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四大帝王法宝怎么运用进去

四大法宝助您备考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_中大网校
>> >> 正文
四大法宝助您备考2015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
').appendTo(that.content);
that.callback();
creat:function(){
with(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tatic/api/js/share.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
window._bd_share_config = {
/*common: {
bdText: '自定义分享内容',
bdDesc: '自定义分享摘要',
bdUrl: '自定义分享url地址',
bdPic: '自定义分享图片'
"bdSize": 16
bdPos: that.direction,
bdTop: that.top
with(document) 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 || 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 = 'http://bdimg./static/api/js/share.js?cdnversion=' + ~(-new Date() / 36e5)];
if(this.content){
this.con();
$(function(){
if($(".newsTime").length == 0) {
var bdshare = new baidushare("right", 300);
bdshare.creat();
} else if($(".newsTime").length != 0) {
$("#bdshare").remove();
var bdshare = new baidushare("right", 300, ".bdshare-box", function() {
$(".bdsharebuttonbox").css({
float: "right",
bdshare.creat();
发表时间: 14:59:06 来源:互联网
点击关注微信:
根据历年考试时间可知,为5月23日、24日举行。考前复习时间紧,科目多,如果不能采用科学的方法组织复习,就不能提高复习的效率。所谓科学的复习方法,就是指按复习规律和学科本身的规律,根据自己的心理、生理特点,充分利用环境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取得最佳复习效果的学习方法。复习方法是学习方法的深化和延伸,考前常用的复习方法有:1.阅读法指通过阅读的方式进行复习的方法,主要是阅读教材。应考复习过程中的阅读不同于平常的阅读,一定要围绕复习目标来进行,要有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复习的质量保证。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要对重点内容进行重点复习,也就是多花些时间,用功夫,彻底弄懂记牢。强调重点,并不是说通读可以随便应付,相反,需要认真仔细。教材中有很多不被我们注意的地方,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常常是出题人抓住的要点。因此,必须在有所侧重的同时抓好全面通读。2.图表法指通过分析、比较和概括,把概念、原理、公式、用法等归纳整理成图表的复习方法。通过加工图表,可以化繁为简,便于比较,益于记忆,更好地掌握知识体系。3.联系法是通过对知识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以加深理解和巩固的一种复习方法。采用联系法复习,既可单独进行(即通过回忆和思考),也可以结合阅读法或图表法进行。4.解题法指通过解答各类题目,巩固和运用有关知识技能,提高解题能力的方法。在运用解题法时要注意:①不要拿到什么题就做什么题,应根据自己复习的需要有所选择地做题。②在做完一道有代表性的典型题后,应总结解题过程运用了什么方面的知识,解题思路有什么特点、技巧和规律。③要充分利用每道题的复习价值。如选择题,选出正确选项后还应指出其他选项为什么错;计算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一题多解);题目条件发生改变后,解题方法会发生什么改变(一题多变)等。
(责任编辑:lqh)
共2页,当前第1页&&&&&&《帝王术》学习点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310159字,被350人关注,获得了900个喜欢
《帝王术》学习点
皇帝作为中国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也有自己的职责。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确立并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二、广泛召集天下人才,为己所用;三、治理国家,确保江山社稷之稳固。因此,皇帝必须要有这三方面的能力。简而言之,权、术、法,也就是本书所讲的帝王术。
《帝王术》天行健 著作
前言-帝王术的三个维度权,顾名思义,指权力。对皇帝来说,至关重要,主要作用是彰显其至高无上的地位以及权威。其业务也最多,具体应包括夺权、争权、维权、扩权四项细分业务。夺权、争权多发生在开国之时,扩权一般发生在鼎盛时期,而维权则贯穿于每个皇帝统治时期的始终。如果一个皇帝一生之中开展了全部四项业务,那他必定是一位英明神武的皇帝。术,指方法、手段、谋略等。对皇帝来说,也很重要,主要作用是利用其至高无上的权力来驾驭群臣,多运用在维权时期。术具体应包括三项业务:聚人、识人、用人。聚人指能将普天之下有才之人聚集到自己身边,是皇帝最基本的才能,一般可以依靠自己的品德吸引人或者制定优厚的人才招聘政策。识人则是了解并掌握人才的品德好坏、能力大小、忠诚度高低等,层次相对要高一些,更多的是一种鉴别能力。用人则是根据人才的特点,要求其开展相应的工作,水平相对最高。法,指法治,包括制定法律制度、政策规定等,并以此进行统治。对皇帝来说,同样重要,主要作用就是治国。权、术、法三刀技术,最起码要掌握前两把,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皇帝宝座。但如果想让江山稳固,继续相传,则必须要掌握法。法是根基,权、术只能起到一时之效。在“权”的运用方面,李世民重视“权”,积极掌握“权”,依靠武力,但不迷信武力,以和为贵,实现统一抱负。在“术”的运用方面,李世民知人善用,尊重人才,以情感人,但不宠臣,堪称后世人才管理之典范。在“法”的运用方面,李世民了解社会,深知百姓疾苦,充分认识到“以民为本”的思想乃“法”之根本。
唐太宗 李世民
第一篇-完美使用者-唐太宗李世民第一章 和谐统一之权 —— 内外有别,恩威并重玄武门之变(大哥李建成) —— 李世民亲手弑兄之举,常被后人诟病。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李世民对权力的向往。夺权路上,无论谁来阻挡,都将被除去。但李世民并没有大面积捕杀“太子党”,反而重用了很多能臣,最有名的就是魏徵。收服突厥 —— 颉利可汗与李建成是两个不同的政治对手,李世民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杀李建成和不杀颉利可汗,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树立自己的权威。从实际情况来看,两种办法都很有效。征讨高句丽 —— 相对于其他国家,高句丽才是唐朝最大的威胁。作为一位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深知这一点。为维护自己的权威,李世民不惜御驾亲征。虽未获得重大胜利,未动摇高句丽的根基,但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高句丽王朝的迅速强盛,也加速了高句丽王朝的没落。在征讨过程中,李世民没有采取血腥的屠杀、灭亡政策,仍是用恩威并重的方式,并巩固已得势力,为下一步彻底击溃高句丽奠定了基础。第二章 识才重才之术 —— 屈己纳谏,任贤使能重用魏徴 —— 李世民不杀魏徵,一方面是爱才;另一方面也是要竖起一面旗。让众臣子知道,皇帝是个明白人,要想上位,必须有真才实学。之后,李世民对魏徵的不断重用以及对魏徵死后的怀念,都体现了李世民的用“术”理念。赐绢警人以礼(长孙顺德) —— 李世民此举有杀鸡儆猴的味道,亮点之处在于他未杀鸡,但同样取得了儆猴的作用,而且效果很好。不过,据说长孙顺德后来改了,做了几年好官。但最终又犯案了,被撤职除名。这说明,“术驭臣”不是一天两天之事,一件事情不足以改变一个人。房谋杜断(房玄龄、杜如晦) —— “房谋杜断” 体现了专业化用人、鼓励和培养下属的专业特长的思想。在现代社会,这种方法极为普遍。另外,“房谋杜断”还体现了“团队大于个人”的用人思想,是古代“学习型组织”的代表。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三章 以民为本之法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修订唐律 —— 《唐律》不严不厉,疏而不漏,尽去前朝的酷刑,属于宽法之治。治理国家没有法律不行,但国家的立法必须反映人民的意志,也就是管仲说的“民欲信则立之,民欲否则去之”。《唐律》的制定过程及所包含的条款,充分体现了李世民“以民为本”的思想。三省六部制 —— 法律再好,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组织机构去主导或配合实施,那么,这个法律的意义仍然不大。三省六部制既有效地防止了少数大臣的专权乱政,又充分发挥了高层团队的集体智慧,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政策起草过程时,能从实际出发,切实考虑整体利益,即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国家利益。纵囚事件 —— 李世民亲自导演的纵囚事件,是其重视生命、爱戴臣民的集中表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核心是尊重民、重视民,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李世民对死囚们的充分尊重,不仅赢得了死囚们的信任,也赢得了整个社会全体人民的信任。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制王朝,而且是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一个朝代。从人数和被接受程度上,对于满族统治者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而清圣祖康熙熟读史书,充分总结了历朝历代兴盛衰亡的根本原因,避免再犯前人错误。最终,使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为清朝统治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这一切都依赖于康熙极为纯熟的“三刀”技术。在“权”的使用方面,康熙积极维“权”,不容许出现分裂行为,从内到外,保持高度统一。在“术”的使用方面,康熙重视人才的作用,善于平衡大臣之间的关系。在“法”的使用方面,康熙积极推动民族融合,并以身作则,设身处地解决老百姓的疾苦问题。
清朝圣祖 康熙
第二篇 纯熟使用者——清圣祖康熙第一章 保证完整之权——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计除鳌拜 —— 康熙皇帝计除鳌拜,重新夺回皇帝之“权”,堪称历代皇帝的经典案例。首先在于他确实只是一个孩子;其次,难度很大,鳌拜已经掌控朝野。是什么让一个年幼的孩子作出如此惊人之举呢?这与其祖母的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从小就为其树立了“权”之理念:“我们的东西神圣不可侵犯,谁要是有什么企图,必定让其付出代价。”平定三藩 —— 很多人对康熙采用战争的方式平定三藩表示异议,认为不是明智之举。而且战争历时八年,认为康熙军事才能一般。但实际上,三藩叛乱只是表面,吴三桂要夺权才是根本。当权力受到挑战时,康熙丝毫不会退却半步,宁可付出八年的战争代价。即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驱逐沙俄 —— 战而能胜,胜而能守。康熙对沙俄的驱逐,没有预期的那样轰轰烈烈,结果似乎也不令人满意。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作出那种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平定内乱之“权”与驱逐外族入侵之“权”并不相同。前者需要得到军队的支持,后者除了要有军队之外,还要得到人民的支持。戍边,特别是到东北极为寒冷、不适合居住生活的地区,士兵都不愿意去,更何况人民乎!而在整个驱逐沙俄的过程中,同样体现了康熙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防守思想。第二章 知人善用之术——不拘一格,注重平衡驾驭四大辅臣 —— 康熙驾驭四大辅臣,表现出了极高超的驭臣之术。在这个过程中,康熙很清楚地知道每个人的特点,做到了“知人”;又善于抓住四人之间的矛盾和弱点,各个击破,做到了“善用”。“文姚武施” 收台湾 —— 康熙在收复台湾的过程中,重用了两个汉人,一个是被先帝顺治和自己多次贬过的姚启圣,一个是对方的降将施琅。这种大胆的用人方式,充分体现了康熙不拘一格的用人特点。另外,在两个人的同时使用上,也充分体现了康熙注重平衡的用人特点。制衡两大权臣 ——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要面临康熙这样的难题,而要很好地驾驭群臣,最好的办法就是驾驭群臣之首脑。如果首脑只有一个,很容易出问题;太多,则不利于政策施行。在这一方面,康熙的手法确实很纯熟,很好地平衡着两位权臣的关系,且游刃有余。
第三章 民族融合之法——尊重文化,关注民生“康熙思想”形成 —— “法”最核心的是要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在此基础上推行的法制才能得到民众的认可。“康熙思想”的形成,在这个意义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此,我国真正出现了“中国”、“中华民族”的概念。乾隆时期土尔扈特部千里返回祖国的事实证明了“康熙思想”延伸形成的国家、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六次南巡 —— 六次南巡,是康熙勤政爱民、关注民生的集中体现。六次南巡时间跨度长达24年,这表明康熙充分认识到民生问题是长期性问题,需要持续的努力,不能依靠作秀,也不是一两个“五年计划”能搞定的。相对于将法律、政策强加于民,康熙的这种切实解决民生问题的方式,更受人民的欢迎。摊丁入亩 —— “摊丁入亩”制度的根本出发点是解决农民的生活疾苦问题,缓和地主与农民两个阶级的矛盾冲突。康熙推出这种制度,是其长期了解民情、关注民生的结果。在当时情况下,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另外,“摊丁入亩”制度的推出,直接取消了几千年来的人头税的征收制度,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我国自西周开始,就长期面临着外族势力的入侵。出现了强大的匈奴后,中原地区的统治者都是以抵御、防守为主,均认为无法战胜匈奴。但汉武帝刘彻却一举改变了这一思维定式,由守转攻。而实现这一转变,必须要建立在高度集权国家的基础之上,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征善战之才,同时也要得到民众的支持。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刘彻在“三刀”技术的使用上,体现了疯狂的特点。在“权”的使用方面,刘彻积极打造至高无上之权,真正做到唯我独尊。在“术”的使用方面,刘彻大肆吸引人才,大胆起用新人,但升迁、降职、处死等非常疯狂,只在一念之间。在“法”的使用方面,刘彻推崇儒术,力求在思想上做到统一。
汉武帝刘彻
第三篇 疯狂使用者 —— 汉武帝刘彻第一章 至高无上之权——高度集权,震慑内外避其锋芒 —— 性格叛逆、张扬的汉武帝刘彻,在权力未完全掌控在手中时,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局势,采取了韬光养晦的方式。但“韬光养晦”对于刘彻这种性格来说,真的是很难,这从他此后迅速、疯狂的报复可以得到证明。这也同时表明,汉武帝刘彻为了至高无上的权力,愿意作出任何牺牲,其权力欲望极强,谁也不能侵犯和干扰。推恩令 —— 刘彻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际上做了很多工作。推恩令的实施是最有影响力、最有效的工作之一。各诸侯国君王虽与刘彻有着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但在刘彻一心想要缔造的至高无上的权力面前,“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征讨匈奴 —— 相对于历代皇帝来说,汉武帝的权势是最大的,这种权势不仅体现在大汉王朝的内部,也体现在外部。汉元帝时期担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的陈汤的一句话,最能代表汉武帝的对外权力思想,即“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窝里横”是很牛,但最牛的还是对外也横的君主。第二章 随心所欲之术——毫无章法,得失突然历任十三相 —— 从13任丞相的能力、出身及被拜为丞相的原因来看:能力突出者几乎没有,大多都是平庸之才;出身也是五花八门,有车夫,有守陵人,有皇亲等;拜相原因多是刘彻的个人之意,毫无规律而言。这些人可以突然得势,但也会瞬间失势。卫青失宠 —— 卫青的一生,最精彩时期十分短暂,只有十年,但仍比霍去病要幸运一些。与霍去病的猝死不同的是,卫青是坐着火箭飞速上升,又坐着同一个火箭飞速下降。从史料上找不到卫青犯下了什么明显的错误。这表明,汉武帝刘彻在卫青的使用上,完全是随心所欲,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致使一代将星,没有立下更多的功劳。皇太子谋反 —— 整个“皇太子谋反”事件,是汉武帝刘彻驭臣之术的一个缩影,即“什么样的人都用,但用其可用之处,并不约束其不足”。因此,他身边有很多贤臣,但也有很多小人以及平庸之人。在下属出现问题之后,刘彻有时可能会网开一面,但更多时是毫不留情,痛下杀手。众大臣认为汉武帝刘彻喜怒无常,人人自危。
第三章 倡德重制之法——推崇儒术,加强法治外儒内法 —— 如何让民众认可他的统治,是每个帝王都面临的问题。汉高祖刘邦,虽说夺取了江山,但令人难以信服,而刘氏的统治也广受质疑。推行儒术以及配套法治,一方面奠定了刘氏江山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防止别人效仿刘邦模式。归根结底是汉武帝刘彻统一了思想,让民众认可他的统治。察举制度 —— 汉武帝时期,类似于察举制度的政策还很多。但相对其他政策来说,察举制度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使普通老百姓封妻荫子成为可能。这种实实在在的政策,比皇帝祭天祭孔之类的务虚政策,更受民众的欢迎。同时,也更能起到统一思想的作用。官营垄断 —— 官营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暴利,打压了唯利是图的不法商贩。在一定时期,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如果出现监管不严或官商勾结的情况,反而会增加农民的负担。但根据史料记载,这种方式,在汉武帝时期,在增加财政收入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在根本上,这种方式让老百姓知道统一的国家的存在,且在某些方面,会为他们做主。纵观我国历史,周朝统治时间最长,达八百多年。但自东周建立之日起,整个国家实际处于诸侯割据状态。周朝统治,实际上已名存实亡。因此,无论历史的发展需要,还是天下百姓的人心所向,都迫切希望能够出现一个统一者,结束长期的混战局面。秦始皇嬴政最终统一六国,可谓是应运而生。嬴政的“三刀”技术,是在统一之机遇下练就的,最大特点就是顺势。在“权”的使用方面,嬴政注重全盘筹划,严格按计划消除权力统一障碍。在“术”的使用方面,嬴政手下并非人才济济,但他抓住了关键人才。在“法”的使用方面,嬴政认识到法制的重要性,重视依法治国。
秦始皇嬴政
第四篇 顺势使用者 —— 秦始皇嬴政第一章 顺势而为之权——紧锣密鼓,步步为营联吕诛嫪毐 —— 嬴政在清理权力障碍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很高明的韬晦技术。他利用两大势力集团争权夺利之机,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并对两者的动向密切监视。在最后摊牌之机,他能用其中一派打压另一派,并很快消除仍存在的一派势力,不给对方一丝一毫的发展机会。这反映出嬴政计划周详,一切均在掌控之中。统一六国 ——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显然不是为了拯救什么天下苍生,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当然,更主要的还是当时的秦国已经具备了这种实力,并且六国势力已经处于低谷。之前的周密策划以及后期执行过程中的异常顺利,都体现了嬴政的“顺势而为”的思想。北拒匈奴 —— 秦始皇嬴政将国家最优质的资源集中于北方,用于抵抗匈奴的入侵,虽只是因为一位术士的一句胡话,但根本原因是嬴政不希望秦国十几代人的努力换来大秦王朝毁于一旦。因此,利用鼎盛时期的秦朝军队,灭掉北方暂时还不算强大的匈奴,仍是顺势而为之举。第二章 关键人才之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用李非韩 —— 李斯与韩非子两大法家思想倡导者,对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制度及统治之术的影响及推广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在嬴政看来,韩非子虽然才能更高,但并不能为己所用。对韩非子的处理,一方面体现了嬴政对李斯的认可,另一方面让李斯没有了后顾之忧,更加全心全意地为其效力。重用王翦 —— 嬴政对王翦的充分信任,实际上是深刻总结了武安侯白起的经验教训。白起在长平之战坑埋40多万赵军后,提出乘胜出击,灭掉赵国。但赵国的离间计,使秦昭王(嬴政曾祖父)下令停止进攻,并最终错误地杀死了白起。纵观春秋战国时期,离间计成为各国最常用的计策,成功率达90%以上。但此计,显然对嬴政来说,并不管用。收买权臣 —— 作为权臣,不为自己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奋斗,而是常常想着个人私利,这种人自古有之,而且最容易被收买,也是关系到战争走向的关键人物。他们的作用,有时大得超出想象。这也是嬴政为什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统一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章 严酷严密之法——重视法治,忽视德治延续法治模式 —— 秦始皇嬴政统治时期的法治思想是“以法为本”,强调君主个人利益,而非“以人为本”,这种“法治”是一种在“人治”之下的法治,是建立在中央集权、封建君主对人身控制条件下的法治。然而,这种治理模式在商鞅变法时期,就遇到了强烈的抵制,商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而在秦朝统治时期,代价则更为惨重,秦朝因此而灭亡。但在当时的社会,这种治理模式仍是极为先进的,被后世广泛采用并延续长达两千多年。只不过,后世在重视法治的同时,也更加重视德治。
四个“统一” —— 四个统一”工作(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初衷都是为了大秦王朝的江山社稷考虑,都是一种顺势而为之举。但黎民百姓也是受益匪浅,是实实在在的利民政策。虽然均是由李斯完成,但与秦始皇嬴政的大力支持不能分开,让老百姓真正实现了“安居乐业”。“焚书”、“坑儒”误传 —— 两个事件或多或少与统一思想有一定关系,特别是“焚书”事件。但思想统一之事,需要一个过程,8年时间显然太短了。日本占领我国台湾长达50余年,一直采取同化政策,也就是统一思想,但仍没起到作用。在统一思想上,嬴政显得操之过急。同时,这也是他长期重视法治、忽视德治的结果。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堪称中国古代武力最强的皇帝,创建了历史上版图最大的蒙古帝国。其不断征服的过程中,也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中亚、西亚及欧洲地区。一定程度上,掀开了全球化的序幕。成吉思汗的“三刀”技术,与中国古代的其他帝王完全不同,他从小就过着逃亡的生活,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更多是凭借着感觉,凭着自身高尚的品质,成就了一代帝王。因此,他的“三刀”技术的特点就是朦胧。在“权”的运用方面,成吉思汗首先是为了生存,之后转化成了征服。在“术”的运用方面,成吉思汗以诚待人,视将士为兄弟,取得了将士们的无限忠诚。在“法”的运用方面,成吉思汗将军民合一,并重视宗教思想。
成吉思汗铁木真
第五篇 朦胧使用者——成吉思汗铁木真第一章 生存征服之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建立部落 —— 铁木真的家庭遭遇,使其长期面临着生存问题。这时的铁木真没想过将来,甚至都没想过复仇。但由于蒙古部落之间的权力之争,他的仇敌可没想过要放过他。为了更好地生存,为了活得有尊严,铁木真知道自己必须强大起来,并成功建立了自己的部落。统一蒙古草原 ——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并非他的初衷,他的初衷只是生存。然而这种只是简单追求生存之权的想法,却不断地发生变化。连年征战中,击败敌人、占有敌人一切财产的征服者的快感,让铁木真发现,这种征服的感觉真的很爽。创建蒙古帝国 —— 在中国历史上,60多岁仍在征战的将领已是少数,帝王更是几乎没有。征服的快感令铁木真保持了长期旺盛的战斗力,他临死之时想念的仍是征服。铁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是古今中外非常罕见的征服者。第二章 亲情友情之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保护家人 —— 历代很多帝王常常称以社稷为重,忽视家人,甚至害死家人,最后变得众叛亲离,亲人仇目。其实,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是,如果连自己的家人都不在意,那么他还能在意自己的下属吗?这也就是历代大臣所说的“伴君如伴虎”。这一点,他们应该向铁木真学习。而“术驭臣”的基础,应该是妥善处理好和亲人的关系。善待四子 —— 立储问题是每一位帝王最头疼的问题,特别是在水平相差不多的儿子中选择。同时,立储也会影响到群臣的“站队”问题,处理不好将会发生政变等危机。兄弟之情大于权力的诱惑,这是铁木真对四个儿子的教诲,也是他的驭臣之术,不希望群臣在这个问题上发生异议或争执。因此,强大的蒙古帝国并没有随着他的逝世,在第二代就出现分裂,反而变得更加强大。“四杰”和“四犬” —— 铁木真能称霸一方,且不断扩充版图,与手下猛将云集有很大关系。其中,很多人还曾经是铁木真的敌人。对待这些功臣,铁木真均视为兄弟,不计较什么君臣礼仪,向来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第三章 全民皆兵之法——纪律严明,统一思想
千户制度 —— 蒙古统治地区“地大人少”的现实,让铁木真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只要有人,就能占领足够的土地;只要有彪悍的士兵,占领的土地还会不断扩张。因此,铁木真统治之下的蒙古人民,自小就开始练习骑马、射箭等打仗本领,个个能征善战,兵民高度统一。宣扬宗教自由 —— 虽然铁木真的蒙古军队战斗力极强,但每次所派出的人数毕竟有限。而凭什么让蒙古民众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征服行动,以及让被征服者接受他的统治,宗教这个能够高度统一民众思想的工具,就成为铁木真最好使用的武器。重视商业 —— 铁木真特别重视发展商业。他认为商业是增加社会福利,增进人类和平的正当行业,尤其把对外贸易看做国家的“金麻绳”,在他的铁骑踏破欧亚大陆的时候,他更是把商业看做同世界各国友好交往、和睦相处的法宝。蒙古民族属于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生产的单一性与需求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交换成为蒙古民众获取其他商品的最主要方式,这也是铁木真大力发展商业的主要原因。在铁木真统治时期,蒙古民众不仅享受着征服的快感,同时物质生活也变得富足。作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平民皇帝,汉高祖刘邦给人的印象非常一般,而史书上也常用“无赖”来形容他。但实际上,刘邦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史料关于刘邦做亭长之前的记载很少,但那一段生活经验却是其主要竞争对手项羽所不具备的,是刘邦最宝贵的财富。试想作为一个亭长的刘邦,又娶到了十分贤惠的娇妻吕氏,在四十多岁这个年龄应别无他求。但刘邦毅然选择了起义,最后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刘邦知道自己“无能”,但他知道使用那些“有能”之人。刘邦的“三刀”技术,更多是其智慧的发挥。在“权”的使用方面,刘邦在得势和失势面前,能做好自己的定位。在“术”的使用方面,刘邦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及认识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在“法”的使用方面,刘邦更注重休养生息。
第六篇 智慧使用者——汉高祖刘邦第一章 能屈能伸之权——无势低调,得势逞威
鸿门宴 —— 根据史料记载,除了在鸿门宴上,刘邦在成为起义军一方首领之后,从未对任何人如此谦卑。而除了那些曲意逢迎的话,刘邦还把之前辛辛苦苦得到的珠宝、美女等都原封不动地献给了项羽,并将手下的10万军队撤至灞上。因为,刘邦知道,他目前的实力,根本无法与项羽抗衡。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刘邦是非常聪明的。楚汉之争 —— 详细研究楚汉之争之后,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对手项羽实在是不怎么样。他不懂得用势,更不能从战略的高度看整个战争,充其量就是一个战将。而他的对手刘邦却是精通此道。单凭自身实力而言,刘邦根本打不过项羽。但刘邦最大的聪明之处,就是联合别人一块儿来对抗项羽。巩固皇权 —— 根据史书记载,刘邦40多岁娶妻吕雉,其时,只是一个亭长。人生之路真正开始改变是在押运秦朝囚犯过程中,囚犯逃跑众多,刘邦不得已落草为寇。如果没有陈胜、吴广打起反秦的第一枪,天下英豪纷纷响应,刘邦可能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关于刘邦40岁之前的状况,无从考究,只是知道他不得父亲喜欢,不受乡亲待见,均视其为无赖。40多岁时仍无妻的状况,也说明刘邦当时的窘境。然而,这40多年时光并未虚度,刘邦养成了极为大度的性格,能屈能伸,且深谙为人处世之道。正是这两个优秀的品格,再加上得势之时不放过任何机会,使刘邦从一介平民成为一代帝王。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世之人应该重新审视刘邦、认可刘邦,至少应该学习刘邦豁达的胸怀。第二章 磁石探伤之术——吸引贤能,精确匹配
汉初三杰 —— 天下大乱时,有能之士都愿意找一个英明的君主,为其效力。刘邦虽算不上英明,但他能纳谏,且尊重有才能的人,所以,吸引了包括汉初三杰在内的大批有才能的人。从这一点来说,刘邦就像一块磁石一样。
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
封季布杀丁公 —— “一封一杀”体现了刘邦作为帝王,驾驭众臣子的高明之处。他的这种做法,是基于他对二人品质的充分了解。刘邦这个吸引人才的磁石,在此刻变成了一种现代仪器——探伤仪,精确探测出每个人的优缺点。托孤陈周 —— 史书上记载,陈平此人有盗嫂行为,品行有问题;而周勃未参加起义军之前,只是一个吹鼓手。从这种记载来看,二人出身都很一般。但正是这两个人,在刘氏江山将倾之时,力挽狂澜。刘邦慧眼识珠以及知人善任的特点,在这个事情上达到了极致。第三章 宽松无为之法——减租减息,轻判轻罚
约法三章 —— 史学界很多人都认为,刘邦的约法三章是为了让到手的珠宝不要丢失,实际上是刘邦贪财的表现。但我们可以仔细研究这三条,显然不是。如果只是为了让自己掌控这些珠宝,刘邦显然可以只约法一章,即动财宝者死!全面调整法制 —— 刘邦深刻认识到了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严酷的法制。因此,刘邦首先进行了法制的调整。另外,刘邦认为商人侵占农民利益的行为将危害社会的经济基础并不利于社会稳定。事实上,这种问题在历朝历代都普遍存在。衣锦还乡 —— 平定九江王英布的谋反,是刘邦在世时最后一次御驾亲征。在这次亲征中,刘邦中箭受伤,一直未养好。时已60多岁的刘邦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在没有任何准备之下,突然荣归故乡。这应该是想表达一些感情。我们知道,未起义之前的刘邦,说了很多大话。比如说,看到秦始皇东游至此时,刘邦由衷地说了一句“大丈夫应当如此”。刘邦说的话,常常是说者有意,而听者无心。《大风歌》歌词的前两句,其实是刘邦对当年所发誓言已经兑现的一种喜悦,也是此次回乡的原因。而第三句则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因为江山还不稳固,还需要很多人才。实际上,这三句歌词里面包含着一种刘邦的对民思想,就是希望能让老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不再受到连年战祸的迫害。相对于汉高祖刘邦来说,明太祖朱元璋的经历更加传奇。朱元璋堪称历史上最令人难以捉摸的皇帝。他建国前后的鲜明对比,特别是建国后对功臣的大肆屠杀,达到了一种令人发指的程度。朱元璋年幼时期的经历以及后来长期的穷困生活,使他不相信这个世界,对任何人都时时防范。沉稳是朱元璋“三刀”技术的显著特点。在“权”的使用方面,朱元璋追求稳妥,防止意外发生,轻易并不出手。在“术”的使用方面,朱元璋城府极深,深藏不露。如果臣子仍不识趣,他则绝不姑息养奸。在“法”的使用方面,朱元璋则相对宽松,注重普及老百姓的法律常识。
明太祖朱元璋
第七篇 沉稳使用者——明太祖朱元璋第一章 不动声色之权——审时度势,秋后算账
除掉小明王 —— 朱元璋为什么不早点除掉韩林儿呢,特别是之前有绝佳机会的时候?这就是廖永忠困惑了很长时间的原因。之前的机会虽然很好,但陈友谅和张士诚实力均很强大,未来形势将会如何发展,朱元璋并没有把握。如果鄱阳湖决战战败的是朱元璋,那到时候还可以利用小明王的品牌效应继续招兵买马,以求东山再起。而现如今,两大集团已经被搞掉,小明王也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攻打元大都 —— 朱元璋在正式攻打元朝之前,一直低调处理其与元朝的关系。而即使已经具备大举进攻元大都的实力之时,他仍是采用了更为稳妥的计划。这体现了朱元璋沉稳老练的性格特点,在得势之时,仍是精打细算,追求十拿九稳。废除丞相制度 —— 自秦朝以后,历朝历代都有丞相,确实有专权情况,但需要看皇帝的本事。无论是李善长的专权还是胡惟庸的专权,实际上都是朱元璋放任的结果。为了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专门搞了一个胡惟庸案,可谓是用心良苦。另外,虽然该案处置了三万多人,但并未引起其他功臣的警觉。可见,朱元璋在这个案件上,手段相当老到。第二章 高压震慑之术——一旦发现,绝不姑息
设置锦衣卫 —— 锦衣卫制度的创立,并不是因为朱元璋手下的官员难以驾驭,而是朱元璋极强的控制欲望的体现。但在这种制度下,群臣首先会想到如何明哲保身,而不是尽心尽力做好工作。实际上,这算不上一个很好的驭臣之术。大力惩贪 —— 朱元璋的大力惩治贪污腐败之举,确实给贪官污吏们带来了很大的威慑力。但最终的结局是,人抓了不少,也杀了不少,贪污腐败现象表面上似乎少了,但实际上更加根深蒂固了。为了不被发现,贪污腐败网络隐藏更深。另外,由于官员们相互持有把柄,谁也不敢揭发谁,大贪与小贪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贪污60两是死,贪污60万两也是死。我贪上60万两,拿出50万两去封口,至少还可以自留10万两。人是很奇怪的动物,给他60两银子,绝对不敢要;但要是给他60万两的时候,能有几人不要?诛杀功臣 —— 自古伴君如伴虎,朱元璋时期的功臣们,应该是深有体会的。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主要是由于其猜忌心很重,对下属们不信任所致。但这种方式所带来的威慑力,却是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做不到的。然而这种威慑力有何用呢?朱元璋死后不久,燕王朱棣谋反,朝中无臣可用,导致南京城被攻陷。朱元璋最为喜爱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却不知去向。
明朝开国将军
第三章 休养生息之法——制度创新,重视宣传
官屯商屯 —— 与以往只是单纯地减租、减息相比,军屯、商屯的实施更具有创新性。朱元璋能够想到这个办法,很大程度上与其亲身经历有关。当年,作为小沙弥,云游各地,四处乞讨,让朱元璋对社会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十分了解。因此,也就能想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顺民节己 —— 帮人帮难,既是做人原则,也是一个政府应该干的事,这就是顺应民意。而藏富于民才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朱元璋以身作则,提倡节俭,对于当今社会也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意义。开展普法教育 —— 在历代皇帝中,朱元璋在法律方面所下工夫最多。而且,像他这样重视普法教育的皇帝,也是少有。法律实施的目的是治民,但自秦始皇以来,有几个朝代的民众懂法呢?儒家思想提倡的道德约束似乎更起作用。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已经鲜有提倡,道德底线屡屡被突破。如果再不大力宣传法律,让法律公平、公正,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约束民众呢?因此,朱元璋普法的意义值得当世深思。自唐朝之后,中国出现了长达70余年的战乱局面。这时候,宋太祖赵匡胤这位采用不光彩手段夺得权力的皇帝,从幕后走向前台。此后,赵匡胤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使中原地区又重获统一。他的功绩,由此得到后世肯定。赵匡胤虽是武将出身,但酷爱读书,不喜欢用武力解决争端。因此,赵匡胤“三刀”技术的最显著特点就是温和。在“权”的使用方面,赵匡胤无太大流血牺牲,轻松夺得皇位;之后,又是几杯小酒,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在“术”的使用方面,赵匡胤善于用人,更善于笼络和提升人。在“法”的使用方面,赵匡胤从实际出发,想方设法藏富于民。
宋太祖赵匡胤
第八篇 温和使用者——宋太祖赵匡胤第一章 避重就轻之权——兵不血刃,先易后难
陈桥兵变 —— 历朝历代,臣子发生兵变夺权皇位者,受非议颇多。但宋太祖赵匡胤夺权之举,非议却相对较少。从上面描述的事情进展情况来看,赵匡胤夺权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周密策划,一切进展得都很顺利,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毫无疑问,这与赵匡胤的能力,以及深得军心有关。而从后来的形势发展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赵匡胤确实可堪大任。杯酒释兵权 —— 自古权力之争都是充满血腥的,特别是军权的争夺。赵匡胤的“三杯两盏淡酒”,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兵权,体现了高超的智慧。但归根结底,还是赵匡胤本人对权力的理解。权力面前,每个人都可能失控。统一南方 —— 总体来看,赵匡胤在统一南方各国的战争中,由于战略得当,并未遇到太大的挑战。特别是在对南唐的讨伐中,赵匡胤对南唐后主李煜的珠宝来者不拒,造成南唐财力不足以支撑军队的正常运转。在经济上,轻而易举地击垮了南唐。这种温和的方式,杀伤力虽不及战争,但效果要明显好于战争。第二章 知根知底之术——用人以德,循序善诱
用贤不用谄 —— 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阐述了东西两汉兴盛和衰亡的原因,就是一国之君对待贤人和小人的态度。赵匡胤在上述两个事情的处理上,表明了其对贤人和小人有着清醒的认识,表现出了极高明的用人之术。正是这种才能,使得赵匡胤建立的宋朝,没有像之前的五代十国那样,瞬间即灭。巧解御状 —— 在赵匡胤未当皇帝时,与李汉超同为后周之臣,赵匡胤当然要官大很多了。李汉超到底对赵匡胤这个新任皇帝什么态度,赵匡胤并不清楚。另外,当时赵匡胤正计划平定南方诸国,北方的防守任务极为重要。于是,就出现了这罕见的皇帝替大将平息投诉的一幕。这个事情反映了赵匡胤既能识人,又会用人。君臣互信 —— 帝王手下臣子众多,抛开才能不说,性格大都不同。因此,对待不同的臣子,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帝王不仅要相信臣子,同时也要赢取臣子的信任。古往今来,君臣互信最是难得。离间君臣关系的不仅包括人,还包括很多事情。太多的忠诚良将,是死于帝王的不信任。第三章 关注实际之法——理清主次,天下为公
鼓励种树 —— 平定战乱是开国皇帝给人民带来的最大幸福,而战后如何让老百姓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生产过程中,历代开国皇帝做法不一。赵匡胤鼓励种树,既是自然条件的要求,也是解决最基本生存问题的最好办法,可谓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节己奉公 —— 赵匡胤对自己及家人的“抠门”和对大臣、士兵的大度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他对天下的重视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家庭。通过这种以身作则,为文武百官作示范,进而影响到全国百姓。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天下的稳定,最终使老百姓受益。为宋朝定调 —— 治国、治民与治家不同。家庭这个单位很小,出现了问题可以赶紧调整,而调整国家、人民的治理政策却是很难。因此,宋朝武力衰弱的问题,不能简单认为是赵匡胤的错误。赵匡胤当时制定政策的目的是让老百姓富裕起来,这毫无争议。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打破了传统,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王朝下,非常不易。与其他专权的女人相比,武则天走上皇后之位就已十分艰难。而在武则天继续走向皇帝宝座的道路上,她遇到了比任何一个皇帝都要多的困难。如果没有极强的权力欲望以及超常的创造和把握机会的能力,一切都没有可能。武则天的“三刀”技术的最大特点还是在于其女性身份,即另类。在“权”的使用方面,武则天善于创造机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甚至不择手段。在“术”的使用方面,武则天更是忠奸均用,以达到不同的使用目的。在“法”的使用方面,武则天钻研唐太宗李世民的著作及治国思想,有贞观遗风。
第九篇 另类使用者——一代女皇武则天
第一章 不择手段之权——绝处逢生,挡我者死
计除王皇后 —— 武则天能成为皇后,可谓是曲折万分,除了每次都能绝处逢生之外,更主要的就是武则天的坚持和狠毒。为了陷害王皇后,不惜亲手掐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没有非常强的权力欲望,相信没有人会这样做,特别是一个女人。铲除异己 —— 自古以来宫廷斗争、政治斗争就是十分残酷。武则天在铲除异己的活动中,表现出了冷酷、残忍、足智多谋的一面。这让性格软弱、身体孱弱的唐高宗李治,也表现出了较为罕见的冷酷的一面。而经过这一系列的打击,武则天在朝中几无对手,为后期的另立门户打下了基础。篡唐建周 —— 武则天称帝除了要面临人为的反对因素外,同时还面临着传统观念的约束。但武则天是个非常有韧劲之人,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称帝。于是,在种种我们现代人很轻易就能判断的闹剧之中,武则天成功蒙骗了全天下人,如愿以偿地成为了皇帝。从其所做的大量准备工作以及艰难程度,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历史上只有一个女皇帝。第二章 识人用人之术——打破常规,充分包容
重用酷吏 —— 实际上,武则天取消酷吏制度的最根本原因是酷吏制度已经完成使命,没有必要继续存在了。而武则天也感觉到朝臣、百姓对酷吏制度的反感已经达到一个高度,此时取消恰好顺应了民意,客观上会更得到朝臣、百姓的拥戴。因此,武则天任用酷吏,实际上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忍、智、勇”三杰 —— 正因为武则天用了很多杰出的人才,所以她统治时期,社会有了很大的进步。武则天对上述三人善待有加,他们可说生荣死哀。相反,对周兴、来俊臣这样的酷吏,武则天是用完就杀。
武则天麾下三杰:娄师德 、狄仁杰 、徐有功
“禁屠”事件 —— 从上面两个小故事可以看出,武则天是个明辨是非的人,她很擅长通过一件小事透视出下属的为人。同时,武则天又是一个很大度的人,在大事小情之前,能够容忍别人犯一些小过错。因此,她驾驭朝臣,总是显得游刃有余。第三章 贞观遗策之法——民为根本,给予尊重
建言十二事 —— 在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武则天和他接触并不多。但没想到的是,在其死后,武则天却开始精心学习唐太宗的治民思想,并掌握了其精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也是武则天改唐立周时,并没有受到全国百姓反抗的原因。修水利、屯军田 —— 武则天不仅认识到农田是老百姓的根本,也深刻认识到老百姓的苦衷。毕竟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当,存在很大的风险。因此,武则天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措施,使得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得到较大程度提升。而屯军田的作用也是极为明显。这两项政策实际是对之前正确政策的进一步加强,目的是真正落实到位。创新科举制度 —— 武则天在科举制度方面的创新,不仅使身边会聚了大量的人才,最主要的是使广大寒门学士获得仕途的机会。对老百姓来说,让家庭富裕又多了一条路,而且是很多老百姓都喜欢做的事儿。一定程度上,赢得了民心。光武帝刘秀在历代帝王中的地位被严重低估。或许是过于完美,接近理想状态,史官们都有些妒忌了,因此,对他的记载和吹捧,相对少了很多。但熟知历史之人,都很清楚这个皇帝不简单。很多人都认为,刘秀是历代帝王中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这种评价,足以看出刘秀的水平。理想是刘秀“三刀”技术的最显著特点。在“权”的使用方面,刘秀能征善战,战绩显赫;善于保存自己,更善于抓住时机;善战而并不好战。在“术”的使用方面,刘秀手下人才济济,但未杀任何功臣。尊重人才,善用人才,并以诚相待。在“法”的使用方面,刘秀既关注具体问题,又注重思想统一,一切均从恢复国力出发。
光武帝刘秀
第十篇 理想使用者——光武帝刘秀第一章 深明大义之权——刚柔并济,以柔为主
韬光养晦 —— 刘秀在知道大哥被害之后,本可以采取与刘玄鱼死网破的强硬方式。凭借在昆阳大战中的超级表现,刘秀身边已经有了一些忠实粉丝。鹿死谁手,不好判断。但这种方式对刘秀来说,没有太大把握。另外,起义军刚刚步入正轨,此时发生高层冲突,势必对整个大局带来极大影响。因此,刘秀采取了韬光养晦之术,成功地骗过了所有对他不利的人,保全了自己。统一天下 —— 刘秀光复汉室,重新统一中国,花费的时间比汉高祖刘邦、秦始皇嬴政所花费的时间都要长,这并不是因为刘秀的军事才能较差,而是因为起初的刘秀势力远不及对手,更重要的是,刘秀一直没有放弃非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方式。怀柔四夷 —— 由于自身国力原因,减少对外用兵,这应当是明智之举。很多朝代的兴盛,最后都是毁在连年用兵、穷兵黩武之上。这一点,刘秀是有深刻认识的。但如果机遇极好时,对外用兵又未尝不可。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第二章 君子情义之术——心思缜密,宽宏大度
厚待功臣 —— 刘秀对待功臣的方式,完全吸取了汉高祖刘邦的经验教训。但更主要的是,刘秀把这些功臣当成了兄弟,彼此之间毫无间隙。而且,这些功臣虽然战绩显赫,但与刘秀的军事才能相比,就不算什么了,他们对刘秀是由衷地佩服。强项令董宣 —— 光复汉室之后的刘秀,深知皇亲国戚、贵族豪强已经成为王法公平、公正的一大阻碍。在了解到董宣的事迹后,知道此人正是堪当重任之人。而刘秀的大度,又成就了董宣的“强项令”。
强项令董宣
隐士严子陵 —— 刘秀对严子陵的欣赏和重视程度,超出了一般君王对有才之人的重视程度,究其原因,在于刘秀拥有着超人的度量,以及对人才极度重视。刘秀自身高贵的品质,是其吸引人才的最主要原因。
刘秀、严子陵
第三章 面面俱到之法——治官治民,融会贯通
整顿吏治 —— 治国、治民,首先要治官。从历次的农民起义、民众暴乱中,我们可以发现,民众对奸商、豪强、地痞、流氓都可以容忍,而且这都是个体矛盾。但如果官员腐败,与这些势力勾结起来之时,民众会觉得生无所望,不得不聚众造反。刘秀从这个角度出手,对于尽快平复百姓的抱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既维护了社会稳定,又赢得了民心。改善民生 —— 耕者有其田,是千百年来农民的梦想。但很奇怪的是,农民总是在每个朝代之初获得土地,而在这个朝代衰落之时失去土地。而刘秀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农民不仅失去了土地,甚至失去了人格和自由。从刘秀推行度田失败情况来看,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始终是关注民生的,而很多既得利益者(贵族豪强等)却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他们上可公然对抗国家,下可欺压百姓,并非常善于将老百姓的抱怨转移向国家。而这些,正是千百年来统治者都要面临的问题。儒、道、法混用 —— 刘秀是古代帝王中最有学问的皇帝之一。而刘秀的这种学问,就体现在他能够对多种治国思想进行融会贯通,因事制宜地运用。事实证明,一个国家,民进国退和国进民退都将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国富民强、藏富于民才是最佳的选择。这个目标,不是仅靠某一个思想能够完成的,需要整合运用。这里说的“三刀”技术的最差使用者,是指已经登上皇位的皇帝,名义上或实际上已经有权的皇帝。但考虑到一些皇帝即位时的年龄较小,尚不懂世事,因此,未将这些娃娃皇帝列入最差使用者名单。这样的皇帝在历史上并不算少数。例如,才过百天就登基的汉殇帝刘隆、两岁登基的汉冲帝刘炳等。另外,也不包括一些在位时间较短的皇帝。毕竟时间太短,很难有所作为。最终,我们选出了“三刀”技术使用最差的十位皇帝。其中,不善于用权的五位,不善于用术的四位,不善于用法的只有一位。不善于用法的皇帝或许很多,但最终能导致灭亡的确实很少。一般都是前两个因素导致亡国。第十一篇 “三刀”技术的最差使用者第一章 不善于用权者
秦二世胡亥 —— 胡亥谋权篡位登上了皇帝宝座,我们还可以理解,毕竟权力的诱惑太大。但他却将这轻而易举夺来的权力又轻而易举地给了赵高,最终导致亡国的命运。汉成帝刘骜 —— 作为一个皇帝,刘骜身边必然是美女无数。但他始终应该牢记,无论自己多么荒淫,大权绝对不能旁落。可悲的是,历史上因为爱美人而失去江山的皇帝大有人在。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 内部奸臣当道,外部异族势力常袭,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没有想着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力,反倒是一味地迎合着奸臣、迎合着敌人。本来完全可以一战,但他们却轻而易举地缴械投降了,而且是一种极为耻辱的方式。这样的皇帝,怎么可能不灭国呢?明熹宗朱由校 —— 朱由校即位时,本来已是大权在握,奈何他的心思不在治国,被大太监魏忠贤所利用。而魏忠贤的专权,加速了明朝的灭亡。第二章 不善于用术者
唐肃宗李亨 —— 安史之乱实际上给了唐肃宗李亨一个绝佳的表现机会,奈何李亨用人水平太差,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机会。最终,由于在用人上出现了更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国破人亡。宋高宗赵构 —— 后人对于宋高宗赵构的种种无耻行径实在是无语。赵构能当上皇帝,连同他的老爸和大哥的皇帝经历,都充分说明帝王制度的巨大缺陷。赵构所犯的错误,也不仅仅是不会用人那么简单。明思宗朱由检 —— 明思宗朱由检开始时做了一系列正确的事情,但未见成果后,开始犯下一系列错误。其中,最大的错误就是误杀重臣袁崇焕。大厦支柱已倒,亡国在所难免。清德宗光绪 —— 如果说光绪只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我们可以不怪罪于他。偏偏他还是一个特别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但他却没有预先开展任何准备。这种不懂权术,临时抱佛脚之举,怎么可能成功呢?第三章 不善于用法者
隋炀帝杨广 —— 隋炀帝杨广的覆灭,是历代皇帝亡国的另类。他没有让大权旁落,他也没有让部下谋反。问题的关键在于,他太不把天下百姓当回事儿,逼着老百姓们造反。但农民起义的最终成果,却被杨广的部将李渊势力集团所占有。
也许你会喜欢: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书是作者的,笔记却是自己的。文字是作者的,思想却是自己的。书不在读多,而在读透。请用笔记分享你自己的思想。
· 13665人关注
每次读书,总是有一些句子感同身受,撞击心灵。有的回味无穷,有的受益匪浅!(如有文章想加急发表,可加微信cathymkr。也可加微共同探...
· 9826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宝帝王令的作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