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macbook air macbook pro15玩游戏哪个玩游戏最好 最实用

macbook air和pro哪个好?苹果macbook air和pro区别对比评测
作者:佚名
字体:[ ] 来源:互联网 时间:07-30 15:09:37
macbook air和pro哪个好?想知道的朋友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苹果macbook air和pro区别评测吧
  macbook air和pro的区别有哪些?很多朋友不了解macbook air和pro区别,这两个型号的机型差别在哪里呢?如果你想知道的话就请通过下文来了解详细内容吧。&
  Pro 顾名思义就是&加强版,专业版&的意思,Pro 和 Air的区别,主要就是Pro 更实用,配置高出很多,所以性能好很多,当然价格也更贵。&
  Pro 有SD卡槽,有光驱,有以太网接口,电池电量在苹果系统下可以用10小时;Air 没有光驱,没有以太网,11寸的没有SD卡槽,电池电量也只有不到5小时,这是不实用的地方。&
  --性能区别
  Pro 用的是移动设备标准版本的 CPU 主板等,而 Air 因为机身的原因,为了保护硬件,所以要很好的散热,所以Air的主板 CPU等,全部使用的定制的,低电压,低功耗的版本,举个例子,Pro是 2.4G的CPU,如果Air同样是2.4G的CPU,Air也会比Pro慢很多,因为Air的CPU是低电压,低功耗版,加上主板的总线频率,也是设置得较低,所以,就算是同样的配置,Air也会比Pro慢很多。&
  其次就另外一个问题,Air 连续很长时间的情况下,它会很烫,会一下变得特别卡,为了保护硬件,所以散热优先。&
  而Pro就不会,Pro因为机身相比Air的空间大很多,所以散热不会受到影响,那么硬件的性能就不需要去控制。&
  --总结
  如果,你是经常需要用电脑转接投影开会,而且每天要到多个地方开会的人,或者你是经常出差需要用电脑的人,又或者,你不是很爱玩游戏,玩的话只玩一些普通的小游戏,或是比较小型的网络游戏的话,那么建议你选择 Air。&
  如果你不是上面的情况,你也不是买个电脑,就为了炫Air的外形,还是以使用感受为先的话,如果你主要是为了家庭娱乐,办公,设计,游戏,影音的话,那么建议Pro,因为Air达不到你的要求。&
  苹果的Macbool Air电脑的侧重点是超便携,超长的续航时间,针对的就是时尚女性用户或者是移动办公用户,外观非常好,性能也是不错的,如果不考虑价钱肯定就是它了。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单选投票, 共有 7 人参与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1. &macbook
85.71% (6)
2. &macbook air
14.29% (1)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现在用的是联想的Y450,这货跟了我4年了。准备年底买台新电脑,纠结于macbook pro和air之间。
不玩游戏,只是上网,处理文档,看看高清电影什么的。
在不考虑钱的情况下,选择哪个更好呢?问问大家意见咯
当然pro更好!
至少也是13寸。确定卖pro了,屏幕好点看着舒服。谢谢你咯
这样没有要求的话,经济允许直接买pro啊,还考虑什么
恩恩。已经决定买pro了
按照air自身重量来看的话,很多
516路过— — 。。。。。。。
如果你13寸,那么不需要纠结,直接上Pro,我刚刚下午让人带了一台Pro,比air重不了多少,厚度均匀,air最厚的地方要比它厚。性能又好的不是一点半点,重点是屏幕你看过高清的就不会降低要求啦。一句话,13寸的Pro绝对比air好。
PRO比air重很多么?
air果断 处理文档 上网 看电影完全胜任 没必要带着这么重的电脑
air吧 除非用独显
推荐新的rmbp,重量轻,待机强!
air更适合移动办公。。
不差钱PRO呗,讲究重量air
当然PRO 性能一流 正在使用中
看你主要用途吧,air在于轻便,pro在于性能和画面,像我不玩游戏的经常带的果断air.
不玩游戏,没有特殊用途。我不喜欢把电脑处带,吼吼
我还Y430用了起码5年了 ,准备入pro
不差钱PRO呗,讲究重量air
Joey 发表于
不差钱PRO呗,讲究重量air
PRO比air重很多么?
看你主要用途吧,air在于轻便,pro在于性能和画面,像我不玩游戏的经常带的果断air.
如果你13寸,那么不需要纠结,直接上Pro,我刚刚下午让人带了一台Pro,比air重不了多少,厚度均匀,air最厚的地方要比它厚。性能又好的不是一点半点,重点是屏幕你看过高清的就不会降低要求啦。一句话,13寸的Pro绝对比air好。
GamingYeung 发表于
看你主要用途吧,air在于轻便,pro在于性能和画面,像我不玩游戏的经常带的果断air. ...
不玩游戏,没有特殊用途。我不喜欢把电脑处带,吼吼
千羽 发表于
如果你13寸,那么不需要纠结,直接上Pro,我刚刚下午让人带了一台Pro,比air重不了多少,厚度均匀,air最厚 ...
至少也是13寸。确定卖pro了,屏幕好点看着舒服。谢谢你咯
air更适合移动办公。。
当然pro更好!& &&&
幸福de坐标 发表于
PRO比air重很多么?
按照air自身重量来看的话,很多
幸福de坐标 发表于
不玩游戏,没有特殊用途。我不喜欢把电脑处带,吼吼
这样没有要求的话,经济允许直接买pro啊,还考虑什么
516路过— — 。。。。。。。
推荐新的rmbp,重量轻,待机强!
lixincogo 发表于
推荐新的rmbp,重量轻,待机强!
恩恩。已经决定买pro了
air吧 除非用独显
我还Y430用了起码5年了 ,准备入pro
当然PRO 性能一流 正在使用中
air果断 处理文档 上网 看电影完全胜任 没必要带着这么重的电脑
作者其他文章
数字尾巴-分享美好数字生活
Share Pretty Digital Life, Starting from Here开发人员买 MacBook Pro 好还是 MacBook Air 好?
现在用macbook 小白做ios开发.感觉用xcode4很卡,内存不够用,cpu应该够用了.pro 硬盘会大些,但air的固态硬盘是否会更快呢.做ios开发的话的同学们可以发表下你们的意见.并说明你用的是air还是pro,也可以简单说下配置,是否速度让你不爽.最新的air刚出来,大家觉得最新air如何?
在macbook的综合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retina13中配,和同是8G内存+256G SSD的13寸air差价不到1000(做开发应该不会买11寸和用4G内存吧)。当然如果缺钱,果断13寸air低配定制了,128G硬盘+8G内存,比13寸中配省2000多块。其实对于没用过mac、用惯的win笔记本的人来说air的屏幕并不会比retina差太多。只是128G。。。我现在刚买不到半个月的13寸retina pro已经用了96G的硬盘空间了。。。(当然我手里有个USB3.0的1T移动硬盘)所以笔记本比较推荐这两种选择。当然推荐理由是:一个是性能和价格的平衡做得相对较好,一个是便宜。不过所有mac论性价比当然是mac mini高配最好,做开发而已,不错的显示器内甚至1000内都有,还可以花个升级一下SSD和内存,差不多就一台13寸air的价格。另外iMac27高配,官网定制256G的SSD,加不加显卡自己考虑了(自己换硬盘比较麻烦,用雷电外接SSD组RAID做系统盘的成本也太高,性价比也挺高,还可以轻松加内存,另配一个USB3.0的1T移动硬盘就完全够用了。台式机我觉得这两种选择还不错。理由同上。
2010年末,我买了台标配Mac Mini,用来熟悉OS X,并尝试了在XCode上做开发。后来考虑到移动性,2011年6月把Mac Mini卖了,但同时顾虑性能,所以换成了MacBook Pro,15寸,高分屏,8G内存,7200转硬盘。然后由于发热量、速度等问题,今年8月份把MacBook Pro卖了,换成了2013版MacBook Air,13寸,128G SSD,8G内存。速度比之前的MBP 15寸快多了,做iOS和RoR开发完全不在话下。
开发还是买MBP吧,同价位MBP各种性能比Air好,接口丰富,皮实耐用,(相对)容易扩展。
一位Macbook、Mac mini、iMac多年用户来抛砖了。先请看图:2014款唯一的变化就是RMBP13的外壳进一步缩小(只有1mm),厚度和15一样了。2014款唯一的变化就是RMBP13的外壳进一步缩小(只有1mm),厚度和15一样了。这两张图很好的说明了Macbook各版本的定位和优劣。简单来说,厚度大家都差不多了,MBA还是会在重量上轻一点,续航上强一点,但是屏幕分辩率、可视角度和色域也差一点。当然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这些差距可能觉察不到。考虑到CPU,GPU的差距与屏幕分辨率的差距对应,大家又都用SSD,所以其实MBA11,MBA13和RMBP13的运行程序速度和生产力是差不多的。RMBP15因为是常压CPU还可以选配独显性能强一些,当然价格也水涨船高。所以,性价比各款其实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选择来说也简单了,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即可。对开发人员来说重要的硬件是:SSD、CPU、屏幕。题主应该是购买主力机。购买推荐RMBP13入门款,1299美元,更好的CPU,和Air一样给力的SSD,一块Retina屏幕是保证写代码尽量不累眼关键。此外Iris集成显卡可应付主流应用需求,9小时+的电池,基本可满足需求。 (强烈推荐升级到256G SSD,对生产力有不小的提升)如果预算不足,可以先入MBA13入门款Macbook Air 13, 999美元起。比RMBP13便宜了300刀,同样近乎完美的笔记本,更给力的12小时+电池;不减配的HD 5000显示核心也够用了,完美的外观设计、重量控制、做工和成熟的操作系统。Retina屏幕对编程的帮助不算特别大,可以忍痛割爱! 预算更为充裕,希望买一台主力机,并且希望2年内保持流畅运行:RMBP15无悬念。可以买1999美元的集显版,但最好还是入2499美元带750M的版本起,硬盘内存尽量大,土豪请直接1T SSD。因为购买RMBP的同学都是当主电脑长期做开发用的,所以从财务的角度看,稍微多花一些换更长的使用时间还是合算的。追求极致便携MBA11入门款,只要899美元,在家或办公室外接键鼠+显示器即可。除屏幕外和13寸的性能几乎没有区别的。不过之比MBA13便宜100刀,屏幕缩小,分辨率降低,同时屏幕边框非常宽,并不是非常推荐入手。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主流Macbook的CPU、内存都没有升级性,所以有需要的购买时一次升满,省的以后纠结。SSD可选配第三方定制SSD,还算有点DIY空间。手拙或怕麻烦的同学也请购买时一步到位。对于对自己的保护能力没信心的同学,可以再上Apple Care。信息来源:
建议 mac book air。用了公司的半年多,自己的已经在快递路上
开发人员建议选择Macbook Pro,原因如下:1. 大部分的开发工具和文档体积都比较大,Air的硬盘空间较小,不太适合;2. 大部分的程序在编译或解释的时候,需要消耗CPU和内存资源,Air不如Pro强劲;3. 开发人员对屏幕的可视区域要求比较高,Air屏幕有点小;4. Pro接口相对丰富,在需要外接设备的情况下,Pro更合适;
我感觉新的MBA足够了,毕竟128或256的SSD呢。。。搞开发足够了。。除非你开发大型3D游戏。。。。有ssd的MBA真的不必MBP慢,何况还有更好的便携性。推荐你带着XCode去店里体验一下,找个大点的项目编译一下试试。不过开发最好还是买iMac的。。。
1.钱少,首推mac mini,几k足以,外接屏幕和键盘,节省开支;2.不动的话,首推 iMac,巨屏帅!视角宽!调试爽!3.经常移动的话,首选macbook air,轻便,但是性能不如mbp强劲;4.有钱,没什么特殊需求,可以选择macbook pro 或者 retina macbook pro ,带retina屏的mbp真是非常的爽!
Mac这种东西,资金不充裕非必须要用不建议买,性价比着实不高!再说说入手15rMBP感受,294港行,15寸背在包里确实有点沉,如果经常要拿着到处跑,这个尺寸和份量真心不太适合,机器底部的大块金属面板用单指顶一下,还有咯吱咯吱的声音,开始还以为是个例,后来试了好几台机器,都这样,也就不纠结了,毕竟这么大面积,一块薄薄的金属板,多少有点单薄;但是,如果放开经常拿着到处跑这种需求,15寸的i7用起来可以就真的很爽,基本没什么可以难道她,需要什么环境,直接虚拟机跑起,从来不会有卡感,只要一放在桌面上,翻开屏幕,点亮键盘,真心就觉得,有她,就够了!当然,爱玩游戏的小盆友就悲丧了,不过话说回来,苹果电脑压根就不是为爱玩大型游戏的小盆友而生;楼上有人说得对,多赚点钱,出门用Air,干活用Pro,然后,娱乐就iPad吧,通讯就iPhone;从桌面办公,到家庭娱乐,到外出通讯,同一套「系统」,无缝衔接起来,真心是件很嗨皮的事情,不用担心同步问题,不用担心兼容问题,不用担心换了一个环境或者终端所要面临的信息缺失问题,再想到CarPlay,很自然的延伸,方方面面;再提一点,FaceTime很不错,异地恋的小盆友感受颇深!
怎么没人考虑mac mini 呢,只需在办公室跟家里都放一个显示器。功能强劲,屏幕也大,键盘也可以外置。同时又可以带着跑。当然,出差还是要个笔记本。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好纠结!新MacBook和MacBook Air如何选?
[摘要]6288元的起售价格让MacBook Air变得性价比颇高。
腾讯数码讯(Ben)今年,推出了12英寸的全新MacBook,产品线似乎回归到了2008年,即MacBook、MacBook Air以及MacBook Pro三款笔记本在售。抛开硬件性能更强、机身也更厚重的MacBook Pro不谈,很多朋友一定会对MacBook和MacBook Air感到困惑:它们究竟有什么区别?我该买哪款好呢? 的确,MacBook和MacBook Air都是超轻薄的便携笔记本,使用场景和定位更相似,不过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今天,腾讯数码就从各个角度来为大家分析两者的不同,帮助大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款。便携性MacBook采用了12英寸屏幕,而MacBook Air则拥有11英寸及13英寸两种版本。虽然MacBook Air 11英寸听上去更小,但实际上它仍比MacBook更大更重一些,这是因为后者采用了集成度更高的设计,同时容纳了尺寸更大的屏幕。所以,MacBook的便携性是更胜一筹的。 屏幕效果屏幕方面,MacBook采用了12英寸、像素的Retina视网膜屏,像素密度更高,显示效果更为细腻。而11英寸和13英寸MacBook Air的屏幕分辨率则分别为像素及像素,均是较为落后的配置,靠近屏幕会比较容易看到像素点。显然,在手机都普遍实现1080P全高清分辨率的时代,MacBook的屏幕配置更吸引人一些。性能硬件部分可能是大家在选购中最为头痛的部分,两者都采用了英特尔最新的Broadwell核心、14nm工艺的处理器,那么谁的性能更强呢?答案其实从主频上就能看出:MacBook Air。事实上,MacBook采用的酷睿M处理器定位介于Atom和酷睿之间,主要特点在于低功耗、可实现无风扇设计,而性能部分又比Atom略强一些,但无法达到酷睿的级别。那么,MacBook与MacBook Air的性能差距又是多少呢?一起来通过跑分测试大概了解一下。通过跑分软件测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MacBook所搭载的酷睿M处理器性能单核、双核性能都要比MacBook Air的酷睿处理器逊色一些,而集成的图形芯片性能基本上仅达到了2011款13英寸MacBook Air的水平。另外,MacBook Air还提供了酷睿i7处理器的选择,性能更加强劲。简单来说,MacBook更注重的是便携互联网体验,也可以应对一些不太繁重的生产力需求,性能相当于去年或前年的超极本;而MacBook Air的性能更强,加之屏幕分辨率较低、对集成显卡的负担更小,可以更流畅运行一些图形软件。易用性MacBook最具争议的设计部分在于机身仅配备了一个USB-C型接口,不要小看这个部分,它对你的使用会产生很大影响。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当你接上电源使用MacBook时,如何使用U盘或是为手机充电?显然,不通过额外的附件是无法实现的。相对来说,MacBook Air是更传统的笔记本,拥有独立电源和两个USB 3.0接口、一个迅雷2接口,扩展性更出色。当然,行业内普遍认为USB-C是未来标准,将极大降低笔记本厚度,但就目前来说,它还处于发展初期,对产品的易用性是有一定影响的。使用MacBook还需购买附件另外,苹果还重新设计了MacBook的键盘,使用了更轻薄、键程更短的按键,如果你已经习惯了普通笔记本的巧克力键盘,可能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而MacBook Air的键盘则没有变化,手感依然出色。电池续航综合国内外媒体的评测体验,MacBook的平均电池寿命在9-10小时左右,而MacBook Air(13英寸)则为12-13小时左右,略胜一筹。价格毫无疑问,新模具、新设计、新技术,让MacBook需要花费更多,其9288元的起售价是比较昂贵的。而MacBook Air实际上是使用了近7年的老模具,成本相对更低一些。结论那么最后的问题是:该选择哪款呢?如果你是一个追求新潮、极致便携,同时仅仅是使用笔记本上上网的用户,那么更漂亮入时且更轻薄的MacBook可能更适合。它的性能不会很好,但足以浏览网页聊聊QQ,运行文档等工具也基本没问题,当然,你也需要更多的预算。至于型号,11288元的版本拥有512GB SSD存储,处理器的提升实际不大,如果你需要更大存储空间,则需要考虑这个版本,因为MacBook的硬盘是焊接在主板上,无法更换。相对来说,MacBook Air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6288元的入门价格就可以带给你更主流的性能,从而更流畅地进行多任务和大型软件。当然,宽屏幕边框、粗糙的屏幕有些过时,但在笔记本市场中仍算是轻薄。不论是选择11英寸还是13英寸,建议都要选择8GB RAM(需额外花费760元),毕竟4GB的标配RAM有些不够用。另外,对性能有更高需求的朋友还可以考虑酷睿i7处理器和更大的硬盘空间。
[责任编辑:shuozhou]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如何选择你的第一台 Mac - 少数派
如何选择你的第一台 Mac
如何选择你的第一台 Mac
因为工作的原因(某省苹果渠道商),今年因为显卡升级原因,5 款 13 寸机型大卖到一度断货,绝大部分的消费者都是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选择自己的 Mac,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问题和误会,所以有了这次的专题,教你如何选择自己的第一台 Mac。
一、要不要买 Mac?
这是一个万年不变的话题,只是对象从其他物品换成了 Mac,比如要不要买车?要不要买 xxx?一般来说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你心中已经对 Mac 产生了一定的好感,不论是在各平台(论坛、微博、QQ 等)听闻了各种关于 OS X 的传说,还是喜欢上了苹果的一体成型的铝金属机身,总之,当你在心中考虑或与朋友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你心中的想法已经在向 Mac 倾斜了。
我个人认为,当你选择了 Mac,就意味着机器绑定了随机附带的 OS X 系统,任何电脑设备都是工具,所以不如让我们先回头来分析一下: 你打算拿这台电脑干什么? 由于 OS X 与 Windows 二者不论是架构还是内核都完全不同,相应的软件支持也就必然不一样,在以下几个方面,OS X 是的确不如 Windows 的。
大部分的游戏目前都只有 Windows 平台,只有部分大厂出品的国际化游戏是有 Mac 平台的,但一般不支持国服(例 LOL,星际争霸 2),因此,如果游戏占了你使用 Mac 的半数甚至更大的比例时,那你先得去各大游戏平台(Origin,Steam 等)搜索有没有 Mac 版本。另外,在 Mac 下使用虚拟机或者通过随机的 BootCamp 助理安装一个 Windows 来玩游戏也是个办法,但大都会有驱动或其他不兼容的问题(例如笔者亲历:2013 年 27 寸 iMac 顶配,安装苹果官方 Bootcamp 驱动 5.1.5640 版本,运行 LOL 仅有 50 FPS,但如果使用了 Nvidia 的官方显卡驱动后,则可以飙升至 90 FPS 以上)。
2. Office 办公套件
对于国人来说,主要焦点还是集中在 &套件上。其实 Word 和 Powerpoint 的兼容性都不错,但 Excel For Mac 是我用过的最难用的办公软件了,特别是当一个表格内有太多内容的时候,卡到令人崩溃,其他的 Office 套件我极少使用,在此就不谈了。
3. 网银/网上支付交易
首先支付宝已支持了 Mac 的控件安装,可以顺畅无阻的使用;如果你常用手机银行或者短信查收验证码的方式来交易,也还算方便;而常用网银盾的用户就会抑郁了&&目前在 Mac 下只有寥寥几个银行的网银盾是原生支持 Mac 的,而其他银行的网银盾在 Mac 下各种无反应,如果你经常需要用网银盾来进行网上交易的话,那么你有必要装一个 Windows。顺带一提,股票基金类软件在 Mac 下的支持性与执行力,同样也是比较差的。
以上三点,是我目前能想到的问题,如果以上几点你都可以克服甚至和你没太多影响,那么就果断买 Mac 吧!Mac 的价格对得起它的配置,虽然 Apple 不屑玩性价比这么一说(个人认为)。相信我,Mac 会是你最佳的生产力工具。如果不买而选择了其他品牌的笔记本电脑或者组装 PC,虽在性能数据上看会比 Mac 强太多,可是你心中总是有那么一些抑郁:
如果当初买了那台 Mac,现在是不是会有更好的使用体验呢?
而且当你抱着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当 Apple 每年发布会更新 Mac 的时候,你又会心痒痒的在那里继续纠结开篇那段话。
从 MacBook(小白)停产后至今,在售的 Mac 就只剩下基于移动笔记本型的 &(以下简称 )、 (仅剩13 inch 标配;以下简称 )、 &(以下简称),基于桌面级的 、 和基于工作站的 &。绝大多数人会在三款笔记本之间纠结很久很久,极少用户会在移动型和桌面级之间犹豫。至于 &还是算了,淘宝上买个黑色垃圾桶自己 DIY 个苹果 Logo 就好,如果你并非专业人士,只会纯粹浪费性能。或许有人说工作站的显卡好棒,可以玩游戏,可是别忘了,工作站的显卡也就是 Apple 自家和 Adobe 家的专业软件有特殊优化外,拿来玩游戏的体验,还不如桌面级的 &高配版的体验好。当然苹果也考虑到了各位的想法, 因而提供了定制版的方式,但是对于每个人而言定制的内容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就不做任何推荐,个人当然推荐 &和 &如果要买定制,内存一定要加到这台机器的最大值,好了,我以下将主要围绕移动级笔记本的参数为各位做讲解。在此之前,需要各位记住最关键的一点:
不要买了高配来做低配就可以胜任的事情,也不要用低配来勉强来做高配才可以胜任的事情,一切以个人实际需求来选择。
作为任何一台电脑的核心部件,CPU 都是最主要的三大件之一。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除了 13 寸 MBP 以外,其余所有笔记本都采用了第四代 Haswell 架构的 Intel 移动版 CPU,而笔记本除了 15 寸的 rMBP 使用的是四核 i7 外,其余所有在售机型全部都是双核 i5 处理器,例如 MBA 使用的是 1.3GHz 的双核 i5,MBP 使用的是 2.5GHz Ivy Bridge 移动版双核 i5,13rMBP 使用的 2.4GHz 和 2.6GHz 的双核 i5。如果你需要播放高清电影和简单的图片处理,那么首选 15rMBP 标配,除了满足 CPU 和基本显示外,Retina 屏幕真心赞。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台真正意义上强劲性能的游戏类 Mac,那么 iMac 27 英寸则是你绝佳的选择。
题外话:如果你钟爱 PC 游戏,可以像我一样专门使用一台 PC 来玩游戏,会得到更好的游戏体验。目前我的 PC 配置几乎能胜任所有游戏,在此列出以作参考:i7-4770K OC 5.2GHz 处理器,ASUS ROG 玩家国度 Maximus VI Formula ,32GB DDR3 1866 内存,Nvidia GTX770 4G GDDR5 2x SLi,三星 840Pro 256GB SSD,希捷 2T 7200rpm HDDx4 RAID 0+1。
随着时代的进步,内存的作用已然越来越明朗。除了零售版 13MBP 以外,目前所有在售的零售版的笔记本机型的内存都是不可自主升级的。如果你需要用到很大内存占用的软件(包含虚拟机),那么随机 8G 内存的 13rMBP 中配、高配,甚至 15rMBP 标配都是你的首选;如果你就仅仅是需要一些日常办公,或者是更小的需求,例如只是刷刷微博,看看 QQ,看看在线电影,那么其实 MBA 已经可以满足你的需求。零售版 MBA 都是 4GB 的内存,当然在这一点上,Windows 明显不如 Mavericks 的内存机制,当然,使用什么系统,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基于移动性的 rMBP 系列和基于工作站的 Mac Pro 采用的是 PCI-E 的固态硬盘。这玩意一直都是一个高端产品,高端的价格让人望而止步,笔者因工作原因曾试用过华硕(ASUS)提供的 ROG 玩家国度 RAIDR Express 固态硬盘,速度真的好快好快,但就是贵!很多人现在选择 SSD 也通常是因为价格而犹豫,这里我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在 SSD 市场上有一句真理:理论上 SSD 的容量越大,速度也就越快。可是,真的有必要为了追求极致的速度而选择大容量的 SSD 嘛?不不不,还是那句话:「一切皆以实用性为主」。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日常办公类的用户,MBA 随机 128GB 的机身硬盘加上一个移动硬盘足矣;如果你是一个专业的作图类的设计师,那么首选 15rMBP 或基于桌面级的 iMac 更佳,虽然后者的屏幕对于设计师那挑剔的眼睛而言,有点难以接受,但咱不是还可以外接显示器嘛(4K 就看个人经济能力了)。
这是 2013 年更新 Mac 后极多数人诟病并选择困难的原因。要上独立显卡的笔记本?只有 15rMBP 高配,要上独立显卡的 iMac?只有 21.5 英寸的 iMac 高配和 27 英寸了。包括笔者自己,笔者现在还在努力攒钱发誓一定要入15rMBP高配,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你真的需要独立显卡吗?诚然,有独立显卡肯定比没有独立显卡的好。比如在 Mac 还没正式登陆大陆市场前,所有人(包括我)选择笔记本或买品牌 PC 或组装 PC 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没有独立显卡?」&&这一因素在某些时候甚至高于了 CPU 和其他配件的规格。
独立显卡固然代表了更好的显示效果,可是若从实用角度来看,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用户,几乎不玩游戏或者你可以牺牲特效来玩的游戏,甚至只是一些网页游戏,那么独立显卡对你而言也只是一个性能过剩的配件而已,而且苹果最新一次更新,伴随着搭载 Haswell 处理器的新款 Mac 上的集成显卡 Iris 和 Iris Pro 的性能也已经完全足以满足日常需求了。那么,纠结「一定要上独立显卡」其实只是传统 PC 时代留下来的一个误区。
如果只是上网、办公,最多来几个演示、听歌,放放伪高清的电影,那三个系列的移动级 Mac 都可以满足。那么下一个问题,你需要带着 Mac 到处跑么?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抛弃 MBP 吧,对 15 寸的 rMBP 也需要再三考虑。13 寸 MBA 是 1.35kg,13 寸 rMBP 是 1.57kg,13 寸 MBP 是 2.06kg ,15 寸 rMBP 是 2.02kg(以上数据来自 Apple 官网技术支持页面),这些还只是机器本身的重量,还未考虑到电源适配器、其他线缆、Magic Mouse、内胆包等等。
从我个人的销售和售前技术支持的经验来说,单肩背 MBP 半个小时左右,肩部就会感觉到非常明显的酸痛(也可能是我比较瘦的原因=_=#),而 13 寸的 rMBP 则会舒服很多。以前在用 13 寸 MBP(后面卖给了 @StvenVision)的时候,也曾背着双肩包北上帝都面见别克大帝(),顺便参观 2013 Macworld Asia,因为还要带衣物,各种充电器,真心很重。相比而言,MBA 当然是更轻巧便捷的选择。但个人不推荐 11 寸 MBA,对于习惯了正常 13 寸及更大屏幕显示的用户而言,11 寸 MBA 的屏幕偏小,而且字体略糊,看久了眼睛会有点疼,而对于 11 寸 MBA 而言,如果我说外接个显示器什么的,就有点矫情了。选购前,可以考虑到当地的授权经销商或 Apple Store 去体验一下再做决定。
6. 保护产品
很多人都喜欢给自己的 Apple 产品贴上各类的个性化的贴纸、保护膜、保护壳,我也不例外。我的 Mac 上也是贴着很多好看的贴纸,但是我没贴屏幕保护膜,更不带任何保护壳,因为我感觉带保护壳其实影响了散热,我觉得裸奔最赞,当然如果你是上述的长时间移动类用户,那么考虑到键盘和屏幕的保护的话,我在这儿向你推荐 iKlear 的键盘布和他家的清洁类产品,作为曾经的 Apple 直营店官方御用清洁产品,非常的棒,而且没多少毒性(曾不小心喝过&&现在还活蹦乱跳呢)。较为实惠的是 IK-26K 套包,详情可以在新浪微博上 ,找客服小龙询问购买地址,然后私信报我的名字倒是能打点折扣包邮啥的,不知最近还有没有这个优惠,各位倒是可以试试。
这里顺带说一点,除非你准备使用个一两年后就出售从而实现更新换代,否则各种贴膜保护都是没必要的。笔者当时使用 13 寸 MBP 的时候就是纯裸奔(就贴了 2 个别克大帝的 Mountain Lion 高手进阶随附的贴纸当手托),当然,如果要带你的 Mac 出远门,特别是放在双肩包里的话,最好用一块键盘布(强推 iKlear)。而键盘膜就不要了,最容易看见的就是会把键盘膜的轮廓印在显示屏上,影响正常使用,到时候还得清洁,虽然键盘膜主打的是防止意外进液,不过说实话一般人不会把水放在离笔记本过近的地方的。
从性能来说,rMBP 是全面的,MBA 最大的弱项是 CPU,MBP 胜在可以自己动手升级换 SSD、加内存。如果对比屏幕,那么上了 rMBP,你就回不去了(真是一个你心甘情愿跳进去的坑啊)。虽说现在很多网站对 Retina 屏幕的支持并不好,图片在 Retina 屏幕上看起来有点模糊,特别是在 Windows7 下,但光凭文字显示的表现这一点就值回 Retina 的售价了。再说,主流网站一直都在进步,总有一天都会完美适配 Retina 屏幕。
常规的购买渠道无非是国内官网订购、国内 Apple Store、国内苹果授权经销商、淘宝、熟人代购、自己过关这几种。
1. 大陆行货
这个简单,如果你希望获得最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为你带来的苹果产品解决方案,那么去 &吧。截至当前,国内分别在北京有 4 家、上海 4 家、成都 1 家、深圳 1 家、中国香港 3 家。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你不在这些城市,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两个选择,一是去苹果官网选购(嗯包邮喔),官网也有在线技术支持人员可以帮到你;另一个就是去当地的授权经销商,个人推荐英龙华辰与酷动数码,虽然我从未在以上两个苹果优质授权经销商入职过,但是这两个经销商真的非常的不错,这可不是软广。
不过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价格。官网的价格就是明码标价,而授权经销商可能会给你点折扣,但是不多,而且经常会偷换概念,比如购买 15rMBP 高配,赠送你 2000 元的配件抵用券,看上去很动人?嗯,一个 Windows7 家庭高级版 x64 的价格是 699 元,一个 Apple Magic Mouse 的价格是 488 元,这么看一下,2000 元的价格抵用券就&&当然如果你在本地电脑城有认识的朋友,也可以拿未税价格的 Mac。我来透个底,大陆国行 15rMBP 高配的官网零售价是 18688 元(含税带票),电脑城内未税价约 16000 元&&当然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水货的选择分不同地区,比如所谓港行、日行、美行等等。常规来说日行最便宜,毕竟日币一直在跌,但是日行需要注意的是键盘,一般日行是日语键盘,少数键位是不同的,用的时候略蛋疼,我经常习惯性按键盘上的「\」符号会按成回车,英语键盘版本听说要贵一点。而港行和美行在键盘、电源方面都是没问题的。OS X 系统自带全语言,所以中文语言支持是不需要关心的,切换语言后重启电脑即可。
最放心的水货渠道就是自己过关去买。最常见的就去中国香港的 Apple Store 或中国香港的授权经销商买,讲价空间一般是极少或者干脆没有的,唯一风险是过关被税(税率是 10%)。一般是去掉包装啊、拆掉外包膜、发票藏起来什么的告诉关口这是我自己用的,从大陆带过来的等等,不多说了。反正就是和买彩票一样博概率,一般是没啥问题的(这真的是拼人品)。
熟人代购如果是熟人自己过关的话,那和上面是一样的;美帝直邮回来,就拼海关了。一般都会被税,由于我极少做非中国地区的苹果产品,这一点不是很明白,就一笔带过。
最后是淘宝,为什么要放到最后写?因为淘宝是水最深的地方,仅次于我们大华强北(真心话)。至于水有多深,各位可以考虑到各大论坛、微博上怒斥淘宝买苹果产品出现问题的帖子或微博看看就知道了。原封?不好意思,作为偶尔做灰色收入的我而言,其实很简单,十几分钟的事情搞定,当然没官方那么完美,可是有多少顾客会看?下面这几项是奸商可以重置或者处理的:
(1) 启动界面
正常启动时就有一个简单的开箱使用的分布提示,然后还会让你输入 Apple ID (如果你已经有 iOS 设备,并且希望协同作业的话,此功能需联网)、新建本地账户,选择语言等。其实这个步骤是可以做出来的,不能完全说明是新机,但是如果没有这个界面、提示你要输入其他 Apple ID 的密码,而是直接进入了 OS X 系统,那就是说这机器绝对不是新机。
(2) 主账户内容
这个和「启动界面」有点像,可以从 Dock 栏上的系统偏好设置进入,单击左下角的用户与账户图标查看。一般来说这东西也是不算奸商用途,有时候我的朋友要出手他的机器,也会找我帮他把他的用户清掉,不过一般我都是推荐全盘格式化硬盘后重新安装 OS X 来的干净和彻底的安全。
(3) Mac App Store
打开 Mac App Store ,看是否提示你需要绑定 Apple ID ,以便今后再次下载。这是因为从 2013 年后发布会开始,在此时间之后新激活的新机器,Apple 会赠送 iLife 和 iWork 套件给用户。并且只绑定激活时的 Apple ID。所以这里如果没有提示你,或许你该找淘宝的卖家聊一聊了。
除了淘宝,还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代购的,作为微博一个话唠,同时在别克大帝()的熏陶下,我个人强烈推荐微博用户可以找
来代购港版 Apple 产品及周边产品。我与老赵私信过,语言条理性非常的强,而且很好沟通,更多内容你也可以移步他的微博主页查看。
国人最关心的事情,在上面这么多内容里,我们已经讲得差不多了,那么还有什么呢?保修!经常出现在 IT 市场里最多的话,就是「这东西保修多久」。那么这里就略为介绍一下 Mac 的保修政策及额外的延长保修计划。( Apple Care Protection Plan 以下简称 Apple Care )
1. 电话支持热线
首先,Mac 是全球联保。以大陆行货与香港行货为例,最少是 90 天的免费技术支持热线与自购机之日起 1 个自然年的保修服务。截至当前,中国大陆的苹果技术支持热线是 (86) ,中国香港的苹果技术支持热线是 (852) ,拨通后选择语言继续,在专家接到热线后将需要提供你的产品序列号,请提前准备好。
另外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电话技术支持热线涵盖了你的 Mac 的硬件技术支持及随机附带软件技术支持;二是免费技术支持电话号码只适用于固定电话,若使用手机拨打可能会收费。
2. 大陆行货保修
(1) Mac 台式电脑( , &&)
整机享有 1 年保修期,保修期第一年,保修范围包括 Mac 台式电脑的所有组件,所有主要组件享有 2 年保修期,在保修期的第二年,保修范围包括所有主要组件(主板 MLB、CPU、内存、HDD/SSD、电源和显卡),在浙江省 Mac 台式电脑的所有组件均享受 3 年主要零部件保修期(注 1)。可另外购买 Apple Care 服务计划。
(2) Mac 笔记本电脑 ( , ,
整机享有 1 年保修期,保修期第一年,保修范围包括 Mac 台式电脑的所有组件,所有主要组件享有 2 年保修期,在保修期的第二年,保修范围包括所有主要组件(主板 MLB、CPU、内存、HDD/SSD、电源和显卡)。可另外购买 AppleCare 服务计划。
注 1:在浙江省购买的 Mac 台式电脑的 3 年保修首先是有一个硬性条件,那就是你的 Mac 要符合以下三点:在浙江省内购买,在浙江省内使用,在浙江省内的授权服务商维修。才能享受当地法规的 3 年主要零部件保修,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部件 3 年保修,而是整机 1 年保修,主要零部件 3 年保修,总共 3 年零部件保修,并且只含主板、CPU、内存、HDD/SSD、电源和显卡,并不包括显示屏。
(3) 香港行货保修
所有香港行货 Mac 全部都是整机 90 天免费电话技术支持热线与整机 1 年保修期。
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延长保修服务,没有之一。在此之前我从未见过如此棒的延保服务,不论是保修,还是电话技术支持热线,还是将来你准备把机器出售,Apple Care 都能帮到你。很简单地举个例子,如果你的预算有限,要买一台二手的Mac,那么你是要没有保修的,还是要有保修的呢?一般人都会选后者的吧。而且 Apple Care For Mac 还可以涵盖很多 Apple 家的周边产品。
看到这里,各位对于如何选择自己的 Mac 应该会有更全面的认识。当然有一点我一直没有提到的,就是价格,因为对于不同的人而言,价格这个话题也是因人而异的。根据你的需求和能力选择最适合你的 Mac 吧,衷心的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各位,谢谢!
注:第三页题图为 @米斯特米斯 提供并授权笔者使用。
你可以在苹果官方商店购买以下产品,点击即进入该商品网页
分享到微信
Apple Users,Windows Users,DIY Users,I Love PC Games。Steam&Origin Users。
Mac:2012 13-inch MacBook Air
PC:Intel E5-.0GHz 14C28T)+ASUS X99-E WS+G.Skill DDR4 2400 8GB*8+NVIDIA GTX 980Ti 2-Way SLi+SM951 512GB NVMe SSD+M6P 1TB SSD*4+Corsair AX1500i+ASUS PG278Q(144Hz TN)
Email 登录
商务&合作:
投稿&报道:
微信订阅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acbook pro玩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