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击长空2免uplay补丁 龙游大海 作者

连载:品读《三国演义》中的三大主角
姜维至多是第十主角
mark会很方便
行,有意义,我顶 谢谢您了
养肥了再看,火速刘明@klingkun 3楼
20:11三、其实是一样的人刘备和曹操其实是一类人,只不过被家庭条件这个硬指标生生分到两条道路上。少年时代的曹操喜欢打猎和音乐,标准的纨绔子弟。而刘备也没什么更高雅的爱好,除了曹操的那两大爱好之外,刘备还喜欢漂亮衣服,就像现在的孩子爱穿“名牌”一样。俩人爱好虽然相同,但是家庭条件过于悬殊。曹操家里有钱,有这最多算挥霍。刘备生长在单亲家庭,有这爱好就显得荒唐。不过刘备如果有钱,那肯定和上流社会的孩子一样会花钱,绝不是土豪。面对黄巾起义这样的契机,有背景的曹操马上就升为骑都尉奔赴战场建功……-----------------------------
太精彩了,马克
也是支持,我代表大家顶你了
超值强帖,帮你顶,^_^
汉朝二十级爵位中最低级的一个。亲王的儿子就由第一级降到了第二十级?????
11:48:37汉朝二十级爵位中最低级的一个。亲王的儿子就由第一级降到了第二十级?????-----------------------------那个写错了,可惜改不了了,是降到侯爵最低一级了
十八、钟会的死穴钟会自从无限荣光的离开洛阳,就有不少有识之士断定钟会有去无回。这里面就包括对钟会有知遇之恩的司马昭。那么钟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在他刚刚拜将就准确的判断出他的下场呢?我们来正式认识一下钟会这个人。钟会是太傅钟繇的儿子,钟氏和司马氏也算是世交。当初司马懿还没成气候的时候,也就曹真和钟繇顶住华歆、王朗这些人的压力替司马懿说句公道话。司马懿能再度出山为将,正是因为钟繇在魏明帝面前极力推荐。所以钟会跟司马师、司马昭哥俩交厚,算是心腹死党。毌丘俭、文钦在淮南叛变时,是钟会提醒司马师亲征淮南。司马师死后,魏国皇帝曹髦下旨让司马昭驻扎许昌。是钟会提醒司马昭这里面有诈,成功的帮助司马昭抢班夺权。诸葛诞叛变时,钟会帮助司马昭出谋划策,成功的镇压了诸葛诞的叛乱。这一次钟会被司马昭誉为张良。在司马昭的心腹死党中,钟会的能力堪称第一。但是司马昭更为信任的贾充,始终不把钟会当成自己人。这里面的原因就是,大家同为官二代,贾充死心塌地跟着司马昭混,而钟会一直想取司马昭而代之。钟会是有野心的。论能力,他觉得他比司马昭强多了。论家世,他和司马昭都是前朝太傅的儿子。论地位,简直是云泥之别,凭什么?所以钟会虽然一直隐忍,但是内心一直琢磨着事。他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这一次他当了镇西将军出征,那就是等于鹰击长空、龙游大海,还能不为自己这么多年的隐忍做些什么?一定会的。那么说钟会的小心思是怎么暴露的呢?那是因为钟会不懂得韬光养晦,在日常生活中做事表面上虽然隐忍,但是行事作风锋芒毕露。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司马昭想让钟会去灭蜀,找来钟会故意说要伐吴。这事要换作邓艾,邓艾要么说说该怎么去伐吴,或者说说伐吴为什么不如伐蜀。这都没问题,不出一个将领的职能范围。但是钟会是怎么说的呢?他说:“主公之意本不伐吴,而实欲伐蜀也。(原文)”他说的是实话吗?是实话。但是道上有句话,叫瞎说啥实话?实话可不能乱说。钟会这话等于是一下就看穿了司马昭的心思,说出了是司马昭不想伐吴,而是想伐蜀。此言一出,会让司马昭有种光腚站在钟会面前的感觉,自己的想法都被对方看穿。曹操当初杀杨修,跟司马昭想杀钟会,道理上是一样的。司马昭活着是能控制钟会,但是他不能保证司马炎也能控制钟会,于是笑着对钟会说:“子诚然识我心也。既然如此高明,肯效力乎?(原文)”既然如此高明,这就是有点嘲弄的意思了。接着钟会在作死的道路上把油门踩到了底,献上了平蜀作战地图。这张地图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钟会这些年一直在谋划着大事。司马昭拿到这张图就能清晰的看出平蜀之后的钟会要干什么。接着司马昭做出了最后的试探,让他给邓艾当副将。钟会当然不会同意,说出一堆理由要和邓艾分头行动。司马昭同意了,但是也在内心宣布了钟会的死刑。因为钟会给不给邓艾当副将,都不影响收川的成功,只会影响钟会的大事。于是司马昭在同意钟会的请求后,也像钟会动手了。司马昭任命邓艾为征西大将军,节制雍州、凉州精兵。钟会为镇西将军,节制青、徐、兖、豫、荆、扬等处兵马。从官阶上看,镇西将军是地方武官第一级。征西将军属于卫将军之下,中央任命到地方的高级武官。征西将军地位略高于镇西将军。当然这都不是最重要 的,重要的是钟会这个镇西将军节制的都是镇东将军麾下青、徐、兖、豫、荆、扬等处的部队。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就意味着这支部队在平蜀作战时归钟会指挥,战后可就不受钟会这个镇西将军节制了。钟会无暇想这些,带着大部队就出征了。对于邓艾来说,钟会是自己人。对于钟会来说,自己要对付的目标之一就是这手握重兵的征西将军邓艾。论地位,邓艾略高。论人马,钟会更多。况且理论上邓艾手下的雍州、凉州雄兵应该归钟会统领。钟会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的大事一定能够完成,他完全都没察觉到自己已经在司马昭的算计当中。邓艾对钟会的配合让钟会更加的膨胀。上回说到邓艾为了配合钟会,全力进攻沓中的姜维,把姜维逼在山脚下仰天长叹。姜维如何暂且不提,先说说邓艾大战姜维期间钟会干了些什么。其实说实在的,人家邓艾和姜维这些年一直在前线拼命,钟会干的都是幕后工作。即便是钟会兵强马壮、能力过人,但是毫无战争经验的钟会表现的其实跟马谡也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当初马谡带兵少,钟会这次带兵多。马谡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钟会可以随时调整和学习。有的时候,一个将领的人格魅力其实比军衔更能掌控一支军队。比如诸葛亮,哪怕连降三级,也撼动不了他在军队的权威。钟会差的就是这点,他出马的第一战就败光了人品,让自己的部将对自己有了极大的意见。这次钟会派出的先锋将是虎将许褚的儿子许仪。许仪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不是一个纨绔官二代呢?不是。许仪本领高强,在诸将中深得人心。一提起许仪大家都佩服,可见许仪是有真本事的。许仪带了一万五千人兵分三路往汉中进发。由于姜维的主力在沓中被邓艾羁绊,而张翼和廖化俩车骑将军又不配合姜维守关,朝廷中央在黄皓的把持下也不发兵救援,所以许仪这一路没有收到任何抵抗就到了汉中的门户南郑关。南郑关的守将叫卢逊。听名字卢逊像是山寨的陆逊,论能力,卢逊比起陆逊也确实够山寨。但是许仪没能攻破南郑关,原因是南郑关上装备了大量的连弩。没错,就是诸葛武侯发明的连弩。这玩意一发射,跟喀秋莎火箭炮差不多,许仪一看人家有秘密武器,于是赶紧向钟会汇报。按说许仪作为先锋将,行军遇到困难,不冲动,不撤退,而是按住阵脚去跟主讲汇报,绝对是有理有据有节。但是钟会不相信会有这样的神奇武器,亲自带铁甲军到关下观察。南郑关之下是条河,河上有座桥。钟会到桥上仰头看关,结果箭如飞蝗,让钟会知道了连弩的厉害,赶紧跑吧。关上卢逊看到了钟会的旗号,居然作死到带了五百人去捉钟会。钟会也是倒霉,马蹄子一脚没踏准,陷到桥板里边了。眼见卢逊就杀了钟会变成陆逊,钟会的副将荀恺眼疾手快射死了卢逊。就这一箭,卢逊没能变成陆逊,还丢了南郑关。关上见主帅死了,关下还有五百自己人,因此不敢发射连弩,魏军趁势上关,杀散蜀军。这一战让钟会很不爽,主帅马失前蹄,这多丢人。钟会找人撒气,找到了许仪。钟会说了,他命令许仪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怎么还让自己马失前蹄?斩!众将觉得不可思议,一来许仪是名将世家,二来这事不至于斩首,三来谁能在连弩底下修桥?绿巨人?金刚狼?也就是钢铁侠可以吧。所以诸将都来求情,让许仪将功折罪。按理说一般主帅发火,众将一求情,主帅顺台阶往下走,这事就算齐了。谁想得到钟会一意孤行,真的斩了许仪。这件事的结果就是:“诸将无不骇然(原文)”、“人心终是不安(原文)”也就是说诸将对钟会是怕,而不是服。服的背后是敬,而怕的背后是恨。日后魏军哗变,杀许仪事件就是根源。钟会继续前进,挡在他面前的是乐城、汉城、阳安关三处地方。这三处城池关隘,守军不多,因此钟会轻而易举的为了乐城、汉城,主力进攻阳安关。阳安关的守将就是被姜维一手提拔起来蒋舒和傅佥。面对气势汹汹的魏军,蒋舒和傅佥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蒋舒不愿意为刘禅这样的二胖卖命,因此准备当带路党。他试探性的问傅佥坚守行不行,没想到傅佥不仅不坚守,还要下关决战。蒋舒不再说话,等到傅佥带兵下关决战,蒋舒悄悄的换了魏国旗号,成为了带路党。而傅佥选择了殊死搏斗,作为一个军人,傅佥在力尽前横刀自刎,也算是个好归宿。蒋舒选择了投降,乐城和汉城的守将王含、蒋斌也接连投降。蜀国人心涣散,可见一斑。邓艾围困姜维,钟会势如破竹。看上去魏军一帆风顺,然而在下一节中,没等姜维跟钟会动手。钟会又冒三军之大不韪,站在了三军的对立面上。钟会还想拥兵自重,还总败坏人品。到底发生了什么,下节再聊。
谢谢你啊,好帖子不顶不行
顶一下吧~ 很少见的好帖了
支持,我认为你太厉害了
我z喜欢,请大家鼓掌支持,谢谢
继续支持没话说~ 楼主真强
非常酷哦,不顶对不起良心
大家还在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鹰击长空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