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宫二号 中国梦是永久吗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揭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到底有多牛?
   来源:
    频道主编: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与长征二号F T2火箭垂直转运至发射塔架。孙浩 摄
  中新网9月15日电 在超期服役长达两年半之后,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完成使命&。而即将升空的接力者&&&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则将开创更多&第一次&,除了要印证航天员在轨中期驻留,还要开展14项实验,涉及八大领域。
  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将于北京时间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今年10月,中国将发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行对接,进行30天的航天员中期驻留试验;2017年,&长征七号&火箭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进行对接,进行推进剂在轨补加等空间站建造运营关键技术的验证。其目的是为了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的永久性空间站。
  &天宫二号&上的新设备
  &天宫二号&与&天宫一号&相同,均为长期在轨自动运行、短期载人的飞行器,是为未来的长期性空间站建设做准备。但两者相比,&内在&的变化很大。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此前发布的消息来看,&天宫二号&较大的改进是装备更豪华、装载量提高、内部环境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天宫二号&的系统设计是模块化的,也就是说它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更换和在轨维修,这在国内空间领域属于首创。
  此外,为了方便航天员太空生活,&天宫二号&在内部增加了很多贴心的设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设计师朱枞鹏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我们要以人为本,给航天员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天宫二号&首次使用可展开的多功能小平台,航天员可以在上面写字、吃饭、做科学实验,生活工作两不误;通信方面为航天员配备了蓝牙耳机和蓝牙音响;用地板取代了地毯;舱内灯光采用米黄色色调,亮度可手动调节,并为每个航天员安装了床前灯。
  事实上,30天的太空驻留不仅是对航天员本身的考验,也是对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全新的挑战。如何长时间提供适合人生活的环境,如何长时间提供包括水在内的物资供给,都将在&天宫二号&任务中得到验证。&[1]&&&
 【我要收藏】【】【】【】
&&视觉焦点
这些图让我尴尬症犯了
《神雕》罕见片场照
如果您在本页面发现错误,请先用鼠标选择出错的内容片断,然后同时按下"CTRL"与"ENTER"键,以便将错误及时通知我们,谢谢您对我们网站的大力支持。
Copyright & 2001-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为东北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您的位置:>>>正文
外媒:中国到2015年前后将发射天宫二号
原标题:外媒:在太空竞赛迈出巨大步伐 展示实力
据拉美社12月28日报道,中国在2013年的太空竞赛中迈出巨大步伐,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还首次将月球探测器送上月球,采集样本并进行重要科学研究。
指出,虽然很多专家都认为,中国在月球探索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才能赶上和苏联的水平,但中国在复杂的航天领域确实已经展示出自己的实力和成果。
报道称,在今年6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五艘载人飞船神舟十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临现场观看发射。神舟十号上搭载了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三位航天员。其中王亚平是中国第二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她承担着在中国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中进行太空授课的任务。
报道指出,神舟十号的发射成功距离中国首次向太空发射载人飞船已经过去了10年。随着这次任务的成功,中国已经将8名男航天员和两名女航天员送入太空。
报道称,12月2日,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展开奔月之旅,标志着中国的“太空梦”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嫦娥三号是中国第一个在月球虹湾实现软着陆的探测器,并携带着“玉兔”号月球车。
在为期3个月的任务中,以太阳能为动力的“玉兔”号主要担负的任务包括月表地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资源勘察等。这次任务让中国在向太空发射探测器方面,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的第三个国家,距离2020年在太空建立中国的永久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报道指出,神舟十号和嫦娥三号两次任务的成功证明了中国在航空航天工业方面付出的努力。2013年中国还发射了多枚卫星,包括今年4月的“高分一号”卫星。
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高分一号”是中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首发星。中国计划“十二五”期间发射5至6颗此类观测卫星。
6月,中国完成了遥感卫星地面站及北京总部运行管理与数据处理中心的安装。这一网络由信息运行和处理中心组成,可以接收、传输、存档、处理和分发数据。
2015年到2020年中国将发射一系列的货运和载人飞船,向未来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提供物资的补给和成员的往返。
报道称,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支持,比如建立新的飞船发射中心和研制具有更大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等。目前海南航天发射场各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报道指出,中国未来几年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计划还包括,到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在3年后发射试验性核心舱。来源:环球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中国正成为空间科学发展“激动人心之地”
国内外“点赞”天宫二号
日06:15&&来源:
  9月15日22时04分,我国第一个真正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为空间站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太空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起点。  发射圆满成功之后,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熊群力说:“天宫二号承载着中华民族走向浩瀚宇宙的飞天梦想,延展了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内涵。航天梦是中国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技竞争力、综合国力和国防力量的综合显现,航天梦助力科技梦。”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激发着一线航天人的士气与热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联合飞控试验队的一名队员说:“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和准确入轨标志着决胜飞控任务攻坚战正式打响,我们将紧握接力棒,在接下来的3个月时间里,24小时不间断地呵护天宫二号的在轨健康,用实际行动迎接下一个载人航天任务的到来。”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111厂数控加工车间车工班班长王阳说:“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作为一名航天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一直以来,我们为祖国的航天领域和太空探索钻研并提供着关键技术。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载人航天精神,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宋延林说:“中秋之夜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个重大进展。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成果从跟跑、并跑迈向领跑,为人类的进步贡献更多来自中国的力量。”  浙江大学青年职工周炜和家人在电视机前观看了天宫二号发射的直播,她的手机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第一时间转发发射成功的好消息并“点赞”。她也转发了人民日报客户端制作的动态号外。周炜说:“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又一次证明了我国在重大科技工程中毫不含糊、稳扎稳打的气魄,这也是万众一心勇攀科学高峰的集中体现。这一空间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不但是科学上实质性的进步,更将成为一种精神的引领,激励我们更加为国家而自豪,更加尊重知识,更加期盼未来。”  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也吸引了国际媒体和航空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美联社、《时代》网站、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美国主要媒体第一时间关注中国发射天宫二号的新闻。CNN评论称,虽然中国的太空项目起步并不算早,但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投入了巨大资源进行太空研究和人员培训,制定了包括探测火星、登月等在内的宏伟太空探索计划。  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戴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科技实力提升的体现,人们可以看出,中国的太空能力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射火箭和第一颗卫星时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太空项目能够增加民族自豪感。这显然也是对人类太空探索的重要贡献。”  英国知名学术杂志《自然》15日在其网站发表题为《中国发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的文章,认为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中国朝未来建立国际空间站的目标又成功迈进了一大步。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近年来进展十分迅速,中国正变成全球科研人员测试空间科学理论的“激动人心之地”。  埃及官方通讯社中东社16日称,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为中国空间站之路奠定了基础。天宫系列的发射表明中国的载人航天领域技术在稳步提高,将成为国际空间站领域的重要一员。  泰国《民族报》文章称,天宫二号的发射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组成部分,能有效地帮助中国在未来实现拥有载人空间站的目标,让中国进入空间站时代。报道详细介绍了天宫二号的结构、装备情况,尤其提到其携带的空间冷原子钟,将成为目前空间最高精度的原子钟。《曼谷邮报》文章则称,天宫二号将极大丰富中国空间站建设经验,中国将最早从明年开始着手空间站建设。  英国路透社在16日报道中表示,中国一直致力于发展太空计划。此次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与运行是中国完成空间实验室任务的关键一步,这将为中国未来建设永久性空间站并运营打下坚实基础。中国正在向着太空大国迈进。  法新社在16日刊登的报道中详细地介绍了天宫二号。报道称,与天宫一号相比,天宫二号更宜居,具备支持两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二号将开展14项太空科学和应用实验,其中13项科学实验将由中国科学家自主完成。按照计划,中国建成空间站的时间与国际空间站退役的时间比较接近,这意味着届时中国或将成为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巴西中国研究所所长罗尼?林斯对本报记者表示,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表明中国航天工业技术发展在突飞猛进,是中国为建设空间站迈出的关键一步。它有利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最终将造福普通民众。  南非科研工作者布莱克?巴瑞告诉本报记者,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步入世界空天科技强国行列。“近年来,中国在太空飞船、火箭发射、载人飞行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向世界人民展示了强大的国力”,巴瑞说,中国空天技术的发展为世界人民带来了更多福利,希望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能在未来促进人类探索宇宙的步伐。  “今日俄罗斯”通讯社报道指出,中国计划未来建立大型空间站,天宫二号的发射是这一雄心勃勃航天计划的一部分。俄罗斯航天政策研究所所长莫伊谢耶夫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近年来在航天技术上取得的进展令世界瞩目,中国在世界航天领域显然已经名列前茅。  (综合本报记者余建斌、冯华、吴月辉、张朋辉、韩晓明、丁子、吴刚、陈效卫、王欲然、曲颂、李应齐报道)
  《 人民日报 》( 日
(责编:崔东)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运抵海南文昌 将于11月首飞
9月1日,我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安全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火箭完成一系列装配和测试工作后,将于11月择机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实施首次发射任务。中科院为海外青年学者回国创新发展铺路搭桥127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及“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的100余位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和中科院海外评审专家代表近日齐聚北京,交流了解国内科研领域最新情况。当前位置: >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定于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时间: 18:18:40来源:搜狐媒体平台原标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定于9月15日22时04分发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乔全兴、柳青):中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定于9月15日 22 时 04 分发射。今天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 T2火箭已经开始加注推进剂。
  据介绍,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
  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为满足推进剂补加验证试验需要,对推进分系统进行了适应性改造;为满足中期驻留需要,对载人宜居环境进行了重大改善,具备支持2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30天的能力。天宫二号装载了空间冷原子钟等14项应用载荷,以及失重心血管功能研究等相关航天医学实验设备,配备在轨维修技术验证装置、机械臂操作终端等在轨维修试验设备,将开展空间科学及技术试(实)验。
  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后,将变轨进入高度约380公里的运行轨道,进行在轨测试。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10月中下旬发射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进入高度为393公里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交会对接。
  目前,执行天宫二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和空间实验室系统,已经完成综合演练,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发射天宫二号是全面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的关键之战,将为我国后续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坚实基础、积累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我国载人航天事业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相关推荐
声明:本网部分信息转载于其他网站,如稿件涉hxf 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宫二号对中国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