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武截拳道武术馆馆的现在馆长是谁

武馆馆长受雇追债被害遭硫酸溶尸(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武馆馆长受雇追债被害遭硫酸溶尸(图)
一部分骸骨抛弃在越秀区海月东街5号(广州市第40中学)西侧的东濠涌里。
  曾为武馆馆长,生前获奖不少的广州白云区羊城武馆馆长车增谋因为开了一家追债公司,在替客户追债时逼得太急,被对方下狠手杀害,并惨遭硫酸溶尸,骸骨抛于野外及河涌。信息时报记者日前从知情人处了解到这起骇人听闻的杀人案,广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处3名凶手死刑缓期、无期徒刑及15年有期徒刑,轻判的理由是车增谋有错在先,凶手又认罪并赔偿了死者家属部分损失。
  武馆馆长开起地下追债公司
  据悉,车增谋原是广东茂名人,上世纪90年代在广州市白云区开设羊城武馆,2004年又注册成立了广州市白云区新市天网咨询服务部经营信息咨询。据检察机关后来查实,天网咨询服务部名为信息咨询,实际上主要业务是替人追债,而车增谋2007年接到的一单几万元的“生意”直接让他走上了不归途。
  2006年,广州泰康路泰康城仰忠精品批发城某档口首饰店老板,广东揭阳人张文生因加工首饰的质量问题,与客户潘某发生加工费纠纷,潘某在2007年2月份通过朋友介绍,找到车增谋帮忙,要求他代为追讨3万多元的加工费。
  追债逼太急惹祸上身
  车某接下这单生意后,便多次带人到首饰店追讨。数条彪形大汉时常出现在档口,把张文生老父吓得不轻,让儿子跟对方好好谈谈。随后,张文生、潘某及车增谋一起商定,张文生出两万元给潘某了结此事,日先还1万元,剩下1万元同年3月28日还清。
  但之后,车增谋三番五次地要张文生尽快把钱在春节前全部还清,张文生一时半刻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钱,随即心生怨念,找到朋友余双、吕慧、朱坤等人,准备将车增谋拘禁起来。考虑到车增谋不是“等闲之辈”,张文生之前做了充分准备,先打电话谎称让车增谋来拿钱,后安排人手在店外把风,留意车增谋带来多少人,如果对方人多就放弃。
  单身赴会遭暗算被杀
  日晚11时,接到电话的车增谋兴冲冲地赶来。他让开车相送的朋友林某在外面等候,自己一人进去张文生的档口,这些情况被张文生事先安排的朱坤看得一清二楚。
  进入档口后,车增谋开口就要张文生把钱全部付清,双方随即发生争吵,怒火冲天的张文生和吕慧一起将车增谋扑倒在地。慌乱中,车增谋拿起一个灭火器准备反抗,张文生便用店里的压片机猛砸车的头部,并将店里的灯关掉。这是张文生等4人之前约好的一个暗号,守在门外的余双见灯灭迅速进入店内,与张和吕一起死死按住车增谋,并用刀片指着他威胁其别动,车增谋见状只好放弃反抗,后被3人捆住手脚封住嘴,放进张文生的汽车里。
  硫酸溶尸体抛河涌
  将车增谋放进汽车后备箱后,张文生和余双、吕慧一起开车到白云区黄边南路的一间首饰加工场。按照他们后来的交代,他们本想将车增谋关在这里,让他再约潘某出来重新谈债务问题,谁知打开车尾箱后发现车增谋竟然已经没气了。
  人死了怎么办?张文生犹豫再三,第二天(2月13日)指使余双在首饰工厂里用硫酸将车增谋的尸体溶解掉,并将剩下的残骸藏在一旅行箱里放在海珠区石榴岗一出租屋里。几天后,张文生叫上吕慧一起将骸骨分别抛弃在石榴岗12号一带的草丛里及越秀区海月东街的东濠涌里,之后分别潜逃。
  而在案发当晚,车增谋带来的司机林某在外看到店内突然灯灭,感觉有些不妙,又见到店里出来3人朝自己这边看来,担心自己卷进这件事中,便开车离开,回到家的第二天才跟车增谋的亲朋好友说,“可能出事了,赶紧报警”。
  死者有错法院轻判死缓
  同日下午,知道车增谋出事的武馆成员郭某向警方报案,说馆长去张文生的档口收欠款时失踪,警方随即介入,于同年3月16日和29日分别抓获张文生、余双、吕慧、朱坤4人。材料显示,原籍广东揭阳的张文生曾在1992年时因贩卖毒品被越秀区法院判刑10年,1997年1月份获得假释。
  日,广州市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将4人起诉到广州市中级法院。同年底,经过审理后,广州中院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张文生、余双、吕慧三人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朱坤构成非法拘禁罪。在此案中,张文生是主犯,并且杀人后指使余双硫酸销毁尸体,情节恶劣,理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鉴于车增谋在追债过程有一定的过错,且其认罪态度好,又赔偿5万元给死者家属,法院决定从轻处理,随机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张文生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余双无期徒刑;吕慧15年有期徒刑,朱坤犯非法拘禁罪,免除刑事处罚。
  记者从检察院一名人士了解到,该案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而依据法律,即使是死刑缓期,也须经上级法院的复核,目前二审的复核尚未出来。
  车增谋死后
  追债公司蒸发 武馆亦已搬迁
  车增谋死后,他的追债公司――白云区新市天网咨询服务部景况如何?记者上网搜索,却找不到公司名称及地址,知情人称,车死后,这家公司很可能注销了。
  但记者一输入“羊城武馆”立即弹出不少相关信息,“白云区羊城武馆目前是广州最大的武馆之一;建有武术团、龙狮团、泰拳馆、散打、少林拳、南拳、莫家拳、硬气功、女子防身术等培训班及保镖、保安专业。是在亚洲武联主席徐才、白云区政府、市武协会亲切关怀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曾参加过广州市武术协会、政府组织的比赛、演武。先后荣获广州市届团体表演赛第一名,个人第二名;庆澳门回归醒狮大赛第一名和第二名;农运会武术比赛金牌30枚。多年来与广州市、珠三角600多家企业、工厂建立了良好的就业关系……”。记者按网上留的几个联系电话一一打过去,却都显示是空号或错误信息,114查询台也无法找到其联系方式和地址。
  昨日上午,记者前往白云区棠景沙涌北桥南大街18号羊城武馆旧址。附近居民称,武馆两年前就关了,现在是一家工厂宿舍。一个往附近商店送米的大叔说,听说搬到王圣堂一带去了,但记者在王圣堂仍未找到羊城武馆。
  广州武术界:
  车增谋不是我们武林中人
  记者又在网上输入“车增谋”,发现他的名气还不小,排在最前面的是其生前曾接受某报采访谈关于“现代镖师”的专题,车增谋侃侃而谈,说羊城武馆是最早涉足保镖业务的武馆,还谈及保镖业面临的尴尬和困境。
  车增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记者昨日采访了广州武术界人士。江南武术馆馆长、总教官关兆波给了记者总结性的一句话是“他不是我们武林中人”。关兆波说,车增谋的羊城武馆其实并不是广州武协的成员,只是车本人开的一家私营性质、专门做保镖业务的公司。“我们练武的人是个大家庭,要进入武术协会审核非常严格”,关兆波说。被问及车增谋的武功如何,关兆波说没跟他交过手,也不会与他交手。“据说车增谋当过几年兵,应该有一定的身手,但距离真正的武林人士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关兆波说。
  广州市武术协会秘书长、广州武术馆长黄标则说,他对车增谋没什么印象,因为羊城武馆不是武协的成员,一个成功的经营者与一名成功的技击家是两回事。 
  行凶路线图 1 杀人 在越秀区泰康路泰康城仰忠精品批发城某档口,4人将车增谋绑走置于车尾箱,致车增谋死亡。
  行凶路线图 2 溶尸 在白云区黄边南路368号对面成丰汽车护理厂东侧一家首饰加工场,用硫酸将车增谋的尸体溶解。
  行凶路线图 3 抛尸① 一部分骸骨抛弃在海珠区石榴岗路12号海军广州新村干休所对面人行道的草丛里。
  行凶路线图 4 抛尸② 一部分骸骨抛弃在越秀区海月东街5号(广州市第40中学)西侧的东濠涌里。 (图/文 信息时报记者)
【编辑:吴博】
----- 社会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张崇武照片: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顾风题字】_张崇武相册
&&艺术交流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李松先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主任刘文华先生合影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会委员张继先生合影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秘书长刘洪彪先生合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教授张锡庚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言恭达先生合影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聂成文先生合影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扬州市文物局局长、博物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顾风题字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啸题字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李啸先生合影
相关人物:张崇武
照片标题:封面题字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扬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朱福烓题字
相关人物:张崇武&一、武术发展的转折点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中国社会、经济建设又开始迈开了前进的步伐,武术事业也逐渐转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在福建省体委领导的重视、支持下,福建武术界闻风而动,在全省体委系统、学校、工厂、农村理直气壮地开展各项武术活动。
1978年3月,在洪友宁等同志的努力下,福建省体委在仙游县举办了一期“福建省业余武术教练员训练班”,这是经历了“文革”破坏之后,福建省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全省武术教练员培训,意义十分重大。来自全省各地的武术教练、学校武术教师110多人集聚在仙游县,进行武术理论和技术的培训。训练班上,由洪正福、曾乃梁、胡金焕、许金民、张大勇、康寿领等老师为学员们讲授了武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省武术队的小队员们为学员们做了技术示范。这次训练班培训了一大批武术骨干,对福建省武术的全面开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 & & & 1982年12月,“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首次召开的全国性的武术工作会议。福建省组织了以著名武术家和武术工作者代表万籁声、洪正福、曾乃梁、王景春、吴志义、魏齐祺、郭天丛、林芳华、陈经峥、李英姐、吴秋花为成员的武术代表团,在省武术协会主席刘忠路的率领下,出席了会议。国家体委副主任徐才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开创武术运动新局面”的报告,他说:“……实践证明,武术确实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有着极其深厚群众基础的传统体育运动。开展武术运动,对继承文化遗产,增强人民体质,振奋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徐才同志在报告中提出了当前武术工作的方针、任务和措施。重点围绕着大力开展群众性武术活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继续做好挖掘整理工作,把继承和发展结合起来;百花齐放,互相借鉴,既保持武术固有的特点,又沿着科学化发展;加强武术队伍和武术组织的建设;依靠社会力量,把发展武术的路子走宽;表演与竞赛相结合;加强新老武术工作者的团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武德教育,树立良好武风;加强武术的科学研究和理论探讨;积极逐步地向国外推广①等十大问题。徐才的报告全面而生动,令人振奋。大会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33年武术工作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研究和制定了今后武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全体与会代表对大会的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这是一次拨乱反正的大会、振奋人心的大会,使人们提高了认识,树立了信心,明确了方向,鼓足了干劲。
最后,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做了总结报告。他说:“在整个体育运动中,特别是在推动民族特有运动的发展方面,武术的价值和意义,并不低于我们在亚运会上刚刚获得的61块金牌,我们这个会是很有历史意义的,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甚至整个武术发展史上没有或少有的。”①
会议期间,赵紫阳、万里、杨尚昆、方毅、余秋里、宋任穷、廖承志、彭冲、阿沛·阿旺晋美、刘澜涛、肖克等中央领导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亲切地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并一起照了相,表明了党和政府对武术的高度重视和对武术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支持。这次会议的规格之高、范围之广、作用之大、影响之深,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 & &福建武术代表团认真听取了大会报告,并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对福建武术如何快速、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措施。武术家万籁声是与会代表中少数和赵紫阳总理握手的代表之一,他在会上深有感触地说:“党和政府领导人如此关心武术工作者,对武术运动推向世界、造福人类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次空前的武术盛会,充分体现了党对武术事业的关怀和重视,我已经80岁的人了,作为老拳师代表,参加这次盛会感触很深,新旧社会对比,使自己产生了一个信念,只有新社会,武术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武术工作者才能有今天光荣的社会地位。”①在讨论徐才的工作报告时,万老说:“当前武术要做的事情很多……例如大力普及问题,就要办骨干培训班,培训教练人员,每人每天要规定一定时间的武术训练,要制定考核制度,成绩优秀者奖励,不及格者批评;挖掘整理工作必须抓紧时间成立机构,专人负责……”②体现了一位老武术家对武术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大家畅所欲言,为推进福建武术工作献计献策。
& & & & 会议之后,代表团回到了福建,省武协主席刘忠路立即在“全省武术工作会议”上向全体武协委员传达了“全国武术会议”精神,并要求福建要借助“全国武术工作会议”的东风,抓住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大力推进福建武术的全面、快速发展。
1983年,由中国武术协会、体育报社、人民体育出版社、《新体育》杂志社、《中华武术》编辑部、《武林》编辑部等六单位发起了“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并于1984年在北京隆重地召开表彰大会,为获选的优秀武术辅导员颁发奖章和证书。经过选拔推荐,福建省共有30人荣获“全国千名优秀武术辅导员”称号。他们是:付玄声(女)、李朝基、陈政禄、叶致余、陈经峥(女)、罗芳进、林志远、郭能生、邹金林、洪光荣、赖松华、黄飞刀雄、宋少华(女)、洪敦耕、许旺、付健生、邱思德、孙志庆、吴志义、柯永荣、张寿民、钟千兴、李俊卿、郑文存、周盟渊、黄清江、卢义荣、吴彦全、陈光铸、陈玉华(女)。
二、福建省武术协会的成立与发展
& & & & 1978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更好地团结全省武术工作者、爱好者,大力发展和推广武术,省体委决定尽快成立福建省武术协会,由省体委群体处牵头,刘忠路处长亲自指挥,魏齐祺负责筹备各项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紧张筹备,于1979年5月,在仙游县举行了“福建省武术协会成立大会”(成立文件到1980年下发,详见“福建省体育运动委员会闽体革字[1980]第006号文件”)。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福建省成立的第一个省级武术协会。
& & & & 第一届省武术协会主席由省体委群体处刘忠路处长担任,由曹阿英、林德荣、洪正福、魏齐祺、卓家福同志担任副主席;魏齐祺兼任秘书长,曾乃梁任副秘书长。委员:张大勇、胡金焕、郭鸣华、刘景秋、周铨、何永清、陈修如、陈依九、黄勤龙、许金民、曾谋尧、邱恩德、李英姐、鄢武、陈金夏、曾国新、黄飞鹏、姚铭枢、卢义荣、郭天丛、庄子深、黄清江、周盟渊、郑文存、马惠恭、康寿领、洪敦耕、黄和光、黄华祥、郭能增、付宝琛、柯国丰、施载煌、王秀雄、金莲芳、柯永荣、庄昔义、蔡祖贤、陈光铸、黄志明、陈经峥、郑旭旭、王占斌等50名。
& & & &&协会设3个委员会:
& & & &&裁判委员会主任:洪正福
& & & &&教练委员会主任:曾乃梁&&&&副主任:许金民、付宝琛
& & & &&科研委员会主任:胡金焕&&&&副主任:陈修如
& & & & 福建省武术协会成立后,在刘忠路主席的领导下,努力团结福建省全体武术工作者、老拳师及社会各界武术人士,充分发挥大家的武术热情和积极性,积极开展传统武术交流观摩,重视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狠抓竞技武术的提高,开展武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等各项活动,大大促进了福建武术的全面发展。协会坚持每年举行一次“省武术协会工作年会”和一次“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既总结了武协的工作,让全省各地的武术工作者相聚交流,又进行传统武术观摩比赛,共同提高;2~3年举行一次科学论文报告会,进行武术学术研讨并评奖;加强武术队的教练员、运动员队伍建设,迅速提高福建武术的竞技水平。
& & & & 福建省武术协会在刘忠路主席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民间拳师、基层组织、高校、体工队等专业和业余武术工作者的作用,全省武术界团结一致,克服困难,努力为福建武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 & & & 1986年,福建省体委发出&关于福建省武术协会成员调整的通知》:“为了适应今后武术工作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工作,决定对省武术协会成员进行调整。”省武协调整后名单如下:
& & & &&名誉主席:万籁声
& & & &&主席:刘忠路
& & & &&副主席:洪正福、郭鸣华、魏齐祺、许金民
& & & &&秘书长:曾乃梁
& & & &&副秘书长:黄新锐、胡金焕、洪敦耕、张大勇、陈君琬
& & & &&委员:万籁声、陈依九、何永清、陈修如、孙崇雄等59名
& & & &&武协人员的调整,使武协更加充满活力,更有作为和更具影响力。因此,福建省武术协会多次被省民政厅、省体育总会评为先进社团。
& & & &&1993年12月9日,“福建省武术协会换届暨省武术院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由福建省体委主任荆福生担任第四届福建省武协主席,李金水、郑仁、魏齐祺、周焜民、贾小平、林德荣、毛武夷、阮宝翔、曾乃梁、许金民等同志担任副主席,魏齐祺同志兼任秘书长,委员72人,名誉委员洪正福、陈依九、余宝炎、郑文存等12人。时任中国武术协会主席的张耀庭、副主席张山等莅临大会,并讲了话。
& & & &&2000年7月16日,福建省武术协会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在福州环球广场顺利召开。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出席大会并讲了话,副省长潘心城、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黄文麟、省体育局局长蔡天初、省公安厅厅长陈由诚、省教育厅鞠维强副厅长等有关领导出席了省武协换届会议。中国武术协会专门发来了贺电。换届会议由原省体育局副局长徐正国主持,局长蔡天初代表省体育局讲话,秘书长魏齐祺代表第四届理事会做工作报告。大会通过了《福建省武术协会章程》和《福建省武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名单》。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出任新一届武协名誉主席,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黄文麟出任协会总顾问,高芝瑞当选为新一届福建省武术协会主席。会上,省武协名誉主席习近平为协会总顾问黄文麟、新会长高芝瑞颁发了证书。黄文麟总顾问也为各位副会长、顾问颁发了证书。
& & & &&福建省武术协会第五届组织机构名单:
& & & &&名誉主席:习近平
&总顾问:黄文麟
名誉副主席:蔡天初、徐正国、毛武夷、孙君梅、陈由诚、荆福生、周金伙、林景华、
& & & & & & & & &&周焜民、鞠维强、李金水、梁永新
顾问:林传潮、阮宝翔、刘忠路、林荫生、方金辉、郑旭旭、郭鸣华、吴珊珊、施载煌
主席:高芝瑞
副主席:郑仁、王维川、魏齐祺、曾乃梁、许金民、张德贵、胡金焕、林德荣、高佳敏
秘书长:魏齐祺
副秘书长:缪婷婷、王国昌、陈铭松、李莲
常务理事:王安伟、王国昌等41人
理事:113人,荣誉理事余宝炎、王景春、黄清江、金静夫等13人
协会设教练、裁判、科研、社会活动4个委员会,分别由代林彬担任教练委员会主任;林建华担任裁判委员会主任;曾乃梁担任科研委员会主任;高娅担任社会活动委员会主任。
省武协在新一届班子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群众武术、竞技武术、武术科研等各项工作,恢复了传统武术的观摩与交流,受到了武术界的拥护和欢迎。2001年,由省体育局社会体育管理中心、省武术协会、武术院在武夷山举行了“福建省云龙杯武术演武大会”。这次大会将中断多年的省传统武术观摩表演大会的形式又恢复了过来,我省各拳种、流派的代表人物、老拳师都聚集在武夷山进行表演交流,多年未出现的拳种技艺又出现在演练场上。会后,省武术院还召开了老拳师座谈会,方大川院长与各位老拳师进行了交流,并希望多听取大家对发展传统武术的建设性意见。全省各地的老拳师们聚集在一起,心情十分激动和兴奋,大家充分肯定了这样的比赛和交流形式,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希望今后能多举行一些这样的活动,以推动我省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福建省武术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经过了8年之后,于2008年6月22日在福州丽景天下大酒店举行换届大会。福建省体育局党组书记杨文科同志,省体育局徐正国局长,中国武协主席、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等领导和来宾出席了会议。在大会开始前,全体与会代表向在汶川大地震中死难的同胞默哀。会上,福建省体育局徐正国局长、第六届省武术协会孙君梅会长、武协名誉会长黄文麟分别讲了话。第六届省武术协会常务副会长、省武术院院长林文贤代表新一届武协做了“第六届福建省武术协会章程修改的说明”,并做了工作报告。中国武协主席、中国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筱麟向大会致辞,他高度赞扬福建省武术运动特别是竞技运动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会上,省武协副会长、秘书长代林彬宣读了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福建省武术协会第六届组织机构名单:
名誉会长:黄文麟
顾问:周煜民、李金水、刘忠路、郑仁、胡金焕、曾乃梁、魏齐祺
会长:孙君梅
常务副会长:林文贤
副会长(按姓氏笔画):
王华义、甘式光、代林彬、庄昔聪、江仁虎、张文斌、张海明、陈圣平、陈翔、林建华、林荫生、郑旭旭、施守春、高楚兰、董劲松、蔡金星、魏丹彤
秘书长:代林彬(兼)
副秘书长:李莲、张晋生、王国昌、柯永荣、庄海、贾建欣、张宏伟、朱少君、林生禄、阙占胜、李跃光
常务理事:王华义等74名,理事170名。
协会设立了教练、裁判、科研、社会活动、挖掘整理、宣传网络等6个委员会,由魏丹彤、高楚兰、郑旭旭、林荫生、林建华、张晋生分别担任委员会主任。
省武术协会换届后,在孙君梅主席的领导下,加强福建省武术协会队伍的自身建设,巩固和发挥福建武术的原有优势,抓住中心环节,进一步推动我省竞技武术、群众武术、海峡两岸武术交流和武术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使我省武术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省武术协会、武术院十分重视武术科研工作,紧抓福建武术历史文化资料的保存、整理和出版工作。由省警察学校林荫生教授牵头,将1985年福建省挖掘整理小组整理的《福建武术拳械录》第一、二集重新进行整理,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由厦门大学林建华教授组织编写的《福建武术史》和《福建武术人物志》也即将完稿付梓,这些重要的文史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对福建武术的研究、继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福建省武术院和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随着福建省武术事业发展的急需,经福建省体育局批准,于1993年11月在福州正式成立了“福建省武术研究院”。由时任省体育局办公室主任的李金水担任第一任院长,第二任院长郑仁,第三任院长方大川,第四任院长阮宝翔,现任院长林文贤。
福建省武术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
(一)对社会武术的管理与指导
1.负责全省社会武术活动的组织和监督等工作,指导、组织和协调群众性武术活动及推广武术健身项目,大力开展全民武术健身运动。
2.负责组织、审批省内社会武术赛事活动,负责武术对外交流活动,组织及承办与之相关的全国性、国际性比赛。
3.负责赛事的商业包装、市场推广及资助事项,负责武术相关产品的开发、经营创收及管理。
4.负责社会武术教练员的培训、考核,办理社会武术教练证、段位证等工作;负责社会武术民间团体的审核、协助申请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
(二)武术挖掘整理
1.负责武术科研管理工作,拟定科研规划和有关政策。
2.负责传统拳种的挖掘整理。
3.对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有关内容进行科研,负责组织编写和审定武术理论和技术教材。
4.负责传统搏击项目的研究和试验工作。
5.负责组织举办国内外武术学术交流活动及武术协会的日常工作。
6.整合全省武术资源,负责武术资料的使用和管理工作。
7.负责优秀拳种的推广和协助申请武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8.负责福建武术的宣传推广、网站的建设及武术书籍的编撰、刊物的制作出版。
(三)武术竞赛活动
1.负责组织全省性武术赛事,组队及承接与之相关的全国性、国际性武术赛事。
2.协调大型活动开发,科学、合理地使用武术资源。
3.负责竞赛武术教练员、裁判员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4.负责大型开发活动的运作。
5.负责竞技赛事的商业包装、市场推广及赞助事项。
6.协助完成套路、散打竞技武术的科研,参与审定和编写武术理论的技术教材工作。
福建省武术院成立以来,积极组织和指导全省的社会武术活动,大力开展全民武术健身运动、组织省内外武术比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省武馆和武校的健康发展、推动武术段位制工作的开展和规范各项工作的管理,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加强两岸关系,扩大闽台武术交流方面,更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2005年以来,福建武术界与台湾武术界的技术与学术交流日益密切,大大推动了两岸武术的交流与发展,增进了两岸同胞的了解和感情。2005年11月,福建省武术院组成南少林传统武术专家组,李跃光、苏瀛汉、林其塔、林亚通等4人赴台进行武术学术交流。2006年元月,福建省武术代表团魏齐祺、何伟、胡金焕、林建华、高楚兰、阮东、苏瀛汉、陈升、王国昌等教授、专家一行10人,由原省体育局副局长刘珂为领队,赴台南、高雄、台中等地与台湾武术界进行了数场武术交流表演,在当地引起轰动。2008年“闽台南少林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在福建省警察学校举行,800多名运动员前来参赛,其中台湾武术界有150多人,两岸学者在福州进行了武术科学论文报告会。从2007年至201 3年,福建省武术院相继在崇武、泉州、厦门主办了7届“南少林华夏武术大赛”,参赛人数从800人不断提升至1500人。年,由中国武术协会、福建省体育局主办,福建省武术院承办的“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传统武术交流大赛”,分别在厦门、泉州和漳州举行,海峡两岸参赛选手超过1500人。台湾武术界前来参赛的人数,大会的规格以及交流、比赛内容等,都堪称历史之最。2011年8月,福建省武术院又在厦门成功地举办了“海西武术大赛”,来自祖国大陆、日本、俄罗斯,以及台湾的武术运动员将近1500人,2012年在厦门举办的“厦门国际武术大赛”人数超过2600人。从2005年至2011年,由福建省武术院主办或承办的大型武术赛事将近20场次,参加人数逾3万人,打出了福建传统武术的品牌。为人民群众武术健身创造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传统武术的普及与推广、为海峡两岸武术交流以及对外的武术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1年,福建省体育局决定成立福建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原福建省武术院全体人员归人社会体育中心,任命林文贤为福建省社会体育中心主任,福建省武术院同时撤销。
福建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2004年3月在福州市成立,由阮宝翔任中心主任,现任主任代林彬。中心成立后,主抓福建省武术竞赛和裁判工作,全面管理福建省武术套路和散打队,为推动福建省竞技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成立,为福建竞技武术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下设:办公室、训练科、套路部、散打部等职能部门。
& & & &福建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近年来的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武术套路与散打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竞技套路中的太极拳和南拳项目,一直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中心主任、中国武术协会教练委员会副主任代林彬,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有可贵的创新精神和长远的战略思想,他创造的太极拳“腾空外摆莲转体5400接雀地龙”动作风靡全国,成为太极拳竞赛套路的必选动作,也成为2007年春节晚会上武术节目《行云流水》中最吸引亿万观众眼球的美轮美奂的动作。他的训练工作抓得细致扎实,队员的基本功以及演练水平得到国内外专家和国家武术管理中心领导的一致好评。福建省武术队是全国武术同行中的一支劲旅,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许多运动员多次在国内、国际重大武术比赛中获取桂冠。女子南拳运动员林凡代表国家队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武术比赛,荣获南拳冠军。周斌、黄颖祺等队员多次为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及奥委会执委宣传、表演太极拳,获得极高的评价。福建武术队、散打队在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的领导下,正迈开步伐,朝着更大、更远的目标前进。
四、“武术挖掘整理”与传统武术的大发展
1983年5月,国家体委在江西南昌召开了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会议后,福建省立即积极响应,省体委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省体委副主任王浩同志为领导小组组&&长、省武协主席刘忠路为副组长的福建省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并调集我省武术界的精兵强将参与到武术挖掘整理工作中。省武术协会多次召开挖掘整理工作会议,进行细致的分工、研究和部署。省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下设8人的挖掘整理工作组,由省武协副主席郭鸣华老师担任组长,成员有卢义荣、游幼波、张灵三、林荫生、苏瀛汉等同志。另外,厦门曾谋尧、漳浦付健生、永泰鄢武等也担负了专题调研任务。各个地市根据全国和省里挖掘整理的要求,成立了由体委领导挂帅的地市武术挖掘整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国家至省再到地市的组织体系。
武术挖整工作组兵分南北两路,北路人员赴宁德、建阳、三明、龙岩4个地区,他们跋山涉水,历尽辛劳,走了13个县市44个村镇,召开了23次拳师会议,专访老拳师112人,参加4个市的武术观摩选拔赛,挖整出拳种8个、套路227套,文字资料3万多字;南路人员赴莆田、泉州、厦门、漳州4个地市进行实地调研,参加了晋江、漳州2市的武术选拔赛,在厦门、新垵、漳州、石码等地召开了8次150多人的座谈会,采访了近百名老拳师。对60岁以上的老拳师进行了文字调查、拍照、录音,收集了照片、奖章、奖牌、古拳谱及古兵器等实物。①南北两路挖掘整理组成员在短短的数月之中,足迹遍布福建的东西南北,包括福州、厦门、建阳、泉州、晋江、永春、三明、龙海、漳州、福安、南平、龙岩、连城、福鼎、古田、浦城、霞浦等地。工作组每到一地,都受到各地体委、武协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全省的挖掘整理工作能顺利进行。福州市的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由福州市体委负责,成立了以体委主任郑光鼎为组长的挖掘整理组,他们结合外事活动和武术选拔赛,召开了7次座谈会,走访了60多名老拳师,挖出了23个拳种,其中包括6个新拳种、11种器械。我省的武术工作者和武协委员,积极收集资料,编写专著,献技艺,献古拳谱、古兵器等,从各方面大力支持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永春老拳师郑文存、苏瀛汉组织编写了《永春白鹤拳》、&永春武术近代发展情况》,郑文存老先生还献出了《白鹤拳家正法》等宝贵的古本资料以及奖章、录音带;泉州周焜民同志编写了《泉州武术近代发展情况》;漳州老拳师游丰源编写了《漳州市尾国术馆概况》;厦门孙志庆编写了通臂门等资料;省五祖拳研究会会长周志强与周盟渊合写了《少林五祖拳》;厦门黄姜维与曾谋尧合作写了《少林五祖拳旨要》和《少林五祖拳大观》,曾谋尧还编写了《福建南拳器械简介》。原中央国术馆学员、103岁的王鼎老先生,兴致勃勃地赴会献艺;永泰鄢武、叶致余献了《虎拳》、《鸡拳》手稿;省武术队教练张大勇和上海体院王培锟教授撰写了《福建地术》手稿;永春县献出了抗日战争时期陈嘉庚先生赠给永春武术社的匾、旗和文物;漳州市尾武术馆贡献出了很多很有价值的古兵器;②王景春老师献出了稀有拳种西域掌资料以及判官笔、飞镖、手锥等暗器;从台湾回福建连江定居的原台北市“龙海堂”国术馆馆长陈基官先生也献出了《少林铜人簿》、《易宗拳诀》、《龙海堂张德胜秘传》等7部古书。①
通过武术挖掘整理的成果有,初步调查了福建省的传统拳28种:五祖拳、永春白鹤拳、龙桩、虎桩、福州鹤拳、地术犬法、连城拳、罗汉拳、太祖拳、达尊拳、儒法、安海法、文拳、香店手、五枚拳、鱼法、猴法、牛法、狮法、鸡法、邱鹤拳、五枚花拳、梅花拳、梅花太、花拳、吴家桩、邱家桩、俞家拳;待查的32种:畲族拳、二郎教、长拳催步、铁线拳、南拳北打、不理拳、闽南俞家拳、南八门、佛拳、独脚鹤、太祖化鹤、三进三退、踢腿拳、左工拳、双枝拳、宋江拳、蛇拳、童家桩、弹跳拳、五枝拳、七勾拳、鹤尊、仿鸟迹、赤溪桩、蝙蝠法、南拳四门、十八变门、五基、蜘蛛手、少林精武门、走廊拳、罗汉猴拳等;还有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外来拳种,计有六合拳、自然门、通臂拳、形意拳、罗汉拳、少林拳、太极拳、八卦掌、梅花拳、翻子拳、劈挂拳等;拳械套路共七百一十八余套。省挖整组收集、整理了近400万字的资料,编写了内部资料《福建武术拳械录》上、下两册,为我省武术挖掘、整理、继承、发展做出了贡献。成果统计:
收集古拳谱31册,50.5万字;手抄拳谱25册,45万字;古籍27册,74万字;书刊14本,72.2万字;专著手稿1 7部,98.6万字;其他文稿百余篇,27.7万字。还有兵器54件(其中稀有兵器15件);其他实物包括录像带3集(5小时),录音带1 3盒,照片千余张,奖章4枚,旗一面,原台湾龙海堂国术馆陈基官馆长献书7本。②
1984年6月26-7月4日,国家体委在承德避暑山庄举行了“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成果汇报会”。28个省、市、自治区及13所体育院校的161名代表和41名列席代表参加大会。福建省派出黄新锐、张希良、郭鸣华、卢义荣、林荫生、曾谋尧、张灵三、游幼波等人组成的挖掘整理工作汇报组出席了汇报展览会。经大会评选,福建省获得了“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张希良、郭鸣华、林荫生、卢义荣、陈君琬等人被评为“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先进个人”,漳州游丰源、泉州黄清江、永春苏瀛汉等获得全国武术挖掘整理雄狮奖,为八闽武术界争得了荣誉。
& & & & 在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期间,福建省武术协会加强了对传统武术的调研、交流和整理工作。每年举行不少于一次的传统武术观摩交流比赛,动员和鼓励各拳种运动员出来比赛,使一些濒临失传的拳种、套路以及各门各派的老拳师有机会出来交流和展示,进而使传统武术得到推广和发展。在这几年中,福建几乎所有拳种的代表人物都在每年的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中出来展示交流,并从比赛交流的优秀选手中选出代表,参加全国武术观摩表演大会,为福建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例如1981年5月,在大田举行的“福建省传统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中,由国家体委武术处赵双进处长带领的国家传统武术调研组一行专程来到了大田,对福建的传统武术拳种、技法、功法进行了实地观摩和调研。对福建传统武术的技术和文化内涵给予高度的评价,对五祖拳的劲法和地术犬法的技法等尤为赞赏,称我省的传统武术保留了相当宝贵、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五祖拳是深有影响、富有代表性的拳种。地术犬法堪称“全国武术的稀有拳种”,十分珍贵,应该大力推广。因此在当年的全国传统武术观摩表演大会中,福建五祖拳、地术犬法的运动员除了作为正式代表参加比赛外,还作为大会特邀代表,在全国大会上做了展示表演,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我省的五祖拳、地术犬法、连城拳、虎尊、鹤拳、女人拳以及一些南派功法等就是在省武术观摩表演赛中脱颖而出,从而走上全国和国际武坛,被国内外武术界所认识并得到高度的赞赏。福建传统武术在这一期间得到了极大的推广和快速的发展。
五、高校的武术热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之后,福建高校掀起了一阵阵武术热潮。高校武术协会相继成立,练武的学生日益增多,学生课外武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高校的武术教学成为学生最喜爱的一门课程,各个大学校园中到处都是学生们练武的身影,福建高校真正迎来了武术发展的春天。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是培养福建省大中学校体育师资的重要基地。1972年,福建师大体育系恢复试点招生后,相继调回了“文革”期间下放的武术老师胡金焕、林景德、郭鸣华,又从云南调来了原上海体院武术系毕业的刘景秋老师,充实了体育系武术师资队伍。1976年后,林建华、黄秀玉、庄昔聪、高建清等相继毕业留校,大大增强了福建师大武术师资的力量,师大的武术工作开展得更加生动活泼。
1978年11月,福建省第七届运动会武术比赛在福州举行。为了参加本次省运会,省教育厅指示,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负责选拔和组织福建省高校武术队。最后,组成了以韦有光为领队、郭鸣华为教练,以林建华、黄秀玉、梅雪雄、邢雁灵、蔡树仁、唐照莲、柯英俊、金玉等8名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福建省高校武术队,在福建师大进行了短期集训后,代表福建省高校参加了这次省运会长拳、刀、剑、枪、棍和表演项目的比赛。
为了加强高校武术师资力量和专业水平,更好地在全国高校开展和推广武术教学活动,1979年至1980年,教育部在武汉体院举办了2期“全国高校武术师资进修班”,每期1个学期,由我国著名武术教育家温敬铭、刘玉华教授亲自执教指导。学习内容除了体育与武术专业理论外,更有多项武术技术(包括长拳、南拳、太极拳、翻子拳、八卦掌、形意拳、刀棍、大枪等)。全国高校共有54名学员参加了第一期进修班,其中,福建师范大学派出了林建华、黄秀玉,南平师专派出了阮宝翔老师参加了第一期进修班。1980年,福建中医学院邢雁灵、福建体育学院林荫生、宁德师专郑旭旭等老师也参加了第二期“全国高校武术师资进修班”。这些青年教师参加进修学习之后,在武术寺业思想上、理论和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从而在福建高校武术教学、训练、科研发挥了作用。
1982年10月,在郭鸣华老师的大力倡导下,福建师范大学武术协会宣告成立,由体育系总支书记张兰亭担任武协主席,学校公共体育组组长林文翰、武术教研室郭鸣华老师担任副主席,林建华担任秘书长。协会设宣传、教学、竞赛、培训等工作部。这是福建高校成立的第一个武术协会,这一群众武术团体的成立,标志着福建高校群众性的武术活动已形成规模和氛围,并将大力推动福建高校武术的发展。师大武协成立后,立即开展各项工作:在校内进行一系列武术宣传活动,发动各系学生参加武术锻炼,在学校举办长拳、太极拳、南拳、棍术、剑术等各种类型、项目的武术培训班,选拔和组织校武术队训练,进行校际武术交流,组织武术比赛等。一时间,师大长安山校园兴起武术热,到处都是学生练武的身影。不管是清晨还是傍晚,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男生还是女生,大多都参加到练武的行列中。学校武协为了使更多学生参与练武,利用清晨时间,由林建华老师在学校田径场教授学生练习拳术和棍术,林老师在台上教,几百名学生一起在田径场学,偌大的田径场几乎被学生挤满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专心致志,一招一式毫不含糊,学生们的练武热情可见一斑。
被誉为“南方之强”的厦门大学校园也出现一片练武的热潮。早在1980年前后,厦大各院系的武术爱好者就自动地组织起来练武,形成良好的锻炼风气,他们还聘请了校外著名武术家曾谋尧先生到校指导武术,学习传统的五祖拳械。1983年5月26日,厦门大学学生武术协会正式成立了。这所昔日郑成功曾经屯兵演武的南方著名高等学府,如今到处是学子们读书和练武的矫健身影。校武协成立的当天,校领导、来宾和首批武协会员近200人出席了成立大会。校领导和来宾代表——福建省武术协会副主席、福建体育学院武术教研室主任洪正福老师,福建省五祖拳研究会副会长曾谋尧老师等分别在会上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对厦大武协的成立给予热烈的祝贺,同时寄予殷切的希望。福建师范大学武术协会、福建体育学院学生会、福建医科大学学生会武术班等发来了贺电、贺信。成立大会的当晚,在厦门大学的灯光球场上举办了一场由校武术队和思明区武术队联合进行的精彩武术表演,南拳北腿、刀枪剑棍各显神威,精彩纷呈,师生们看得如痴如醉。厦大武协成立之后,迅速开展了一系列的武术活动,创办了《演武》会刊,举办武术理论讲座以及各个拳种的培训班,同时选拔和组织了武术队进行训练,迅速提高技术水平,并推动全校群众性武术活动的健康发展。
随后,福州大学、福建体育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农学院、林学院、鹭江大学、福州师专、三明师专等高校纷纷成立了武术协会、成立了武术队,积极开展各项武术活动,推动了全省高校武术运动的持续发展。
1985年5月1-3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的“福建省高校武术比赛”在福建中医学院举行。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和公体2队)、福州大学、华侨大学、福建中医学院(1、2队)、三明师专、鹭江大学等7所学校9个队伍的100多名运动员参加长拳、南拳、太极拳、长兵、短兵、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和对练比赛。
80年代初、中期,是历史上福建省高校武术活动开展得最好的时期,广大学生自觉习武强身的热情十分高涨,各种学习、交流、比赛、培训方兴未艾,前所未有的武术热潮在福建高校不断地持续和深入。
六、福建南拳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的展示
1979年1月,国家体委向全国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文化遗产的通知》,并组成了武术调查组前往全国各地进行武术调研。5月,围绕挖掘整理与继承发展,国家体委在广西南宁举行了首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等地区的31个代表队共278名运动员及特邀代表参加了大会表演。这次大会聚集了全国武林豪杰,各省、市都派出了各拳种门派最强的阵容,许多年逾古稀的老拳师都亲自上阵,演练各自的绝技。大会表演了各种流派的武术项目达510项,许多稀有拳种和兵器沉寂多年,在这次大会上重放异彩。为了适应全国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需要,国家体委决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年,先后在太原、沈阳、西安、南昌、兰州、天津、徐州连续举办了7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
1979年5月,福建省派出武术代表团,以魏齐祺同志为领队带领著名武术家和优秀选手参加了广西南宁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其中有享誉福建及东南亚一带的地术犬法名家陈依九,有五祖拳名家黄清江、邱思德、周盟渊,有鹤拳名将洪光荣、彭洪赞,地术犬法名将庄昔聪、五祖拳名将邱雄伟等。大会还特别邀请了曾谋尧、蔡长庆、任鹏飞、蔡祖贤、柯永荣、陈承海、周金伙等名家作为特邀代表,在大会上展示其拳艺和功法。
五祖拳是福建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拳种,其特点是动作简捷、步法稳固、手法密集、拳势激烈、连消带打、攻防严密。发劲时以气催力,先蓄而后发,五肢齐动,迅猛刚强。发拳“砰砰”有声,挥掌“呼呼”生风,一拳发出,有穿山透石之威,讲究短打近攻。不但具有勇猛剽悍之形,更兼雄伟磅礴之势,人称“金刚劲”,极富刚阳之美。其拳势紧密,结构严谨,招连势疾,绝无虚花草步;步稳如山,一脚落步,便如落地生根之稳。黄清江、邱思德、周盟渊都是福建的五祖拳名家。黄清江年轻时曾获得全国武术比赛南拳第三名、华东区武术比赛南拳冠军,其拳势正招圆,技艺纯青;邱思德的五祖拳艺在新垵村出类拔萃,功力过人;周盟渊从小随父周志强练武,深谙五祖拳之精髓;年轻的邱雄伟更是劲力饱满、气势如虹。他们个个都手法严密,出拳有声,落掌生风,摇身浚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福建五祖拳技法的风采,赢得了所有行家及观众的喝彩。
& & & & 地术犬法又名狗拳、犬法、地攻拳、地龙经等,是福建省特有的珍稀拳种。该拳主要是模仿狗的奔、窜、扑、跃、滚、翻、撑、仰、蹬、卧、闪、抖等动作形象和特点,紧密地结合攻防技术动作,突出“奇、巧、变、轻、速、硬”诀,讲究上、中、下盘功夫,是一种技击性强、特点突出、风格别致的拳术。福建派出的陈依九老先生技法娴熟,功深艺精;庄昔聪是福建师大的学生,自幼从父习武,练就地术、罗汉门等绝技,功夫细腻,精气神兼备,劲速韵俱佳。除了地术徒手套路外,大会特邀代表蔡祖贤、柯永荣、陈承海、周金伙等还表演了地术犬法的对练和地术捆绑术等独门技法,柯永荣与蔡楚贤一组对练,陈承海与周金伙一组对练,最后柯永荣再与陈依九老师对练。他们将地术犬法搏人绝技一字朝天脚、金犬穿山过裆功、金犬上树、狗咬粽、玉带缠腰、单脚拌双人等罕见的搏击术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们初识福建地术技法的别样风采。
洪光荣的功底深厚,他所演练的鹤拳动静相间,以意运气,以气催力,静如仙鹤梳羽,动似雷霆万钧,形神兼备,独具一格。
在这次“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中,福建派出的代表以及特邀代表所表演的内容,是历史上人数最多、拳种最多、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次。它将福建传统南拳的形式与内涵高水平地展现在全国武术界同行的面前,让全国武术界再次认识和了解福建南拳,并得到了全国武术界同行的赞赏。福建五祖拳及地术犬法随即风靡全国,成为各地竞相学习的拳种。
大会结束后,黄清江、邱雄伟获得一等奖;邱思德、庄昔聪获得二等奖;陈依九、周盟渊、洪光荣、彭洪赞获得三等奖。曾谋尧、蔡长庆、任鹏飞、蔡祖贤、柯永荣、陈承海、周金伙等获得特邀代表纪念奖。
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山西太原举行,福建派出领队庄金钩、队员黄清江、庄昔聪、魏国良、陈道心、洪光荣、邱明全、邱丽羡等参加比赛。黄清江、庄昔聪获得了大会一等奖。
1981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沈阳市举行,福建省派出了老将黄清江,优秀运动员柯永荣、洪光荣、庄昔聪、陶建、施文聪、邱丽羡、陈丽娥等参加了比赛。其中老将黄清江所演练的太祖拳劲力突出饱满,气势如虹;庄昔聪的地术犬法技法独特'不同凡响;邱丽羡所练的五祖拳、棍风格突出,精巧娴熟,均荣获大会一等奖。
-28日“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西安市举行。福建省鹤拳名师阮东获得了优秀奖。雷湖代表火车头体协参赛,获优秀奖。
1983年5月,“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及散手、太极推手表演赛”在江西南昌市举行。全国共有30个单位的24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福建省派出了运动员参加比赛。其中,漳州运动员吴鑫演练了五祖拳和稀有兵器乾坤日月刀。吴鑫所练的乾坤日月刀首次在全国武术大会上展现,他的刀法纯熟,风格突出,令人耳目一新。厦门运动员邱丽羡演练了五祖鹤阳拳和五祖棍,她的棍法和拳法一样,力沉势猛,拳棍生风。他们两人的精彩演练赢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喝彩,双双获得了大会一等奖。
1984年8月,“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甘肃省兰州市举行。全国有29个单位的199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表演分老年组和成年组进行。福建派出了87岁的老将林永雩、76岁的五祖拳名家叶塔链、70岁的形意拳名家王景春、太祖拳名家张云、白鹤拳家郑庆勇等参加比赛。其中,林永雩以龙门三合拳、王景春以形意十大形、郑庆勇以白鹤拳荣获大会一等奖。
1985年10月,“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天津市举行。这次盛会汇集了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和各行业体协的148名民间武林高手。福建队派出以胡金焕为领队,郭孔熙、庄一鹏、吴锵、柳子斌等7名运动员为代表的武术队参赛。时年81岁的郭孔熙老先生上场比赛的项目是“女人拳”,该拳专以模仿古代女子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如女孩撒娇、少女掩面含羞、妇人烧香拜佛等动作,虚虚实实,飘飘盈盈,妙趣横生。他的动作轻灵柔滑,锋芒隐蔽,但每招皆含藏击法,以功化力,以柔克刚,迎来观众的热烈掌声。
1988年于锦州举行“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福建队派出了以胡金焕为领队,有宋润宪、林其塔、高建清等8名运动员的武术代表队参赛。
从1979年至1993年的十几年间,福建省每年都积极组队,派出优秀运动员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福建各主要拳种流派的武艺得以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展示,并与全国武术界共同交流,同时让人们重新认识来自南派武功发祥地的福建武术的风采。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虞搏击武术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