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34师的师长陈树湘幸存者高春林

帖子主题:毛泽东最心痛的红军第34师
共&2989&个阅读者&
军号:2391067 工分:423328
/ 排名:140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毛泽东最心痛的红军第34师
文章提交者:lengjian75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在电视剧《长征》中,我们难忘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死人堆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着担架,一面询问着湘江突围战后的红军军情,一面频频找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同时一再地感叹着:“我的三十四师”!“我的三十四师”!那么,这个三十四师究竟是怎样一支部队呢?1931年夏,孙连仲部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奉蒋介石之命,开往江西前线,参加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的战役。全军一万七千余人,劳师袭远,却连连败绩。于九月退驻江西宁都休整。在这期间,军部参谋长赵博生感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在不断地探询真理和光明的过程中,逐渐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与共产党人刘伯坚多次秘密的接触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七月,成为二十六路军高级军官中的第一个党员。部队驻屯宁都以后,赵博生在军中秘密联络季振同与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等人,逐渐控制了第二十六路军。遂在红军主力的策应下,于日,在宁都发动起义。起义后,部队编成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三个军,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以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萧劲光为政委,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第三十四师即列编在第十三军中,由董振堂兼任军长。此时,湘江突围中刚刚升任师长的陈树湘只是参与起义的国民党独立第七师的一个连长。从那时起,红五军团在反围剿之战中屡立战功,季振同、赵博生先后牺牲。董振堂接任军团长,而作战勇敢,忠诚坚韧的陈树湘也由连长,积军功升任为主力三十四师师长。1935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的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从赣南雩都、瑞金与福建闽西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第五军团奉命担纲后卫阻截敌人,掩护主力突围。而第三十四师作为后卫中的后卫,担负着长征路上最为艰险困难的任务。11月底,在一连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到达国民党军重兵布防的湘江边上时。八万六千红军,带着庞大的后勤单位和负载沉重的中央机关,已日行不到四十里,根本无法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至此陷入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第八军团被击溃,一军团、三军团损失惨重,作为后卫的第五军团,好不容易突过湘江。却发现,在广西全州与兴安之间的湘江东岸上阻击敌人,陷于重围中的第三十四师,却没有接到突围的命令,而最高三人军事委员会也没有派出任何部队去接应第三十四师渡江。第三十四师已陷入极度危急之中。到达资水北岸油榨坪收容部队的的红军总部,在周恩来和朱德的关切下,最后一次与第三十四师接通了无线电联系。命令陈树湘,在红树脚和新圩地区向兴安东南突围,或者从凤凰咀一带渡江。但此时,敌军桂军夏威部已于12 月2日占领红三军团据守的湘江西岸最重要的渡口界首,其侧翼一军团据守的白沙铺渡口也已丢失。湘军刘建绪部已由全州追来,中央军周浑元部也到达新圩以北的文市。第三十四师过江归还建制的打算完全落空了。在脚下是山林,前有湘江,后有灌江的四塞之地,拥兵六千的第三十四师犹如掉进陷阱的老虎,再也不能发威了。陈树湘指挥阻击战后仅余的三千部队,开始从红树脚和新圩地区突围,在损兵折将,丢失了政委和营团级军官及三千子弟兵之后,端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在最前列的骁将陈树湘冲进兴安东南的大山中时,部队只剩下两百余人。这里是瑶族地区,部队与百姓语言不通,又无给养,无法就地打游击,只好掉头一路杀向江西老区。到达湖南道县的时候,只剩下八、九十人。又遭遇数千敌军的包围,待到中午突出重围,部队只有十几人了。打到黄昏,剩下了他,警卫员,通讯员和连长高春林四人。在最后与敌军的遭遇战中,端着唯一的机枪与敌军血战的陈树湘腹部中弹,肠子拖了一地。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严令高春林化装突围,设法过江追赶中央,报告第三十四师完成掩护任务,只要剩下一个人,也要归还建制的决心。随后,重伤的陈树湘等三人被强大的敌军捕获。行到石马桥的时候,被敌人抬在担架上的陈树湘不甘愿做俘虏,拉断自己的肠子,壮烈而死。是年二十九岁。在全州县委帮助下化装过江的高春林,千难万险,终于追上了部队。他也成为第三十四师归还建制的活着的唯一一个人。陈树湘死后,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装在篾笼里,悬挂在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石柱上示众,红军悍将的威名,使湘军为之侧目。两年后的日,第五军团在河西走廊的高台全军覆没,军团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下三千人命丧危城,降下了那曾经夺目的血染的军旗……
延伸阅读: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即使是不成熟的尝试,也胜于胎死腹中的策略。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毛泽东最心痛的红军第34师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26313 工分:86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9楼说:谁负责指挥,打了败仗,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谁就最应该感到痛心。我想你最应该补补历史课了。那么这场败仗是谁指挥的?是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指挥的!本来李德是共产国际派来协助中国革命的,只是顾问。但由于博古等众多高层人员对共产国际的盲目尊崇,使得李德的权力无限扩大,以至成了太上皇,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全部否定,主席的地位被架空,基本上连发言权也没有了,更何况军事指挥权。按李德的军事构想,就是打防御战,打阵地战,即“拒敌于国门外”。试想一下,用大刀长矛去正面对抗飞机大炮会是什么后果?能不败?为什么前3次反围剿和日后的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都能取得了伟大胜利?就是得到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毛泽东之所以心痛,是因为许许多多的红军战士就因为指挥官的无能和失误而白白的流血牺牲!谁负责指挥,打了败仗,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谁就最应该感到痛心。谁负责指挥,打了败仗,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谁就最应该感到痛心。谁负责指挥,打了败仗,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谁就最应该感到痛心。谁负责指挥,打了败仗,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谁就最应该感到痛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06543 工分:38907
左箭头-小图标
季振同不是牺牲的,死于肃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83261 工分:67144
左箭头-小图标
谁负责指挥,打了败仗,遭受了不应该的损失,谁就最应该感到痛心。4楼&西路军,180师,还有进攻金门的万余人,都比这个师的规模大。5楼&猪遇刀,你这种回复纯粹浪费论坛资源。6楼&你这个回复,是百分之百的浪费版面。湘江突围,毛伟人只是随军行动,没有任何指挥权,红军损失过半,要说痛心,也该是博古李德和支持他们的人最痛心。而我列的后面几个战役,就不一样了。8楼&西路军和毛泽东有啥关系?红四如果听中革军委的指挥也不会先南下碰壁,后怀揣私刻的中央大印西征全军覆灭了。180师,金门战术上的失败和毛有啥关系,一个师级单位的行动还要毛亲自指挥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288
左箭头-小图标
4楼&西路军,180师,还有进攻金门的万余人,都比这个师的规模大。5楼&猪遇刀,你这种回复纯粹浪费论坛资源。6楼&你这个回复,是百分之百的浪费版面。湘江突围,毛伟人只是随军行动,没有任何指挥权,红军损失过半,要说痛心,也该是博古李德和支持他们的人最痛心。而我列的后面几个战役,就不一样了。西路军和毛泽东有啥关系?红四如果听中革军委的指挥也不会先南下碰壁,后怀揣私刻的中央大印西征全军覆灭了。180师,金门战术上的失败和毛有啥关系,一个师级单位的行动还要毛亲自指挥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83261 工分:67144
左箭头-小图标
你这个回复,是百分之百的浪费版面。湘江突围,毛伟人只是随军行动,没有任何指挥权,红军损失过半,要说痛心,也该是博古李德和支持他们的人最痛心。而我列的后面几个战役,就不一样了。4楼&西路军,180师,还有进攻金门的万余人,都比这个师的规模大。5楼&猪遇刀,你这种回复纯粹浪费论坛资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288
左箭头-小图标
4楼&西路军,180师,还有进攻金门的万余人,都比这个师的规模大。猪遇刀,你这种回复纯粹浪费论坛资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583261 工分:67144
左箭头-小图标
西路军,180师,还有进攻金门的万余人,都比这个师的规模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54164 工分:1628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2楼&陈树湘没有参加宁都起义吧?我记得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参加过秋收起义,是老井冈啊,一直追随着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对其感情很深。对的,陈树湘是老井冈了,受毛泽东,何叔衡的影响1922年就参加了共青团,1925年就是中共党员。参加了秋收起义。该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一度划入来自宁都起义的红五军团建制,但实际上该师的历史是闽西地方红军升级上来的,和红五军团的历史毫无关系。红军第三十四师人员构成,绝大部分为闽西子弟兵(少数赣东北子弟兵),其中一个团是纯宁化籍子弟兵。“1933年3月,在闽西上杭县石圳潭一带,由福建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谭震林主持,将红军独立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加上赣东北的独立团,整编为红军第十九军,军长叶剑英、政委杨尚昆,下辖第五十五师、五十六师、五十七师。独立第七师于1932年8月在宁化县城成立,由福建军区独立第五团和宁化独立团合编而成,师长陈树湘、政委范世英;独立第八师于1932年9月在龙岩县城成立,由龙岩和永定独立团合编而成,师长韩伟(后游瑞轩)、政委简载文(后范世英);独立第九师于1932年11月在长汀县城成立,由长汀和连城独立团扩编而成,师长陈树湘;独立第十师于1932年12月在武平县桃溪小澜成立,由杭武独立团和武平独立第二团合编而成,师长张荣发、政委张平凯。1933年6月,在闽西上杭县旧县一带,由红十二军军长罗炳辉、政委谭震林主持,将福建军区所属的红军第十九军之第五十五师、五十六师、五十七师,整编为红军第三十四师,第一任师长周子昆、政委由谭震林兼任。全师下辖第一○○团、一○一团、一○二团,第一○○团团长韩伟、政委范世英,第一○一团团长陈树湘、政委杨一实,第一○二团团长吕贯英、政委程翠林,每个团下辖三个营,每个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及一个机枪连,每个连130—140名指战员,全师约5000余名指战员,归属红十二军建制,编入红一军团战斗序列”。本文内容于
11:18:07 被zyzno1编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9336 工分:4864
左箭头-小图标
陈树湘没有参加宁都起义吧?我记得他很早就参加了革命,参加过秋收起义,是老井冈啊,一直追随着毛主席,所以毛主席对其感情很深。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0条记录]&分页:
&对毛泽东最心痛的红军第34师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毛泽东最心痛的红军34师:血战到最后一人
& 首页 -& 军事 -&
毛泽东最心痛的红军34师:血战到最后一人
华夏经纬网
在电视剧《长征》中,我们难忘这样一组镜头:刚刚从死人堆中渡过湘江的毛泽东,坐着担架,一面询问着湘江突围战后的红军军情,一面频频找王稼祥、张闻天等人谈话,关注着红军下一步的行动方向,同时一再地感叹着:“我的三十四师”!“我的三十四师”!那么,这个三十四师究竟是怎样一支部队呢?&&&
1931年夏,孙连仲部西北军第二十六路军奉蒋介石之命,开往江西前线,参加第三次围剿中央苏区的战役。全军一万七千余人,劳师袭远,却连连败绩。于九月退驻江西宁都休整。在这期间,军部参谋长赵博生感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在不断地探询真理和光明的过程中,逐渐对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产生了兴趣。他在与共产党人刘伯坚多次秘密的接触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七月,成为二十六路军高级军官中的第一个党员。部队驻屯宁都以后,赵博生在军中秘密联络季振同与七十三旅旅长董振堂等人,逐渐控制了第二十六路军。遂在红军主力的策应下,于日,在宁都发动起义。&&&
起义后,部队编成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三个军,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以季振同为军团总指挥,萧劲光为政委,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第三十四师即列编在第十三军中,由董振堂兼任军长。此时,湘江突围中刚刚升任师长的陈树湘只是参与起义的国民党独立第七师的一个连长。从那时起,红五军团在反围剿之战中屡立战功,季振同、赵博生先后牺牲。董振堂接任军团长,而作战勇敢,忠诚坚韧的陈树湘也由连长,积军功升任为主力三十四师师长。&&&
1935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利的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苏区,从赣南雩都、瑞金与福建闽西出发,开始战略转移。第五军团奉命担纲后卫阻截敌人,掩护主力突围。而第三十四师作为后卫中的后卫,担负着长征路上最为艰险困难的任务。11月底,在一连突破敌人三道封锁线,到达国民党军重兵布防的湘江边上时。八万六千红军,带着庞大的后勤单位和负载沉重的中央机关,已日行不到四十里,根本无法摆脱敌军的围追堵截,至此陷入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之中。第八军团被击溃,一军团、三军团损失惨重,作为后卫的第五军团,好不容易突过湘江。却发现,在广西全州与兴安之间的湘江东岸上阻击敌人,陷于重围中的第三十四师,却没有接到突围的命令,而最高三人军事委员会也没有派出任何部队去接应第三十四师渡江。第三十四师已陷入极度危急之中。&&&
到达资水北岸油榨坪收容部队的的红军总部,在周恩来和朱德的关切下,最后一次与第三十四师接通了无线电联系。命令陈树湘,在红树脚和新圩地区向兴安东南突围,或者从凤凰咀一带渡江。但此时,敌军桂军夏威部已于12
月2日占领红三军团据守的湘江西岸最重要的渡口界首,其侧翼一军团据守的白沙铺渡口也已丢失。湘军刘建绪部已由全州追来,中央军周浑元部也到达新圩以北的文市。&&&
第三十四师过江归还建制的打算完全落空了。在脚下是山林,前有湘江,后有灌江的四塞之地,拥兵六千的第三十四师犹如掉进陷阱的老虎,再也不能发威了。陈树湘指挥阻击战后仅余的三千部队,开始从红树脚和新圩地区突围,在损兵折将,丢失了政委和营团级军官及三千子弟兵之后,端上了刺刀的步枪冲在最前列的骁将陈树湘冲进兴安东南的大山中时,部队只剩下两百余人。这里是瑶族地区,部队与百姓语言不通,又无给养,无法就地打游击,只好掉头一路杀向江西老区。到达湖南道县的时候,只剩下八、九十人。又遭遇数千敌军的包围,待到中午突出重围,部队只有十几人了。打到黄昏,剩下了他,警卫员,通讯员和连长高春林四人。&&&
在最后与敌军的遭遇战中,端着唯一的机枪与敌军血战的陈树湘腹部中弹,肠子拖了一地。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他不顾个人安危,严令高春林化装突围,设法过江追赶中央,报告第三十四师完成掩护任务,只要剩下一个人,也要归还建制的决心。随后,重伤的陈树湘等三人被强大的敌军捕获。行到石马桥的时候,被敌人抬在担架上的陈树湘不甘愿做俘虏,拉断自己的肠子,壮烈而死。是年二十九岁。&&&
在全州县委帮助下化装过江的高春林,千难万险,终于追上了部队。他也成为第三十四师归还建制的活着的唯一一个人。&&&
陈树湘死后,敌人割下了他的头颅,装在篾笼里,悬挂在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小吴门外中山路口石柱上示众,红军悍将的威名,使湘军为之侧目。&&&
两年后的日,第五军团在河西走廊的高台全军覆没,军团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以下三千人命丧危城,降下了那曾经夺目的血染的军旗……
热点文章排行
频道特别推荐您的位置: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发贴人:59.36.47.*发贴时间:【】[]
&& ()&& ()壮士一去:献给湘江之战中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1、&十年来,几乎每隔一年的清明,我都会陪同韩伟将军之子韩京京一起去去扫墓。&& ()&& ()&& ()&& ()&& () 七十年前,韩伟将军率领着他的队伍离开了,一去就是将近六十年,直到十年前,韩京京把父亲的骨灰安放到,将军才算回到了梦魂萦绕的红土地&韩伟,湖北黄陂人,1926年入党,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湘赣边秋收起义并跟随***上井冈山,1929年红四军入闽后曾历任大队长、支队长和福建省军区独立第八师师长长征开始时任红34师100团团长,抗日战争中曾任晋察冀军区九分区司令和雁北分区司令,解放战争期间曾任热河军区司令、67军军长、1956起任北京军区副司令1955年,韩伟被授予中将军衔&闽籍将军谱上当然不会有这为湖北籍将军的名字,但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那些闪耀的将星中,却有一张韩伟将军的照片,而在这张照片背后,是一段从红土地上走出的客家儿女写下的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壮故事&&&韩伟将军与这块红土地和客家儿女的缘份始于1929年那一年,***率红四军入闽,队伍迅速得到扩大,他让自己的警卫排长&&叶挺&铁军&里出来的韩伟下部队当了指挥员韩伟没有辜负毛委员的期望,把手下一支队伍带的虎虎生威&三打龙岩城&,韩伟率部攻打小池圩,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头部,韩伟当场倒下了那是一次失利的战斗,战士们第二天才找到他的&遗体&,发现他还能喘气,急忙把他送进了长汀的医院傅连璋惊讶地发现在韩伟左耳前打进去的子弹在他的右耳鼓膜处却奇迹般地拐弯向上,经过鼻窦从右眼球底部穿出去了,不管再朝哪再偏分毫都会送命韩伟大难不死,从此落下了&韩老虎&的绰号&这一段住院养伤的经历,让韩伟与一位会唱山歌的客家妹子程秀容相识相爱,成为夫妻结婚后,韩伟带着妻子走遍了的山山岭岭搞扩红,后来成了赫赫有名的&扩红团长&说不清那些日子里究竟有多少客家子弟被&扩&进了,仅在建国后授衔的籍将军中,就有张云龙、卢仁灿、丁甘如、张***、吴岱、黄鹄显等十几位是经韩伟之手参加的&上杭才溪乡革命纪念馆里,至今还陈列着一件珍贵的文物,那是一张当年韩伟将军为&扩红&给部下开出的介绍信&2001年春天,我专程陪同韩京京和夫人张微微一起去才溪瞻仰了这件已经成为镇馆之宝的革命文物沧桑岁月已经让这张路条的纸质变成了黄褐色,但上边的字迹却仍然清晰可辩:&兹有张铭同志一人前往杭武县第七区一带做扩大工作,希沿途各级政府、机关、哨兵同志准其通行为要&此致&赤礼&红十二军团三四师一百团&团长 韩 伟&政委 罗震延&&&就凭这样一张连公章都无需加盖就可以在红区畅行无阻路条,即可以看出韩伟这个&扩红团长&当年在在的影响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究竟有多少的客家子弟经他之手参加了&将军晚年曾不止一次感慨地说,要是没有湘江之战,要是他的红34师能走完长征,&将军县&就不会只出在湖北!&1992年初春,韩伟将军重病之际,有关方面召回了老将军在中国驻前苏联使馆武官处任职儿子韩京京和在瑞典攻读学位的儿媳张微微值得一提的是,韩传将军的儿媳张微微正是他当年扩红扩进主力的张云龙将军的女儿,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客家人弥留之际的老将军留下遗嘱:死后要把骨灰放到去一时还无法相信,父亲过去从未提起这件事情后来明白了父亲的心思生前,父亲不忍再踏上的土地,但在死后,却希望能永远陪伴那数千名血染湘江之侧的英魂&韩伟将军去世后的第一个清明,小心翼翼地捧着父亲的骨灰盒,登上了飞机那是一次让心灵震撼的经历,走进这块红土地,让重新读懂了父亲&2、&红34师是日踏上长征之途的&据后来的统计,长征队伍里曾经有两万多名儿女,分布于中央的各个部队而韩伟所在的红34师是由原地方整编而成的一支主力部队,全师5千余人,几乎清一色子弟(也包括宁化、清流、明溪等县)的子弟其中光永定一县的入伍的战士即有两千之多可以肯定的是,大多数都是客家人,是一支名符其实的&客家军团&&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在历次反围剿作战中屡建战功长征前夕,作为全军总后卫的红34师是从江西兴国踏上征程的将军在晚年仅有的一篇回忆红34师的文章这样写道:&我们红34师1934年10月中旬从兴国县出发,随&红星&纵队(党中央和中革军委直属队的代号)和兄弟部队后尾跟进有人说是去打赣州,可是当大家知道&红星&纵队把印刷票子和宣传品的机器以及印就的宣传品、纸张和兵工机器等东西都带上了,就有些疑惑不解既然是去打赣州,为什么像大搬家似的,把&坛坛罐罐&都带上?记得我们团经过于都城南时,路旁边堆放着很多裁好未缝制的上衣和裤子的布料上级规定,要我们每人自取两件带上当时,拥挤在沿途村庄、路口的苏区人民,看到&搬家&,许多人脸上挂着愁容,甚至有的流着眼泪,不少老l紧紧地拉着指战员的手,无限深情地说:&你们一定要回来啊!&我们许多干部、战士,也不停地擦泪水那种难舍难分的军民离别之情,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可是,当时谁也不知道这就是撤离苏区啊!对于红34师大多数的客家子弟兵们来说,这是一次一去不复还的远征,可在出征前竟不能和自己的故乡和亲人道别更不知道冰冷的湘江将是最后的葬身之地&长征开始的时候,走在前面的部队依次是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八军团、红九军团,中央&红星纵队&和红五军团的第十七师、十八师&众所周知,从第四次反&围剿&开始,***就失去了的领导权此时的最高统帅是博古、周恩来、李德组成的&最高三人团&,而实际上又是李德这个不了解中国国情的洋人在指挥一切长征一开始,他的优柔寡断就使战机一误再误当带着大量辎重物品的部队和中央机关突破了蒋介石设下的三道封锁线,好不容易走到湘江之侧这块被称作&铁三角&的地域时,蒋介石统辖的30多万军队实际上已完成了对西进的包围&蒋介石决心在湘江一线 &全歼西窜***&&大战前夕,刘伯承会同军团长董振堂紧急召见了34师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100团团长韩伟和政委侯中辉等团以上干部刘伯承向介绍了严峻的敌情,接着,董振堂拿出一份军委的电报向宣布了任务:坚决阻击尾追之敌,掩护红八军团通过苏江、泡江,尔后为全军后卫,万一被敌截断,返回湘南发展游击战争&两位首长郑重地把一部电台连同报务员交给了作为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知道这个命令意味着什么红34师面对的不是张飞在当阳桥或赵子龙在长板坡那样的追兵面对的是蒋介石嫡系周浑元部的四个美械装备师,将近6万敌军的猛烈进攻,左右两翼还有随时可能猛扑过来的桂军和湘军&分手的时候,刘伯承和董振堂两位军团首长紧紧地抓住的手,握了又握都曾经历过生离死别,但是,像这样沉重的告别,即使对来说也显得特别悲壮,都预感到将来的结局&韩伟将军在晚年曾忆及这次分手:&我们在相互握手时心情都很沉重,有着不祥之兆我和陈树湘等四人就我命大活了下来,陈树湘、程翠林、侯中辉都战死在湘江边上,一年后,董振堂军团长也率部西征,战死于高台&&&&11月27日,林彪指挥的红一军团的先头部队于是日晚度过湘江,在激战中控制住界首至脚山铺间的渡江点但整个长征的队伍前后相距七八十公里,几***马又带着过多的辎重拥挤在山区的羊肠小道上,这种大搬家式的行军较之敌人的围追堵截实在是太过迟缓了&蒋介石亲临南昌督战,&追剿&的敌军把包围圈越收越紧&11月28日,敌&追剿军&第一路部队向红一军团坚守的脚山铺地区发动了空前猛烈的进攻次日,敌&追剿军&第三路周浑元部的四个师也向红34师的阵地猛扑过来&战斗空前激烈蒋介石动用飞机向的各个阵地狂轰滥炸仅在第一天,红34师就打退了敌人的七次进攻&黄昏,激战了一天的阵地突然安静下来&韩伟从这出奇的安静中嗅出了不祥,他在阵地上四处察看果然,夜幕降临的时候,敌人又集结了大量兵力向红34师的阵地发起了全线进攻猛烈的炮火和一颗颗照明弹把阵地映得如同白昼,山上的树木被炮火烧灼得只剩下枯焦的树干守在前沿阵地上的二营打得尤为残酷弹药打光了就用刺刀、枪托与冲上来的敌军厮杀,始终没从阵地上后退半步从龙岩入伍的一营的詹连长,被炮弹横飞的弹片炸断了肠子,可他把肠子塞进腹腔,仍然指挥全连继续战斗&午夜,敌人暂时停止了进攻红34师接到了中央军委的急电,命令迅速摆脱敌人,接替红18团防务,在主力过湘江后转为运动防御,跟上全军主力并命令从接到这封电报起,直接归中央军委指挥,一小时报告一次情况&军令如山天亮后,陈树湘和韩伟等组织部队进行了反冲锋&随着嘹亮的军号,战士们跃出阵地向山脚下的敌军阵地冲击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这种冲锋有时近乎悲壮的自杀但这猛烈的突袭还是奏效了,敌人一线的部队开始向后溃退红34师的官兵们不敢恋战,急忙撤出兵力,越过灌江便桥向红三军团六师18团的防御地带行进&当红34师冒着敌机的轰炸翻越了海拔上千米的观音山时,官兵们全都痛苦地垂下了头18团阵地已是一片死寂援兵未到,18团官兵已经全部壮烈牺牲山下的公路上黄尘滚滚,桂军正大踏步东进,即将与从东面向西进攻的湘军汇合南面的周浑元部队迅速调整了部署,重新向红34师合围过来&红34师已被敌军完全包围&12月1日10时中央军委电示红34师,党中央和中央主力已于凌晨全部胜利渡江,突破了湘江防线,&34师已完成掩护任务,应迅速经界首或界首以南过湘水归还主力&&中央军委显然不了解红34师的险恶处境,追赶主力显然是不可能了,与中央军委的联络也因电台被打坏而中断陈树湘与韩伟商量,决定顺原路返回湘南打游击,经过连日苦战,红34师已从出发时的数千人锐减到不足千人政委程翠林等一批指挥员牺牲弹药、粮食也已告罄而此时在周围,未能消灭主力的国民党各路追剿大军像争抢猎物的群狼,正从四面向红34师猛扑过来&这是一场力量悬殊的厮杀红34师犹如困兽,在湘桂交界的崇山峻林中艰难地奔突着&12月4日晚间,这已是主力渡过湘江四天之后了陈树湘与韩伟把部队带到了观音山半腰的一个小村庄疲惫已极的战士一看到村庄,竟条件反射般地双腿一软就倒下了陈树湘决定让部队进行短暂休整&午夜,一阵山风把几声鸟叫送进了韩伟的耳朵韩伟不忍心叫醒周围酣睡的战士,独自提枪起来察看在一片树林边上,他听见了广西口音的对话,立即断定这是敌人,因为红34师没有一个广西人他立即举枪射击,一个敌人应声惨叫起来***惊动了山下的敌人天亮时,敌人已经把红34师团团包围&陈树湘一改往日凡事和韩伟商量的语气,命令韩伟率100团、102团突围,由他率领101团掩护韩伟理解陈树湘的一片苦心,他是想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韩伟坚决不从,陈树湘拗不过韩伟,只得由他和王光道参谋长率部突围韩伟率100团掩护分手的时候,战友们紧紧的握手、拥抱这支主要由子弟兵组成的部队里,许多战士是同乡、亲戚、甚至兄弟,知道眼前的处境,不管突围还是掩护,都是凶多吉少&这其实是一次悲壮的永别&为了掩护陈树湘师长率部突围,韩伟带领100团仅存的200多名战士与敌人进行了一天的恶战不幸的是,陈树湘师长没能突出敌军的重围几天后,身负重伤的陈树湘师长不幸被俘,在敌人押送途中,躺在担架上的陈树湘师长撕开了腹部伤口,铰断肠子自杀牺牲&此起彼伏的***还在崇山峻岭间回荡那些负伤、掉队和被打散的红34师的战士们,不仅要面对数万名国民党正规军,还要面对那些极度凶残的反动民团杀死每一个活着的战士,有时就为了得到一根牛皮腰带或一个搪瓷茶缸许多年以后,军旅作家乔良在这一带采访时,听到这些惨不忍睹的往事还悲愤难咽他把这些绝对真实的素材写进了他的小说《灵旗》电影导演吴子牛根据这篇小说拍摄了电影《大磨坊》&&这是我所见到的最忠实于我们那段历史的影片&3、&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人们似乎很少提及湘江之战惨重的失败也很少有人知道曾经有一个红34师,整整五千多子弟铸就了他的铁血军魂全都躺在了远离故乡的土地,的血肉之躯融入了青山湘江之战许多年后,人们在当地收拾遗骨建起了十几座墓那都是没有名字的墓&1984年的清明,不知是不是巧合,一位西方人在这一天开始了他寻访长征的旅程这就是著名的美国作家、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他后来写出了那部震撼了世界的著作《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把长征看作是考验中国男女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伟大史诗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在他之前,在公开的史料中,湘江之战几乎是一片空白,而红34师的全军覆没又是这片空白中一个难解的谜团,索尔兹伯里在中国人的前面走进了这片空白,但他仍然留下了没有解开的谜团&他反复地提到了全军覆没的红34师,他试图寻找红34师的幸存者,揭开这场大战的最后谜团他在书中以一段第三者的回忆记叙了这段悲壮的史实:&当八军团向前挺进时可以听到背后34师在守卫水街,前面也传来主力部队渡江时战斗的***几个小时之后,八军团又听到水街方向传来激烈的枪炮声这是最后一次听到34师的战斗声音了这个师在这场战斗中被消灭,只剩下师长及几个散兵&索尔兹伯里在这一段描述中,把&剩下&的那位师长误认为是后来牺牲在皖南的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这显然又犯了一个错误这位可敬的美国作家由此认为,红34师已经没有一个生还者,但他毕竟第一个把红34师全军覆没的真相公诸于世,打破了历史将近半个世纪的沉默&一位中国作家多年来也在苦苦寻找红34师的幸存者他就是那位因《谁是最可爱的人》那篇著名战地特写而成名的作家魏巍为了撰写他那部描绘长征的小说《地球上的红飘带》,他叩开了韩伟将军的家门&最初迎接他的是沉默年迈的将军不愿谈及往事,魏巍看出了将军眉宇间的沉重凭经验他就能断定这证明他找对了人在徐向前元帅的书房里,他也遇到过这样的沉重几经沉吟,元帅后来还是向他讲述了西路军的往事&魏巍以足够的耐心等待着他的虔诚和恳切终于打动了韩伟将军韩伟将军几欲开口,但难以抑制的悲痛使他哽咽着什么也说不出来第一次采访,老将军掩面而去多少年了,将军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就会浮现出湘江之侧的那场血战,回忆起那许许多多倒下的战友&&&当天深夜,突围开始了虽然部队在山区拖来拖去,三四天没有吃上一顿热饭,没有喝一口水,肚子饿,身上冷,全身无力,尤其是伤病员行走更为艰难但是,为了革命胜利,指战员忘了极度的疲劳、饥饿和伤痛,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同志们都深切地体会到,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当我们刚刚通过猫儿园附近,正准备向长塘坪前进时,敌人突然扑了上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团新组成的3个连集中全部仅存的火力,迎头反击敌人;子弹打完了,就和敌人拚刺刀干部、战士只有一个念头:&坚决打退敌人的进攻,保证师胜利突围!&一场恶战在残酷地进行着&扑上来的敌人,终于被我们打垮了然而,部队又受到了重大的伤亡,全团仅剩下30来个人,并且和师的余部失散了为了保存革命的种子,我宣布:立即分散潜入群众之中,尔后设法找党组织,找部队,后来得知,陈师长率领的师直和另两个团余部在湖南江永县左子江遭敌袭击,陈师长身负重伤,战士们用担架抬着他继续指挥战斗,不幸在道县落入敌手敌保安司令何汉听说抓到一个师长,高兴得发了狂,命令他的爪牙抬着陈师长去向主子邀功领赏陈师长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了肠子,壮烈牺牲,时年29岁,实现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敌人残忍地割下了陈树湘师长的头,送回他的原籍长沙,悬挂在小吴门的城墙上其余100多人,也终因敌人重围弹尽粮绝,最后大部光荣献身&这段文字也是将军在那篇仅有的回忆湘江之战的文章中写下的&韩伟将军清楚地记得和陈树湘师长分手的那个血色清晨&那一天有太阳,一轮被尖利山峰挑破的朝阳,一升起就如溅开的血球,在天际弥漫开一片猩红,激烈的枪炮声就在那一刻猛烈地炸响了&韩伟目送陈树湘师长率部进了密林,转身便集合起自己的部队他的100团这时仅剩一百多人了这一百多人他差不多都能叫出名字,这都是他亲手从带出的战士啊韩伟把战士们重新编成三个连,分散在山岭上为了掩护突围的部队,在这片险峻的大山中顽强坚持到了黄昏最后,越打越多的敌人把压到山尖,前面是蜂拥而上的敌人,身后,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悬崖打完了最后一颗子弹,韩伟纵身跳下了山涯&夜幕降临时,随着最后几声枪响,山林彻底沉寂了&几天后,韩伟在山崖下的草丛中苏醒的了他忍着浑身剧痛爬出草丛,看见了一堆堆的尸体,那都是已经牺牲的战友,许多战士还保留着最后搏斗的姿势&他认出了熟悉的战士陈良西,他的警卫员,龙岩东肖人;李金明,一连二班长,永定人&&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一名姓廖的战士脸上,他清楚地记得,这个战士结婚才三天就跟着他走进了的队伍&韩伟默默低头,向死难的战友们长久地默哀寒冷的山风摇撼密林,发出哀乐般的呼啸至此,红34师的5000多名官兵除个别失散,全部战死于湘江之侧&&追剿军&在清点战俘时几乎没有发现红34师的官兵&索尔兹伯里满怀***地在他那部惊世之作的第九章写下了这样一段结束语:&34师被消灭时发出的最后几阵震颤的***和辎重大队沿途百里丢盔弃甲的惨状,就已经宣布了李德、博古统治的结束&&&&这是极其高昂的代价换来的伟大转折,其中就有红34师的五千多名壮士流血染湘江的代价&牺牲的壮士几乎是清一色的的客家子弟,五千多壮士同一故乡&让韩伟将军死不瞑目的是,这五千余位血洒湘江之侧的子弟,绝大多数没有被评为烈士&关于这一段凝重的历史,笔者也从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曾任红八团政委、解放后曾任福建***副***、省政协***的伍洪祥老人处得到了证实据老人说,建国之初,评定烈士的条例中有一个规定,在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至少要有两个团以上干部的证明,而且有资格享受烈属待遇的也只有烈士的父母、配偶或子女而那些牺牲的战士大多都还没有结婚,中许多人的父母亲在贫病中煎熬度日,根本没有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在几十年后,伍老还为这一不近情理的规定忿忿不平说起红34师,伍老满怀深情的说,那是一个大师呀,两个师组成的,有六、七千人啊&为了撰写本文,我特意查阅了有关34师的一些史料,可以证实伍老的说法在红34师成立之初,确实人数多达六千人以上,以后经过整编和第五次反围剿中的几场苦战,在长征前夕,全师尚有五千余人,仍可谓兵强马壮,这在参加长征的部队中也是少有的,也促使五军团首长最后决定让红34师断后,在湘江之侧阻击敌人,掩护主力过江&湘江之战中全军覆灭的红34师,团级以上干部仅余韩伟一人,战士亲属大都说不清的亲人所在的部队,更说不清首长的名字而那极少数活下来的战士流落四方,根本不知道还有那位首长活在世上,就因为这个不近情理的规定,让多少烈士的亲人们只能抱憾终生,个别失散的战士也永远无法说清自己的身份&4、&五十年代末,福建是举世瞩日的海防前线,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韩伟将军曾因军务到过福建近在咫尺将军却没有踏上那块让他魂牵梦萦的红土地我无从考证将军当年的心迹,只是猜想将军是实在不忍再踏上那块记载了太多悲壮与牺牲的红土地&&或许,他永远也无法面对那些将儿子和丈夫交到他手中的乡亲们直到逝世,他才终于让儿子和儿媳帮他了却这一最后的心愿&将军晚年为一位又一位能说出自己所在部队番号、知道他名字的失散战士写过证明这些的失散战士都已是古稀之上的老人,全部生活在乡间,而讨要一纸证明,往往并不只是希望得到一些微薄的补助,更多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韩京京的手里至今还保存着几份这些失散写给老首长的信件,以及将军写给的证明信原件这里谨摘录其中两封信的片断:&敬爱的老首长韩伟同志:&你好!自从去年四月接到老首长的复示时,当即复上一信,谅有收到,本想今年夏秋天来京拜候(会)老首长的,但因资金有困难川弗(费)无法作(着)落,所以没有前来,现只好等明年如资金较有好转时,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来京拜候(会)分别数十年的敬爱的老首长&&&我自从独八师在你部下任团文书二年多,直到1934年冬长征广西失散后才分别老首长,我们师才在长征途中失败的原因是出于无耐(奈)的,因为我们担负长征最后卫,到了广西干(灌)阳附近白匪李宗仁、白崇禧部队沿途绝(阻)击,敌众我寡,前后断绝,以至惨败的正是首长去复信中说的,乃是王明路线的恶果使我们受尽监牢之苦但地方组织不是这样的看法&&并且是连老的名称都没有,要求有关部门处理,他说要有当时的团以上首长的证明才有生效,因此我想请老首长给我出一张证明&&&这封信的落款是&福建永定坎市公社新罗大队张绍康&另一封要求证明自己这段经历的来信寄自永定高陂乡西陂村,署名林鉴章,这位老人在信中写道:&五次反围巢失败后,我随大军开始突围,10月份参加长征1935年(应为1934&&笔者注)到达湖南郴州一带,参加湘江之侧的浴血奋战,由于当时战斗十分激烈,我军伤亡惨重,那次战斗,我不幸左腿又受重伤致残,无法跟上部队继续长征,只好由连长黄信荣同志背我隐藏在老百姓家,留下光洋九元,作疗伤费用当时革命正处于低潮,国民党反动派又进行清乡,在那白色恐怖的形势所逼下,我伤未愈,就不得不出走,千方百计探听消息,但杳无音讯,只能辗转行乞到宁化落户&&&因为老父亲的临终嘱托,也因为妻子张微微本来就是红土地上的客家的女儿,韩伟将军之子韩京京多年来他已经与福建结下了不解之缘,把这里当作又一个故乡张微微在瑞典获得医学博士并作完博士后研究之后,谢绝了瑞典方面给予的优厚待遇回到了祖国,现任职于北京军区总医院,是国内著名的神经内科专家韩京京多年来时常与妻子踏上父辈们生活与战斗过的这块红土地,不仅仅是为了祭奠自己的父亲,同时也是希望能为这块红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韩京京是一位有心人,近年来,他四处收集关于红34师的相关材料,希望能更清楚地勾画这一段悲壮的史实在今年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他还专程前往广西兴安的湘江边实地考查湘江之役旧战场,凭吊先烈的英魂曾经供职于总参的韩京京,一看就是那种经过严格的地图作业训练的军人,返回北京后,他在和我聊天时随手就在纸上清楚地画出了湘江战役中和白军双方态势的示意图,把红34师如何作战如何突围的情形一一向我作了说明他希望能在深秋的时节,再次去广西寻访当年红34师湘江之役的战场&而让我感到歉疚的是,多年前我就答应过要以湘江之战和韩伟将军和率领的壮士为素材写一个电影剧本,可至今无从写起因为我在内心深处一直有觉得,对于这样悲壮的全军覆没,无论是我还是观众,恐怕都是难以承受的历史之重&前年秋天,为了拍摄纪录片《***&1929》,我在长汀四都的一个小山村采访时无意中遇到红34师的一位老兵,他在部队被打散后独自渡过湘江,一直追到贵州也没赶上队伍,后来,靠一路乞讨打工回到了家乡&他喃喃地向我说出了师长陈树湘和团长韩伟的名字&这位已经93岁的老人,大概是红34师最后一位老兵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两千多年前的歌哭也是为血染湘江之侧的子弟而写下的啊&年复一年,故乡的亲人都会焚香为英雄们祭奠&&&魂兮,归来! & 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地址: .cn/Article/200811/showp1.html
& Re: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向英雄的红34师将士们致敬!希望中央赶快抢救性收集34师资料,关切并大力帮助闽西人民提高生活水平!
作者:木子&&&
& Re: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我爷爷就是34师的,为什么
作者:张本权&&&
& Re: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政委范世英是闽西籍子弟,出生于永定县金砂乡上金村,是少将范阳春的叔叔,他的一生很坎坷,于1985年在永定县金砂乡上金村老 ...
作者:闽西人&&&
& Re: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红三十四师的前身是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七师。日,福建省独立第7师在宁化县城正式宣告成立。师长陈树湘,副师长张瑞 ...
作者:蓝月亮&&&
& Re: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作者:张本权&&&
& Re: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作者:张本权&&&
& Re: 全军覆没的红34师将士
福建长汀县现今仍然还有在世的前34师的失散老兵刘金金,他今年97岁了。他是102团的,一生坎坷,晚年生活也不好。
作者:六月飞雪&&&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军34师 高春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