝。“德”这个东西拿不上台面,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老子称之为“玄德”。你总不能说高洋无德,德行不够,不会顾念天下苍生,依据何在?杜弼的意见大体代表反对派的意见:“如果殿下做了皇帝,关西宇文泰挟天子令诸侯发兵讨伐,怎么办?”    娄昭君和杜弼并非不想改朝换代,儿子做皇帝母亲能不高兴吗?杜弼也曾经怂恿高欢称帝。但是,他们一致认为年青的高洋不足以担此大任。  
    大家都反对,高洋有点打退堂鼓的意思。高德政、徐之才、宋景业等人极力扇风点火。高德政和高洋从小玩到大;徐之才以前介绍过,本是南朝降将,因医术高明进入霸府;宋景业是著名的易经学家、占星学家、天文学家。徐之才驳斥娄昭君和杜弼的看法,对高洋道:“正因为殿下比不上您父亲和兄长,才应该早下手。殿下打过猎吧,一千人追一只兔子,有一个人追到,大家也就不追了。宇文泰心里也想做皇帝。殿下做皇帝,他正好借坡下驴,怎么肯来打我们呢。”    娄昭君一眼看出这些人怂恿高洋称帝的心思,借机升官发财。只要高洋做了皇帝,这些小人物都会变成大人物的。娄昭君当众道:“我的儿子一向懦弱、耿直,必无此心,定是高德政等人教唆。”老将斛律金甚至为高洋想好退路,杀宋景业,让他背黑锅。    娄昭君小瞧她的二儿子,高洋的野心和坚韧远远超过高欢和高澄,如果他不想,别人岂敢说。    毕竟太多人反对,高洋迷信了一回,采取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习俗铸金像问天意。凭高洋的心理素质,金像一铸而就。天意啊。高洋不再犹豫,带领军队兵发邺城。    木已沉舟,鲜卑贵族不能再反对,毕竟他们与高氏家族同处一条船。禅位仪式进行得非常顺利,没有一个人出来闹事。经过高欢和高澄父子的苦心经营,魏国人心已去。孝静帝元善见效仿汉献帝爽快地让出帝位,签字之后淡淡道:“我住哪里?”杨愔道:“北城馆宇。”元善见在满宫的哭声中登车离去,两年后被高洋毒死,东魏的历史结束了。    公元550年五月初十,北齐王朝建立,高洋成为北齐第一任皇帝,年号天保,尊高欢为高祖武皇帝,高澄为文襄皇帝,又一个鲜卑与汉人大联盟的国家建立。然而,两种文明交织的北齐王朝能存在多久?这是一条不归路,高氏子孙死绝的不归路。    正当高洋喜气洋洋登上帝位之时,跛脚猴子和萧衍的子孙们也在为各自的皇帝梦不择手段地拼死搏杀。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为之奋斗的不过是一抔埋人的黄土。  
  云海已经写到这一块了,南北朝已近尾声啊 .    我不是太喜欢高家和宇文家.宇文家是因为平淡,高家,是因为过于花哨浮艳.传奇并不在于人物经历之曲折,私生活之绮丽,而在于,让人震憾的精神力.不是谁推动了历史,谁阻碍了历史,谁就是传奇.起码我认为不是的.传奇在于那些忠于己念,用生命与全部热忱去贯彻自己信念的灵魂.
  回复第148楼(作者:@云海孤月 于
19:59:04)        梁国的敌人是谁?如果你回答鲜卑人。萧衍会笑而不语。公元317年建康成为都城到公元547年…  ==========  萧衍老儿年老得了痴呆症!
    作者:云来雪净 回复日期: 23:15:43  回复
      云海已经写到这一块了,南北朝已近尾声啊 .        我不是太喜欢高家和宇文家.宇文家是因为平淡,高家,是因为过于花哨浮艳.传奇并不在于人物经历之曲折,私生活之绮丽,而在于,让人震憾的精神力.不是谁推动了历史,谁阻碍了历史,谁就是传奇.起码我认为不是的.传奇在于那些忠于己念,用生命与全部热忱去贯彻自己信念的灵魂.
      是啊。六年的辛苦终于快划上一个句号啦,很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历史就是这样,仁智互见。对于个人来说,没有比实现信念更重要的事情,无论他想做什么。      
    作者:cunewsdy 回复日期: 09:38:28  回复
      回复第148楼(作者:@云海孤月 于
19:59:04)            梁国的敌人是谁?如果你回答鲜卑人。萧衍会笑而不语。公元317年建康成为都城到公元547年…    ==========    萧衍老儿年老得了痴呆症!        每个聪明的君主都会知道最大的敌人是谁。魏征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做为一只大船的皇帝不会不知道最大的敌人是谁。                    
  顶起!
  谢谢楼主更新,写的很不错,可惜快完了
  顶!  期待更新。
  云海兄新作,留个记号
  顶,期待更新
  顶妙文!
    第八章
诸魔的黄昏    梁武帝萧衍去世,群魔狂欢。侯景和萧家子弟们看到做皇帝的希望,美丽的江南成为诸魔口中的美餐,谁都企图吞而食之。战争残酷而又激烈,不幸一个接一个降临到他们头顶。当幸运女神光顾最后一位夺位者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挖了一个坑,一个大大的坑,埋葬别人的同时也埋葬了自己。    宇宙大将军    大将军,中国古代领兵统帅的最高封号。现在不少国家称之为元帅,美国则称之为五星上将。大将军最早始于战国,后来在大将军之上冠以称号,我们熟悉的有骠骑大将军、建威大将军、中军大将军、抚军大将军以及四镇、四征大将军等等。南北朝比较有意思,因为有少数民族的参与,军号颇为另类,出现柱国大将军、天柱大将军的称号,这不算离奇,更加骇人听闻的封号马上就要出现,什么呢?宇宙大将军。全称是:“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颁发勋章的人是梁简文帝萧纲,受勋者侯景。    古代中国对宇宙的解释为:“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宇”代表上下四方,即所有的空间,“宙”代表古往今来,即所有的时间。宇宙大将军即所有空间、所有时间的大将军。创意十分雷人,那些什么大将军、元帅、五星上将之流望之便矮了半载。    萧纲虽然是颁发勋章的人,却非原创,这是侯景自己的创意。梁朝相国、汉王不足以显示侯景的与众不同,唯有这项震古烁今的名号“宇宙大将军、都督六合诸军事”叫起来句头响亮。据说最初萧纲听到这项创意后大惊道:“将军也有叫宇宙的吗?” 这如同小孩子斗嘴,一小孩说我有一百颗糖,二小孩说我有一万颗糖,三小孩说我有万万万颗糖,侯景说从有糖的那天算起每一个地方的糖都是我的。即使心里一百个不满意,萧纲依然认可侯景胡闹。萧梁文化达到历朝之最,反被文盲出身的侯景教育。    
    侯景拥立萧纲继承皇位,两人开始时相处融洽。侯景与萧纲共登重云殿对佛祖礼拜盟誓,称“自今君臣两无猜忌,臣固然不负陛下,陛下亦不得负臣。”    为表示诚意,萧纲不惜将十四岁的女儿溧阳公主嫁与侯景。这一招倒也管用,溧阳公主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唐代诗人李商隐做过一首《无题》诗,诗中提到溧阳公主:“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诗中描写一位家境贫寒嫁不出去的大龄美女趴在墙头观看溧阳公主等贵族女孩少年得志、夫妇同游的情景,悲叹自己的贫贱命运。其实,天下红颜同薄命。东家老女感叹命薄之时外表风光的溧阳公主何尝不自伤,嫁给一个给家国带来无限伤痛的丑陋男人,决非溧阳公主心愿。侯景败亡之后,梁人给她预留一份丈夫的人肉汤。至于这位天使般的少女喝也未喝,便未可知了。    萧纲与侯景在西州举行宴会,侯景的党羽们作陪。宴席奏起音乐,萧纲一边听一边落泪。侯景奇怪:“陛下为何不高兴?”萧纲勉强笑了笑问道:“丞相说索超世知道这是什么曲子吗?”索超世是侯景心腹,官拜右仆射,分管梁国文化建设,故而萧纲有此一问。侯景摇头道:“我都不知道,索超世更不知道。”言外之意,我没文化,索超世比我还没文化。江南风流名士们与不懂音乐的索超世共事算不算一种痛苦?外行领导内行,自古如此啊。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 09:56:53  回复
      顶起!       作者:sjzmazhijian 回复日期: 23:21:34  回复
      谢谢楼主更新,写的很不错,可惜快完了       作者:心有火炬 回复日期: 00:06:04  回复
      顶!    期待更新。       作者:蜀犬黔驴 回复日期: 00:24:37  回复
      云海兄新作,留个记号   作者:chairzy 回复日期: 10:35:06  回复
      顶,期待更新         作者:秦月唐煌 回复日期: 22:16:40  回复
      顶妙文!        兄弟们好,近期俗事太多,更新迟了,见谅。        
    萧纲让侯景跳舞,侯景闻声起舞。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无论鲜卑人还是汉人,亦若其他民族的人。侯景邀请萧纲一起跳,萧纲欣然应邀。两人跳罢,众人尽兴而欢。萧纲抱着侯景道:“我心里念着丞相。”侯景回答道:“陛下如不念臣,臣怎么能到这一步。”    肉麻吗?肉麻,政客都这样。这就是人类,他们是人类的精华。    政治是世间最龌龊的东西,当美国人帮助萨达姆政变上台发动对伊朗战争的时候是否会想到萨达姆会挑战美国在中东的利益,而萨达姆是否想到有朝一日死在美国人的绞架下;当卡扎菲出钱帮助萨科齐竞选总统的时候是否会想到有一天萨科齐会命令法国战机在他家的上空投下一排排炸弹;当本.拉登与美国人并肩作战反抗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的时候,美国人是否会想到飞机撞上世贸大楼,本.拉登是否会想到有一天被美国特种兵暴头。也许他们早已想到彼此的命运,但在当时必须亲密如兄弟,如甜酒。    可怜的世界,可怜的人们,可怜的侯景与萧纲。这一对君臣,无论萧纲还是侯景,各地诸侯根本不予承认。宇宙大将军的命令只在南京城被人遵守,皇帝的诏书也出不了这座孤零零的都城,放眼四望,南京以外的土地全是萧梁子弟的地盘。侯景的处境更凶险,四方诸侯抗命,城内的皇族蠢蠢欲动,阴谋一场接一场。    侯景废掉伪帝萧正德。萧正德不是好惹的人物,派人联系镇守合肥的鄱阳王萧范,让萧范带兵渡江攻打侯景。不巧书信落入侯景之手,侯景用一根绳子将萧正德送上西天,吃里扒外的萧正德未得到好下场。    
    处理完萧正德,侯景又险遭暗算。这一次是那个隔着秦淮河跳脚骂人的萧确。萧确的英勇打动侯景,两人交上朋友,萧确之所以肯和侯景交朋友就想暗杀他。侯景打仗鬼点子多,玩政治有些嫩,过于相信别人,经常受人欺骗,比如庄铁、陈昕、范桃棒,还有以后的刘神茂、羊鹍等人。萧确抓住侯景的弱点,假意迎奉,暗中等待机会。机会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有一次,侯景带着人去钟山打猎,队伍中就有萧确。众马奔腾穿行于山林,萧确弯弓瞄向侯景。萧确的箭法原本很准,百发百中,射飞鸟应弦而落。这一次萧确有点急,急于一箭射死侯景,用力过猛,拉断弓弦,被侯景的党羽察觉遇害。    面对建康人的反抗,侯景实行白色恐怖,在石头城设立大石碓,犯法的人一律扔进碓内捣杀。侯景完全抛弃初到建康时良好的军纪,任由部下烧杀抢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残暴统治的结局无非一个败亡,用武力对付人民不会长久。侯景越把自己塑造成魔鬼形象,人民反而越不害怕。    南京孤城一座,坐吃山空,各地诸侯根本不肯往京城送粮食。为确保吃上饭,侯景首先发兵攻打盛产粮食的三吴地区。    此时江南群雄割据,势力较大的诸侯有以下几位:郢州的萧纶,荆州的萧绎,益州的萧纪,合肥的萧范,江州的萧大心,湘州的萧誉,雍州的萧詧,会稽的萧大连,广州的萧勃,司州的柳仲礼等等。萧纶、萧绎、萧纪分别是梁武帝萧衍的六子、七子和八子。萧誉和萧詧是昭明太子萧统的儿子。萧大心和萧大连是萧纲的儿子。萧范和萧勃是萧梁宗室。介绍完人物,群魔之间的战争就开始了。    
  拜读了
  哎~~还没没更新啊
      侯景叛军接连攻克吴郡、吴兴,杀向会稽。会稽兵多粮足,士兵数以万计,粮食堆积如山,而且江东人听说叛军烧杀掳掠导致建康死了那么多人,心中非常害怕。大家同仇敌忾,憋了一股劲保卫财产、女人和孩子。    江东人占有天时、地利、人和,与侯景叛军足以一战,不想指挥官太无能。萧纲第五子萧大连担任会稽守将。萧家子弟均文采风流,萧大连的音乐、绘画造诣颇高,就是对政治不感冒。面对侯景军队的进攻,萧大连不知所措,茫然若失。侯景到底算什么?说他是敌人,却是父亲任命的大丞相;说他是自己人,又不像。想得萧大连头疼,干脆不想了,喝酒。    酒是好东西,李白斗酒诗百篇。“飘飞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艺术家们酒醉之后才思妙作泉涌。酒也是人们避世的港湾,魏晋时代的嵇康、阮籍、刘伶、阮咸,及之后的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都把精神寄托于酒的虚幻世界,远离世间的一切痛苦。齐和帝萧宝融死前索酒:“我死不须金,醇酒足矣。”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快乐一天是一天。萧大连天天喝得酩酊大醉,直到被叛军抓获用大车拉回南京城尚未醒酒。    萧纲皇帝偷偷拉上大殿的帷幔,抬手用袖子遮住脸暗自流泪。悲哀萧梁王朝的命运,痛惜儿子们不争气,一个不如一个。他把二儿子萧大心安排到江州,四儿子萧大临安排到吴郡,五儿子萧大连安排到会稽,希望他们各自守卫疆土呈环形保卫建康抗衡侯景,谁知四子、五子接连败下阵来,“大心啊,全靠你啦。”    江州刺史寻阳王萧大心的日子也不好过。江州邻近建康,处于对抗侯景的第一线。侯景打下江东,巩固东方根据地,下一步就要西征各路诸侯,江州首当其冲。萧大心拉来萧范帮忙。    
    形势逼迫萧范和萧大心走到一处。侯景包围建康的日子,东魏国没闲着,抢了寿阳、钟离,又来抢合肥。萧范北有东魏大军压境,南有侯景的叛军。急中生智,想出一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妙计,把合肥让给东魏大军,条件是东魏出兵帮助攻打侯景。东魏方面当然满口答应。萧范倾巢而去,率军队驻扎长江,撒下英雄贴,召集各地诸侯讨伐侯景。谁知,得了合肥的东魏军不肯帮萧范打侯景,各地诸侯的军队一支也未到。东魏不出兵有内部的原因,萧范让出合肥一个月后东柏堂事件发生,高澄身亡。    萧范的粮食供应不上,部队哗变,将领裴之悌率一支队伍投降了侯景。正在萧范窘迫的关头,萧大心伸出援手,邀请萧范到江州来住。萧范大喜,来到江州反客为主,占了江州许多城池。萧大心引狼入室,后悔不及,立即停止供应粮食给萧范。这件事萧范做得不地道,你走投无路,人家好心好意请你来,安排住处,酒肉招待。你霸占人家城池不说,还支持反叛萧大心的队伍,鸠占鹊巢,一副狼子野心。这下子好,人家不提供粮食,派兵监视。萧范军队又吃不上饭,江南公认的大英雄萧范又气又急,发病身亡。侯景大将任约趁机进攻,两家兵败,萧大心投降。    叛军南下西进,攻势凌厉,各地诸侯作壁上观,实力最为雄厚的荆州刺史萧绎不仅不支援,反而和两位侄子打了起来。    萧绎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一门心思做皇帝。他排行老七,老二、老六都活着,做皇帝怎么也轮不到他,那就凭刀剑说话。荆州,四面受敌之处。萧詧在北面的襄阳,萧誉在南面的长沙,萧纶在东面的武昌,萧纪在西面的成都,谁都不肯听他的话。    国难当头,萧衍直系子孙还没有人敢于自相残杀,萧绎敢。萧绎读书破万卷,真不知那一本书教人明目张胆杀害亲人。信州刺史萧慥是独眼龙杀害的第一位萧氏子弟,有人告密说萧慥与萧誉兄弟谋夺荆州。不管消息真假与否,信州地盘从此归属萧绎。屠龙刀落下去收不回来,第二刀砍向萧誉。    萧绎借口进攻侯景,向长沙征粮征兵,萧誉断然拒绝,虽然你是叔叔,但是我们平级,凭什么听你的。萧绎就等这句话,荆州兵杀向长沙,领兵将领是萧绎的世子萧方等。    萧方等文武双全,《三十国春秋》出自他的手笔。萧方等不喜欢做人,喜欢做鱼和鸟。鱼畅游于江湖,鸟飞翔于天空,自由自在,适性任情。他说过一段充满哲理的话:“人生处世,如白驹过隙耳。一壶之酒,足以养性;一箪之食,足以怡形。生在蒿蓬,死葬沟壑,瓦棺石椁,何以异兹。”人的一生短暂,一壶酒、一顿饭足以让人快乐。生在荒野里也罢,死在沟壑里也罢,葬在瓦棺里也罢,埋于石椁中也罢,没有什么区别。萧方等曾做为荆州军的先锋救援台城,与叛军对战身先士卒。萧绎对萧方等生母徐昭佩感叹道:“如果再有这样一个儿子,我有何忧。”大家都会感觉这是一句夸赞萧方等的话,但是,徐昭佩听后一句话不说,哭着转身离去。    出征前,父子之间有过一段奇怪的对话。萧绎说:“你命中有水厄(溺水之灾),千万小心。”萧绎博览群书,精通易经,写过一卷《周易讲疏》,搁到今天怎么也得算周易学大导师,批批八字算算命这些小儿科的把戏还是会的,不知道萧绎有没有算出自己命中有土厄。据说,算命的大师级人物算别人总是挺准,算自己马马虎虎。    萧方等回答道:“这一仗我必死,死得其所,我不会爱惜生命。”明知必死还要去,萧方等傻吗?他自然不傻,因为他知道去是死,不去也是死。    
    作者:chairzy 回复日期: 22:19:23  回复
      拜读了     作者:sjzmazhijian 回复日期: 00:34:15  回复
      哎~~还没没更新啊        努力加快更新节奏!         
  顶!  
  地板砖。。。。。。
      半面妆    一声哭泣,一声叹息,我的命运你懂的,江南每个人都懂。许多事可以改变,有些事却永远无法改变,徐昭佩是我的母亲。    徐昭佩是中国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女人,名气却因南北朝的默默无闻而不为人知。“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徐昭佩给世人留下津津乐道的词汇。可谁又知晓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多少痛苦哀怨、辛酸苦涩的泪水。    徐昭佩出自南朝世家高门。东晋时代徐家算不上望族,东晋末年徐羡之辅佐刘裕称帝开创刘宋王朝一步登天。刘裕死后,名列第一位辅政大臣。经过徐氏家族数代人的不懈努力,到梁朝开国,徐家已是名满江南的门阀。徐昭佩嫁给萧绎做湘东王妃门当户对,极其自然。    徐昭佩腊月出嫁,那天风雪交加,大雪弥漫天际,房屋帷帘一片白茫茫。上天似乎暗示这一场婚姻不会风和日丽。徐昭佩相貌普通,两人结合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萧绎不喜欢她,徐昭佩似乎也看不起萧绎。    一生嗜书如命的萧绎心机深,心眼小,没有爱心,又瞎了一只眼,也可能生理的残缺导致心理扭曲。缺点归缺点,萧绎才华横溢。有一首《折杨柳》诗可见他的才华:“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才高八斗的文人大多自恋,容不得他人小瞧,更何况心胸狭窄的萧七官。    南北朝的女人特立独行,往往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来。萧绎不喜欢徐昭佩,徐昭佩自有奇妙的法子表达郁闷的心情。喝酒。又是酒。魏晋南北朝不仅文人好酒,女人也好酒。南北朝流行诗酒之会,徐昭佩时常喝得酩酊大醉,喝醉了随意呕吐,每每吐到萧绎的衣服上。那个时代的人率直任情,吐脏衣服洗洗也就罢了。徐昭佩还有更绝的奇思。有一次萧绎去徐昭佩的房里,发现徐昭佩只化了“半面妆”,半面浓妆,半面素颜。    
    破坏即创造。现代前卫的人看来,多么绝妙的艺术创意。对萧绎来说,不啻一记长鞭狠狠抽到心头,痛彻心房。“半面妆”流露出来的这样的内涵:你只有一只眼,给你一半脸欣赏也就不错了。萧绎大怒,拂袖而去。唐代诗人李商隐写过一首《南朝》诗,这首诗几乎把徐昭佩写成整个南朝的象征:“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龙盘虎踞,长江天险,不过是徐昭佩半面妆而已。    萧绎的所作所为根本就是不要脸。一个人的好与坏,夫妻最了解。一个连妻子都瞧不起的男人会好到哪里去。    圆镜已破,萧绎不知悔改,迷恋上王氏姐妹,将徐昭佩扔到脑后,两三年才到徐昭佩房里去一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徐昭佩的报复针尖对麦芒,你找女人,我便找男人。年龄已过三十的徐昭佩招蜂引蝶,与美男子暨季江、贺徽,以及智远和尚私通。妖媚的姿容、多变的手段让情人们兴奋不已。暨季江每每对人感叹道:“柏直狗虽老犹能猎,萧溧阳马虽老犹骏,徐娘虽老犹尚多情。”说徐昭佩风韵而又多情,貌视赞美之词,把她与狗、马相比实在不像好话,隐约有种不屑和鄙视。交上这种情人,也算遇人不淑。    明目张胆给老公戴绿帽子,依萧绎恶毒的性格岂能容得下徐昭佩如此放肆。但是,萧绎忍了,忍了十多年。之所以数以年计的忍耐,无非在精明的梁武帝面前展现家庭和睦、婚姻幸福罢了。徐昭佩肆无忌惮,原也仗着老皇帝和娘家的势力,老公不敢拿自己怎么样。南朝讲究门第,皇家有什么了不起。谁知跛脚猴子打破江南的宁静,打破萧绎与徐昭佩互不干涉的私生活。老皇帝死了,衣冠凋谢,萧绎不怕了,谁也不怕了。  
    作者:心有火炬 回复日期: 17:50:37  回复
      顶!       作者:少陵野老2011 回复日期: 19:03:52  回复
      地板砖。。。。。。       哈,地板砖也不错。  
    萧绎的报复手段既歹毒又天真,把老婆偷情的事儿张榜公开。萧绎文笔好,用优美犀利的语言描绘妻子红杏出墙的淫行,与情人尼姑庵中相会,白角枕上情诗唱和,那一夜……此处略去一百字,大家都懂得。再加上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狗马精神等名句渲染,轰动荆州,传遍江南。    这本是少男少女玩的游戏,某女孩把某男友甩掉,某男友痛苦万分,一怒之下将两人床照公布于众,发到网上万人共享,来发泄心中的愤懑之气。萧绎时年四十一岁,四十不惑,竟然也能干出这种幼稚的事来。徐昭佩固然名声扫地,萧绎难道不受影响么。这不等于告诉世人,他萧绎是个绿毛龟吗?什么叫做恨之入骨,什么叫做恩断情绝,萧绎给出绝对答案。    公布丑闻只是开始。萧绎不想让徐昭佩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宠妃王氏突然死了,萧绎把王氏之死怪罪到徐昭佩头上,认为是她下得毒手,因为徐昭佩总与失宠的妃子把酒相欢,而仇视受宠的女人,据说曾经杀过一个怀孕的宫女。    萧绎逼徐昭佩自杀。身败名裂的徐娘心知必死,索性一了百了,跳井自尽。人死万事空。萧绎仍不解气,把尸体捞将上来送到娘家,名曰出妻。休掉死去的妻子总可以了吧?不行。萧绎将前妻徐昭佩的风流韵事记录在一本名叫《金楼子》的书里。《金楼子》是萧绎亲自操刀写的一本传奇故事。好作品流传万世。萧绎想让前妻遗臭万年。历史让萧绎失望了,现代女人读到徐娘半老的故事,只有膜拜摹仿,绝无轻蔑之意,更加谈不上鄙视。    萧方等是有血性的男儿,岂能容忍这等羞辱。他没有怪罪可怜的母亲,一句话揭示父亲的险恶用心:“昔申生不爱其死,方等岂顾其生。”申生不怕死,我就怕死吗!    春秋时代晋献公宠爱骊姬,想立骊姬的儿子为继承人,逼太子申生自杀。有人劝申生向父亲申诉。申生说:“不必辩解。我爹没有骊姬寝食难安,而我不讨老爹喜欢。与其让老爹失去骊姬,不如失去我。”有人劝他逃跑,申生又说:“如果我逃跑就等于向天下人揭示老爹的短处,我不愿意老爹被人笑话。”    萧方等以申生自诩,一方面向人们暗示父样有意废掉我,立王氏的儿子为世子,另一方面抱定必死的决心。    读到这里,大家自然会明白,当萧绎说出“若再有一个像萧方等这样的儿子我有何忧”的话,徐昭佩会哭泣默然离去,因为萧绎已经不打算让萧方等活下去了。    攻打萧誉,骨肉相残,这是萧方等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无论胜利或者失败,萧方等都不想活在这个阴险无情的世界上。麻溪之战,荆州军兵败,萧方等溺水而死,化为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畅游五湖四海,再也不做那万般烦恼作茧自缚的人。    世子阵亡,萧绎面无悲伤之情,忙着重新选帅,这就是读万卷书的萧绎,这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活生生例子。南朝无将,选个优秀将领太难,谁可以担任攻取长沙的主将呢?不仅仅是长沙,萧绎要整个江南。    
      王僧辩,你来。    萧绎眼里除了王僧辩,没有人能够荡平江南。江南无将,王僧辩不是南人,是北人,随父南来的北方人。虽然王僧辩跟随柳仲礼投降过侯景,但萧绎明白,那不是他的错误。萧绎对王僧辩寄予厚望,王僧辩来到梁朝,第一时间跟随自己,担任萧绎的办公室主任。萧绎任荆州刺史,王僧辩升任荆州军指挥官兼参谋长,又拨给他一块地方任太守。萧绎对王僧辩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恩重如山”。报恩的时候来了,萧绎下令王僧辩即日起兵攻打长沙。    信州刺史诗人鲍泉与王僧辩同行。军队集结中,王僧辩问鲍诗人:“这仗怎么打?”    鲍诗人怪道:“什么怎么打?荆州军骁勇,如汤沃雪,去就可以啦。”    王僧辩一笑:“你们文人想法太简单,河东王从小喜欢军事,最近又打了一场胜仗,没有一万精兵断断打不赢。竟陵兵是我一手训练出来的,打过不少仗,有军事经验。他们已经出发了,竟陵离得远,我们再等几天。    鲍诗人道:“我没问题,你说了算。湘东王哪里怎么交待?”    王僧辩考虑过了,他去做萧绎工作,请鲍照到时候帮着说几句,鲍诗人满口答应下来。    他们万万不曾料到萧绎勃然大怒。王僧辩跟随萧绎多年居然摸不透主子脾气。萧绎背负骨肉相残的恶名,此时此刻压力蛮大的。历史总由胜利者书写,唯有打胜仗才能改变这一切,王僧辩是希望所在。王僧辩为人正直,萧绎一直怀疑他不肯同流合污,不肯杀皇族。万事开头难。人做了一件坏事,接下来会不断地做坏事。反正已经是坏人了,人都这么想。必须让王僧辩去,萧绎恨不得他马上启程。王僧辩来了,萧绎当头第一句话便是:“准备好了吗?什么时候起程?”    王僧辩开始解释,调动军队和保障后勤需要一定时间,最精锐的竟陵军没有到,等两天再走不迟。王僧辩不看领导脸色说话,此时萧绎的脸色越来越阴沉,鲍诗人看出来了。两人说好王僧辩打头,鲍泉帮衬。这时节无论王僧辩怎么给他使眼色,鲍诗人也不肯发言。果然,萧绎勃然大怒,手按宝剑当头怒喝:“你害怕打仗吗!是不是想做贼!”    领导用上狮吼功,一般人早噤若寒蝉。王僧辩不怕,面不变色,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做坏事的人最怕遇到好人。王僧辩请求推迟进兵时间证实萧绎的想法。一时间,羞愧、愤怒、焦虑涌上心头,气得萧绎直转圈,一溜烟跑后堂去了。    让王僧辩气跑了?不可能。    时间不大,几十名王府打手蜂拥而出,把王僧辩抓了起来。萧绎紧紧握着宝剑气冲冲威胁道:“你敢抗命,我杀了你!”    如果王僧辩说个软话,陪个不是,同意马上出兵,指挥官继续当,工资照旧拿,偏偏王僧辩也是个犟种,梗梗脑袋道:“我受殿下大恩,您杀了我,我也不恨,但恨死前不能见老母亲。”    萧绎更火啦,拔出宝剑,恶狠狠一剑砍去。      
  网速卡,登陆了好几天才上来,~顶一下
  历史真相解密禁书和2012预言下载  /
    王僧辩悠悠醒来发现身处荆州大牢,大腿血流不止,疼痛难忍。王僧辩常年带兵却非那种武艺高强的将领,和陈庆之相仿,射不穿札,射箭穿不透的木片,可想而知此人有多大力气。王僧辩不如老爹王神念。王神念一手舞刀,一手持盾,纵马往来,所向披靡。社会风气影响巨大,如果王僧辩常年住北方,骑射功夫必定过人。走马鲜卑儿,即使汉化的鲜卑贵族也保留着尚武的习气,北方贵族聚会唱歌跳舞走马射箭。反观南方上流士人聚到一处,饮酒赋诗做文章吹牛皮,舞刀弄棍让人瞧不起。    入乡随俗,南来的王僧辩放弃健身运动,身体素质变得柔弱。萧绎一剑砍中左腿,竟将王僧辩砍晕,鲜血涂地。    适量放点血,降低血液粘稠度有益健康,古代有放血疗法。任由鲜血不停流,再强悍的人也顶不住。快快止血!大家不敢。谁敢救治湘东王砍伤的人。王僧辩尚不知闯下多大的祸,儿子侄子受牵连,统统被抓进大牢。    王僧辩母亲来了,摘去簪珥珠饰,披头散发,身穿素服进湘东王府下跪求饶替儿子做检讨。人不能太傲气,该低头处且低头。人治社会无论多大的官永远如此。萧绎在萧衍面前低头,在太子面前低头,你王僧辩凭什么在我面前梗梗脑袋。    道歉,一种廉价的社交手段。人要学会道歉。有错,道个歉,对方可能会原谅你。没错,道个歉,对方会感觉有些对不起你。硬抗下去,结果只有一种,双方结怨。西德总理勃兰特下跪华沙,赚走多少波兰人民的眼泪,释去多少难以消除的仇恨。当然,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笔下的小公务员那样频繁道歉反而适得其反。    王僧辩母亲的道歉令萧绎气消了不少,原本不想要王僧辩的命,如果想要命的话,那一剑不会砍向大腿。萧绎给了几付珍贵的草药止血,王僧辩总算保住一条性命。王僧辩有用,是个人才,是个值得留住的人才。没过多久,王僧辩出狱的机会到了。    那位鲍诗人惊得神魂出窍,一句话不敢说,立马回到军中点起部队出发。经这么一吓,倒把鲍泉的勇气激励出来,出兵慢一点砍腿下大牢,打败仗指定死路一条。鲍泉鼓起勇气,冲锋在前,连败萧誉的军队,将萧誉包围在长沙。    
      萧誉向三弟萧詧求救。萧詧尽起雍州大军,骑兵二千,步兵两万,从襄阳发兵浩浩荡荡南下攻打江陵,意图解长沙之围。萧绎又想到王僧辩,转念一寻思,这家伙被我放了那么多血,会不会记仇?萧绎留了个心眼,先派人到狱中向王僧辩请教什么方法可以守住江陵城。王僧辩详详细细向来人讲解保卫城池的方略,最后献上一条妙计,离间萧詧军中的主要将领。萧绎仔细听取来人的汇报,感觉王僧辩诚心诚意出谋划策,不像敷衍。于是王僧辩出狱拜将,负责江陵城防务。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萧绎策反萧詧的将领杜氏兄弟,杜氏兄弟率五百骑兵偷袭襄阳。大雨中萧詧匆忙退兵,损失无数粮草辎重。    江陵之围解除,鲍诗人包围长沙两个月攻不进城去,王僧辩接替鲍照继续围攻,又攻了半年,拿下长沙生擒萧誉。萧誉被俘后说了一句话:“勿杀我!得一见七官,死亦无恨。” 见了叔叔的面怎么下手啊,这话说了等于白说。萧誉见到七叔时只剩一颗人头。    攻打长沙的同时萧绎也想打下襄阳,荆州兵力不足,萧绎想到了司州的柳仲礼。梁末拥有重兵的外姓诸侯不多,柳仲礼是一位。    上天给过柳仲礼机会,柳仲礼没有抓住。半年前柳仲礼身为天下诸侯盟主,手握二十余万大军,虽说人心不齐,但名义上终究归他节制。而今天下兵马散去,柳仲礼又变回一镇小诸侯。回到义阳驻地的柳仲礼本想坐观天下形势。谁知湘东王萧绎以藩王名义下令柳仲礼进攻襄阳。纵观江南诸王,萧绎势力最大,最有可能笑到最后。柳仲礼选择了萧绎,率军由安陆出发气势汹汹杀向襄阳。事实证明柳仲礼站对了队,但是这一次他的对手不是萧詧,换成宇文泰。    萧詧从江陵回师襄阳平叛,大雨冲醒头脑,意识到独凭自身的力量敌不过狡猾凶狠的七叔,转向西魏求援。萧詧主动求援正中宇文泰下怀。宇文泰笑了,大展拳脚的时机到了。昔日强大的梁朝分崩离析,此时不取,更待何时,宇文泰放出一头猛虎。    
    作者:sjzmazhijian 回复日期: 23:16:53  回复
      网速卡,登陆了好几天才上来,~顶一下        握手.    
    南北朝之红与黑  整理版:    /go.php?id=1a01b9d3-2848-42ac-8bc7-d3f2d20aa048    
    流浪的猛虎    猛虎叫什么?猛虎就叫猛虎。当然他不止一个名字。汉名杨忠,鲜卑名普六如奴奴,表字猛虎,隋文帝杨坚的父亲。    杨忠流浪半生,最后的归宿红得发紫,生前官拜太傅、大司空、随国公,获得北周国最高荣誉称号柱国大将军,死后官职更高,受封隋朝太祖皇帝。    杨忠为什么会大红大紫?命好不如生得地方好。出生的地方决定一个人一生。生于达官贵人之家就是官二代;生于亿万富翁之宅就是富二代。生于科威特、卡塔尔有阿里巴巴的石油宝藏养着;生于英、法、德坐享国家福利;生于美国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给你打工;生于非洲受饥饿威胁,生于阿富汗饱受战火蹂躏。生于中国更有讲究。生在首都,莫说吃菜,出门做公交都省钱;生在农村,虽说艰苦,倒也分那么一亩三分地饿不着,还有一块宅基地盖房。最可怜是那些宪法明确规定的领导们-广大工人群众。赤条条来,没有房子没有地没有福利,会不会赤条条走,那要看你多努力。努力拼搏的工人们用一生劳动创造的价值会在城里混上几间房子。当然,眼时看房子很贵重,等你闭上眼的那一天,也许就是几根钢筋和水泥而已。    全民保障、全民医疗的福利国家好不好?教科书这么解释:西方搞得那一套就是我们曾经经历过的“大锅饭”。我们砸破的锅,老外拾起来,你说好不好。    杨忠生得好,生在武川。武川,好多人没听过。打听一下,原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山北的小农村。出门举目四望,大草原、大戈壁、大山,一眼望不到尽头。有比武川穷的地方么?好像不多。但是,这里是皇帝家族的摇篮。北周王朝、隋王朝和唐王朝的祖先都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
    为什么穷地方容易出皇帝?穷山恶水出刁民。皇帝就是最大的刁民。杨忠是不是刁民,做为开国皇帝的老子,你说呢?    中国的塞北像中世纪的中东,沙尘暴、大雪、茅屋、牛羊、城堡和凶悍的柔然人。恶劣的环境炼就武川人一颗颗勇敢的心,他们必须像狼一样凶狠和团结。春夏放牧,秋收冬藏。每逢秋高草黄,武川人结伴纵马深入大戈壁侦察、巡逻,防备柔然人。凭借勇敢和团结的精神,武川人在魏末乱世的刀山箭雨中顽强活下来,相扶相持,一步步走到渭水平原,开创了一个属于武川人的王朝。    有人问杨忠是汉人还是鲜卑人?这个问题并不重要。对外星人来说,我们都是地球人。杨忠家族在武川生活了五辈,世代做军官,你可以说他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杨忠自称弘农杨氏,据陈寅恪先生考证,杨氏祖藉或在山东。当然仅凭妻子吕苦桃的穷出身未必能判定杨氏家族藉贯的真伪。    杨忠身材魁梧,打仗勇猛,曾经单独制服一头猛虎,左手抱虎腰,右手拔虎舌,故而将士们给杨忠起外号呼做“猛虎”。久而久之,猛虎成为杨忠的表字。杨忠的历史几乎就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    公元523年,杨忠十六岁那年六镇大起义爆发。两年后,杨氏家族同所有六镇兵民一道向河北迁徙,乱军中杨忠与家人走散,来到山东泰山,遭遇北伐的梁军,被抓往江南。五年漫长的囚徒生涯,杨忠北望长江感叹命运多舛,第一个贵人元颢出现了。陈庆之奉萧衍之命率白袍队护送元颢北归称帝。杨忠加入元颢的队伍,摆脱奴隶的命运。杨忠并非白袍队的成员,白袍队是七千江东子弟。    
    元颢兵败被杀,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与天柱大将军尔朱荣光复洛阳,杨忠投靠尔朱度律。元子攸谋杀尔朱荣,杨忠站到尔朱兆一边。高欢起兵,尔朱家族败亡,杨忠转投新朝廷。高欢与孝武帝元修闹翻,杨忠随独孤信一道追孝武帝入关。    吕布三姓家奴,观杨忠为人,似乎也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儿。但是,杨忠的选择与荣华富贵无关,带有鲜明倾向性。魏末有两股大势力,汉化贵族和鲜卑武人,鲜卑武人又分三类人,洛阳的禁卫军集团、尔朱家族的契胡人和六镇鲜卑,六镇鲜卑又衍生出怀朔兵团与武川兵团。    当汉化贵族与鲜卑武人起冲突时,杨忠选择鲜卑武人;契胡人和六镇鲜卑打起来,杨忠选择六镇鲜卑;怀朔兵团与武川兵团打架,杨忠选择武川人。当然,杨忠跟随元颢属于迫不得已,那是南人与北人的选择。    武川人在关中,杨忠向西去,见到昔日的兄弟们,不停流浪的猛虎似乎找到归宿。然而,杨忠流浪的脚步并未停息,命运让他二入江南。    虽然独孤信与杨忠都是武川人,但二人和孝武皇帝元修一同来到关中,宇文泰毒杀元修猜忌二人,打发两人率军队攻打荆州,独孤信为帅,杨忠打先锋。荆州到手容易,守住难。东魏军大举反攻,得不到关中支援的独孤信和杨忠逃往江南。梁武帝萧衍非常欣赏二人,封杨忠关外侯,想把他留在梁朝为将。杨忠不肯,与独孤信一同重返西魏国。两人眼光的确犀利,一者武川军团是他们的根,二者江南重文轻武,留在南方没有发展前途。侯景乱梁给了投奔江南的北方人大展拳脚的机会,但是,羊侃、羊鸦仁、杨华、王僧辩等北方人最后都没有取得成功,原因不难解释,江南没有他们生存的土壤,根基不厚。消灭侯景威震江南的王僧辩最终败于土生土长的南人陈霸先之手便是明证。    
  杨忠第三次前往梁朝与前两次不同,不是俘虏,亦非降将,而是做为西魏军主将应雍州刺史岳阳王萧詧之约协守襄阳。今非昔比,东西魏大会战,杨忠屡立战功,官拜骠骑大将军,荣登西魏府兵十二大将军之列。西魏府兵有六军,所谓六大柱国各领一军,其实就是司令,每大柱国下辖两大将军,即军长,军长真正领兵打仗,杨忠就是直接指挥打仗的军长。    长社城被围,宇文泰不肯大举救援王思政,坐视颍川失守,却在同年十一月下令屯驻穰城的杨忠兵进襄阳,助萧詧取荆州。穰城在今湖北邓州,北连宛洛,南接荆襄,是西魏国经营江南的前哨。从中明显看出宇文泰战略思想的变化,趁江南大乱向荆襄拓展领土。    杨忠率两千骑兵向襄阳进发。两千骑兵?对,杨忠的全部人马。萧詧进攻荆州不仅带了两千骑兵,还有两万步兵,结果打败了,区区两千骑兵又能起多大作用。杨忠揣摩到萧詧的心理。兵在精不在多,这条用兵之道已被无数战例证明,但是寻常人眼里仍是兵多占优,纵使解释得天花乱坠也是无用。    兵者诡道。敌人要欺骗,盟友有时也要欺骗。为让萧詧安心,杨忠在汉水之畔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两千骑兵更换旗帜重复行进。    萧詧果然登上襄阳城头眺望,只见汉水边旆旗飘扬,络绎不绝,数了数,约有三万人之多,杨忠凭空增加十倍兵力。莫说萧詧用肉眼观察,即使用高倍望眼镜也休想察觉丝毫端倪。真正伟大的军官,不是冲锋陷阵在前,而是做个魔术师。“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不是用嘴说出来的,是用脑子做出来的。    
    南北朝之红与黑  整理版:    /go.php?id=1a01b9d3-2848-42ac-8bc7-d3f2d20aa048    
  更新的有点慢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部落冲突皇室战争新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