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时候玩的qq空间游戏后宫三国有个好像是三国主题但是不确定,是一张地图,点开云彩,会显示出明雷

以前玩过的一款FC游戏,内容是一个童子闯关,有一关是木人,还有云朵什么的,记不太清了,谁能告诉我啊_百度知道我找一个游戏,三国的小游戏我八年前玩过现在找不到了。游戏有八关,人物能升级,比如关羽等级到了可升级_百度知道司法考试很难吗?
来源:互联网
今年刚考,还在苦等成绩。个人感觉,不是特别难,但是难通过。总的来说就是试题本身难度并非那么令人发指,足够的训练加上一定的应试技巧,大多数题目还是不难做对的。之所以说难通过,因为这个被誉为“天下第一考”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打击面太广,复习范围很大,举例来说,仅卷一的经济法这部分就涵盖将近22部小法。整个司法考试涉及十四门主干法学还要加上坑爹的“司法职业缺德”“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因此,司法考试虽然在难度梯度上不是特别高,但是通过率总是特别低。从07年开始通过率有所上升,但也只持续到10年,11年的通过率又开始回落,而且估计今年也不会高。换而言之,运气也很重要,不同年份的题目难度也不同,我在做07年卷二真题的时候只用了2个小时,也就是整整多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最终得分100+,但今年实战中我考下来感觉最不好的就是卷二,最后也只剩了15分钟匆匆检查了下。不过范围这个东西也并不是真那么可怕,因为主要的考点每年都有很大的重复性,所以复习时可以针对高频考点主攻,低频考点次之。(当然经济法这种奇葩每年的考点几乎都不一样,今年看到题目就一口老血喷出来了)最后,我觉得学法的同学还是有必要参加一次并且好好准备的,因为在整个过程中对自己法律逻辑体系的搭建还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民法和刑法,至少在狠狠得复习完两三个月,拼到最后一刻,走出考场之时,我终于有底气和别人说“我是学法学的”update:去年写下上面那么多,最后只考了319这个很难堪的分数,之后上班、跳槽、辞职,从四月份到九月份,在家全职复习了五个多月。今年以405的成绩过了。这一遭走下来,我还是觉得司法考试不难,但难过,需要的是足够努力,只不过这份努力真的是要付出很多很多。真的是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在做题背书。考完后尝试了几家律所,看了不同的律师,接触了不同的业务,也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当今天终于通过的时候,司法考试对我而言,仅仅是一个开始。
这个问题在没考时我也问过很多人。不管什么答案 没经历过的人还是不明白难度到底有多少。所以我只说说我的状态,不谈方法。你们感受一下。我15年第一次考,也通过了。去年十月份知道这门考试(可能大一大二玩的野),决定考过。打电话给家里人说,我保证一定能过!只要给我XX钱报个班。(后来想想真的年少轻狂)用了一个月时间搜集了所有的攻略,总结出自己的复习方案。还经常说给周围人听。 像专家一样帮人解答困惑。过年回家时带了七本书,所谓的先修课程,拒绝了几波同学出去玩,省了不少钱。不过也没看进去多少。三月开春,为了能作息规律,在学校旁租了一个房子,二楼阁楼,安静,有两条狗,两只猫,四条金鱼八只乌龟和一个双人浴缸。楼下住着房东和一个漂亮女租客,偶尔能吃到他们做的饭,偶尔一起去健身。四月份把补习班退了,觉得自己安排课时比较有效率。开始一轮复习,作息大概是:10:00~12:00
14:00~17:00
20:00~23:00讲义,音频,真题一边下来,感觉内容比想象的多的多,背了后面忘了前面,但是由于都是新鲜知识,也不算枯燥。每每学到一点就和房东抖出来,来获得成就感。每天晚饭后打乒乓球认识了一群球友,一个人在家学习时累了就撺掇猫狗大战。二轮开始 就是7月份了,讲义,真题,又刷了一遍,由于一轮时间跨度较长,第二遍背的时候感觉知识还是新的一样。生活上没有太大变化。三轮开始九月份,开始急了。由于是一个人在家复习,并不知道学校里面同学的复习程度,去逛了一圈发现自己略不用功,遂决定开始去图书馆和几个同学一起学习。三轮作息变动较大。8:00~12:00
13:00~18:00
19:00~24:00
这20天去掉喝水上厕所开小差讨论问题的时间一天有效学习时间大概在十个小时。这段时间因为和同学一起备考,效率也提升了很多,也算真真进入了状态,脑袋里除了司考没想过别的。开始患得患失,害怕过不了又来一年的苦。日子呢过的也就和高三没什么区别了,三点一线,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连狗都不理我了。因为确实累嘛,睡觉也很踏实。只是每天早上被闹钟吵醒的那五分钟时候觉得生不如死。五分钟后便觉得都到这了再坚持坚持,日子是过得很快的。考前一天在宾馆里,因为怕胡思乱想,从早上睁开眼到晚上闭上眼一直在背,背的头疼,真的是物理性的疼痛,脑袋感觉要炸了,就好比手机同时运行着几个大游戏开始发热。但是想到明天就要考了就不敢放松,觉得多背一遍就多一分自信。晚上不到十一点就睡了,大脑处于死机状态,比什么安眠药都有用。进入考场看着周围很多中年人,聊了几句彼此惺惺相惜,觉得大家都不容易也就平静下来了。考试的时候发现根本没时间思考,知识点甚多记得又模糊不清,很多是凭着第一印象来答得。卷二卷三时间略紧。卷四就记得一直写,想到什么写什么,写到了打铃,终于松了一口气,觉得 我尽力了,也就这样吧。这门考试不是难,而是熬人,成千上万的可能没什么乐趣的知识点交织在一起,会忘了,会混了,会焦躁.....能熬得住,就过了。
以下有关复习方法的文字适用于复习时间不足60日的有一定基础的法本同学参考====================难,也不难对勤勤恳恳每天坚持十小时以上的复习时间持续三个月到半年的人来说,不难对吊儿郎当看半小时书玩半小时手机不好好看书或者学习方法有问题的人来说,很难当然我针对的是学生党,在职人员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通过率一直不高这个考试只要你是认真地投入了并且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复习方式,大部分人都能够通过。有人说每年通过率那么低,才10%,怎么能是大部分人都能通过呢?君不见每年还有那么多的人根本就没复习或者只看了一点书就上考场了,还有很多在职的阿姨大叔,这不都是给你当炮灰分母的么?我一直认为,司考考的不是智商,而是态度,你认真地对待它它才会回报你。说说自己的情况,我是法本,过的,由于种种原因复习时间不足60天(7月16日正式开始看书),而且这剩下的两个月也并不是每天都利用好的(在家报的名,打算在学校复习,9月初再回家,但7月底家里有事提前回去了,回去坐的动车空调吹了7小时到家就发烧一个周,别说看书就是下床都困难,然后家里的事又耽误了一阵),估算了一下有效复习时间只有40~50天,个人作息原因(懒)每天8:00~8:30起床,不睡午觉晚上较晚休息,勉强保持每日10小时。我不是为了表现我多聪明厉害才那么短的复习时间,事实上我因为时间太短了每天压力很大,时时觉得看书看不下去,就会翻翻手机上别人介绍复习方法的贴子给自己打打气,看一会儿再继续看书听音频。特别是后期,觉得自己看书看不完了就开始哭,哭完了擦干眼泪继续看。九月初的时候还没把法理学宪法法制史看完,打电话给
和学姐哭诉想放弃理论法,到最后我坚定地哪一门都没有放弃。但如果给我更多的时间,比如从六月开始复习我能做得更好。 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觉得时间少也能过,时间越短越有可能到八月底九月初就崩溃了。有人看一个月的书能过,还有的人连复习都没复习也能过(曾见证一位大神一个夏天没看书考前做了下真题360踩线过,当然人家最后保送清华法学院学硕了),我好歹本科的时候每门课都认认真真学了没逃过一节课,有一点基础,复习司考的时候这些基础知识帮了我不少。总的来说,复习时间和通过概率呈正相关。就司考而言,保证800小时复习时间是必要的,上不封顶,但我不认同把战线拉得过长,最长不超过半年,否则到后面前面看的忘光了,自己后期压力也大。我的复习顺序是:民法→刑法→民诉→刑诉→行政法行政诉讼法→三国法→商经知产→法理学宪法法制史法治理论职业道德→卷四主观题其实后来我觉得民法民诉,刑法刑诉放一起复习效果更好老师和教材的选择,在选择的时候我的第一考虑是省时间,省时间,省时间,重说三。以下未提到的老师由于没有听过,不予置评。不建议全部用同一个机构的,根据老师选音频和教材,厚大里面也有不那么靠谱的老师呢(我就不说预测卷四第一题不考政治题的宋光明了= ̄ω ̄=)。民法:厚大钟秀勇讲民法+钟秀勇解民法这是所有老师中我的感情最复杂的。不能说他讲得不好,相反他是所有民法老师中讲知识点最全最透彻的,但就因为太全太透了,在消化知识点的时候反而迷茫了,这种感觉在后面会越来越强烈,并伴随着上考场。在听了钟秀勇音频看了书再去做真题能做得不错,但隔一段时间再来看发现学的全还老师了,最终还是用我那朴素的正义感在做题。这也不能怪老师,民法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法考点越来越精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出其不意,只怪我时间不够不能完全消化,我的目标是民法90分,我能得50分就是胜利。但如果让我重选,我不会选择钟秀勇,因为太费时间了ORZ,砖头厚的书,五十几个强化音频,我前半个月全耗在民法上了效果还不是那么好,做题还特打击我自信。我的复习是为了省时间,省时间,省时间,钟秀勇挺适合提前三个月以上复习的同学的,如果再让我选我可能会选段波或李建章。刑法:指南针柏浪涛《刑法攻略》+《刑法真题》听我一言,要是跟我一样作死七月中旬才开始复习时间特别紧的同学其他的都不要听,就听柏浪涛的,买了刘凤科的退货退掉买刑法攻略。柏浪涛作为【曾经的】出题人的弟子对考点把握十分精准,我选他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因为书薄啊,攻略才300多页的16开小书,比刘大帝不知薄到哪里去了。虽然薄,但是张张精华。虽然柏老师讲课确实不怎么样,主要是和学生互动太多,影响了讲课效果,还有就是为了赶时间有些内容(主要在分则)会略过,但不妨碍书写得好,考点解析到位。柏老师嗅觉灵敏度还是挺好的, 比如今年卷四刑法案例题(信用卡诈骗罪)几乎照搬了攻略上的例题,在讲课的时候还特别提醒我们这里今年可能考,然后就考了。据说刘凤科也不错,挺多人推崇的,我没听过就不评价了。我当时一看大帝又是跟钟秀勇一样的砖头书和60多个音频,吓得我赶紧买了刑法攻略,不然我整个复习时间就全拿来搞民刑了。还是那三个字,省时间省时间省时间!民诉:厚大郭翔讲民诉+郭翔解民诉郭翔讲课还成,有点自吹,常说比较低级的玩笑话,爱推销自己的书,但重点也都能抓到。唯有民诉一科我买了模拟题,因为民诉刚修改,新增的考点以前的真题都没有,所以买了郭翔的200题,但说实话,题出的水平不怎么样,和真题简直不能比,全当复习知识点了。刑诉:万国陈少文讲义万国陈少文出了一本教材,但他的音频不是按照教材而是按他自己编的讲义讲的,教材不用买,讲义在网上可以找到,我当时以为看教材回家后才发现应该打印讲义,家里打印好贵一张一块钱,一共45张纸共花了我45软QAQ。陈少文的讲义就是知识点的表格集合,但是需要听音频做大量笔记,他有不少口诀和记忆方法,值得学习。PS:陈少文好像没有配套的真题,我做的就是按科目编写的刑诉法真题。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厚大徐金桂讲行政法+徐金桂解行政法强烈推荐徐金桂,条理清晰,逻辑清楚,特别是他讲行政主体讲得很清楚,行政主体弄明白了行政法就会了一半。行政诉讼法由于是新修改的,重点也很好把握,三国法:三校名师杨帆教材+真题解析杨帆挺会押题的,三国法看杨帆的就够了。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本科时由于一个奇葩老师,学的国际经济法全喂狗了,听杨帆几个音频都捡起来了,三国法女神不是白叫的。现在杨帆好像去华旭了,但不影响什么。商经知产:三校名师鄢梦萱教材+真题解析萱姐是我最喜欢的司考讲师,不讲俏皮话,也不开玩笑,就老老实实地讲知识点,尤其适合于商经这种知识点繁杂得分点异常分散的科目。虽然今年萱姐是漏了一些最后考到的点,但由于今年卷一提高了难度,不再是以前光背背就能轻易得分的,出题人有意回避了往年的常考点,增加了一些冷门考点,所以不能全怪老师。关于知产,我也买了钟秀勇的书,但是还是由于书太厚没去听,知产十几分用鄢梦萱的几十页也足够了。PS:鄢的知产和商经在一本书上。法理学法制史法治理论职业道德:指南针杜洪波《卷一突破120》除了宪法,以上听杜洪波的就可以了。杜洪波的法理学主要讲方法,怎么做题,比较实用,剩下的科目就背知识点。杜洪波讲宪法按法条讲的,很零碎非常细,他挺爱讲数字比例几分之几那些的,事实证明司考最后也不爱考这些,我反正是背了也记不住,最后直接背了自己认为的一些重点,今年宪法考得较少,杜洪波对宪法考点的把握讲究全面,但是就今年来看他讲的那些内容涉及不多。所以宪法可以找找别的老师听听。卷四主观题:指南针杜洪波《卷四突破120》各科的案例题就不说了,主要是政治题和材料题,一定要杜!洪!波!的!音!频!和!教!材!其实材料分析题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做,公务员申论啊啥的说到底也是这些内容,重要的是方法和练练练,最好到八月的时候每天抽空写写主观题,练笔感和控制时间。今年所幸在考前几天听了杜的卷四音频,押题中了,就是一首一尾两个政治题,我还记得他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要性,考卷四的中午我还拿着看,结果下午就考了。其他:1、复习时间:三轮为宜。第一轮认真听音频在讲义做笔记,配合真题做一遍,第二轮、第三轮背讲义。2、真题的重要性:我不建议把真题翻来覆去做好几遍,做到后面自己都知道答案了,最好第一轮的时候就认真做,第二轮复习时再看一遍,重点看真题的考点和考查方式,而不要纠结于题目本身。3、报班:完全可以不报班,自制力特别差的根据自己情况决定。也有那种报了班八点上课十点才进教室的,完全没意义了,报班也不是通过考试的保障。4、不要放弃任何一科:复习后期压力很大,容易产生放弃的心思,坚持下去,每一门都复习到,你不会后悔的。5、每年修改的新法要特别关注,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大概这些,我的拖延症真是没救了ORZ,现在才补完。这篇记录也算是给自己的2015作的总结,祝2016年司考的同学顺利通过,共勉之!
花谢花飞飞满天:
不管剩下时间多久,一定抱着必过的心。记住,时间不一定就是合理保证,高效才是。个人感觉,司考难度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有个重要原因,不知道大家认不认同,不止是司考,是各种考试。真正想要拿下这个考试的,不会是无聊到整天上各种论坛寻这个帮助那个帮助的人。换言之,网上对考试难度评价舆论推动的人群,本身就是不想学习或者说畏惧学习的人。就打每年通过率20%,考过的人往往就不把这个考试当回事了,高兴的喜欢分享的写个经验贴拉倒,整天刷社交网站的寻帮助的是没考过的和各个考试机构的人。没考过的人占每年的80%吧,这么想想就知道考试难度舆论为啥会推这么高吧? 说句题外话,举个例子我有一次听一个讲座,老师说,**平均分全国20,总分100,你要看也看考过人的平均分,看没通过的平均分有啥意思。我这么讲大家明白了吧。
每年通过率在10%左右浮沉炮灰基本是社会在职人员在标准复习时间三到六个月内,每天六到八个小时,只要你跟对老师、能够坚持、方法正确、发挥正常,历年真题做了两遍并且正确率保持在80%以上,基本上是可以通过司考的对于自制力较差、方向不明、依赖外部环境的,建议你报班学习以上。P一个S:我是2012年通过司考的,现在在复习注册会计师考试,回首当年岁月,真特么觉得司考其实不那么难啊啊啊 !P两个S:我见过闭关一个月通过的,也见过复习六个月没过的。所以时间这个因素不是最重要的。
难,卷面难,大家都难。然后加分,大部分认真看了书的人都会过的考试。其实是个很傲娇的考试。备考把你虐成狗,考试的时候被出题人智力碾压,考完后像霜打的茄子,能让你有种再给你5年你也过不了的感觉。然后出成绩的时候都过了_(:з」∠)_就好像一面说着你们这些渣渣也想来挑战我,一面放水,“明年别来啦你们这些笨蛋!”国内各种考试中最傲娇的一种。
谢邀。说下我自己的情况,武汉大学法学本科,大三升大四的暑假留校复习了两个月,最后差了 20 多分。大四毕业回家后,在家复习了两个月,363 分飘过。先说结论:没有那么难。然后展开说:1 没有那么难,也就是说还是有一点难的,这个难体现在哪儿呢?通过率。最近这些年的司法考试,司法部也好,地方的司法局也好,都不再公布官方的通过率,但根据各司考机构给出的参考信息来看,司法考试的通过率在前些年曾经一度低到过 7% - 8% 的样子,最近三四年略有回升,但目前应该还不超过 15%.这是什么概念呢,司法考试通常情况下一个考场 30 个人,最终能通过的大概有 3 4 个人。2 没有那么难,也就是说不像超难的考试那么可怕,这个体现在哪儿呢?试题对智力的要求。正如本题目下某个被折叠的回答所说,“没有高数的考试,能算很难的考试吗?”这话有点惹人反感,但我觉得道理基本是成立的,司法考试的内容虽然多且杂,但基本属于“只要肯下功夫(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一年,这个确实因人而异),不存在考不过的情况”,但是很多考试,属于“如果你某一方面的思维能力稍有欠缺(更难的考试甚至可能是你这一方面的思维能力不够卓越),那么不论你如何努力都无法通过。”上面是我认为比较客观的回答。下面说一些我个人的主观感受:我觉得司法考试对我而言是真他妈的难,第一次备考的时候,我自问真是认认真真看书,每天一早七点起床去图书馆,到了图书馆就把手机锁到储物柜里,开始低头看书,用 MP3 听讲义,中午吃个饭趴着眯瞪一会儿,下午继续,晚上吃个晚饭溜达十分钟再回图书馆继续,每天专心看书时间(不敢说都是有效时间,但起码确实是不干别的,只坐着看书)保持在 8 - 10 个小时。这种复习强度,在我之前二十多年的人生经验里,别说持续两个月了,连持续一周都没有过。考试之前两三天,可以打印准考证的时候,我去学校里边的打印店打准考证,拿到准考证的那一刻,我第一次体会到因为一场考试而腿软是什么感觉,一路像踩着云彩一样回到的图书馆。然而这些努力虽然不能叫完全没卵用吧,但起码对于最终的结果是没有卵用的。第二年在家复习,各方面条件比在学校好了很多,我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也大了很多(主要是已经毕业了,如果这次再考不过我的法律梦咋办啊,呃是的那时我还是有法律梦想的年轻人……现在早已变成了依然有法律梦想的老年轻人- -),可是当时反而没有第一年那么专心,每天在“天天爱消除”、“天天连萌”、“知乎日报”这种自以为不会耽误太多时间的 app 里面耽误了太多时间。可是最后却迷迷糊糊的飘过了。我身边的同学,准备司考的方法很多,有报各种班的、有疯狂做题的、有专啃三大本的、有猛听讲义的、有顺其自然的,最后的通过情况在我看来却和选择的这些方法关系不大。真正有关系的,是你大学四年有没有在法学氛围中度过,有没有在法学氛围中相对努力的学习,复习的时候有没有踏下心来。最棒的情况是,你身处良好的法学氛围(对大学生来说,此处指的就是优秀法学院校的法学专业,至于什么是优秀不予讨论),自己对本科阶段知识的学习也较为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你只要别考试之前一眼书都不看,基本都能过(我某同学,正牌学霸一名,司考之前各种身体原因情绪原因家里原因感情原因,总之就是基本没怎么好好看书,考试之前已经不想去考了,考完之后也觉得肯定过不了了,出了成绩都不想查,我逼着他查的o(╯□╰)o 结果人家卷四分数暴高,卷三也相当 nice ,卷一卷二略惨,总分轻松过线。说白了就是底子硬、基础好,用司考考生的话说就是,有“法感觉”)。次之的情况是,你大学所学不是法学专业,却因为各种原因非常想通过司法考试,并且为之付出了足够的(不少于普通法科学生准备司考时需要付出的)努力。因为你足够努力,你对于司考的考查范围、考查方式等均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于重要知识点也都复习到了,这就足够了。司法考试的题目基本不会绕太多弯子。读题,在脑子里想相应的知识点,做题,OK 了。再次的情况是,大学是在法学院校的法学专业度过,耳濡目染了许多(如果是法学院校,但是你已经“牛逼”到和其他专业的人一样,对法学完全没了解,那么你属于前一种情况),但是没怎么系统学,平时养老院,考前疯人院。这种真是最惨的(我就是!),说起来司考的那些知识点吧,你都感觉自己学过,可能也能想起来老师上课讲过的情境甚至案例,或者是同学讨论过的一些问题。可是等真开始复习的时候,你就会不断的出现“诶这里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明明应该是那样嘛!”,“这里好像对跟前边那个点有关系,可是又不太一样,不行我要弄明白!”,“这道题肯定是想在这个点挖坑骗我,嘿嘿还好我机智发现了!”这样的想法。可是事实证明,这些想法绝大多数都是无用功(司考真的不需要你举一反三,也真的没那么多坑爹的点)。再往下的情况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无非就是没底子还不努力。所以前边这几段的核心就是说,因为司法考试对知识点的考查较为表面,不太深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点背后的理论体系,所以针对司法考试而言,许多有一点法学背景的人,会不自觉的想多、想偏,而没法学背景的人反而容易找到题目要问的点,正确命中。所以有一点法学背景的人不如没法学背景的人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前边好多答案给人的感觉是,外行说容易,内行说难。啊对了,在公检法工作的没有通过司法考试的同志们更悲惨,因为他们好不容易选对了答案,可是根据自己的实务经验一检查,往往就给改错了(我毕业实习时候的师父,考了 8 年还没考过,也不知道他现在过了没,这种例子还挺多的)。关于司考复习的具体方法我就不再赘述了,网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经验帖,关键还是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加油!祝愿每一位勇敢地踏上司考之路的朋友,都能收获一个对得起自己在那个夏天流下的汗水的结局。特别说明,上文中提到的所有“努力”,均指“脚踏实地专心致志的努力”。“在图书馆坐了一整天,结果看了两集美剧一集韩剧一期我是歌手两期爸爸去哪儿,中间又去了五趟厕所,吃完午饭闷头睡到三点半,好不容易睡醒了思考半天晚上去哪儿吃,晚饭之后回到图书馆刚坐下又和对面同学聊了半个小时八卦然后大喊卧槽我又看了一天书,好累啊!”这种是不算数的。
BreeZe清风:
通过的人都说:“也就那样。”没通过的人都说:“他妈的,怎么那么难。”
认真就赢了
听过小马过河的故事吗?
临考前失眠严重,整块脸都是痘做了一张万国模拟题,哭着把答案对完考试时卷一卷二各一个半小时,卷三卷四各两个小时完成,然后把整张试卷又检查了一遍第一天考完出考场的时候听到很多人说没时间检查或者时间不够看到自己才用这么点时间就做完试卷,以为自己肯定不过考完卷二在酒店哭了一晚第二天怀着“哎重在参与”的心态继续考试成绩出来后傻眼,400+,查了三遍才相信自己通过了。现在想想,司考也就那样。
大三一次性通过,想来报名时和你的情况差不多?尝试回答:在学校的时候请尽量保持每天的复习时间,找到规律,每天坚持。坚持三个月。我都是七月才开始复习的,九月初考试。中间每天都跟自己的毅力做斗争。法律基础要好好打牢,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自己四年的法学本科。单就考试而言,第一个月接触考试,后两个月进攻加复习。回想起来,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惰性。
不是很清楚作者提问的动机,是在犹豫是否要参加司考,还是其他原因?2012年,我在职零基础参加司考,没有通过。但也愿意分享一点自己的感想。1、关于司考,吐槽的人很多,难与不难的争论,通过率高低的猜测,以及各种谣言和传说。但是,稍微深入一下,面对高考、中考、CPA等,都有同样的吐槽,总结起来,无非是因为他们关乎一个人的前途,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但是这样的资格型考试,说起来就是一种竞争制度,成者喜欢熬励志鸡汤,败者则会悲情吐槽,几家欢喜几家愁啊。2、其实,说到司考难否,其实关乎如何认识和评价考试这项制度。粘贴一点百度百科的内容吧:(1)考试主要有两种目的:一是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二是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从这两种目的看,考试可以分为效果考试和资格考试。(2)考试的分类:a、效果考试效果考试都仅仅是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学或学习方略。典型的效果考试有课堂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b、资格考试资格考试的核心目的是,给予考试者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以获得某个更高层次的学习或工作台的资格。资格考试常常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命运,这就决定学习者在资格考试时会转化为考试者——在资格考试这一高度浓缩的时间段,一个人会不会学习已经不再是关键,会不会考试才是核心。典型的资格考试有小升初、中考、高考。此外,分析师、律师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托福考试、GRE等都是资格考试。3、考试的难易程度评价是很主观的(尽管我知道,大型考试其实有类似统计学的难度指数对总体难度进行校正,但对于竞争性考试来说,名次或许比分数更重要,试题总是一样的。。。),若仅以结果论,对于个人来说,通过就是100%,不通过就是0。有的通过司考说司考很难的,有的没通过司考说司考很难的,也有相反的,当然,也有不知司考为何物,人云亦云的,这大概就是“舆论”吧……(其实,我认为,单纯的吐槽是很不负责的,而看见吐槽人云亦云缺乏思考则是肤浅的是更加不负责的)4、司考是资格型考试,前三卷是客观题(单选、多选),第四卷是主观题(考察综合能力),总体来说,司考试题不只是考察理论,更注重考察理论的运用,强调分析、解决案例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记忆,但是,要说明的是,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司考备考的内容复杂,据说有上万个知识点?这个我没有统计过,可以找法律专业的人问问。总之,备考,需要体力,需要毅力,需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是个让你在放弃与坚持之间不断拉锯的过程,回首来看,对每个经历过的人来说,都是一场历练,只不过,收获或许不同。。。5、考试就是一种制度,不一定是完美的,但目前来说,实在是无可替代的公平的制度安排,请问,如果没有司考,还有更让你感觉相对公平、公正的取得律师从业资格的制度吗?(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君不见高考年年被争论和反思吗??)这样的制度,要求你要真正的付出汗水去努力,输了顶多吐槽几句,赢了,不过是新的人生的开始。6、通过司考就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律师或者法律从业者吗?非也。这不过是一个门槛,进门之后,个人努力和市场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这才是真功夫较量,是骡子是马不辩自明。当然,运气啊、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些因素就不说了,你懂的,这个要上帝去说。。关于司法考试,我想很多人还是有情节的,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我想,我还会去参加的。万国刑诉名师陈少文授课时引用过里尔克的诗句,以此做结尾吧:哪有所谓的胜利,挺住意味着一切。
其实不怎么难,你要找准做题的那个点儿就可以了。刚巧今天我看到了个东东很能概括司考的出题模式,你试着用司考思维做下下面这道题。*)你的答案是什么?想知道答案吗想吗想吗想吗看出来陷阱了吗不卖关子了我怕你用电脑看放这里吧答案是D为什么看这里其实给出这道题的时候很多人已经知道要选D了,但是讲不出个所以然,就知道这是陷阱,不要上当。恭喜你有这种思维你就可以去参加司考了这叫司法考试的题感你要是十分深究愣是钻研的话我想你不一定能钻研出个所以然但多做题,理清套路題感在手,天下我有还难吗能有多难其实司法考试也是一次人心态沉浮的较量。我看过太多人熬夜复习早出晚归大本大本的背书却并没有通过,反而那些淡定跟着自己的步子走该吃吃该睡睡该追个综艺就去看的人一般都过了。。(当然只是一般,他么也很认真只是心态比较平和)。往往大学霸,年年拿奖学金的却没有过。。这不得不说是心态和做题思维的区别。得失心不要太重,戾气不要太大,该发泄别忍着,别抱着不过就落后了的心去做,别把那个通过率放在心上,你也许就会是那个分子。司法考试之后的路,才更广阔啊,这只是个起步怀挺*)
作为一个零基础三个月全自学390+过司法的人,我觉得我没法对这个考试的难易做出中肯的评价。。。唔,不过那时候是学生,利用了一个暑假。所以相对容易些。
司法这东西只要认真准备了把该背的都背了,稍微用点心也没什么难的嘛。我现在还是觉得当时时间太赶,后期只能以背客观题中的关键点为重心了,如果在主观题上多下点心思,过400也不难。
--------话说,一边回答这个,一边觉得我果然该挑战点别的东西了。。。================割==========================================Feb 3, 2015我没想到这个答案这么久了还有人看。。。由于有炫耀嫌疑所以我已经默默忘记我居然答过这个题了。。。。时间久远。所以只说几点确定有用的事情。1. 注重真题。真题比教材重要得多。请用大半时间来背题而不是看书。2. 做题的时候一边理解逻辑一边归纳知识点,最后几天狂背。(我最后几天狂背的只有十几页纸,不难。)由于这个考试。。好吧确实不觉得难,所以提供不了别的信息了。答主后来考了个LSAT,目前正在米国读JD。语言问题比较残忍,挣扎中。
你说它难它就难,不难也难!你说它不难就不难,难也不难!楼主,司考也是一种信仰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正确方法,短期高强度,不难。
dong legend:
最客观的评价一个考试难度就是通过率了。司考A证现在的通过率在10%上下轻微浮动,以后只会降不能增加。要考趁早。
首先我觉得你会问这个问题你肯定对司考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认识 我建议你可以先看一下我录制的则个视频 什么是司考?司考的难点在哪里?我们要怎么去解决 怎么才能有效率的去复习司考? 看看视频你就知道了最后一句话 在司考中你要分清什么是记忆型科目 什么是理解型科目 记忆型科目和理解型科目的复习顺序和复习的时间最好是什么时候 还有很多朋友都说了 要沉下心看书 多做题 我完全同意
司考是基于大量努力的投机!相信我!!!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空间后宫三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