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竞技专业课程,真的会有吗?

电子竞技真的有如此好的前景吗?
电子竞技真的有如此好的前景吗?
文/CEA小王
2003年11月当国家体育总局正式宣布电子竞技成为国家第99项体育项目的时候,那欣欣向荣的场面让我们记忆忧心。至今电子竞技已经在中国正式发展5年之久,在这五年中电子竞技让我们有太多的“失望”太多的“悲伤”。这差距和5年前那欣欣向荣的场面相比让我们不经一抖,难道电子竞技在这5年中给我们留下的只有“失望”“失望”再“失望”吗?
不可否认的是电子竞技确实在中国进步了不少,03年当电子竞技刚刚来到中国时,电子竞技还是一个很先锋的词,现在至少电子竞技已经被80、90一代人所熟知。
现在很多人说中国电子竞技有很好的发展前景。这一点我不否认,但是我也不是完全赞成。第一、中国电子竞技虽然在过去的5年中得到了世人的认可或者说是熟知,同时也受到了届内外的关注,WCG(World
Games)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真的如此吗?在电子竞技发展的今天。中国在05年下达了禁令,不允许电视播放关于游戏的节目。这一禁令让本是认为电子竞技会成为续台球后的又一大众体育项目的项目“泡汤”。WCG落户中国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但是WCG生为电子竞技最高舞台,它的收市率一定要非常高才算成功,中国目前只能通过网络电视的方式传播关于电子竞技的一切新闻,这一传播途径真的能满足世界顶级赛事WCG的收市要求吗?第二、虽然电子竞技已经被80、90后一代人所熟知,但是他们所知道的“电子竞技”真的是我们所说的电子竞技吗?不是的,可以说百分之80的人都不知道电子竞技的真实含义。他们所认为的电子竞技无非两种。一种,坐在电脑前玩游戏就可以说是在从事电子竞技,第二种则是只要你在玩WAR3、星际、CS等电子竞技大赛所规定的游戏就算是在从事电子竞技项目。其实我们所说的电子竞技不是这样的,电子竞技之所以被称作是电子竞技是因为它具备一种竞技性这是一。二则是它是建立在网络平台上,利用网络来释放它本身的竞技内容。所以,电子竞技目前在中国虽然被世人所熟知,但是它想发展成一个产业是非常难的。第三、目前众多的家长(包括我的家长)都说“电子竞技就是不务正业”,在他(她)们眼中所谓的电子竞技则是整天疯狂无目的的玩游戏。显然这种看法是对电子竞技这项体育的“侮辱”,但是面对目前社会大多数家长我们只有“默认”他们这一“封建”看法。正如我刚刚说的一样电子竞技需要太需要象SKY、LX等80后一代的人走进电子竞技这个圈了。但是目前现实吗?面对社会大多数家长的看法现实吗?
电子竞技到底该如何走下去?
现在讨论最热烈的话题无疑是如何在中国这个人口之多的国家发展电子竞技。首先,想要发展电子竞技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方式来发展。如何才能建立正确的方式是我们现在耽误之急,电子竞技在中国已经发展5年,这五年中虽然找到了一些途径让电子竞技更专业,但是这些途径都无法让电子竞技走向新的高度。在我看来电子竞技要想达到大家所理想的高度并非不可能。因为第一、电子竞技这项体育运动已经被人熟知。第二、中国电子竞技发展在世界范围里可以说已经名列前矛。第三、中国电子竞技选手越来越专业化,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好的前兆。但,对于一项体育项目来讲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合这项运动的模式,必须让这项运动全民化,这样这项体育运动才能在中国这个特殊国土上有好的发展。
在我看来目前电子竞技在中国的发展过于单一。就拿赛事来说虽然目前中国赛事众多,形式也是琳琅满目,但是在盈利渠道上都非常单一,几乎除了寻找赞助商外其他商务开发就是零。所以在计算一项赛事是否盈利时只有两种情况:赞助经费&成本和赞助经费&成本,呵呵,就是这么简单。当然你也不能把商务开发不利都归咎于市场人员的无能,事实上一个赛事团队是一个整体的概念,策划、宣传、执行等种种环节的工作成绩会直接影响到商务的可发展空间,这个有些偏题在这里就不一一细表了。我们还是继续商务开发的话题,目前国内各大电子竞技赛事也在努力开拓新的盈利渠道,并且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收到了效果。
  渠道1——网络视频直播。事实上早在2004年就已经有人想过用网络视频来取代传统的利用游戏客户端来直播赛况,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显,无论是CS的HLTV、DEMO还是WAR3的REP,都很难溶入商业元素,而视频则不同,它可以很好的成为增值服务的载体,所以尽管条件不成熟也有人愿意抗着风险上。虽然最后由于网络技术的原因败退,但是这个思路是完全正确的。进入2005年后,P2P的技术迅猛发展,这也就为网络视频的普及扫除了最大的障碍,从去年年底的WEG第三届比赛开始,视频直播就已经成为每一个上了规模的电子竞技赛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观看人数也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向上攀升。国产赛事CEG大师杯平均在线峰值是10万,StarWar2对外公布的是26万独立IP在线,在这个里我也无法判断里面到底有多少水分,但是只要这个数字不要虚报30%以上的话,中国的电子竞技就有希望了。庞大的观众人数不但能够提高赛事整体的影响力,就算是视频本身也有不小的广告市场,这些都是能够切切实实给赛事公司的帐面上增加收入的内容。另外目前已经有一些赛事通过出售独家视频转播权获得收益,虽然金额比起传统行业还十分不起眼,几万块而已,但是意义不一样的,也许几年后万字前面能加一到两个零呢。最后最后,我想再说一句就是在电视平台开放之前,网络视频是目前唯一的影象传播渠道,注意,是唯一。
  渠道2——战略合作。前面就已经提到过网络游戏的盘子比电子竞技要大的多,休闲游戏目前也是根基深厚,所以电子竞技活动在上了规模以后,也就是说在敛聚了一定的人气后,完全可以考虑出售自己活动的一部分去圈一些“先富起来的兄弟的钱”。
  Starwar2给了人们很好的启示,虽然观众普遍反映freestyle那一段就是上厕所和休息眼睛用的,但是主办方圈到钱了呀,如果办个活动就亏钱,谁还跟你玩下去?当然Starwar2只是一个表演性质比较弄的SHOW而已,大部分比较严谨的赛事还没法把网络游戏列到主干里来,但是无论是CIG也好CEG也好,带着休闲游戏一块玩不是一年两年了,如果市场人员的能力再强一点,在这方面赚一笔并非全无可能。
  渠道3——品牌附带价值。我有几个去过法国ESWC世界总决赛的叔叔,他们都带回来一件印有大赛LOGO的衣服,做工算不上精美,ESWC的标志也没有NIKE和阿迪的知名度大,但是由于在国内市场上尚无同类商品,所以也能算得上是奇货可居吧。对于一个电竞迷们而言,这样的衣服会有特殊的意义,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商务开发还没有到这一块。我在这里说的是赛事品牌的附带价值,当然不是教大家都去卖、买衣服,当一个竞赛组织花了相当大的力气去推广自己的品牌时,为什么就没想过利用这个品牌来盈利呢?
  渠道4——其他。出售门票啊、出售赛事形象啊、出售比赛选手形象之类的,后两项在高度商业化的体育项目里有见,对于电子竞技而言目前来说可能还不是特别靠谱,但是出售门票已经不算很新鲜了。比如说现在正在风雨中的WEG的前期门票销售情况就非常良好,虽然最终的数字也不会特别庞大,但是只要活动运作的好的话,这里也是有潜力可挖的。
电子竞技依然不成熟
虽然在上面我列举了4个梁道,但这些梁道真的能持续的维持电子竞技的发展吗?仅仅凭借传统、单一的方式就能维持一项新兴项目的发展吗?显然不能。一项新兴项目的发展需要太多太多的付出,需要太多太多的时间,更需要太多太多的认可。这才是电子竞技最终存在的问题。一项没有社会“主流”人士认可的体育项目,一项没人付出的项目,谈何发展?怎么发展?
所以,在我看来电子竞技在中国依然不成熟。在中国依然需要时间来认可,依然需要更多的商家支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本期导读:电子竞技四个字从什么时候开始进入大家耳中的呢?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曾有一个名为李晓峰的年轻人将五星红旗高高举过头顶,成为了中国史上第一个获得国际电子竞技大赛冠军的人,并且一拿就是两届。然而,即便到今天,电子竞技还是没有得到和一般运动项目一样的待遇,在如何竞技,终究逃不开电子游戏的范畴。
而在前不久,《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在前不久新增了13个专业,其中包含一个名为&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的专业,从此,电竞不仅可以出名、赚钱,也成为了一项名真言顺的高校专业。同时,内蒙古锡林郭勒职业学院正式宣布设立电子竞技专业,学制二年,可参加国际国内大型电竞赛事,还可直升大专,课程内容则包括文化课和MOBA、FPS等细分类课程。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一个符合应召条件的电竞爱好者,你是否愿意报考这样的专业呢?而如果你的孩子表示自己希望报考这样的专业,身为父母的你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吗?这场电竞正规化之路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读者投稿:
父母的压力、现实的无情让电竞之路困难重重
谈到开设电竞专业,对咱来说也是息息相关,因为咱也高三了嘛,也会纠结去选什么专业。虽然咱很喜欢玩游戏,而且恰好是让人羡慕的第一批,但是!咱不看好电竞也不会去选它作为自己的专业。实际上,迫于父母的压力,咱并不觉得会有多少人选电竞这个专业。
从客观角度来讲,就是因为是第一批,所以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国家政策也不一定会很注重这一块。玩游戏也是需要有天分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像Faker那样的人,你选了电竞,大学毕业后 ,注定要去加入某个战队,社会竞争是很激烈的,一旦没有战队要你,去做主播又没有人气,想过吗?你该何去何从?
现在社会总的来说,不太能够接受电竞这个专业。就和二次元的圈子一样,它远比电竞出现的早许多,可圈子里的和圈子外的人的理解完全就是天壤之别,圈子外的人完全的否定这个圈子。无非就是近几年圈子里的人多了,圈子外的人少了,可圈子外的人还是不能接受这个圈子的存在,电竞大概也会步他的后尘吧。
所以对于电竞这个圈子,咱只会去做一个圈外的人,笑看圈子里的人的起起浮浮。
编辑观点:
这个领域还需要很多的&沉淀&
你问小编对于电竞专业的看法?简单...三个字&待沉淀&。并不是小编想要对这件事情泼冷水。诚然,教育部认可了电竞成为了专业的科目,以后有很多喜欢电竞的同学,可以择优报考这项专业。看起来,社会对于电子游戏竞技这项特别的运动的态度有所转变,似乎可以彻底摆脱&不学无术、误人子弟&的标签了。但实际情况其实看起来并不乐观。教育部承认是一回事,但公众真的能理解这个新兴科目么?假如明天你就要报考专业,如果你跟你的父母说你要报考电竞专业,你的父母能够理解么?
另外,据小编了解,现在全国有这项专业的院校可以说是寥寥无几,而且,这专业并不是像我们开玩笑说的那样,真的是进去玩游戏,而是要学习不少关于理论、管理等基础课,所以学起来,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还有因为电竞专业刚起步的关系,所以无论是授课经验、师资力量都没有一个好的标准或者太多的资源。看起来电竞专业的理想是好的,但是有待沉淀、观察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电竞正规化也需要过程
谁都希望一步登天,谁不喜欢立竿见影,考试前的学习是这样,临近夏天的减肥是这样,步入社会前的人生规划也是这样。然而冷静下来思考就会发现,想要取得成功,绝对没有一条捷径,电竞正规化也没有那么快就能看到成果。
电竞专业给喜欢电竞游戏的人提供了很多不同的出路,若你喜欢游戏本身,渴望专业的训练,并希望能够在世界大赛上一展身手,那么&选手&是最合适的选择;但若你已经过了这一黄金年龄,又希望能给电竞事业出一份力,还有&管理&方面的专业等待你的加入;此外,作为业余战队的&教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们不应该把目光都放在世界冠军、职业联赛、一线主播这样的大目标上,就像我们不能指望中国足球拿世界杯冠军一样,但我们可以先期待着中国队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同样,未来会有越来越多高校开设电竞专业,而这些学生学成之后继续投身电竞事业的建设,一切就会越来越好,即便这一天不会来得那么快。
电竞专业的开设,给了爱玩游戏的人一个新的选择
网络上有这么一个段子:小时候,妈妈看着隔壁家学霸小军,敲着脑袋对我说,&你看人家小军,读书多好。你再看看你自己,整天就知道打游戏!&长大后,隔壁家小军的妈妈看着我,敲着小军的脑袋对他说,&你看看隔壁家小明,打游戏都给家里赚了一套房。你看看你,就会读书还会干嘛!&
网络段子虽然以开玩笑为主,但也阐明了一个事实,电竞的确给了爱打游戏的人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对于电竞专业的设立,对于人们来说会产生两种影响。第一种,大家通过电竞专业几年的教育之后,对于电竞行业有了更加专业化的思考,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真正的电竞。另一种,当你的兴趣成为了你的职业,你会发现一切都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你甚至会觉得这并不是你想要的。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想,通过专业的教育将会让越来越多的人正视电竞这个领域,而中国电竞的发展也将越来越专业化、规范化。
更多观点:
下期话题:游戏改编电影一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游戏玩家很可能无法接受改编后的一些变化,而电影制作方也可能因此畏首畏尾,导致成品效果极差。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游戏作品在前赴后继地成为电影的改编对象,《刺客信条》、《精灵宝可梦》甚至《俄罗斯方块》,这些作品中有的让人觉得改编也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则是让人莫名其妙,特别是俄罗斯方块尤为如此。因此下期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样的游戏适合改编成电影?不论是从情怀的角度还是理性的角度,欢迎投稿到我们的邮箱告诉我们,不要吝啬你的思维。
往期回顾:
更多往期内容请点击《》,更多原创精品内容请点击《》
话题讨论:一款游戏在什么情况下会让你玩不下去<专注网络游戏工作室赚钱项目攻略!
当前位置: &#62;&#62;
&#62;&#62; 正文
日 17:40:28&&分类: 游戏杂谈
导读:今天的头条必须是这个!“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了2016年度增补专业共13个”电子竞技专业竞赫然在目。虽然这件事与我们游戏工作室好像没太大关系,但是,必须得承认,我们曾经或现在都是一群深度热受游戏的人,游戏行业逐渐被社会认可,并且在一点点的成长,变好,也是我们心里所期盼的。北京时间9月6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增补了13个专业,其中包括“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从更高层面上对电竞行业给予了支持,该专业自2017年起执行。以下为增补目录:2016年增补专业《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教育部相关公告页面,详情见附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在相关学校和行业提交增补专业建议的基础上,教育部组织研究确定并公布2016年度增补专业共13个,自2017年起执行。而在不久前,已经有高校提前开设了电竞专业课程,学制2年且能直接升大专。并且已经获得了该省政府支持,开始对外招生。以下为社会人士解析:在电竞蓬勃发展的今天,教育部的该项决策可以说是出人意料,也可以说是顺应潮流。毕竟“游戏猛如虎”的年代已经过去,在现代人的观念里,已经有不少人不再将游戏与“丧志”划等号。而电竞正是扭转这个观念的强大助力。翻翻这几年的电竞新闻,你就会发现:明星玩电竞,富二代投资电竞,政府助力电竞,央视报道电竞,学校开设比赛,俱乐部如雨后春笋,电竞明星影响力比肩不少影视明星……而电竞奖金更是不逊于体育赛事。以下为新闻媒体稿件:曾经的留着脏兮兮头发、蜷缩在网吧一角没日没夜拼杀的“网瘾少年”摇身一变,成为了电竞明星、年收入动辄上千万;电竞比赛也不再被边缘化,从闹哄哄的网吧搬到了豪华气派的体育场馆;越来越多的电竞爱好者被包装为明星主播;赛制设置愈发细化、公平;比赛装备不断迭代更新、科技感和操作性更符合潮流……这一切信息都预示着:电竞比赛已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体育项目。电竞一直与梦想并行,而现在电竞的产业链渐渐成熟之后,电竞就需要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其实不难发现,国内大部分的电竞比赛都有高校联赛,LOL的全国高线联赛,DOTA的全国高校联赛,甚至赞助高校外网吧的其它比赛。国家认证以及资本的入驻都会帮助这个“孩子”成为梦想的摇篮。普通游戏玩家对此的看法:1,恨自己早上学了十年。2,总感觉走上了一条弯路。3,电竞专业出来打不过网吧少年。4,开门选修课足以,何至于设立专业啊。5,全民游戏年代,以后光明正大的专业打游戏。6,有钱谁都想捞一票,这让我想起了当年的治网瘾。7,这还只是个专科,又不是本科,学校打心里还是不认可咯?可是又觉得设这个专业肯定赚钱。8,市场就业前景不好,但是学校可以纯捞钱的专业,因为将来肯定会有许多打着电竞旗号去玩游戏虚度光阴的SB。老A感悟:呵呵,虽然第一时间看到这条新闻时比较开心,但是,冷静下来想想就有种莫名的伤感。电子竞技专科毕业,呵呵!中国游戏这十几年,开始时高端人士人人喊打,孩子家长们齐声讨伐,把多少只是喜欢玩玩游戏的孩子误读成了“网瘾少年”?(包括我,我们)现在看到极少部分人通过电竞赚钱了,又舔着脸过来捧,“大人们”的世界,我真TMD不懂!这下是真要有一批孩子真正的悔在游戏上了,电竞专业,我不看好,你呢?相关阅读:
此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地址:
标签:&&&&
昵称(必填)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st: 8:41:48
以后又多了一批无处就业的废物
Post: 22:37:58
其实那些心存忧虑的 完全没必要 所谓的网瘾少年那只是多年以前的事了 还不是被父母管的太严玩个电脑跟做贼似的 就好比一个爱吃肉的人你成天不让他吃 那天他逮到机会就吃个够都能撑死 要是平时限制的比较合理 谁会这样 在加上以前的社会氛围 有时间把责任推到爱玩电脑的人身上 不如好好反思所谓的网瘾少年的形成 跟家庭和社会氛围有多大的关系 可以说 就是这样环境才把一个只是单纯爱玩游戏的人 推上了网瘾少年的 悬崖 还有现在一般有几个 为了玩游戏不要命的 可以说凤毛麟角冶不为过 再加上如果把电竞当作事业 谁还会有那么大的瘾头
【相关文章】 20:8:2 17:53:6 11:4:5 17:28:53 18:0:24 15:5:39 15:5:22 15:5:5 15:4:49 18:39:39
站内搜索_游戏工作室项目
网游工作室_猜你喜欢
网游工作室_最热文章
备案号: 辽ICP备号-1
【NBE游戏工作室】我们一直被采集,但从未被超越!和NBE一起做吧。痛,并快乐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开设电子竞技专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