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成吉思汗雕像对蒙古传统文化发展的作用 500字

藏传佛教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及其意义(2)_传统文化_思想国_中外思潮_
藏传佛教对蒙古民族性格的影响及其意义(2)
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的后果
蒙古人信仰多元的特点,是其接纳藏传佛教的重要前提条件。
藏传佛教是蒙古人&请&来的外来宗教。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转化为封建社会,萨满教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蒙古人在东征西战中见识过更高级的宗教文明,于是蒙古人的领袖们开始考虑重新选择宗教。在众多宗教中,蒙古人的领袖们对藏传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40年,窝阔台三子阔端在进军藏地时,引入藏传佛教。1260年,忽必烈封红教上层喇嘛八思巴为国师。此后,藏传佛教开始在蒙古地区传播。
由于元朝统治时期,藏传佛教一直是以宫廷贵族信仰为主的宗教,未能在广大蒙古民众中扎下根基,藏传佛教随着元朝政权统治的瓦解而逐渐消失。
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再度传入蒙古社会,蒙古统治者的政策有所改变。1578年,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皈依藏传佛教后,宣布萨满教为非法。于是该地萨满教只好转入民间,进行秘密活动。16世纪末,占据青海的阿勒坦汗引入藏传佛教格鲁派,迎来了宗喀巴的大弟子第三世达赖到蒙古传法。1640年,以俺答汗为首的蒙古族领袖们宣布藏传佛教为&国教&。
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历经几个世纪,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蒙古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政治上,蒙古封建主以藏传佛教为思想武器,巩固了寺庙的地位,树立了高级喇嘛们的威信,赋予了喇嘛各种特权。这就使寺庙和喇嘛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逐渐参与并左右蒙古的政治。
为表现对藏传佛教的虔诚,蒙古封建主们还争相把自己的土地、牲畜、金银财宝和属民施舍给寺庙,并规定免除喇嘛们的兵役、赋税和其他封建差役。于是,寺庙占有越来越多的土地、牲畜和属民,逐渐形成了新的封建领地。
此外,蒙古人的生老病死,嫁娶节日无不由喇嘛念经&卜凶问吉&和&解脱超度&。蒙古贫苦牧民含辛菇苦,节衣缩食,把一生劳动所得的大部分供奉给寺庙,以表示自己对&布尔红&(菩萨)的虔诚,希望由此得到神明的保佐,能够超度苦海,死后升入天国,来世会有幸福。
上述影响的综合性社会效果,消弭了蒙古人的扩张性。
藏传佛教改变蒙古民族性格的世界影响
在蒙古民族实现从马背上征服天下的民族精神向下马治理天下的转变过程中,藏传佛教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如果不是藏传佛教,蒙古人的民族性格不会由外向征服型转向为内敛臣服型。
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人是能征好战的马背上的民族,是草原上征服周边世界、争取最大地盘的英雄的民族,充满战斗精神。当蒙古上层社会和底层社会都皈依藏传佛教后,就意味着藏传佛教入主蒙古民族精神,使得蒙古人的民族性格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马背上那种扩张、征服等外向型精神,逐渐转化为崇文、内求极乐等内向型精神。
笔者到欧洲进行访问时发现,欧洲人至今仍对成吉思汗剽悍的民族性格心有余悸。可以想象,如果后来的蒙古人还将承继并延续成吉思汗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那么将有可能征服全世界,就像有些极端民族主义者想象的那样,全世界没有一片土地不是蒙古人(统治)的土地,&哪里有人烟哪里就可能被蒙古人(征服)&。
总之,藏传佛教涵化了蒙古民族,改写了世界历史。民族与宗教的这种特殊互动关系,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蒙古人在政治军事上征服了包括西藏等地的广大地区。另一方面,后来蒙古族接受藏传佛教的涵化,反过来又扩大了藏传佛教的传播范围。最为奇妙的是,藏传佛教使得马背上的民族变得&顺服&,从而改变了蒙古人向外扩张的民族性格,进而深度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足见,藏传佛教对蒙古人乃至世界历史的影响不可低估。
【本文是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西藏问题&的国际化及中国对策》(项目号11YJAGJW00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王博]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成吉思汗政治伦理思想的分析研究.pdf4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2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独 创 性 说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内蒙
古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
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
了谢意。 签名: 日期: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内蒙古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纸质版和
电子版)的规定,即:本人唯一指定研究生院有权保留送交学位论文在
学校相关部门存档,允许论文在校内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
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论文作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生院可以
转授权第三方使用查阅该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 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内蒙古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圣主,也是举世闻名的历史人物。12世纪末13世纪初,
成吉思汗顺应蒙古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统一蒙古诸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从此漠北
高原各部族之间长期的战乱基本结束,新兴的蒙古民族共同体同广阔的文明世界包括
中原文化日趋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大元帝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经济和思想基础。成
吉思汗的成功不仅仅得益于他的军事智谋,而且还与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不仅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生活基础和丰富的社
会实践,而且必须以前人的思想作为根据和前提,并以用科学的态度正确对待,才能
够构建和树立自己的思想,从而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更多公众号:caoyyyzs这里将为您呈现最美的草原金曲,以及蒙古族歌手的最新动态!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成吉思汗“必力克”箴言 对草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蒙古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的培育-牛bb文章网
蒙古传统文化与理想人格的培育
所属栏目: &
摘要:数百年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居无定所,生活在大漠南北的蒙古青少年的坚强意志、独立自尊的人格,坚韧豁达、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更多的是在浓厚的蒙古传统文化的灌输下熏陶出来的。教化的内容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巴特尔”教育,即英雄、勇士、骑士教育;鼓励冒险精神,培养独立、自尊人格;培养坚韧豁达、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对于“长生天的崇拜”,教育子孙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等。关键词:蒙古传统文化 理想人格 形成“马上传语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中国唐代诗人岑参这句边塞诗道出游牧文化(或游牧文明)的一大特点,或者说是一种缺憾。数百年来游牧民族逐水草迁徙,轮蹄征逐,居无定所,书面文字发明滞后,只能口耳相传,递送信息。因而见诸于书卷的教化文章可谓凤毛麟角。生活在大漠南北的蒙古青少年的启蒙教育及理想人格的形成,更多的是在浓厚的蒙古传统文化的灌输下熏陶出来的。部落或家族内具备嘉言懿行的尊贵长者,承担起了教化的任务,他们的谆谆教诲对于信息闭塞,懵懵懂懂的后辈子孙是弥足珍贵的。这种教化与训导相当于现今中国中小学所开设的《道德品行》课程。蒙古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格培育的内容是庞杂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它不像中国古代圣贤孔子那种私塾式的讲学,而是不择时令、地理环境,多采用现场即景式的教化,让人刻骨铭心。譬如儿女随父母骑马赴邻居家串门,长辈斥令不得把马鞭携带进蒙古包,以免羞辱主人。这恐怕是让他(她)们终身难忘了。蒙古传统文化中的教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乌力格尔(蒙古说书)、寓言、童话、好力宝、格言警句、成吉思汗箴言、蒙古民歌等等,形式活泼、寓教于乐。从教化的内容上讲,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巴特尔”教育,即英雄、勇士教育阿尔泰语系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都把“英雄”称为“巴特尔”。在蒙古人名中,称“巴特尔”的频率最高。蒙古族世代生活在大漠苦寒、气候恶劣的环境当中,其它部族的侵扰、暴风雪的袭击、疫病的流行,使游牧民族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而部落民众呼唤“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强悍英雄,他们意志坚强,目光远大,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可以引领部众渡过险关,过上平静、安宁的生活。如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英雄史诗中的江格尔、格斯尔、中兴英主巴图孟克达延汗,大义扶孤的巾帼英雄满都海彻辰、草原卫士嘎达梅林等等,都在蒙古后代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因先祖英雄业绩而骄傲,自小立下了当“巴特尔”的决心,对“巴特尔”(英雄)的仰慕、崇敬利于培养后代健康、健全的人格精神。至今我们在草原上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在长者的大声指教下,十岁左右的顽童捉对摔跤、互不相让,人人都渴望日后成为一代跤王――查干扎那,民歌中十八岁的查干扎那大力士是他们崇拜的偶像。角力对于蒙古儿童不仅仅是玩耍,而是在培育他们强健的体魄,过人的谋略、捕捉时机的敏锐目光,这确实是在锤炼人的生存竞争能力。蒙古儿童五、六岁就被父亲扶上马背,奔驰在草原上,而城里的孩子此时正被抱送到幼儿园。在寒冬腊月,我们还能看到牧区儿童赤足在雪地上奔跑、玩耍。这正是蒙古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在苦寒中作乐,在风雪中成长,才能打下“巴特尔”的根基。二、鼓励冒险精神,培养独立、自尊的人格游牧民族随水草迁徙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有天生的冒险精神,在迁徙过程中有风暴寒流,有土匪抢劫、有狼虫虎豹等等不可遇知的危险,这使得蒙古传统文化教育中,冒险精神、单兵作战能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蒙古秘史》记载了少年铁木真为逃避其它部落的追杀,以顽强的生存意志和坚毅的心理承受能力,逃过了数次劫难,这与他幼时接受残酷的生存训练有密切的关系,如在饥饿难耐时,与兄弟们捕捉土拨鼠充饥等等。当今世界,有好多蹦极、攀岩、飘渡等极限运动,也皆在唤起人类的冒险精神。日本中小学生年年到大草原或负重步行,或骑自行车长途跋涉,体验艰险旅途,提高生存竞争能力,以免安逸懒惰,失去上进心。三、培养坚韧豁达、乐善好施的人格精神草原地广人稀,居住分散。这就决定必须有一种团结互助,齐心协力的精神才能渡过难关。《蒙古秘史》中诃额伦母亲折箭训子就是一个生动、感人的团结教育的范例。游牧民族重然若、轻钱财,他们不以聚敛钱财而自豪,而是仗义疏财,“安达”之谊高于一切。在牧区我们常常看到,哪怕是一户牧民宰杀一只绵羊,也要分成几份送给相邻的几家牧户,有福同享,约定俗成,没有强硬的法律或守则去约束它。蒙古人待人友善,热情好客,蒙古谚语云:“游人不可能背着房子行走。”他们知道草地辽阔,路途坎坷,自己出门也难免遇到困难,所以对羁旅行客必热情款待,甚至留宿。四、对于“长生天的崇拜”,教育子孙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蒙古古代法律《成吉思汗大扎撒》即有保护生态的条文。蒙古人反感“开荒”种地,禁止深挖药材,不允许污染水源,不允许在毡包附近便溺,近些年,内蒙古牧区开始定居放牧,盲目发展牲畜头数,使草原退化、沙化十分严重,违反了草畜平衡关系。对大自然无止境的索取受到了沙尘暴惩罚。古代蒙古有良好的青少年启蒙教育手段,这也是蒙古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先决条件。而到了近代则有数典忘祖、淡漠家训的倾向。生活在20世纪初期的蒙古大学者在其名著《蒙古风俗鉴》中认为,自元代以来,在蒙地大兴佛教,使蒙古人渐渐失去了勇敢尚武的精神,变得愚蠢、贫穷、柔软。“忘记了古代以来的祖传训导,而只顾眼前利益和享受,到如今更加忘记了古代圣贤的金玉良言。”这些话虽时隔80余年,今天听来仍有警示作用。20世纪末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人类开始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等等发展规划,正是蒙古先辈数百年前就引起重视的。“落地之土是金,引用之水是圣泉”蒙古民歌中吟咏道。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